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特色,精心抓好学校国防教育
立足特色,精心抓好学校国防教育
武钢三中创建于1959年,1978年确定为首批湖北省重点中学。立足特色,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国防教育,通过学科竞赛、体艺科技人文活动形成学校军训模式和国防教育特色活动,国防教育为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批优秀毕业生考取飞行员或进入军事院校,为军队、院校培养了一批合格人才。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一、精心组织,探索学生军训模式
1993年学校开始学生军训工作,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校企结合、组织落实。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承担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宣传报道、安全保卫等工作,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召开工作部署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学校与武钢人武部联合开展军训工作,聘请各大型厂矿企业的退伍军人来校对学生进行军训。二是营造氛围,养成规范。每年开训,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动员大会,学生代表宣誓,学校领导提要求,上级领导、武装干部激励学生。同时还悬挂彩旗、布标,训练间隙播放军歌,举行军歌比赛、演讲比赛,编发《军训通讯》,营造浓郁的军训氛围。三是学习理论,锻炼技能。邀请军事专家讲军事形势、军事理论,组织学生观看军事影视片、励志片,对新生进行军事理论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爱校教育。各班(排)在大、小型军训会操中积极表现,创先争优,体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在全市高中、中专军训会操比赛中连续四次夺得一等奖,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四是严格考核,确保安全。军训期间实行每日考核制度。专职人员分上午、下午,对各排的操练情况、仪容仪表、精神风貌、宿舍内务以及各岗位工作人员到岗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班主任全程跟班配合教官训练,随时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和训练状况,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军训安全和军训进度。学生每日军训完毕,教官和班主任进行集中讲评,指出不足,表扬先进。学校军训工作小组每天和班主任碰头,对军训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交流并及时解决,保证了军训安全、有序、顺利地进行。五是表彰先进,树立典范。坚持实行流动红旗制,排(班)间竞争激烈,每天评选军训会操、精神文明、宣传报道、组织管理先进排(班)。军训会操大会上通过现场展示评出会操一、二、三等奖。结合日常表现、考核情况,评出“优秀军训班集体”、“优秀标兵”。军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顺利完成授予学分;对于因故未参加军训或未完成军训没能获得学分者,下学年补修完成。
二、精心备课,国防教育由“操场”到“课堂”
学校坚持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国防教育由“操场”到“课堂”。一是挖掘要素,形成知识点。学校组织各科教师,钻研学科教材,针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挖掘蕴含其中的国防教育要素,确定知识点、教育要素以及渗透结合点。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增加诸如战争背景、人物生平、歌颂英雄的诗歌等。物理学科中,在“天体运动和人造卫星”中介绍神舟飞天、第二炮兵的情况;在“原子核”章节中,详细介绍原子弹、氢弹原理,以及核攻击、生化武器的防护措施等。政治、历史教学中则注重加入时代性题材,如把“美伊战争”、“日本教科书事件”等国际时事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敏锐捕捉国防动态、明辨是非。体育教学中,通过队列练习,加强学生基本军事技能和纪律性培养;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设计富有兴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反映和合作精神等等。二是扬长避短,建立师资队伍。利用教师的特长,从教师中选出部分代表,选取内容进行课程设计,编写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目前,以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教练为骨干进行国防教学渗透式教学探索,如化学特级教师万长江、物理特级教师张文献、数学特级教师岑爱国、历史高级教师张志凯、通用技术高级教师李江辉、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吴娅妮等。同时,邀请了一批知名专家、院士、教授、学者担任讲座教师,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厚任,第二炮兵学院教授李昌俊等。三是典型示范,树立品牌。如化学教练万长江老师设计的《炸药、燃料中的化学知识》课程,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自编教材,书写教案,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炸药的基本化学成分及性能,了解其在军事、航天、工程上的重要用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军事武器的兴趣;他的全市公开课,深受和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四是总结工作,开展科研。学校开展了《城市中学国防教育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科研成果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精心规划,抓好国防教育特色活动
学校把国防教育与学生课内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策划,开展受学生欢迎的特色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突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十二大”学生活动系列,即:晨会系列演讲、心理健康教育、长江科技论坛、星汉文化沙龙、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读报活动、学生校务管理实践周、法制教育、业余党校团校、科技艺术节、新生军训、青年志愿者爱心奉献活动等等。充分利用系列活动以及学生日常活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学校每年要组织“筑我长城,巩固国防”的黑板报比赛;安排学生观看了《国庆大阅兵》、《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影视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了《南京!南京!》、《地道战》等国防教育题材影片;利用校园网组织收看神州号航天飞机发射转播。二是名师讲堂,扩展视野。依托长江科技论坛和星汉文化沙龙,邀请朱高峰院士、潘厚任研究员、李昌俊教授等专家学者到校讲学,航天科技、台海局势、国防任务等热点问题的精彩演讲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三是抓住时机,重温历史。利用“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势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进行主题晨会讲演、征文等。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后,学校围绕年度主题,举行大型展览和宣传活动,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弘扬长征精神,共建钢铁长城”、“热爱军队、情系国防”、“军民携手,共对灾难建设和谐家园”、“赞颂辉煌成就、同庆六十华诞”主题展览活动。四是师生互动,走进社区。在学校国防教育的师生互动中,教职员工的国防教育热情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近年来,的“10·25”武汉城耻日教育活动中学校师生以展板、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不忘国耻、强我国防”的教育,在社区居民中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篇:学校国防教育主要做法及特色
****高级中学国防教育 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
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近年来,我校国防教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以争创“国防教育先进学校、特色学校”为动力,认真开展了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到了管理规范、工作有序、保障有力、特色鲜明,使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
