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交流材料)实施阳光教育模式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修改稿)
济宁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交流材料
实施阳光教育模式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遵循求实、求新、——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阳光教育3十1”新教育模式
求深、求效的工作思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为行动理念,以“六大行动”为抓手,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探索出一条“阳光教育3十1”新教育模式,即“阳光大阅读、阳光大课堂、阳光大课间与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整合”。取得了可喜成绩,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构建理想课堂,实施阳光大课堂活动。
“阳光大课堂”是多维立体的,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民主性,拓展教育时空,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还要在家庭、社会和自然等更广阔的时空里自信、乐观的生活与学习。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阳光大课堂建设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的大课程体系。
在课堂文化建设上,我们的思路是:落实“两大支撑、四个推行”。把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研讨作为构建理想课堂的两大支撑。集体备课采取“一天一碰头、一课一交流、一周一集中、一步一反思”的模式,达到“四个统一”、“三个共享”;集体研讨做到了课前研究、课堂观摩、课后研讨三落实。推行集体备课的“电子教案”,推行集体研讨的“导学案”,推行学生“二四”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行“预习质疑,小组交流,学案点拨,练习反馈,拓展延伸”的五步教学法。“四个推行”使理想课堂的构建真正落实到位,变教案为学案,2选修课堂。校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使课堂不在局限于教室,不在囿于传统的模式,而是更加阳光开放,民主和谐,生动有趣。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全国手拉手助残先进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齐鲁晚报》报道了我校新教育实施工程;山东省基础教育论坛(封
一、封二)刊登了我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和新教育剪影;我校研发的“儿童趣味国画课程”在全国第十三届新教育年会上评为“十佳卓越课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 “阳光教育3十1”新教育模式的研发与实施分不开的。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但是,与飞速发展的教育行势,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下步的工作目标是:确定服务理念,塑造良师形象,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提高素质意识,为学生一生奠基,办为民族负责的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树勋品牌,创有社会美誉的学校;完善教育管理,丰富校园生活,办让学生喜爱的学校;提升师生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创有内涵发展的学校。
第二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浅谈我校是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泰和县苑前镇中心小学 刘重威 联系电话:*** 苑前中心小学座落在美丽的紫瑶山仁善河畔,公和圩镇西北角的小山坡上,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有近三十的的历史,是一所校园环境精美,教学设备精良,师资队伍精干的示范性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56人,学生1139人,自199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星级学校”以来,在苑前党委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下,学校相继投入巨资,改善了校园环境,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多年来,中心小学不断探讨先进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坚持德育为首,活动育人、多渠道、多形式创新育人途径,优化育人环境,取得了多项国家、省、市、县教育教研成果。如果说成绩是中心小学这棵大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那么中心小学行政班子提出的“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立德寓美,传播先进文化”的办学思想便是最强健而有力的根系,在这强健的根系下,中心小学这棵大树正展现着生命的绚丽。
一、挖掘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厉引“笃学、励志、崇真、扬善”的校训,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抓住“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突出“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和“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关注和谐,放眼未来”的教学管理思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一个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塑造“用合理的目标激励人,用人文的管理规范人,用温暖的情感服务人,用发展的评价塑造人”的办学理念,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组织教师不断挖掘并整理学校“礼仪文化、紫瑶文化、古典文化、安全文化、教学文化、体育文化”,将校训、校风、教风、班风编印成小册子,制作成文化版块,把学校德育和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效结合,把德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历史景观和听得见、可感受的革命故事,切实增强德育的效果,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构筑环境文化,凸显美化和教育化。
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上,强调空间主体化设置,提出了“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的理念。近年来,学校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几十余种,乔、灌、花、草,配置得当,绿化布局规范美观,硬化了路面,铺上了彩砖,营造了舒适、美观、敞亮、雅致的校园生活空间和育人氛围。2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和设备齐全的健身场地,回荡着同学们令人心醉的欢声笑语。
当你漫步在中心小学校园内,在每个角落里都能见到中心小学师生用五彩的笔描绘下的一幅幅装裱精美的画卷以及挥毫写下的飘逸俊秀又墨韵十足的书画作品,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已俨然成为了中心小学的艺术长廊,展示生命色彩的天地。
