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内涵式发展 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求是理论网 >> 党建 >> 党报视点 >> 正文
提高内涵式发展 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1日 10:05
提高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校的新期盼,也是高校自身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西藏民族学院是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一直肩负着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光荣使命,承载着西藏千万户家庭的梦想。自学院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西藏民族学院转变发展理念,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5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刘延东同志致学院建校5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完善人才培养计划。西藏民族学院从西藏社会经济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的高度出发,充分考虑西藏社会在人才需求上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针对生源特点,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努力建构以培养“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根据2009年暑期在西藏调研反馈意见,在院内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研讨,制定了《西藏民族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意见》,对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分类型教学不断深化。
在分类型教学方案中,着重强调要根据生源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强调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既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又要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既要强调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又要强化实践教学、外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既要坚持因材施教,又要坚持分类型。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结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努力方向,健康、顺利成才。
2、进行品牌专业建设。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专业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了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评选了10个校级品牌专业。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学院的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对品牌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会计学获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会计学、新闻学和法学专业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财政学、新闻传媒、全科医学生培养和法律人才培养等获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体制改革立项;行政管理、学前教育、民族学获自治区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3、加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为推进教育创新,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西藏民族学院适时开始开展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重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一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规律、贴近学院办学目标和定位的重点课程。学院划拨45多万元建设资金,建成和在建的校级重点课程41门。通过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为自治区级和国家“质量工程”储备了力量。通过几年的努力,重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古代文学、藏族史、毛泽东思想概论、藏族文学、写作训练、基础会计学、经济法学、管理学原理、心理学、财务管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1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4、实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制度。学院十分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采取措施,鼓励教师根据专业、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每年开展一次,2007年以来,已有立项项目近百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潜心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07年,围绕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学院适时调整教学改革立项的侧重点,强调项目内容必须以提高西藏民族学院教学质量为重心,并将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与教学成果评奖结合起来。
5、奖励优秀教学成果。为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院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学院开展评选优秀教学成果活动,表彰、奖励教学改革方面的优秀成果。
仅2000年以来,我院就获12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个,分别是《“写作素质训练教程》”、“《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西藏民族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及学分制管理改革”;二等奖2个。分别是“《西藏地理》”和“《简明藏族史教程》教材”;三等奖7个,分别是“《方志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经济数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网站教学辅助作用探索”、“ 《市场营销》教材”、“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立体化教材”、“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突破口,打造适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西藏民族学院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工作来抓,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1、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西藏民族学院按照“组建团队,构筑平台,争取项目,创造成果”的思路,形成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团队;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出发点,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制定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引进、选拔和考核制度;推行学科、专业负责人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科学设岗,认真选人,把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推荐评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选拔和推荐优秀中青年学科骨干进入国家和省部级各类人才建设工程。
2、加强师资培训。西藏民族学院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学历层次。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继续开展并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和岗位培训制度;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转变教风,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目前,西藏民族学院有5人被评为自治区教学能手,有20名教师被评为学院教学能手;实行中青年教师例行学术报告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对西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政策和教育部部属重点高校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的有利条件,选派教授、副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合作科研等形式参加培训,提高西藏民族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近3年来,国内访学人数10余人;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先后有100余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攻读研究生学位。配合“质量工程”,近年来,西藏民族学院选送80多名教师到对口援助学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同时派出一大批教学管理干部到对口援助院校挂职学习。学院2007年出台了《西藏民族学院教职工报考研究生实施办法(试行)》和《西藏民族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对师资培养和队伍稳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民族学院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西藏民族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法学教学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极大地发挥了团队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水平。
三、创新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根据西藏民族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实践教学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内容,落实实践教学目标。新的专业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实验教学、见习、专业实习的完整体系,落实了各类教学实践的学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办法,提升了应用能力培养和实验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考试制度。
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西藏民族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学习和训练为主的、开放式的、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以教学模块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1、抓好实践教学环节。西藏民族学院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地位和重要性。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对实践课程的管理,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办法。
