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将社会热点引入经济法教学的思考
简论将社会热点引入经济法教学的思考
[论文摘要]经济法课程特点决定了其理论教学需要社会热点与关切的引入,这是链接经济法抽象理论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桥梁,经济法理论原则可以通过社会热点与关切的引入,从抽象宏观转向具体微观。“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广西电力形势等即为笔者目前所进行经济法教学时用以讲解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些事例,通过对这些教学事例的探讨,以求彰显经济法教学的实用性与时代性。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教学 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热点 社会关切
一、经济法教学何以需要关注社会
经济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采用案例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法理论教学中引入关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其必要性有以下三点:
(一)体现理论教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巨变,经济成份、经济利益格局、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局面,社会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是任何一门理论课程所面对的形势变化,因此,任何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讲授都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否则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用。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不是社会“真空地带”,是社会生活的组成,也因此受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正面乃至负面影响。
(二)经济法课程独特性质的要求
诚如学者所论:“现代经济法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化的后果,是法律对经济社会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经济法所涉内容广泛,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具体的部门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必要要求调整经济关系的经济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经济法与其他学科发展相比较更具动态性。经济法理论虽然抽象,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政策法律化的产物,其来源于经济实践。因此,经济法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解答社会热点问题才可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任务
经济法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社会关切紧密相连。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讲授者本身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讲授者能否恰当运用社会热点、社会关切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而充实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需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抓住社会热点,指导他们运用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
社会热点是指较受社会民众所关注的新闻或事件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看法,包含了民生保障、环境资源、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消费购物等方面。有社会热点,就会有人关注、评论,也就产生了社会关切。如果说让学生每天都关注这些社会热点尚存在困难,那么以上所阐明的三点必要性是可以,也是应该“督促”经济法理论教学增强关注社会热点与社会关切的主动性的。
二、将社会热点与关切融入“可持续发展原则”讲授的一些事例
面对当前我国资源形势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形势,我党做出了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即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生态文明,将其从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也绘制了“美丽中国”蓝图。其关键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秉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不能离开环境保护来谈发展、搞发展。当前高校也在全面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势必包含了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学习和宣贯。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可以在这些学习和宣贯过程中得到体认的。基于笔者所在高校地处广西,生源基本上都来自广西区内的这一基本情况,在课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一知识点,笔者也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经济法相关理论、原则在教学中具体化、微观化、生活化,以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地域特点,以下所举的一些事例,可供探讨:
事例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与“南珠杯”竞赛、“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目前广西各地正在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在桂高校同样要结合此项工作开展建设美丽校园和文明校风的活动,广大在校大学生也将要参与其中。作为“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在广西的具体化,“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经济法教学中阐述地方可持续发展知识点的最佳案例,是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其实,早在1994年广西就发起了“南珠杯”竞赛,至今已经八届;这项活动使得广西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居住环境和风貌明显改善,城乡文明显著提升,极大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广西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深入开展。2009年广西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形成民族和地方特色凸现的壮乡建设风格,服务广西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大局。但这三项活动对于目前在校90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南珠杯”竞赛举行时,这些大学生才来到人世;在“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时,这些大学生仍是未成年人;在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时,大部分学生尚未步入大学殿堂。客观地说,“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三项活动是“伴随”着这些90后大学生成长的,但他们对此普遍缺乏了解,谈不上理性认识,也谈不上理解这些活动背后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更谈不上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去看待此问题。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家乡的环境改善、风貌变迁是他们所亲历的,这得益于“南珠杯”、“城乡清洁工程”、“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这些政策实施和活动开展,从这点意义上说,他们是广西城