二、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追求平等、友善、协调。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师生的关系,现代育人观认为“育人的有效性源于平等交往,沟通无限,”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始终谨记,教育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点化式润泽生命”因而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必须用友善的宽容,热情的期待去看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灵魂,这样一种充满宽容与爱意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中心人的心里。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爱的期待,使师生对一切充满信心,让每个生命永远饱含希冀,而这永远的希冀便是快乐的源泉,也正是中心人的乐教,乐学的源泉。生命便是在这爱的润泽下茁壮成长,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显示了它巨大的育人功能。
三、夯实阵地文化,彰显文化魅力。
几年来中心小学相断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记者站”等少先队文化阵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报名、考核、选拔、培训等程序组建了“雏鹰小记者团”“播音员小组”确保了中心小学宣传阵地的高效运行,广播站安排了十多个富有特色的栏目“校园快报”“校园小雷锋”“小荷已露尖尖角”等在同学们当中广受好评。定期出版的校报《紫瑶校报》面向全镇小学师生常年征稿,为教师呈现教育观点、分享从教经验、提升文化品味提供了一个平台,丰富多彩的内容、贴近师生的题材、反映校园的动态的新闻快报,深受师生的喜爱,也多次受到县局领导的好评。
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已成为中心小学常规工作中创特色的一大亮点,当国歌奏响时,整个校园肃静起来同学们都会停止所有活动,面向国旗方向参加升旗仪式,就连到学校送孩子的家长也情不自禁地参加这庄严的升旗仪式,成为了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心小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工作,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心小学为每位学生都办理了借书证,每学期开学,班主任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然后以班为单位集体借阅,学生再在本班借阅。如今的校园已成为师生们充满人情味,书香味的家园。
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散发活力。
为使校园文化散发活力,针对学校生源状况,中心小学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加强以日常行为规范主要内容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三是加强以增强法制观念,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遵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为学校的德育导向,创新德育模式,变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式”使德育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学校健全了班级文化制度,利用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多次邀请“苑前镇派出所、交警中队、镇中心卫生院、中龙森林派出所”来校作专题报告,提高了学生法律意识与文明、卫生自律水平。
学校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教育,2007年新开辟了一块500多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各班通过劳动基地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既让学生体会了一份辛苦一份收获,珍惜劳动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观念。
五、打造品牌文化,发展学生特长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中心小学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原则,成立了二十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举办了“阳光体育之歌大合唱”、“庆六一文艺汇演”、“我与祖国大合唱”、“冬季田径运动会”等大型全镇性的文体活动,经常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多次邀请泰和采茶剧团来校演出,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尚,使爱国主义思想永驻学生心中。以活动来促使学生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升华。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载体。我校通过阅读、吟诵紫瑶文化,要求学生铭记历史,学习先辈,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遵规守纪、强身健体,做一个能顶大梁的人。通过“讲雷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雷锋、学习雷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理解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断奋斗探索的艰苦历程,传承红色文化。
通过古典诗词吟诵比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听当地老人讲传统故事,参观古村古祠,欣赏家乡山水自然风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在获得丰厚人文素养的同时,逐步达到知进取、懂礼仪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县“争创书香校园、争当文学少年”知识竞赛,让学生不断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
六、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县艺术节分别在2001年、2005年、2007年荣获“团体三等奖”;2006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集体优秀奖”;少先队工作在2003年、2005年、2006年分别被县团委评为先进单位。
文化建设工作的突出成就,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多人获一、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英语听力竞赛获省一等奖;指导学生学具操作比赛获省一等奖;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多篇在国家、省、市、县教育刊物上发表,教学质量开始走出低谷,08年在全县综合水平评估比上年前移了四个名次,这些成绩将激励着中心小学师生不断拼搏进取。校园文化建设,意在引导和熏陶学生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体悟,而这也是每一所学校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应有之意。厚德进取的中心人将断续为每一片叶子输送生活的甘泉,让每一片叶子在灿烂的阳光下焕发生命的翠绿,用生命支撑生命,以厚德博爱预约收获的明天!