2、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和利用力度。学院通过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大力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实习教学基地,努力将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成满足西藏民族学院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需要的重要场所。通过努力,已经建成70多个实习基地。实践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西藏民族学院今年还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3、加强实验室建设。学院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强实验室综合实力。学院在各级各方的支持下,多方面争取资金加大投入,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和学院先后投资3500万元用于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还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更新和淘汰了部分实验设备。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搭建实验室建设平台,目前,西藏民族学院共建成实验室32个,涉及10个学科门类,实验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已经建成了10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实验室,其中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和西藏法学教学研究实训基地为西藏自治区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子设计实践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西藏自治区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到极大的发展,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全国竞赛,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分别获得铜奖2项;在西藏自治区“成才杯” 课外学术论文竞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在西藏自治区“成才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联合赛区一等奖2项,联合赛区二等奖11项,专科学生第一次组队参赛,也获得赛区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18项,国家三等奖28项;在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中分别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三等奖12项;在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6项,优秀奖9项;在全国软件人才开发设计大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在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5项。
2007年以来,学院按照党代会确立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西藏民族学院的本科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考研学生从过去的两位数,只占本科毕业生的1.5%,提升到了三位数,考研人数占本科毕业生的5.5%;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包括西藏民族学院在内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就高校就业及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得分在全国42所省属本科院校中名列第四,其中,“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满意度”排名为第四、“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排名第三、“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排名第七、“对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含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效果的满意度”的调查排名第八;用人单位对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生满意度排名十三位,其中“对毕业生在单位的稳定程度的满意度”排名第一,“对毕业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满意度”排名第五,“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满意度”排名第十,“对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的满意度”排名第二十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做的《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分析报告显示西藏民族学院学生学习观、主动思考等13项因子均值显著优于全国均值。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学校“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质量立校、质量优先、内涵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西藏民族学院将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需求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只有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把学院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以追求卓越为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以崭新理念,才能满怀信心,坚定不移地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努力前行,向实现高水平民族综合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作者:西藏民族学院副院长)
第二篇:关爱学生成长 帮助学生成才
关爱学生成长 帮助学生成才
共同架构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
——虎岗二中2014年‚千名辅导员万家行‛主题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关爱学生,关爱家庭的精神,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2013年家访活动成果,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业务素质、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虎岗二中在2014年寒假期间再次动员、组织全校辅导员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了走访,并为生活困难的学生家庭送去了生活慰问品。
本次家访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和老师的积极响应,全体辅导员无一人例外均参加了家访活动,共计走访校内外217个学生家庭,足迹遍布全乡的各个角落,并对一些不能亲临家访的家庭也采用电话、书信及短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送去了学校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关心和问候,使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以及辅导员老师博大的爱。家访使辅导员近距离地了解了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形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根据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学校下发了《虎岗二中关于在2014年寒假期间深入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的通知》。
(一)制定详尽方案,夯实家访活动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此时家访活动,在仔细研读、领会通知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2014年虎岗二中寒假家访工作专项会议‛,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做好前期宣传,号召全校学生工作干部踊跃参加家访活动;各学校在全校的统一部署下,上交家访活动计划,对所涉问题集中商讨、周密安排。同时,为确保本次家访活动顺利开展,特提出以下要求:提高辅导员对家访的认识;制定合理的家访计划;认真筛选家访对象;严明家访的纪律;加强辅导员的安全教育。
(二)设置家访经费,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在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的同时,依据具体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学校共同设置的原则,安排了家访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解决辅导员家访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必要的费用支出,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准备了慰问金、年货等慰问品,学校寒假期间共计投入一万元。
(三)开展先进评比,巩固家访活动成果
此次家访活动,辅导员参与面广,覆盖点多,活动成效明显,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为鼓励先进,巩固家访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家访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学校开展了校家访先进单位及个人的评比工作。
二、全员参与,形式多样
本次家访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响应,学校辅导员无一人例外都走进了学生家庭,出色的完成了家访任务;针对具有典型性的学生及学生家庭,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全程参与了家访活动。
(一)创新家访实施形式,增强有效沟通功能
在延续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学校也不断地在家访工作中引入新的沟通媒介,利用新媒体、新方式搭建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更顺畅、更便捷、更高效的新平台。辅导员不但通过走访、电话、书信与家长沟通,还运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视频、QQ聊天、语音聊天、手机短信等多种现代通讯方式,进行网上家访,为拓展和丰富学校与家长交流积累了更加宝贵的经验。
家访形式的多样与创新,实现了学校与家长的全面沟通。由‚指责说教的批评性家访‛转变为‚以鼓励为主的正面家访‛;由‚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转变为‚加强沟通,主动联系性家访‛;由‚评价学生性家访‛转变为‚人生规划构建性家访‛。通过上述载体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社会影响,更加优化了家访的良好效果。
(二)引导学生干部参与,拓展家访辐射功能
为进一步拓展家访的辐射功能,学校尝试安排学生骨干参与到家访活动,为学生骨干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锻炼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百余名学生骨干积极投入到了此项活动,在家访活动开始前对学生骨干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学生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原则和要求,为学生传授家访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与受访学生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详尽准确地收集受访家庭的意见与建议,传递学校、学校和学生的学习工作信息,更好地配合辅导员、学校、学校完成家访任务。学校通过号召学生骨干参与家访活动,拓展家访范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培养了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干部参与家访,更是学校创建优良学风班,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措施和促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举措。
三、精心选取、确保实效
为利于学校了解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学校成立以学生院长为组长的学校家访工作小组,严把家访对象的选取,最终确定了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家访对象: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学习弱势学生、心理弱势学生等。
(一)为家庭经济弱势学生送温暖
近年来,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困难生已成为高校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送温暖,帮助学生缓解生活负担问题,已是高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寒假家访活动期间各学校都组织了辅导员深入贫困生家中,他们不仅给家长带去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单,还带去了大米、白面和豆油等生活慰问品,使贫困生家庭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温暖,同时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做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全面的了解了当前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把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和相关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
(二)为学习弱势学生指明方向
