第一篇: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目 录
引言............................................................(2)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参 考 文 献.....................................................1
2)3)3)4)4)5)5)5)6)7)8)9)
((((((((((((浅析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症结及对策
作者:宋科达 指导老师:童付章 倪伊玲
【摘 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问题,是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审判工作中,由于司法警察的警力不足,造成了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难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然后试图科学、合理的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司法警察 警力 症结 对策
引言
《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同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由此从法律上确定了司法警察的地位和性质。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日益复杂,审判任务日益繁重,现有司法警察的警力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需要。因此,解决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加快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利于确保完成日趋繁重的审判任务,有利于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
[2][1]
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概况
警力,一般是指警察完成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战斗力、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力。通常意义上的“警力不足”,主要是指警察人力资源中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不能满足警务活动的需要。而我们所说的警力不足,还包括由于体制和队伍建设上的原因,导致用警 体制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警力的缺乏,而不是指单纯的由于司法警察数量、质量、个体能力三个方面的警员数量少。因此,在探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外在表现和深层原因时,我们应该全面、具体的对警力缺乏进行深刻的调查和剖析,从而能够科学的制定出几点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问题的有利措施,改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现状,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表现
(一)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不合理
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现行司法警察的人员配置比例这样规定:按本院在编干部总数的12%的比例进行配置。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以及司法警察职能的进一步拓展,12%的比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更何况不少基层法院还存在着司法警察配置不足12%以及“兼职法警”等问题的存在。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案件的押解和值庭警力配置不足,不能达到相关文件规定的比例,庭审安全存在隐患。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2:1进行押解。如果是重大案件的被告,司法警察和刑事被告按3:1的比例进行押解。在此种押解规则下,如果遇到刑事被告数量众多,或者多个刑事案件同时开庭等情况,司法警察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法达到押解值庭规则所规定的标准,为押解值庭任务的顺利、安全的完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4][3]
2、参与法院执行工作的警力难以保证。近年来,法院执行案件越来越多,拒不执行,暴力抗法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司法警察的参与。而司法警察担负着押解值庭任务和其它重要职能,执行用警更加捉襟见肘。由于派不出警力参与执行工作,导致执行案件一拖再拖,损害了申请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威严。
3、遇到突发事件,难以形成集中警力控制局面。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加上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时常发生阻碍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的恶性事件,威胁到了司法人员和法院财产的安全。在遭到这些突发性事件时,法院的司法警察较难形成有效警力控制局面,往往需要紧急调警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支援。
司法警察警力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拨款的局限,导致人民法院没有能力扩充司法警察编制。另一方面,某些人民法院对司法警察的作用还不够重视,认为司法警察只是后勤服务人员,没有审判权,[5]也没有办案权力,只是司法辅助人员,不是法院的“主心骨”没有必要增加编制。
(二)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老龄化严重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警察队伍,其多项职能均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警务技能。同时,司法警察又是人民警察的一种,其主体是要符合具有执法资格的司法警察。
目前,一些法院在司法警察录用机制上存在在一些欠缺,对于招录司法警察,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法院将进入司法警察队伍当作一种福利,由于司法警察任务较为简单,又享受警衔补贴,因此很多法院将审判业务技能比较低下的审判员,书记员转为司法警察编制,使司法警察的专业能力大打折扣;大量的军转干部也被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军转干部虽然作风强硬,但是对司法警察工作的适应和了解还有待加强,所以也影响了司法警察的整体素质;很多法院采取以聘任制司法警察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但是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编制以及执法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法院将司机等勤杂人员当作司法警察使用,这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更加混乱不堪。
另外,由于司法警察在法律法规,警务技能,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训练,大部分司法警察部门没有专门的训练基地,导致学习训练脱节,影响了业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同时,很多法院存在着重视新警训练,轻视老警训练;训练大纲老套,训练走形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司法警察队伍老龄化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法院的司法警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以某地级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例,一个司法警察支队及下属五个司法警察大队共有正式司法警察38人,其中50-59岁9人、40-49岁21人、30-39岁8人,平均年龄44.5岁。现有聘用制司法警察21人,其中50岁以上1人、40-49岁4人、30-39岁15人、30岁以下1人,平均年龄35.38岁。随着50岁以上的司法警察逐年增多,以至队伍老化,已经出现断层现象,越来越难以适应司法警察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年纪比较大的司法警察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但是审判岗位要求较高,后勤服务岗位编制有限,所以老龄司法警察占着很多编制,导致新鲜的血液无法充实到司法警察队伍中来。
(三)司法警察管理体制不顺畅,用警制度不合理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长的领导,接受所在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受所在人民法院院 长和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上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往往只管辖警衔,组织学习训练等细微内容。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虽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但实质工作中往往抓不住重点,造成了司法警察上下级之间指挥脱节,管理分散,导致了警容警纪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有的法院根据本院工作需要将司法警察队伍中的精干力量抽调到执行、立案等其它庭室工作,削弱了司法警察的力量,从而使司法警察队伍不能发挥其正常职能作用。部分法院对于司法警察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派警机制不不够完善,导致在内部管理工作中漏洞百出,大大影响了司法警察的用警效率,还造成了审判工作中的众多安全隐患。另外,聘任制司法警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强,加上管理松散,对司法警察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司法警察装备较为落后
由于部分人民法院经费较为紧张,并且对装备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司法警察应有的装备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司法警察队伍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缺少强有力的装备支持,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司法警察的装备,包括警用车辆,警械武器,安检监控设备,单警装备等等。由于当今人民法院每日刑事开庭数量比较多,且案情越加复杂,而很多法院的警车配置极不合理,押解用车和其它办案用车没有分类管理,押解用车数量也没有符合实际需要,导致押解工作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严重。在单警装备的配发上,很多司法警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手铐和脚镣等警戒具可靠,其它装备,比如无线对讲机,催泪喷射器等装备可有可无。这也导致了在遭遇脱逃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忽视单警装备让我们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当然,除了司法警察自身的认识不足,更多的是很多基层法院装备比较落后,没有为每名司法警察配置完善的单警装备。在前几年发生的多起袭击庭审人员以及司法警察的案子里,主观上都是由于对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的疏忽,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着装备落后的现状。由于安检设备的落后和警械武器配备和管理存在的诸多漏洞,导致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
司法警察装备的落后,导致司法警察在警务工作中警力不能得到及时的指挥调动,也影响了司法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的主动性和效率,导致司法警察的警力更加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对策
(一)充实司法警察编制,壮大队伍力量
针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编制不足,警力配置极不合理这一现象是导致人民法 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关键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落实:
1、争取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鼓励敦促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目前,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主要存在警力配置极不合理,队伍老龄化严重,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现象非常严重,仅仅从内部协调补充警员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应积极向国家人事部门申报增加中央政法专项编制,同时主动敦促地方党委、政府适当增加地方财政全供编制,招录更多的新警来充实司法警察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同时,对于具备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法警察,要努力协调解决其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问题。
