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

时间:2019-05-13 07:2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

第一篇: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

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

一流企业要有一流的总部,一流总部要有一流的团队。

多年来,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总部建设,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目标,秉承战略领先、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开放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以“战略决策、资源配置、管理调控、电网调度”四个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总部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总部领导力、调控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了总部在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中的表率作用。

在总部建设过程中,公司党组始终把培育优秀的总部团队作为重中之重。根据事业需要,持续优化总部功能定位、机构编制;坚持竞争择优,大力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总部队伍中;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总部基层员工双向交流锻炼;塑造优秀文化,切实加强总部员工作风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深化“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推进总部分部一体化运作等,培育了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率先垂范的高素质管理团队,为总部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面向“十二五”,公司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认识总部使命,更加先进的理念推进总部变革,更加高效的管理发挥总部功能,迫切需要总部员工与时俱进,引领变革,创新管理。建设适应“两个一流”要求的高素质总部团队势在必行。

一、深刻把握总部变革创新对团队建设的要求

总部作为集团的首脑机构,要发挥好对全局工作的统领作用,必须深刻把握形势变化对团队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公司变革图强,科学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对总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中国电网技术实现了由跟随到引领的转变。特高压电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交直流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我国全面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带动了民族电工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促进了国产设备制造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从学习者、跟随者到引领者,规划、建设、运营好世界最大的电网,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力工业的创新变革提供战略选择,既有砥砺前行的光荣,还有上下求索的艰辛,更有攻坚克难的风险。作为总部,需要对电网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技术创新方向的深刻洞察、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效推进。这对团队的视野、思路、能力,员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是巨大挑战。

通过坚持不懈地变革图强,国家电网管理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坚持“两个转变”,突出战略导向,加强现代企业运营体系与管控机制建设。从明确“四化”要求,到深化“三集五大”,促进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国家电网总体规模实现翻番,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倍多,业绩考核连续8年获得A级,世界500强排名提升39位。在进一步将国家电网建设成为业绩优秀、人才一流、管理卓越、文化先进,具有强大持续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进程中,总部既要把握发展方向,科学决策;又要制定规划计划,抓好落实;既要统筹全局力量,融智聚力;又要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需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综合素养。

通过坚持不懈地优化调整,公司产业格局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不断完善公司产业链条,强化板块协同效应,打造具有强大服务支撑力、市场竞争力的电网金融、装备制造、科研教培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资本运作、资金运营、科技创新、装备制造等综合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公司将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构建定位明确、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界面清晰的产业集群。金融、直属产业和国际业务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度将达到40%以上。由熟悉的电网业务到市场化、竞争型的新兴产业,如何把握不同行业的市场环境、战略规划、管理机制、人才开发、风险防范等工作规律,提高驾驭新兴产业的能力,对总部经营理念、工作视野、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疆拓域,公司发展空间实现了由本土到全球的转变。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2009年收购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2010年收购巴西7个输电特许权公司股权,2012年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与西班牙ACS公司签署巴西7个输电特许权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2011年以来,连续中标巴西、委内瑞拉等近25亿美元的绿地和输变电工程总承包项目。下一步还将以“三电一资”(电网、电源、电工装备和资源)为重点,立足全球组合生产要素,提升企业效益,树立国际品牌。

国际化战略的加快,需要总部不断开阔思想眼界,增强创新意识,完善知识结构。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将工作放在世界格局中去思考,以更加融通的管理,使工作顺应各国的实际而推进。

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化服务,公司客户需求实现了由应对到互动的转变。围绕“四个服务”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从被动的满足电力供应,转变为主动引导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能源输送格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从被动的满足安全可靠供电,转变为积极引导客户节能用电、绿色用电、科学用电,形成了良性互动。实践证明,我们要搞好服务,既应登高望远,把握趋势,洞见于需求未萌之际;又应体察入微,创新模式,满足于需求生发之时。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能源、改革形势和社会环境复杂,社会对央企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日益关注的形势下,总部如何以更高的标准,把握服务趋势,创新服务举措,树立良好形象,需要深入细致的工作。

为适应五大变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总部的领导力、调控力和带动力,今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总部“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促进企业集团化运作、精益化管理、内涵式增长,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管理的显著特征:

——充分体现了系统管理的思想。公司作为特大型央企,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设备紧密连接,发用瞬间平衡,统筹核心资源,促进一体管理,达到系统最优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之道。以“三集”促进核心资源的最优配置,强化对“五大”体系的资源支撑;以“五大”促进核心业务的科学管理,强化对资源运作的专业支持;以“两中心”强化对重点资源、核心业务和服务领域的全面、实时监控;以“流程”为载体,促进管理的上下贯通、左右集成、全面覆盖,形成资源配置→专业支撑→信息反馈→改进提升的“公转”体系和良性循环,克服了资源不集约、工作不协同、信息不畅通、管理不统筹等传统管理。

