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专题解析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高明书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
(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在行为发生后为维持和增强其行为倾向给予的一种报酬。惩罚是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施加讨厌的刺激,以减低或遏止、消除不良的行为。
(二)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负强化原理:
在某个确定的情景中,孩子做出了某种行为之后,使得引起他厌恶的刺激消失,那么,今后在同样情境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大。这个“厌恶刺激”叫做负强化物。
撤去厌恶刺激,就等于获得了奖励。
消退的原理: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三)奖励与惩罚的形式 1.奖励的形式
①根据内容分,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②根据方式分,奖励还可分为代偿式奖励和给予式奖励。
③根据奖励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奖励。2.惩罚的形式
①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
②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
③根据惩罚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惩罚。④按照行为发生后给予的惩罚,可以分自然惩罚与人为惩罚 自然惩罚不是外人给予的,而是儿童做出行为后自然的结果。用儿童自身行为的过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使儿童感到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从而改正过失。由于自然结果是令人不快的,儿童在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自然就减少。这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习。学生的理解力能够在自然后果与行为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通常就不需要再人为地设定奖惩,让自然后果直接起作用会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以用自然惩罚,例如: 不良行为 自然惩罚
故意吃饭慢 没吃饱就收拾了餐桌 嘲弄同学 同学不和他玩耍 不洗脸 被同学嘲弄脸上脏 起床拖拖拉拉上学迟到被老师责问 不完成作业被老师留校做作业 故意打破玩具只能玩坏玩具
攻击其他同学被同学冷落、排斥、孤立 人为惩罚是指行为发生后,外人给予行为人一个不良的刺激或不良的结果。它又分为逻辑惩罚和反应代价惩罚。
逻辑惩罚。逻辑结果惩罚。惩罚和儿童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是行为的逻辑结果。惩罚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与违规行为的性质相联系。这种惩罚从道德违规的角度看待逻辑结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可以选用逻辑惩罚,如: 不良行为 逻辑惩罚
将口香糖吐在地上 5天不给口香糖吃
在家中使用脏字 妈妈3小时不和孩子说话
反应代价惩罚不一定和发生的行为有逻辑关系,不良行为发生后,行为者必须付出代价。绝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可以使用反应代价惩罚。例如: 不良行为 反应代价惩罚
三次没有完成作业取消周日去公园的计划 对父母说谎 两天不许看电视
起床没有叠好被子放学后不许在外边玩耍
四、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的智慧 1.奖励态度和具体行为
奖励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2.奖励不可太滥
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
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与策略 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
奖励条件高了,学生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奖励条件太容易,学生轻而易举得到,兴趣就不高了,奖励也不能持久。4.一诺千金 5.奖励要及时
越早施行,效果越佳,激励作用越大 6.运用鼓励性表扬
积极性奖励与控制性奖励。
积极的奖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控制学生的。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学生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学生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另外,控制性奖励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这种表扬注重的是对学生自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学生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
(二)惩罚的艺术
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惩罚的艺术,避免糟糕的惩罚 1.惩罚具体的行为,尊重学生人格 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突出学生对自己违纪行为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真正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区分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区分过错行为和糟糕结果,惩罚只能用于前者而非后者。划清故意行为与无意非故意过错行为的界线。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异,“特点”与“缺点”的区别,分清偶犯与惯犯,做到有情有理。
2.避免在公共场所和众人面前惩罚学生 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保护隐私 3.惩罚要及时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4.教师情绪不良时,不要惩罚学生 避免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 5.最忌讳讽刺挖苦 案例:毁灭性的惩罚
《中国教育报》在2003年7月8日报道有关《师德启示录》的讨论中,有一个老教师张允公写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痛苦地写出了自己因为“无知”致使一个学生处境不利直至退学的例子。
那是34年前的事。我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当民办教师,教四年级语文。有一天上讲评作文课,我先暗示学生,要有好戏看了。接着便开始读一个学生的作文。“题目:《赶集》。”我略作停顿,以便蓄势,继而朗读,“腊月二十六,我赶范家集,褂子口袋里有三毛钱,我用手捂着口袋,兴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到了小东河,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我垫上几块小石头,浩浩荡荡地过了河„„”。我在“波浪滔天”、“浩浩荡荡”几处提高声调,放慢语速,以求达到最佳的调侃效果。全班早就笑得前仰后合,我不时地瞥一眼某生,他的头几乎低到桌子底下。我不依不饶地念着,念完后走到他面前,“啪”的把作文本摔在他桌子上,什么也没说,一切都在这一摔里了。同学们疯狂地喊着、笑着、笑这个平时就常被男生嘲笑的对象。此后几天,几乎全校所有的学生(还有老师)见了他就喊“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几天后,他没有来学校,一天没来,两天没来,一个星期没来,一个月没来„„后来再也没来,听说在生产队放猪。
可以说这位老师的讽刺挖苦毁灭了这个学生的一生。6.惩罚以后要和学生沟通
说明理由,增强教育的指向性 解释惩罚的原因 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反馈性原则,指明“出路”不含糊
在否定一个错误行为后,一定要指出应该怎么做;还应了解学生被惩罚后的表现,一旦有改进的行为,就马上予以肯定
7.惩罚切莫唠叨,就事论事莫牵连
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8.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旗帜鲜明,不能随心所欲 9.批评与惩罚应该适度
适度性原则。奖惩要与行为结果相称。
奖惩的程度是很重要的,过轻,失去奖惩的意义,无效;轻描淡写
过重,近于残酷专制,带来相反的结果,产生仇恨、蔑视、欺骗、对抗和攻击性,所以程度要相称。小题大做
过于严厉的惩罚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引起受罚者的回避、不听从行为,甚至引发高度焦虑,因而抑制其学习兴趣,削弱其对不良行为的控制力。
失去对惩罚应有的敏感性,对各种惩罚“习惯成自然”而麻木,甚至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10.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做了规定。因此,体罚虽然是惩罚,但体罚是违法的,不仅不应当提倡,而且应该绝对禁止。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是很普遍的。在500名被调查的6岁~12岁儿童中,有67%经常受父母打骂,某城市已经判决的4155名犯罪青少年中,家庭以打骂为主作为教育方式、手段的占34.5%。体罚为什么不好?