2、招录合格的聘任制司法警察,实行专业司法警察和聘任制司法警察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本着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结合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保证聘用司法警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6] 聘任制司法警察是司法警察队伍建设中的一项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存在着待遇较差,素质不高等诸多限制警力有效使用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主体的执法资格问题,由于聘任制司法警察不能配备警械和武器,也不能对相对人采取强制措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解决聘任制司法警察的待遇,警衔以及执法资格问题。
(二)提高司法警察素质,增强执法能力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司法保障任务。司法警察的专业技能,警务能力,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是衡量司法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司法警察的素质直接决定警力使用的效率,只有切实提高司法警察综合素质,才能有效解决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因此,司法警察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当前的审判工作要求,怎样提高司法警察的职业素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司法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队伍,其工作具有强制性,执法性的特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应该对司法
[7]警察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其次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党性教育,强化司法警察的责任意识,防止司法警察队伍滋生腐败的土壤。
2、加强对司法警察执法纪律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司法警察是一支纪律部队,在警务工作行使着强制性、惩治性权力,同时由于司法警察在工作的过程中,与犯罪嫌疑人接触的机会较多,同时掌握着警械武器的控制权。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必须要服从法官和领导的命令,一旦擅自做主,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加强司法警察的执法纪律,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纪律观念,是司法警察警力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
3、加强对司法警察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司法警务工作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察也是法律最忠诚的捍卫者。为了司法警察更加完善的行使职能,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本的相关程序法和实体法,明确诉讼过程的运行;同时,也要针对自身岗位,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集中组织军事训练,提高体能水平,专项学习押解押解、值庭、看管和警卫等相关业务工作中的条例要求,熟悉和掌握警械装备的使用及管理。另外,也要鼓励司法警察参加学历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工作。
(三)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用警效率
一套好的机制,是提高一个集体工作效率的最佳方式。同样,健全司法警察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警力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使司法警察队伍成为真正“靠得住,拉得出,打得响”的司法力量。司法警察管理体制的建设,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1、真正落实双重领导管理机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司法警察接受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人民法院的双重领导。但是在实践中,上级司法警察部门与下级司法警察部门管理脱节,所在法院对司法警察部门却掌握着更多的控制权。针对这种管理分散的情况,要明确上级司法警察部门和所在法院的领导职责,该哪个部门管的,就由哪个部门管。认真落实好双重领导的管理机制,使上下级司法警察机构之间的指挥能够相互衔接,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打造一支管理正规化、科学化的司法警察队伍。
2、加强司法警察的内部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要求司法警察队伍实行“编队管理”,旨在对司法警察队伍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我们应该建立司法警察工作激励机制,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各项工作的达标条件;完善各项奖惩制度,并将晋职、晋级与工作成绩挂钩;同时要积极试
[8]行警营式管理模式,即聘任制司法警察集中管理,形成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
[9]
(四)加大装备投入力度,保障职能发挥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司法警察对审判保障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加全面,更加顺利的履行司法警察职责,更加科学的解决司法警察警力缺乏的难题,我们应该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用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针对建设缺乏长期改进计划、装备管理制度欠完善、一些警用装备存在管用脱离、训用脱节等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用提升硬件配置来弥补警力不足上的缺陷。
1、持续推进装备建设,建立全面的装备体系。司法警察担负的工作日益繁重艰巨,所面临的人身危险也逐渐增大。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多方面确保装备的可靠和到位,增加装备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强警,配置更加先进的装备。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传统单一的约束性和驱逐性警械发展为具备警械、通讯、防暴、防护、安检、监控这些类型的全面装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指数,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的司法保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警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制定规范化操作条例,加强装备的正规化管理。为了确保装备管理,使用,包养,维修等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必须制定一项严格的规范化条例,对装备的操作和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警用装备的作用能够积极的发挥。司法警察部门要设置专人或者专门的小组,对装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对警械武器的检查和包养,确保处理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集中配发的装备,要做到进出有登记。对于司法警察个人保管的警用装备,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装备在其控制之中,而没有流入到其它渠道或者没有随身配合。
3、加强装备的操作使用学习,确保装备能够物尽其用。要更新司法警察的训练大纲,拓宽司法警察的训练范围,将装备的操作和掌握纳入司法警察的训练中去。尤其是对于新开发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装备,要组织统一学习,加强实践操作,确保每一个司法警察都能熟练掌握该装备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运用自如。
为了顺应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大潮,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问题,成了一项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这一难题,以保障审判工作的稳定有序,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8
参 考 文 献
[1] 金川,唐长国,柳捷,冯秀成.司法警察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2] 黄素萍,杨得志.司法机关组织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3] 孙丛东.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J].兵团建设,2010.[4] 唐长国,柳捷.值庭与警卫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5.
[5] 金川,童付章.法院执行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6.
[6] 李堂炜. 对加强司法警察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经济,2011.[7] 李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浅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1.[8] 黄建清,季伟军.试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形象[J].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孟琳.浅谈警队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 [J].法治与社会,2008.
第二篇: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对目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思考及对策初探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由于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司法警察现有警力已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探索改革现行的司法警察管理体制,充实警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法警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法警“进口”不畅,老法警“出口”不通。
从目前的政策看,已暂停从社会和机关内部招考法警。从法警工作特点看,35岁以后,一般就难以适应法警工作(法警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除外),需要转岗。但由于审判岗位要求高,后勤岗位有限,且要精简,故难以安排。一般情况下,干法警工作干至年老,干至退休。
(二)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的状况日趋严重。从年龄结构看,一些法院法警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法警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三)职数满待遇差,缺乏激励机制。
法警的职级晋升与行政干部一样,按法院总人数确定比例。绝大多数法院科级非领导职数已基本占满,部分法院甚至超职数,难以晋升。许多40岁左右的法警还是科员级,与审判人员相比,缺乏激励机制,待遇较差,影响队伍的积极性。
(四)警力不足,难以适应审判工作需要。
按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按法院总人数的12%配备法警,法警押解人犯按2:1押解。事实上一些法院法警的人数没有达到此要求,难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
二、司法法警实行聘任制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主要办法
(一)关于聘任制的依据和原则 法警实行聘任制改革的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实施此项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择优原则
要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改革措施,选择优秀人员充实法警队伍。
2、“进出口”畅通原则
