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规划关注民生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
十二五规划关注民生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
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对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阐述,更为百姓勾画出一幅“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的美好图景。
未来5年,哪些民生难题有望破解?哪些薄弱环节将得到加强?民生领域将迈出怎样的改革步伐?人们在期待。
社保网越织越密
●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金维刚表示。
金维刚说,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老百姓必定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产生担忧,即使收入提高了,也过得不安稳,不敢消费,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拖累整个经济运行。
健全社保体系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只有将过去缺乏社会保障的各类人群逐步纳入社保体系,让人人都享有社会保障,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过程,这也会使各类社会群体从中受益。社会保障还能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研究显示,很多国家初次分配基尼系数在0.4甚至0.5,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基尼系数会降到0.3以下。
金维刚认为,收入的提高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但社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则完全可以推进得快一些,并尽可能将所有人都纳入进来,实现“全覆盖”。
展望“十二五”,健全社保体系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
金维刚表示,首先要瞄准“空白点”,健全体系。比如,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但城镇居民养老还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下一步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此外,还应当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机关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其次是继续扩大覆盖范围。目前社会保险扩面参保的重点人群有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
第三是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此外还要提高待遇,并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他谈到,“十一五”期间,我国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未来5年,国家应着力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继续改善退休职工待遇。
金维刚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占GDP的比例与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在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国家有必要也有空间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让百姓安享幸福生活。”
做大切好收入蛋糕
●专家建议,适度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减少创业、就业税收
“国家这些年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们深有体会。”家在东北的刘文松、李慧娟老两口说,5年前两人的退休工资共有4000多元,现在涨到了7000元左右。“牛奶、水果天天有,吃药打针不犯愁,每年还能旅游一两次。吃穿住行,改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1760元增长到2009年的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
“‘十一五’是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历史性突破的5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比如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比如在全国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通过增收入、扩保障、减负担,切实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迟福林认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老百姓为进一步改善物质文化消费,要求增加收入;为谋求价值体现和社会尊重,要求劳动报酬更加公平公正。此外,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目标由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从追求“国富”转向追求“民富”。“老百姓兜里有钱、心里有底了,才敢消费,才能持续地释放内需,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快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迟福林说。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望,符合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众望所归。”迟福林说。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积累了雄厚的财力,这为接下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如社保、医疗、教育等扎实推进,有力缓解了收入再分配的矛盾,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缓冲、稳定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当前举国上下的共识,为进一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和理念支撑。应该说,‘十二五’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既必要也可行。”迟福林说。
“可以预见,‘十二五’我们的经济蛋糕会越做越大。”对于如何“切好蛋糕”,迟福林认为,一是要明确目标,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适度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等税种,减少创业、就业税收,通过税收的二次调解,缩小贫富差距。三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减少政府行政费用支出,不断增加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少盖豪华办公楼,多建医院学校”,增强“再分配”的调剂作用。四是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企业的改革,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收租分红制度,提高国有企业上缴租金、利润的比重。五是建立工资协调机制,增强工会的议价谈判能力,合理确定企业最低工资限额。
“如果我们能在‘十二五’期间坚决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初步规范分配秩序,基本健全新型收入分配体系,到2020年以后,中国社会将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迟福林说。
缓解看病难和贵
●通过深化医改,老百姓将平时少得病、看病更方便、降低医药费
“十一五”期间,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酝酿多年的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期待。
坚冰已破,但路途尚遥。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的任务开始明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认为,“十二五”阶段,深化医改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
周生来分析,通过深化医改,百姓可以得到以下实惠:
平时少得病。长期以来,我国民众重治疗轻预防,由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患者多,导致看病难。新医改倡导预防为主,通过扩大和加强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体系建设,到2015年,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全体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看病更方便。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是“十二五”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亮点。通过完善全科医生长期服务基层的政策,使社区医院摆脱“庙小没菩萨”的人才困境,切实履行“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降低医药费。“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弱势人群救助能力,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措施,切实减轻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
