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语文浅论
生态语文浅论
摘要:“生态语文”首先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明提出,得到较多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认同。生态语文是一种用生态理念去学习、教授、研究语文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流派。基于学生、以文为本、个性教学、适性发展是它的基本理念。自然性、自主性、生命性、创新性是它的主要特征。语文课程体系生态化、语文教材编制人性化、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语文学习方式个性化、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它的主要策略。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对语文教学、学生和教师发展都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生态语文生态语文教学“生态语文”首先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家港市教研员蔡明提出。几十年来,他一直以“生态语文”教育为抓手,带领团队研究生态阅读文化、生态作文教学和生态课堂建设。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一批一线语文教师找到了精神栖息家园,走上了专业成长道路。生态语文正成为改革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乃至基础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下面将对“生态语文”的概念、基本理念、主要特征、实施策略本质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态语文概念的厘定
特级教师蔡明认为,“生态语文”是语文的一种信仰、理想。“生态语文”自身否定了试图给它定义的任何轻举妄动。无论如何,你不能把语文当成一门孤立的和静态的学科观察。什么时候,你第一次感到了“生态”?或者是在什么样的时候,你感觉到了语文需要“生态”?你就会默许“生态语文”这一存在[1]。朱治国提出,生态语文就课堂学习而言,指课堂中的语文生长状态。生态语文关注的语文生长状态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语文活动状态,而“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是将生态语文与其他语文教学区别开来的本质所在,是生态语文的基本价值取向[2]。徐凌云觉得,生态语文就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系统观、生态观,促使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转变,注重实践与体验,另一方面促使教学生态的改善,通过转变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建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3]。
综上观点,生态语文是一种用生态理念去学习、教授、研究语文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流派。生态语文的关键在于“生态”,而“生态”的本质就是遵循规律。遵循规律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两点:第一,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生态语文教学中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第二,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即“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承认学生是有不同个性的个体,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态”气息。
二、生态语文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共同的课堂,生态语文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和文本作用的课堂,保持学生和文本的活跃性是生态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生态语文课堂教学理念集中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学生。基于学生就是以生为本,从学生经验出发,重视学生兴趣。语文的意义只有在“课程”执行中才会发生,无论你对语文有怎样完美的认知,如果失去了与学生的紧密关联,就失去了价值。有些风靡一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之所以成为明日黄花,就在于它是教师的语文,而不是学生的语文。生态语文课堂以人为本、基于学生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使学生习得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以学生为本,培养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4)基于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以文为本。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教学,所以生态语文首先强调生态阅读教学。如果一节语文课对文本的诠释不是生态化的,生态语文就没了载体。文本自身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具有生态本质,应当成为引领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设计的依据。文本生态维度应该成为生态语文课堂建构的核心。解决语文课堂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科学方法合理调适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文本的充分理解与吸纳,使语文学科真正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教师必须从文本内在生态型这个维度出发,建构学生丰满自主的精神家园。
3.个性教学。课堂既是学生的课堂,是文本的课堂,又是教师的课堂。在生态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之外,还要注重自身教学个性的开发。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鲜明的教学个性与教学艺术,并且个性是符合自身特点,能够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点长处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生态语文课堂除了尊重学生、尊重文本之外,还要尊重教师,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4.适性发展。蔡明觉得“生态语文”倚重“习来”而非“学来”,学生具有语言学习与生俱来的能力,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一[4]。“生态语文”价值追求的核心是:自然的、自在的、自由的。凡是用各种所谓的形式和教条制定出的种种“规范”,都与真正的生态语文有距离。语文就是它本身,每个学生天生都有学习语文的能力,生态语文课堂提倡尊重这种能力和天分,不过分强加干涉,顺其自然,适性发展。
三、生态语文的实施策略
“生态语文”理念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理念付诸实践,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关于生态语文的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五点论述。
1.语文课程体系生态化。生态语文提倡创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网络“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大语文教育”的基本体系。“大语文教育”最早是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大语文”建立的课程体系正是构建生态语文课程需要的。生态课程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2.语文教材编制人性化。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形象载体,教材内容体现课程要求与目标;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凭借。语文教材的编制对语文教学有重大影响。“生态语文”教学需要的教材应该充满人文化、人性化,充满人情和人道气息。语文教材在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学生需要,选编入的课文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教材在选文时既要选一些传统的经典文章,又要与时俱进,适当选入一些时文。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教材编制当然不能落后,在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同时,要注重教材的人文性、时代性,让教材的编写深入学生内心,对其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实现真正的“生态语文”。