乡变化、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如果将这些政策、活动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对90后大学生讲解,是可以增加他们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行动的理性认识,通过提高他们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从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亲历者、受益者转变为实际参与者。
事例二:“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宣传语
2009年广西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作为旅游的形象宣传口号,并产生了强烈社会影响,使越来越多人更加深入了解、熟悉广西。可以说经过多年旅游宣传促销,这一宣传语作为广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已家喻户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实施,《意见》决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为广西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西旅游业也以此为突破口,努力开发将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的生态旅游,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大自然赋予广西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也正把旅游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旅游强区的蓝图走向现实。旅游消费、旅游业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旅游”在他们观念中或许可用另一个词替代“玩”。但如何从“玩”字入手,通过旅游消费讲解旅游、讲解这一朝阳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目的的。就笔者所在高校而言,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区内,他们在入学前或入学后,或多或少都曾有旅游的经历,从这点意义来说,旅游消费、旅游产业不仅是社会热点,也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是可以找到语言与思想共鸣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旅游经历,让他们主动讨论旅游产业给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不可否认,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有不少来自于城镇农村的学生可能会缺乏直接的旅游经历。但换个角度思考,旅游资源在广西而言,又往往集中在一些发展比较滞后的县份或者城镇,如果有来自于这些旅游资源丰富县份城镇的学生,那么他们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是比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更有直接认识或者发言权的,因为不少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就得益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由此切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是极易达到教学效果的。对于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则是通过城市规划变迁入手举例,如南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与“水城”“绿城”建设、“百里柳江”打造、桂林山水城特色等等,对来自于这些城市的学生而言,这就是城市发展建设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事例。
事例三:广西的电力形势
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受装机容量和水电出力不足、夏季电力需求迅猛增加等因素影响,广西自2011年起步入了缺电程度最严重和时间跨度最长的缺电局面,成为全国最缺电省区之一。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节约、清洁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是推进电力产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重点保障民生用电范围,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电”、电力产业的理解较为模糊,所能接触到的只是在校期间的用电安全教育和缴纳电费等方面,这是由于客观原因限制。因此要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基本用电行为讲解电力产业背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教师“抽丝剥茧”的案例教学。首先,作为经历过初等、中等教育步入大学殿堂的学生,是学习过物理知识的,电如何产生送到千家万户、有哪些常见发电模式等问题,学生是可以轻而易举回答的。其次,作为一般地理常
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也有所了解,比如广西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但煤炭资源却极为匮乏(即使不是广西籍的学生,也能对其所在省区的资源有初步了解)。也就是说,在学生知晓广西发电主要靠水力的基础上,是可以让其认识到广西电力供应具有“靠天吃饭”的特点,进而理解枯水期广西电力供应则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抛给学生的现实问题则是广西电力需要能源节约、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可持续发展。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化,则拓展出很多让学生了解的社会热点或思考的问题,比如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广西合山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防城港核电站建设等。如此引导学生通过电力,特别是广西现状来认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节约必要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或缺意义,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教学过程。
三、结语
此前所列举的这些事例,诚然有着地域性和时空性,但就笔者目前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来说或许可算作让经济法从理论走进现实生活的直接例子。其实,不管是针对经济法哪一方面的知识点,将社会热点与关切引入教学当中,窃以为都具有以下三方面普遍意义:一是增加课堂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视野,增加经济法理论的可信服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弥补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缺乏,了解世情、国情、区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感。三是可以与其他课程教学互相配合,强化教学效果。四是促进教师本人在平时备课过程中不断与实俱进,方能实现自身教学经验与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让知识回归生活是每一门教学任务的必然要求,经济法的时代性,同样决定了它的教学离不开社会现实,离不开教学中社会热点、社会关切、社会知识的引导。
第二篇:将源头活水引入作文教学
将源头活水引入作文教学
提起作文,不仅学生认为不容易,我们老师也常常为作文的指导叫苦不迭。今天,我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写作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今后能够真正将源头活水引进作文教学。
