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19-05-13 10:4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篇: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近期,教育部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和学科教育价值,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指明了育人方向。其中,前三个层面主要是对以往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发展,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提出,既是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说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山区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面对学生“懒能手,懒动口,懒思考”的现状,应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执教《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的散文《道士塔》这一节教学课后,进行深刻的反思: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那就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多思考。

一、就文本而问,诱发思考

阅读文本是散文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读懂文章,是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教师在教学实施阶段,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呈现的内容,点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诱发学生对文本存在的疑难之处进行思考,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领会文本意旨,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文本而问,由浅而深,诱发学生的思考。第一问:“王道士是怎么来到了莫高窟的?”引导学生通过在原文中寻找相关内容回答,学生很快就从原文中找出了描写王道士的句子;第二问:“余秋雨是怎么评价王道士的?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学生通过寻找答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三问:“悲剧的制造者是谁?”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学习和小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后得结论:愚昧无知的王圆?,缺乏文化责任感的中国官员和无耻的外国劫掠者;继而抛出了第四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披露王道士的罪行的?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拥那楦校壳朐谖闹姓页鱿喙赜锞涮敢惶浮!本?老师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前三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既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又加深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明确了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用描写、纪实的手法,写出不甘、悲愤、鄙视的情感;用想象、还原的手法,写出无奈的情感;以代入感的写法,寓庄于谐。

至此,通过设疑成功地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诱发学生对文本中疑难之处进行思考。若就此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终究有点浅尝辄止的感觉。接下来的教学设计,进一步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就文体而问,激活思考

教材里的文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不同文本的文体特点是不一样的。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文体意识,抓住文体特点,准确定位文体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小说的虚构笔法,你如何评价文章这种写法?”学生经短暂的思考后回答:小说的虚构笔法,让文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让文本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同时也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为了让本文主题更突出;在情感上,通过代入感,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手法让文章更有文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思维之花像火树银花般绽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入理解了文体的重要性。

三、就史实而问,拓展思考

拓展性教学是基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延伸,旨在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深度。通过拓展适度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现学文本与已学文本之间的关联,利于学生知识的贯通与运用。

老师在完成了基本教学任务后,针对文本中的有效触发点,补充了《西域考古图记》中的斯坦因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修缮庙宇的史料;补充了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的王圆?向清政府上报藏经洞一事,清政府却漠然处之的相关史料。

补充这些材料后,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思考:“同学们,了解了这些历史资料后,我们再回头看《道士塔》中被描绘惟妙惟肖的王道士,对文中的虚构写法又该如何评价?”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认同余秋雨这种虚构的写法;有的认为散文应该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不能像小说这样可以“无中生有”,认为这样很容易误导了不清楚历史史实的人们……

爱尔兰诗人曾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样设计教学,既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本内容,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深入文本学习,又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学习与生活有了深刻的思考,为日后的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节散文教学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作者通联:广东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第二篇: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所谓体验,是指学生在接触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内心需要出发,通过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人揣摩,与作者对话,与主人公对话的过程,即古人所说“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所谓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中因受到作品的触动而有所领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并非只让学生体验与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建构并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以期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千张糖纸》是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生动而贴切地描述了作者和孩提时代的玩伴世香在四合院中的快乐游戏生活,描写了我们为了实现愿望而千辛万苦搜集糖纸,最后受到表姑的欺骗,希望破灭后的绝望和悲愤,充分表现出大人的欺骗对孩子造成的深深伤害。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浅显,中心也较为显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无较大的阅读障碍。但是,如何使中心不标签化,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真正明白表姑的欺骗对我的伤害之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自己语文思维能力,并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全局视野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学生初学新课时,必然会对有文章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师也应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所谓的整体感知,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而言,即学生师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对文章主要内容、布局结构或表现形式的大体感知与把握;作为动词而言,整体感知即学生对文章从头到尾进行整体的而非碎片化的阅读和体会,此时的整体感知是一种阅读文章的方法。只有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主旨有所了解,才会对文章有全局视野。同时,每篇文章正是由于各段之间的前后勾连才形成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全局视野下,学生才有可能明白文章各段之间的关联。因此,在教授《一千张糖纸》时,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此问题正是在学生预习、初读文章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程度,也是学生对课文的最初体验。通过预习,学生基本能概括出本文讲述了我和世香因表姑说一千张糖纸可以换电动狗而奋力收集一千张糖纸,等攒够了糖纸发现自己被表姑欺骗了,最后绝望低扔掉了所有糖纸。2.“梳理文章行文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所写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为,本文1-6段是故事的起因:表姑嫌我们两人太吵影响她养病,因此想出让我们攒糖纸的方法,7-10为故事经过:我们千方百计积攒糖纸的过程,11-13段为故事结果:我们把糖纸给表姑,表姑骗了我,那剩下的14-16段属于作者的议论。3.“阅读全文后,文中哪句话揭示了本文的主旨?”本文中心显豁,学生基本可以找到中心句,即“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4.哪段文字直接写出了欺骗造成的“伤害”“最深重”?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然明白本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两个大问题。这也是学生最初体验感悟的结果。

