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乐凯转型看新材料行业发展
从乐凯转型看新材料行业发展
刘晓峰
“能够自行制造胶片,犹如能够制造火箭。”这是乐凯集团的前身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1958年建厂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祝贺词。53年后,做火箭的航天科技集团和做胶片的乐凯集团宣布重组。今年9月23日,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举行了重组合作仪式。
作为曾经的大众消费品牌,乐凯胶卷如今已定格成很多人回忆的一部分。乐凯集团也见证了行业的跌宕起伏。乐凯前身的胶片厂曾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彩色电影胶片等,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生产的胶片曾一度占据中国电影胶片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迷,电影胶片市场也开始出现萎缩。在此背景下,乐凯第一次尝试转型,主营业务从电影胶片转向彩色胶卷及彩色相纸。
乐凯于2005年再次启动转型,在尝试数码相机、MP3等消费产品未果后,利用多年积累形成的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转向中高档平板显示用光学薄膜及其带涂层的深加工产品,近年来经营业绩有所回升。据乐凯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的销售收入仅占到乐凯集团销售总额的19%,利润却占到集团利润总额的42%。数码相纸全部替代了传统相纸,CTP、柔性树脂版等数字印刷材料占印刷材料总销量40%,而彩色胶卷只占到乐凯集团销售总额的约1%。这也可被看做乐凯在产品和产业调整结构方面的摸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乐凯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业务关联性、产业融合性和资源互补性。据了解,双方合作的重点已经锁定光学薄膜产业。为了实现从感光材料向光学薄膜产业转变,“十二五”时期乐凯集团计划再投入50亿元。
其实,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在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新材料的黄金增长期即将到来。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十大专项工程,分别是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专项工程、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在即将实施的新材料十大工程中,高性能膜材料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分支,市场前景广阔。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计,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成长前景良好的公司。业内人士认为,“面板行业由规模竞争转向成本竞争,国内光学膜进口替代势在必行,光学膜是占面板原材料比重较大的领域,长期由日美系企业把控。面板厂商在竞争中为取得成本优势需要降低光学膜采购成本,面板厂本土化采购要求给国内光学薄膜行业带来难得的进口替代的机遇,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值得重视的是分离膜,它处理自来水具有运行稳定、出水质量高的特征,适于解决我国饮用水标准提升和水源地污染严重的现状。预计到2015年,自来水膜处理量可达92万吨/日,未来5年增加分离膜市场5亿元,工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亿元。“十二五”时期分离膜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在技术方面,分离膜将向高性能、多功能、更适于工程化方向发展;膜组器形式多样化,处理装置大型化,工程集约化;低压膜技术发展迅速;集成膜过程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反渗透成为水深度处理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应用多元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成为废水资源化的重要手段;配套产品的开发、优化受到重视。
第二篇: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看苏州经济转型升级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看苏州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7月10日,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落户苏州,在园区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宣告成立,这是国内首家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也是苏州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最新注脚。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将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的“2241”工程——完成对2000个创业项目的投资,通过投资新增“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00位,支持400位“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实现再融资,培育100家“千人计划”上市企业。在园区,商务旅游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由“硬”变“软”的“点金棒”,推动园区经济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经济“华丽转身”。这几年,园区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城市商务、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基金、上市企业、总部经济“五大金融集聚区”。去年,园区制定了“金融翻番增长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年内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定位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列为园区转型升级的“八大计划”之一。随着园区环金鸡湖4平方公里的市域CBD建设提速,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加快落户,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资本集聚、流动的中心区域。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园区已集聚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达239家,园区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服务业从业人口达到22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口的36.7%。这样一个比例,看似不起眼,但对素以制造业闻名天下的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服务业从业人口达到22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口的36.7%。这样一个比例,看似不起眼,但对素以制造业闻名天下的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
第二大工业城市服务业全国排第六
