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思考
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思考
许克振
2012年第3期 ——支点建设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宜昌、荆州、岳阳、益阳、常德等),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发展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群。规划建设中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涵盖整个长江中游,跨越三省,穿越两湖(洞庭湖、鄱阳湖),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在内的2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近9000万,2011年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位优势明显,人口众多,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良好,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随着三峡工程建成和后续工作规划启动、长江“黄金水道”加速开发建设、沿江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以及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展开,特别是随着国家“十二五”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纵深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战略层面统筹谋划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发展,对于加速中部崛起进程,进而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目的
(一)共同探索一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新路径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共同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三大城市群跨越三省,穿越两湖,具有人口密集、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明显特征,集合集成、整体规划、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将为三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发掘更加强大的内需动力。
(二)共同寻求一种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二元结构深刻改变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
湘鄂赣三省都是中部地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三省同时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和全国淡水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三省转型发展及城镇化中共同肩负的重大责任。基于共同的使命和共同责任,三省有必要携手共进,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在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巩固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共同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凝聚和激发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大合力,加快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适应区域竞争“城市群化”的客观趋势,近一阶段国家级跨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东部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有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南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有京津冀经济区等。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跨区域规划和共同行动尚处在探索阶段。当前,长江流域的发展战略由东向西已经全面展开,在战略层面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具有连南结北、承东启西的天然优势。在全国十多个国家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中,长江中游地区是唯一地跨三省的区域,在这一地区加快构建一个大型的城市集群,在城市集群的空间地域形态上,更加扎实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更加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会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四)创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型体制机制
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关键的动力源泉,而不同行政区域的利益平衡,将是一体化进程中最为复杂的重大课题。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要求,三省将共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平等协商、放开放活、共谋发展、共同行动、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可以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机制、重要产业分工协作机制、重点领域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市场开放和要素流动机制、重要资源整合配置机制、科教文卫及其它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和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共同开展创新试验。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新型区域合作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机制。
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现实条件
(一)政策机遇
从宏观政策环境看,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面临重大的政策机遇。
1、国家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规划和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之后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和意见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提供了规划和决策依据。
2、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 “长江中游地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内陆地区唯一跨三省的重点开发区域和最有希望率先构建一体化的城市集群。
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鼓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联系,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4、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心和重视。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上半年来湖北视察工作时强调,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充分利用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对内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迈进。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期间,省委、省政府就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问题专题向温家宝总理汇报,温总理指示国家发改委进行研究,国家发改委在向国务院的回复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三省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充满活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合作基础
1、湘鄂赣三省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江中游地区一水(长江)相连,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城市群地域相连,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形成一个天然的“金三角”,核心城市之间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已连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网络格局。历史上长江中游地区,是楚文化重要发源地,人文地理交相辉映,文化魂脉广为传承,同宗、同源的文化属性使区域合作交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此外,长江中游地区人口流动历来比较频繁,奠定了人缘相亲的特定基础。地理毗邻拉近了空间的距离,文化相近减少了交流的障碍,人缘相亲增加了彼此认同,这些都为区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有利于人员、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为构建跨省经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联系紧密。一直以来,湘鄂赣三省在经济上存在密切的往来。如近代史上著名的“汉冶萍”(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三省不断加强经济技术合作。1987年5月成立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囊括了湘鄂赣三个城市群中的所有城市。从发展现状看,湘鄂赣要素禀赋以及政策机遇较为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相同,水平相近,面临的诸多挑战相同或相似,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诉求,如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振兴提升装备制造业和突破性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开发打造长江“黄金水道”、联合开展江河湖泊生态保护、联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3、城市密集区已具雏形。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从地域范围上不仅包括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还包括宜昌、黄石、岳阳、株洲、九江、景德镇等重点城市,是三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从武汉出发沿“汉长昌”高速环路,经赤壁进入湖南,经醴陵进入江西,经九江进入湖北,沿线共经过22座县级以上城市,每座城市间距平均不到50公里,城镇连绵带已初步形成。
4、三省达成初步共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构建工作,通过互访、交流、考察、研讨等多种方式,达成了广泛共识。2011年4月和7月,李鸿忠同志带领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分别赴湖南、江西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就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与湖南、江西两省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沟通,深入探讨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面临的战略机遇、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得到了湖南、江西两省的积极回应。周强同志强调要携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发展,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积极推进武汉、长沙、南昌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一体化。苏荣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双方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携手创造中部地区崛起的美好未来。各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论证和宣传,三省各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基本思路
(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全国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国家典范区。
发展目标:在5-1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五个一体化建设,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为中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具有全国性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路径设想
1、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网络。利用长江航道,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群,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武广高铁、京九客运专线等为主体,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节点,突破性建设三大城市圈之间的快速交通走廊。
2、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从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出发,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促进企业间跨省域兼并重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此外,在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上,三省可在产业合作框架下,联合行动,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可以互通信息,互相借鉴,统筹谋划,协调行动。
3、促进农业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打造国家农业强区的目标,集聚整合城市群内农业优势资源,整体规划布局,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跨区域构建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大范围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依托产业带和基地,推动共生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构建新型农业加工园区。按照城市集群区域布局规划,跨区域联合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加可靠的农业支撑保障体系。
4、共同加强河流湖泊治理。三省河湖纵横密布,水资源丰富,水利水患并存。从长江中游治水的历史来看,统一调度、联合行动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三省以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重点是加强大江大河防洪保安、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湿地保护。三省对跨区域的重大水利项目和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共同申报立项,共同组织实施,将大大提高水利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调节淡水资源配置效率。