一、认真落实国防教育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工作,成立有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德育处具体实施。为了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我们做到四落实:(1)时间落实;(2)人员落实;(3)地点落实;(4)活动落实。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活动的开展,活动计划安排周密、细致、具体。领导小组还负责检查、督促、考核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在国防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
二、通过学科渗透,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
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国防教育的要求,每学期都安排一定的国防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主题班会、国防知识竞赛、观看爱国影片、军训等。为了有效地渗透国防教育内容,我们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中,突出爱党、爱国、爱军、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开展政治课时,注意介绍国际、国内的重大形势及其变化;进行法制教育时,注意强调保卫祖国、应征参军是宪法规定的每个适龄青年的神圣义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通过教唱爱国主义歌曲,歌唱人民军队,讴歌英雄人物,同时每年高一学年都组织唱红歌比赛。在体育课教学中,按照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命令,强化队列训练,组织“突发事件”综合演练,学会在遭受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撤离、做到正确防护,增强学生体质,适应未来需要。
同时我校每年利用清明时节带领学生到杨子荣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瞻仰烈士事迹陈列馆。2018年1月我校还组织了“重走英雄剿匪路”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增强心向党的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立志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三、军民共建,见到行动,收到实效。
为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注意将国防教育抓先抓早,并将学生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工作重点,每学年邀请海林市武装部对新生进行军训。训练有组织、有目的、有效果、有检测。经过严格要求,训练工作确实收到成效。学生在训练之中,领会到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认真撰写了军训体会。通过军训,同学们大大增强了国家意识、国防意识、民族意识,增强了祖国安危在我心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不仅要认真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还要努力拼搏,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同时,同学们还了解了人民军队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了解了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学会了队列操练等基本军事技能。通过军训,培养了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顽强拼搏,吃苦耐劳,敢于胜利的优良品德,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
四、开展各种国防宣传和教育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力求把国防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国防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思想实际,确立不同的层次和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有的放矢地开展蕴含国防教育的各种有益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我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具体活动如下:
1、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国防进校园、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加强国防教育的经常性宣传报道。
2、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大合唱比赛,让学生传唱红色歌曲、感受爱国激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每年在师生党员中开展 “入党宣誓”、党章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
4、每年在青少年团员中开展“入团宣誓”、团章学习、历史知识讲座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尤其是近现代史。使他们知荣辱,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
5、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加强国防认识,树立国防观念。
6、每学年新生进行军训并传唱军歌,使他们感受军旅生涯,增强纪律观念。
8、利用班级多媒体播放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国防教育影片和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组织学生去培养缅怀革命英烈,并写观后感。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国防教育活动,大家都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祖国有强大的国防才不会受到外敌的欺负,才会赢得尊敬与和平。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热爱和平,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能永远国泰民安要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要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证实的真理。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较量。今天的学生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因而,在和平的条件下,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钢铁长城的基础,切实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第三篇: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干杉镇中心小学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环境宜人,和谐典雅。学校占地304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67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00人,在编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9岁,50岁以上11人,30岁以下12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4人,中师学历4人;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各两人。
二、提升学校内涵,拓展治校思路。
我校以“追求教育本真,促进和谐发展,朔造完美灵魂”为办学理念,以“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关心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赏识学生的进步”为教育目标,以“明德、笃行、诚信、博学”为校训,提倡“育爱、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力求通过诸多的努力形成鲜明的“慎独、合作、求真、自强”的校风和“乐学、善思、活波、向上”的学风,最终达成坚持“成人”和“成才”并重的育人目标。