一、说作文,降低难度,将作文悄然渗透于心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门,对学校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知识方面可以说是零起点。我总是认为在不适合在孩子没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盲目开始写日记或是写短文。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常常会因为遇到了生僻字而阻挡思路,对于一个只认识不多的汉字的孩子来说,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一旦用那么死板的要求限制孩子,那所有的美好就都没有了。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往往会让孩子们多说,多表达,讲图画,说人物等,进行口语表达的专项训练。另外,还经常做的一项就是孩子说,家长记录,将所说的内容工整地记下了,再重新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多孩子说的时候滔滔不绝,语言丰富,可以说是妙语连珠,可是往往一写就是干巴巴,没内容,和刚刚说的相差甚远。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不受限制,他甚至会有一种故意表现的欲望,将认为最好的词汇全部用上。家长的记录也减轻了他们书写的负担。家长有条理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孩子的语言,同时,再读给孩子听或是亲子一起阅读时,不仅融洽了亲子关系,而且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写作文原来是件如此轻松的事情。心态决定一切,孩子认为作
文简单了,自然会放松心态来写,还没开始写就被一个难字吓得半死,还怎么去才思诵涌呢?我就有这样深深地体会,女儿小的时候,当她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时,我会很夸张地表扬她“你好厉害呀!出口成章,作文水平达到了六年级水平!”记得带她去鸡冠洞游玩时,五岁的她居然在人群拥挤的队伍中大声对我说:“妈妈,这下不得了了,我想写好多篇作文呢!”虽然,回来后,仅仅只写了一篇文章,但我总认为,当时,一定有好多的题材,好多的想法曾经在她的脑海中浮现。说到这里,我想说的低年级作文中的另一点,就是不是每个活动都要写,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记录,只要这些素材经过我们老师的点拨成为他记忆中的一个亮点就行了。低年级的孩子有了不怕写作文的心境,写作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会为将来的长篇大论默默铺路。
二、小活动,刺激大作文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年人,之所以会产生作文难写,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时,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要说什么,或者没有内容,胡诌八扯,挤牙膏似的来写作文肯定很难受。因此,在孩子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创生出写作素材。
如,在学生二年级时,我将压缩面膜、爽肤水带到了教室里。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我手中的小片片是什么,学生们有的猜是糖,有的猜是药片......然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下去一片,又将爽肤水倒进他们装小片片的杯子里,当时,教室里弥漫着爽肤水的香味,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压缩面膜逐渐变大,长高,孩子们惊呼着,当他们小心翼
翼地将面膜展开时,他们开心地铺在脸上。之后,让学生开始写作文,可以说,那真的是一篇篇充满着童真童趣的美文。
此外,我还带着学生做过许多的实验,如“泡胖大海”实验中,我们班张佳豪形容看到的胖大海像一个干瘪的老头,其实,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平时人为的调皮的孩子才思敏捷,语言丰富,由此,我觉得丰富课堂也可以大大调动后进生的学习。“折纸”这个实验,是想说明一张纸对折的次数都不会超过十次,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学生用了最大的报纸,用了最薄的纸,学习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起来,劲头十足。“盐水泡鸡蛋”的实验,我用了刘谦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吧!在孩子们的瞪大眼睛的观察中,鸡蛋居然扶摇直上,让他们大大地开了一眼。“种蒜苗”时,我们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满了盘子里面放上剥好的蒜瓣,天天观察,天天上课时说上两三分钟,最后蒜苗长高了,我和学生们拿来了盒装方便面在教室里就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蒜苗,相信那顿方便面的香味会一直定格在学生们记忆的深处。还有像“醋泡鸡蛋”“泡黄豆芽”“烧不坏的手绢”等一系列的小活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不需要很夸张,但是,却实实在在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少写作的素材,让孩子们能够有内容可写,并且,这样丰富的课堂生活大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克服了写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试想一下,当孩子今后要写到诸如:我的老师、难忘的一节课、一见难忘的事等作文、我爱上语文课等,这些经历应该都是不错的选择吧!
三、师生同读同写,让写作更有魅力
有的老师喜欢仿造学生的口吻写下水文。我认为,我们经常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真实的感受,其实我们的模仿,学生也是一听便知。因此,我常会在学生写作文时依据作文题目写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喜怒哀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生活原来是这样,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示范作用。记得在一次题目为《我能行》的文章里我真实的记录了我的一次终生难忘的考试经历,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我这样写道:虽然最后我还是失败了,但是这次不失败的经历却告诉我,我能行,我的学生能行。在考试之后的评卷过程中我给学生读了我的这篇文章,很久的沉默之后,在班长的带领下学生们全体起立说:“王老师,您放心吧,我们一定行”。想想,我们老师多么厉害,一篇文章竟然能够激起学生如此大斗志,我们何乐为不为呢?而且在与学生同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感情,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是没有经历,而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的思路变得很简单,不去想那么多,只要我们稍加点拨,他们也同样能够下笔如有神。
教这届学生,从三年级起,我们就参加了校信通书香班级的活动。一开始,我不是很放在心上的,每天繁忙的教学工作,琐碎的杂事,怎能有心思去做这些。所以,我一开始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家长发博文,我点评。可是,我发现,仅靠学生的榜样,老师的几句表扬,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不断点评学生写作文的同时,我的写作欲望也被大大唤醒了,于是,我开始写了起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天一篇文章,甚至有时中午都要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写一篇,当时,我就体会
到了,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内因起作用了,那真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在我的参与之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参与了进来,家长还在博客中向全体家长朋友发倡议书,有时夜深了,当我在电脑前噼噼啪啪打字时,会有家长的小纸条冒出来。我们班有个叫李雪溦的小姑娘,在那段积极写作的日子里,每天放学时都要对我说:“王老师,我今天回家要写一篇作文。”晚上,我就会在博客上看到她的文章。我们一般来说每学期八个单元,一个单元一篇文章,八篇文章的练习量,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学生的文章是要经过家长打字上传到网络上面,势必会有一定的修改,每次活动几百篇文章的上传量,我觉得对学生的写作是一次次的飞跃。虽然,不是全班每个人都参加,并不能保证全班的水平都提高,但一定能够起到积极带动的作用的。连续三次活动我们班都获得了校信通的书香班级荣誉称号,每次500元的图书放到教室的图书角,现在,我们班教室图书角里已经是满满两层书,学生读书的氛围真的很好!我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良性循环。
师生同读同写,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友谊,更重要的是让写作更有魅力,同时,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许多需要强制进行的工作变为了自觉自愿的行为!