(1)体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外部,不利于反思问题本身;
(2)体罚使学生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有“了账”的感觉;(3)体罚成为一种宣泄,减轻了思想压力;(4)体罚给学生做出了倚强凌弱的暴力示范。
有调查显示,在谈到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时,30.8%的学生最怕老师批评和体罚,29.5%的学生最怕被人瞧不起,19.4%的学生怕考试,11.3%的学生怕被同学欺负。而经常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作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的学生的总数占学生的17.1%,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占24.1%。11.惩罚方式方法要适当 方法手段本身的教育性。
从奖励本身学习,当学生“好”的行为不断得到表扬的时候,学生很快就会学会如何通过行为来操控成人,从惩罚方式本身中学习。要尽可能少用惩罚,一个经常惩罚孩子的家长或教师,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惩罚的目的可能没有达到,反而使孩子学会了粗暴的不顾别人自尊的处世方式。没有一种强化形式适合于所有的人,当采用的表扬或奖励方式对学生无效时,并不是强化无效,而是没有选择正确的强化方式。
(三)奖励与惩罚实施的共同原则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需要与情感,缺乏对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从而导致奖惩的各种负面心理效应的产生。
奖惩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硬性强加在儿童身上的,是成人的傲慢、不尊重、轻视儿童的产物。成人,特别是教师,对孩子有太多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权势,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利用这种权势来控制儿童的。而这种欺压、控制、不尊重„„正是躲在奖惩行为后面真正伤害儿童的东西,造成长期负面作用的是成人的态度,而不是奖惩本身。超越控制思维。任何试图控制学生行为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学生的抵抗(至少是内心的反感),一旦控制消失或减弱,学生就会恢复原来的行事方式(至少是最低程度的恢复)。
得到学生真正的认同和肯定,告知安排某项任务的原因,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还有要宽容失败行为,帮助他们摆脱被控制的情绪。注意唤起学生主体内部的自我强化机制。不要害怕学生成长路上的过错。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会绝妙地把学生的过失转化为教育的财富成长的契机
2.标准的一致性,公平性原则
奖惩标准要一致,免除侥幸,避免不公平导致学生困惑或者不服。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前后一致,避免因人而异,否则学生会怀疑教师实施奖励惩罚的动机,构成个人之间的私怨。此外,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应一致,要注意获得学生集体的支持。教师要说明奖惩的理由,并非顺我者奖,逆我者罚,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惩罚应就事论事,惩罚是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不宜上升为品质与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公平合理,减少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的偏向性 不要罚了又赏 3.充分沟通的原则
沟通是有效奖惩的关键技术。
第一,充分沟通有助于解释奖惩的意图,解决问题的根源。第二,充分沟通体现民主教育的特征。4.奖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以表扬为主
无论奖励与惩罚的实施都应该与行为的动机、行为的全过程联系起来,而不应该仅仅指向行为的结果,而且应着眼于它们的远期效果。
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受到奖励与惩罚所留下的联系是不一样的。因为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而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批评只告诉不能做的事,而没有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比如,给小孩糖吃,小孩记住的是吃糖前的学习好;小孩挨打,记住的是打后要学习。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学习去避免惩罚,去克服人的惰性,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及格去体验惩罚。但过度的惩罚势必引起极高的焦虑水平,这样不仅会破坏学习,而且还会扩大到其他方面,比如,惩罚的累积的影响导致对整个知识领域的厌恶,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引起回避和退缩反映,导致对学习的自暴自弃。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奖惩后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5.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奖惩
“如果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而不再需要这个世界的掌声,你就自由了。”帮助孩子学会找到他/她人生的意义,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第二篇: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
《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但在科技高速发达,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意识形态中的“礼仪”,似有日渐淡薄、缺失之趋势。综观我们望城小学的实际情况,学生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气存在:在学校,言行不能礼让他人,随心所欲地追求自我的空间,不懂得尊敬老师;在家中,习惯于惟我独尊,不懂得尊敬长辈;在社会上,缺乏公德,不能与他人愉快地交往。教师仅局限于书本的说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悬挂在墙上,只是一种摆设,重形式,轻实效。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更是缺少监督的力度和实践的平台。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学校及时提出望城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由此孕育了《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这个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和探索,提高整个学校师生的道德修养,塑造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队伍及勤学守纪、文明礼貌的学生队伍。