人口也要均衡发展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基础。五中全会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压力依然巨大,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人口计生工作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
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着力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度。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各项惠民政策中要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实施积极、健康、保障、和谐的人口老龄化战略,迎战“未富先老”的冲击。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80后”人口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篇:2010.10.25十二五规划关注改善民生 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
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对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阐述,更为百姓勾画出一幅“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的美好图景。
未来5年,哪些民生难题有望破解?哪些薄弱环节将得到加强?民生领域将迈出怎样的改革步伐?人们在期待。
社保网越织越密
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金维刚表示。
金维刚说,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老百姓必定会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产生担忧,即使收入提高了,也过得不安稳,不敢消费,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拖累整个经济运行。
健全社保体系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只有将过去缺乏社会保障的各类人群逐步纳入社保体系,让人人都享有社会保障,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过程,这也会使各类社会群体从中受益。社会保障还能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研究显示,很多国家初次分配基尼系数在0.4甚至0.5,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基尼系数会降到0.3以下。
金维刚认为,收入的提高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但社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则完全可以推进得快一些,并尽可能将所有人都纳入进来,实现“全覆盖”。
展望“十二五”,健全社保体系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
金维刚表示,首先要瞄准“空白点”,健全体系。比如,新农保让农民“养老不犯愁”,但城镇居民养老还缺少相应的制度安排,下一步应加紧制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此外,还应当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机关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其次是继续扩大覆盖范围。目前社会保险扩面参保的重点人群有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
第三是探索社保体系城乡一体化。当前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均有各自的制度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要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统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此外还要提高待遇,并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他谈到,“十一五”期间,我国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未来5年,国家应着力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继续改善退休职工待遇。
金维刚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占GDP的比例与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在经济长期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国家有必要也有空间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让百姓安享幸福生活。”
做大切好收入蛋糕
专家建议,适度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减少创业、就业税收
“国家这些年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们深有体会。”家在东北的刘文松、李慧娟老两口说,5年前两人的退休工资共有4000多元,现在涨到了7000元左右。“牛奶、水果天天有,吃药打针不犯愁,每年还能旅游一两次。吃穿住行,改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1760元增长到2009年的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
““十一五”是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历史性突破的5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比如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比如在全国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通过增收入、扩保障、减负担,切实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迟福林认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老百姓为进一步改善物质文化消费,要求增加收入;为谋求价值体现和社会尊重,要求劳动报酬更加公平公正。此外,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目标由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从追求“国富”转向追求“民富”。“老百姓兜里有钱、心里有底了,才敢消费,才能持续地释放内需,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快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迟福林说。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望,符合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众望所归。”迟福林说。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积累了雄厚的财力,这为接下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如社保、医疗、教育等扎实推进,有力缓解了收入再分配的矛盾,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缓冲、稳定机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当前举国上下的共识,为进一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和理念支撑。应该说,“十二五”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既必要也可行。”迟福林说。
“可以预见,“十二五”我们的经济蛋糕会越做越大。”对于如何“切好蛋糕”,迟福林认为,一是要明确目标,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适度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等税种,减少创业、就业税收,通过税收的二次调解,缩小贫富差距。三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减少政府行政费用支出,不断增加政府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少盖豪华办公楼,多建医院学校”,增强“再分配”的调剂作用。四是加快推进国有垄断行业企业的改革,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收租分红制度,提高国有企业上缴租金、利润的比重。五是建立工资协调机制,增强工会的议价谈判能力,合理确定企业最低工资限额。