四、紧扣教材,仿写中升华
语文教材的编写虽然每次都能让我们感觉到许多的不满意,可是每一篇精心挑选的文章,还是很值得我们活学活用的。我们不仅要让教材成为教本,更要成为孩子们写作的范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
要明确单元重点,单元作文训练要点。然后将一次次的小练笔悄然渗透,步步逼近我们的作文训练目的。
如我们五年级第一单元单元作文要求是要写“我和书的故事”。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单元的作文。我安排了这样几次作文小练笔。学完《窃读记》一课时,我要求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的窃读记,或是《窃读记》的读后感。读完练习册上《我爱语文课本》一文,我仿照短文的写法带领孩子们回顾了所学的语文课文,以“丰富多彩的世界”“知识的宝库”“结识知名人士”“走进平凡人家”“明白生活真谛”等方面一边回顾课文,一边探讨可以写的文章,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明白可写的内容很多,从而唤起他们和语文课本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再如,学习《我的“长生果”》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想想自己的经历,是否有自己的长生果,引导孩子们写出嗷嗷待哺时躺在妈妈怀抱里看的图片,牙牙学语时的幼儿画报,贴在墙上的大大的认图卡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书,趣味盎然的校园文学小说,扣人心弦的破案故事,寓知识寓故事中科学小品文......不仅让他们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成长之路,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样将学生与书的故事的故事分散于各个不同的小练笔中,学生在写单元作文时,可以将原来的小练笔进行修改,或者几篇合为一篇,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我总是这样认为,教学是一件用力教,不如用心教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做,一定可以将写作的源头活水引入我们的教学之中
第三篇:将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
将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新课标将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作为基本理念,将社会关注热点内容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使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直观感受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材内容,也利于深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中生物教学;禽流感病毒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9-02
一、将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融入高中教学中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把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相比,体现了要求学生学以致用的更高要求。社会热点的发生具有时效性且不可预测,相关内容无法即刻体现在教科书中,如果不将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现有教材进行补充完善,容易产生就书论书,就内容论内容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无法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能否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是判定学生是否深层理解知识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因其脱离现实生活而备受诟病,启发式教学因其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广受好评。要做到启发式教学,教师首先要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与课本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找到启发的发力点,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把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是贯彻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条路径。
二、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生物领域已经不再是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让社会不孕不育患者看到了曙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讨论;克隆羊“多莉”诞生之日始,克隆动物、克隆性治疗、能否克隆人等争议层出不穷;禽流感、埃博拉、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等爆发引起人们恐慌的同时又会带来大量的反思;生物学现象已经对经济发展、旅游甚至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我们生活、医疗息息相关的、备受社会关注的生物学知识,都属于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范畴。
生物学知识是健康、医疗、知识的基础,除上述内容以外,人们对社会生物学相关现象的错误认知,例如微信朋友圈疯传的“孩子打吊针一天,脑子停止发育7天”“ 地暖会导致儿童患白血病、诱发癌症、影响生殖系统等危害”“ 柿子+酸奶致死”等“有图有真相”的“信息”,也属于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的范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以上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都是高中生物应该拓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为高等教育输送逻辑性强、知识面全的人才,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如何将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
将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首先要做到用高中所学知识去解释社会关注热点,其次在深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启发诱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结果,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禽流感为例。
1.根据高中知识解释禽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禽流感的致病原是RNA病毒,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其基本结构是核酸(作为遗传物质)以及包裹在外的蛋白质外壳。
RNA病毒具有哪些特点呢?首先,RNA一般呈单链,单链与双链相比不稳定,易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基因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根据中心法则,禽流感病毒的性状由它的RNA决定,由RNA翻译的蛋白质体现。由于RNA易发生突变,当RNA发生突变后,其所翻译的蛋白质也可能发生改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禽流感病毒有H5N1、H5N7、H7N7、H9N2等诸多亚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为什么RNA发生突变,翻译的蛋白质是可能发生改变而不是一定发生改变,因为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当密码子变化时,其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会变化。
2.禽流感如何感染禽类?
