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021-04-14 15:2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微专题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018·全国卷Ⅰ·T2·集合的补集运算

2018·全国卷Ⅱ·T2·集合的元素个数

2018·全国卷Ⅲ·T1·集合的交集运算

2017·全国卷Ⅰ·T1·集合的交、并集运算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是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以及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多数与函数、不等式、复数等知识相结合,难度一般,属于送分题,故复习时不必做过多的探究,只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就能保证不失分,得满分。

考向一

集合及运算

【例1】(1)(2018·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x|x2-x-2>0},则∁RA=()

A.{x|-1

B.{x|-1≤x≤2}

C.{x|x<-1}∪{x|x>2}

D.{x|x≤-1}∪{x|x≥2}

(2)(2018·辽宁五校联考)已知集合A={-2,-1,0,2,3},B={y|y=x2-1,x∈A},则A∩B中元素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3)(2018·济南一模)已知集合A={x|ax-6=0},B={x|1≤log2x<2,x∈N},且A∪B=B,则实数a的所有值构成的集合是()

A.{2}

B.{3}

C.{2,3}

D.{0,2,3}

解析(1)解法一:解不等式x2-x-2>0得x<-1或x>2,所以A={x|x<-1或x>2},所以∁RA={x|-1≤x≤2}。故选B。

解法二:因为A={x|x2-x-2>0},所以∁RA={x|x2-x-2≤0}={x|-1≤x≤2},故选B。

(2)因为A={-2,-1,0,2,3},B={y|y=x2-1,x∈A}={3,0,-1,8},所以A∩B={0,3,-1},所以A∩B中的元素有3个。故选B。

(3)因为A∪B=B,所以A⊆B,又B={x|1≤log2x<2,x∈N}={2,3}。当a=0时,集合A为空集,符合题意;集合A不是空集时,A={x|ax-6=0}=,由=2或=3,可得a=3或a=2,所以实数a的所有值构成的集合是{0,2,3}。故选D。

答案(1)B(2)B(3)D

(1)求解集合的运算中,要根据集合的表示把参与运算的各个集合求出,再根据交、并、补的定义进行运算。

(2)对于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一般可用列举的方法求解,若集合涉及不等式的解集,则常借助数轴处理。

变|式|训|练

1.设全集U=R,集合A={y|y=x2-2},B={x|y=log2(3-x)},则(∁UA)∩B=()

A.{x|-2≤x<3}

B.{x|x≤-2}

C.{x|x<-2}

D.{x|x<3}

解析 全集U=R,集合A={y|y=x2-2}={y|y≥-2},所以∁UA={x|x<-2}。又B={x|y=log2(3-x)}={x|3-x>0}={x|x<3},所以(∁UA)∩B={x|x<-2}。故选C。

答案 C

2.已知集合A={x∈R|=},B={1,m},若A⊆B,则m的值为()

A.2或

B.-1或2

C.2

D.-1

解析 由=,得x≥0,x2-2≥0,x=x2-2,得x=2,因为A⊆B,所以m=2。故选C。

答案 C

3.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x∈A,y∈A,x-y∈A,所以当x=5时,y可以是1,2,3,4;当x=4时,y可以是1,2,3;当x=3时,y可以是1,2;当x=2时,y只能是1。综上所述,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10。

答案 10

考向二

命题及其真假判断

【例2】(1)(2018·郑州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1,则a2>1”的否命题是“若a>1,则a2≤1”

B.“若am2

C.存在x0∈(0,+∞),使3x0>4

x0成立

D.“若sinα≠,则α≠”是真命题

(2)(2018·渭南质检)已知命题p:∃a,b∈R,a>b且>,命题q:∀x∈R,sinx+cosx<。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綈p)∧q

B.p∧q

C.p∧(綈q)

D.(綈p)∧(綈q)

解析(1)对于A,“若a>1,则a2>1”的否命题是“若a≤1,则a2≤1”,故选项A错误;对于B,“若am23x,故选项C错误;对于D,“若sinα≠,则α≠”的逆否命题为“若α=,则sinα=”,且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

(2)命题p:当a>0,b<0时,表达式就成立;命题q:∀x∈R,sinx+cosx=sin≤,故表达式成立。故两个命题均为真命题。故选B。

答案(1)D(2)B

(1)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

①一般命题p的真假由涉及的相关知识辨别。

②四种命题真假的判断: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而其他两个命题的真假无此规律,特别注意逆命题与否命题。

③形如p∨q,p∧q,綈p命题的真假根据p,q的真假与联结词的含义判定。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定

①全称命题: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验证p(x)成立,要判定其为假命题时,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②特称命题:要判定一个特称命题为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M中至少能找到一个元素x0,使得p(x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特称命题就是假命题。