“如果我们能在“十二五”期间坚决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初步规范分配秩序,基本健全新型收入分配体系,到2020年以后,中国社会将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迟福林说。
缓解看病难和贵
通过深化医改,老百姓将平时少得病、看病更方便、降低医药费
“十一五”期间,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酝酿多年的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期待。
坚冰已破,但路途尚遥。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新的任务开始明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周生来认为,“十二五”阶段,深化医改需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五项重点改革。
周生来分析,通过深化医改,百姓可以得到以下实惠:
平时少得病。长期以来,我国民众重治疗轻预防,由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患者多,导致看病难。新医改倡导预防为主,通过扩大和加强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体系建设,到2015年,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全体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看病更方便。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是“十二五”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亮点。通过完善全科医生长期服务基层的政策,使社区医院摆脱“庙小没菩萨”的人才困境,切实履行“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降低医药费。“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弱势人群救助能力,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措施,切实减轻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
人口也要均衡发展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基础。五中全会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数量压力依然巨大,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人口计生工作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
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把好出生人口素质第一关,着力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度。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各项惠民政策中要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实施积极、健康、保障、和谐的人口老龄化战略,迎战“未富先老”的冲击。
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80后”人口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快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篇:科学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体系
科学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体系
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3-4-15 5:50:35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5日 07 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竞争力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规划体系。
以规划引领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既关系城镇,又关系乡村;既关系工业,又关系农业、服务业。可以说,城乡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优化城乡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打破城乡界限,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通过编制城乡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构建城乡发展空间体系,以规划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通过统一规划和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规划全面覆盖。以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实现城乡规划的全面覆盖。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设计规划等,并根据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对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实现规划的有序动态更新。根据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编制城乡建设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市县发展规划、乡镇发展规划,以及城乡产业布局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等。合理确定以开发区、工业功能区、配套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为重点的城乡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以城乡居民点为重点的社区和村庄建设空间格局,形成全面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规划指导。
扎实编制新农村规划。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由分割转变为互动、融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在新农村规划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制新农村规划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增强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引导性。这就需要结合乡村实际,有针对性地与规划设计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加深对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应丰富新农村规划的内涵,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新农村规划体系,使规划的编制实
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建村民住宅应按照相关规划实施,安排到规划的居民点上,避免房屋反复拆建造成浪费。对规划保留的居民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中财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
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始终把科学规划作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依据。应贯彻实施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相互融合的新格局。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农村发展,也就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使农村发展得更快,使农村居民过上与城镇居民相当的生活。应通过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打造“宜居乡村”,即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乡管理,建设宜居之地;打造“休闲乡村”,即借助区位优势,依托农业基础,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鼓励发展“农家乐”等项目;打造“文化乡村”,即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充分利用城镇和乡村文化广场,定期举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实力乡村”,即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转型、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执笔:许尔君)
第四篇:成都十二五,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xiexiebang推荐)
成都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 深入推进城
乡一体化