治校思路是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科学管理、科研兴校;深化课堂,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引领师生发展;通过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媒体多方式对教师进行思想引导;通过校长荐书、业务培训、校内公开课和校际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培育文化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富有育人气息的校园文化和师生的精神高地;切实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1、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凝聚力强。现有领导班子成员8人,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经常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师教学,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校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与教师、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全面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教导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学生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学校教学常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导处每月以不同的形式检查教师们的常规资料,如集体查阅、抽查、作业互阅等,在检查人员安排上也尽可能多让老师们参与,发现不足。二是学校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三是督促班主任每期终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四是校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
五、编制了教师成长手册,记录了教师成长学习过程,形成了工作经验的积累。经过上述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顺利进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夯实了基础。
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多举措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1、本,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种培训人次分别为25、23、14、59人次;本学期,学校加强校内公开课的过程管理,把“说、授、评、反思”环节落到实处,并强调评课环节,重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鼓励老师走出去学习,并注重请进来。本期我校承担了县综合实践活动和江背、黄兴片区计算机教师培训活动,让老师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本期我校编制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校本课程“孝行天下”,将孝文化宣传教育更加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让其精神与内涵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
3、师徒结对11对,校长经常利用行政会和教师会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
五、继承和发展学校特色,多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学校文化建设自成体系、班级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弘扬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大背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百善孝为先,突出彰显孝文化,并以孝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项目之一。精选了一些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并且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配图打印悬挂墙上。为加强人文教育,我们编写了诸如健康歌、八荣八耻拍手歌谣、交通安全歌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将学生易懂,又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悬挂走廊上,成为学生做人、学习、生活的座右铭。现在学校共有“人文教育”、“名人名言”、“规范要求”、“安全警示”、“绿色环保”、“自创格言”六个系列八类内容的匾牌100余块,使整个校园形成了立体交叉的文化网。真正达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教育效果。
本期我校开起了校园文化走廊第一阶段建设,专门设置了三个版面作为孝文化的宣传主阵地,从远古、近代、现代中各选取了两位突出代表,如远古时的舜帝,近代的黄侃、陈毅,当代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孟佩杰、陈斌强,体现了孝是伴随人类一脉相承而又实实在在的道德要求。
本期我们加强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我校本期开展了师生捐书活动,教室设有图书角、幸福成长树、学生作品展示区、名言警句栏等等,真正做到了每面墙壁会说话,能育人,让师生强烈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2、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本期我校将每周五最后一节定位班会活动课,并在期初制定了每周的活动主题,如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团队意识、孝文化教育等等。采取行政现场查看,适时上传资料图片等形式加强过程管理,将班会课落到教育影响学生实处。
(2)、我校积极推广“孝文化成长体验”,让学生经历自我感受、产生自我情感、形成自我行为,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开展学生通过做家务、给父母洗脚捶背做饭等体验活动,做家庭的主人,能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亲情,拥有一份对父母的孝心,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我校通过家校平台和家长会的宣传引导,形成了家校、区校合作,共同构建育人网络格局;探索并形成学校“成长体验式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校园文化中代表干杉镇杉树文化的精髓,通过“甘甘”和“莎莎”的卡通人物讲故事,让孩子快乐学习;通过校园广播、文化橱窗、移动板块、班级文化等校园文化讲故事,让孩子时刻学习;通过同学讲美德故事、师长讲关爱故事、自己讲成长故事等主题栏目讲故事,让孩子多元学习;通过本土模范讲故事、倡导德孝美德、身边榜样讲故事、树立德孝典型等,让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感受更加真实自然。
3、因地制宜开展青少年宫活动,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和航模科技高手。
我校开展了14个培训项目,有舞蹈、电子琴、古筝、乒乓球、阅读、书法、绘画、航模科技等项目。每周日上午和周三晚上训练。这些培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在让学生身心得到适宜发展的同时,为我校争得了很多的荣誉。
六、学校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少先队红旗大队”、“长沙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合格学校”、“长沙县示范性学校”、“长沙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长沙县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长沙县示范家长学校”、“长沙县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长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1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合格学校”。
教师竞赛2个县二等奖,一个国家航模优秀辅导员,四个作文特等指导老师,学生竞赛获奖32人次。我校航模队在2015年上期获得 省级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3 个,三等奖 5个;市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5