法警队伍必须年轻化、专业化,保持进出口畅通,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专业法警与聘任法警相结合原则
从法警工作的特殊性、稳定性、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应保留法警队伍中的领导干部和主要骨干力量,不能全员聘任。
(二)关于聘任制法警的基本来源
根据司法警察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为保证聘任人员具有较高质量,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
(三)关于聘任法警工作应参照的主要内容
1、基本条件:[!--empirenews.page--](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没有受过党、政纪处分,志愿从事法警工作;
(3)年龄在25周岁以下;
(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5)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双眼裸视为1.0以上,无残疾。
2、主要职责:
(1)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
(2)值庭时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
(3)送达法律文书;(4)执行传唤、拘传、拘留;
(5)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和罪犯;
(6)参与诉讼保全和生效裁判的强制执行活动;
(7)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3、任职要求:(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履行职责,公正廉洁,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2)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手段,拓展知识面,加强个人修养;
(4)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切行动听指挥,机智灵活,勇敢果断;
(5)认真遵守法院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格保守审判工作秘密;
(6)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7)仪表端庄,礼貌待人,维护法院形象;
(8)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因私外出不得着法警制服。
4、聘任
聘任制司法警察聘任期为三年,年龄达到35岁一般不再续聘。
聘用程序是:
(1)各法院根据审判活动开展情况、发展趋势提出当年需求额。数量不超过各法院法警编制总数的 70%;
(2)市高院对拟聘用人员统一进行考试和心理测试;
(3)由聘用法院进行面试、政审、体能测试和体检,符合条件者,择优聘用为法警。
(4)市高级法院组织各法院与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务合同。
(5)聘用司法警察必须经高级法院司法警察总队,依照《人民法院训练大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解聘
除聘任合同期满解聘外,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即时解聘。
(1)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职责,没有正当理由未完成任务的;
(2)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
(3)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的;
(4)没有上进心,不努力学习政治、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工作没有主动性,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的;
(5)执行任务时不听从指挥,顶撞领导,冒险蛮干使工作造成被动的;
(6)闹无原则纠纷,打架、骂人情节严重的;
(7)工作时间和执行任务中酗酒的;[!--empirenews.page--](8)有其他不适合法警工作和违法违纪行为的。
有下列行为解聘后,视情节追究责任:
(1)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2)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
(3)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4)工作中殴打他人或唆使他人打人;
(5)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三、对聘用法警的管理及要求
(一)法院对聘任制司法警察有工作上的指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并实施考核;
(二)由高级法院根据各法院需要情况将聘用法警编入各法院法警队,执行法警任务,履行法警职责。但聘用人员不得担任法警队的领导职务;
(三)聘用制司法警察参加法院党、团组织活动;
(四)聘用制法警的警服由高级法院按规定配发,执行公务时必须着装。
(五)按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聘用司法警察评定警衔。
(六)聘用制法警的工资福待遇,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职级序列和警衔补贴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
(七)聘用制法警因公致残或牺牲的,人民法院参照有关规定办理评残和抚恤。
第三篇: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症结及解决途径 原稿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症结及解决途径
顾杨阳
【摘要】: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军队和警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警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一定程度上对维护社会的安定产生了影响,降低了人民警察在群众心中的权威性。导致警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结构设臵不合理,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装备落后,经费短缺,甚至“不务正业”。要真正搞好我国警察队伍建设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公安队伍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维护社会安定,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
【关键词】:警力不足 公安机关 原因 解决途径
一、警力的内涵及现状
有关警力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警力是指警察队伍,特指公安队伍的编制人数。而广义的的警力则是只警察队伍的综合战斗力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编制、装备、训练、战术、策略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我们现在所说的的警力,当然指的是广义的警力。警力,说到底还是以人为中心,从而使特定的区域内警察的数量、质量、结构、装备、经费等综合因素达到一定的程度。警力,不单单指警察数量的多少,也包含警察机关的科技水平、装备的使用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警察的素质能力与价值观。什么能力都没有就什么事都干不了,那样就算有再多的警察也于事无补。相反的,只要警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高,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较强,即使数量上相对少一些也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我国警力的分布现状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管理人员多,实践警力少;发号施令的多,冲锋陷阵的少;裁判员多,运动员少。一线警力配置捉襟见肘,真正做事的基层民警事务缠身,极大削弱了公安执行力。二是公安派出所的警力配置不科学,基层民警工作苦乐不均。主要体现在分布在城市和偏远农村的基层民警工作任务远远大于分布在城关派出所的基层民警。
曾经有人设计了一道假设题来考察派出所警力配置情况。题目是:假设有关权威部门已对你所辖区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治安环境等因素做出评估,并按评估发给预算经费,所长有权支配警员的人数和经费使用,你将对你所现有警员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另要求在适量时候对派出所长予以考评;不合格者面临处置。见表1-1。
表1-1派出所警力需求配置调查表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总计 城市所 城管所 农村所 偏远所 不增不减
11.9 13.3 10.7 11.7 10.5
适当削减
10.3 9.9 15.2 8.1 11.3
适当增加
39.2 31 35.2 43.8 40.9
大力增加
7.7 8.4 5.9 7.7 10.6 注:参加调查所长1164名,有效卷998份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适当增加”和“大力增加”两项之和仅占47%,还有10.3%的所长在考虑“适当削减”警力,对警力的绝对需求是47%-10.3%=36.7%。对警力需求较高的主要是城市和偏远农村派出所,这也是合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飞快和农村偏远地区经济困难的基本国情的。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警力分布十分不合理,大大降低了我们公安工作的效率。
二、警力不足的表现形式
针对我国目前警力不足这一现状,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机构的设置仍然是以前计划经济时候的那种警种分的过于细、机构设置不合理、设置的机构太多、机关设置太多、一线警力不足的模式。这样的模式难以形成合力,浪费了警力资源,导致一线警力严重不足的现象。而我国香港警察的最高管理机构是香港警务处,它将香港的警察划分为行动和管理两个部分,从而实现直线制的管理模式,科学的区分了行政管理工作和警务工作,并且一一线行动部门为主线,突出了实战性的警务工作特点。
而我国内地公安组织机构的设置讲究上下对口,光是省级、地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就高达30多个,县(市)级的公安机关内设机构也有20多个,导致警力分布倒置,机关的警力反而比基层充足,造成机关警力多而工作少,基层工作多而警力少的现象。在现在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警力不足导致许多民警多要扮演“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东西都要懂、都要管,到最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管不好。而这就直接导致基层民警的休息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益,而警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许多基层民警的休息、休假难以保障,差不多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有些民警积劳成疾,甚至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北京市延庆县沈家营派出所长祝建国,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年仅48岁。河南郑州援疆特警、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沈战东在完成巡逻任务后,在乌鲁木齐驻地备勤岗上猝然离世。扬州市邗江公安治安大队长徐长根夜里心脏疼痛难忍,发完“审查的如何”这最后一条短信后因抢救无效,停止了呼吸,终年50岁„„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若是警力充足,我相信这些优秀的人民警察就不会牺牲,我相信他们会在他们的岗位上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警察数量约160多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达到129533万人,得出的数据是我国警察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二。而在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远远高于我们,法国达到万分之三十,意大利达到万分之二十九,日本达到万分之二十,美国达到万分之二十八。当然,这是在国外,也许会有人说没有可比性,那就已回归以后的香港来说,香港有400万人口,拥有的警力数量相当于拥有9000万人口的河南省,难道我们的一个民警就能抵得上香港的二十几个警察吗?当然不可能,相反的,香港一名警察倒是能抵得上我们好几个民警,也就是说,我们的民警的素质远远不如香港警察。
(三)队伍素质不高
警察素质,顾名思义是指由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的培训所形成的从事警察职业的人员应有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品质或素养。作为一名优秀的警察,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我国警察思想道德素质明显不高,存在许多问题。一,现在的警察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民警的价值观产生偏差。部分民警为了达成指标,经常出去乱罚款,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二,只懂享福,不能吃苦。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民警认为艰苦奋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去吃苦,享享福就好了。在每年的大练兵中,许多民警都吃不消体能训练,专业技能又不过关,就抱着偷偷懒就过去了的心态混过去了。三,人际交往关系不正常。现在的民警思想观念庸俗,谁把他们招待好了,他们所谓正义的天平就倒向了那一方。与有钱人的关系就十分密切,而对没钱的态度就十分恶劣。四,法纪观念淡薄。少数民警办事不按照法定程序,为了方便走捷径,甚至运用一些违法手段来达到目的。