——充分体现了精益管理的理念。一是促进了管理体系的精益化,强化了各项业务、各个层级的融合协同、畅达贯通、通力合作,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二是促进了组织结构的精益化,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指挥链条、精简机构编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集约化管理;三是促进了工作流程的精益化,全面优化管理,清理业务阻障,消除冗余环节,打通纵横关系,促进整体优化,实现了协同化管理;四是促进了专业管理的精益化,加强专业整合,统一业务模式,强化制度建设,全面规范管理,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克服了机构臃肿、管理粗放、上下脱节、业务分散等传统管理弊端,为促进国家电网公司“大而坚强、强而灵活、活而快捷、快而优秀”提供了管理支撑。

——充分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方向。围绕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流程管理为载体,明确业务逻辑,规范操作标准,形成了各项业务按何程序、和谁配合、依何标准的自动工作机制;以知识管理为重点,将隐性经验显性化,显性经验制度化,把公司多年来创新实践的“家底”,形成各个流程、业务节点的规范、制度并持续优化,形成了企业管理创新、知识共享的平台;以绩效考评为杠杆,通过流程贯通,将战略目标、业绩结果与驱动因素连接起来,为员工自觉审视工作、学习提高创造了良性机制。进一步克服了等安排、听指令、机械化、被动型开展工作的传统管理弊端,必将有力地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互进,共同成长,全面发展。

企业变革,以人为本,也以人为首。加快“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为员工发展创造了广阔平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总部团队需要继承发展,巩固提高,进一步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要进一步开阔管理视野。眼界决定境界,无论“两个一流”,还是“三集五大”,都需要总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加强学习、沟通互动、开放合作,不断突破“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短视。自觉将总部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放在全球能源和电力技术发展的潮流中认识、放在世界一流企业总部的标准上定位、放在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中完善。始终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推进工作,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与时俱进,赢得先机,占领主动。

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更新观念、创新思维,针对电网功能形态、技术水平、服务需求,公司管理层次、产业领域、发展空间的变化,认真学习、广泛借鉴现代企业集团总部建设的理念,全面推进战略决策、运营体系、管控机制、科技进步等各方面工作创新,出思想、出思路、出举措。做到既善于引领公司创新发展,又善于总结基层经验;既善于推进实践创新,又善于促进理论创新,使国家电网在输出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输出管理和人才,输出品牌和标准,树立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

要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化,总部工作层次不断提升。无论是集约化对总部科学决策、统筹管理的更高要求,还是扁平化对总部快速反应、高效运作的更高要求,以及专业化对总部业务素质、精益管理的更高要求,都决定了总部既要眼睛向外,认清工作形势,又要眼睛向内,把握实际需求;既要着眼全局,科学规划决策,又要掌控细节,推动管理落地;既要变革管理,提高运营水平,又要创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需要更加复合的人才结构、更加综合的管理素养。

要进一步塑造优秀文化。建设追求卓越的总部,要志存高远,努力超越自我,攻坚克难,争创一流,抢占世界能源、电力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制高点;要开放协同,树立大局观念,突破“一亩三分地”的封闭意识,更好地融智聚力,引领发展;要自觉能动,不断提高自觉思考、自觉行动、自觉修正、自觉完善的“四自管理”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履职尽责,不怕吃苦吃亏吃气,守土有责,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充分发挥好表率作用。

二、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打造高素质总部团队

新形势下总部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总部“三型人才”(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为核心,以提高员工“四自能力”(自觉思考、自觉行动、自觉修正、自觉提升)为重点,以完善六大机制(职责定位、流程管理、队伍开发、人才选拔、绩效提升、文化建设)为支撑,深化总部分部一体化运作,建设一支追求卓越、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开放创新的高素质团队,为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集团总部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升总部功能定位。