二、关注语言形式,优化学生体验感悟过程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终由其语言的敏感性决定,而这种语言敏感性的培养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在字里行间真正沉入到语言的内部,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对语言的运用都首先建立在对语言的敏感性上。所以,为了优化学生的体验感悟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引入文本,带领学生关注到语言的敏感点,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构建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切实的阅读感受,也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而渐渐建立起对语言的敏感性,渐渐优化自己的体验感悟的过程,慢慢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一千张糖纸》中,教师将原段“我长大了,在读了许多书识了许多字之后,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表姑’这个词。这两个词是如此紧密地在我意识深处挨着,岁月的流逝也不曾将它们彻底分离,让我相信大人轻易之间就能够深深伤害孩子,而那深深的伤害会永远地藏进孩子的记忆。”改为“我长大了,在读了许多书识了许多字之后,看见‘欺骗’这个词,就联想起‘表姑’这个人。它和她在我意识深处挨着,岁月的流逝不能将彼此分离,让我相信大人轻易之间就能够伤害孩子,而那伤害会藏进孩子的记忆。”通过改句,在初步的朗读体验中,学生很轻易地辨别出两段话的差别所在,但是,这还并非学生体验感受的最佳结果。为了更好地体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每逢”“总是”表示频率非常高,而且每一次看到“欺骗”“马上”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想起“表姑”这个词;“永远”形容长久以来都不会改变,直到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生命终结这个欺骗的伤害还藏在记忆中;“深深”一词说明程度非常深,直接把欺骗伤害的程度写出来;“两个词”不说表姑这个人,而是说这个词,因为表姑和“我”之间已经少了亲人之间亲情与依恋,因为欺骗让我感受不到表姑的人情味,仅仅成为一个词。有了这样的体验感悟,学生更加明白这种欺骗给“我”带来的最深重的伤害。改段的形式,优化了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体验感悟的结果,同时,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语言形式的差异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将这种认识迁移到日后的阅读学习中,这本身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

三、关注文章内部关联,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大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所写的内容都是相互勾连,为中心服务的。作为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答题时仅仅局限于所考某句或某段,不能联系前后文,甚至不能考虑全文,这其实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并未能关注到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部关联,也没有意识到文章所写材料与主旨、与中心句的内在关联。教师应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关注这种内部关联,明白作者为何写这段内容,将这段内容放在这一段而不放在另一段的意义所在。在《一千张糖纸》中,直接写出表姑的欺骗带给我们的伤害的是在故事的结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10-13节文字,从事件的结局中体会表姑的欺骗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伤害。从“我”和世香非常恭敬而且庄重地将糖纸“献”给表姑,而表姑却“不解”“一愣”、不停地“笑”中,“我们”感受的“满是”、“悲愤”、“绝望”。这些糖纸承载着“我们”的快乐、希望和对大人的信任,在一夕之间全都付之一炬,所以对于这些糖纸只剩悲愤和绝望了,即使这些糖纸如此美丽,如此来之不易,但“我们”也不想留着了,不想看见了,可以说绝望到极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7-9节,从事件的经过里分析“我”和世香面对表姑的欺骗,会如此悲愤和绝望的原因,明确这部分文字详写的作用。“表姑说一定要透明玻璃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皱褶。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换给我们电动狗。”对那个新奇电动狗的梦寐以求,对表姑的信任,使得“我”和世香在炎炎夏日,成天跑在外面,想尽一切办法在各个地方奔波,就是为了收集糖纸,收集好糖纸,还要精心地整理。这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糖纸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是“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但文章详写搜集、整理糖纸的过程并非与主旨无关,反而写出了我与世香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突出这些糖纸的来之不易,所谓期望越真切,失望越深切,更为后文“我们”的极度绝望做铺垫,从而突出中心。由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便可理解以上两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联,但是文章还有1-2段,因此,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品读第1-2节,再次从事件的起因中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从第1、2节中与第8小节的“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或者与第7小节“我们再也不,我们再也不,我们再也不”一组排比句遥相呼应的一组排比句“我们在院子里跳皮筋,把青砖地跺得砰砰响;我们在枣树下的方桌上玩‘抓子儿’、‘羊拐’撒在桌面上一阵又一阵哗啦啦啦、哗啦啦啦;我们高举着竹竿梆枣吃,青青的枣子滚得满地都是;我们比赛着唱歌,你的声音高,我的声音就一定要高过你”入手,让学生从句中的拟声词、动词中感悟到“我们”在外婆的院子里尽情玩耍,不觉得累,非常吵闹,同时,这两段又交代了表姑的身份――是养病的病人。病人需要安静,而“我们”却在院中非常吵闹。因此,“我们”的吵闹与表姑所需要的安静形成了一组矛盾冲突,正是有着这样的矛盾冲突才使表姑有了想要支开“我们”的念头,因此,这一部分详写的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至此,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却由学生自己体验与感悟,当学生真正能够明白文章各材料、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联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如此安排各??材料的用意。