2010年12月03日08:35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抓住和用好各种有利机遇,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巩固和扩大我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开创成都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开启全面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征程
(1)“十一五”时期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成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有效应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十一五”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现代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展现。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大幅提升。社会管理不断加强,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较好体现。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灾区实现历史性变化。先后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五年的艰苦奋斗,开创了成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时期,谱写了成都科学发展新篇章,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我们仍处于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经过七年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具有明
显优势,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加之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头。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也还面临不少问题和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存在诸多难以预见的挑战;当前区域竞相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十分激烈,承接产业转移难度加大。从我市的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资源环境制约压力较大,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较艰巨。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还不完全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紧迫意识,抢抓有利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思想和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新三最”目标,为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部署,紧密结合成都实际确定的发展战略、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必须贯穿于“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根本要求。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深入推进“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坚持把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方针。以高端化和高科技化为导向,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跨越带动城市整体跨越,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根本目的。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资源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注重基本农田、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强大动力。从基层基础层面着力推进以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和管理民主化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三步走”战略步骤,今后五年,要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上万美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综合竞争力领先中西部城市,对全省、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两枢纽三中心”地位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城乡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高水平发展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就业持续增长,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新型城乡形态初步成形,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更加便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江河水质、大气质量明显提高,绿地率、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基本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二 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5)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坚持“九化”规划原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积极引导市域城乡按照优化型发展区、提升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及生态
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定位科学发展,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生态体系,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6)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市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建成由1个特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170余个小城镇等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着力推进中心城区转型发展,加大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城市综合体,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建设一批文化、商贸、旅游等特色街区,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强区(市)县城、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加快一般乡镇改造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增强以城带乡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促进城乡人口自由迁徙,鼓励农村居民带产权和持股进城居住就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7)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综合运用“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加快推进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旧场镇改造、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打造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综合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农村居民幸福美好家园。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应用,创新农业农村经营方式,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努力在农村形成土地规模化、生产企业化、居住城镇化、收入多元化新格局。大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转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和谐相融。