我们提出《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希望挖掘我校本身拥有的资源,结合养成教育和现代文化,编写具有时代气息、学校特色的课程教材,在学校,以班主任为龙头,在思品、晨会、班队三位一体的主阵地,开展多彩的学校养成教育活动;以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的理念,我们开展了一些活动,使学校养成教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更让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当然,研究本课题,更要与教师的师德规范相结合,在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要有示范性,使得学生有章可循。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家长的资源,让家长也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中来,通过家长的相关手段的评价,使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好社区的功能,通过在社区的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今后踏上社会夯实做人的基石。通过学校养成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行为规范内涵深化在心里,把行为规范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二、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急需对我国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计研究。它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
师德修养主要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要遵守的准则。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教育手册》,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目标
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提高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素养,更多一份积极学习的自觉性,更多一份形象的朝气,更多一份交往的礼让,更多一份言语的谦逊,更多一份胸襟的宽广,更多一份心灵的感恩,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升教师道德素养,营造学校教育的人文氛围。
四、研究内容
1.依据我校办学理念,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自编课程教材。
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及《望城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编写《望城小学学生养成教育手册》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力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望城小学的特色,可适当采用歌谣、小故事的形式。
低年级:重点了解《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着重萌芽教育,从爱身边的人开始。中年级:重点深化《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同学交往、进出校园、校园教室、集体活动等形式渗透“宽容他人”的情怀。
高年级:重点继续深化《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师生交往等方面展现“精彩自我”,充分体现“热爱家园”的核心理念。
2.开设活动课,各学科渗透养成教育。
如语文学科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英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外的一些养成教育常识等。学校要把养成教育这一块纳入常规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与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和每周评选“礼仪之星”联系起来,周会的讲话内容,侧重点放在学生的礼仪行为上。平时对养成教育课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它的实效性。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利用学校阳广播宣传、文明小使者监督,开展以“校园文明”为主题的绘画展、中队主题活动,不断探索学校养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结合的最佳切入口,形成有目的、有系统的校本课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造就训练有素的学生形象。
通过“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让学生把养成教育作为行动的指路灯,做一个“热爱家园”、“呵护生态”、“宽容他人”、“精彩自我”的望城小学学生形象,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充实人生。
4.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课题研究,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塑造一支具有时代特色、爱岗敬业的望城小学教师队伍,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考察研究内容和应用的科学性,理论入手,指导实践。
2.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检查教师、学生、家长对课题实施的信息反馈,效果显示。
3.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样的研究过程,不断螺旋式地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的学生养成习惯问题,从而提升全校师生的道德素养。
六、研究过程
(一)、针对现状,挖掘我校《养成教育手册》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学生行为习惯调查:
课题确立后,我们首先在全校学生开展“十大不文明行为”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大家有了行为规范意识的渗透,敢于大胆发掘身边的不文明行为。通过积极宣传,以采访、暗访的形式,发现身边言谈举止不文明的行为若干条。学校再组织班级对当初推出的20条“不文明行为”进行投票,根据统计票数,选出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缺乏环保意识”;“不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不问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看见纸屑不愿捡”等“十大不文明行为”公布与众,让全校学生通过自己选出来的切身相关的不文明行为,起到了自省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由此确立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还需不断地努力。课题组成员以“我心目中的小学生形象”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以全体教师的名义再次发出倡议,让大家再接再厉。
教师调查表:
2009年9月,为了了解课题开展的实效性,对全校老师进行“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调查表。大家认真填写,自我检查教师自身在师德修养方面的不足,并给教师个人提出了更高的师德要求,明确了教师师德修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二)、通过活动,展现“养成教育手册”校本课程的实践特色
