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

时间:2019-05-13 00:0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

第一篇: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

PowerPoint的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

课件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走入了课堂教学中,课件教学省时多变优势,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练习技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在制作PPT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对PPT进行编辑,比如添加新的幻灯片,比如复制。移动已有的幻灯片,现在将介绍PPT插入、复制和移动幻灯片的方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和声音等对象。

ppt插入幻灯片简易操作:

① 新建幻灯片-功能区命令法。单击功能区上的“插入”,在展开的选项卡中选择“新幻灯片”。

② 新建幻灯片-快捷菜单命令法。选择一张幻灯片,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就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找到“新幻片灯”选项,点击即可。

ppt复制幻灯片简易操作:

① 复制幻灯片—功能区复制法。这个和上述增加幻灯片不同的是,它是点击功能区上的“编辑”键,在展开的菜单中选择复制。然后将鼠标的光标移到需要粘贴的位置,单击“粘贴”选项即可完成复制粘贴了。

② 复制幻灯片-快捷菜单法。选定所需要复制的幻灯片,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这一选项,接下来和上面的粘贴法一致即可。

ppt移动幻灯片简易操作:

① 移动幻灯片同样有三种方法,一是单击功能键上的“编辑”,在展开的选项卡中选择“剪切”,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在所需的位置进行粘贴即可。② 选择所需要移动的幻灯片,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这一功能,然后再“粘贴”即可。

③ 直接选择幻灯片,鼠标拖至合适的地就松开即可。

PPT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简易操作:

① 在要出现声音的第一张幻灯片中单击主菜单“插入/影片中的声音/文件中的声音(或剪辑库中的声音等)”,选择一声音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是否需要在幻灯片放映时自动播放声音”中选择“是”,在幻灯片上显示一喇叭图标。

② 右击该喇叭图标,选择“自定义动画”中的“多媒体设置”项,选择“按动画顺序播放”,播放时“继续幻灯片放映”,停止播放在“5张幻灯片后”。

③单击“其他选项”,选择“循环播放,直到停止”。

ppt灯片中插入图片简易操作:

① 打开PowerPoint软件,点击“插入”→“图片”→“新建相册”,在弹出的【相册】窗口中选择“文件/磁盘”,选择本地磁盘中需要批量插入的所有图片,点击“插入”。②

在新弹出来的【相册】窗口中,设置好各类参数,尤其重要的是“图片版式”和“相框形状”的设置,这里以将“图片版式”设置为“1张图片”,“相框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为例。

③ 这时,你批量插入的图片已经以美观而简洁的相册形式出现了;你可以选择在首张幻灯片设置相册的名称,以及背景颜色等个性特征。

第二篇: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新时代遇到的挑战较之从前更甚,采取多样性教学设计已成为业界共识。本文拟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多样性的重点和难点出发,列举并挖掘教学设计多样性的多种渠道和方式,通过对教学设计效果的科学评估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良性循环。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多样性的重点和难点 现如今,信息化早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方向,电脑计算机作为信息化最主要的工具也成为生活中丝毫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培养初中生熟悉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既是国家对青少年素质提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初中生和学生家长对初中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多样性设计的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在多样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接收并运用知识的速度,通过多样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争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所辅助。然而,多样性教学设计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存在诸多难点,信息技术教师有时被迫放弃教学设计的多样性,不得不采取最传统但效果不甚理想的教学方式。当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领导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不如语数外等主要学科重要,忽略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关注和倾入。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资金人力投入,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需要更多资金准备更多的高新设备,多样性教学也大多依赖这些设备实现。第三,初中生及家长自身严重低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前瞻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对于学生事倍功半,对于教师则磨损其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多样性的渠道和方式 2.1设置巧妙悬念,增强探究动力 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师一般采取和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学生在听取知识后上机练习,如此一来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属于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压制学生的个性特点,磨灭某些天赋倾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大多数学生会越来越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趣,很难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初始目的。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巧妙的悬念,增强学生对悬念的探究动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学习到的课程内容才能真实有效。采用这一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将会有效并且久长。2.2注重学生层级,实施不同教学