适应公司治理模式、运营体系、管控机制的深刻变化,全面提高战略决策功能。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化,公司决策的集约程度、业务广度、工作深度、责任压力不断加大。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明大势、辨方向、定思路、做规划,需要总部进一步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围绕事关公司发展全局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深入研究、超前谋划,对发展战略、电网规划、资本运营、重大投资、重大项目、重要干部任免和重大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涉及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事项,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保证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全面提高资源配置和管理调控功能。企业是矛盾统一体,总部要“管得好、调得巧、控得准”,解决好战略与执行、集中与放权、整体与个体、激励与约束、长期与短期、速度与风险、规模与效率、质量与成本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战略目标、执行方法、工作手段和评价体系等高度协同,业绩指标、客户关系、内部流程、队伍建设等相互支撑的管控体系。特别是要围绕“三集五大”体系的常态运行,健全充满活力的动力机制、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严格规范的内控机制和责权清晰的考评机制,强化“公转”、消除“自转”,促进资源统一运作,业务高度协同,管控全面到位。全面提高影响带动功能。总部作用的发挥、权威的树立,对内需要体现总部的能力水平、工作成效、表率作用,提升公司上下对总部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对外需要展现公司的业绩贡献、品牌形象、管理层次,提高社会各界对公司的满意度和支持度。这既需要总部追求远大目标,提高能力水平,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大力弘扬企业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也需要总部注重策略方法,加强与内外部的沟通互动,站在基层和社会的角度,改进管理,宣传工作,凝心聚力,引领众行,实现在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核心价值。

(二)全面推进流程管理,变革总部运营体系。

企业高效执行力需要战略与实施的贯通、目标与过程的协同、组织与个人的互动。要以流程为载体,以绩效为杠杆,完善一个体系,打通五个关系,全面提升基于科学管理的能动执行力。要完善公司流程体系。在当前工作基础上,按照全面覆盖、到岗到责、定时定标的原则,上下延伸,纲举目张,对总部业务流程分级分类,全面梳理。向上构建企业级、专业级流程,向下将流程细化到业务节点,具体到岗位职责,明确到时间要求、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大到体系、小到节点、类级清晰、标准明确的流程管理体系。要打通流程与三定管理的关系。开发能够实现二者双向自动稽核的管理系统。使每一个流程的调整都能自动反映到岗位职责的变化上来,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能自动关联到主责或参与的流程上来。以流程驱动“三定”管理,以“三定”管理促进流程落地。要打通流程与制度建设的关系。建立岗位绑定流程、流程绑定业务、业务绑定制度的自动关联机制。开发流程自动区分哪些业务节点有制度依据,哪些业务操作为内部标准、尚未形成制度的管理系统。以流程检验制度是否可行和完善,促进制度建设。要打通流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建立岗位对应流程、标准、制度、规范的自动机制。使每个岗位都能全景了解参与的流程、负责的业务、掌握的标准和遵循的规范。通过流程的持续优化,不断将公司的创造性实践总结成案例、提升成标准、固化为制度,使流程成为知识积累、员工培训的平台。要打通流程与信息管理的关系。推进流程管理与信息管理融合,进一步基于流程完善信息系统,以流程与信息的同步化,促进日常工作的信息化。通过“两个中心”对核心业务、重要领域和服务资源的实时监测(控),及时发现运营变化与异动,分析成因,找出对策,完善管理。要打通流程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完善基于流程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对最终结果的考评细化到形成过程,促进工作目标与驱动因素的有机统一。使每个业务都不是孤立封闭的,每项工作都不是被动机械的,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三)强化三型人才培养,完善总部能力结构。

事业是最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工作是最好的个人成长工具。近年来,随着总部事业的长足发展,总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各类人才快速成长。今年以来,先后有24位同志走上了局级领导岗位。实践证明,总部的权威不能靠等级赋予的权力,而要靠工作的层次、表率的作用。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入推进,总部为员工成长创造了更大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着力培养“三型”人才。适应总部面临的因时适势、引领创新、加快变革的实际,着力培养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善于学习、开拓进取,出思路、出举措的创新型人才;适应总部面临的产业集成、知识融合、技术交汇的状况,着力培养外知大势、内明企情,上通政策、下晓细节,精管理、精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总部面对的领导全局、调控全局、带动全局的要求,着力培养善于钻研、长于攻关,业内公认、引领潮流,有影响、有权威的领军型人才。要提高员工“四自”能力。企业管理的根本在于每个人都是工作的第一责任者,科学而不是机械地执行组织意图、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推进自身工作。基于追求卓越业绩的自觉思考、积极推进工作的自觉行动、持续改进管理的自觉修正、不断寻求突破的自觉提升是现代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也是管理提升的根本动力。随着总部流程管理的落地,在每一个业务节点的目标、责权、标准都明确的情况下,全面提高员工“四自”能力,促进队伍自我开发,提升团队群体智慧,是加强总部建设的重要渠道。要完善人才开发机制。全面盘点总部人才结构与能力状况。将“三型”人才、“四自”能力的要求,转化为不同层级、岗位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标准;加强与世界优秀企业、管理团队、科研院校的交流互动,继续推进总部与基层的双向交流锻炼;建设公司网络大学,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创造良好学习条件;注重工作学习化,将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好课堂,以管理提升促进员工成长。