3.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语文课程来源于生活,甚至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应在课堂中尽量将课文叙述和描写的内容还原于生活,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融合,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请看案例“这是语文课吗”:在美国,语文课是在语文情境创设与开发运用中进行的。小学一年级第一堂语文课,老师提出一个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是怎样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到底是怎样生出来的呢?老师说:“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把事先准备的一对老鼠请进教室。从这一天起,语文课就变成了老师和孩子们养老鼠、观察老鼠生育过程的活动。同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出了一系列词汇。一个月左右,小老鼠生出来了,孩子也掌握了不少词汇。第二个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鱼是怎么生出来的?老师和孩子在教室养了一对鱼。第三个月,老师问孩子们:“校园里的树有没有妈妈?”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开垦一块土地,种下树种„„第四个月,老师再问孩子们:“山上的石头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他们有没有妈妈呢?”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校园,采集各种石头标本„„这就是生态的、生活的语文。
4.语文学习方式个性化。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在以终身教育为典型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感受,面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理解,“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必然有一千种语文课程”,“有一千个学生就会有一千种独特感受”。所以,语文学习没有千篇一律的程式,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复制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想、个性,在生态语文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运用不同学习方式,实现语文学习个性化。
5.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生态语文在教学评价上要求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有三层意思,即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新课程语文评价要求注意评价主体多元性,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家长参与相结合。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指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评价方式。例如,对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采取笔试,或将基础、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对于听说能力的评价,还可以灵活一些,进行口试、朗读、口语交际等。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指语文具有人文性或文化品格,文化本身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再加上学生语文学习存在个性差异,语文素养存在差别,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评价要遵循价值多元化标准,使每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
生态语文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语文,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语文。构建生态语文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生态解读文本,绿色写作,实现语文教学生态发展和学生学习生态发展,是生态语文生命和奋斗目标。生态语文的提出,对语文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语文在新世纪的新诠释。
参考文献:
[1]蔡明.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3-16.[2]朱治国.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7-19.[3]徐凌云.叙说生态语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1):38.[4]蔡明.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4-15.
第二篇:生态语文
生态语文——原来可以这样美丽
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中心小学校
江昌梅
引言: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至今仍记忆犹新:选手分通俗、民族、美声和原生态几种唱法参加。其中,原生态歌手用他们嘹亮、清纯的歌喉打动了所有听众的心,让人久久回味,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分,成为比赛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细细想来,他们的成功,一定取决与他们生态、无暇与纯朴的歌声。
那么,我们语文课堂能否象歌手大赛那样 “返璞归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真实性?能否“踏雪无痕”,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如何构建生态语文课堂,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我们丰都县小学语文教师在发展性阅读中追求着,探索着……
正文:
要想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必须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从而使语文学习更近与质朴、自然的本真状态。
一、构建生态语文——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1、构建充满“爱意”的语文课堂。
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我在教学《揠
时一个小插曲:指导朗读“庄稼都枯萎了”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一学生读得声音很大,我笑着说:“要么是你的生命力很顽强,要么那拔苗的人力气很小的哟!”说完,朝学生做了个拔苗的动作,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消除了,精神放松了,明白了课文的内涵,对如何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2、构建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课堂应该富有“诗意”。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这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味道。如语文,我想,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
3、构建饱含“情意”的语文课堂。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堂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特别是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起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4、构建体现“创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就课堂教学而言,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创意”上。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
“创意”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整个课堂就不可能彰显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
5、构建带有“写意”的语文课堂。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以这种观念看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则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足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进而掌握所学的精髓,领略所学的美妙。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将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二、构建生态语文——让课堂“简单并精彩着”。
简简单单才是真。构建生态语文的课堂,老师应该 “倡简”,让语文课堂简单并精彩着。
还清晰地记得《谁动了我的奶酪》故事中的两只老鼠嗅嗅和匆匆,当他们发现奶酪不见后,比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要做得好。因为小老鼠总是把事情简单化,没有了就赶快另寻地方,结果每天都可以享受美味的奶酪。而小矮人凭自己复杂的脑筋和情感,总是一味地分析丢失奶酪的前因后果,把事情复杂化。结果当他们发现奶酪不再出现,当他们无法忍受饥饿时,才最终出动寻找奶酪。
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都说自从多媒体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但是语文课基本的教学手段慢慢在被遗忘。常常为了追求精彩的环节紧密相扣,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内容复杂化,明明直道可行却非饶个弯不可,好像不这样就体现不了语文的内涵和深刻性。其实,简单行事却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精彩。上学期二校的孙老师上的《红领巾真好》儿童诗。她的教学设计简简单单,把“蓬松”一词引导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简单并精彩着。
“蓬松”是什么意思?