课文学习至此,教师又引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体验感悟的过程,即先通过全文的整体把握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然后从事件的结局中体会表姑的欺骗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伤害;接着从事件的经过里分析“我”和世香面对表姑的欺骗,会如此悲愤和绝望的原因,明确这部分文字详写“我们”积攒糖纸的辛苦是为了后文“我们”的极度绝望做铺垫,从而突出中心;最后从事件的起因中分析这部分内容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文中的素材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只有当这种感悟的过程转化为一种阅读文章的路径与方法,学生才会在阅读其他文章时进行知识的迁移,才不至于在阅读或答题时产生肤浅的或片面的理解,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体验感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体味、内化的过程,是真正浸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将体验感悟的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法或策略才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万侠.关注体验过程,培养阅读策略――论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J].基础教育.2003(8).[2]张达红.段篇分析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7(5).[3]李媛.体验营感悟式的阅读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第三篇: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情商”

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情商”

1、情绪智商的正式提出及其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对人才价值认识的提高,智力开发越来越受到众的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不过,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出于“望子成龙”的迫切发愿以至走进了一个误区,即过于看重自己子女的智力商数(IQ)的作用,把它视为衡量他们智慧水平的唯一标准,似乎智商高低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前途命运和能否取得成功。事实表明,这是有失偏颇的。

1991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大学的科学家约翰·迈耶的研究就已经发现,有些人智商一般,然而具有宽容、乐观、自信、坚毅、自我约束、待人友善、不怕挫折等素质,从而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尊敬,被誉为“有性格”或者“有个性”的人。恰恰是这些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将来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内容,却并没有在智商中反映出来。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更全面、科学地测定人的智力,萨洛维和迈耶提出了一个智慧新标准———情商,即情绪智商,英文为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为EQ,与IQ相对。它用来描述人们了解、表达和控制情绪,通过情绪控制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接近或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是人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准确分析他人情绪并与之建立和谐关系的一种综合能力。它作为一种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对自己的认知、管理和激励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自我解压的能力;保持乐观和快乐的能力。

2、情绪智商与智商的关系

智商和情商两者并不矛盾,从流行的个人成功的公式中就可以看出二者关系,“成功的心理基础=智力(IQ)×情绪能力(EQ)×行为能力(BQ)”。这个式子的完整性及说服力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从中就可以看出,情绪智力与传统智力,具有同样的价值。问题在于如何将它们协调起来。值得庆幸的是,情绪智商与传统的智商不同,它虽然也有先天的成分,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达到。

3、情商教育的积极意义

H.Gardner教授说:“芸芸众生,命运之神往往青睐的人就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是命中注定就有惊人的成就,而后天的努力是他们事业成功的归因。这当中情绪智商是命运天平中关键的砝码。情绪智商较高的人一般能把握住生活中的机遇,最终取得成功。”《教育——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曾多次指出:“应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和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发展、情感组成、身体状况、社会人际关系、职业观念、技能水平、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从业能力、美学欣赏力等。总而言之,应注重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智力训练。”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加强情商教育,提高情商水平是具有很积极、私服现实的意义的。

4、提高情绪智商,行情商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性格”是指包含自我认识、各种情绪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在的东西。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情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和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结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和加强情商教育:

4.1充分挖掘学科资源,融情商教育于教学中

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未知求真的关键时期,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度过的,学校教育借助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音乐、体育等学科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资源,融情商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如像《Na2CO3的性质和应用》

新课的讲授中我们可以从在日常生活的早餐中的油条引入,如:油条这种食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相传在南宋时,人们对卖国贼秦桧恨之入骨,在京城有个丁姓小食贩,把面团做成人形,入油锅炸之,取名油炸桧。其成品外酥嫩内松输钱,色泽金黄,咸香适口,成为老少皆宜、妇幼喜食的大众化传统早点食品。油条的制作如下:将矾、小苏打、盐按比例兑好,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雪花状,揣捣使其成为光滑软有筋力的面团。取面团1/5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长条,用小面杖擀成1厘米厚、10厘米宽的长条,再用刀剁成1.5厘米宽的长条,将两条摞在一起,用竹筷顺长从中间压实、压紧,双手轻捏两头,拉成长30厘米左右的长条,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边炸边翻动,使油条鼓起来,丰满膨胀酥脆,呈金黄色即成。在接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油条的制作原理来开展Na2CO3和NaHCO3的教学。

同样对于《A1的性质和用途》我们也可以结合日常中熟悉的事、人来引入。比如:尼桑颐达面市,我们学校的某位教师就买了银白色的尼桑颐达。那么在尼桑颐达的广告中,它的买点是什么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宽敞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就可以自然过渡到对铝的用途、性质、制备的讲解中。以日常生常见的事物引入,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记忆深刻。