第三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德江一中郑刚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 包括校园校舍、校容校貌、树木花草等校园内所有的物质形态的东西;制度文化包括校训校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等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东西;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教育场”,通过作用于师生的思想,发挥教育功能;通过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开放包容的精神环境、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与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我校从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认识到了校园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坚持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多年来,正是得益于这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教育秩序稳定,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从2003年开始,教学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地区同类学校前列,巩固了在地区学校的中心地位,成为社会公认的铜仁地区发展最快的学校之一,并于2004年通过地级示范性高中评估,成为铜仁地区优秀学校。
现就我校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简述如下:
一、以遗训校训为导向,形成学校自己的精神文化。
多年来,我校谨遵先贤建校遗训:建国储才责任綦重勉予同侪协力始终,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炼出了“求真 务实 进取 创新”的校训,扎实推进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组室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并提倡“务实、奉献”的一中精神。每年新生进校,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办学历史、发展规划、优良传统、校园精神等。目前,学校师生正在以遗训校训为核心的校园人文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发扬主人翁精神,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朝着“创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迈进。
二、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近年来,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如今,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绿树成荫,草坪如毯。教学楼、实验楼楼廊都布置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更多的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书画作品,由此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贴近了学生的心灵,更具教育示范作用。教室内张贴国旗,班班有绿化角,根据各年级按学生的认知水平,每班确立一个主题,文化布置各具特色。同时还注意各种文化的熏陶,办好学校墙报、橱窗等等。
这无声的一切,都在诉说着我校师生的审美能力,办学水平;这无声的一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提升着学生。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先用制度进行强制约束,后用先进思想文化启发使之内化为自觉。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
完善,并汇编成《德江一中管理制度汇编》。制度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全”,涉及办学各个方面,覆盖面宽;二是“细”,内容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为了便于师生了解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将之分发到各个处室、教研组。平时加强学习,狠抓过程管理,力促内化自律。从而在师生中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遵规守纪光荣的良好风尚和制度文化。
四、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形成优良的教风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方向,坚持倡导教师上课做到“三进”:把微笑带进教室,把爱心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强调教法突出“三个注重”: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重知识的扩展延伸;教学过程体现“三个为主”:启发式为主、讨论式为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学的流程管理要求做到“六个精心”: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练习、精心批改作业、精心辅导学困生、精心组织考试。
同时,学校广泛开展教师文明用语的活动,提倡教师用“老师喜欢你、老师也有说话不对的地方、请你原谅、你真行”等关爱型、平等型、赞美型的言语,要求教师摒弃“你真笨、你错了、你真没救”等辱骂性、打击性、推却性、怨恨性的忌语,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多年来,通过不断实践,已逐步形成我校优良的教风:
面向全体、认真负责、管教管导、教书育人。
五、以主题专题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并不断开辟新的途径:一是把校园广播、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校园礼仪作为校园文化的常规活动;二是把创建文明校园、军训、青年志愿者服务、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题活动;三是把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业余党校、各种文艺汇演、感恩与诚信宣传等作为校园文化的专题活动;四是把社会调查、家访、社会实践作为校园文化的的延伸部分;五是把评教赛教、技能竞赛、艺术节、体育赛(会)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类活动做到宣传到位,组织精心,班班行动,人人参与。一系列专题和主题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植了学生的特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质,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个人展示愿望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校园文化活动引导人、锻炼人、塑造人、培育人的积极作用。
六、以课题研究为途径,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开展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一是每年召开全校性的教学工作研讨会和学生工作研
讨会,内容包括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育人工作;二是建立了科研论文评比奖励制度,每年对全体教职工在思想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后勤管理等方面的撰写的论文进行评比表彰,有选择地吸纳创新性科研成果,并将优秀论文在校园网、校刊上发布,供师生学习交流。这些工作,使全体教师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形成了共识,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一中特色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有效地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七、以校刊、校园标识为依托,塑造校园文化形象
近年来,我校创办了《德中教育》、《心语文学》,编辑了《教师优秀教案及论文集》等。一篇篇文章来自于一个个师生的心灵感悟,一本本校刊的出版,凝聚了校园文化精髓,积聚了校园文化的底蕴。校刊的出版、传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交流,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集力,使全校师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凝聚力又大大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同时,我们根据学校的校训和校风内容,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了寓意深厚的图案符号,作为学校的形象标志。印制了颜色、规格、款式统一的校徽运用在招生简章、制度汇编封面、校园网站页面上,在教学、实验、图书、宿舍大楼制作了精美简洁的功能方位指示牌,这些符号标志成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深了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印象,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激发了师生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
目前,我校虽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做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追求、师生努力、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能够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提升。
作者:郑刚贵州省德江县第一中学校长
通讯地址:贵州省德江县第一中学邮编:565200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djyzzg@126.com
第四篇:实施阳光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阳光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时间:2012-11-29 10:35来源:未知 作者:lszx 点击:
——李市镇教育总支推进普惠性、公平性教育
实施方略 510 次
创建和风丽日的阳光校园,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把教育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教育中找到快乐,得到温馨,感受幸福,让教育的阳光洒向李市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孩子!