工业园区可以说是苏州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服务业发展水平能否作为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虽说产业界、学术界对此意见并不统一,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有目共睹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全力打造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的苏州来说,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5.8%,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19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位
——去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4%,比2005年底提高8.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1.7个百分点;
——去年,服务业投资达到204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6.5%;
——去年,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564.67亿元,占各项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4.9%,同比增长29%,比全部税收增幅高出10.8个百分点,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9%; ——在本地新增劳动力就业中,服务业吸纳人数占50%„„
这样的成绩单也许未必能让人眼前一亮,但这样的数据对于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而言,难度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制造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是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苏州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五年产值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近年来苏州一直稳居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之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体系
中的占比,要提高哪怕一丁点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世界工厂”苏州将如何处理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在今年3月下旬召开的全市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延伸,强调发展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制造业,更不是以削减制造业为代价来机械地提高服务业比重。苏州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增加总量、做大规模,现代制造业做优做强、提质增效,实现二者互动融合,竞相发展。
在实践中,苏州人把集聚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拷贝”到了发展服务业上,近年来苏州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目前,我市共有省市两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0家,其中省级19家,占了全省的1/5。2010年,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90.2亿元,实现营业(销售)收入4269.7亿元,利税170.7亿元
“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占比要达48%
虽然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苏州清醒地认识到服务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行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高端人才缺乏,区域发展尚不平衡。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苏州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为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今年3月底,市政府向全市各地、各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明确:“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业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市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这为我市服务业大发展撑起了一顶“保护伞”。
按照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与百姓需求相适应,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量化到数字指标,到201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48%;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到65%左右,服务业地方税收占比超过6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比重达到45%左右;建成100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200家省、市级服务业品牌企业,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千亿、超百亿元的服务业企业。
第三篇:从山东省情看引导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上
从山东省情看引导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上)
2012年07月19日 11:25 来源:《理论学习》2012年第7期 作者:王静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考察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认真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各项政策,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至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44.9万家,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在山东,中小企业已经发展到63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大概是320万户。据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大约全省50%的GDP、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个数,都来自于中小企业”。