变|式|训|练

1.若命题p:对任意的x∈R,都有x3-x2+1<0,则綈p为()

A.不存在x∈R,使得x3-x2+1<0

B.存在x∈R,使得x3-x2+1<0

C.对任意的x∈R,都有x3-x2+1≥0

D.存在x∈R,使得x3-x2+1≥0

解析 命题p:对任意的x∈R,都有x3-x2+1<0的否定为綈p;存在x∈R,使得x3-x2+1≥0。故选D。

答案 D

2.已知命题p:∀x>0,ln(x+1)>0;命题q:若a>b,则a2>b2,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綈q)

C.(綈p)∧q

D.(綈p)∧(綈q)

解析 因为x>0,所以x+1>1,所以ln(x+1)>0,则命题p为真命题;因为1>-2,但12<(-2)2,所以命题q是假命题,则(綈q)是真命题,所以p∧(綈q)是真命题。故选B。

答案 B

考向三

充要条件

【例3】(1)(2018·天津高考)设x∈R,则“<”是“x3<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8·北京高考)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a-3b|=|3a+b|”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1)解法一:由<,得0

解法二:由<,得0,3=-<1,所以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2)因为|a-3b|=|3a+b|,所以(a-3b)2=(3a+b)2,所以a2-6a·b+9b2=9a2+6a·b+b2,又因为|a|=|b|=1,所以a·b=0,所以a⊥b;反之也成立。故选C。

答案(1)A(2)C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D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3)转化法:若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綈p是綈q的充要条件,则p是q的充要条件。

变|式|训|练

1.设a,b∈R,则“log2a>log2b”是“2a-b>1”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因为log2a>log2b⇔a>b>0,2a-b>1⇔a>b,所以“log2a>log2b”是“2a-b>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答案 A

2.(2018·福建联考)设命题p:x2-(2a+1)x+a2+a<0,命题q:lg(2x-1)≤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C.D.解析 命题p:a

答案 A

1.(考向一)(2018·济南联考)已知集合A={x|y=},A∩B=∅,则集合B不可能是()

A.{x|4x<2x+1}

B.{(x,y)|y=x-1}

C.{y

D.{y|y=log2(-x2+2x+1)}

解析 集合A={x|y=}={x|x≥1},对于A,{x|4x<2x+1}={x|x<1},满足A∩B=∅;对于B,集合为点集,满足A∩B=∅;对于C,{y={y,满足

A∩B=∅;对于D,{y|y=log2(-x2+2x+1)}={y|log2[-(x-1)2+2]}={y|y≤1},A∩B={1}≠∅。故选D。

答案 D

2.(考向一)(2018·西安联考)从集合{(x,y)|x2+y2≤4,x∈R,y∈R}中任选一个元素(x,y),则满足x+y≥2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如图,先画出圆x2+y2=4,再画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可行域,即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求概率P===。

答案

3.(考向二)(2018·西安质检)已知命题p:∀x∈R,不等式ax2+2x+1<0解集为空集,命题q:f

(x)=(2a-5)x在R上满足f

′(x)<0,若命题p∧(綈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3,+∞)

C.[2,3]

D.∪[3,+∞)

解析 由题意命题p:∀x∈R,不等式ax2+2x+1<0解集为空集。当a=0时,不满足题意。当a≠0时,必须满足:解得a≥2;命题q:f

(x)=(2a-5)x在R上满足f

′(x)<0可得函数f

(x)在R上单调递减,所以0<2a-5<1,解得

答案 D

4.(考向三)(2018·西安联考)在△ABC中,“·>0”是“△ABC是钝角三角形”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解法一:设与的夹角为θ,因为·>0,即||·||cosθ>0,所以cosθ>0,θ<90°,又θ为△ABC内角B的补角,所以∠B>90°,△ABC是钝角三角形;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不一定是钝角。所以“·>0”是“△ABC是钝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解法二:由·>0,得·<0,即cosB<0,所以∠B>90°,△ABC是钝角三角形;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不一定是钝角。所以“·>0”是“△ABC是钝角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答案 A

5.(考向三)(2018·辽师大附中模拟)“0

(x)=满足:对任意的x1≠x2,都有f

(x1)≠f

(x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因为当0

(x)在(-∞,+∞)上递减,所以任意x1≠x2都有f

(x1)≠f

(x2),所以充分性成立;若m<0,g(x)在(1,+∞)上递增,h(x)在(-∞,1)上递减,g(x)<0,h(x)≥0,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f

(x1)≠f

(x2),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答案 A

下载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二轮复习数学理配套讲义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