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

时间:2019-05-13 07:0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

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通知

桂政发〔2012〕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

2007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桂发〔2007〕32号)并召开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经过3年攻坚,我区职业教育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实现了职业教育攻坚预期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提高我区职业教育首轮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内涵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实施的能力,特制定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

一、充分认识深化职业教育攻坚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没有“富民”就没有小康,实现“富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更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只有民众充分就业,民生才能不断改善。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性工程,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和富民的贡献率。

(二)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是我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要求

经济发展是“强桂”的基础,实现“强桂”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大力提升软实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在西部开发崛起的前列,使我区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强区。“十二五”时期是我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新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坚持科学发展,将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转变为环境友好型、人才和科技促进型,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做优产业质量。这迫切要求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上乘的产业一线技能型人才队伍。

(三)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是我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十年,是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吸引力;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并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富民强桂战略为根本宗旨,以教育移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出发点,以夯实基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创新机制为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和扶贫开发的贡献率。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处于西部地区前列、接近发达地区水平。职业教育对就业和扶贫开发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为西部经济强区建设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支撑,服务富民强桂战略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三)具体指标

到2015年,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87万人和38万人以上;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职业教育促进扶贫开发的能力明显提升;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质资源明显增加,建成115所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和3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基本形成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同步制度;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促进就业和“富民”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具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边境县、民族自治县(含享受待遇县,下同)户籍并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使贫困地区学生“学得起技能”。自治区支持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对贫困地区的招生数量,对接收上述地区学生较多的学校,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学校办好一批产业有需求、质量有保证、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使贫困地区学生“学到好技能”。学校要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广泛开展校企订单办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使贫困地区学生带技能就业创业,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二)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壮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推进职业院校优质资源建设。继续支持城市职教园区和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重点建设100所示范特色学校和200个实训基地;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重点建设15所左右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个左右实训基地。

(三)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开展专业规范化建设,对应千亿元产业调整更新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重点支持建设300个示范专业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对接,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制度;广泛组织开展师生技能比赛,建立一批自治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基地。

(四)实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以设区市为主稳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制定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化。探索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开展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试行“3+2”或“2+3”学制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支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支持各类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放教育培训资源,向其他学校开放职业教育课程。继续推进广西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的职业教育改革项目。

(五)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模式培养专业课教师,开展骨干教师研修,聘请一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构建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造就一批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六)实施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工程

落实区部共建试验区协议和实施方案,重点推进首府南宁职教园区、工业基地柳州职教园区、北部湾(钦州、北海)职教园区、边界国门崇左职教园区等职教园区建设,探索园区条件下职业教育集中办学模式。

(七)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工程

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所),在全区职业院校广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 “双证书”制度,使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两证”同步。

四、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是:

——自治区财政筹措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低于3亿元,重点支持22所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和6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从秋季学期起扩大免学费范围,对具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边境县、民族自治县户籍并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

——遴选一批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制度试点工作。

——制定企业办学和校企合作鼓励政策,支持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落实自治区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首府南宁职教园区、工业基地柳州职教园区、北部湾(钦州、北海)职教园区、边界国门崇左职教园区等4个职教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招生,“2+3”学制中高职联合办学招生计划扩大至1.5万人,拓展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78万人和34万人以上,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组织培训职业学校教师1万人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主要措施

(一)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稳步推进以市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实行自治区、设区市、县(市)三级办学管理体制,并遵循归口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调整为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若干行业部门主管;设区市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调整为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行业部门不再主管中等职业教育;县(市)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由教育部门主管。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方案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牵头,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根据上述原则组织制定。

(二)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自治区有关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合理配备教师队伍,按时足额拨付教师工资。着力培养培训和聘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鼓励各地出台促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加强职业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各地、各职业院校实行班主任津贴制度。加快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制定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按资格标准要求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自治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中职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三)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5年攻坚计划实施期间,自治区财政每年筹措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低于3亿元,市县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5%。市县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的教育资金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自治区统一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学校举办者应当按标准足额拨付。鼓励各地制定吸纳社会资金举办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对新建城市等职业教育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四)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