具体说来,中小企业在把经济发展的方向尽快转向实体经济方面具有以下几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1.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实体经济不容忽视,而实体经济的基础在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大量存在。根据《生活时报》的《美国的中小企业》一文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99%的雇主,雇用了52%的工人,38%的高技术行业的工人,提供了51%的私营企业的产值,是新工作机会的源泉。而在1998年,英国中小企业几乎涉足所有行业,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产值占到除金融业以外英国GDP的42%。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始终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它们分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世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期。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危机之后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并将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催生新的增长引擎。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技术改造、升级成本低,速度高,见效快,所以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使其最能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因而在经济不景气时,中小企业依旧活力有余,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处于转型期时,由于“船小好调头”,能够加速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并且,由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创新求存的动力相应也大。据统计,一些20世纪的重大创新成果,如个人电脑、复印机、录音机、圆珠笔等都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并且,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设备投资较低,改革成本也较低,当经济结构需要做出调整时,从中小企业入手引发的社会震动相对较小,因此它们往往能够迅速更新换代,在创新效率和周期上明显优于大企业。如果政策能够加以引导,中小企业一定能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3.创造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在提供就业岗位、稳定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人口众多、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的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而中小企业由于其数量多、种类全、开业快、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无论哪种层次的劳动力都可以在中小企业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因而其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中国,“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截止目前的粗略统计,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并且,中小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投资人数量大大高于大型企业,这也在无形中增添了就业岗位。而据美国联邦众、参两院中小企业委员会和中小企业管理局统计,在美国平均每10个人就拥有一个中小企业,其新增就业人数也大多由中小企业提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社会财富,而且降低了政府安置失业人口的压力,更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4.利用先进技术的主战场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中小企业有主动要求科技创新、利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同大型企业“拼规模、拼资金、拼人数”,客观形势也促使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其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据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对科技创新总量的贡献率为70%左右,中小企业人均科技创新率为大企业的两倍左右。我国的情况也在逐步向此靠拢,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越来越高,科创成果也越来越多,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变大。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成长得益于其对市场反应灵敏度高的优势。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往往选择保守发展,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承担的转型风险相应也小,再加上其发展过程中时刻寻找市场机遇、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信息传递费用少,它的技术创新也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从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的回报来看,中小企业从每单位销售额中所能获得的专利成果大约是大企业的两倍,欧盟国家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的单位投入所创造的新产品是大企业的3.5倍。”因此,中小企业必定会担当起中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开拓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纵然中小企业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技术进步、增进就业意义重大,然而,令人焦虑的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生存压力大、生产成本高,经营状况困窘。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平均每分钟就有两家中小企业破产消失。究其原因是在于当前中小企业面临一系列发展瓶颈:融资难、税负重、技术研发能力弱、留住人才难。面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都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国九条”以及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部署等,无不为中小企业送来了温暖。