(8)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继续实施政策和投资倾斜,深入推进灾区城镇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场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生态环境复育,改善灾区发展条件。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加强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长远发展能力。深化与对口援建单位的交流合作,完善对口合作长效机制。
深入做好灾区扶贫帮困和就业服务工作,全面推动灾区民生改善,增强群众持续发展能力。
(9)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基本建成中心城区轨道交通骨干网,建成成蒲铁路,实现“县县通快铁”。加强中心城区快速道和主次干道网、市域高速路网、快速通道和主干道骨架路网建设,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建设,形成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现代交通体系。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提高农村路网密度和等级,加快发展城乡客运交通。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通信管线、通信局房、无线通信基站等的开放共享与有效利用,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提高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普及程度,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大力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着力抓好城乡电力、电信、供气、供水、消防、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人防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等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农田基本水利工程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健全防洪安全体系、供水保障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10)提高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市、区、街道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深化“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全域成都全覆盖。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加强中心城区交通管
第五篇: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第十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今年4月,我市启动了《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编制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多次召开研讨会和征求意见会,于8月26日通过专家评审会,9月12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查,11月15日,市委常委会议又对本规划进行了审查。为使规划更趋完善,现再次征求各界人士、广大市民的意见,欢迎大家建言献策。
榆林,一座古老传奇的边塞之城,闪亮数千年的塞上明珠。随着改革开放和能源开发的深入推进,一座现代化的“能源新都”异军突起,中国“科威特”、“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一极”、“创新转型”、“持续发展”„„
荣耀伴随着使命,为着更多的繁荣昌盛和民生福祉!
一、规划背景
(一)四大背景:
1.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发展战略新动向榆林位于陕甘宁、呼包银榆、“三西两东”三大国家战略区域交汇之地,多项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使榆林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榆林依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在三个国家级层面的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都对榆林发展有很高的定位。
2.陕西重要一极——陕西迈入“双轮驱动”时代依托资源优势,榆林的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打造陕西重要经济增长极,助力西安,领航大西北,形成陕西“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3.区域发展新要求——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时期我国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1 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新型城镇化是相对原有城镇化的一个调整。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协调健康发展是最终的目标。
4.周边城市发展新态势——竞相发展、竞争激烈榆林地处包茂、青银两条国家重要联系大通道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
榆林邻近地区城市均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趋同性较高,发展竞争激烈,从经济发展来看,榆林经济总量处于前列,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特点明显,第一产业发展居邻近地区首位,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然而,相较其他城市,榆林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独特的农业发展条件、较为充足的水资源、多样化的资源条件,为榆林在区域中寻求突破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立足多样的资源基础,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他优我特,在区域城市竞争中寻求突破发展。
(二)自身审视三大特征: 1.自然条件多样。2.资源开发主导经济沉浮。3.资源分布决定地区发展。
(三)自身审视五大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2.经济基础雄厚。3.矿产、可再生资源丰富。4.农林牧资源独特。5.地域文化多样。
(四)自身审视五大制约:
1.“能源独大”,产业升级转型压力大。2.地区发展差距大。
3.“小马拉大车”,以城带乡任务重。4.水资源紧张,用地受限,制约城乡发展。5.“保护与发展博弈”,生态保护压力大。
二、战略目标
(一)发展方向与思路
市域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做强做优高端能化主导产业,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化工新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聚集和人口城镇化,支持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中心城市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服务周边区域,辐射大西北,成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四化同步”的区域中心城市。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塑造多元文化城市特色,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总体战略
贯彻省委、省政府支持榆林持续发展的意见,以“四化同步”为动力,着力产业升级、空间优化、生态建设和机制创新;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城、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为切入点,针对榆林城镇化发展实际,以“中心引领、三区协同、南聚北优、双人联动”作为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全力打造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县级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合理布局一般镇和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差异发展,有重点分层次建设城乡居民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中心引领随着近年来榆林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推进,横山、米脂、佳县,毗邻中心城区的发展优势已经形成。
横山县与中心城区之间的榆横工业区,已经形成区县一体发展的趋势。此外,榆神、榆米、榆佳之间均已建设起一批工业园区,但这些工业园区仅立足于各县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的基础上,园区之间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中心城区与周边各县协同发展局面。