(四)全面推进竞争择优,打造总部人才高地。

进一步统筹公司人才资源,支持总部团队建设,打造公司的人才高地和融智平台。要完善总部各级人才标准。总部团队从职责和层级来看,分为三个结构:一是四级员及以下人员,侧重于专业管理。二是处级(三级员及以上)层面人员,在专业基础上侧重于综合管理。三是部门主任层级人员,在专业、管理基础上侧重于领导职能。要围绕上述人员特点,分类明确工作标准、能力要求和履职规范。建立人才循序渐进的成长阶梯与培养模式。克服个别人员工作标准不明、管理层级错位、素质能力不足的现象。要加快构建总部人才梯队。综合考虑专业、能力、潜力、民意等各方面因素,在总部加强内部梯队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放宽视野,面向公司系统,领导人员以优秀局级干部为重点,处长以局级后备为重点,副处长以正处后备为重点,四级职员以副处后备(优秀科级干部)为重点,五级及以下职员以科级后备和优秀专业人才为重点。分层次、按专业遴选基层优秀人才,建立总部领导、管理和专业人员梯队。下一步总部竞争上岗、培养锻炼等一般在此范围内选拔人才。目前正在规范和完善基层干部信息库,强化总部对基层干部信息的归类、筛选、分析功能,形成“输入条件、生成人选”的一键机制,促进总部与基层队伍建设的上下贯通,提高总部人才选拔层次。要完善总部选人用人机制。坚持科学考评、持续竞争、长线激励。认真分析不同部门班子配置、不同类别人才选拔标准,优化民意测评、经历分析、能力甄别、业绩考评手段。开发具有职业生涯全程履历、业绩民意全景信息、能力气质全面分析功能的“人才成长和综合分析系统”。继续加大上下双向交流、挂职培养锻炼、内部交流轮岗、公开竞争择优力度。逐步构建优秀人才→总部锻炼→发展提高的人才培养通道和选拔模式,提高总部对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培养效率。

(五)创新绩效提升机制,促进总部价值创造。

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三集五大两中心”的高效运行,绩效管理是重要杠杆。要科学认识总部考评。总部员工作为高级脑力劳动者,以知识、意志、热情等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为源泉创造业绩,具有第三方难以管理和监督的显著特征。总部考评体系的设计,应以提高员工“四自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质量成效为重点。既强化目标导向,考核工作成果,即得“鱼”多少,又强化行为导向,考核工作方法,即如何以“渔”,使之成为培养员工、达成绩效的载体。要分类设计绩效标准。根据不同部门特征和职责要求,将绩效分为指标型、任务型、综合型三大体系。指标型是部门或个人承担的主责指标或协同指标,用数据说话;任务型是部门或个人承担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用成效说话;综合型是对部门及员工的职业素养、业务水平、管理方法、工作业绩的全面评价,用民意说话。完善流程绩效管理,促进绩效过程控制,提升整体绩效水平。要实施分级绩效管理。量化型指标考评由相关部门根据分工定期提供、分析。部门的任务型绩效管理采用当前的月度计划管理、重点任务督办方式。员工的任务型绩效管理放在各部门,直线上级作为考评主责,结合日常管理进行;综合型评价由公司统一组织,结合年度考核进行。形成公司重综合、管重点,部门重日常、管过程的分级实施、层层负责的绩效管理体系。要综合应用绩效成果。开发具有四大功能的管理平台。一是知识管理。对应不同岗位职责,自动呈现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制度规范乃至最佳实践案例。二是绩效考评。形成基于网络的个人日志、月度计划、季度考评等日常绩效管理,以及能够灵活定制的360度远程综合考评。三是系统分析。可多轮次、多维度对不同指标分析查询。建立对个人评价结果及部门平均值、最高值的反馈对比机制。四是综合应用。建立员工评估表,分析人岗匹配度。加强绩效与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等工作的关联,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六)提升团队组织智慧,塑造总部卓越文化。