1.教学研讨,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校本课程研究落到实处,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在课题组开展的每次活动中从不缺席,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做好相应的记录,积极讨论在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及时献上各自的金点子,是相关的困难迎刃而解,真正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课题组就“如何在活动和编写教材中更好地展现学校特色”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此来汲取集体的智慧,充实课题的行囊。课题初,教师对校本教材,大多是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教育,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为了克服盲目性,我们引进了《中小学生行为习惯规范众书》(低中高年级),作为教师的辅助用书。这些书为教材的编写作好了坚实的几十。以上教学研讨真正让课题研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障。
2.搭建舞台,使课题研究得到确切的落实
(1)教师作引领
建章立制。学校在教师的师德行为规范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出台《望城小学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实施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并认真组织老师们学习、讨论,用规章引领自身行为,用制度约束教师修养,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样板。
活动体验。征集《望城小学教师箴言》,评选一年一度的“师德标兵”,征集故事进行评比,开展“规范师德、铸造师魂”为主题的读书修身活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塑造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国旗下宣誓活动,让全校教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修身立德。恪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发展。为科教兴国,上下求索;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我将遵循 „严谨务实、开拓进取、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热爱学校,团结协作,为望城小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树立起了我校教师良好的形象。所有学科注重渗透养成教育主题,特别是以思品课为龙头,其他各科教学的老师都在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及相应的活动,寻找相应的切入点渗透养成教育。
学习提升。在大家广泛地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的同时,学校还号召大家认真阅读有关书籍,进行有效的读书交流活动。由一位主读和两位助读,上台交流读书心得,最后由行政领导进行相关的结读,其他老师作好相应的记录,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不同的学科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内化升华。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教育发展,师德为先。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全面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提高师德修养。我们着重抓好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3个1”形象工程(“3”即“勤政廉政、尽职奉献、乐于服务”的学校党政领导形象;“敬岗爱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尊师守纪、品学兼优”的学生形象。“1”就是“文明、勤奋、团结、向上”的学校形象)。认真学习《望城小学教师“五要五不要”》,要求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严谨治学、认真施教的作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文明的仪表风度。要求撰写教育反思成为习惯,每节课后教师要完成教学后记,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否。每位教师每学年必须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或经典教育故事,必须完成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必须建立个人博客。课题组中心成员在各班认真进行养成教育、大队部进行文明班级评比及平行活动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教学,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校本教材,形成《望城小学养成教育手册》校本课程。
(2)学生展风采
童谣征集和传唱。我们还在全校进行了“学生行为习惯”的童谣征集和评比活动,要求学生
合作参与,创作有学校特色的童谣。活动受到了热烈的响应,收到了很多学生精心创作的稿件。我们把部分优秀的童谣作品和征集相关的插图汇编成册。我们还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在全校学生中传唱一首童谣。
学生读书活动。本着行为习惯渗透教育的思想,我们拓展了课题的空间。中年级结合我校读书活动,把《弟子规》引进课堂诵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明礼仪。
少先队活动评比。大队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文明班级”、“礼仪之星”的评选;“红领巾服务队”、“文明小使者”的监督;班队活动课上“望城小学文明礼貌伴我行”的演讲比赛和“望城小学行为规范”的讨论;全校进行文明礼貌知识竞赛等。
填写教师形象调查问卷。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填写教师形象调查问卷,从他们的需求进一步规范师表形象,让教师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老师的大部分比较满意,但对“参加升旗仪式,精神饱满,肃立致敬,带头高唱国歌。”、“参加集体活动时,不接听手机,不随意讲话,不做其他工作,积极参与。”、“准时进入教室,主动问好;按时下课,礼貌告别。”等细节上,期待老师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还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文明礼仪教师的形象。各年级的着重点不同。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老师是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耐心细致的。高年级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能学识渊博,随和,能有技巧地指出学生的不足,能和自己成为朋友。
(3)家长验实效