(一)实施背景
1.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努力下,李市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保持着良好而发展态势。同时,各校的办学特色日趋凸显,“阳光教育”吸引了李市人民的眼球,“阳光教育”成了全镇教师的追求与理想。
2.时代呼唤阳光教育。当前素质教育还有真空地带,学生中有学习困难的人数还较多,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教学硬件落后,教师浮躁情绪上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的灰色地带仍然存在,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和谐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积极体验,自我教育,互励互促的思想教育还比较薄弱。
3.在新课改理念日益成为主流教育理念的氛围下,有些学校的改革步伐不大,学校缺乏新理论支持和新的教育实践探索,学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学校管理方法和措施落后,学校管理没有生气和灵气,健康循环发展的体制不健全,家长和教师对学校管理还有不满之处。
(二)理论依据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我国古代的“和、合”教育,“天人和谐”的哲学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的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的教育观点等。
3.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承传文明,开发潜能,提升人性,增进人改善自身生命环境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和主体化,即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大写的人,这是教育永恒的使命。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提升人的理性,即全面提升人的深层的智慧。
4.阳光教育理念
(1)教育是阳光的事业。教育培育人才,传承文明,提升人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崇高事业。
(2)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阳光教育要发扬阳光无私奉献、公平公正、博大无私、普照大地的大爱和永恒精神,以阳光般的情怀塑造阳光新人。
(3)阳光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教育是具有生命的事业,它源于人类生命发展的需要,它不可能离开生命而存在;因此,教育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张扬生命。阳光的教育让生命在阳光的普照之下更加和谐,更加灵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4)阳光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阳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阳光教育注重心灵的和谐和沟通,它触及生命,充盈精神,建构人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生相助的生命结合体,教育者是发光体,受教育者同样是发光体,交互生辉,共同生长,此乃真正的“教学相长”。
阳光教育倡导: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在阳光教育者的引导下使每位学生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享教育阳光,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
三、实施思路
科学地把握阳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在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着力从学校环境、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团队建设研究等几方面进行阳光化的探索与研究,用时代精神烛照教育,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力争将学校建设成充满阳光气息的乐园。
四、实施目标
1、实施阳光教育,促进教育均衡。
以党的十八大有关教育的论述为指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实施阳光教育,引领教育新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公平公正、温馨关爱、乐于奉献、正大永恒的阳光教育思想,并确立阳光教育:公平性、均衡性、发展性、关爱性的四大特性。积极探索阳光教育理念、构建阳光教学体系、德育体系、服务体系。打造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模式,重视阳光教师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积极推广阳光家庭教育理念,让家校合一,为李市教育均衡发展作贡献。
2、奍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阳光教育倡导“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使教师“阳光”,给学生“阳光”,让管理“阳光”,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基于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修炼阳光心态,让教师养大气、怀大爱、育大智,成就阳光事业,享受教育人生。
养大气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使他们能守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拒得了诱惑、沉得下身子。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已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怀大爱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休养坚守公平、温暖、帮扶的原则,用爱滋润学生每一点成长。育大智就是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力度,走出目前的教育困境。
3、实施阳光行动,培养阳光少年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充分发展学生的优点,努力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阳光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阳光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在关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把对学生阳光心态、阳光健康情感、人格的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采取多样行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快乐的主人。在德智互动中去唤醒学生心灵,激活生命力量。
4、实施阳光管理,构建和谐家校。
实行阳光教育,要营造 “阳光环境”,健全“阳光制度”,实施“阳光管理”,构建“阳光家校”。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和服务体系;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进行强大的家校教育合力。
5.实施阳光教育,打造教育强镇。
倡导阳光教育,倾诉阳光心语,塑造阳光少年,打造阳光教育品牌。用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用思想引领教育,以理念主导行动,通过深入实践、探索,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把我镇打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个性鲜明的示范性阳光教育,构建具有我镇自身特色的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策略,为我镇基础教育均衡教育搭桥铺路,探索经验!