生1:我觉得诗中的“蓬松”就是蓬起来松松的。师:用一个近义词来解释呢? 生2:“蓬乱”这个词语就可以呀!
生3:我反对,那不可以的哟!我有个疑问,这两个词可以交换吗 生4:老师,不可以的。因为“蓬松”就是蓬起来松松的,看了很舒服的。“蓬乱”就是“头发乱蓬蓬的意思”。师:同学们讲的真好!
教师出示PPT画面,鸟儿羽毛蓬松的和小女孩蓬乱的头发进行对比。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们懂了。
师:让我们读一读这句诗,让这个可爱的鸟儿蓬松的羽毛定格在我们心中。
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语言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片段中关于“蓬松”的教学,从理解,到质疑,到拓展,再到想象,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学生自行发现,自行创造,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理解由肤浅到深入,由简单到具体生动,由模糊到准确。这些词语也在学生心中变得厚实起来,在学生心中有了生命。
三、构建生态语文——让学生合理需求得到满足。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本能是多元的。为了建构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适宜的、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换角度、多方位探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因此,很好地把握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心理需求,才是改善语文课堂面貌的关键所在。
㈠、满足学生听的愿望。语文课堂上,大多学生都喜欢听到美丽的传说,有趣的故事,神奇的科技知识,感人至深地佳作朗读。而这些内容也正是语文学科应有的一些特点。优秀的语文文便善于抓住这些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特点,满足他们“听的愿望”。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内容新奇,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感。他们希望能多收集这方面的实例。那么,作为教师何不就此入手,多让学生课前收集“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了课文后,让他们自己主持“我心目中的仿生学”实例给他们听呢?让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展开五彩的翅膀飞过山川,飞过大海,飞上云天;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㈡、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了疑问,或是那被放飞了的想像有了特别地发现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解答,或是共同分享那份喜悦啊。然而,教师往往就忽视了这一点,结果是教学任务似是“完成”了,学生却失去了“说”的机会。如此久而久之,他们再不愿动脑思考,被压抑在心底里的那些疑问,那些发现也会变质、腐烂,将他们本来很灵活的大脑锈死。反之呢?如果课堂上学生能有机会去说的话,不定哪个疑问的解答或是独特的发现,就会如破土的春笋,终长成一片茂盛的竹林。
㈢、满足学生读的愿望。
教师动情地朗读,往往能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之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佩服教师,而且特别希望自己也
能同教师读得一样好。这时就需要教师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通过读,去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并抒发自己的感受。《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又怎能与作者海伦凯勒站在一起,来体会一个双目失明者对光明地渴望,对生命地珍惜呢? ㈣、满足学生写的愿望。
教学中遇到好的章节、词句,反复地读后,仍觉余兴未尽,这就需要满足他们写的愿望。教师应适时激发,或抄原文,或录侍句,亦或仿写片断。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量地积累了作文的词句材料,进一步掌握了作文的技巧,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不是把大量的作文布置回家里,让他们舍近求远去找些二、三流的例文作参考,写些文章应付了事。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读写,读出生命的真实,写出生命的本真。生态语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生态语文,必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的生命存在、成长、完善,使教师、知识、学生在生态的课堂环境中发生共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全面提高。【背景扫描】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
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镇庙小学 柏述珍
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生态课堂教学的研究是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它的目标设定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要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考虑。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用人性化的氛围润泽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用实践性的操作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内涵,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溢着“生态美。”
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有机的渗透整合于现实的课堂活动,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目标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态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
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生态课堂呢?“生”意味着课堂的生命性特征、生动性特点和生成性特点;“态”包含着课堂上师生的态度、师生教与学的状态和师生的动态。生态课堂应该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
生态课堂不是“知识课堂”、“能力课堂”和“智慧课堂”的对立面,不是要颠覆和重建现有课堂,而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发展理解、时代要求和具体体现。生态课堂是新课程理论基础中生命观、发展观和生态观的教学论诠释,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