优秀的团队必须有自己的智慧和文化。智慧是如何的认识工作、定位工作和推进工作,文化是怎样的工作追求、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应大力弘扬。要有卓越的追求。这是一个组织和个人发展最重要的维度和方向,它赋予了日常的工作有整体感和意义感。“两个一流”既造就卓越的企业,也造就卓越的人才。关键在于是否以挑战非常事,成就不可能的追求,提高自己,提升管理,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要有尽责的担当。铁肩担道义的境界、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抗震救灾、抗冰抢险、奥运保电、管理变革、技术突破,我们超越利润追求的使命、服务国计民生的担当、直面艰难险阻的骨气,所塑造的国网风格,应一以贯之的秉承坚持,发扬光大。要有创新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中央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证明自己,奉献社会。自我不变革,就会被革命,自我不图强,就会被淘汰。作为引领公司发展的总部团队,需要居安思危、自我加压,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积极而不是消极的理解、推动和深化企业改革。要有开放的胸襟。企业管理是系统管理,是1+1>2的耦合效应,是全局最优而非局部最优。自觉的公转力、坚定的执行力是战略落地、高效运营的基本要求。我们推进“三集五大”为主体的管理创新,是超越个别组织的系统变革,需要全员参与、全面合作、全力协同。总部团队要突破惯性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开放合作。要有人文的关怀。总部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节奏快、压力大。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各种诉求,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关爱员工的身心健康,努力创造良好的成长平台和工作条件。使处室、部门、总部各个层面都成为和谐融洽、心齐气顺、团结上进的集体。实现个人与总部的共同成长,全面发展。

电网技术原以西方为先进,我们创建了特高压工程,实现了中国技术的世界引领。企业管理现以西方为圭臬,需要中国管理的世界典范。以“三集五大”为载体,我们正在推进管理的特高压工程。让我们加快建设坚强的总部团队,全面提升总部领导力、调控力和带动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曹培玺

《 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31日16 版)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国有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中坚骨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作为以电为核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履行央企责任的实际行动。

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华能肩负的历史使命

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企业必须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央企业的重要责任。中央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和经济的顶梁柱,必须承担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大责任。中国华能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必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公司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相比,我们仍有不少差距。只有不断打造新优势,实现新超越,真正建成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公司应对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公司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二是经营困难增多,三是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要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

争力。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华能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强大动力,深入推进内涵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科技发展和国际发展,努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本质要求。公司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实现资产规模大、市场份额大、社会贡献大与盈利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有机统一。二是提升发展质量。优选发展项目,坚持多点、优选、精建、严管,落实“安快好省廉”的建设方针,做到发展能力与财务状况相协调、前期工作与基建进度相协调、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相协调,实现有效、有度、有序发展。三是提升经济效益。坚持战略统领、效益为先,以提高资产效益为重点,深挖7400多亿元资产的潜力,做好存量资产提效和增量资产增效工作。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抓手。公司积极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0—2020)》,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推进天然气、核电、太阳能发电。二是优化火电结构。推进“上大压小”,提高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比例,加快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和煤电基地建设。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创建优秀节约环保型企业,推进脱硫、脱硝和汞排放监测试点,保持总体能耗指标行业领先水平。四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伊敏煤电一体化、玉环电厂海水淡化和北京热电厂城市中水回用的经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支撑。公司紧紧围绕电力

产业,扎实推进煤炭、交通运输、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一是提升煤炭产业基础地位。结合电厂分布,协调开发煤炭资源,深入推进五大煤炭基地建设,抓好6652万吨/年煤炭产能的运营管理,提高煤炭协同率。二是推进煤炭物流体系建设。优化港口、航运、铁路等产业布局,增强3500万吨/年码头吞吐能力、230万载重吨航运运力和2329公里参股铁路通车里程的协同能力,提高煤炭自供率。三是稳健发展金融产业。为公司系统提供信贷、保险、信托、投行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深入推进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驱动。公司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研究制订科技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步伐。一是提高科技产业对做强做优的贡献能力。构筑“一个部门、一个基地、三大平台、四个实验室”的科研体系,设立科技环保部,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搭建技术创新中心、西安热工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组建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四个实验室。二是提高科技产业对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推进基于IGCC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燃煤电站经济安全运行关键技术、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项目研发,建设天津绿色煤电IGCC电站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依托项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项目。三是提高科技产业对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把科技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电力主业提供优质服务。

深入推进国际发展。国际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公司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开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发展能力。一是竞购、开发和运营境外电力项目。2003年以来,先后成功竞购澳洲电力公司50%、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100%和国际电力公司50%的股权,以BOT方式建成缅甸最大的水电站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电力经营业务扩展到四大洲七个国家,境外权益装机容量接近600万千瓦,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二是开展技术出口。200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出口美国。三是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在科技、环保、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

合作。

三、强化管理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强化管理作为重要保障,抓好体制机制、人才队伍、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着力强化体制保障。科学的管理体制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公司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一是深化管理体系建设。推进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基层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建设,理顺管理关系。二是加强专业化管理。按照所有权与管理权可分离原则,推进煤炭、核电、风电、物流、煤化工、后勤等专业化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实施集约化经营。整合人力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

着力强化机制保障。高效的管理机制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公司紧紧围绕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着力构建运营卓越的管理机制。一是加强战略管理。制定并执行“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和煤炭、新能源、金融、科技等重大专项规划,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强绩效管理。以安全、经营、发展和党建四大绩效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对标常态工作机制,建立国际对标体系。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加强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内控机制建设,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防范安全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