四、实施策略
实施理念——阳光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必须明确理念,整合理念,提升理念,以理念指导阳光教育实践。根据我镇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下理念:
“阳光教育”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牢固确立“全心享受阳光教育,为人生奠基”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
深入开展阳光教育活动,营造阳光环境,实施阳光管理,创设阳光课程,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打造阳光文化,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让每个生命得到阳光般的关怀,在阳光般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实施方略——阳光团队,让阳光教育魅力无限
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注重发挥团队优势,在工作中“淡化小我,追求大我”。
阳光干部团队:各校要首先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在班子成员中大力倡导“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打造“阳光班子”,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其次,从成立师生智囊团入手,凸显阳光教育的凝聚力,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的学校管理队伍。
阳光班主任团队:要富有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心胸宽广,像母亲宽容般的去包容学生;要为人师表,从自身良好举止去影响学生,以人格魅力塑学生健全人格。
阳光教师团队:要热爱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以高尚的人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阳光般的心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阳光后勤团队:要树立“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践行“师生同吃一锅菜”的刚性原则,推动后勤阳光管理,倡导在点滴细微中务求高效管理。
在阳光团队建设中,全体教师要认真落实日常工作“八字方针”:用心、主动、创新、和谐。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具有的“四种气魄”;从我做起的勇气;助人成功的大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善于沟通的灵气。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课堂,走进办公室,走进寝室,掌握一手资料,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亮点在一线发掘。
实施基础——阳光德育,让德育更阳光更灿烂。
阳光校园是全面的舞台,更是阳光教育魅力的最好展示。阳光德育致力于还原德育本色,致力于回归人本,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确立德育作为育人的战略地位,确定与时代相适应的规范,确立言传身教,知形合一的道德规范。
精心构建高品位、深内涵,有特色的校园,为阳光德育奠基。通过“感恩大环境”活动,使感恩教育成为促进全校阳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展板、知识轩、感恩角、橱窗等,创建校园感恩环境;开展感恩文化的主题活动,征文活动,形成感恩常规化。做到“三结合”,即日常感恩和节日感恩的相结合、感恩教师与感恩同学相结合、感恩学校与回报社会相结合。
大力开展阳光微笑活动,为阳光德育护航。展示师生的阳光精神面貌,提高幸福指数。倡导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上微笑示人,以礼待人,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形成“全校互动,人人参与,上下齐动”的良好局面。全体师生每一天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校园,用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温馨快乐的一天,用一声诚恳的道歉化解工作学习中的矛盾,用一声真心的致谢表达得到帮助、赞扬的感恩。
全力抓好阳光课间,为阳光德育扬帆。是快乐的课间,是充满艺术与灵性的课间。“课间一支舞,课前一支歌”。选择健康向上、琅琅上口的阳光校园歌曲,利用课前十分钟,集中、班会,升旗的时间唱响校园,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养成阳光性格。
开展“阳光在大地”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举办运动会、远足,越野长跑等活动,丰富阳光课堂。
实施重点——阳光教学,让课堂教学自主、愉悦、高效优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阳光教学是实践阳光教育的主阵地。要抓住课改,课改是教育生产力;要抓住教师,教师是课改的推动力;要抓住学生,学生是课改的受益者。积极培育“开放、创新、特色”的阳光课程文化,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阳光课堂。阳光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底,做到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阳光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乐园,互动生成的乐园,情感体验的乐园。阳光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搭建学生主动发展的舞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统一。
1.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各科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2.建立大课程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文艺特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兼职教师开展好心理辅导及咨询工作,努力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良好。