三等奖 5。2015年下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8个;市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0个2015年10月参加“2015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通讯赛总决赛”获得了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孝文化建设与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新浪网、腾讯网、湖南红网,长沙市政法频道、新闻频道、星沙电视台,长沙晚报、星沙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孝文化教育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弘扬了社会正气,使孝文化的正能量深入家庭、社会,受到了较高的赞誉。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现有20个教室,现有18个班级,预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明年将没有多余教室,后年就没有余地再接纳新增加的学生。
2、学校数学、英语、综合实践老师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
成长路上,我们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收获颇多。但教育路上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以“沉心静心办教育,团结一致求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为工作要求,以团结好教师、发展好教师为工作抓手,锐意进取,踏实工作。我们相信干小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插上更加强劲有力的翅膀越飞越高。
干杉中心小学
2015/12月12日
第四篇: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
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要求。自2007年我校被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为“青少年业余军校”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国防教育”便被正式定为本校的校本课程。三年里,我们一路走来,开发校本课程有喜也有忧,更令人思考。
一、现实---成长的基础
2007年我校由8所小学合并在一起,成为寄宿制学校。刚一开学,那些只有十岁左右,而且是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们,不用说洗衣、刷餐具,就连穿衣、叠被、洗脸都不能自立。多数学生不会叠被子、整理内务。经常有学生打架、想家哭鼻子。
该如何让他们适应寄宿制的生活呢?如何让他们学会宽容与理解,能够团结友善的生活在一起呢?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客观现实出发,以“少年军校”为主阵地,以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品质为出发点。把国防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磨练——成长的过程
(一)、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是我校个性鲜明的办学思想,坚持不懈的国防教育是我校引以自豪的办学特色。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组,校长挂帅,骨干教师参与。通过认真学习、仔细分析研究,决定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与我校的市立项课题《武警中队指导下的国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相结合。
(二)、编写教材,落实“国防”课的主体内容。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国防教育法》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征,我们制定了《双庙明德学校国防教育纲要》,《纲要》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爱国情感几个维度,就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此《纲
要》编写了一套教材3册,供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使用。教材知识网络清晰、能力要求明确、考评方法具体;既有中外传统英雄故事,又有本乡英雄,还有本校标兵;图文并茂,亲切感人,学生易接受。
《国防教育》这套教材,成了我校校本课程——国防课活动的主体内容,解决了课改之初,不少教师只习惯使用教材上课的“粮米之炊”。通过参与了编写教材的骨干教师的引领,学校通过多次培训,让教师逐步掌握资源开发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实施教材过程中,再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三)、课堂渗透,课外熏陶,建立校本课程系统。
校本课程所安排的国防课,是传授国防知识,训练军事技能,培育爱国情感的主要阵地。我们还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国防教育。语文课上学习《草船借箭》的军事谋略;社会课上了解《火烧圆明园》,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爱国感情;手工课上捏出各种现代化的武器,树立国防观念„„让国防教育体现出多门学科、多种能力的渗透融洽。
校园里浓重的国防教育环境,让学生潜在感化。文化长廊里张贴的各式的武器装备以及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同学们在“爱我中华”的巨幅长城壁画下游戏,在饱含丰富国防知识的长缨报廊前驻足,在“居安思危,尚武保国”的院墙内漫步,在自办的中队英雄角前遐想„„
我校丰富多彩而又扎扎实实的活动,使校本课程——国防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六一”前的艺术节上,孩子们唱军歌、展军姿、演军戏、办国防报„„同学们热爱国防的思想自然地流露。初春季节的体育节上,广播操表演、队列表演、拳术表演,同学们展现出“不抛弃,不放弃”的军人精神。每年暑期的封闭式军事夏令营活动,更让孩子体验了军旅生活,培养他们善于合作、奋勇争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纪律观念,磨练了孩子们的坚强意志。
三、观摩——成长的欣喜
在2010年全县的春季运动会上,你可曾看到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军装,伴随着声声呐喊,亮相在开幕式的会场上,一展少年军威?他们是运动会此时的焦点,霎时,与会领导和观众齐声喝彩。由此,拉开了各兄弟学校前来观摩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序幕。
当你走进校园时,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迎接你的是那些阳光活泼的“小军人”,一声庄重而礼貌的问候,会令你如履军营。踏进教室,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天地,桌椅整齐有序,学生座的挺直,宛如真正的军人。走进宿舍,首先你会被叠放整齐的被褥所吸引,有序的用品摆放,会让你想起军营的生活。
我们的反思:
这个课程的开展,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潜力,这都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这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关心他人,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且也懂得了个人服从集体,小集体服从大集体的道理。孩子爱军思想扎根,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我们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教育效果。我们知道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容易演变成自由学习,不知道教师的“自主教学”会不会好些?我们还要持续深入地研究下去„„
第五篇:立足学校特色,把握时代脉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立足学校特色,把握时代脉搏
作者:任凤竹 王孟禄 尹国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论述了高校办学的四大要素:学校特色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学校办学思想的本位性和前瞻性、学校教学改革的制度性和开创性、学校办学条件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论述了如何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各个方面的人才,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有机结合起来并融于高校办学特色之中。