生态课堂是顺应学生“自然生长”,适应师生生命成长需要的“自长”与“助长”有机结合的课堂,是自主、自学、自由的课堂,也是生存、生长、生命的课堂。生态课堂通过构建平衡、协同、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多样化教学策略,达成理想的教学境界。生态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其一,相对于课堂生态环境而言,师生共同构成课堂生态主体。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其二,师生彼此互为参照,构成两类课堂生态主体,即教师生态群体和学生生态群体。这两类课堂生态主体不仅各自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塑造、有机联系。
三、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课堂最本质的特点是生态性,或曰生命性。它的宗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致力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孩子一片清新明朗的心灵空间,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发出夺目的光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理论辩证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思路。生态课堂具体表现为如下基本特征:
(一)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它处于纵向的各个系统中,也与横向的系统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平衡与不平衡能够在这些大小系统里流动与转移。课堂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课堂中有各自的组成要素,也有各自的运演规律,但它们之间绝非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自发转移和人为的推动,促进课堂系统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其中的“有机物”(教师、学生)、“无机物”(环境等)、“气候”(学习氛围)、“生产者”(教师)、“消费者”(学生)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分和过程的变化,课堂生态系统也是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方向发展着。正是由于系统中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才使得系统的演进产生了动力。系统中对立面之间的斗争通过此起彼落的较量,总是向着更高的景观螺旋式前进。生态课堂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为他们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使课堂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由不平衡到平衡、由新的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不断获得提升,实现课堂整体与动态的统一发展。
(二)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
人类在对自然的探索、改造过程中,需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视野、胸怀和眼光对待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影响生物系统的和谐共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多样性的丰富个体。多样性是课堂生态系统内在丰富联系性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并注意保护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存在。生态课堂应遵循个体的生命发展规律和原则,促进学生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体现教育本质的回归,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促成课堂教学的各因素之间和谐运作,使师生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共同发展,实现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
(三)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
生态课堂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交互关联的系统。开放性意味着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彼此的联系性,交互不仅仅是在一种独立系统内的相互作用,与环境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相对独立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统一是生态课堂系统的存在方式。生态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进出和交换,有其自身能量交互作用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考虑其认知上的接受能力、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相互联系。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不应仅停留于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层面上,更是一种生命为了求得发展而进行的师生之间、与教学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生命过程成长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构建师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自由对话的生态发展场,建立和形成生态课堂和谐发展的有机生命体,实现生态课堂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
(四)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自然界所蕴涵的物质财富似乎是无限的,人们只向自然无限索取,而缺乏保护和建设自然的意识。其实,相对于满足学校、教师、家长各方面的需要来说,学生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资源也是有限的,把学生当作可无限填充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过度灌输,无限供给,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精神资源临近“枯竭”状态。人的潜力的挖掘可以是无止境的,然而这种盲目发展观忘记了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的发展不仅要全面、个性化,也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无限度地对学生进行枯竭性的智能挖掘会如同对地球资源的毁灭性利用一样是十分危险的。学生作为独立的自成一体的生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无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成长发展而进行过度开发,必将会付出比破坏自然生态更大的代价。同时,就人的认识而言,学生的认识发展潜力又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知识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而又不会损耗的无限资源和无污染资源,伴随着学生生命的成长,学生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习是终身的行为,认知的发展也是终身的追求。因此,生态课堂教学中既要保护学生的认知需要,也要不断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的生成,实现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五)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