作为初中教育者,我们面临不能更改的一个现状:即使同样上课听课,作业考试,不同学生的课堂效果和成绩都是有差别的。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与现实中信息技术工具必须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学习,这就与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态度等密切相关。在使用一贯制相同课程教学设计的情况下,面对所有学生都安排相同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肯定出现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现象[1]。我们不能逃避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应该正面这种差别,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利用这一课程并非中考科目的优势,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有所得并有所期待。

2.3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快乐学习

初中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对应其特殊的表现特点,初中生对于新知识有较高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同时又具有较为旺盛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注意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中考科目学习之外,学习到自己感兴趣且具有知识性的课程。寓教学于乐,寓学习于乐,营造信息技术教学的快乐氛围。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游戏,使学生能在游戏中伴随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2]。2.4选择适当媒介,营造良好效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媒介,当然可以帮助我们将教学思想和内容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对教学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使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都得到提升。现如今,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中充满信息技术的存在,在此状况下,我们必须紧抓技术的脉搏,丝毫不能放弃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利用,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不能有丝毫迟疑。信息技术教学媒介一般涵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通常可见的是电脑、投影仪、展台、电子白板和与互联网的互通;软件常见的则是多媒体课件、系列办公软件、可以与学生端机器互通并实现控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等。根据教学设计的进度和内容不同,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介,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充分挖掘这些教学媒介硬件和软件的作用和优点,使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灵活运用和对教学媒介的使用高度融合,整体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实现事半功倍。2.5注重启发引导,寻求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为成长中的拦路虎。尤其是不良的游戏和网页等,有可能影响学生走上歧途。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3],争取启发学生拥有健康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波涛中掌好自己前行的舵,善于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而非被信息技术利用引入歧途。

3注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多样性的效果评估 多样性教学设计完成后,对教学设计的效果评估并非无关紧要。作为教学本身的延伸和巩固,教学效果评估是用来衡量教学设计全程和效果的手段,对教学设计的真实价值做出论断。需要注意的是,对多样性教学设计的评估,不但要重视教学设计采用的方法能不能实现期待的效果和课堂表现,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评测,包括学生对多样性教学设计的回应,对自身学习效果是否认可等等,综合评估多样性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在多样性教学设计的前期、中期、后期,对教学设计的评估要一贯到底,从中随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运用经验,为以后多样性教学设计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素材[4]。

第三篇: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电子白板的使用

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

电子白板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学。电子白板由普通白板发展而来,最早出现的电子白板为复印型电子白板,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需要,出现了交互式的电子白板。

一.基本参数

电子白板的最影响也是最直观的基本参数是:

(1)计算机接口:国际标准通用USB接口。

(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每一线上的点数数量(或者像素)。通常是沿着一个屏幕或监视器的水平和垂直边缘来表示点数;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流畅。

(3)校准方式:一般校准点数至少要2点以上,这样比较精确定位,不会产生漂移,反应快。

(4)响应速度:响应速度越快,越接近人平常习惯操作,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5)触摸精度:精度高,对触摸反应越灵敏。

二.基本功能

1.基本的批注与绘画功能;

2.鼠标功能;

3.恢复和更新功能。

4.辅助工具。

5.屏幕捕获、层技术、图形编辑功能。

6.无限页书写功能;

7.手写识别功能。

三.自身优点。

1、通常我们开会,有了电子白板以后只需认真听讲就可以了,演讲的人书写完之后,只需轻按一下按键或按一下遥控器,就可以把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完完整整的打印下来,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或者使用电脑的人只需轻按一下按键或按一下遥控器,就可以把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完完整整的输入到电脑里。