4.2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情商的根本途径

只有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坚韧的意志、良好的品德意识的人,他们的所学才能在社会上发挥最好的作用。可以说情商是智商发挥作用的基础,情商是智商的乘数。基于这点认识,就能做到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情商。比如科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尊重和感受自然,通过探讨和交流,达到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商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在验证水是极性分子的教学中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来验证。其步骤如下:打开自来水开关,使水缓慢成股流下(不能间断),用火柴盒大小的泡沫塑料在头上(或毛衣上)摩擦几下,靠近上端水流,就会发现水流向泡沫塑料方向偏转(成功率100%)。

原理:泡沫塑料摩察极易带电,而水是极性分子,因异性相吸,会带相反电性的水分子一端向泡沫塑料靠近,故出现水下流方向偏转。在此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简单的一个实验,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

发表见解的自由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探究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取一支大试管,塞入带干燥管的胶塞,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干燥管里垫一层石棉绒或玻璃丝,往试管内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再注入少量浓盐酸,立即塞紧带干燥管的胶塞,用一小块硬纸片盖住干燥管口。高锰酸钾跟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当干燥管内投入有滤纸吸干煤油的绿豆大的金属钠。金属钠在氯气里激烈燃烧,在干燥管里产生大量白烟,这就是氯化钠固体。如果再向干燥管投入金属钠,金属钠仍在氯气里燃烧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进一步的加深Na是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4.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怎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厌”变“爱”、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呢?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废除单纯“灌输式”的讲授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如情知教育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愉快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模式等,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己发现或领悟所学东西的实质:坚持学思结合和手脑并重的原则,改变学校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方法,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做中学”的同时学会创造性学习。可以通过鸡蛋入瓶的实验来加以说明。

鸡蛋入瓶:燃着酒精棉团投入集气瓶(250ml)中,片刻再将无壳鸡蛋(盐酸溶掉外壳)润湿后直立瓶口,鸡蛋便被吸入瓶内。原理:热胀冷缩。鸡蛋出瓶:向上述有鸡蛋的集气瓶中加入20ml饱和溶液,迅速倒入5ml浓盐酸旋转一下,立即翻转集气瓶,瓶口对着盛有清水的大烧杯,鸡蛋便自动进入烧杯中。

原理:浓盐酸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将鸡蛋从集气瓶中冲出。

NaHCO3+HC1==NaC1+H2O+CO2↑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情商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的认识情感及意志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产生学好课程的愿望,树立学好学科的信心。如在教授《分子和原子》一课中,可以用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引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读古诗品诗味,不失为一种良好是教学导入法。

4.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情商教育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商

按照戈尔曼的说法,情绪智商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育气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营造宽松、和缓、愉快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培养情绪能商。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有目的衣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情商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将培养和锻炼学生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丰富情绪情感,加强人际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如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书法绘画等才艺活动;创办校报、班级墙报、电台、校园互联网络、文化活动长廊等;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干部竞选、郊游、志愿者活动以及组织学习优秀影视书刊等。

4.5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情商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情商教育的基点和开端。父母应打好孩子情商的矮墩墩。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产生影响力,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情商高 的父母对子女有很大帮助,相反,不当的情感教育会造成对孩子终生的影响。而且,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科技飞速进步的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也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青少年儿童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都给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家庭圣堂笺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还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情商教育体系,形成一个良好的情商教育的大环境。

5、小结

情绪智商作为一种全新的智商概念,它扩展和加深了对人类智慧的认识,同时也扩展和加深了对丰富多彩、曲折迷离的情感生活的认识。有理由说,情绪智商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注重情商教育,发挥化学的学科特色培养情绪智商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成功的情商教育、较高的情绪智商,不仅能帮助一个学生逐步建立价格的力量、拥有健康人生,更主要的是它能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篇:浅论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商

浅论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商

摘 要: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情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情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情感指数,它是一个度量情绪的指标,也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并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语文的美质,通过多渠道地渗透情商教育来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商 教师情商 学生情商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社会评价学校和学生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学校和家庭只注重对学生和子女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和子女的情感教育。并且当今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很少有吃苦、独立自主的机会。我们历来追求培养品学兼优、人格健全的学生,可越来越多的优等生充其量只能称得上学业优良,在性格上都有依赖、自私、脆弱和被动的弱点。

从生理和心理上看,学生的情感内倾性和稳定性增强,出现了“情感闭锁”现象。也就是说,学生身上虽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感情,却不轻易动情或表达感情。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日益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状态无法回避。从而导致他们学习情绪低落,缺乏积极进取的内动力,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正如前苏联教育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所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激励着人们去创造、去奉献。”由此可见,健康积极的情绪是促使学生智力正常发挥的催化剂。

如何开发健康积极的情绪呢?确切地讲就是发展情感智商。情感智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准确观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一种调节情绪,以帮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而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力阵地,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并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这既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一、营造温暖、和谐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与语文亲密接触的情商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为灵动、最富魅力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要求师生要心理相容、情感交融,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水准、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适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尤其是注重调动全体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尽管学生认为教师是万能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仍要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例如当学生指出了一个老师上课出现的错误时,老师应心平气和地接受,在和学生的不断交流中,一些不经意的信息也许有助于找到答案,这正是新课程要求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重大变化。

