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学风建设汇报稿以院风强学风 以学风促就业 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
以院风强学风 以学风促就业 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
2011年度检验学院将学风建设作为学院一项重点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师生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学风建设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现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汇报:
一、基本情况
检验学院2011年度有学生167名,分为、2007、2008、2009级三个年级,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检验方向)两个专业。
二、具体举措
(一)以制度体系规范我院学风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成立组织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建立考评机制。修改了《检验学院本科生导师实施办法》、制定《罗氏诊断奖学金实施办法》、《强生“启航”计划奖学金评定办法》等规范学院学风建设相关工作。
二是规范课堂教学考勤制度,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实行学院领导听课制,任课教师、班级、辅导员三级联动监督管理制,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考核,规范课堂行为。有效的遏止了少数学生课堂纪律松懈,厌学逃课等不良现象。
三是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开展教学反馈师生代表座谈会、实习生、学生干部等座谈会,广开师生交流渠道,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增进教与学的互动。
四是将学风与教风紧密结合。开展教师授课比赛和教师考评,加强对我院教学工作的管理与评定,努力构建浓郁、严谨、亲和、踏实的教风,培养学生踏实勤奋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作用。
五是强化辅导员在学生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制定辅导员工作职责规范,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具体量化要求,规定听课、宿舍检查、主题教育等内容,开展诚信教育、考风考纪教育等。
(二)以教育培养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开展专业讲座、就业讲座17场,带领学生参观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宁夏血液中心,开展专业学习心得交流,“上好每一堂课”倡议会、考试诚信教育及签名等活动,在工作中,注意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同时,在学院领导的努力下,与上海罗氏诊断有限公司及强生公司分别签订了“罗氏诊断奖学金”和“启航”素质拓展计划及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及贫困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良好学风的建设促进了优良班风的形成,学生班级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
(三)以师生互动深化我院学风建设
首先,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活动,导师们密切配合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以及就业指导等,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我院将导师制工作前移,鼓励低年级学生与导师提前建立导学关系,组织总医院、学院教师为他们开展专业兴趣培养及学业规划讲座,进行专业学习辅导和科研指导等。开展将导师对学生个体指导与导师团队指导相结合。召开导师制启动仪式、导师经验交流会及学生座谈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导师与辅导员共同书写《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实施的导师制情况及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告知家长,并对需要预警的学生重点通知。为每位学生建立师生信息档案。与家长交流,家长也纷纷将对学院的感激及建议写信或者打电话告知我们,在教师、辅导员、家长之间建立起共同培养学生的桥梁。
其次,强调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专业水平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积极探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以教法促学风,教师教改立项13项,在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以科技实践推动我院学风建设
利用现有资源,搭建本科生导师制、实验技能比赛、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义务奉献助研工作等活动平台,切实抓好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我院各类实验室,使本科生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协助老师和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第一届大学生创新论坛中三项课题的9名学生获得优秀项目奖;参加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业计划比赛,10项作品中有6项进入复赛,并分别获得一、二等及优秀奖。
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及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组织学生利用每周末到步行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年服务2082小时;在双怡校区开展“与爱同行”无偿献血活动;军干所开展“走进夕阳”志愿服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自主申报立项活动,共有三支团队获得校级立项,两支团队获得院级立项,同学们结合专业所学,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被推荐为国家重点团队。
(五)以校园文化增进我院学风建设
根据学院实际,开展了每周时政大家谈、“启航”简历设计比赛、“精神文明宿舍”评比、班级体育联赛、“走进心理”知识讲座、大学生讲坛、“感恩·诚信”演讲比赛、师生素质拓展运动会、师生棋牌联谊赛等,不仅拓展学生的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及个人爱好,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我院承办的宁夏医科大学“5.25”心理健康周老校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我院取得了建党九十周年“红诗”朗诵会二等奖、民族团结月文艺演出二等奖,“五四”大合唱三等奖、优秀组织奖等集体及学生个人奖项。