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未解除,仍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具体到山东省,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力破解融资难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题为《民营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的演讲中表示,与国际金融危机前相比,民营经济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包括:欧债危机、通胀、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集中在了资金问题上,只有大约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获得贷款,资金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种类少,主要集中在股票和为数不多的企业债券及少量的投资基金上,而中小企业的规模限制了这一渠道的发展;二是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前景做出更多考察,与对大型企业的贷款银行的贷款相比,贷款成本要高很多,且监管量也要大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三是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还贷能力信心不足,大多采取先存款后贷款或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而中小企业由于可抵押资产少,往往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迫使中小企业转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虽有出款快、手续简便、还款灵活等优点,但也确实存在利息高、风险大、运行不规范、法律保障少等瓶颈制约。针对此种局面,联系山东省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第一,除保证国家下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专款专用外,山东省也应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基金,为困难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此外政府要改变以往采购“拼规模”、“拼实力”、“拼大牌”的局面,在今后的政府采购中应当优先面向中小企业。
第二,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现状,政府可以指导银行完善征信系统,将信用报告作为中小企业的“经济身份证”,根据风险大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银行和中小企业间资金借贷的信任度。政府在适当情况下可以规定各大银行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不低于全部贷款总额的比例,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支持。
第三,目前民间信贷机构快速发展,山东省要正确认识民间信贷机构的长短处,对其“疏”而不是“堵”,要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适当放松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鼓励建立中小金融服务机构,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引导小金融机构、民间信贷机构体制化、阳光化、健康化发展。
第四,“据测算,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比大企业要高出6-8个百分点,而国外仅高出1.5-2个百分点”。针对此种现状,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农联社推出的互助联保贷款实践反响很好,它具有将信息不对称风险内部化和低成本、运作稳定的优势,建议在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在省、市、县三级推广这一体系。
第五,针对小微企业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少问题,山东省可拿出部分财政收入设立再担保专项资金,或由政府牵头建立再担保公司,弱化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减少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后顾之忧。
总之,一方面政府应努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应多渠道、多层次,银行、民间借贷、个人参股方式多手抓,这样才能确保资金链不断裂,破解融资难的屏障。
2.尽可能减轻税费负担
中小企业的税费问题已经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虽然我们无法清楚计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多大程度上是由于赋税过重导致的,而除了媒体实地的调查报道,北大国家研究院的最新研究也表明:由于几近一半以上的利润都被税费侵占,今年(2011年,笔者注)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中,72.45%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未来6个月经营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国家也已意识到中小企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负,特别是最近颁布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上调政策,无疑为部分中小企业减少了负担。但笔者认为上调幅度仍有待再予斟酌,并且由于一些减免税政策认定成本较高而导致了实际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以目前情况来看,即使是小微企业,月销售额也很少有低于5000元的,也就是说能够达到免收增值税及营业税的企业并不多,惠及范围依旧太小;因此,为中小企业切实减轻税负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省委省政府应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良性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可以增加就业人口、扩大内需,也有利于长期的税源培植,增加财政收入。因此,政府应在中小企业的初创阶段减轻其各项税负、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绝不能因为税收问题将创业者扼杀在创业起步阶段。
第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提出,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减轻税负负担,可以“在所得税方面,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对小型企业统一适用优惠税率,对个体工商户参照个人独资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并适当提高起征点。为方便起见,可考虑对年营业额30万或50万以下的微型企业免征所得税。”笔者认为,这一提议能够将中小企业的减税范围进一步扩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建议相关机构立足山东省实际,进一步考察、推敲。
第三,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山东省应积极配合,尽快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并且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当其经营困难时,应及时下调其核定税率或定额;对以技术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型企业,如其将利润投入到新的技术研发中,可对其减免相关税负,鼓励其研发。
第四,政府制订新的税费政策时应加强调研,深入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充分聆听中小企业意见,统筹全省,使制订的政策既符合山东省发展现状又不为中小企业发展增添负担。
总的来说,减轻税负、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是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道路,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山东省经济的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第四篇:从排队问题看银行网点转型