(2)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室,还包括课堂以外的延伸,生活中的学习,生活中的陶冶。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不断扩大孩子的参与面,提升教育效果。各学科开展的活动,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启迪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3)形成科学可行的校本实施策略,课程特色鲜明,课程活动丰富,课程效果明显,形成课程文化品牌。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建设高效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打造高效率的智慧课堂,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研活动课题化建设,认真提炼课堂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完善学校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的全程监控,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阳光教师。努力培养一支“严谨、高雅、进取”的阳光教师队伍。要用阳光般的微笑面对孩子;用阳光般的温暖面对同事;用阳光般的真诚面对家长;用阳光般的热情面对工作;用阳光般的平和面对人生。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最爱的教师。
倡导全体教师争做阳光教师,打造一支拥有“高尚的师德品质,优秀的人格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教育技艺”的阳光教师队伍。阳光教师应该自信、快乐、健康地生活,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阳光教师应该在校园生活中创设积极交往、和谐合作的氛围,创设以爱心引路、童心激趣、诚心交往、慧心培智、拥有爱与责任的美好生活。注重强化情感体验,引导素质内化,促进教师心智发展,开展系列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李市镇《师德规范“十不准”》。二是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三是每3月和9月为师德建设月,组织教师开展师德主题活动。
加强“六项修炼”,争做身教模范。一是修炼上进的事业心,把职业修炼成一种习惯;二是修炼十大的爱心,爱家人、爱自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课堂;三是修炼的意志,要有吃苦精神,更要有坚持精神;四是修炼豁达的胸怀,学会宽容、感恩和尊重,把理解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五是修炼团结协作的能力,做到共同提高;六是修炼求真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实施保障——阳光家校,让家庭教育沐浴阳光
阳光家庭,是阳光学生和阳光学校之外的又一个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全面建立镇、校、班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 “亲子+共享+参与+成长=阳光家庭”的阳光家校教育模式。倡导“学校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共享孩子成长阳光”的家校工作理念,立足“阳光文化建设”的平台,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着力发挥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同享的工作合力,以“七色阳光七字文化——爱、健、和、思、恒、行、信”,红色 阳光——爱;橙色阳光——健;黄色阳光——和;绿色阳光——思;青色阳光— —恒;蓝色阳光——行;紫色阳光——信为阳光家校工作措施;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走出一
条家校 携手、共舞阳光、和谐共好的家校教育新路子。
红色阳光爱之曲——家长义工
积极拓宽开放办学的新思路,成立“家长义工进课堂”评选委员会,探索整合优秀的“家长义工”教育资源。由学校签发“家长义工”聘书,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充分体现 了“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的教育特色。“家长义工”走进课堂,让家长真实地体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深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绿色阳光思之曲——周末家庭读书
“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让家长们发挥榜样的力量,利用家校平台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周末家庭读书”这座四通八达的读书彩虹桥,无声而又默契地联系着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父母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甚至孩子与孩子…… 青色阳光恒之曲——阳光家长飘流日记
各校要推行“阳光家长飘流记。其方法是每天由一位学生家长就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做法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写在日记本上,第二天由班主任阅后并作相应答复,然后“漂流”传递到另一位学生家 长手中,如此延续下去。家长漂流日记,一方面有助于家长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他们以阳光的心态参与学校管理。
橙色阳光健之曲——阳光家长俱乐部
阳光家长俱乐部属家长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在校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 工作,由家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主要任务是全方位走进学生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奠基学生的阳光人生; 塑造阳光家长品质,展现阳光家长风采。
蓝色阳光行之曲——阳光父母大讲堂
开设红红火火的“阳光父母大讲堂”。“阳光父母大讲堂”分为专家特邀课堂、校级讲堂、级部讲堂、个案讲堂三类,分别由校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承担。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上专题设立家长频道、家校连心桥等栏目,方便了家长即时学习和交流,实现了全程沟通、跟踪指导,实现沟通的无障碍。
黄色阳光和之曲—— “阳光家长”评选