着力强化人才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强化文化保障。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三色公司”优秀文化成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助推器。一是实施文化凝聚战略。践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

心价值观,坚持敬业、开拓、进取、创新的企业精神,发扬善开拓、讲效率、重信誉、勤俭办事的企业作风。二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色文化”理念,深化子文化建设,推进“三色文化”在华能境内外企业的认知和融合。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责任文化建设,做好扶贫援助、社会公益、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建立和发展与东道国及所在社区的和谐关系。

着力强化政治保障。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公司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一是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深化和拓展“党员示范行动”,打造具有华能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具有华能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做好新形势下职工工作。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充分调动14万职工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活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

(作者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

第三篇: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一流团队

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一流团队

——第一工程公司第三项目部党支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 “先进党支部”发言,我感到无尚光荣与激动,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上级党组织却给了我们如此高的荣誉,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先进支部向一直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给予我们厚爱的各级党组织,各位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东方路桥集团第一工程公司第三项目部党支部在集团党委和一公司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争创“一流的基层党组织”和打造“一流的施工团队”为奋斗目标,带领全体员工和民工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2010年支部被评为“东胜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项目部在沿黄线东线业主组织的两次评比中都获得了表彰奖励,并被评为“标兵单位”;党员中有9人(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我们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增强支部凝聚力。俗话说:火车离不开车头,帆船离不开舵手。一个党支部如果没有个好的班子,将会是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为此,我们把强化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支部成员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从目前来看,支部每个成员都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支部成员的优秀,从而使支部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凝聚力。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树立良好的支部形象。支部党员经常深入到一线工人中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困难,重视他们的意见。我支部成立了一个“东方温暖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由支部全体党员在施工期间,根据自身情况,自愿从月工资中拿出200~1000元不等的捐款,用于帮助家中有老弱病残、上学的子女多但劳动力不足,收入匮乏的等常年与我们合作的困难农民工家庭,帮助的钱是有限的,但也许这点有限的帮助可以温暖他们的心,能让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漂泊的心在我们东方这片热土上找到归宿。我们的坦诚与真爱,换来了农民工的信任与拥护,于是,每遇到艰巨的施工任务时,只要支部一个号召就立刻能得到最广泛的回应,这给我们干好工程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三是发挥支部作用,抓好“一把手工程”建设,夯实“东方金字塔”基础。农民工是“东方金字塔”的基石,我们通过有效地开展党建“一把手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业主工程计量款不到位的情况下,别的一些施工标段出现了怠工、停工现象,而我们的施工标段始终热火朝天。项目部与施工队坦诚相对,始终团结如一人,和谐如一家。有困难大家一起扛!我们如期完成了被称为“试点”的沿黄线大沟大桥的施工任务,业主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但我觉得这份荣誉不应只属于支部或者某个人,而更多地应属于伟大的党建“一把手工程”,属于我们可爱的绿卡联队。我们要为“一把手工程”叫好!四是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积极创造性开展各项活动,增强支部活力。工地的生活是艰苦的,很多人觉得也是乏味的。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支部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围绕具体施工任务开展了 “沿黄线上党旗红”红歌赛;“五比五不比”、“五星党员、五星支部”评选活动;“关爱农民工,从他们的健康开始”的农民工义务体检活动;为农民工放映影片和宣传片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升了支部的形象,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而且活跃了工地气氛,让工地上每个人都带着一份愉悦的、健康的心情去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施工生产,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决心化荣誉为力量,将继续以从我们这里喊出的“创先争优没有终点”口号为行动导向,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和民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懈努力,为构建百年东方,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

政新思想新实践)

——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对话

《 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08日

09 版)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叶 帆

嘉 宾:

国防大学副校长 毕京京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部长 苏 宏

西安政治学院院长 李昆明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使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今天刊登的理论对话和“大家手笔”,围绕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这一主题进行阐释。

——编 者

牵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

主持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纵观全局、审时度势,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应如何深刻认识这一强军目标?