2、电子白板可以无限延展书写空间。

3、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实现远程开会与远程教学。

四.应用领域

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电子白板产品备受教育市场关注,特别是互动电子白板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互动电子白板于课堂教学上,已成为全球教学活动多媒体化发展的趋势,互动电子白板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互动式电子白板全面搭配短焦投影组成多媒体教学系统,在与互动电子白板配合使用时更方便,演示更完整,交流更顺畅。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可以在白板上直接操作,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备和超越黑板的所有功能,包括随意书写、画图、批注重点,并且可以使用或编辑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项综合性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建构知识

教师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精心设计,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这样,在形象的强烈刺激下,唤起学生对长时记忆中有关知识的经验和表象,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2、创新设计教学活动,整合课堂教学资源

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构思,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方便地解决PowerPoint 或Flash 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地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

3、电子备课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学设计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时预设的,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和老师不断修改课堂预设内容的过程。在高度的

课堂交互中,通过师生的讨论与交流,能产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想不到的问题。利用交互白板自带的工具与资源库,就可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产生了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不同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4、及时反馈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反馈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反馈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地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交互白板,将有更多参与协作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个人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把处理复杂的概念和问题的结果更加清晰、高效、动态化;对教师来说,有利于因材施教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六、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设计牵强附会

教师为了体现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特意设计学生轮流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划勾或花圈,一个很简单的授课内容被无限制地放大,设计的活动明显是为了使用电子白板,牵强附会使教学策略出现了偏差。

2.电子白板角色定位不准

教师仅仅将电子白板的使用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表演方式,在被动地使用电子白板,一会儿使用电子白板,一会儿又使用黑板。殊不知电子白板完全可以取代黑板,并实现许多黑板不能实现的功能,电子白板仅仅发挥了投影加幕布的作用,教师只是给PPT 演示换了个新舞台。

3.冗余资源应用表现明显

实验课例中,教师一边做实物实验,一边又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视频展台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能够用直接观察法完成的学习转换为电子白板呈现,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七、结论

在教学实践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感受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其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和观察力。它承接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还克服了多媒体投影的不足和缺陷,在进行教学内容呈现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多样化的交互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电子白板的应用也存在些许问题。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性应用电子白板,所以,教师在电子白板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一定要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以便能够最好地适应和运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谢代江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变革的思考

在发达的地区,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我们桐梓,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个人的认识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确立了五个方面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

教师的这种感觉,首先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在这门课中,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探索,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商有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其次,这种感觉会使教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很多老师自己也比较注意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考试有关的东西,除此以外极少关心。而且,由于基础教育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任教几年以后,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随着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再次,教师会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个体教学走向合作教学。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研方法、各种专业、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将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和更新。

3、教学模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要探究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目标)

4、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独立动手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发现新问题,将学习与创造、探索与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围绕学科知识的一个主题组织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和主体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善于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中,促进其它学科学习,通过众多信息的归纳、综合抽象、评价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规律,得出有创新的结论。例如:我在上“flash第9课 设置按指定轨迹运动的效果”的时候,我是这样考虑的:学生有了第7、8课的层的概念和层的安排顺序的学习经验:遮蔽层在上,被遮蔽在下;而第9课基本上和第8课的相同:引导层在上,被引导在下。因此在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只是探索问题的引导者、完成任务的协作者和伙伴,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老师没有必要告诉他们答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是学生自己的工作,为了能学会使用这个软件做出生动的动画,首先就必须要学会这软件,为了能解决问题,他们就必须通过利用旧知识、查找教材、询问同学来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精神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

5、教学评价的改变

第一,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同学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第二,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行为等的考查。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 ①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对于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③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换一句话说,就是以多角度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状况。

第三,实践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它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景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整体教学评价方式。实践教学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要事先确定评价学生作业表现的规则和标准。例如,学生作业表现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表现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要事先给学生说明(知道),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

②评价的作业要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这表现为教学评价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作品创作。如:制作母亲节卡片、“六一”儿童节卡片、小板报等,都取材于生活。那么教学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