各校要将家长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记录在案,制定“阳光家长”评比细则,每年都要评选“阳光家长”,通过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家长和学校心目中的阳光家长形成共识。阳光家长评选既引和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胸怀大爱做小事,心有责任做大事。这源于热情,更源于信仰;这是一种守护,更是一种创造。阳光路上,李市教育人虔诚地用整个心灵,追寻生命教育之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编织五光十色的花环,凝心聚力地打造和享受越来越幸福完整的阳光教育新生活。
第五篇:市教体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市教体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提纲
一、筑牢党建责任,夯实组织基础
1.是联系指导上
2.是挂靠帮带上
3.是督查考核上
二、强化规范落实,保障有序运行
1.是标准化建设上
2.是党务干部配备上
3.是调研指导上
三、坚持融合互促,提高教育质量
1.是抓好校长队伍
2.是抓好老师队伍
3.是抓好品牌创建
正文:
市教体局共管理51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832名。今年以来,严格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机关党建提升年”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筑牢党建责任,夯实组织基础
严格落实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成效。
1.是联系指导上
局党组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分包7-8个学校党支部,通过到联系支部实地指导、列席会议,督促抓好工作落实。局机关指派83名熟悉党建业务的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每人联系分包1个学校党支部,每月至少到联系党组织开展一次党建指导工作,实行“同考同评”机制,学校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直接与党建指导员在局机关个人考核挂钩,倒逼责任落实。
2.是挂靠帮带上
前期,通过理顺民办行业党组织关系,划分了14个联合党支部,每个联合党支部挂靠1所公办学校党组织,公办学校党组织在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每月组织联合党支部进行1次集中学习和1次实地督导检查,将联合党支部党建工作纳入常规党建检查,推动行业党建工作正规化、专业化。
3.是督查考核上
将党建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建专项检查,每月抽查至少60%的党组织党建簿册,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1个月内针对检查问题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出现问题较多的党组织及时进行提醒并约谈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在党风廉政、巡察整改等6个方面设置“一票否优”项,确保发挥考核“指挥棒”实效。
二、强化规范落实,保障有序运行
坚持狠抓标准规范,严细督促指导,全面提高党建质量。
1.是标准化建设上
健全完善党内工作制度,明晰工作标准,以星级管理考评细则为基础,修订完善“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风廉政建设、民主评议党员等10项工作制度,建立自查自纠工作机制,每季度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检查,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抓好抓实整顿提升,上半年以来,51个基层党组织在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组织生活等方面整改问题204个,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2.是党务干部配备上
局机关配备4名党务专职人员,负责教育工委和局党委党建工作,每个基层党组织由1名分管负责人和1名党务工作者组成,负责党建相关工作。由局机关牵头,每半年举行一次党务干部业务工作培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分管负责人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对上级工作提示、发展党员、党建问题整改等进行统一部署,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是调研指导上
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学校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教学质量,坚持实事求是,找准制约教育水平提升的各种因素。前3个季度,机关共组织党员干部入校调研200多人次,形成反馈报告120多份,在疫情防控、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提出改革意见26条。
三、坚持融合互促,提高教育质量
1.是抓好校长队伍
围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近两年共组织校长、副校长外出跟岗培训20多批次;开展基层教育论坛30多场,40多名校长先后上台述职答辩,接受专家、局主要负责人现场问效;各校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课题小组,从教学管理、教育评价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选题,获评县市级优秀课题57项、...改革优秀项目29项、省改革优秀项目2项。
2.是抓好老师队伍
深入开展“双培养工程”,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结合职称“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等举措,近两年推动142名中层轮岗交流,14名教师党员主动申请到边远学校任教,356名教师在本级别岗位竞争中落聘、51名教师低聘,44名教师越级竞聘。2021年共发展教师党员85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41人、118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教师队伍自我革新步伐不断加快。
3.是抓好品牌创建
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互促,把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与教育品牌创建结合起来,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各学校党组织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自己的特色规划,启动了10多个教育品牌的创建,比如,蜊江小学与寻山完小共建,师资力量统筹安排,优秀教师在两个学校流动教学,一方面缓解了...区的招生压力,另一方面带动了乡镇小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