三、成果对比
今年学生中达到评选校级奖学金的占70%,获得各类奖学金的学生达56.8%,平均成绩达80分以上的占77.6%,英语四级通过率达50.4%,六级通过率达11.04%,计算机二级通过率60.74%。2011届毕业生全部获得毕业证,97.37%获得学位证,是学校近8年来学位证获得率最高的毕业班级,就业率达100%。
(2009-2010对比)
学生立项校级科技创新课题4项,占学校总课题的40%,在研课题18项,其中区级课题5项,参与学生自主立项课题的学生达55.83%,参与教师课题、早期接触科研的学生达82%,学生参与发表论文14篇,其中学生一作5篇(核心1篇)。学生中无一人受到校级处分。
现在我院优良学风已初步形成,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
第二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学风促班风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学风促班风
学风、班风是抓班级工作的两个基本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到底先建设好学风,还是先有好班风?我们很多时候先考虑的是班风,先抓常规落实,抓文明规范行为,而且天天抓,时时抓,花很多时间。我就想,能不能有点高效办法?其实我们当过一年两年老师后,就会发现,大凡成绩优秀的同学一般纪律观念强,堪称表率。一个想读书的人,就有上进心,行为较自觉。所以,如果让学生爱上学习,端正班级学风,那么班风建设就可事半功倍了。
良好学风的形成,需要先建设好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它的作用就像这春雨一样,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美化教室环境,发挥教育功能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地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教室,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大。文化窗要搞出班级特色。黑板报做到图文并茂,教室不要乱粘贴。进入新教室后,将各个区域包括教室墙面承包给每个小组。既保证了财产卫生工作的自动管理,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常规管理评比中班级还可以名列前茅。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小组管理制度和班级评分管理制度。
全班分成十一个小组,根据男女、成绩等多方面情况编出,财产保护到组到人,每天卫生、纪律等各方面工作都由小组轮流负责。分单双周安排,固定下来,学生工作更自觉到位。学习上的小组过关,一帮一,大家团结协作,效果很好。为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自主管理、人人都是小主人”的活动中,每周值日小组并不固定。值日小组长主要由组长担任,也可以选择值日组内那些没有担任具体职务而又想为班级服务,责任心又强的同学担任。这样,既展示了这些同学的工作能力,又再次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每天由卫生委员监督值日小组长,小组长监督组员,这样确保班级时刻都保持干净、整洁。
“小组管理”的实行,使得值日工作更规范化,也更合理化。而每月进行优秀小组评比,提高学生竞争意识,更提高了小组管理质量。
根据学校有关制度和班规,每天评分,每天一小结,每周做一次统计,每天班干部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向班级通报,对每天班级的好人好事、值日生、作业情况、上课纪律等方方面面及时汇总,班主任对多次违纪的同学予以谈心、教育。对屡教不改、扣分最多的前2位同学,及时告知其父母,请家长配合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措施,帮助同学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有效的保证班级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建立班级名称----读书朗朗班。我们通过班会讨论,确定了班级名称,并确立了奋斗方向和相应措施。每天下午自习时间,是我们班读书和做读书笔记时间,全班每位同学从开学起每天写读书笔记一版,已成习惯。并定期交流评比,现在已经交流几次、评比一次。班级文化建设促进了学风班风良性发展。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说: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平等、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气氛。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如午自习教育学生珍惜同学缘分,不打扰他人休息。
处理好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热爱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还应该教育学生尊重老师、亲近老师。要在学生及家长面前表扬任课老师,促进学生对老师教育的接受程度。如贺老师刚来时---
四.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素质营地、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素质营地军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篇:严抓考风 以促学风
严抓考风 以促学风
[摘 要]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学生作弊现象日益突出,且有屡禁不止、蔓延扩大之势。考风影响学风,学风影响校风,因此,加强高等院校考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就考风现状及形成原因做了系统探析,并试图提出一些加强考风建设的措施办法,通过严肃考风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关键词] 考风;学风;措施
考风,是考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气。近年来,高校考风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再加上学生学习自律不够,考前突击、考场作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考试作弊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的评价,阻碍良好考风的形成,进而影响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建立 [1]。
一、考风对学风的影响
考风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拥有良好学习风气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首先,考风不严,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学无所获,却能通过作弊、“临时抱佛脚”等途径取得理想成绩,这就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行为;面对大多数同学屡屡作弊行为,一些学习努力的同学抱着“不抄吃亏”的想法,也加入了作弊大军。这些都将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督促,不思进取。