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合资、订单办学,鼓励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质量评价,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兼职授课,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资)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技术或产品研发推广中心。加快推进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型或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改革,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国有企业要积极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自治区将加快出台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具体由自治区工信委和国资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

(五)支持民办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民办职业教育是我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优化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环境,扶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独立举办或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切实保障民办职业院校的合法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制度和民办职业教育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民办职业院校收费管理机制,依法给予民办职业院校税收优惠。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积极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在大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要以发展为目标,以规范为手段,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对民办职业教育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民办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加快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采取五年一贯制、“3+2”或“2+3”学制等多种模式积极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接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规模,推进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招生制度;探索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创新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建立城市优质职业院校与县域职业学校一对一帮扶制度,实行联合开展招生、共同组织教学、协同推荐就业的“1+1+1”联合办学制度,城市学校要“管理下乡、教师下乡、设备下乡、课程下乡”,带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推进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放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和课程,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中小学进行职业教育渗透。

(七)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制度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协作,支持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广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优惠政策和简化程序,对职业院校获得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初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对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及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两证”同步。加大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营造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对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工种)的员工,在使用和工资福利等方面用工单位应参照执行大专学历人员待遇。

(八)落实市、县两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各市、县政府要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巩固首轮职业教育攻坚成果,将职业教育摆在事关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在总结首轮职业教育攻坚的基础上,针对地方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当地深入实施职业教育5年攻坚计划,重点加强国家和自治区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设区市政府要以市为单位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和专业布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示范性职业院校。鼓励有条件的市先行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扶贫富民的功能。县(市)政府要重点办好县级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扶贫开发的资源和政策,健全当地职业培训网络,加强外出务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九)健全职业教育督导和审计制度

建立职业教育督导制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每年开展一次对14个设区市本级职业教育督导工作,形成年度督导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职业教育督导的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研究制定。建立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审计制度,在职业教育攻坚期间,由自治区审计部门于每年年底对14个设区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对设区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和政策性投入进行审计。各设区市政府也要相应建立职业教育督导审计制度,定期对辖区县(市)的职业教育进行督导和审计。

(十)加强职业教育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

自治区继续保留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设区市、县(市)政府也要保留相应组织机构。各级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出台职业教育扶持政策,解决职业教育实际问题,持续深化“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合力推进”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对应相关的目标任务牵头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并组织实施。全区各地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主题词:教育 攻坚△ 计划 通知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十一届第38号

(2011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颁布日期:20110331 实施日期:20110701 颁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1年3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3月31日

第一条 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第四条 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工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有关职业教育工作。

第五条 本自治区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众传媒应当重视和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衔接、沟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职业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第八条 职业教育由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第九条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规划,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第十条 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职业培训由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

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可以依法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实施职业教育。

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举办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享有与政府出资举办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平等的法律地位。

第十三条 自治区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及其他投资者组建区域性或者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

第十四条 设立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 审批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布其审批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名称、地址、举办者、办学层次、性质、规模及批准文号等。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基本办学条件,对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对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应当吸收行业协会、企业参加,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评估达不到办学标准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原审批机关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第十七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变更举办者、名称、办学层次、类别,或者分立、合并、终止,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分立、合并的,其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主体享有、承担。

第十八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分立、合并、终止的,在妥善安置学 生、学员后,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并向审批机关提交符合法定要求的清算报告。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终止的,审批机关应当收回其办学许可证,销毁印章,注销登记,并监督处理好善后事宜。

第十九条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发布虚假招生广告、招生简章;

(二)超出许可范围办学、培训;

(三)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

(四)在招生中收取生源费以及违反国家规定向学生、学员收取费用;

(五)未按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培训活动;

(六)违法颁发学历证书、培训证书等证书;

(七)骗取国家资助资金;

(八)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在办学形式、专业设置、教学培训计划、教师聘用、招收学生、人事任免、经费使用等方面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享有自主权。