信息技术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探索以新课程教学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日常行为习惯差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时常出现:不穿鞋套进机房,学生行为随意,桌椅乱摆,室内常有杂物 „ „ 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差,我们有责任培养、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课堂。

问题二: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待提高

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小学开设时间短,学生计算机水平低,差距大。课堂上,教师强调技术,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思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这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多花时间去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情况是:信息技术教师要帮其他教师制作课件,维护软硬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一天工作繁杂,很难静下心深入研究教学。面对困难,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减负。

问题三:学生德育薄弱

有些学生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就搞起小动作来了。我在教授学生文件的复制、删除内容后,计算机中的文件副本冒出来很多,保存文件经常被删除。有的学生浏览一些不该浏览的网页,玩一些不该玩的游戏。硬件也时常遭到破坏,比如鼠标球经常丢失,耳机经常被掰断,给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这种情况危害性小,但学生掌握的技术越多,越高级,没有一个好的思想品质,对社会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危害。现在网络犯罪案件上升势头迅猛,犯罪人也呈现低龄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问题

四、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

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按照课程方案安排 信息技术课,但一般都是每周课时仅为一节,导致了教师在制订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的现象发生 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致于造成 放鸭子教学现象时有发生

问题

五、只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隐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就是完成了其教学任务,而把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一过程忽略了。有些教师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内容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这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发展性很不相称

问题

六、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三、利用信息技术课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

1,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开设信息技术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学会使用它们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之外,还涉及许多其他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通过电脑和互联网获取信息这一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其今后在信息社会中的工作与生活的质量。

2,抛开课时与教材的束缚,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在课时不充裕的束缚下,如果教师只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一般只能完成教材上 面显性知识的传授,难以在培养学生隐性知识方面有什么建树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该合理运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那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活动或者任务的方法,调动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自身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作业或任务这样不但可以缓解课时少的问题,还能使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也能在隐性 知识方面得到培养。

3,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隐性知识的培养上

素质教育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如果教师没有把教学的重点从显性知识的传授转移到隐性知识的培养上来,即使 学生接受过好几年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信息素养方面也不会有多少收获,隐性知识不能像显性知识那样通过书面或者言语来传授,那就要 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教学的引导者,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 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应发生的变化。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隐性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切实地把教学看成是对人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活动,在教学中不是把目光停留在作为事实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能够深入地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把它们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

4,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像电脑使用培训课程那样,要明确信息技术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培养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要重视精神培养和道德培养。

2,采用合理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法与小组协作法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3,丰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积极地将各学科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引入教学,丰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各种知识的适当整合,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迁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从关注学生的需求入手,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学生是富有个性的,在学习中会有合作交流的内在需求;只有这种建立在内在需求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受到欢迎,也只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合作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关注学生需求,倡导主动探究,重视课堂反馈,关注学习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为其终生发展增加强劲的助动力。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创新更是一种能力,它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操作能力,它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又有所区别,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的很多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上的,而软件太多,更新太快,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跟上这样的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的途径