帮助学习弱势学生工作一直是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学习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做好,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去学习,学生工作才是成功。学校在家访活动前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讨,对学习后进生进行归类细化, 对家庭的教育背景、习惯、以及家庭的期望值进行了了解,对辅导员反映出问题突出的学习弱势学生进行集中家访,从而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其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为心理弱势学生解心结
近年来,中学生群体里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思想偏激、个性孤僻、心理脆弱、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也日益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一群体的学生剖析问题成因,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在家访过程中,通过与心理弱势群体学生以及其家庭的深入接触和交流,辅导员总结出针对这一群体学生不但要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孩子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细节,进行有效地心理帮助,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善于反思、认真总结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组织召开了学生工作干部会议,认真总结2014年寒假家访工作,并形成家访工作总结;每个辅导员针对自己所走访的学生情况向学校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汇报,同时对家访中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商讨解决办法。每个辅导员都认真撰写了家访报告,在报告中都谈出了家访的体会,留存了图片,总结了经验。此项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很多学生家长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措施,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家访,辅导员从家庭的侧面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很多信息,找出形成他们性格偏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学生心灵入手,逐步端正学生思想,并为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开启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灵之门,使学生能够主动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以致成为朋友打下基础。同时,辅导员将学生的真实情况反馈给家长,有理有据,讲成绩不褒奖奉承,说问题不夸大其词,以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打破家长与学生在沟通上的隔阂,开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情之门。通过家访,帮助家长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规律,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把学校要求同个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家访已是沟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又都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通过辅导员和学生家长的直接交流以及对学生家庭的实际考察,便于辅导员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工作者深入了解社会,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所以家访同时更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其内容及形式均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该如何更好的做好家访工作将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虎岗二中将不断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家访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高校培养高水平学术科研人才的目的。
第三篇:明确任务、强化措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明确任务、强化措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尊敬的学校领导、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明确任务、强化措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张院长、顿书记非常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经常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培养工作,为加速学校发展制订了“优化内涵、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创建品牌”16字的宏伟战略目标。为了落实和推动学校这一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张院长、顿书记等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全面分析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2014年以“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的工作重点,学校在今年1月10日和1月12日分别组织召开了学生管理工作会议和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两会的召开,既是对2013年学校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2014年工作的动员。
学校通过三风建设活动第一阶段的宣传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学生到课率和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但是,通过期中考试后,反弹比较厉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进一步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我重点谈一谈我们经济管理学院今后的努力方向、建设思路和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学风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要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境界,激发其成才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学风调研制度,及时掌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国情、1
省情、校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并把道德实践活动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要以优良的道德品质统领学生的思想、行为。
2、规范教学秩序,以教风带学风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严格教学管理,依法治教、从严治教。采取有力措施,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督导;教师对课堂教学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课必须严格考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3、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育学风
进一步完善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认真抓好早操、晚自习;推进学风建设进学生公寓,将学风状况纳入文明宿舍创建的重要内容,培育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以严肃课堂纪律为抓手,对照制度从严管理,我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增加听课次数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加强对学生信息员培训,建立学生信息员月例会制度,及时收集教学方面的信息;完善学生干部每天考勤、任课教师点名、辅导员抽查等措施,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及时教育处理。要强化学风督查工作,完善督查制度,改进督查办法,严格执行规定,及时研究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院上下严格有序的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4、建设骨干队伍,以榜样树学风
一是要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我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行为规范,党支部要进行跟踪管理,实行
学生党员述职制度。通过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引导同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二是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种评优奖励制度,将学风建设状况纳入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评选表彰活动中去,发挥导向作用,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
5、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正学风
积极改革考试方法,建立适合我经济管理学院实际的命题、监考、阅卷管理制度,加强考试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杜绝各类作弊现象的发生。广泛开展诚信考试承诺签名活动,通过设立诚信考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挂牌考试等方式,在学生中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进一步严肃考场纪律,严肃处理考试舞弊行为。对作弊学生所在班级、宿舍及个人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辅导员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通过狠抓考风,进一步端正学风。
6、突出载体建设,以活动促学风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坚持每年在新生班级中开展“诚信、文明”专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主动学习、奋发进取、诚实守信、行为文明、整体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作品赛、演讲征文、辩论赛、各类体育比赛;开展各类具有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举办系列名师讲座,激发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路。三是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研究与创业活动。在组织活动中要做到把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提高创业能力紧密结合,把毕业实习与落实就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吃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7、明确责任主体,抓好班风创学风
班级是学校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班风在学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高度重视班集体建设,为学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在思想上教育学生,情感上贴近学生,行动上深入学生,把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状态、家庭状况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日常工作重点,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排忧解难。要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助手作用。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通过严格要求、热情关心、扎实工作,形成团队精神和班集体意识,促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形成。
总之,学风建设是事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在张院长、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要深刻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目标,理清思路,采取措施,真抓实干,为实现学风状况显著改进、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做出积极的努力。
谢谢大家!