生态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人本性”问题,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以及潜能的开发,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等等。同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又要根据一定的理性“标准”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养成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感,教师也在不断地约束自己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这种理性“标准”既体现了某种真理及人类的共识,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如果没有对真理、规律的探索,没有依据规律而制定的教学标准,课堂将跌入无序、混乱的深渊,任何“人文”的东西也无从谈起。生态课堂有秩序、可持续发展需要并且也有“规律”、“共识”、“标准”可循。正是凭借这样的“理性精神”,课堂教学克服了人作为动物界一员的狭隘眼界,超越感性的局限性,使自身的科学、系统、理论的思维不断进化和发展,避免了象其他动物那样完全受自然界支配的命运,这是生态课堂所要遵循的差异性与标准性相统一的重要规律。因此,生态课堂要体现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差异是有标准的差异,标准也是在差异基础上的标准。课堂教学既需要差异,更需要基于规律、真理的标准和规则。当然,强调标准,并不是要像传统那样,用标准的霸权去压制差异,课堂中不能只有教科书、教师的“标准”而无学生的“多元体验”、“多元理解”。
总之,呼唤生态的教育,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的课堂,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充分地舒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们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一切课堂可利用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亮彩。
第四篇: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怎么样?它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日渐成熟,绽放绚丽的花朵;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在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在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下,生命之树日益长高、茂盛。这样的语文课堂拥有了最灿烂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甘甜的泉水,成为最适合生命成长的园地。
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生态园地,教师就应该懂得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懂得学生像一棵棵姿态各异的植物,而不是一个模具里生产出来的机械零件;懂得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那么,对学生来说,课堂上语文学习最好的阳光、水分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体验,是学生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学生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与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知到生命丰富的内涵。可以说,在充满体验的世界里,课堂教学是生命化的,充满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样的课堂称得上是生态课堂。
在充满体验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会千方百计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各种有效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上《最后一课》,不再像以往生硬地把爱国主义的主题灌输给学生;而是把精心制作的小国旗发给学生,让学生边听歌曲《松花江上》,边观看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暴行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爱国情感之中,然后推己及人,把自己的爱国情感投射到主人公小弗朗士的身上。教师上《云南的歌会》,不再从介绍作家的情况导入,而是从学生喜欢的“超级女生”谈起,和学生一起唱《想唱就唱》,然后带着学生来到“云南的歌会”,和云南少数民族的人们或对歌,或合唱,让学生流连忘返。教师上《背影》,不再按老一套方法,叫学生找几处背影,比较几个动词;而是事先布置学生写关于父爱的作文,然后选出最生动感人的片断读给学生听。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了自己那既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好身体,更没有男子汉气概、靠给船老大当伙夫的父亲送他上学的故事,文中有这么几句:“我那憨厚又木讷的父亲想为睡在上铺的我铺好床单,于是,他准备爬到上铺去。只见他抓紧了床沿,身体一缩,一只脚踩在铁架上,另一只脚努力向上攀,当他爬到一半时,摇晃的床架险些使他摔下来。他红了脸,稳了稳身体,双手更紧紧地抓住扶手,背躬起来,人显得更瘦小了,终于爬到上铺了,他背对我,两膝跪在床边,替我仔仔细细地把床单铺平„„”当老师读到这里时,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心海已经波涛起伏了,他们已经体会到父亲的背影是爱的缩影,平淡小事中见爱的深情。