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浸染细胞需要经过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的过程,动物病毒的浸染过程虽复杂一些,但也类似,可以进行类比。具体过程如下:
吸附:病毒需要与宿主细胞质膜表面的蛋白质结合,才能完成吸附,而这类蛋白质,必修一质膜结构中学过,细胞膜有识别和接收信息作用的蛋白质,称为膜受体,如激素受体、与抗原结合的受体或其他特殊信息分子的受体等。
注入:即病毒将自己的遗传信息注入到宿主细胞内。动物病毒是通过侵入、脱壳进入宿主细胞。
合成:病毒要以自己的DNA或RNA为模版,合成更多的DNA或RNA,并且转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外壳。
装配:病毒把核酸与蛋白质装配起来,形成新的病毒
释放:当病毒自我复制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使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到宿主细胞外(知识迁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类血液中以红细胞为主,HIV病毒并不浸染红细胞,但血液中依然有高浓度的HIV病毒存在。当HIV病毒大量繁殖后,T细胞破裂,HIV病毒被释放到血液中)
通过如上5步,禽流感病毒成功感染禽类细胞,并不断完成自我复制,再去浸染更多的细胞。
当禽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时,宿主细胞死亡,宿主细胞的死亡也必然伴随宿主机体功能的改变,导致宿主患病。这也是病毒病普遍的致病原因之
一、禽流感主要导致禽类患呼吸系统疾病和败血症等。
3.关于禽流感的致病能力。
由于人类和禽类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存在差异,所以禽流感病毒不易感染人类。但为何会出现H5N1、H7N9等感染人的案例?这种变异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这与我们必修二所学的真核生物基因重组类似但略有不同);二是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由低致病性突变为高致病性,这样的案例在其他病毒中层出不穷。因此,禽流感不易感染人类,毋须过度恐慌。
4.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入人的机体后,机体如何进行免疫防御
当人接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病毒首先进入到人体的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对于内环境中的病毒,吞噬细胞会进行非特异性的识别和吞噬,吞噬后,如果能够消化分解病毒,那么病毒不会再造成进一步的危害,如果吞噬细胞无法消灭病毒,就会将抗原呈递给Th细胞,启动体液免疫,Th细胞一方面分泌淋巴因子,另一方面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收到Th细胞呈递的抗原后,在淋巴因子的激活作用下,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下来,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当相同的感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够快速分裂分化为产抗体的浆细胞,循环往复进行这个过程。那么,对于已经进入到宿主细胞内的病毒,由于抗体无法深入到细胞内部,此时,便启动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裂分化为Tc细胞和记忆细胞,Tc细胞的功能是摧毁接触的靶细胞(即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毒释放到内环境,这时再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病毒。
5.对于禽流感,怎样防患于未然呢?
疫苗对于人类来讲,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免疫预防方式。当人类未接触某种病毒,主动采取的接种一定形式抗原(疫苗或类毒素)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注射疫苗后,能够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通过禽流感的案例可知,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与高中生物课本内容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很容易在高中课本中找到对应的落脚点。当把社会关注热点事件按逻辑顺序一点点剖析出来,用高中课本中已有知识去解释,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如此一来,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复习资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热点知识,有利于为学生传递正确、先进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性科学思考、葆有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直观感受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材内容,也有利于深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通讯作者:张敏)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高中生物图解与练习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朱正威,赵占良.高中生物图解与练习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将读后感引入课内文章教学初探(定稿
将读后感引入课内文章教学初探
薛帛
摘要:读后感,亦可称作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就是与原作者一起完成知识共建、价值共建并力求有所超越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阅读姿态,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的过程。其目的是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思想。目前尚无把读后感引入课内文章教学的实践尝试,缺少和课内教学目标相融合而产生的指导读后感写作的理论系统,本文试作一些初步的粗疏的探讨。
关键词:读后感
课内文章教学
初探
作者简介:
薛帛,(1974~)江苏新沂人。1997年专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社科系,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现任教新沂瓦窑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读后感,亦可称作读书笔记。我们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甚或一段话、几句名言后总会有一些感受或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这些感受或启示明确化,就有了写出读后感的可能。其内容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总之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就是与作者一起完成知识共建、价值共建并力求有所超越的过程。对于课内文章教学来说,也是改变学生阅读姿态-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的过程,是主动消化课内教学目标的过程。其
根本目的是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
一.目前中学生读后感写作现状
目前在县域范围内,教师要求学生主要针对课外文章自主涉猎,写出读后感,要求每周2篇,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到坚持不懈自觉去写,而且就写出来的读后感来看,暴露很多问题。如对原作的概括不分轻重难辨主次,缺乏对原作主旨精神的准确把握;语言再生能力较低,只是对原作语言作简单的搬动位移,没有在原语言基础上作个性楔入以达到对语言的初步改造的习惯或勇气;感想肤浅,缺少主体与作为客体的文本两者间的情感的粘附与融合。大部分学生仍然把读后感当作外在对象而存在的书面作业。中学阶段除了要求课外自主涉猎文章写读后感外,在作文课上偶有接触,但是作文课上写的读后感其素材和课内文章内容不相关。
二.将读后感引入课内文章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目前传统课内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技能与情感审美,较呆板机械,在课堂上对于字词只是检查当堂默写情况,对于文章写法只是一问一答,对于作者的思想情感仅仅当作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对象化的东西去认识。教师对作品的阐释单一化标准化,学生没有在多维解读背景下思想碰撞的愉悦。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其实践活动“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①如果我们能把写好一篇读后感文章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或许就有了诸多教学目标有机融合的可能,就有了能根本改变学生的阅读姿态,从而实现思维的主动自由飞翔的可能。比如在讲授西蒙诺夫的《蜡烛》时,按照传统的步骤完成教学流程效果平平。而如果在学生对课文
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做了简短精当的引导后,给学生一个题目《你的蜡烛为谁点亮》,把这篇课文仅仅当作写作资料,让学生去完成这篇文章,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岁月曾伴随着孤单一起走过,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痛彻心扉的回忆却涌至心头,挑起我无尽的思念。掺拌着泪水的画面荡涤着那颗血淋淋的心。啊,我的朋友,你的世界是否黑暗?是否孤单?当日落的时候,你的世界里会有晚霞吗?当曙光涌向地平线的时候,你的世界会有太阳吗?灾难带你离开这个缤纷的世界,徒留的,只是那熟悉而又凌乱的画面。手捧一枝明亮的蜡烛,走在漆黑的街道上,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不再漆黑,战争掳去你的生命,让记忆突然变得苍白无力,挑逗着不争气的泪水„”这样的文章写下来才算是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它比在课堂上一本正经的一问一答效果显然要好的多。但是每一篇 课内文章的教学都是这样出一个读后感题目就可以了吗?