第二,警察队伍文化水平不高。现在的警察队伍,只有极少一部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别的大多都是大专、中专学历,还有的是从部队转业的军人。也就是说有很多警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察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就直接从事了警察这项职业。这些导致了我国公安机关缺乏高素质人才,总体文化水平低,大大降低了我国公安机关的战斗力。
第三,专业素质不高。我国基层民警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群体,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可现实却恰恰相反,有能力的、素质高的都被调到局里,反而基层的民警都是业务能力不高的。
第四,身体、心理素质差。“有一同事参加工作才三年就已经大腹便便了,再一次抓捕行动中,好不容易爬上了墙,然后就不敢往下跳了,由于是土墙,不是很结实,结果墙塌了”这是一位公安民警在网上留言时说的。现在的公安民警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不仅身体素质不行,许多民警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不能及时得到休息,导致心理素质也变得越来越不行。
(四)警察装备差
装备是克敌制胜的物质基础,现在的犯罪分子大多数都持有凶器,有的走私集团甚至利用半球对讲机、电子窃听器、无声破锁工具、卫星导航仪等高科技产品,使用的枪支也比公安机关的先进,火力猛,杀伤力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配发的手枪与之根本没有可比性。交通工具也远远逊色于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开的是跑车,警察开的是桑塔纳;犯罪分子的快艇有六七台发动机,警察的快艇只有一台发动机;犯罪分子有自己的直升机,而大部分地区的警察却没有配备直升机„„
而警察现有的装备跟国外相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国外,警察是配枪的,人手一把枪,而在我国,一个派出所才那么几把手枪,还常年锁在保险柜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来的。在基层派出所,除了锁在保险柜里的枪支之外,其他警用装备都缺乏保养,大多都是摆在杂物间里上了厚厚一层,灰,因为平时根本没人用,所以也就没人想到去保养那些警用装备。
犯罪分子的武器、通讯设备、交通工具都比警察的先进,警察拿什么去和罪犯斗争,又怎么能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呢?只能拿自己的性命去和犯罪分子斗,换来的只是警察的伤亡人数越来越多。
(五)公安机关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经费保障体制,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所制定的。公安机关经费保障的主要问题就是保障不均衡。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平困地区的县级公安机关,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地方公安经费严重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不足,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公安机关正常开展工作以及队伍建设。
一些县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派出所经常被断电停水,缺乏经费办理案件,缺乏经费抓捕逃犯,有些民警迫不得已只能自己垫付出差的费用和警车的燃油费。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只能靠找贷款、拉赞助、赊欠过日子,而有的基层派出所竟然动起了歪脑筋,利用手上的职权乱罚款、乱收费,严重影响的公安机关的形象,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诱因,是公安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造成这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都是与当地政府挂钩,与地方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经费保障就比较到位,反之就差了许多。待遇最好的派出所与最差的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例如,在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的政府连自己的经费都没办法保障,又哪来的钱来保障公安机关?而近些年来,中央财政已经拨款来弥补地方经费不足的问题,可是拨款到了地方财政都被政府部门用掉,真正到达公安机关手里的经费是很少的,导致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问题越来越严重。
(六)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多
所谓非警务活动,指的是警察主体依法履行职责的警察职务活动。而非警务活动,相应的就是指警察主体主动或被动参与法定职责范围之外的非警察职务活动,是警察力量的非警务运用。
目前公安机关承担了很多非警务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警力,导致有些基层单位警力严重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事职责范围之外的行政活动,例如计划生育、查收税务、查处无照经营商贩等。这些活动本来都是由政府下面的各部门负责,现在却全部指令基层公安机关去做,这样不仅破坏了警民关系,还占用了基层大量警力,导致警力不足;第二,强制拆迁等强制行为,这些本来是法院所履行的职责,由法院自己的法警去做,可最后还是公安机关出面当恶人,破坏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第三,演唱会的大型活动安保,这些大型活动大多都是在晚上进行,要调用大量警力就势必占用了许多民警的休息时间,加大民警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夜导致了警力不足;第四,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之外的非紧急救助,例如抢救危重病人、煤气泄漏等。正是由于这些非警务活动,导致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生动摇,更重要的是造成基层警力严重不足。
通过以上六大方面的分析,已经能过认识到导致我国警力不足的种种问题,相应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必须从这六大方面采取措施。
三、警力不足的解决措施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一)警力下沉
造成我国现在警力不足的现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公安机关自身结构设置不合理,二是公安机关管理的体制和理念陈旧,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必须更新体制和观念,改善内部结构,将警力充实到基层,以保证基层公安机关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我们必须调整机构设置,将县区级局机关的内设机构精简,裁减只能有所交叉的机构,让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还可以将城市内的公安分局撤销,减少管理环节,由市局直接管理基层派出所。将这些机关精简出来的警力充实到基层公安机关,将年富力强的警力下沉到基层,强化基层警力,做强基层公安机关。此外,上级公安机关要及时解决基层的困难,减轻基层民警的压力,让基层民警没有后顾之忧,保证民警的上班时间正常,不加班加点,保证民警得到正常的休息、休假,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
(二)增加警察数量
针对我国基层公安机关警察数量不足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第一,从公安机关内部解决,所谓内部解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四次警务革命,即以无增长改善论来解决警力问题。无增长改善论就是在不增加警察数量的情况下,增强警力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要挖掘现有警力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以绩效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民警的绩效,并以考评的结果作为民警提升、晋级、加薪、奖金的依据。对于那些考评不及格的民警,必须要求整改,如果连续不及格,必须清除出警察队伍。通过这样的竞争上岗,民警自然的会有一些压力,可是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所以这样才能发挥出民警的最大潜能。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增加警察数量,但却让警力资源时刻处于最佳状态,无形之中充实了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第二,从公安机关外部解决。虽然现在的基层派出所配备了很多赴京,但他们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能完全代替民警,遇到接处警还必须有民警带领。所以,我们必须增加招收新警的数量,加大投入扩大现有的以及建立跟多的警察培训机构。此外,基层派出所还可以在社区里招募志愿者,经过简单的培训,组成一支社区巡逻队,帮助民警维持社区的治安秩序,从而减轻民警的负担,让警力更加充足。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公安机关的民警数量得到保障,从而缓解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现状。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三)提高警察素质
我国公安机关整体素质不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教育制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做一下表面文章,集体学习一下什么文件之类的就结束了。必须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将理论学习与党团活动结合起来,领导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做好表率。当然,只是学习是没有用的,必须有科学的考核制度来评判学习的效果,考核的结果要与年终考评挂钩,这样才能让民警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现在的基层民警许多都不会使用武器警械,因此,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针对这种现状,公安机关可以聘请警校的教官到基层,对基层的民警进行培训,也可以将基层民警分批送入警校接受培训。通过这些方法,强化民警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武器警械的使用方法,提高公安机关的办事效率。
最后,必须加强民警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基层公安机关必须组织好体能训练,并且每个月进行一次体能考核,考核成绩与年终考评挂钩,督促民警自觉进行训练。至于民警的心理素质,主要有记忆力、观察力、自控力、应变力、承受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就要求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在平常的工作之中要积极思考,学会全面分析问题,还要能与群众进行很好的交流。只有这样,民警才会拥有更加出色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让民警拥有更加旺盛的战斗力,才能更好地打击违法犯罪。
(四)改善装备、科技强警
要解放警力,还必须要用现代高科技来武装警察,提高警务工作效率。科技不仅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我们公安机关的第一战斗力。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民警的科技意识和装备意识淡薄,在日常的接处警中大多不懂得使用武器警械,靠的就是以多打少的策略,这样不仅浪费警力,还对民警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必须依靠高科技的装备来武装民警,强化民警科技是第一战斗力的一是,加强对民警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来顺印尼科技时代的发展。当然,高科技的设备、装备并不是盲目地配备,不能看到什么好就配备什么,必须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配备的装备说到底用的最多的还是基层民警,所以基层民警最有发言权,配备的装备必须必须征集基层民警的意见,满足基层民警的愿望,适应实战的需要。例如,江苏警官学院资深讲师周祥兴针对基层民警面对持刀歹徒伤亡率较高的情况,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改进,发明了一种抓捕器,能够帮助民警更好地处理这类事件,提高了民警的抓捕效率,也保证了民警的人身安全。现在这种抓捕器已经配备到了基层公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安机关。这正是由于周祥兴老师深入基层,了解到基层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并根据民警的要求和建议而进行的研制。只有加强研制和配备更加先进的、更加能保障基层民警的人身安全的装备,才能最大地开发警力资源。