毕京京:梦想铸就目标,目标凝聚力量。习近平同志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清醒的底线思维,运筹强国强军大业,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中国梦强国梦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化,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吹响了强军兴军的时代号角,得到了全军官兵的衷心拥护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其中,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是对强军要义的精确提炼,是对强军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强军实践的科学引领。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牵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强军目标指明了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按照强军目标要求建军治军,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我们必须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自觉用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以大国军人的抱负奋力实现强军目标。二是要坚持用强军目标审视、引领、推进改革。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把握关键,这个关键就是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抓住强军目标,就抓住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要领、要义,就既能确保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又能把握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改革强军之路。

苏宏:首先,强军目标是党对军队建设目标任务的新概括新定位。我军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党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的变化,明确提出人民军队建设的目标要求。习近平同志着眼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总体 要求,明确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一强军目标与我们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建军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建军、怎样建军治军的时代课题。其次,强军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但历史告诫我们,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和挑战。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大,就越需要强大的人民军队作支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顺应了我国由大向强迈进关键阶段对人民军队的时代要求。最后,强军目标是强军兴军的总布局和路线图。当前,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还不相适应的矛盾仍比较突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如何确保军队坚决听党指挥?面对新的战争形态,如何使军队做到能打胜仗?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如何永葆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这些都是当前我军建设必须回答的时代性课题。强军目标正是抓住了我军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了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李昆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内在要求。强军目标是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筹划,是党的意志主张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人民军队、怎样建设人民军队这一根本问题,鲜明标定了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发展道路,科学揭示了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目标规划未来,目标引领发展。强军目标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引领和行动指南。其中,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建军之魂、强军之魂和命脉所在,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 3 心,是军队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军队作为战斗队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强军兴军的重要保证,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统一于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

政治建军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主持人: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怎样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怎样确保全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些都是军队政治工作亟须回答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政治建军方略,具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毕京京:当前,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习近平同志深刻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政治建军的大方略,这对于实现强军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是固本开新,确立起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新起点。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始终高擎“党指挥枪”的军魂,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是,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方面也积累了诸多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五个着力抓好”,这就确立了政治建军的新起点。二是明确主题,开辟了政治工作服务保证强军兴军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担负起服务保证强军兴军的重任,既给军队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其创新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三是直面问题,揭开了我军以整风精神革弊鼎新的新篇章。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相对和平环境容易使官兵忘战懈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军营容易受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由于军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容易使腐败在内部滋长,加 上过去一段时间军队政治工作不够有力有效,我军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政治建军,就是要抓根治本,向顽瘴痼疾开刀,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苏宏:政治工作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政治建军的核心在于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面对西方敌对势力鼓吹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错误观点,我军一定要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决不能有任何动摇、含糊,确保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制度贯彻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和完成任务全过程,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政治建军的关键在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工作。新形势下合格革命军人的标准就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政治建军要使官兵铸牢军魂,打牢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牢固树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要培养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解决好官兵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根本性问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官兵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的意志和信心;要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官兵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培养官兵爱军习武、忠贞报国的热情和激情。

李昆明:强调政治建军方略旨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时移世易,曾经的优势不代表永远的优势。同时必须看到,我军的优势正是敌人进攻的焦点。面对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企图对我军官兵拔根去魂、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的险恶用心;面对长期和平环境下部队中 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党性原则弱化、革命精神退化、组织纪律软化、思想作风虚化等突出问题;面对近些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颜色革命”中败下阵来的深刻教训,我们绝不能高枕无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政治建军方略,不仅具有极端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是对我党建军治军经验的深刻总结和时代传承,也是对历史和现实重大政治变局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我军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建军治军的政治智慧、政治自觉和政治定力。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

主持人: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我们应如何深刻理解、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毕京京:我军能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与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密不可分。我军创建89年来,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但是,无论是百万大裁军,还是后来的历次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总体上都是在机械化战争理念、传统大陆军体制、国土防御这个大框架下进行的局部改革。面对信息化战争新形态、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新拓展,我军只有进行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才能解决长期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真正成为能打胜仗的强国军队。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这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强调要牵住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做到“六个着眼于”,从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等各个战略层面进行全面改革。这标志着当代中国的军事 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性一步。随着改革设计的全面落实,我军履行使命的能力一定会发生实质性跃升。广大官兵要从旧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中跳出来,从单位利益、部门利益的小格局中跳出来,从个人进退得失的“自我设计”中跳出来,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作为,为打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贡献力量。

苏宏: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对人民军队未来的主动设计和塑造。当前,我军正在推进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是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提出的,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与发展之基。它所要解决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是我军建设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从根本上制约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聚焦于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事关军队未来的重大方面,将极大地改变我军“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还很大”的现状,全面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贵在转变思想、把握原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对于全军官兵来说,也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切实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思想要解放,行动也要讲原则,必须坚持用强军目标来审视、引领、推进改革。