家长调查问卷。我们还向家长进行了“我心中的望城小学学生形象”家长调查问卷,衡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从整个问卷来看,学生外显的人际交往等一些方面,家长认为都有进步,但是,对学生内隐方面,如“知道在人的一生中遇到许多失败,人只有战胜失败后才会有进步“等方面的积极心态,认为学生还需更多的努力。家长就“对于《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这个课题,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途径或措施来更加完善形式和内容?”这个问题,更能提出真知灼见,要求活动要更多的实践,不停留于活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家长对学校一种主人翁的礼仪风范。
(4)社会拓效应
社区活动。我们还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的这条特殊纽带,在与社区开展活动时,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体现我校学生特有的精神风范,通过社区的反馈建议,再作养成教育方面的调整,不断提高学校整体的文明礼仪素养。
七、研究成效及分析:
(一)探索了一条生活化、情境化的学校养成教育内容、形式,备受上级、社会好评。构建了以开展学校养成教育活动课程为主、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家庭社会督促的行为习惯教育模式。2009,我校积极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学校养成教育内容、形式,结合《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课题研究,把“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全校学生深入开展“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主题活动,各中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提出了“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动”主题活动的预期目标,要求低年级学生从学礼仪知识、行为规范知识开始,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习惯,努力做一个懂修养、有礼仪的文明人。高年级学生从学习校园礼仪开始到家庭礼仪、社会交往礼仪,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集体主义的观念与品格。平时,将礼仪、礼节、文明、礼貌、敬人、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常规训练中,要求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后三件事,学会礼貌问好,使用文明用语,课间文明休息。并结合学校进行的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读物当中的“忠、孝、仁、义、礼、志、信”等传统文明礼仪观念结合当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在全体教师中深入开展“铸师魂、扬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争做“社会信任、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信得过教师”系列活动。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全校树立起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辉教师形象,使教师们在舆论倡导、榜样的鼓励、荣誉的鼓舞下,增强了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责任感,涌现出了更多的先进个人和群体,我校教师的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表率和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楷模。课题组主要成员、教导主任谭赛同志主动推迟婚期,坚持战斗在学校防治“甲流”工作的第一线。刘建平老师年近退休,身患疾病,应该全休3个月,而一个月后我们就在校园里看见了她蹒跚的身影……学校这种带病坚持工作、无私奉献的动人事例不计其数。教书育人、以身立教,讲师德、树师风在整个学校已蔚然成风,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受到了上级部门及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与青睐。
(二)开发了校本课程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实践着,不断反思着,不断总结着。
首先,《望城小学养成教育手册》校本教材成稿。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参照了《中小学生礼仪礼节礼貌规范丛书》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着“热爱家园”、“呵护生态”、“宽容他人”、“精彩自我”的理念。编写了这个校本教材。在学校低年级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着手,如坐姿、站姿、课间、课堂纪律等,让他们从细节上打好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在低年级教材中,我们渗透了萌芽教育,从爱身边的人开始,如爱国旗、爱老师、爱同学、爱家长等,当然还涉及到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礼仪,如观看演出、在外购物、搭乘电梯等,全方位地关照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年级在教材编写中,着重于人际交往礼仪等,“宽容他人”的博爱情怀有了更深层的提升。它不像低年级仅局限于爱周围的人,更多的是学会和他人友好合作,体现顾全大局的精神。高年级的教材编写,结合他们的特点,在社会实践中赋予了更多的博爱色彩,拓宽了养成教育的范围,除了能够做到基本的行为习惯要求,体现文明风范,更要求在诸多交往活动中,能拥有健康平和的心态,展现“精彩自我”。如爱自己的母校,爱家乡、爱祖国章节,都体现着“热爱家园”的核心理念。
其次,形成了各学科渗透养成教育的教学模式。从各科渗透的养成教育的情况来看,可见教师在有意识地积极参与校本课题,设法从各个切入口,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如:体育课,教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互帮互助;数学课,在统计图练习课中设计统计父母长辈的生日,懂得关心长辈;语文学科,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学会礼貌用语;英语学科,要求在生日聚会时,学会如何接待客人等等,真正体现了望城小学的课堂流淌着良好行为习惯的芳香。
最后,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从开题以来,我们围绕主题开展了许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教师方面,出台了相关的各种措施,如:出台《望城小学教师师德规范》;评选一年一度的“师德标兵”;征集故事进行评比和交流,逐渐形成规范教师师德修养的制度。在学生方面,从对现状存在的不文明行为的调查,到行为习惯知识的宣传,童谣的传唱,养成教育小报的展出,学校文明标兵故事的征集;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文明意识,在活动中强化文明行为。
(三)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通过几年来课题的努力实践,学校的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细节教育上,教师的心态和育人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合《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课题研究,坚持开展每月“评星”制度,各中队召开主题队会,让学生自我点评,在“自评、互评”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通过此项活动,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还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今,望城小学校园里随时可以感受到一种学文明、讲文明、比文明的竞争氛围。