从排队问题看银行网点转型 [ 研究之声 ]
http://www.xiexiebang.com/magazine/adetail.jsp?aid=78
CTR市场研究 周冬青 周宇
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银行排队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很多银行在窗口营业时间,投放自助设备、设置大堂经理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用户排队等候时间并没有明显改观。6月底,CTR市场研究对北京西城区10家银行进行的神秘顾客调查发现,调查人员在国有四大行办理业务时间为平均41分钟,大厅内平均有28名客户在等候。
从表面上看排队似乎是一个银行服务的问题,但从更深层次角度看,反映出的是中国银行业在渠道发展上的定位与管理问题:
首先,排队问题反映出的是国内银行对服务意识和渠道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银行还处于从业务导向向以用户为核心的市场导向转变的过程中。
其次,营销渠道布局结构失衡,不同地区的业务规模和交易量差异巨大,一部分网点的资源潜力发挥不足。
第三,渠道的利用率低下。银行业务流程设置复杂,业务处理效率较低;利用渠道对客户信息、客户需求信息的采集、分析不够。
第四,渠道管理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发挥组合效应。银行的不同营销渠道传统上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降低了银行的服务营销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用户对银行的功能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理财和个人贷款业务为核心的一系列业务已经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银行零售业务越来越在银行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国内银行普遍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银行网点职能。银行渠道重新布局规划,以及对现有网点进行改造和转型,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这方面,国外银行较早地就开始了网点转型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重新定位网点功能
随着银行业务类型的增加,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存取款业务等简单的交易型业务,需要银行提供更多地高附加值销售和咨询。因此,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银行营业网点纷纷由单纯的交易地点向提供高附加值销售及咨询的金融中心转变的浪潮。
国外银行对网点职能进行定位的重点是把传统的“出纳网点”再造为产品销售中心和利润中心。在网点转型过程中,首先是将多数交易性业务导向自助机具,将后台操作集中到后台处理中心,由此形成“无负载”分支,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员工数量,使分支网点可以专门交叉销售有利润的产品和附加服务。
为了将网点转型成销售和服务中心,银行需要更新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银行也要增加在客户关系管理上的投资,这样使得出纳可以访问所有相关销售和服务工具的访问通路,以及所有客户资料以及产品信息。
例如,花旗银行将整个组织架构分为前中后台,又将前台具体业务分为前后台,前台主要和客户接触,后主集中处理各项具体业务。每项业务基本上象生产车间一样进行标准化、程序化生产,最终取得ISO认证。香港的银行也引入前中后台的分工概念:前台直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中台为前台提供宏观性、专业性的管理和指导;后台为全行提供后勤支援和中央化操作服务。
对网点业态进行创新
从上世纪90年代,国外许多银行都开始探讨、试验网点的新概念、更新网点设计、设备和人员安排,将网点从处理基本业务到调整为主要从事其他渠道无法替代的复杂、高附加值的业务,从而提高分销渠道的竞争力和效率。这期间,发展出了多种新型的业态渠道,如店内网点、高档场所网点、咖啡厅网点、机场网点及卫星网点等。
⑴店内网点
由于在超市和百货商店购物的人群密集、流动量大,成本比传统网点低,分别接触客户,能更快实现盈利。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普遍设立了超市银行。其中百货公司高档的环境更适合金在金融休息室提供高价值的投资产品和其他咨询服务,因为来这里购物的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而且会有更多的高级客户。据估计, 2003年美国有8100家店内网点,占全部网点的10%左右,约600家银行在超级市场设有分支,富国银行就有1000家左右。
英国劳埃德TSB在主要购物中心设立了两个“无柜台”的网点,旨在在正常的银行营业时间以外提供金融咨询和产品。英国著名保险公司Legal & General三年前和巴克莱银行及Alliance & Leicester银行联合起来在网点出售各种金融产品,现在已经有14家这样的联合店铺了。Legal & General还通过超市集团Sainsbury的店铺向1100万常来客户提供金融产品。⑵咖啡厅银行
为了给客户带来随意舒适的感觉、提高客户在银行网点的停留时间,一些银行将网点设成了咖啡厅的形式。
部分银行自己经营咖啡厅,如华盛顿互惠银行开设了星巴克咖啡厅风格的分行。ING直销银行也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在各国进行扩张:开办低成本的连锁咖啡馆,ING直销银行的咖啡馆都设在能带来最大收益且成本较低的地方。
大多数银行还是选择与成熟品牌合作来吸引客户和潜在客户。其中星巴克咖啡厅(在世界各地有7000多家连锁店)的吸引力最大,邀请星巴克的美国大银行有富国银行、Charter One以及Riggs。在英国,Abbey国民银行与Costa咖啡连锁店合作。
⑶“艺术”银行
“艺术”银行通常以艺术展览的方式营业,展览从世界各国收集来的艺术品,其定位目标客户为高端客户。这种形式的“银行”成本比较高。
纽约的帕克大街(派克大街,美国纽约市的豪华大街街名,常用作奢华时髦阶层的同义语)是银行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之一。为了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纽约银行将艺术展览设在银行网点中吸引艺术爱好者客户走进他们在曼哈顿的第一个营业网点。这个艺术展览展示了从世界各国收集来的艺术品。每个展览持续6至8周。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消费层次的客户。展览和银行的主要办公区域用玻璃门隔开,只要网点营业,展览就会进行,而且不用门票。
⑷机场网点
为了宣传银行形象,扩大银行零售产品的销售,出现了“机场网点”。
机场网点的优点在于它们的成本很小,但所达到的对外宣传的效果却很好。比如通过安全通道的乘客将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记住银行的品牌标志。另外,机场网点也为旅行者和机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不过现在还只有少数银行在机场设有网点。U.S.Bancorp(资产为2190亿美元)在圣路易斯和波特兰的机场设有网点,Marshall & Ilsley Corp.(资产为560亿美元)在其发源地密尔沃基设有一个银行网点,Whitney Holding Corp.(资产为1000亿美元)在新奥尔良的机场设有一个网点。
M&T Bank Corp.of Buffalo计划在marryland最频繁机场——西南航空的终点站设网点,希望通过机场网点来吸引客户,宣传银行品牌。其目标定位在旅行者、在机场工作的零售商,以及超过4000名的机场员工。每年有1000万旅行者通过这个机场。这些旅行者也许需要在起飞前匆忙地存款或者获得旅行者支票,和一些起他们之前不记得办理的事情。同样这些网点对于机场工作人员来说特别便利,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在午饭时间去其他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如果 M&T Bank的机场网点成功了,M&T Bank将会在其他机场和交通枢纽如通勤车站或者是停车点设立网点。
⑸“卫星”网点(Small Satellite Offices)