第二十一条 职业学校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配置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建设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应当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加强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十二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第二十三条 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及其以下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学校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公布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信息,引导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合理设置专业。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接受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学生、学员应当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学员就业、创业。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财政拨款、举办者自筹、学费收入、社会资助和捐赠、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

财政扶贫资金应当适当安排用于贫困村贫困农户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及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

第二十七条 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实验实训设备标准及学生人数平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保障职业教育经费。学生人数平均公用经费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收取费用应当执行国家规定,并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举办经费、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资助和捐赠等应当用于职业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安排资金为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就学资助。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在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奖学金。

鼓励职业学校采取减、免学费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教师配备标准配备师资,因地制宜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保障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确保师资数量、质量,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三十一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应当具备国家或者自治区规定的任教资格。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同时评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践的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教师的实践提供条件和方便。

第三十二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专业技能教学和培训的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第三十三条 自治区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行单独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激励制度。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投资审批、建设用地、土地置换、税费等方面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支持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农村经济、科技、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组织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 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讲师团、志愿者等多种形式下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

鼓励用人单位、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讲座、技术咨询、技术帮教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按规定接纳残疾人入学。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残疾人员接受职业培训。残疾人员参加就业培训按照规定享受培训补贴。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职工培训制度,配置与本企业职工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培训设施、设备,合理安排职工培训时间,保证职工培训经费。

第三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设备,免费接收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学员实习锻炼。

实习单位应当为学生、学员实习安排带教教师,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安排其从事有毒、有害、过重、超时的实习劳动。

鼓励实习单位给予实习学生、学员适当的补贴。对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应当支付合理的报酬。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依照法律、法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西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工作方案

广西深化职业教育攻坚 扶贫富民工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7号),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富民强桂”战略为根本宗旨,把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作为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推进教育移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主动对接经济、回报社会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创新机制。把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纳入扶贫开发整体战略,将职业教育攻坚和扶贫开发攻坚融合推进,统筹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和促进就业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力度。

2.夯实基础。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引导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壮大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推进职业学校优质资源建设。继续支持城市职教园区和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设,集中力量扶持示范特色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 建设。

3.提升内涵。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需求对接、学校与企业互动的格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4.服务扶贫。强化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和扶贫方面的功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群众、特别是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的青少年都有一技之长,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带技能进城转移就业,实现“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制度,帮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使职业教育的扶贫富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服务富民强桂战略的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

三、实施范围及主要内容

(一)扩大对贫困地区学生免除学费覆盖面。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现行国家和自治区免学费政策基础上,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免学费实施范围,对具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边境县、民族自治县(含享受待遇县)户籍并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使贫困地区学生“学得起技能”。

(二)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自治区统筹规划、财政重点支持100所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和200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引导更多的青少年选择就读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使 2 学生“学到好技能”。

(三)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教学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大赛、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吸引力。

(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同步工程。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所),在全区职业学校广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制度,使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两证”同步,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作。自治区继续保留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市)人民政府保留相应组织机构。各级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出台职业教育扶持政策,解决职业教育实际问题,持续深化“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合力推进”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对应相关的目标任务,牵头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并组织实施。各地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期间,自治区财政每年筹措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低于3亿元,市县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5%。市、县人民政府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 3 系。自治区统一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按标准足额拨付。鼓励各地制定吸纳社会资金举办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对新建城市等职业教育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

(三)落实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巩固首轮职业教育攻坚成果,将职业教育摆在事关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当地深化职业教育攻坚扶贫富民计划,重点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要以设区市为单位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和专业布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集中力量办好若干所示范性职业学校。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先行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富民的功能。县级人民政府要重点办好县级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扶贫开发的资源和政策,健全当地职业培训网络,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完善“双证书”制度。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加强协作,支持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广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优惠政策,简化程序,对职业院校获得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初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时,免予理论考核,对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及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两证”同步。加大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营造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 4 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工种)的,用工单位在使用和工资福利等方面应参照执行大专学历人员待遇。