(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发展
通过《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们的认识在提高,情感在升华,行为得以规范。在校园内,随处都可见教师们耐心教育、指导学生的动人情景,从生活到学习上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们用自己的一片赤诚爱心,营建了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在研究中,大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部分老师所撰
写的相关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或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王四成同志撰写的《从公民道德日教育谈教师职业道德》、《解放思想热爱教育 为石鼓发展作贡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等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蒋春莲、蔡建军、朱志伟等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搞好教师队伍的反腐倡廉工作》、《封闭的管理模糊的身份 是教育腐败的温床》分别在论文比赛中获市一等奖。参与课题的中心成员王四成、朱志伟、杨玲等多人次获石鼓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任小兰、蔡建军、刘洪英等多人次在各级各类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八、结论
通过二年多来的《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为之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和汗水,使之初见成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出了一定贡献。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把这个课题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养护,曾经迷茫痛苦过,但在不懈努力中,我们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收获着累累的硕果,提升着自己的素养。感受颇深的是教师的师德修养内化在心灵,外化在行动,需要的是对现有好的做法进行制度化,对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长久细心的养护,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师生的一种特有的文明标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方向。
九、尚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师德修养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校本课题,从课题实施的效应来看,是顺应了社会对我们学校的一种需求,它是长久性的,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所以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中,我们还要把这个校本课程继续渗透巩固下去,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这个课题后期研究空间还很大,因为这二年多的时间中,我们侧重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研究的比例相对大一点,在教师行为和社会监督方面,研究探讨的比例相对要小一点,“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让渠中文明礼仪清泉永流,就要保持教师师德修养的源头不断鲜活。所以下一阶段,我们将在老师的师德修养方面加大培训研究的力度,继续深入下去,让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得更好。
第三篇:公司员工奖励与惩罚制度
公司员工奖惩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实施奖惩制度,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违反制度的员工,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提倡与反对
1、工作态度方面
1.1提倡绩效,反对权谋;
1.2提倡严谨,反对懒散;
1.3提倡创新,反对守旧;
1.4提倡奉献精神,反对斤斤计较;
1.5提倡认真执行,反对纸上谈兵;
1.6提倡公司利益至上,反对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2、工作方法方面
2.1提倡部门协作,反对工作推诿;
2.2提倡踏实细致,反对粗心大意;
2.3提倡团队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2.4提倡危机意识,反对安于现状;
2.5提倡制度化管理,反对工作无计划;
2.6提倡工作讲方法,反对工作无序混乱。
3、为人处世方面
3.1提倡真诚,反对虚伪;
3.2提倡务实,反对浮夸;
3.3提倡言行一致,反对表里不一;
3.4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3.5提倡谦虚谨慎,反对骄傲自满;
3.6提倡严守公司机密,反对窃密与泄密。
第三章 奖励
第四条 本公司设立如下奖励方法,酌情使用:
1、通告表扬;
2、奖金奖励;
3、晋升提级。
第五条 有下列表现的员工应给予通告表扬:
1、品德端正,工作努力;
2、维护公司利益,为公司争得荣誉,防止或挽救事故与经济损失有功;
3、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
4、有其他功绩,足为其他员工楷模。
第六条 有以下表现的员工应给予奖金奖励(奖金另行规定):
1、思想进步,文明礼貌,团结互助,事迹突出;
2、完成计划指标,经济效益良好;
3、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采纳;
4、维护财经纪律,抵制歪风邪气,事迹突出;
5、节约资金,节俭费用,事迹突出;
6、领导有方,带领员工良好完成各项任务;
7、其他对公司作出贡献,董事长认为应当给予奖励的。
第七条 有第六条中的表现,公司认为符合晋级条件的予以晋级奖励。
第八条 奖励程序如下:
1、员工推荐、本人自荐或领导提名;
2、人力行政部门审核;
3、董事长批准。
第四章 惩罚
第九条 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以以下处罚:
1、警告;
2、记过;
3、罚款或降级;
4、辞退。
第十条 员工有以下行为给以警告处分:
1、在工作时间聊天、嬉戏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工作时间内擅离工作岗位者或无故迟到、早退、旷工;
3、因过失以致发生工作错误情节轻微者;
4、妨害现场工作秩序或违反安全卫生工作守则;
5、无故不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6、初次不遵守主管人员指挥;
7、浪费公物情节轻微;
8、检查或监督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
9、未按要求穿工作服;
10、出入厂区不遵守规定或携带物品出入厂区而拒绝警卫或管理人员查询;
11、破坏环境卫生。
第十一条 员工有以下行为者,给予记过处分:
1、对上级指示或有期限之命令,未申报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或处理不当;