在充满体验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会根据文章特点让学生“读”书。这种“读”,不单是以往课堂教学中的齐读,只追求外在的气势和整齐划一的效果;而是创造性地“读”。整体感知阶段;教师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读,来初步体验文本。在深入探究部分,教师会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美读,把体验的初步感觉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读。如读《春酒》的最后一句:“可是我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家醅呢?”教师偏要学生把结尾的“呢”去掉,让学生再读,学生果然从这个语气词中体会到作者那种淡淡的乡愁;读辛弃疾的词,其中的最后一句是“可怜白发生”,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那种壮志难酬的心情,让学生读三遍,要求一遍比一遍感情更悲壮;读《那树》,先让学生朗读后半部分树被砍伐以后惨不忍睹的段落,再倒过去读课文前半部分中描写树枝繁叶茂、荫庇四方的段落,以期用强烈的对比性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感悟主题。
在充满体验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字词句篇,加上主题结构,一个都不能少;而是懂得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学生的生命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东西上;总想着什么都要教,面面俱到,结果一“面”都不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会苦练一双慧眼,通过抓关键句,抓课文矛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集中体验感悟一个重点,有所收获。如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师紧紧抓住其中独立成段的一句话:“罗布泊,‘泊’字的左边是三点水啊!”提醒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句话?这句话为什么单独成段?文章怎样写“泊”变成沙漠?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对全文主旨有较好的把握。教师还会在看似文中矛盾的地方找出让学生体验的内容,因为他知道,文中让学生感到矛盾的地方,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的不平衡,越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越能激发学生体验求知的欲望。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教师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爸爸去世了,而英子却表现得惊人地镇定、安静,课文既没有写她流泪,更没有写她号啕大哭,你是怎么理解这件事的?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最终了解了英子的镇定是在爸爸一次次为她创设的锻炼活动中成长的必然。也让学生体会到,对自己的亲人,活着时要珍惜;当亲人去世时,应该更好地完成使命。
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要打好两个底子,即“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如何夯实“精神的底子”呢?绝不是靠说教和灌输,而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来实现,体验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营造体验的氛围,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态课堂里走向成熟,享受生命,这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单位:嵊泗中学)
第五篇:打造生态课堂++追求本色语文(模版)
打造生态课堂
追求本色语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有幸于今年3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4)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谢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这次活动汇聚了我国小语界顶级名师、专家以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特级教师、教坛新秀,为我们呈上了一道丰盛的语文大餐,令人回味。
本次活动,我们共听了16节课。有专家,有名师,也有省内外的青年才俊的课,每节课最少50分钟,有的将近两个小时。每节课都有自己特色、风格,每节课都有动人的一幕,精彩的一瞬,深刻的划过你的脑海。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域,于永正老师的《儿童写话》教学如童话一般,散发出烂漫的童真,溢满整个礼堂,久久挥之不去。张祖庆老师的《穷人》如“一篇叙事诗,一幅墨色的渔民画,一首哀婉的歌”,时时荡涤心头。李卫东老师的《生命 生命》,武琼老师的《荷花》,孙银华老师《数星星的孩子》,蒋军晶老师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诗教学》,强晓娇老师的“漫画式”的绝版《西门豹治邺》等等,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百花齐放,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语文课的真谛:那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培训过程中,我专心学习,彻底转变角色,积极参与教学研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认真记,积极与听课教师进行同伴互动、同伴交流;课后细致地整理学习记录,努力做到带着收获回校。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颇深,三天时间紧张而充实,精彩的课堂展示、富含教学哲理的专题讲座,让我领略到名师们的大度、从容、睿智和风趣,从而深深感悟到:生态课堂寻求“返璞归真”,回归“原生态”。教无定法,但唯有“质朴、原始、本色”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才是新课程下小语课堂的生命溯流。这些课堂很好的为我们打造了“原生态”的本色语文课堂。以下就培训后新的感悟、认识、提升三方面说说自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培训后的新感悟
感悟一:情感真实。
新课程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真”课堂。“真”——是语文课堂的“根”,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语文的最终追求目标。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李卫东老师以自己真挚的情感渲染课堂,以情引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一次次想象画面的背后的情感中,读出忠于战友、忠于民族、忠于祖国的英勇豪迈的战象。引导学生将自我的体验情感与文本融在一起,实现师生与嘎羧的情感交融,自主对话,让充满儿童本色的真情在课堂中徘徊。这才是“洗尽铅华呈素姿”的真课堂。
感悟二:设计简洁。
简单的语文才是新课程的真追求,将教学内容精简化,营造出简洁、明快的课堂环境。如《西门豹治邺》中,强晓娇老师就是围绕“一个人物、三个句子、两条文线”展开教学,辅之深入、探讨、品悟朗读,想象说话等,明白文本寓意。此设计将线性的教材梳理成立体式的架构,教学环节简洁明晰,以发展、运用语言为主线,扣准重点词句,以读促情,达到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感悟三:教法朴实。