(五)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体制
《人民警察法》中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这当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的经费哪些由中央财政保障,哪些由地方财政保障。尽管法律已经规定了,但有些地方仍然经费不足,大大限制了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安机关的警力。因此,中央财政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适当加大经费保障,将这些经费直接下发到公安机关,不经过地方财政。此外还必须明确基层公安机关的保障立法,保障基层公安机关的装备配备、后勤保障、福利等,解决好民警的伤病一直、死亡抚恤、家庭困难等经济问题。有了足够的经费保障,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提高了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
(六)严格审批参加非警务活动
要解决基层公安机关从事非警务活动导致警力不足的问题,第一必须将警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坚持依法规范出境的原则;第二要做好宣传工作,做好对民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我国现在的制度虽不是警政合一,但基层公安机关的活动还是会收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因此,必须重新甄别目前警察从事的各项管理活动,将其他部门管理的事务从警察管理活动中除去。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强调:“要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凡调用警力参与重大非警务活动的,必须逐级上报,严格审批。”所以,基层公安机关对职责范围之外的任务应当拒绝,在其他部门无法管理,必须由公安机关出面采取强制措施来管理时,逐级上报得到批准后实施强制措施进行管理。
非警务活动还包括那些非紧急救助。要利用传媒广泛宣传“110”的接处警范围,教育群众正确拨打“110”,在什么情况下拨打“110”,不能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找警察,要对哪些报假警的行为进行处罚。对于那些不是很紧急的小事可以另设一个非紧急求助电话,并加以宣传,教育群众在非紧急情况下拨打非紧急求助电话。对于那些非紧急求助,公安机关可以派一些社区志愿者或辅警去处理。这样群众就不用什么事都打“110”了,民警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也就不用什么事都出警,保证“110”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基层警力。
为了有效改善警力不足的现状,保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其只能,我们要理顺机构设置,深挖内部潜力,扩招外部警力,提高全警素质,配备实用装备,明确经费保障,严格参与非警务活动制度,改善警力不足的现状,推进我国公安工作的将抗持续发展。
四、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公安机关内部的种种问题,警力不足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发挥其正常的职能功效。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找出解决警力不足的方法,用现代的方法来对公安机关进行改革,调整结构,增加数量,提高素质,强化装备,加大经费保障,严格非警务活动的参与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警力的价值,从而适应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
对于警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要充分认识警力所包含的各个方面,深刻剖析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保证公安机关警力充足,保证公安机关发挥其正常的职能,保证公安机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舒娜.现代警务管理——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倪小宇,申智军,陈家逊.公安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3]么子国.论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2)
[4]曹春艳.社区警务战略中非警务活动的遏制对策[J].贵重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5)[5]于松岩,丛林,李正燕.公安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公安研究,2008,(9)[6]张兆瑞.论警察力量的非警务运用.山东警察学院学报[J].2009,(4)
[7]李志贤.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途径和方法[J].管理科学,2005,(1)[8]张顺荣.积极创新教育训练机制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素质[J].公安研究,2004,(4)[9]朱赣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装备建设工作[J].公安研究,2008,(8)
[10]李鹏展,范明.对中国警察的几点断想[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11]么子国.试论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J].公安研究,2004,(12)[12]胡雪波.警察素质的构成及提高深析[J].三江论坛,2007,(6)
第四篇: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症结及解决途径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症结及解决途径
姓 名:袁祥勇 考 号:010104400039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方式:1597981****
【摘 要】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是全国公安系统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这既有警察综合素质偏低的内部原因,也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社会外部原因,同时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警察机关管理体制和观念陈旧的体制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警察上层决策部门应从共创和谐社会出发,对内转变观念、更新机制、优化结构,对外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足够的警力充实到基层,从而使警察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关键词】基层公安机关 警力不足 症结 解决途径 【正 文】警力,警察力量、警察实力和警察战斗力的简称,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单位警察数量的多少,从广义上讲警力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对警察的组织指挥、警察装备、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广义上的警力具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具有良好素质,能够从事、完成警务的人民警察;二是反映特定时代水平的科技装备 和充足的后勤保障;三是为发挥人民警察、科技装备、后勤保障三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战略、战术和管理体制。今天作者要探讨的警力不足问题的“警力”是指广义上的警力。
通过公安部为期三年的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程建设,全国基层公安机关整体实力得到了大大提高,警力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尽管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日趋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繁重的非警务活动,致使警力不足问题依然凸显。作者结合多年基层公安工作经历,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深刻教训
长期以来,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警力不足给大家的教训可谓深刻,甚至有血的教训。
警力不足的教训一: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许多民警经常加班加点,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调整,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谭东,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交通警察,生前为四川省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勤务组组长。2008年12月29日晚,谭东奋不顾身跳下水渠中救出一名落水司机,后又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坚守岗位,连续工作,积劳成疾,于2009年1月5日晚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去世。
警力不足的教训二:部分民警素质不高,装备落后,在执勤执法中民警容易受伤害。2009年6月15日,中部某市发生一起因当地 政府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民警在前期处臵时由于应对群体性事件经验不足和相关知识匮乏,加上警力极为有限,导致多位现场处理民警受伤住院。
……
略阅上述事实,警力不足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训可窥一斑。其直接的后果是危及警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据公安部统计,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98名警察为公安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共175人,占牺牲警察总数的44%。透其事例观其本质,假如我们有充足的警力,能够严格落实休息休假制度,谭东的悲剧也许不会上演。假如我们有充足的警力,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就不会显得势单力薄,就不用以警察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二、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症结
(一)内部素质原因。当前,增加警察数量,需要国家在财力予以一定的经费保障,而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发展初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增加警力。再说,单靠增加民警的数量来提升警力是不行的,关键还要从现有民警素质上提升警力。从现实分析,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不容乐观。
1、部分基层民警政治素质不高,宗旨意识减退。由于政治素质不高,没有把思想统一到党的高度,违背党性做事,做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在个人欲望与利益诱惑面前缺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人生价值观以奉献社会为荣变成“利”字当头,爱攀比、爱索取、爱讲价、爱享受,对待群众“冷、硬、横、推”的特权思想严重,觉得 “干多干少一个样”,完成工作马虎应付、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低、效果差。
2、部分基层民警业务素质不精,影响工作效率。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专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决断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实践中,有部分民警对本岗位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熟悉程度不够,又不愿意学习,导致不能适用工作岗位。如在基层交警部门事故处理中,大部分民警只会处理案情简单、程序简单的案件,对稍有难度的逃逸事故则束手无策,致使交通肇事案件不能及时侦破,群众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比如,从2009年开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要实行网上处理,但是直到2009年8月还有很多基层民警不知道如何使用交通事故网上处理系统,严重影响交警队信息化建设的进度。此外,部分基层民警由于业务不熟,运用法律武器打击防范经济领域的犯罪侦控能力不高,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在群众中影响极坏,导致一些地区警民关系紧张,许多与破案有关的线索无人提供,也无人愿意作证,工作离开了群众支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部分基层民警文化素质薄弱,不能与时俱进。文化素质是指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把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警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警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文化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基层民警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半文盲。对江西某基层交警大队调查显示,大队有在职在编人员52人,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只有13人,仅占25%,还有15人尚未达到国家公务员规定的大专以上学历。这些学历低的同志接受新事物、适应新情况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陈旧。由于文化水平和能力上的差距,单位工作氛围闲忙不均现象严重,形成有人干、有人看甚至有人在“捣乱”的局面。一些能力强的同志由于能干会干,领导往往“鞭打快牛”,而能力差由于干不好事而无事可做,做得多也就错多,久而久之导致能做事的人也不做事了,严重损伤战斗力。