当一个人了解到他人的情绪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教师一定要重视“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加强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情商品质。

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乐观积极的心态是教师提升情商品质的基础。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对人生对教学抱消极态度的教师,必然带着悲观、消沉的情绪色彩生活有社会上,走进课堂里,给教学蒙上阴影。试想,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积极乐观,怎么可能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只有对人生抱着正确、积极态度的教师,才会以乐观、振作的情绪生活在社会上,活跃在课堂里,才能在教学中要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在教学中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从而感染学生。正如赞科夫说的那样:“教师也应当这样:来到学校里,他整个的人就是属于学生,属于学生的教育事业的。”一些优秀的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生病了,也不在学生面前表示出来。”

其次,关爱学生,在爱中提升自身情商。

爱,是我们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出自社会的需要、对教育的需要、更是一种对学生的责任。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自身的情商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以及学生犯错时,也要有一颗慈爱的心。

营造一个温暖的、气氛和谐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并了解学生。例如,教师了解一个学生之后,如果授课内容和该学生的先前知识结构之间有差距,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去弥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尤其要面向那些后进生。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学习心态、学习的方法和智商数值。三个因素中,学习心态具有支配调 节作用。学习心态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如何缩小差异,将后进生转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激励他们的斗志,培养兴趣。后进生大多对问题的敏感度不高,反应不积极。可是在他们内心深处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要学好,不想成为优秀。只是,孩子们的这个愿望被惰性和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绩所掩埋。他们需要被引导和激励,需要去和惰性“战斗”,需要的是不服输的斗志。古语有云:志不立则智不达!当孩子们有了斗志,愿意一次次去尝试,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成功经验的慢慢积累孩子们对学科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强。对于个别学生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方法,如“激将法”,“游戏法”,“语言刺激法”等。

二、注重学生情商,力求以情动人

情商是人成功的要素。如果注重思维的形象性和情感释放的委曲有致,语言就会有一种隽永的情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的情感。在21世纪的今天,民族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物质世界极为丰富的同时,物欲横流、功利主义也较为盛行,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荒漠贫乏,没有人生目标,情感偏激封闭,人际关系淡漠,道德滑坡。因此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需要具有高水平认知和高水平情感的人才,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它更多的强调未来的学习不是以认知内容的获得为主,而是认知以外的情感知识的获得、情感能力的培养。教育应使学生明确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在当今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世界里,人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要成就一番事业,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依靠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合力作用;要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更要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因此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为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情感,用情感去理解情感,用情感去体味情感,用情感去欣赏情感,把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愫挖掘出来,艺术的光辉才能照亮读者心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去体会、去揣摩、去联想、去想象,伴随着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愉悦,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去构筑自己的心灵世界。

但是有人以为情感丰富就等于情商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只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顾听众的心理需要,即使情感再浓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所以学生与教师必须学会语言上的沟通,不管是情浓意切的散文还是议论性的文章,如果学生阅读时能体味文章的内质,那么他亦可欣赏到作者那潇洒的气质或儒雅的风度。因此,我们不能只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严密,还要使之变得优雅,洋溢着人情味。

三、找到情感激发点,形成情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善于运用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人的情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文学作品将是各种情感 的综合。举杯对月、临风起舞、沙滩嬉戏,阳光明媚、狂风骤雨、孤身一人„„这些都会激发起人的微妙情感,用这些情感去引导学生体会作家笔下的这些情感,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去体味、去感动、去联想和想象。

通过形象的感染,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导入最佳学习心境。创设和谐、愉快、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境激情,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心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王国,使学生在轻松中紧张思考,在活泼中自觉学习和发展能力。整堂课的教学就处在特殊氛围之中,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提高了语文能力。这样,学生处在适宜的情境中,就会愉快地接受知识的传播,主动兴奋地投入学习。

诵读经典古诗文培养良好美感,增强学生领悟情感的能力。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反复诵读,大胆想象,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多读多诵能让学生体验情感美,感受到古诗蕴涵的崇高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从而让学生在感受着诗的情怀的同时思路更加开阔,想象力进一步增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感悟美,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 树立提升情商的意识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说,语文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识字写字阅读等基本功知识技能的层面,更高的目标应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知道,一个缺乏知识技能的人只是次品,而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却是危险品。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应看到高情商的人在这个社会已占有越来越多的优势。李开复就说:“从我的经验和一些最近的研究结果看来,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所谓‘情商’。据研究对个人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在高级管理中,情商对于个人成败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九倍。”英国《泰晤士报》针对EQ评价说: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潜能的要决,它像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控自己,激励自己,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来源。正如丹尼尔•高曼在《EQ》中所说:“社会过度强调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商当道之际,再高的智商也是惘然。”[2]因此作为一个现代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提升情商的意识,改变过去重智商,轻情商的传统观念,使智商与情商一同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提倡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提升学生情商