其次,考风不严,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考试作弊屡屡得逞,会使学生产生“学不学习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同时,成绩不实的事实会不时提醒作弊者,使其产生内疚、沮丧情绪,影响自信心树立。
再次,考风不严,学生成绩不实,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质量做出正确分析,进一步影响对后续学生进行培养的教学内容制定。考试失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诚信的建立。一个自身能力不足且缺乏诚信的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将无法立足。
考风影响学风,学风影响校风。严抓考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校准确掌握的考试信息。
二、考风现状
受社会、考试制度、教师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已司空见惯;同时,在考试过程中,作弊虽是众矢之的,却屡禁不止。
据调查,24%的学生认为“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有效、足够应付考试,48%的学生认为短期有效、但不利于知识掌握,28%的学生认为无效。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方法不可取,但还是选择这种考前突击方法,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学习自制力。
在考试过程中,24%的学生担心考试不及格、经常设法作弊,37%的学生有过作弊的行为、但不多,26%的学生只有过作弊的想法,13%的学生从没有过作弊的念头。可以看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能够考出真实成绩;61%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比例为何如此之高,值得深思。
三、考风现状原因(一)社会原因
多数招聘单位首重成绩和证书的用人导向,直接导致学生只重成绩,不重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另外,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导致在校学生对专业知识不重视、没兴趣、无收获,只能通过作弊方式勉强通过考试 [2]。
(二)惯性原因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现在着重抓能力,首要看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的考风教育。另外,高校学生由紧张的高中阶段直接进入轻松的大学阶段,部分学生自制力不足,厌倦学习,沉迷玩乐,只能通过作弊方式通过考试。
(三)考试制度原因
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80~90%,平时成绩占不到20%,导致学生对平时学习不重视,作弊便成为通过考试的唯一可能,约有41%的学生迫于重修压力选择作弊。考试试题设置不科学,或是原题、附答案,或只测试死记硬背的知识,为作弊提供了现实条件。辅修选修课程过多,课程考试时间集中,学生复习精力不足,在学生认为不重要的课程上会采取作弊方式通过考试。
(四)教师原因
任课教师责任心不足,工作不够做细致认真,授课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考前划范围、透重点的方式提高考试合格率。监考教师不能正确行使监管职能,助长不良考风滋生,约有26%的学生因此而选择作弊。批卷教师判卷不严,片面追求及格率,不利于考风建设。
(五)学生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以作弊为耻。通过调查发现,约53%的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或专业不感兴趣,应付考试了事;约12.6%的学生为拿到评奖评优名额而选择通过作弊提高成绩;约37%的学生认为作弊得逞却无惩责,鼓励更多人抱着“不抄吃亏”的想法,加入了作弊行列。
四、实施对策
1、加强思想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是在新生入学时,召开考风考纪主题班会,学习考试相关制度,使诚信应考观念入脑入心;二是在考前举办“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签字活动,宣传作弊危害,强化考试诚信意识。
2、改善考试制度。考试命题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来执行,做到题型多样、考点覆盖面广、题量难度适中;杜绝出现教材原题。推行自主考试制度,开发自主考试软件并推广,减少作弊情况发生。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
3、明确教师责任。杜绝教师考前划重点或泄漏考题现象。实行教考分离,即任课教师不能独自命题,要以教研室为单位统一探讨命题方向。提升监考教师责任意识,加强巡考人员对监考教师的监管力度,强化考风建设第一责任,由校、系领导亲自到考场巡视,对违纪行为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批卷教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阅卷,杜绝人情分等不公平现象 [3]。
4、实施以点带面。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鼓励以榜样带动群体。发挥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期末复习阶段,在班级内成立学习小组,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担任组长,以优带差;针对每门课程,开展学习帮扶活动,以优带学。
五、结论
考风是学风的“指挥棒”,也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考风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考风建设,才能促进学风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起到其应有作用。省部级项目名称《中国梦引领下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14SY78
[参考文献] [1] 梅芳.独立学院考风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思考[J].湖南农机,2013.[2] 赵辉.地方高等院校考风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大学教育,2014.[3] 王帅.高校考风建设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4.248
第四篇:以班风和教风建设促学风建设之我见
以班风和教风建设促学风建设之我见
一直以来,教育部都在强调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培养优良的学风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高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加上来自诸如经济转型、片面应试,等等,使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出现扭曲。大学肩负着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两大根本任务,学生以学习为主业,教师以教学、科研为主业的实践活动一直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和生活的主线,所以,一个好的学风,一个有利于人的心智活动会直接影响每个师生员工,甚至会成为一种动力激励着每个人。因此,高校加强学风、班风和教风建设迫在眉睫。