4、部分基层民警身体素质不强,无法胜任岗位。身体素质指警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并对警察特定职务活动的适应性,具体包括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方面。通过连续几年的公安系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国公安机关警察身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与实际警务活动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比如,一位30岁的基层派出所所长,有一次执行任务前方有一小水沟,不过1米宽,都不能跳过去,绕了很远的路才过去,结果耽误了工作。又如,某基层公安局进行体能达标考核,全局130人,除了8个刚招录的新民警能跑完1000米,其他人员都是走完1000米。还有,本人一同事,参加工作三年就大腹便便,在一次执行抓捕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任务中,到了嫌疑人村里看到嫌疑人赶忙追过去,结果没跑200米就气喘吁吁,只能“目送”嫌疑人仓皇离去。
(二)外部社会原因。
1、社会形势日益变化,警察工作压力逐渐加重。一是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基层民警往往都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要 管,最终什么事情都管不好或管不全,尤其随着当前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更使得原本紧张的警力雪上加霜;二是在刑事侦查方面,由于案件数量的上升,案件的恶性程度加剧、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增强、犯罪控制阵地减少和人、财、物大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案件侦破难度不断增加,办案成本日益提高;三是随着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行政审批、许可项目逐步被取消,公安机关部分传统管理方法和手段逐丧失。例如,江西某地市开发区,由于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由2004年的3万人到2009年的15万人,而这期间当地公安机关的警力只增加了6人,一系列治安问题使公安机关难于应对;四是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的条件下以及新刑法、新刑诉法的实施,公安机关所担负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案件管辖任务加大,扩大了公安机关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基层公安机关警力没有相应增加。
2、基层民警休息难于保证,严重损害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从《劳动法》来看,每个劳动者有劳动的义务,也有休息的权利,公安民警作为一个劳动者,休息休假也是一种法定权益。然而,由于警力不足,基层民警连这法定的基本权益都难于享有,由于休息不能保证,许多基层民警因此积劳成疾,如前文所说的人民好警察谭东。本人作为一个基层交通民警,按照《劳动法》每周只要工作5天,休息2天,由于单位人手不够,一周要工作6天,休息1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这1天的时间出会因为突发事件而得不到正常休息。
3、非警务活动大量增加,给本来就不足的警力“雪上加霜”。警 察的定性与当前的职责、职权范围部分不符。警察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现在武装性质已经淡化,服务功能正在深化,而主业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基层工作停滞不前。基层公安机关民警每天忙于消防、交通、外事、禁毒、治安、户证、出入境、网络监管等法定事务,而且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安机关还必须大量参与非警务事务。据媒体披露,2008年,某县公安局一个基层派出所参与法定职权范围以外的活动多达15项123次。最突出的是参加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指令性工作及一些突击性活动。如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协助铲除“计划”外农作物,计生罚款,房屋撤迁,清理占道摊点,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公安民警过多参加非警务活动,一方面,在公安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势必分散派出所的警力和精力,影响公安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工作效率。一方面,在某些非警务活动中,少数民警极易滥用职权造成不良影响,损害党群干群和警民关系。此外,有些基层公安交警部门,为了服从领导,不得不经常为不够警卫级别的领导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警卫,耗费大量警力。有些地方非警务活动更是离谱,当地政府在企业开工时也要警察前去所谓的维护秩序。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式五花八门的非警务活动,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着“警力不足”和“非警务活动占用过多警力”的双重压力。
(三)体制机制原因。警力不足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是长期体制不合理形成的一个结果,主要表现在警力配臵不合理,机构分散,业务重叠或者机关与基层警力倒臵,用人机制传统化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第一,警务保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建国以来,我们 一直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安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单一性封闭性,带来了诸多执法环境差、经费不足、保障不力等许多问题。就当前普遍情况而言,很多地方财政无法保障正常的公安经费开支。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办公经费、交通工具外调、追逃人员培训经费均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某基层交警大队在编人员52人,只有20人的工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其余人员工资、办案经费、办公经费等均由单位罚没款中自行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基层交警的工作量,也容易出现趋利执法现象。第二,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和警力配备不合理。一方面,分工过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是公安机关机构设臵的突出问题。由此造成指挥协调不力,部门与部门之间扯皮,不利于将警力向一线倾斜。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警力配备呈“倒金字塔”结构,使得机关和基层警力矛盾突出,机关人多事少,多头指挥,办事推诿,内耗严重,重形式轻实效现象普遍存在。而基层民警人少事多,无法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警务活动,无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训练。同时基层警力匮乏使上级公安机关的很多部署要求难以落实而只能走过场。第三,警察的正当权益难于保证。在当前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部分人曲解了“和谐”的本意,过分强调“服务”,警察的自身权益不能自我维护、被随意剥夺,致使对自己的职业缺乏信心,而公安内部的维权部门又因缺乏法律支持而不能有效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和法律的尊严,在一些诸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极端教育下,警察对待民众的另类“文明执法”使警察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地位。
三、解决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争取政府支持,向政策要警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加剧,人口流动频繁,犯罪高发,社会分化造成的矛盾使社会控制难度持续增加,公安机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现有公安民警仅有170余万,按人口算平均是万分之十二,而发达国家警力配备则在万分之三十五以上。长期以来,基层公安机关民警不得不超负荷工作,大部分民警健康状况差,带病上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加强专题汇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各级政府应当依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根据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统筹考虑公安机关缺编、空编的实情,加强研判,积极稳妥给公安机关增编、扩编,及时为公安机关“充电”、“输血”。
(二)科学设置机构,合理安排警力。首先是合理调整机关功能,精简机构。为适应新的形势,县区级局机关应调整功能,强化对基层的服务和指导,坚决裁减职能交叉的机构,将精简下来的警力充实到一线岗位。同时在保证正常工作前提下,要尽量减少层次领导职数,避免出现“多头指挥”。其次是做强做实基层、坚持警力下沉。为充分发挥基层所队在打击、防范管理中的排头兵作用,机关应不断为基层排忧解难,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尽可能地减少基层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将年富力强的警力下派到一线工作,真正做强基层,特别是做实做大派出所。而基层单位应充分利用好警力下沉的优势,集中力量做好打击防范和管理工作。
(三)注重内挖潜力,向管理要警力。一是树立“人本理念”,注重管理实效。树立“人本管理”观念,远离家长式、惩罚式管理措施,在从严治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从优待警的一面,使基层民警在现有的条件下,放下包袱,大胆工作,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发挥潜力,使警察队伍内部的管理处于一种健康和谐的状态。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深挖内部潜力。坚持以激励性的考核办法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样既能激发民警的创造力,又能使民警的工作主动以考核办法为中心开展工作。三是重视警察的荣誉建设,培植警力新的增长点。从提高警察的政治地位入手,以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为切入点,为警察的正常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环境,努力维护警察的荣誉感,培养警察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让现有的警力现不再流失,让未来的警力源源不断,从长远出发培植新的内在的警力增长点。
(四)增强警察内功,向素质要警力。第一,抓好教育培训关,提高队伍业务水平。在现有警力条件下,要重视对基层干警的业务技能教育和培训,变科技为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从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入手,强化教育培训,通过增强民警综合素质来增加警力。一要强化培训。以“大练兵”为契机,采取多种方法,紧跟形势需要,及时对民警“充电”。按照面向实际、贴近实战、务求实效的要求,大力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训练培训,增强民警政治、业务、体能素质。落实“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各项部署,达到每名民警都能做到“三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和“四会(会擒敌 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的目标。二要创新机制。以调动和激发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民警素质,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第二,把好警员入门关,提高警力综合素质。今后,招录人民警察要坚持走“先录用再培训”的路子(该机制从2009年已经开始实施),经过公安院校的培训合格后再到岗位上去。新警应先下基层工作,一者可及时弥补基层的警力不足,提高基层群众的见警率,为基层增加生机和活力,二者可以让新警员尽快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警察队的伍综合素质。第三,把好科学决策关,提升社会综合效益。科学决策,使整个公安工作有系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还基层以工作的主动权,鼓励基层结合实际,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尽量减少“大兵团”作战模式,使现有警力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