三.读后感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承载与融合
目前尚无把读后感引入课内文章教学的实践尝试,缺少和课内教学目标相融合而产生的指导读后感写作的理论系统,怎样将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引入课堂和课内文章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思想自由发展将是长期存在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与分析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部分,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对文法修辞、篇章结构及行文特色的认识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包括:
学生在原文中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剥离与透析,对作者审美价值观的再审美等。然而教学目标两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之间都不存在线性序列关系,这就和传统课堂模式中一一对应的教学环节产生了尖锐矛盾, 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文本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②这种交融与创造的过程是有机的,具逻辑内核的,有精神功利的表征,充满动力和愉悦感。因此矛盾的突破口理应集中在上述教学目标的第二部分,其突破方式就是-写作。而教学目标第一部分则是零散的,枝节的,从属的。(二)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与引导
要让读后感更好地承载和融合教学目标,把握与引导学生心理是关键,其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愿望和需要,并力促愿望和需要向动机转换,而“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③教师可以尝试通过理想教育引导培养主动写作的欲望兴趣,探寻能够实际操作的培养兴趣的心理机制。比如抓住一些学生喜欢模仿明星签名引导他们认识到名字本身无多大意义,名下的人和事业才是关键,告知学生要在不自大不自恋的前提下充分自尊,并由此把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具体化。另外,不管学生个人有怎样的理想,应让他们知晓以写作的方式整理自己、内视自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要求下的必要的手段之一。以写作的姿态存在是与人对话与己对话的需要,是自我超趯的需要,蕴含着厚重的生命意义。目前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初步的审美自觉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横向
联想思维较活跃,纵向拓深思维较弱。所以读后感的写作不能要求过高,应切合学生的思想感情实际。如在学习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时,课前导入:“由最近我们写的作文来看,有一个老问题呈现在你们的作文中,那就是“代沟”问题。有的同学作文题目«唠叨让我不快乐»就比较典型地揭露了这个问题,有时候父母不理解我们,但更多的时候是孩子们不理解父母.如果让我们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们常常会感到难为情说不出口,这是正常的,东方人都是含蓄的不喜欢直白,而且我们和家人一直都是平静平安平和地生活着,因而对环绕我们的亲情和幸福习以为常,但是请想想08年的汶川大地震,假如我们被掩埋在废墟中而且生的希望越未越渺茫时,我们会不会由衷地说出这句话: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相信你们会的。生活很平淡,我们的青春太单薄,然而我们要学会深刻,就让我们在头脑中演绎那些忧伤的苦难的由文字承载下来的人类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又一幕,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去感爱一下德国纳粹的残忍和死难者临终前的真实感受,完成这篇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总之,若将教学目标融入读后感,教师需把对学生的写作关怀建立在对学生的心理关怀、情感关怀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内驱力的产生,设计好课堂写作指导的各个环节,这是此项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三)对读后感模式的保留与突破
读后感的思维发生有它的共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基础和建筑的关系。所以要写出个性鲜明的读后感,前期的共性培养是必要的,尝试将读后感模式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所谓读后感模式就是由教师主导
旨在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惯用的模型和方式,如对于字词等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把这些化作简短的句子,再把这些句子稍加扩展,留下余地,让学生在课堂完成语段,或许这些语段的延伸就可能在某个方向上触及学生的个性心灵,以此帮助“言语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言语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露言语的意义”。④对于作者的经历和后人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以他人的角度评价自己,从而对自己产生某种心理期待。对于作者的情感,先让学生认同再让学生作新的衍发。然而这一切对学生来讲都是由外而内的植入,和完全的由学生自主自为的写作状态相比,显得被动而无奈,但可能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或方式上有帮助,而且依据一定的模式让学生灵活多变地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为学生通往成功之路奠定基础”,⑤对于思维赖以生发的基础即文本本身要充分进入充分浸润,以自己的语言概括原文不可或缺。然后要亮出感受点,课内文章感受点是多元的,可能是作者的一句话,它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可能是文中描述的一个场景,它让我们产生种种联想。也可能是作者在文中显露的情感,它与我们的情感有了交集。接下来就要围绕这些感受点展开符合情感逻辑的申述。因此培养学生发现感受点的敏锐性是基础性的工作,学生的敏锐性与学生的思想个性密切相关,比如有的擅长科技方面的联想,有的擅长就作者的思想情感做新的衍生和发展, 而把文章感受点转变为读后感的逻辑生长点需要学生的兴趣与写作欲望的植入。由以上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已浑化在读后感模式化的操作中,这种模式的保留支持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其突破则呼唤学生更成熟的心智素养。
(四)对文本的全面占有与筛选