一、学风、班风、教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风、班风、教风是集中体现了某所高校学生和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班风指一个班的风气,主要包括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教风。学风狭义上讲就是学习风气,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风从广义上讲还包括教风,教风是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氛围,是高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学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三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影响。
二、“三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在大幅改善;随着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促使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种转变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高校学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一)高校认识不足,推进力不够。
高校主管领导对“三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1)“三风”建设往往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以消极态度应付;2)即使重视,也没有认识到“三风”建设的重点难点,通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效果不理想;3)不少高校成立了“三风”建设督导小组,制订了完整的建设规划和措施,但由于推动力不强,手段与目标之间不够协调,使不少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收不到实效;4)未能认清校风建设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重教学科研轻风气营造,重硬件建设轻软环境建设,等等。这些现象影响了校风,侵蚀了教风,误导了学风。
(二)教风不够严厉,师德不够崇高。
当前,高校教师由于评职等压力,导致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许多教师治学不严谨,只授课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只言传不身教;上课带着书本来了,上课照课本念,下课一走了之,没有辅导,像走过场一样;不愿意接触学生,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他们把抛弃了教师应有的职业和道德,教师应有的品性情趣、教仪形象、教学技能、作风素质培养没有跟上,误导了学生,且难忘师表。
(三)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学习目标不明,学习态度不端正。
当前,“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识浮躁,盲目崇外,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或胸无大志,自甘平庸;不想学不愿学,考试舞弊成风,纪律涣散,行为失范,养成一些不良习气,特别是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三、以班风、教风促进学风建设的方法。
(一)紧抓班风,加强学生思想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风建设。
优良的班风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学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自新生入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强、自立、自制才能成才,并明确学习目的,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以促进学风建设。
(二)以教风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促进学风建设。
教风在学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态度、能力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文化底蕴,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关爱学生,乐于奉献。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长的表率、人生的楷模,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教学竞赛,教研成果评比,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教师间的竞争体质。同时,教师还要紧抓学生的出勤率,集中整治学生迟到旷课现象,严肃课堂纪律,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绝不姑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校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建立教育教学督导体系。执行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通过传、帮、带和自我努力提高教学履职能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在钻研业务的同时加强政治思想、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总之,建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风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良好“三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三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学生学风建设汇报材料