(五)推动警务社会化,向公众要警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应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积极大胆吸收并借助公众力量,让社会力量参与、分担警务工作的压力,深入推进警务活动社会化。一要将一些由公安机关承担的非警务活动或边缘性警务活动逐渐从公安工作中分离出去,使之由社会承担。公安机关可主动放弃一些与公安机关职能关系不大的一般性行政管理工作,如将治安管理中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移 交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既规范了管理,又自我“松绑”。从某种角度上看,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刀阔斧取消相关审批项目、权限等措施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二要大力发展,推进保安业的发展。遵循市场有偿服务的原则,将部分保护公众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服务职能推向市场。积极尝试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卫等活动中,大胆吸收保安参与管理,维护秩序工作。例如公安交警部门大量聘用交通协管员协助管理就是一个成功利用民力的实例。三要积极组织群防、群治,开展治安巡逻、治安防范工作。充分发挥公民对预防、控制、打击犯罪活动的积极作用,努力推进社区进警务的前移。这些都对缓解警力不足都起着重要作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六)转变观念,使警力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首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视“平安”为一种资源。从长远发展看“社会平安是一种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警力的增长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实有人口配臵警力,努力保持地区治安的持续稳定,尽量避免出现治安形势大起大落。其次,转变观念,使基层警力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缓解警力不足与实有人口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必须对现有的警力配臵结构予以调整,在警力扩充不可能的条件下:一方面减少内设机构的数量,使机关人员绝对数减少;另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新设“文职警察”,让正式警察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压向基层、压向路面,将一些事务性工作交给文职警察来完成,这既有利于内部管理,又可以节约工作运行成本。其三,加快公安工作信息化,向科技要警力。基层公安机关一要以加快“金 盾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大对公安机关信息平台规划和建设力度。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多措并举,多方筹资金,不断加快公安信息网络步伐。二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公安机关内部信息分析、研判、应用水平。继续加强“人口信息系统”、“刑事案件信息系统”、“DNA数据库系统”、“指纹信息系统”等建设,打破部门、区域界限,实现公安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要继续加大技防、技报设施的推广、安装力度。要在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单位、居民社区等部位安装防盗、技防报警设施,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科技含量,进而节省人力投入,解放一批警力。
(七)重新定位,最大限度回归和发挥警察职能。一方面,在法定范围内承担责任并行使职权,减少警力浪费。针对警力不足的现状,国家应重新定义警察的权力与义务,“在法定范围内做好警察该做的事情”是减少警力浪费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应规定警察有权拒绝非警务活动,并保证在拒绝后不受指责和牵连,从而使警力能更集中优势兵力做好本职工作,减少警力浪费,真正立足本职、服务于民。另一方面,建立警力保障和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支撑体系。警力保障应成为一种国家行为。警察行为是国家在和平年代协助政府管理社会秩序的体现,警察在代表国家和法律行使职权过程中,应由一整套的法律体系作后盾,使其履行职权行为不受人为干扰。随着经济的发展,警力不足的状况改善必须着眼于发展,国家应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确保警力的适时增加,应建立一整套确保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和不越权执法的法律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警力在绝对数上适应经济发展 的需要,在综合素质上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上适应发挥职能作用的需求,杜绝警力浪费,杜绝无所作为。
【参考文献】
①《对当前警力不足问题的思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张树海、段逢海
②《对警力资源合理配臵的思考》,山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4月,张子龙
③《浅谈警力的社会化趋势》,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丁一平
④《试论公安机关警力编制的科学测算与合理配臵》,福建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5月,袁林、林榕
⑤《坚持科教强警 向科教要战斗力》,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3月,卞兆平
第五篇:警力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
警力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腐败问题未能有效遏制,下岗失业工人增加,就业困难,城乡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公安机关长期超负荷运转,基层民警长期处于加班加点工作状态,派出所民警一年工作相当于两年的工作时间,刑警队民警几乎没有休息日。公安工作已经到了忙于应付、难以招架的地步,各级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几年的努力丝毫没有缓和警力紧张矛盾,警力紧张的原因究竟何在?缓解警力紧张矛盾的出路又在哪里?很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警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警力通常是指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从狭义理解,警力是参加这支武装力量的警察的集合体,由一定数量的警察所组成。从广义理解,警力就是警察集合体的战斗力,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还包括警务装备、后勤保障等物力、财力的支持力,以及组织和管理指挥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等诸多要素。这些因素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强弱。
习惯上往往从狭义的角度关注警力问题,认为警察数量的多少决定战斗力的强弱,人多好办事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但仅仅关注增加警察的数量的观点是不全面的。现在比较多的观点认为,在警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提高民警的素质来增强警察队伍的战斗力。这种认识虽有进步,但把增强警力的目光只集中在民警身上,依然是不全面的,主要是对警力及其构成要素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警务装备、警务保障、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尤其是组织管理等因素与战斗力的关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当前警力紧张的主要原因
1、警力总量配置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警察配置水平为人口的13/万左右。杭州市现有警察8700多人,按全市630万人口计,配置水平为13.8/万。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美国为47/万,法国为40/万,英国27/万。警力的配置水平既要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对警力的需求,又要符合政府财政的支付水平,更多的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900多美元的人均GDP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四十分之一,从经济水平上考虑,我国目前不可能大规模地扩充警察队伍,政府财政对公安的支持仍是有限度的。
2、现有警力投向严重不合理,机关人员臃肿,基层人员紧缺的毛病长期得不到根治。直接承担“打、防、控”等公安职能工作的,主要是基层派出所、刑侦中队和交巡警中队等一线民警。但在警力配置上,上述基层部门的警力只占总警力的一半左右,另一半左右的警力滞留在机关的管理和其他辅助性工作部门。以杭州市为例,全市8700多警察,基层派出所2450人。刑侦中队只有515人,合计只占总警力的34%,因此,有案件“防不住”、“破不了”就难以避免。不但警力分配严重倒置,而且“过大”的机关又人为地增加了基层大量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剧了基层警力紧张矛盾。有人估算,基层有一半左右的精力消耗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等工作上。
3、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机构重叠,警力浪费严重。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公安管理体制,其主要优势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公安工作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但弊端也明显:一是条块分割,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受到干扰,影响了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机构设置强调“条条”的上下对应,导致机构重叠,警力浪费。三是“块块”利益干扰公安工作情况严重,在干部任免、警力使用、经费保障、执法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的机构改革,在内部的职能调整、工作划分与归类、机构设置上,过多地考虑机构升级和安排领导,使内部分工过细,机构过度分化,导致岗位重复设置,警力分散浪费。
4、警察素质不高导致警务工作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干不好,我们警察队伍中的一部分民警素质不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差,在与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暴露出“说不过、追 1
不上、打不赢”的窘态,难以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二是不想干好,有的同志责任心不强,没有奉献精神,有混混日子的思想。三是有能力干好,也想干好,但由于方方面面原因,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如有的民警认为多干多投诉,少干少投诉,不干无投诉,消极厌战的情绪比较严重,工作效率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领导干部素质不高,组织管理不善,导致警务工作效率低下,警力浪费严重。对139名派出所长的法律常识测试显示:公安行政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和“责令改正”两个适用原则,无一人选择正确;证人有哪些权利一题,只有15%的所长选择正确;几道案例分析题也都有85%以上的人做错。领导的素质如何就可见一斑。目前,民警在工作中出现办案质量不高、执法不公、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有的就是领导素质不高造成的。如有的领导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低,缺乏号召力;有的领导自身形象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的领导根本就没有效率意识,开展某项工作,投入的警力越多越好,只要完成任务,代价大小无所谓,浪费警力的现象随处可见。