经济管理学院
2014年5月16日
第四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
要使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必须对其标准有个清楚而全面的认识。这里列出其中了五项标准:(1)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2)通过新课程内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3)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习并认识数学的功效。(4)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5)以对话交流、讨论、自学及多元化实施教学。总之一句话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是我们改进教学策略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教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在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转化中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数学经验、思想和观念,是小学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重点。
Ⅰ 调整备课的重点,由备教师如何教转向备学生如何学,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新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给出知识” 转向“引起活动”。因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比单纯只有知识更有价值。要改变以只信教材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新课程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纯教教材,而是活用教材——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赋予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让学生自己在尝试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探究学习)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必须具有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列为备课的重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备好学生,在孩子身上大做文章。改变传统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样讲”的备课思想模式。
Ⅱ 主动驾驭教材,从整体着眼,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增强知识建构的有效性。
具有一定关系和联系的知识系统即已有的知识建模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于唤醒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系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激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心向,进而安排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独立学习的材料,以培养能力、促进发展。因此,要在调整思路的基础上,从处理教材着手,设计问题情境,从已有的知识建模中,激活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活化学习,进而去主动学习例如“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例题是“砌完一道墙,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两人合做几天完成?”要求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类应用题和以前学过的整数应用题有相同的基本数量关系,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关键(或难点)在于这类应用题的工作总量要用单位“1”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出现,但学生如果能联系已学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学习,教师就用不着按部就班地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尝试。如学生有问题,设计这样的题目:“运完360块砖,甲独运6次运完,乙独运12次运完,甲、乙两人合运几次运完?”,进行铺垫。在计算的基础上与“工程问题应用题”进行比较,便于学生找出异同,建构数学模型,抓住解题的关键,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保证。
Ⅲ 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认识的对象与学生之间缩短距离,进行直接的认识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让我们惊叹不已。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将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我们认为: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供的教具或学具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其次,让行探索性的独立操作,必须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再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本身就是不允许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第三,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第四,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地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Ⅳ 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我们强调这些,也真是新课程目标所十分期待的。Ⅴ 注重学生实际,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一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会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为基本结构,教师的“讲”束缚了学生的学。在尝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去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应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1、学习准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
2、学习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摄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作,担任个人的见解和疑难。
3、学习反馈。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4、学习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是用什么方式活动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条件等。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控制、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如此说来,在这些基本环节中,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推促、启发,是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师生对话、生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氛围的桥梁,而主体学生的全面参与,不同层面、异类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遵循学生的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前小学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及最终达到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第五篇: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新学年学生工作要点
随着新学年的到来,学生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全新机遇期。本学,将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大力实施大学生成才导航工程。在立足实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中心,五个切入点”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为中心开展一切工作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院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以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习惯养成、技能培养的引导教育工作。在规范学生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和系部开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提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平台。内容上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院学生工作中的亮点。在下阶段的学生工作中,学院将会在以往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从制度上、措施上切实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学院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心灵绿汀”、“学长计划”、“成长导师计划”等学生工作特色项目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促进这些具体措施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使之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时间上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启始和打基础阶段,在学生的习惯养成、自我定位和人生目标的确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院将下大力气加强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重点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专业思想、校规校纪及个人成长成才规划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起始阶段便学会积极地调适个人心理,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意识。在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性化沟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强化“学长计划”对新生的引导帮扶作用,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全面地融入大学生活,为在大学四年的成长历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点上从宿舍和课堂抓起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每位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又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个人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表现。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在下阶段的工作中重点加强对学生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力度,从抓学生寝室文化和课堂建设入手,规范对学生寝室和课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阳光宿舍”评比工作,协助教师做好课堂教育,提高教学成果。引导学生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和规范有序、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方式上从与学生谈心入手
创新的理念,积极的措施的贯彻实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需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为此,学院将从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方法入手,在对学生管理监督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和沟通。采取与学生个别谈心等形式,搭建起师生间真诚沟通的桥梁,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对象上从党员的发展和教育抓起
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各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力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针,力争在本学使学生党员比例达到15%以上。在发展新党员的同时不放松对已入党同学的管理教育,使党员同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时刻保持先进性,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全面带动学院全体同学的积极进取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