(五)创新办学模式。建立城市优质职业学校与县域职业学校一对一帮扶制度,实行联合开展招生、共同组织教学、协同推荐就业的“1+1+1”联合办学制度,城市学校要“管理下乡、教师下乡、设备下乡、课程下乡”,带动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自治区支持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扩大对贫困地区的招生数量,对接收贫困地区学生较多的学校,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学校办好一批产业有需求、质量有保证、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职业学校要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广泛开展校企订单办学,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使贫困地区学生带技能就业创业,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第四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教育部

2015年7月27日

第五篇: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心得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文件

学习心得

认真研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使我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更深一步,使我意识到职业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也让我明白,身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还需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与贡献。

一、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升学教育,它强调道德修养的培养,它重在职业技能的训练,它突出创业、就业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不是多年不变的应试教育,它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紧跟市场变化而变化(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专业教育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校园教学,它是学校教学、企业实践、社会历练的结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它更是培训教育、就业教育,它是终身学习的具体体现(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

二、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十五年前,国家根据国情的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十五年后的今天,科研型、学术型的人才严重过剩,大批量本科生、研究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社会上更需要的是技能型人才,这个需求必将是长期的、稳定的。然而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远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于是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职业教育迎来了他的春天。时势造英雄,在这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也许你就是这个大趋势中造就的名师、专家,走上自己事业上的巅峰。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蒸蒸日上,同时又给了我们更大的挑战,对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了更高的要求。

1、“变”字当先

职业教育思路要“变”,不能一味的固守普通教育的思路,否者无法适应真正职业教育的需要。整天在黑板上开车床、在视频里做西点肯定培养不出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整天强调“分分学生的命根”,却对学生种种恶习视而不见的教学肯定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2、“严”字当头

转变教育思路,不以分数论高低,不代表我们要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要更加严格的要求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提升一个更高的层次,并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都要严格把关,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仅做到高进高出,而且低进同样高出。

3、“德”字为基

在任何业绩考核里,都把“德”字放在首位,“德”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之最。道理显而易见,师者无德,怎叫学者诚服?学者不诚服,师者怎样去开展工作?上课应付学生,应付课堂,更有甚者,放一些与本节课甚至与本学科无关的视频,老师轻松、学生高兴,看来皆大欢喜,其实不然,在学生心目中,已经在给你打折扣了,你应付他次数越多,你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就越清,学生看不起你的时候,他还听你“传道授业解惑”吗?还向你学习操作技能吗?所以“德”是我们做好职业教育的基础。

4、“学”字为梯

思路变了,要求高了,我们的履职能力达到了吗?以前在黑板上开车床就行了,现在要求你会真的开车床,而且要开的好,开的溜,要能教会别人开。怎么办?“学”!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一方面可以借助国家、省市组织的培训、企业实践等契机进行提高,但是这个提高很有限,更多的是靠自我学习——教学空隙去钻研,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假期主动到专业相关的企业做短期工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上是我研读六号文件的一点体会,认识肤浅,抛砖引玉。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总结

    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总结 二、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高中就业阶段发展,将高中招生增量部分全部用于扩大职业学校招生。我们的做法是 1.成立了*......

    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总结

    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总结今年是我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第三年,依照《河南省职业教育估计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考核体系的通知》中的要求,我们逐项认真......

    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零陵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教育局职教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学校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的《零陵区农村中等职业教......

    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自查报告

    **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自查报告 **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3月26日 **区是1997年**地区撤地设市成立的新区,位于广西南部、**城区西南部,距离**市中心城区8公里。下辖6个镇,116个......

    陕县职业教育攻坚自查报告(合集五篇)

    陕县职业教育攻坚自查报告 陕县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六月八日 陕县职业教育攻坚自查报告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开展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情况专项督......

    关于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完善“城乡清洁

    附件1 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完善“城乡清洁工程” 长效管理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我区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

    浅谈新时期如何深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CZHONGZE.COMBXXWOOD.COMTEXRESOURCE.COMFJNPDX.COMherealife.cn 浅谈新时期如何深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

    ***镇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及未来五年计划

    白泥镇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及未来五年计划一、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完成情况(一)减贫成效1.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我镇有省级贫困村5个(其中:魁龙、新寨为一类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