6、形式主义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这些年来,各种名目的专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化费了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警力。一面说要学习与工作两不误,一面要民警停下手中的活参加集中学习;一面在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一面在大玩数字游戏,造材料,补台帐。不但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搞形式主义,公安业务工作也搞形式主义。例如公安机关比较喜欢搞集中行动,各种层次的统一行动接连不断,事先层层开会布置,会后全体民警通宵达旦忙碌,清晨大清查战果就在报纸、广播等媒体发布,出动多少警力,清查多少场所,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少名,战果辉煌。这种赤裸裸的形式主义,虽然民警很有意见,领导却乐此不疲。形式主义已经搞到了本末倒置、黑白颠倒的地步。
7、非警务工作消耗了大量的警力。长期以来,有的领导对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人民警察的职责认识不清,对公安机关怎样为人民服务理解把握不准,由此导致了各种名目繁多的非警务工作越来越多。实践的结果使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是公安机关毕竟警力有限,而老百姓的困难无限,民警的能力有限,而老百姓的需求无限,“有求必应”难以全部兑现。二是由于将大量的警力用于为群众换煤气、开门锁、买早点,以及协助有关部门搞计划生育、拆违章建筑等等,客观上减少了“打防控”的警力,街头“两抢”案件频发,发案率居高不下。过多的非警务活动耗费了公安机关大量的精力,削弱了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
8、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是导致警力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20年前全国只有50万警察,警力紧张矛盾并不十分突出。经过20年的警力扩充,警察总量增加了3倍多,为什么警力不足的矛盾反而更加突出呢?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以外,公安机关面临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职能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以杭州市刑事案件立案数为例,1984年立案3755起,2002年立案31610起,2002年全杭州市刑事案件立案数比1984年增加了7.4倍,说明刑事案件增加的幅度大大高于警力的增加幅度。正是由于案件高发,治安形势严峻,给公安机关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得警力不足矛盾更加突出,甚至在案件高发与警力不足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缓解警力紧张矛盾的途径和措施
(一)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现有警力
既然警力的配置水平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在短期内大幅度地增加警察数量是不现实的。虽然我国警察总量配置水平不高,但警力紧张呼声最高的城市地区,警力配置水平已相当可观,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超过了英国27/万的警察配置水平。所以,我们应将目光转向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现有警力,发挥现有警力应有的效能。
第一、警力配置要坚持公安基层一线优先的原则。按照“小机关、大基层、强基础”的要求,将警力投到基层一线去,要转变观念,下大决心、化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来精简机关,现有警力要优先满足基层一线的需求。
第二、警力配置要坚持公安职能工作优先的原则。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机构,主要职责是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这就是公安机关的中心工作。所以,警力投放
应该优先保障公安职能工作所需,保障“打、防、控”所需。要尽量减少用于非公安职能工作、非警务工作的警力投放。
第三、警力配置要遵循量力原则。政府的财政收入要用于多方面的支出,以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我们不能在有限的财政支持下,过分地扩充警察数量。如果把有限的经费都作为民警的工资,尽管警察的数量增加了,但战斗力反而减弱了。没有钱出差办案,没有钱保障必要的警务装备,公安职能工作任务就无法完成,必要的奖金福利少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超过财政支持力限度的过多警察数量削弱了警力。
第四、警力的配置和使用要坚持适才适位原则。最先提出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梅奥认为,人是平等的,但也是存在差异的,在完成同一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能力,表明人的能力类型存在差异。公安业务工作范围广、门类多,不同警种有不同的工作特点,对民警的能力和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让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才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不但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当事者会觉得大材小用,不安心工作,反而管不好路面交通秩序。又如刑警队就应该配备智力水平较高的民警,侦破过程是一个分析、判断、推理过程,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谋计的过程,需要很高的智商水平和思维能力。美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占50%多投放到路面的警察,其文化程度也就相当于中国的高中和大专学历,但负责侦案的联邦调查局警察都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和博士的比例相当高。
第五、建立警力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一是要有警力总量的比例规定,根据当地人均GDP水平,规定警察的配置水平,保持一个随经济增长而增加警力的合理比例。二是要有各级公安机关警力的比例规定,省级、地级、县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警力各应占多大比例,要用制度固定下来,以治理机关臃肿、基层警力紧张顽症。三是不同层次公安机关现有警力中每一警种各应占多大的比重,要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公安职能工作有充足的警力。四是要建立一套鼓励基层、优待一线民警的政策,鼓励民警到基层一线安心工作。
(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警务工作效率
警力的优化配置,是将警力投放到急需的地方。但这些警力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管理密切相关。公安管理包括公安队伍管理和公安业务管理,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根据目前公安管理的现状,要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尤其要重视三个问题。
1、要强化效率观念。管理的实质就是追求效率,这种理念在企业已经深入人心。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引进企业的管理理念,警务工作也要进行成本核算,以最小化的警务资源投入去实现最大化的警务工作目标,以提高现有警力资源的利用率。要用效率和效益标准来评价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领导和每个民警的工作实绩。
2、要重视管理者的作用。虽然现在强调依法治国和依法治警,但在目前法治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还是“领导负责”的情况下,领导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工作是好是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单位或这个部门领导素质的高低。要改变以往那种工作出问题、工作上不去时总在民警身上找原因,只讲对民警的教育、忽视对领导的教育的片面做法。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来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3、要提高民警队伍的素质。提高民警的素质,向素质要警力,向素质要战斗力,已是普遍一致的看法,问题在于如何提高民警队伍的素质。那种缺乏科学组织的大轰大嗡的教育活动不但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往往会突出工学矛盾,导致警力更加紧张。提高民警队伍素质同样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出实招,求实效。第一,要建立促使民警自觉学习提高的机制,有压力有动力的自觉学习才会有效果。第二、要十分重视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建设,要解决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实现民警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第三,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教育并不仅仅是让民警学几篇文章、听几次报告、举办几期培训班,教育无处不在,无所不是。要十分重视负面教育的严重后果。
(三)积极改革,理顺体制,优化警务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不合理,合理配置警力就无从谈起。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20世纪初发明管理职能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安机关内部职能的划分和机构的设置,应该按照有利于提高公安职能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对现有公安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对公安机关承担的职责任务重新进行划分和归类,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内设机构数量,合并警种,整合警力。做小做精机关,做大做强基层和实战部门。我们应该学习借签吉林省辽源市警务改革的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规划和实施警务改革。
(四)加快警务工作现代化进程,向科学技术要警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第三次警务革命,实现了警务工作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科技的发展,为警务工作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公安部组织实施的“金盾工程”,将实现全国公安系统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全网共享和协同作战,以满足公安部门对整体作战、快速反应、动态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近年来,“网上追逃”和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实施运用,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功效,过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难以抓获的逃犯,可以在网络的协助下轻松查获光电、微电子、微计算机及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电子警察和安全防范技术迅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警务装备和警务活动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警务工作效率。
(五)走群众路线,积极依靠社会力量的支持
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依靠群众力量完成公安工作任务,是公安机关长期坚持的工作路线,是公安工作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完成公安工作任务,这是被公安工作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世界警界的第四次警务革命,就是社区警务运动,警察走进社区和村庄,将警务工作植根于人民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活动。这对我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是人民公安的老传统,只是近年来,逐渐被忽视而已。全国社区警务工作会议在杭州成功召开,标志着我们已重新意识到人民群众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当然还需要提高认识,把握方向,绝不能把社区警务错误地理解为就是警察为群众办几件好事。深圳龙岗公安分局荷坳派出所首创的坳背社区警务理事会,就是社会警务活动的成功举措,他们发动社区公民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大家共挑治安担子,人多力量大,担子就轻了。社区警务理事会成立运转两个月,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0%,成效十分显著。这种社区警务理事会的做法,是一条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在当前公安工作任务繁重,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地依靠社会的力量、公众的力量,例如完善社会治安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保安业,尝试有偿治安包干制和举报犯罪奖励制等,走出一条依靠多种力量、采取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