生态课堂,其最终的目标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扎实、朴实。摈弃条条框框,让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一起听声音》中,周益民老师围绕“听声音”这一情意,在诗意的语言中,读准、读顺、悟读、情读、以读促悟,层层递进,步步挖掘,带来一堂大气而朴实的课堂。
千课万人,齐说生态,追求“真”、“简”、“实”,如此课堂,才可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第二部分:培训后的新认识
一、走进我们心里的语文。
1、语文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已开始使用,在修订稿中,第一次对语文学科进行了界定: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学科。这一界定,使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属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重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与以前的课标相比,虽然仅仅改动了几个字,去掉了“理解”,由“理解运用”到“学习运用”,这是新课改实践这么多年来,对语文课程的一个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2、语文教什么?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学习语言,学习做人为基本点这一基本理念展开教学实践。语文要解决什么?应解决语言文字的问题,解决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问题。
3、语文怎样教? 小语会会长齐文华先生向入会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①教学思想要转变和更新。②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文本的持点。③联系学生实际开展教学。④发挥教师自身的持点。
于永正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茅盾先生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的。茅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想象里,他肯定有很好的培养孩子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其实不然,他的儿子这样说,父亲每天都会让他们写一点东西,写完后,就念给父亲听,父亲只说两个字:懂了或不懂。懂了就行,不懂再修改,直到懂了为止,根本就没教,其实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4、我们的语文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
于永正老师说,他的老师留给他的是语言,即识字、词语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能力,即书写、阅读、表达的能力,是情感,是兴趣和习惯,是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不是繁琐的课文内容。
二、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
1、诗意课堂。
语文课堂,只有对文本有独到的感悟,才会有独到的设计。老师既引领孩子们悟到了自己心中的明月,也告诉了读书的真理,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本真课堂。
于永正老师的《儿童写话》,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他用最简单的授课方式写着,讲着,仅仅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平淡无奇,却又持久留味;他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读着,读着,就把学生带进文本,哪怕自己不惜扮演一只小猴子,任由孩子们嗔怪:“你这只傻小猴。”他用最 简单的练习方式扎实地做训练,由一句到具体再到深刻,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深入,入到心田,却润物无声。
3、文化课堂。
蒋军晶老师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充满了浓浓的现代文化气息。蒋老师挖掘出了文本最深刻的内涵,却从儿童的角度为孩子们阐释文本,深入浅出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我们的大师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发扬着。
4、个性课堂。
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诗教学,“言意统一,自然生成;灵巧大气,活实兼备”的课堂风格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他用夸张式的语言、独具个性魅力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了不一样的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对语言的学习体验,对语言的运用。“紧扣文本,教会孩子学真知”,这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三、不断前进、走向深入的语文课改。
1、语文课堂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引领,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接受新的理念,转变观念,加强实践,把语文课改推向深入。
大师们的课深刻、艺术、绝妙,在这样的课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师们高深的理论水平和深厚的文字文化功底。他们在不断地研究理论,也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引领着语文课改走向深入。我们的一线教师也只有走进了语文课改,才能分享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硕果。我们也不难从我们的青年才俊们的身上看到他们对语文课改的激情飞扬,他们时而高亢、时而柔情、时而感怀、时而悲悯,无不表达着他们对语文课改的那份热爱与诚挚之情,他们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多媒体 辅助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才艺,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
2、走向本真的、生态的语文课堂。
在本次活动中,任何一堂课,无论它的切入点有何不同,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变换,但都没有离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离开对语言的学习体验过程,简洁、朴实、扎实,浑厚、含蓄、内敛,印证了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生态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回归了本真、本色的语文课堂。
第三部分:培训后的新提升——生态课堂把握“十度”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要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一定的“度”。所谓“度”字,其中的一个义项是“事物所达到的境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呢?