1.教师应转变观念,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为此,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学活动时时是创造之时,课内外处处是创造之地的思想。我认为创造力并非专家学者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点新思想、新意识、新观点、新方法等等,都可称得上创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阔视野,大胆设想才能萌发创造动机,实现自我创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现在学习的很多书本知识,有一部分将在未来的社会中逐步淘汰,而将来迫切需要的很多知识又无法在今天预见,更不可能在有限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完全学到。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竖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学、愿学,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中具体采取的方法。(1)巧设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必需经常地、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创新情境,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如我在教学《屏幕保护程序》时,一上课我就讲故事:一天,小明慌慌张张地跑来找老师,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老师,你快去看看吧,我的电脑要爆炸了!”等老师和小明一起到它的电脑前一看,屏幕上呀是满屏的飞行物在乱撞。只见老师移动一下鼠标,飞行物就没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操作错误,有的说电脑坏了,还有的说是乱按键盘,电脑生气了。(原来是屏幕保护程序在作怪)这样引入新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创设一种发生在身边的情境,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主题──学习屏幕保护程序。这说明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活跃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想出说出意料不到的内容。(2)引导想象,挖掘创新意识。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较好地发展。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绘画教学时,我设计这样一个课题──《美工设计》,提供给学生的画中只有一个圆的轮廓,让他们在上面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想怎样画就怎样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结果令我万分惊奇,学生的画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有画太阳的,有画娃娃脸的,有画钟表的,有画车轮的,有的还在圆里面画了一幅画……。由此可见,我们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丰富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并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动手实践,启发创造思维。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它和其它课程不一样,不能纸上谈课,在教学时需让学生亲自实践验证问题。如在教学《输入汉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学生一段文字,“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小花。多美的春光啊!”让学生动手在电脑中输入,在输入汉字的过程中若有问题,可记录下来。再让学生提出发现的问题,如“绿”字是怎样输入的?如何找到当前文字框中没有的汉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动手实践时发现的,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后在机器上验证来解决问题。最后,为了巩固重难点,让学生再次动手输入一段内容,有的学生输入的是语文书上背诵的内容,有的写的是想对老师说的话,有的写小作文,还有的输入的是学习此课的感受。总之,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不仅提高了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操作能力,学会了学习方法,而且在实践时能突发灵感,启发创造思维,从而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我摸索出一套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即:主体激发──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尝试自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想象──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交流──实践小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巧设情境、引导想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实践证明: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能做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有的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学会了思考;有的学生学会了想象;有的学生学会了帮助别人…… 这些都充分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而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

五、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新课改后,教师的专业水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育终极目标的引导下,教师主动通过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不断追求专业成长,从而达到自身素质提高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课担负着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良好信息素养的责任。

● 现状分析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年轻,教龄较短,但学历较高,且专业不对口的比例非常高。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师中,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比例很低。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还有为数不少的小学中没有信息技术教师。

● 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1.不断改进教法,努力提高课堂绩效

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信息技术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法,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和磨练自己,努力提高课堂绩效。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存在“重技术、轻教学”的现象,注重技术方面的钻研,忽视教育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在教学中存在不足。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仅精通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应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创新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教学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加以评价和肯定,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2.重视教学反思,落实课堂改进计划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实践中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观察、调节和评价的系列行为。包括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反思。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使之成为一种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习惯,形成“实践→反思→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提高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3.注重教学研究,扎实开展合作交流

学校应多为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校内交流的机会,在校本研修中考虑信息技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注重培养教师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捕捉问题的能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索。

小学校信息科技教师的人数一般都不多,开展校内教研有一定困难,有必要开展学科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4.转变自身思路,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有为才有位。时间是挤出来的。针对工作繁杂、学习时间有限、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等现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安排、合理统筹各项专、兼职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钻研教法,学习相关技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跟踪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学校发展和全体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大胆提出自己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设想,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2012年7月16日

第五篇:论企业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模版)

论企业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进行了描述,说明了其包含很多的创新方面;接着介绍了我国企业创新的现状,距离发达国家企业创新手段仍有很大差距;然后又阐述了企业创新所面临的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一系列的挑战;最后对于企业创新所涉及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说明了其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信息技术

1.前言

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所有的企业都在试图寻求适合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在这里企业管理也渐渐的形成了一门学科。如何在企业管理上进行创新,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学家争相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亦是如此,可以说,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做好企业创新,而其中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尤为重要。而作为企业管理创新上的重要表现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上的效率和企业的影响力。因此,也可以说信息技术顶用对于现代企业是必不可少的。

2.企业管理中的创新小述

基于现代企业竞争对于各个企业压力日趋增加,使得企业管理上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此,我们必须适应环境变化,紧抓发展机遇,认清并接受企业管理创新。