李昆明:格局决定高度,站位决定眼界。读懂吃透改革精神,关键在于端正观察问题的立场、调整思考问题的视角,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和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引领行动。思想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全军上下都要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自觉从过去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破除守旧观念、守常思维、守成思想,适应新体制、履行新 职能、完成新使命。要转变“置身事外看改革”的观念,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转变“以单位调整议改革”的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倾向和“小团体”情结;转变“用个人得失论改革”的观念,克服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积极投身改革、主动融入改革、大力支持改革。要恪守“三严三实”,改进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聚精会神履职尽责,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为改革顺利推进作出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历史贡献。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主持人:军无法不立,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国家要依法治国,军队要依法治军。只有依法治军,才能从严治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重要保障。

毕京京:法治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军队的鲜明特征。我军要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必然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官兵主体地位,坚持依法和从严相统一,坚持法治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相结合,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核心是要按照法治要求,推进治军方式深刻变革,努力实现“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这“三个根本性转变”,就能 在全军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首先要强化全军官兵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全军官兵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苏宏: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必然要求。我军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向胜利的,也是秉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理念走向现代化的。在信息时代,军队建设分工日益精细化,军队管理日益标准化、规范化,作战组织实施更加强调科学化。这些都要求军队在由大向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各方面严格规范,用一整套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规律、体现我国特色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来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依法治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长抓不懈,尤其是要通过强化法治观念、转变治军方式,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切实巩固扩大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效,增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确保军队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顺利推进。

李昆明: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与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法治军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重要而紧迫。这既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适应国家步入法治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强军实践、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最重要的是让法治的种子深植于官兵的内心,让尊崇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内化为官兵的政治信念和基本素养,转化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从兵之初、干之初抓起,把培育法治精神作为强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不断强化官兵的法治思维、法治素养;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起,坚决纠正和克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是“领导治部属”“上级治下级”“官治兵”的错误观念,使领导干部带头敬畏法 治、厉行法治、捍卫法治,带头依法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进一步营造法治军队、法治军营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加快建设争创一流(正式)

加快建设争创一流

寿阳县质监局陈巍 继3月29日,全省质监系统干部大会之后,我们在学习3.29讲话的基础上,又利用一天的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并组织学习了<晋中市质监系统“抓住一个纲,突出三个点,扭住四个抓手”认真落实常高才局长讲话要求”>,经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以“继往开来,争创一流”学习活动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我局应该这次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使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带动全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经济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让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氛围全面形成。

(二)抓行风,严管理,行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始终要把行风建设作为生命线来抓实抓好,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一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明各项工作纪律及制度。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对直接面向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执法、行政许可、检验检定等工作制订行为规范,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和依据,挂牌上岗,集中办理行政许可项目。

(三)抓质量,创名牌。在夯实技术基础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扎实开展“质量兴县”活动,加大 “质量兴县、名牌兴企”的宣传力度,制定扶优扶强、培育名牌的具体措施,真正使“质量兴县、名牌兴企”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人心。

(四)抓安全,保平安,“两大安全”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这“两大安全”是质监部门担负的重要职责。

(五)抓执法,促规范,行政执法、质量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积极探索落实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四位一体”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结合全县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不断拓展行政执法的新思路、新领域,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加强学习型、研究型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在全面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对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六)抓效能,树形象,全力打造“五型”办公室。办公室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给办公室提出的新要求,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以全面打造“学习型”、“创新型”、“高效型”、“为民型”、“务实型”等“五型”办公室为契机,努力推动办公室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严格制度,加强管理。二是认真抓好行政管理,协助领导抓好落实督查工作,积极搞好上传下达和科室间协调,做好值班、机要、文件传阅督办等各项工作。三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加强票据管理,确保各项收费按标准收取。

下载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建设适应世界一流电网 国际一流企业要求的总部团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优秀团队打造一流企业

    创建优秀团队打造一流企业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以下简称“霍尼韦尔”)一直为中国国内及国际航空市场提供一流的航空电子产品及机械部件,是ARJ-21飞机机载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的......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共五篇]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李源潮 2011年10月,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就取得了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获得焊接项目的银牌和数控车、CAD机械设计等5个优胜奖。获奖选......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精选五篇]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记全国优秀工会之友、中国北车股份公司总裁奚国华 在2014年初召开的中国北车工作会议上,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北车股份公......

    建设优秀班组 打造一流团队

    先进班组建设经验材料2011年5月19日 建设优秀班组 打造一流团队 ——国电宝二发电公司集控二班先进材料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公司发电部集控运行二班以科学......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今年是“十二五”第二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

    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大学战略规划

    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大学战略规划 在以紫禁城为标记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一所有着诸多辉煌史的研究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摇篮、中国最大的战略导弹和......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之一。创新不断推动现代大学走向经济社会大舞台,在服务国家发展、引领......

    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催化剂公司

    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催化剂公司祁蕾中国石化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1年,中国石化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跻身第五位,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