一、以师生关系为起点,把握和谐的程度。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 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构建小学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以学生开窍为基准,把握提问的角度。
生态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就是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以学生开窍为基准,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三、以认知水平为前提,把握问题的难度。
和谐的生态课堂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使问题引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化难为易,使学生都能“跳 一跳摘到桃子”,跃进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四、以思维距离为台阶,把握问题的坡度。
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属于“微解答距”范畴。第二级,属于中级阶段,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与翻新。这样的问题,属“短解答距”的范畴。第三级,则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属“长解答距”的范畴。第四级,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无现成方式参照)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属于“新解答距”的范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这些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坡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五、以正确思路为引导,把握问题的密度。
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适度的课 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路引导的问题,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因此,教学中切忌“满堂问”,应控制提问密度,将提问与讲授、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六、以学习心理为标尺,把握练习的强度。
在语文生态课堂中,教师必须以学习心理为标竿,把握好练习的强度。愚以为这里的“强度”应指生态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驱动力的强弱,而非训练的量和度。生态课堂应该能产生高质量、高效率、较理想的学习效能,体现为“主体张扬”、“兴趣持续”、“交往真实”、“思考质量”、“生成能力”。譬如重点或难点章节,可以在反馈课上,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加强训练。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练习的形式、竞赛的形式、演讲的形式„„可以由教师主导,因学生掌握情况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测试。如果教师觉得强度不够的话,补充练习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来设置练习量。我们是通过导学练的方式进行的,有周导学练和月导学练,采用检测考试的形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导学练的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导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设计,重在巩固、完善。我校自育自学的生态课堂,以学习心理为标竿,重在自研检效,展示课有同步演练、当堂反馈,当日有巩固分层导练,阶段有单元检效性训练,月度有综合性测试。一切训练均在课程规划中,并自然形成质量预控体系。训练切不可随性、随意。
七、以课堂结构为抓手,把握提问的深度。
通常的教学,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提问目的,也难以把握不同提问之间的关联,难以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时间。在缺乏整体感、节奏感的情况下,“线形结构”的课堂导致学生认识单一难以自控,思维紊乱认识肤浅。生态课堂的问题引领呈现的是相互关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关联中认识关联,在整体中认识整体,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避免水来土掩的问题应对,使学生走出“问题黑洞”。课上学生有充足的心理空间,适当的独立深思与合作交流,加之精当的教师点拨,构建形成“自学自研──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
生态课堂上的问题引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以问题引领课堂从而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
八、以语文课本为内容,把握学习的效度。
认真解读文本,就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平时拿到一篇文章,你肯定会读好多遍,你一般会读些什么?怎样读?读书方法: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句段,读出感受──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写法,学以致用──体会和运用表达方法。这样读文章,才能 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
九、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把握知识的广度。
和谐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以教师用书为参考,被我好知识的广度,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例如在教学一些叙事的长文章时,我常常按要素罗列法──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引领导学。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也会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课堂的高度。
新课标是教学起始的依据,也是教学结束的评价目标,课程标准的高度,就是我们生态课堂的高度。如新课标中对“主要内容”的有关叙述有: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学段:“理解主要内容。”从以上的阶段目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以下几点:课题及教学目标中用“把握”,而不用“理解”,在小学段是比较合适的。第二学段用了“初步”,而第四学段没有用“初步”,这说明在把握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各学段是有所不同的,应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 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和谐生态课堂,不再是实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它应具有非预设性和发展性,其课堂教学的节奏、内容、语言、活动等都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造。所以,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评点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亮彩。
第四部分:今后努力的方向
把课堂变为学堂,变为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课堂,把课堂作为实践的阵地,努力探索有特色的、高效的语文学堂,为孩子们留下学习语文的痕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