在这一发展条件下,借助中心城区及周边经济强县带动,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将横山、米脂、佳县纳入中心城市建设,组织协同发展,构建一 市四区的大榆林,不但能够做强榆林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有效带动市域经济跨越发展,同时对三县的城镇化及经济发展也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三区协同以“大榆林”中心城市为统领,整合北、西、南三个发展区,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三个副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神府、靖定、南部三个经济区,明确发展思路与区域职能,协同推进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
3.南聚北优结合榆林市域资源分布、发展条件及国家国土开发计划,榆林南部地区受地形及发展基础所限,以县城为中心,集聚发展;北部地区依托现状较好的城镇发展基础,优化结构,实现城镇网络化发展,总体实现“南聚北优”的发展思路。
4.双人联动受资源开发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市域城镇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和无定河川道,如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以及榆阳、米脂、绥德和清涧,形成了“正人字型”的空间形态,榆林中心城区处于人字型的中心。
同时,黄河沿岸和307国道沿线也形成了系列城镇群,如府谷、佳县、吴堡、清涧以及绥德、子洲,形成了“倒人字型”的空间形态。
双人字型发展轴线一直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重要集聚导向,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带。
(三)战略目标
1.发展目标以升级转型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榆林建设成为: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共同繁荣;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共同进步;城乡空间层级分明,分类指导;城乡社会均衡发展,公平共享;城乡设施统筹建设,高效衔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发展。
2030常住人口375393450城镇化率(%)606575城镇人口(万人)225256338农村人口(万人)1501371122.推进步骤近期(2013—2017):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统筹发展步伐,率先在全省建成小康社会。
中期(2018—2020):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提升,建设中国经济强市。
远期(2021—2030):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力迈进现代化发达城市。
三、空间布局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主三区三副四轴”的“1334”城乡空间总格局。一主:即以榆林中心城市作为市域发展主核心,辐射带动整个市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即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神府、靖定和南部三个经济发展区。重点通过产业差异化发展,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各具特色、协同互促的城镇发展片区。
三副:即以神木、靖边和绥德作为三个市域副中心城市,实现撤县设市,辐射带动片区发展。
四轴:即在无定河谷和长城沿线,形成主要的“正人字型”发展主轴。在太中银铁路和青银高速沿线以及黄河沿线,形成“倒人字型”发展副轴。
(二)城乡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构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结构,形成市域“1351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13513”体系——1个中心城市:1市4区大榆林;3个副中心城市:3个县级市;5个县域中心城镇:5个县城;100个建制镇:30个重点镇、70个一般镇;3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三)中心城市——构建大榆林中心城市
1.打造功能新区,建设“双百”城市在中心城区内建设高新区、西南新区、空港生态区、东沙新区、芹河新区五个城市功能新区,形成“一城五区”的中心城区新格局,壮大中心城区,打造“双百”城市。
2.产城一体发展,协调中心城区外围工业组团发展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榆神工业区、榆佳工业区、麻黄梁工业区、榆横工业区、鱼河工业园等产业组团,引导中心城区产业职能外迁,加强各产业园间的协同发展,构建产业环线,形成中心城区外围半环形经济发展圈。
各产业园区寻找差异化发展方向,围绕中心城区统筹布局、协同发展。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型能源产业、物流服务,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榆林中心城市产城一体发展的城镇新格局。
3.促进“一市四区”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区与横山、米脂、佳县之间的一体化建设,统筹产业园、城镇建设,引导城镇化向一体化发展带集聚。明确各自职能定位及发展思路,强化中心城区吸引作用,形成“中心城区+5个产业园区+3个卫星城+45个镇(街办)”的中心城区圈层式发展格局。带动“三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促进“一市四区”融合发展。
4.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加大生态林带建设及沙漠治理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力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榆林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宜居城市。
加大对王圪堵水库、红石峡森林公园、榆林沙漠森林公园等中心城市各类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升中心城市环境吸引力。
依托榆溪河及其支流兴建十三处水系公园,重铸“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的景观意境,重现水丰草美、林木茂盛的塞上江南风光。
5.强化城区路网建设在中心城区构建“环+纵+横”的骨干路网格局,具体布局为“三环一线双十三”。
三环:内环(迎宾大道+长城路+文化路+沙河路),总长15km,围合面积9.6km;
中环(环城北路+榆林大道+明珠大道+朝阳路+金沙大道),总长30km,围合面积44km;
外环(环城北路+怀远十三街+榆马大道+ G210过境线),总长58km,围合面积184km。
一线:即绕城环线(北环线+西环线+怀远二十一街+榆马大道+G210过境线),总长90km,围合面积440km。
双十三:即榆林市中心城区“十三纵横”主干路网,总长度360km。6.县级城市强化服务功能,集聚产业和人口,引领县域城镇化。经过行政区划调整,2030年全市除市本级以外将辖3市5县。其中,神木、靖 边、绥德未来的3个县级市,为市域副中心城市、片区发展中心;府谷县城、定边县城、吴堡县城、清涧县城、子洲县城5县,为县域发展中心。
7.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①城市建设——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引领区域统筹发展。
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在做强做大自身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并增强对周边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上相衔接与协调。
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通过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等策略,壮大优势产业,突出特色产业,提升现状产业,推动产业“循环联动、多元拓展”,实现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互动发展,打造产城一体的城乡发展格局。
③设施配置——合理配置城乡设施,建立完善的区域设施配置体系。合理配置城乡设施,坚持设施配套建设与产业项目、新型社区建设同步实施,建立起与城乡居民点相对应的完善的区域公共设施分级配置体系。
8.五县做强做优强化县城服务功能,集聚产业和人口,推进县域城镇化。
加强自身综合发展能力,强化县城服务功能;推动“一县一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完善县城、重点镇和园区各项设施,提高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品质。
9.打造特色重点镇建设30个重点镇,示范引领市域小城镇建设。10.做大集镇拓展城镇规模,引导周边人口集聚,助力县域城镇化。11.社区建设通过村庄撤并,在2030年规划期末,全市形成100个建制镇、3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2000个村的村镇体系。
四、支撑保障
通过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建设、产业发展布局、设施统筹完善和一系列的项目策划与政策措施,作为规划实施的支撑保障。
结语:从区域发展来看,榆林有机遇、有条件建设成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的中心城市,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带动区域全面崛起。
从陕西发展来看,需要榆林成为重要一极,助力西安,领航大西北。从“默默无闻”的西北边陲,到“声名鹊起”的能源城市,再到“享誉世界”的能源之都,榆林应以“四化同步”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深挖潜力,发挥特色,通过调整战略思路,重构发展框架,实现在区域竞争中的崛起,实现再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