大课堂背景下,学生的时间有了立体延伸,对原作的写作背景资料、作者资料以及相关评论等作较充分的了解也就有了保证,而文本本身要求学生做到的个性解读必须以最大程度上接近作者的思想真实为基础,对文本尽可能全面的占有是不可缺失的环节,而且这些潜在的文本由于”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引发了学生的子命题",⑥可以从多个支点上巩固某一主题。学生须先充分地完成同化与尊重,方可完成反叛与超越。而教师再从学生写出来的读后感实际出发,反向考察学生对知识情感的融合度,考察学生由鉴赏到创造的跨越,由此生成并完成教学反馈。比如在讲授完《满井游记》后一学生写了一篇《迟到的春天》:总感觉今年的冬天太过漫长,冷的让人瑟瑟发抖,怎么也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心被冰雪掩埋,像是深陷沼泽,无法迈开脚步,越发深思,越发复杂的难以捉摸„我们只看到了前方的光辉灿烂,却猜不尽途中的崎岖艰难,像是赤脚走在冰冷的雪地,一不小心就失去重心„有你相伴,总像是在春天„可以说这篇读后感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与原作者袁宏道的思想情感浑化一体而又有所超越,若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差异所在,更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己和原作者的甄别和体认,从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理解和消化了课堂目标。
四.把读后感引入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力目标中的核心,写作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工具意义,因为以写作的方式梳理情感、生成情感可使教学“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进而促进学生包括认知在内的
其他素质的发展”,⑦语文和写作不可分割。写作和情感不可分割,尽管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辨能力及表达技巧等都有一定局限,但是他们时时刻刻处在动态成长过程中,在必要的搀扶下,尽可以让他们去跌跌撞撞,学生因为有了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不会对读后感进课内感到突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方法,如遵循传统的出入法,减去课前导入部分,直接进入课文,全班齐读或自由默读,老师不给任何问题,让学生确定最能触动心灵的东西;向学生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资料,采用各种方法改写如改变人称去写,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缩写以及以作者的心境续写等,在写的过程中确定写作方向。总之种种操作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善。如何让读后感更好地承载和融合课内教学目标是此项实践的核心内容,如何让读后感释放心灵空间从而让学生自由成长是此项实践的最高目标。
人不同于自在之物,人应该自为地存在着,这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人应当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所以我们应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可以说为写作而阅读是生命哲学的要求。
注释: ①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第197页 ② 李乾明,作文教学的转型与动因,教育研究,2006,第12期 ③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第193页 ④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0,第426页 ⑤ 张先亮等,作文指导及其质量标准,教育研究,2008.第8期 ⑥ 李乾明,作文教学的转型与动因,教育研究,2006,第12期 ⑦ 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第12期
第五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高中生物教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高中生物教学
光泽第二中学 高中生物教研组 陈晶 张传国
摘要:高中生物课程的抽象性众所周知, 且本校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因而此门课程的学习令我校较多学生备感头痛,非常局限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本人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热点话题融入到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来教学,让学生轻松的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社会热点话题。
著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样,新课标也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二者说明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因此,各地的高考中更加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更加重视对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考查,尤其是涉及到社会热点的一些生物学知识也频频出现在考试题目中。
本人在实践中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别是提及到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热点话题诸如“假疫苗”、“转基因”、“埃博拉病毒”等等„„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将社会关注热点内容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使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直观感受结合起来,不仅对于教师生物学的教学,丰富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快乐的学习,拓宽视野, 深化知识体系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的整理出以下几个实例来阐述将“热点话题”如何引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寓导入于实际生活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上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若把导入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内容,必然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此前从未听说过“酶”这种物质,但他们对近几年大热的“酵素”这一名词却毫不陌生。故在课堂导入时,我便询问他们是否了解什么是“酵素”,此刻学生的积极性立马显现,争相回答网络上热捧的各种“水果酵素”、“日本酵素”、“酵素减肥法”、“酵素排毒美容”等等„„
“酵素”之火,显而易见,甚至很多大明星也在不遗余力的推荐,此刻教师便适时的向学生抛出问题: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真有那么神乎其神?