卫星网点的特点是规模小,网点多,覆盖范围广,可以最大限度的向最多的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客户需要与银行进行直接交流的需要。每个卫星网点配备一至两个金融顾问,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产品,向客户推荐适合的银行服务,维护客户关系。其实卫星网点在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相当于“上门服务”的方式,扩展了银行的服务范围,拉近了银行与客户的距离,达到了客户所希望的一对一的交流。
如嘉信银行(Charles Schwab)决定对其营业网点进行新的规划改变,这种变化是为了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关系,再平衡和优化网点资源。这些改变包括在市场上以客户为基础设立54个卫星网点,而不是传统的营业网点。这些新的小网点可以节约成本,而这种节约成本的做法也使得可以提供低的有竞争力的价格给客户。
为了最优化网点网络效率及再平衡网点资源,嘉信银行将选择的不同城市的19个网点将合并入紧邻区域的其他网点,在这些改变完成之后,大约有282个网点,85%的嘉信银行网点的覆盖半径将从9公里扩大到20公里。而住在传统网点或卫星网点覆盖之外的客户,金融顾问会通过电话的形式与其沟通。
网点管理转型,实施多元化渠道管理
国外银行在网点转型的过程中,业务流程的改造和渠道多元化一直是管理的重点。通过改变以方便银行为特征的和以账户为基础的业务处理流程,转而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多样化的业务流程,逐步集中后台处理,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例如,香港地区的银行在具体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以客户分类为中心的原则,即按照客户的需求和为客户提供最方便和最优质服务的思路设计各项业务流程,建立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运营机制。
与此同时,通过撤并效益低下及布局重叠的网点,使网点在整个销售渠道中的交易量占比会不断减少,但网点的资源成本价值取向能够达到最大化。以汇丰和恒生银行为例,近5年来其分行网络规模大幅收缩,网点撤并整合幅度高达24%。网点发挥的作用在整个分销渠道中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但其创造的效益却并未减少,原因在于香港银行网点将主要服务对象转移至尊贵客户,在这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收效,使网点的资源成本价值最大化取向得到了充分体现。
另外,加强网点渠道与其他渠道的配合,提升网点工作效率和营销功能。从香港银行的各级分行来看,自助银行(自助服务区域)是必备的,此外还有部分独立式自助银行,整个自助银行的规模较大。这是由于香港工作节奏紧张、客户无暇前往网点办理业务而电话银行等又不能满足其现金需求。此外电话银行和网点银行在整个产品销售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渣打银行的交易(销售)渠道包括了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点银行、分支机构(即网点理财顾问、客户经理等人员)等,而该行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电子金融通道和自助设备实现的销售占比高达85%。其作为渠道的作用非常明显,香港银行较少出现排长队的现象。
根据CTR市场研究金融研究部门的调查显示,在国内主要城市,有超过九成用户通过银行柜台进行储蓄账户/信用卡开户、办理个人贷款、储蓄账户资料变更、外汇业务、存款;超过八成用户购买理财产品、信用卡挂失:超过七成用户进行缴费、业务咨询、转账/汇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居民在银行柜台办理的主要业务中虽然出现了业务咨询和购买理财产品等较高层次的业务,但是大量的业务还是集中在存款、转账/汇款、缴费等简单附加值低的业务,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柜台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网点负荷增加,使银行网点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利润和优质客户的流失。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在更多银行转变渠道运营理念,对网点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改造和转型以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银行排队问题。
第五篇: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日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被重点提及,其发展也备受关注。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指出,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依然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且文化产业将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及经济硬实力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从政府工作报告所涉及到的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看,文化产业将继续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发展重点。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国家将继续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创造文化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政府工作报告不但在宏观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指导,还在具体地提及了重点发展的文化行业子行业。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及体育产业等文化子产业被具体提及。从09年年末开始,文化产业相继出台了扶持新闻出版产业、电影产业及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三方面的政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这三个产业的发展已经有所侧重,而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这三个产业,可以说是对这三个产业被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发展的肯定。此外,09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超万亿,在GDP中的占比达到近3%,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同比增长43%,从产业的规模和增速上看,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及体育等产业,契合实际。
蔡灵还指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做到了宏观与重点的结合,即要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也要求突出重点子产业的发展,有条件、有实力的产业应充分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并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09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超万亿,GDP占比达到近3%,新闻出版产业对文化产业总产值在GDP中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有显著贡献。
2010-03-09来源: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