做学生的引导者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外国语学院班主任工作及学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性,2009年学校决定推行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外国语学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就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做了积极探索。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推行“三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1、认识到位,整体推进。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是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班级建设的有效手段。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多次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研究班主任的选聘、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各项工作,并在进行了广泛动员,明确了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班主任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襄樊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重、业务能力强的要求,为全院21个班级配齐了班主任。一是院领导带头,院长围绕学院发展核心指标要求,担任了考研班班主任;书记担任了青年教师所任班级班主任,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二是骨干教师主动参与,英语和日语教研室主任均担任了高年级班主任;三是广大教师热情高,我院有专任教师65人,21个学生班级,有的老师没有被聘任,甚至有教师建议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公平竞选班主任。
2、加强培训,明确职责。为了使班主任更快进入角色、顺利开展工作,我院及时开展了班主任集中培训,使每位班主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的区别。比如学习了《关于创新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的意见》、《襄樊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和学院关于学生奖学金评定、贫困生界定、学生量化考核规定等日常管理相关文件,并做到人手一份,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考虑到教师时间紧,配合进行了分散培训,采取每次班主任例会时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研讨学习的办法。如奖学金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的学习和操作等。通过学习讨论和实践,班主任较快地进入角色。我院学风建设、学生评优评模、学生党组织推优等各项学生工作都通过班级来开展和落实,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头羊作用。
3、加强交流,畅通信息。因我院教师教学工作量较重,且大部分班主任承担着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为方便沟通和交流,我们采取了班主任例会和QQ群会制,以便及时安排、交流每周工作情况、重点工作等。例会交流、QQ群交流、飞信联系让班主任很快就了解到班级考勤、卫生、缴费等日常管理情况,能够及时作出处理,减轻了班主任工作压力。
4、提高班级、寝室日常管理效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但各位
班主任深入了解,全面关注,效果明显。英语0714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全班60人中有36人是来自其他学校的专升本学生,虽是高年级,但是新环境,又住在新区,天一冷,经常有同学迟到,年轻的班主任张晶莹老师不厌其烦,多次到宿舍提醒同学们早一分钟出发,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在外国语学院公寓文化建设月“十星级宿舍”活动评选中,英语 0721班有2个宿舍获得殊荣。这与班主任黄志勇老师是分不开的,黄老师经常深入宿舍,不仅帮同学们设计活动方案,还出资帮同学们购置装饰材料,宿舍良好的环境成为同学们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5、加强考研工作的指导,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形势较好,加之二外有较大难度,学生报考研究生人数不多,05届毕业生,我院仅有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9年班主任选派时,我院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学术引领作用,请2位博士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两位班主任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经验,深入和学生进行交流,耐心指导。06级学生共有36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报考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刘长庆博士逐个帮备考学生分析专业课难点、备考技巧;春节期间,及时和学生联系,了解考分,并对复试过程进行指导。王林博士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为学生答疑解难。元月9日考研之际,还带着瓜子、点心去看望考研学生,缓解学生紧张情绪,鼓励学生冷静应考,保持良好心态,极大鼓舞了学生士气。06届毕业生有15人上线,录取8人。
6、制度保障,务求实效。班主任制度实施以来,我院积极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落实班主任各项待遇。先后制定了班主任选聘办法、班主任管理办法、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工作量考核办法等制度,为班主任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7、开展了外国语学院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09、10年各评选了2名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10年推荐我院优秀班主任卢颖老师作为学校唯一代表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优秀班主任标兵评选,目前正等待评审结果。
8、全员参与,热情服务。为使教师学生工作量制度落到实处,我院针对非班主任教师,制定了《学生工作量计算和考核办法》,并经院教代会讨论通过。“教师完成学生工作的工作量定额不得少于10学时/年,学生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一并纳入相应的考核。”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担任班主任、指导专业社团、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竞赛和科研、专题讲座、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生指导老师、参加学生活动、联系学生宿舍等,都计算相应的学生工作量。2009年,共有42名教职工参与学生工作,合计436学时。
二、以“三风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将其纳入