学生此刻注意力必然被吸引,教师再进行介绍,其实“酵素”是个日语词汇,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其实在大陆规范的中文里,它早就有个正式的名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酶”。
想要知道网络上火热的“酵素”到底有什么作用,要学会辨析商家打出的宣传广告的虚实,我们就得弄清楚“酶”的本质、作用原理以及作用特性。当整堂课的学习结束之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便能够轻松给出答案,这玩意实在不靠谱。“酶”的本质是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保持活性的基础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完整。普通蛋白质,吃到肚子里,经过胃液的酸性环境,然后是胃肠消化酶的侵袭,早已变性失活。况且酶的作用是大多数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正因为酶那么重要,所以人体是可以自行合成的,正常情况下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由此一来,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顺利高效的完成了生物课程的学习,并且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际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实现生物课程的生活化。
二、在新课讲授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当能够把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知识讲解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因此,在知识点的讲授中适当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可以使整节课焕发出生机,可以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胚胎工程”专题第2节“体外受精与早期胚胎培养”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中,讲到了“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虽然课本上的配图直观具体,然而由于操作对象和方法多样,并涉及诸多仪器,学生难免觉得索然无味,倍感枯燥,难以印象深刻。此刻,教师适时的引入近期热点新闻——“17岁少女7000元黑市卖卵,吸卵时疼哭在手术台”,并告知学生,“疼哭”还不是最可怕的。此举势必会大大的调动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学生此刻会产生一系列疑惑——为何会疼哭?为何卖卵只能是“黑市”?卖卵到底对人有何危害?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后,教师再进一步分析新闻中所谓的“促排针”或是黑市取卵公司美其名曰的“营养针”,其实与课本中卵细胞的采集方法——“超数排卵”是同一个性质,即对操作对象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较正常排卵时更多的卵子,再从输卵管冲取卵子。新闻中的卵子捐献者会参与到超数排卵与取卵这两个环节,会给卵子捐献者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与风险。排卵药物的注射,可能引发捐献者情绪波动、腹胀肠鸣、卵巢区域肿胀,甚至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会造成永久性的器质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此外,取卵手术还会更添创伤,再者,私下的卵子买卖行为,是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由此告诫学生,千万别为一时的利益,而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承受如此大的伤害,从而培养了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三、加强实验教学还生物学以生活本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实验可以滋润其心田,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了生物学科的无限趣味,让生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课中,涉及到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生积极活跃,小组分工合作,并且顺利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对二氧化碳与酒精的检测等知识点记忆深刻。并由此提及光泽本地人家家户户都会酿造米酒的工艺,大家都知道酿酒要加入酒曲,学习本节探究实验后方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酵母菌等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酶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即本节课学习的酒精发酵。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非常重视能力目标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根据观察所得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高中生物尽可能多的开设实验课,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的生活本色。
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越来越大,生物技术也正在改变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不但要为高中生奠定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应的个人决策。例如今年出现的“假疫苗”事件,最初始于长春长生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随后又回溯到去年11月食药监局的公告中,两家公司生产的共计65万多支百白破疫苗不合格。事件一出,人们在为该公司不顾接种者健康乃至生命的卑劣做法感到无比愤怒时,恐慌的情绪也瞬间蔓延,甚至不少人对接种疫苗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对于此事的看法,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这一课的内容给了我们科学依据——疫苗是一类特殊的药品,它们含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病原体成分,既保留了它可供免疫系统识别的特征,即抗原性,同时又破坏了它们的杀伤力。但作为生物制品,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如果是在不合适的保存条件下,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失活,接种之后也无法激活免疫二次反应,这样一来,再次遇到病原体的时候,机体也就无法得到保护了。所以,所谓的“假疫苗”实则是失效的问题疫苗。
但因为此事,疫苗就不打了吗?万万不可!
课本上告诉我们,作为人类医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疫苗每年能挽救几百万生命。正因为有疫苗,天花这种曾造成数亿人死亡的恶性传染病已经被彻底消灭。历史上曾出现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接种率下降,付出的代价都是生命,若此类事件导致疫苗接种率下降,不仅未接种疫苗的孩子会失去保护,周围人群也会置于危险之中。如此重要的医学进步,我们不能因几家公司的无底线做法而产生怀疑甚至恐惧,所以只能期待药监部门能加强监管力度了。
由此可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考试中适当挖掘生物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出一些与热门话题相关的题目,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很重要。如我校上学期高三模拟试卷中有一道关于热门电影《复仇者联盟3》中灭霸一个响指灭掉半个宇宙人口,这道题目就很好地贯穿了“种群的增长曲线”这一知识点——生物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所以猜测不用太久之后,宇宙人口数量就会重归K值,这样灭霸就不得不再打一次响指了„„这样的试题可以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并不是枯燥和抽象的,而是与周围生活紧密联系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以上的几个例子乃本人教学实践中的“抛砖引玉”,将社会关注热点中的生物学知识引入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极大的帮助中学生物教学承担起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的重任。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对这些热点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资料适时的穿插进去,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生活中的生物还生物课堂以勃勃生机。这样既达到了考纲要求,又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了起来,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利用生物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将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