传统教育一般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要是大家共同完成一份作业,老师会鼓励吗,如果要求老师不要把学生的成绩排名贴在公众场合,只让与学生家长了解就行,老师会支持吗?而在美国的中小学,许多作业,必须是两三个或更多的同学合作完成,如果做不好,所有的成员都有要受到批评,荣辱与共,因此学生都有很强的合作意识。

灌输式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时期教改提出新的学习方法中,就包括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与同伴交流沟通,倾听他人意见与想法,为了共同的目标探讨研究,统筹规划,根 据自己和同伴的优势与弱势安排任务,处理学习中出现的争执和冲突。可见这样的过程实际上与是情商教育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一代人所走的人生弯路就是社会的弯路,一代人的无意义甚至是负意义的付出,就是社会的无意义或负意义的付出”。现代教育,需要智商与情商并重。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智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须努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拥有健康人生,逐渐建立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人格素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最迫切的要求。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要提升学生的情商,必须明确提升情商的重要性,树立情商教育的意识,努力提升自身情商品质,开发教材的情商教育功能,多动脑研究,广辟渗透情商教育途径,多用心关爱,超越传统,预见未来,培养学生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懂得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艺术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弹奏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让我们用情感拉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绕过暗礁,驾着学习的航船乘风破浪。参考文献:

[1]李佳东.《情商主宰人生》海潮出版社,2005年 [2]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 [5]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1997年 [6]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叶运生,姚恩源.《素质教育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8]蒋 蓉.《语文教育新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9]《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篇:《浅论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商》

梅州市 中 小 学 语 文 学 科 发 展 规 划(征求意见稿)

(2004 - 2010)

梅州市中小学自2003年全面采用语文版新课标教材教学以来,多次成功举办了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教材使用的要求,推动梅州市中小学语文学科课改,在梅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在过去一年实验的基础上,由教研室具体制订、实施梅州市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具体规划如下:

一、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以“三个代表”为理论指导,以国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以全国教材改革为契机,以教师素质提高和教育科研工作的促进为中心,充分利用省内外一流专家资源,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促进梅州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努力把梅州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需求。

面对新世纪地球村的形成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为提高竞争力,纷纷开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我国掀起的课程实验改革,更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道风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必修学科,如何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发展,方能深入开展语文课改实验和课程改革。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既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教育部制订课程标准,并组织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改革,就是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第一步。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主体,必须紧跟这一时代的步伐,做好

自身教学实践的改革。因此,为达到中小学语文教改目标,实施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三)新课标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造与提高。虽然梅州中小学语文在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梅州市仍然是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课程教学与教师实际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观念同新教材的接轨与跟进显得尤为迫切。

(四)梅州市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梅州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就小学而言,全市共有小学语文教师

多人,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

%,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

%,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

%,高级职称的只有

%;在职特级教师只有

人;参加省级名师培训的仅有

人;专职小学语文教研员只有

人。初中教师达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

%,有中级职称的只有

%,有高级职称的只有

%。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职教师还严重缺编,因此中小学语文学科规划中的师资培训计划对语文课改发展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改变目前落后的状况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

目前梅州许多地方的中小学语文评价体系僵硬、滞后,语文测试题型单一,内容陈旧,知识僵化。传统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引导着重死记硬背、轻能力考核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中的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大相径庭。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考试质量,仍然在大搞题海战术,盲目让学生抄几遍,甚至几十遍。大量的无效劳动,致使学生苦学、厌学、怕学,家长们也怨声载道。

总之,在新一轮课改面前,梅州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既面对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面前,人人都有机遇。但梅州经济欠发达,教育投资短缺,给各学科改革带来严重制约。梅州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如何保持优势,必须紧抓课改,全面规划,施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教师素质这一能动因素,促进语文教育的全面而稳定发展。

三、中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目标

1、完成教师职能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由过去所倡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课程的探索者、文化的传播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合作者、智力的开发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

2、熟悉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使教师具有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这次课改,教师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即完成调适教材内容的能力,设计地方课程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科学设计习题的能力和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3、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打破封闭的学科体系,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做到从语文到文化、文史哲的和谐统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4、夯实基础,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落实“双基”,学生要通过阅读实践去整体感悟,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中小学语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5、建立生动、活泼、开放的大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中外优秀成果,形成开放型的语文课程,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效率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6、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人文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实施人文主义的教学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倡导师生平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教师不再唱独脚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一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推行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建立语文学科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

汉语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壁垒”,“触须”于其他学科之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同时也运用实践于其他学科,形成一种学科之间的互动,用语文架起一座学科“互联网”的桥梁。

9、目标一致,分段实施 小学语文学生学习目标规划: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主要是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学掌握汉语拼音和基本字词的使用,同时以说、读、听、写、拼训练为重点,切实提高认字量和词汇量的积累,认字量应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2500个左右;在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在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在要求的同时,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50万字。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应以字、词、句的运用和说、写为重点;口头与书面表述能力(篇幅)应达到600个字左右。在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在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在要求的同时,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中学语文学生学习目标规划:

初中语文(7-9年级),抓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爱读爱写、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形成阅读爱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写作的基本技法(写作手段)、文章层次、文章艺术构思与审美、文章主题思想创新、文章想像力创新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达到一定的文字驾驭和语言审美的能力。初中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使学生突破原先狭

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300万字。

四、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

(一)组织管理

在梅州市教育局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教育局教研室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按照学科发展规划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同时优化培训资源配臵,确保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顺利、高效、有序地进行。

梅州市中小学语文学科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陈连豪

副组长:古小光

员:林建忠

曾桓恩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开展高效、务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训体系

在语文新课程实验推广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主力军,为保障语文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拟定发展性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自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观念先导,能力为本,教学相长,评价科学的目标,使教师能成为一个合乎时代需求、基本把握新课程、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的教师。

具体的培训安排:

第一年(2004年7月—2005年7月)

通识培训:面向全体语文课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为重点,旨在促进教育工作者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接受

新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主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措施、推进步骤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诠释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与语文版新课标教材结合研究,使《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具体目标落实到语文学科的课程实施中,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功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课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课程标准的特点、学习和运用;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中学七年级、八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驾驭语文版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较快适应语文版新教材的教学工作。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从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入手,讨论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知识技能与整体素质的关系、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第二年(2005年7月—2006年7月)通识培训:专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课程标准专题报告。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小学三年级和中学八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定期的网络培训。第三年(2006年7月—2007年7月)通识培训:专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课程标准专题报告。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

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九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定期的网络培训。第四年(2007年7月—2008年7月)通识培训:专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课程标准专题报告。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小学五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定期的网络培训。第五年(2008年7月—2009年7月)通识培训:专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课程标准专题报告。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小学六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定期的网络培训。第六年(2008年7月—2009年7月)通识培训:专家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版新课程教材培训:课程标准专题报告。学习语文版新课标教材小学五年级的编写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培训: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示范课展示,或观看示范课光盘,并由专家点评。

以各乡镇为单位进行定期的网络培训。

2、建立梅州市地方专家和教学骨干团队

在梅州市中小语文学科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语文出版社、全国和广东省内专家的培养和支持下,初步建立梅州市中小学语文学科地方专家和教学骨干队伍,进一步推动梅州市中小学语文课改的发展。

梅州市小学语文专家组成员:(15人)梅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26人)梅州市:梅 州 市:(6人)梅江区:(4人)梅县:(4人)兴宁市:(6人)丰顺县:(4人)大埔县:(4人)五华县:(4人)平远县:(4人)蕉岭县:(4人)

中学语文专家组成员:(10人)中学语文课改标兵: 梅州市:梅 州 市:(6人)梅江区:(4人)梅县:(4人)兴宁市:(6人)丰顺县:(4人)大埔县:(4人)五华县:(4人)

平远县:(4人)蕉岭县:(4人)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要使每一位中小学语文教师深切感到语文教学中应大力发掘课外资源,实施文学教育、情感熏陶的语文教学方式,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因此讲解一篇课文,就要精选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美文至少三篇,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实施主要分为,小学语文由曾桓恩老师负责,中学语文由林建忠主任负责,并按各县区划分,由各县区中小学语文教研员负责。通过听课、座谈、质量调研等形式进行检查和评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反馈给专家,并共同研究解决,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中小学语文具体教学教研活动设计: 校级教学活动:

1、每所学校的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师在本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讲授一堂公开课,并评课交流,大学校由年级组长负责,小学校由科组长负责。

2、每所学校的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一单元课文集体备课一次,总结交流上一单元的经验,并开展下一单元的备课,大学校由年级组长负责,小学校由科组长负责。

3、每学年组织一次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诵会、作文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主要由校领导负责。

4、学校组织实施“五个一计划”。即是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做到:至少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公开课),写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写一篇课堂教学教后感。

镇级教学活动:

1、每个乡镇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每学期在镇中心中小学讲授一堂或两堂研讨课或观

摩课,组织全部的课改教师观看交流,由镇级以上的中小学校语文科组长组织负责。

2、每个乡镇的中小学语文课改教师每学期在镇中心中小学进行一次网络课例的观摩和交流评价,由镇级以上的中小学校语文科组长组织负责。

县级教学活动:

1、县(市、区)教研室组织实施“二三四评选计划”。即是每个县(市、区)每年组织评选二节优秀课例(光盘)、三篇优秀教学设计、四篇优秀教学论文上送市教研室,参加全国性“三优”评选,由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语文教研员负责。

2、以镇中心小学、中学为单位,每一学年准备一堂优质课例参加县级评选,县教育局评选出优秀课例参评市级优秀课例的评选,并将优秀课例推荐参加语文出版社的全国性

“三优”评选,获奖课例出版发行并向全省、全国推广。

3、每一位课改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课改论文,或教学经验心得等交乡镇中心学校,推荐优秀论文交县教育局评选,评出优秀论文参评市级优秀论文的评选,并将优秀论文推荐参加语文出版社的全国性优秀论文评选,部分优秀论文可以在语文出版社的中小学《课改实验》上公开发表,同时还可以结集出版。