党政联席会重要议题,专题研究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并以学院文件形式下发。实行学风建设“四负责制”,即院长、书记负责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每个院领导负责一个年级的学风建设工作,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学风建设工作,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寝室的学风建设工作。形成了全院师生“人人关心、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2、广泛动员,宣传到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我院及时召开了学生学风建设动员大会,邀请了联系我院的校领导李儒寿校长、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有关领导参加大会,学习、宣传《襄樊学院学院学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宣传动员上采取“331”的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即开好全院动员大会、主题班会、寝室交流会“3个会议”,做好院级规划、班级规划和个人学习计划“3个规划”,实行“学风建设1份责任书”。副书记和辅导员有针对性参加了每个年级的主题班会,使全院主题班会开的深入、扎实。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学风建设活动人人熟知、人人参与、人人支持。
3、措施得力,扎实推进。(1)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效果。在抓基础,抓规范上坚持做到四个一,上好每一节课:每天一考勤,每周一公布(包括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名字),每月一处理(对旷课学生),每月一评教。学院每周三召开班主任例会,通报学生课堂上课、卫生、住宿情况和每周班会情况。每周一由学生会秘书处在全院通报违纪学生名单,并要求班主任及时谈话。
(2)完善评价体系,实施量化管理。把班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班级日常管理、“三早一晚”、学生素质拓展、获奖情况、处分情况等都纳入班级量化管理评价体系,每周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汇总、上报和公布,从而指导督促各班主动开展工作,主动找问题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3)加强学生考研的辅导,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班主任的备研班,选派了指导教师,为考研学生加强专业课的辅导;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营造氛围。
(4)加强学生科研立项申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我院通过专业教师、班主任、学工口等多个途径广泛宣传学校科研政策,09、10年我院共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46项,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16项。
(5)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生诚信素质。我院狠抓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在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夕,分别召开班主任、学生干部、各班班会会议,针对我院这个特殊的专业,结合有关案例教育学生诚信应考,展现良好考风,并在学生公寓区组织“诚信应考,拒绝舞弊”签名活动。临近期末,我院在全院教师和班主任会议上,再次强调考风考纪教育。
(6)加强寝室建设,把学生寝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和政治思
想工作的主阵地进行建设。在文明宿舍创建中,学院要求每个宿舍牢固树立“寝室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和个个争创学院“文明寝室”、“星级寝室”的主动意识。尤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联系寝室制度,将每周学生宿舍检查情况通报联系党员,以督促其建设。
(7)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以学生品牌活动,展示学生综合素质。09年我院仅有“英语俱乐部”、“日语俱乐部”、“阳光职训社”等3个学生社团。10年我院积极探索与学生专业结合的社团建设之路,成立了“大学生翻译社”、“飞天”话剧社、“法语俱乐部”等3个社团。各社团积极承办了五四文化节英语演讲比赛、隆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翻译赛、外语文化节等多项学校和学院大型活动,先后有600多人次参加,有278人次获得院级及以上奖励,65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
(8)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营造“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2009年我院学生专业四级通过率达68.8%,尤其0712班达到83.3%,高出省内同等高校10几个百分点;暑期我院“返乡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社会实践团队,荣获2009届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英语0721班路丹同学荣获先进个人称号。0611班刘箫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到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列,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提供服务,展示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对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我院及时开展了先进经验交流,很多同学收益匪浅,激发了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学以致用的热情,取得良好效果。
4、开展“三风联动”,积极推动学风建设。学校开展“三风”建设最终落脚点就是促进学风建设。我院开展学风建设的同时,扎实开展了“师德师风”和“管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开展了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在我院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基础上,我院推荐了3名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2009年新进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取得了集体一等奖;其中青年教师杨芳庆、范佳、廖李利脱颖而出,分别取得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获奖教师均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学生中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宣传;
2、班主任工作有差异,班级发展不平衡;
3、学风建设的形式载体创新不够;
4、学生考研的指导力度、氛围营造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