2、因疏忽导致机器设备或物品材料遭受伤害或伤及他人;
3、在工作场所喧哗、嬉戏、吵闹妨害他人工作;
4、未经许可擅带外人入厂参观;
5、携带危险物品入厂;
6、在禁烟区吸烟者;
7、投机取巧,隐瞒蒙蔽,谋取不当利益;
8、对同仁恶意攻击或诬告、提供伪证或制造事端;
9、在工作时间内擅离工作岗位,躺卧、睡觉;
10、代替他人打卡或接受他人打卡。
第十二条 员工有以下行为者,给予罚款(罚款数额另行规定)或降级处分: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2、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
3、擅离职守,导致事故,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4、泄漏生产或业务上的机密;
5、违反公司规定带进出物品;
6、遗失经管之重要文件、机件、物件或工具;
7、损毁公物或公共文件;
8、擅自变更工作方法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9、拒绝听从主管人员合理指挥监督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10、违反安全规定措施致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11、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制造私人物件;
12、造谣生事,散播谣言致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第十三条 员工有以下行为者,给以辞退处分:
1、偷窃同事或公共财物;
2、于受聘时虚报资料,使本公司误信而遭受损害;
3、对上级或同事实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为;
4、违反劳动合同或工作规则情节严重;
5、蓄意损坏公司或他人财物;
6、故意泄漏技术、营业之秘密,致使公司蒙受损害;
7、不服从工作安排和调动、指挥,或无理取闹,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的;
8、拒不执行领导决定,干扰工作的;
9、工作不负责任,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10、玩忽职守,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的;
11、滥用职权,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公司资产,损公肥私,造成经济损失的;
12、财务人员不坚持财经制度,丧失原则,造成经济损失的;
13、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敲诈勒索、赌博、流氓、斗殴,尚未达到刑事处罚的;
14、挑动是非,破坏团结,损害他人名誉或领导威信,影响恶劣的;
15、泄露公司秘密,把公司客户介绍给他人或向客户索取回扣介绍费的;
16、散布谣言,损害公司声誉的;
17、利用职权对员工打击报复或包庇员工违法乱纪行为的;
18、无正当理由累计旷工三日,在外从事同类产品职业或在假期在外另谋职业;
19、组织、煽动怠工,或采取不正当手段要挟领导,严重扰乱公司秩序;
20、在厂区范围内赌博;
21、在厂内有伤风化行为;
22、在禁烟区内吸烟或引火,在工作中酗酒滋事妨害生产秩序;
23、经常违反公司规定屡教不改;
24、依合同约定调派工作,无故拒绝接受;
25、因行为不当,公司无法再对其信任;
26、其他重大过失或不当行为,导致严重后果。
第十四条 员工有第十三条中的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员工有第十三条中的行为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责任人除按第十三条规定承担应负的责任外,并按以下规定赔偿公司损失;
1、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含5万元),责任人赔偿10%——50%;
2、造成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由人力行政部门报董事长决定责任人应赔偿的金额。
第五章 惩罚程序
第十六条 企业领导发现本企业员工犯有本制度第四章规定的行为时,应及时向人力行政部门报告;员工也可向人力行政部门检举、揭发任何人的违纪违章行为,要求处理。
第十七条 人力行政部门接到报告、检举、揭发,立即报经董事长批准后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完毕,人力行政部门提出《处理意见书》呈报董事长批准,交有关部门执行并通知受处分人。
第十八条 给予员工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应当慎重决定。必须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经过会议讨论,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并允许受处分人进行申辩。
第十九条 调查、审批员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员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2个月,其他处分不得超过1个月。
第二十条 员工对所受惩罚存异议者,应于处分决定后七日内,陈述理由进行申诉,并以申诉后的核定作为公司最终决定,当事者不得再存异议。
第二十一条 受处分的员工,在处罚事项未了结之前,不得调离公司(公司宣布辞退、开除的除外)。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由集团办公室制定,经呈董事长核准后公布施行,修正时亦同。
第四篇:公司奖励与惩罚制度
公司奖励与惩罚制度
为加强公司劳动纪律、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公司管理制度、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奖励
有下列事实之一(不仅限于以下事实)或/和直接经济效益在5000元以上者,予以记大功,并奖励100-500元。
1.遇有意外事件或灾害,能奋不顾身,不避灾难,敢冒风险,救护人员及公司财产脱离
危险,因而减少损失者;
2.维护本公司重大利益,避免重大损害者;
3.对于舞弊或有危害公司权益,能事先举报,防止泄露公司机密,防止谣言传布或意外灾害酿成,使公司免受重大损失者。
4.有其他重大功绩者。
二、惩罚
警告三次作为记过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仅限于以下情况)或/和直接经济损失在300—1000元之间者,予以记过并处以50-200罚款;
1.故意降低工作效率;
2.偷阅机密文件或对外泄露业务机密者;
3.有危害本公司财产安全、员工权益者。
特别事项:由于疏忽大意等责任原因直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按照实际损失的100%赔偿。
三、违纪处理权限
1、行政财务部负责按公司制度对全体员工执行奖惩;负责受理各部门提报的奖惩申请;
2、各部门主管负责提报部门员工各项考核的奖惩申请;
3、总经理负责奖惩项目的最后审批。
第五篇:我的“惩罚”与“奖励”
我的“惩罚”与“奖励”
镜头一:一日第三节课,我正在讲课,班内一学习不错且挺听话的孩子张某某总是向外张望,我采用了专门点他周围的同学回答问题,期望用这个方法“声东击西”制止他的溜号的行为的方法来教育他,这个方法开始还挺灵,可是过了一会,看我也没有直接提他,便又开始向外张望;我改变“战术”,采取直接法:提醒:请张某某同学注意听讲,这招特灵,该生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课上,并且还显得很惭愧,但是好景不长,没一会,他又故伎重演,且开始用手擦拭璃发好象要努力把窗外的景象看清楚,我也没有想太多,又提醒了他,如此反复几次,都没能彻底制止住他的行为,于是我只好采取了下策——罚站听课!这招真灵,后半节课他一直在认真听讲,且通过课堂小测发现他的接受效果不错。
可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或高年级一些胆量小、相对比较听话的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当通过语言教育和旁敲侧击的方法不奏效时,不妨试试对学生身心影响不大的“罚站听课”。虽是下策,但是有时很奏效。