2.1企业管理创新内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支撑下,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提出管理模式的新想法或者管理层的调动,而是包含了多个方面,不仅仅包括员工岗位调动和工作流程,还包含了决策人对于企业的经营观念和战略部署;组织结构和行为;管理规范和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调节和应用。因此,将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1.1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保守的管理必将以失败告终。所以,为了使企业随时都具有强烈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必然要不断的积极参与良性竞争。其中,企业的高层次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信誉,因此,企业的决策人必须树立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抓住创新的核心点。1.2 企业管理的战略创新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管理上的战略部署,既要反对冒进,同时也要杜绝保守,并要在传统的战略模式中,寻求和发展新型的能够适应发展环境的战略决策。

2.1.3企业管理的体制创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个灵活的体制,不仅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还要做到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能够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及时凋整,以确保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2.1.4企业管理的业务创新无论对于企业的决策人,还是对于一般员工来说,业务创新至关重要。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人才的充分利用和培养,已成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对此,对于人才方面的管理规范化和人才的业务培养专业化占据重要的位置。

2.1.5企业管理的技术创新除了人才之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着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国外交流引进等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中,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很多企业甚至成为了主要的技术支撑。

2.2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面对着日趋显著的“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等现象的出现,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之中。可以说,现在我国的企业之中,工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复杂交替,面临的问题也是瞬息万变。对此,在众多的适应这种变化的企业之中.管理上的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

因此,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基本摆脱了消极的被管理式,转而代之的是自主管理和参与。许多企业在应对国际上强大的竞争时。在管理上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同时在人才培养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可以说,我国的企业中,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技术手段也不断地升级,管理模式也不断的得到了创新。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中一些500强知名企业,我们的企业管理模式还是相对粗糙。员工的综合素质也有待增强,同时,生产手段和技术也有待提高,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上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2.3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挑战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仍然有诸多的挑战,也就是说,仍有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在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后,才能充分的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2.3.1认清企业管理创新时企业成长的作用很多企业在企业管理的创新上投入并不多,原因在于企业的决策者并未清楚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对于企业的成长的作用。所以,首先必须认清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例如: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力;员工队伍创新能够提高业务效率等等。

2.3.2认清并正视创新阶段的阻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要有观念支持,就是说,在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创新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会包含很多困难和阻力。对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需要不断的面对挑战。

2.3.3企业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企业创新要从实际出发,在结合了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同时还要认清外部的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综合一切的发展和创新信息,从而走循序渐进的创新路子。

2.3.4积极引进有利于创新的科学技术如今,科学技术已对很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技术投入的作用完全超过了资本投入的作用。只有在控制和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才可能将企业带入一个正确和快速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核心创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信息技

术,可以说,在企业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

3.1信息技术对在企业理念创新的应用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理念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无法估量。例如,“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员工从“生产手段”过渡为“组织人”、“社会人”等,这要靠信息技术来进行宣传和总结;再比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鼓励创新,而创新的灵感和手段要靠信息技术来进行情报和消息搜集。

3.2信息技在企业战略创新的应用在知识成为如此宝贵的财富之后,企业就将知识和信息的分析看作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中涉及到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汇总等都要靠信息技术来实现。让这些情报信息直接是决策者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相应制定了合理的战略。

3.3信息技术在企业其他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生产作业管理、企业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应用。而这些合理应用又直接推动着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

4.结束语

企业管理创新是伴随着企业的产生、发展和扩大等一系列过程的,只要有企业,就必然会出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因为它并不是简单的改革或者变化,而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综合了一切外部联系所指定的计划。可以说,管理创新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毕业论文网提供大量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1]陈志军.论企业管理创新.山东社会科学,2002,(2).

[2]齐文波. 论企业管理创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

[3]郭晓宇,关晓红.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2).

下载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工具的创新应用软件介绍、应用方法、策略与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