市级教学活动:

1、在语文社的支持下,市中、小语会每年进行教师伯乐奖的评选,将课改教师指导的学生作品在全国公开发表较多,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多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作品可以向《语言文字报》推荐)

2、在语文社的支持下,市中、小语会每年进行课改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将语文课改实验研究中突出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3、由教育局主办,积极开展每年一度的读书月活动,倡导“书香”社会,开展读百本好书的活动,让广大的中小学生读万卷书,形成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以学校为单位,开辟读书周,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的朗诵会、作文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

4、每一学年进行一次语文版教材的回访活动,利用本次活动,由教育局组织全市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优质课和公开课的讲授和交流,促进中小学语文的课改,小学语文由曾桓恩老师负责,中学语文由林建忠主任负责。

5、在各县(市、区)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市的“二三四评选”和“三优”评选活动,由全市中小学课改教师参加,各县区教研员负责本县区的组织落实,最后由市教研室组织专家评选。

6、为提高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每学期举办一次新课标教材教改论文评比和一次优秀教案评比,由全市中小学课改教师参加,分县区和市两级进行。

上述成果,可以通过每学期一次的教学研讨会或课改观摩会(以上具体时间由市教育局根据工作安排来定)加以展现,组织全市课改教师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教育教学、教研考察活动

每学年由市教育局组织全市课改教学能手和课改标兵组成粤北、粤东中小学语文考察交流小组,与揭阳、河源等地进行中小语文课改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相互沟通课改经验,实现区域联合,资源共享。

5、课题研究活动

由市教育局统一计划安排管理全市中小学语文的课题研究,组织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实行课题研究负责制。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主持: 组员:

(1)小学语文总课题:

总课题的组织、策划、实施、管理与总结主要由课题小组的主要成员负责。子课题的选题目录:(2)中学语文总课题:

总课题的组织、策划、实施、管理和总结由市教研室莫尧道负责。

子课题的选题,由各县(市、区)组织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师确定实验课题。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本系列课题研究计划是时间较长的一项实践研究性活动,计划安排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前期理论研究准备工作。时间约三个月。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主要是展开行动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内容分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时间约两年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方法体系的建构。时间约四个月。

课题组织与管理形式

市教育局教研室与各级教研室在今后五年内要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监督和课题成果的推广与实施工作。

七、教改评估体系开发规划

(一)教师课改成效评价

根据新课标教材,重新建立试题库,以指导语文教学的方向;由市小语会每年组织一次教科研成果展示会,奖励教学、教大研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并出版全套《教研成果集》。

(二)学生成绩评价

语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考试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形式,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含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操作能力测试(包括查字典的能力、查找课外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测试)和书面测试(含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习作能力的测试)。其中前三项的分值分别占10%、20%和10%,书面测试占60%,口语测试可以在平时(考试前)进行,听力测试和查字典等也可以和书面测试同时进行。

要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动态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过程。(1)建立学生评价表——根据评价的需要,列表格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专项评价(如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也可以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评价。

(2)建立学生展示台——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成果、进步情况等),例如学

生优秀习作展示,朗读、背诵课文展示,积累好词佳句展示等,以夺红旗、贴星星等形式,以学生评学生的方式公开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3)要建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情况汇集在记录袋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含进步过程)的依据。

总之,评价要体现每学段的目标,并突出每学段的重点。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语文课程评价要因地制宜,评价的标准要根据各地语文教学发展的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来制定,以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八、学科规划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中小学英语学科规划在市、县(区)二级领导的重视和直接领导管理下,分部分阶段实施,具有严密的组织保障。

(二)人力资源保障:在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中小学英语的省内外专家梯队和全市的教学骨干,在专家的定期指导和教学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下,梅州市中小学英语学科课改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资金保障:在出版社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活动开展的经费也有一定的保障。

梅州市中小学语文学科课改规划制定课题组

2004年5月14日

下载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散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教五年,一直带的是中高年级的语文,突然之间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才发现,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在活动中提升班级凝聚力

    在活动中提升班级凝聚力 凝聚力是班级管理的起点,班级凝聚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能否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切实培养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呢?笔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李 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江苏,南京 210007 李杰(1975- ),男,安徽蚌埠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在拓展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拓展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分教改”课堂模式探究 东方明珠学校 郑 蕾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重要性(大全五篇)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诵读是学生了解文化、走进语文世界的重要敲门砖,特殊捷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语文......

    浅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浅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人的文化素养、情感、人格和教养的综合表现。2011年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如何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摘 要:舞蹈鉴赏能力的培养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它既可以拓展现代人文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使得舞蹈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完善。......

    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点滴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的一些实际做法长春市第九中学李金花 长春朝鲜族中学 赵永安 长春市第九中学 韩春广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