关键词:学校特色 制度性 开创性 时代脉搏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87-01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教育大众化理念的普遍被接受,我国正式启动了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而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高校合并在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在巨型大学蜂拥而起的同时,高校合并后学科建设目的不明确和学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的内在不协调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在高校合并后趋利避害,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强化高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使高校能立足本校特色,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成为今后高校发展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学校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学校特色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何谓“特色”、“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是个性的体现,要有特色,必先培育和发展高等学校的个性,即在教育体制、办学水平、教学方式、校园环境、教育成果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必须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我认为高校的办学特色应包括以下两个重要特征:(1)稳定性: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要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2)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学校办学思想的本位性和前瞻性
所谓办学思想,就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学校各种工作的理论来源。学校的办学思想,来自于学校的传统,更来自于吸收了学校传统而又站在时代潮头的校长和老师们。他们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形成、定位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校长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灵魂和监督者。另一方面,教师是学校办学思
想的源泉和实施者。在办学中的地位,培养大量的个性突出的教师理当是高校办学思想落实的重要基石。
那么,学校的办学思想如何定位呢?我认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应该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第一,本位性。学校办学思想的本位性,是说学校的办学思想要建立在本校特色的基础上,一切以此为起点,所制定的各项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贯彻起来才能为学校的各个部门欣然接受,执行起来才能行之有效。第二,前瞻性。学校办学思想的前瞻性,是说学校的办学思想要有预见性。基于学校办学思想的前瞻性,学校在建设、管理等方面都要高瞻远瞩,留有余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的领导要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有一个科学的研究,以此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指针,而不是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其次,要将学校里的各类优秀及专门人才集合起来,设立专家委员会,对关系学校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决策,确保学校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制度性和效率性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办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按不同的“铁饭碗”,“人人专业对口,个个走向分明”,按需求进行批量型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对人才适应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第二,科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科技产品成长、更新换代及知识老化周期都大大缩短,人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这使得现行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再次受到冲击。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社会不仅需要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需要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基于以上诸方面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我们不难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给出一个基本定位,那就是教育必须由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转向重视素质教育,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面前,学校的教学改革应该强调:(1)调整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3)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4 学校办学条件的实用性和服务性
一般来说,学校的办学条件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基建面积和占地面积三个方面。这几个方面都同经费投入密切相关。(1)仪器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是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方面。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必然影响教学质量。(2)图书:一所高校的图书数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3)基建和占地面积:改善办学条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坚持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难于拿出足够的钱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学校要通过优化结构,充实条件,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坚持以条件定规模的原则,凡办学条件不达标的高校,不再增加招生规模。第二,拓宽经费渠道,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单靠财政投资显然是力所不能及的,这就需要不断拓宽经费渠道。要减少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提高仪器和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克服独有独享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
我认为学校的办学条件,除了这些硬环境之外,还应该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教学服务等方面,我们称这些环境为软环境。具体来说,就拿该校的教室管理来说吧,该校将其交给家政服务公司来管理,用很少的资金,实现了该楼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我觉得这种软环境应该是一个学校成功的关键的因素之一。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并不完全出于学校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取决于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职业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同时,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是否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本校特色,不断的进行改革,调整管理结构,理顺教学思路,把握时代脉搏,决定了学校能否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校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