镜头二:一日,午休,班内淘气包周某某将低年级的一个学生欺侮了,本班学生及该小同学来我处告状,我看那个小孩子哭泣的样子,又联想起周某某的以前的种种“恶行”,就气不打一处来,回到班级,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对周某某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当时我真的好象很凶狠,吓得其它同
学都不敢吱声,当时我要求周某某回家必须写一篇长300字的检讨书,而且必须写得要深刻,一个错别字都不行有。周同学被吓得哭得鼻涕多长,对我的要求一百个答应。放学后,当我清醒后,我深得我做得有点过分,于电话联系了他的家长,家长非常通情达理,认为我的教育太好了,还说该同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央求家长帮助写检讨书,我心头灵机一动,告诉家长不妨帮他,并且要好好写,明天我要通过这个检讨书来表扬他一下,家长心领神会。第二天一早,来到学校,我看班级的同学到齐了,就严厉的说:“周某某,把你的检讨书拿来老师看看。”只见他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把检讨书交给了我,我一看,这两张稿纸字写得认认真,工工整整,虽然字迹不太美观,但看了他真的认真面对了,并且有了家长的辅导,写得不但深刻,而且文理清楚。要知道这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心里暗喜,于是把板着的脸露出点笑容,把他的检讨书放在了班级的视频展示台上通过电视展示给了全体同学,然后说:“大家看,这是周某某回家写的检讨,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己行为的懊悔和惭愧,字字句句从自己心里发出,大家说原谅他不?”“原谅”学生们有了老师的情结渲染,异口同声地喊。“那他说,今后一定改掉,欺侮小同学的坏毛病,同学相信不?”我趁热打铁地接着问。“相信”,学生们又异口同声地喊。我接着说:“同学们,其实现在我要表扬周某某,你看他的检讨写得这么好,语句这么通顺,用词这么恰当,写得这么深刻,如果用写作文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检讨书,那就是一篇优秀作文。看他多有文才啊,他如果多看书,多写日记,以后一定会是咱班的作文明星。咱们一起给他加油好不!”同学们群情高涨,齐喊:“行!”这时我又回头看着被我的这一举动弄得不知如何中好的周某某,说:“你自己对检讨书中的承诺,有信心吗,对同学们的期望有信心吗?”他这时才回过神来:原来老师不但没批评我,还表扬了我啊!他高兴得脸红了,眼泪也流了出来,他说:“老师,同学们,谢谢,我一定不再欺侮小同学了,我也有信心将来成为咱班的作文明星,请同学们监督我。”这以后我细心的观察了这个同学的变化,也通过与家长联系发现他真的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坐通勤车时知道谦让小同学了;经常接到他主动帮助小同学的汇报;在家中也改变了与家长顶嘴的坏习惯;回家爱写作业了……虽然变化不大,但是终究是在变,这就是教育的成功。
回想起他的变化,这次“先抑后扬”的教育过程功不可没,这种方法,适合教育那种“淘气包”学生,因为这种学生多数情况是找不到他们太多优点,想通过“表扬”激励法来教育引导他们机会不是太多,这时我们不妨抓住他们犯错误的机会,狠狠地进行批评,然后,再通过“设局”的方法让他们偿到表扬的“甜头”。一定会对“淘气包”学生起到
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当然,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次的教育只是一个“引子”,要想真正教育好这类孩子,还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坚持,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镜头三:在专科课和自习课时,三年二班的窗外,经常有一个人影毫无规律地出现,一双犀利的眼睛趁学生不注意的时候向班级内“扫描”,如果发现班内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或与其他同学打闹、交头接耳,就马上记在手中的笔记本中。这个人就是我――三年二班班主任。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是在寻找班级中在班主任课上“小绵羊”,专科课上“大灰狼”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在专科课一下课马上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并且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前严厉的批评。让班级中其他学生看到和认识到:班主任相当重视专科课和自习课,一旦在这类课上“淘气”,后果“不堪想像”,同时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这是一个充分利用学生的“惧怕班主任”心理而采取的一个惩罚教育。当然,我的这个行为不单是为了惩罚,有时也为了发现“大灰狼”变“小绵羊”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我们当班主任的最应该及时采集的信息,因为,我们都知道,赏识教育是改变“差生”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差生”往往是很难找到他的优点,所以他们的优点有时是一闪即逝的,我们如果不能及时捕捉到他们的这一闪光,就无从进行赏识教育,特别是这类孩子在专科课及自习课上的表现
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的最佳时机,我在十几年的教育研究中发现这一时机非常奏效。当我发现“差生”在专科课及自习课上的表现突出时,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要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表扬,有时还要适度的进行物质奖励,有时也会用善意的谎言:某某老师说咱班某某个淘气包在他的课上表现是如何如何的好;某某淘气生在他的课上回答问题有见地、干脆、利落等,也让“差生”体验到表扬的自豪和喜悦,体验到被别人关注的成功感。―――这是利用了教育要全面,教育要宽严相济的观点。同时,也是赏识教育的一种途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爱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学生进行奖励与惩罚教育时,出发点一定是“爱”,有了爱,我们的奖励与惩罚才能把握好尺度,才能使我们“奖惩结合”的教育收到满意的效果,才能得到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认可,只有被认可的方法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使用的价值。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博士海姆.吉诺特说:要在对具体的行为、事件的指导中,来形成孩子的健全的人格和人品。可以表扬吗?可以,但应表扬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可以惩罚吗?可以,但应惩罚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他告诉我们,无论奖励与惩罚针对的只是学生的一时行为,而不他们的人
格或人品,如果把人格、人品与奖励、处罚联系在起,那么我们的教育便是可耻的教育,便是不道德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
鼓励与惩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惩罚不能代替教育,运用惩罚手段不等于提倡惩罚。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惩罚促教育,做到及时、适当、因人而异、讲明道理。
所以,我提倡,教师要在“爱”的前提下,一手拿着“鼓励”的“糖果”,吸引着学生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向人生的正确道路前进;另一手拿起“惩罚”的“利器”,适度地鞭策和监督掉队的学生、迷途的学生、畏难不前的学生重归正道,走出光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