5、深化环保、商务、旅游和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以水环境保护合作为重点,提高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按照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强三省旅游资源整合;发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市场独特的区位优势,相互开放内贸市场,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培育文化支柱产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协作。■
(作者系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第二篇: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环境保护一体化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环境保护一体化
李 兵 蒋益民 邓兴明
2012年第10期 ——支点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纳入“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域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加强环境保护一体化,为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环境保护一体化在城市集群建设中的战略意义
实现环保一体化,是顺应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举措,对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保障中部生态安全、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意义重大。
实现环保一体化是探索科学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又称“中三角”),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总体功能规划》布局的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有5个与该地区密切相关。区域环保工作不仅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十一五”期间,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国家级“两型”社会试验区,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二五”以来,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实地调研时,分别作出了“为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作贡献”、“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的重要指示,标志着国家赋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探索“两型”社会、创建生态文明、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加快环保一体化,提升工作合力,共同构建长江中游生态城市集群,是顺应国家定位的必然举措。
实现环保一体化是破解环境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瓶颈日益凸显。研究显示,鄂、湘、赣三省均为典型的缺煤、乏油、少气省份,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于60%;武汉城市圈绝大部分河流和湖泊的水环境容量已基本告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江西部分区域成为我国酸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在三地确保快速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上更多新的项目,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只有真正实现生态环保一体化,才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实现环保一体化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环境质量相对良好、环境容量相对充裕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最为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长江沿线城市跨界水污染时有发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导致区域细颗粒物浓度高、臭氧浓度高、酸雨频率高;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挤压生态用地面积,绿色空间破碎化严重。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共享一片天,同饮一江水,相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环境问题上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同时,多年来的治污实践也表明,靠一城、一省之力难以解决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突破现有的行政分割体制,深入开展合作,加速实现环保一体化,才能实现根治污染的目标,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环保一体化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绿色繁荣的重要保障。鄂、湘、赣三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从当前的形势看,竞争表现得更为突出。各省都在竞相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创新招商方式,形成一股抢客商、争项目的热潮。在目前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财税、土地政策优惠逐步趋同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保证统一的环境准入标准、环保执法力度和污染治理水平,则极易诱发地方政府“猛招商、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冲动,造成竞相降低环境准入标准,使“环评审批走过场,违法排污零罚款”的现象死灰复燃。过去,沿海一些地方靠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发展经济,有过许多血的教训。如果“中三角”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么“中三角”的发展必难持续。
进一步明确城市集群环保一体化的工作重点 实现环保一体化,必须坚持以统一规划为龙头、以功能分区为基础、以产业带动为抓手、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更加均等的城市集群,使区域环境竞争力得到最大提升,使居民环境权益得到最大保障。实现环保一体化,要坚持如下原则:
科学发展,环保优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将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部署,以环保支撑发展、引领发展、优化发展、服务发展,推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总量“跨越”。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将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注重地区环境公共服务的公平协调,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防范与应对环境风险,实现环保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全防全控,系统管理。将环保贯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建立全面覆盖的环保体系。加强环保科技创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环境管理,防治结合,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分类指导,共同推进。按照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的总体布局,综合考虑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实施差别化的环境政策,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扎实、有序地推进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实现环保一体化的工作重点是: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综合考虑区域开发现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制定和实施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实施差别化的环境准入和环境管理政策。重点开发区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快发展中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限制开发区坚持保护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禁止开发区坚持强制性保护,划定生态红线,严禁不符合区域政策的开发活动。科学合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推进区域污染防治。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一江两湖”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实施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坚持“一湖一策”、“以奖促防”和绩效管理,推进洪湖、梁子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沿江湖泊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施入江(湖)污染物总量控制,做到基本截污。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城市集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严格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要制定达标方案并实施。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环保标志管理。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集群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把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重点企业及重点工程,并作为约束性指标严格考核。持续推进工程减排,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点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强化结构减排,制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深化管理减排,对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严格监管,充分发挥减排效能。建立科学完善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水泥、煤化工等行业强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
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凡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流域、区域开发和行业发展规划,必须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查程序。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对未依法完成规划和规划环评的区域,各级环保部门不得受理其项目环评文件。严格实施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实行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挂钩,推进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整治;与污染减排绩效挂钩,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即擅自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擅自作出重大变更、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即擅自投产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建立跨区域流域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责任制。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日常监管与执法检查,开展整治环境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办环境违法案件,严格执行挂牌督办和流域、区域、行业限批等督查制度。开展环保后督察,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制度。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行驻企业环境监督员资格认证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市、州政府和重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的重要措施。着力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发布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信息,加快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村、公共机构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的节能管理。
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充分发挥环保法规、政策、标准的引导带动作用,构建融资金、技术、人才、服务为一体的环保产业圈。大力推进环境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环保需求的产业化,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专业化、社会化的环境服务体系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创建国家级水环境研究基地和水污染处理工程中心。开展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科技示范,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改善。加快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加快发展。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影响生态功能的矿产、水电等开发建设活动。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升重要生物资源管护能力。重点加快三峡库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南岭山地等重要生态屏障以及“一江两湖”等重要水域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监察。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建设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实现区域环保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完善目标责任、发展协商、政策法规、文明创建和环境应急五大机制,为高效有序推进工作创造条件。
建立健全城市集群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体系和激励机制。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环境保护工作全面纳入省级政府对各市州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作为一级考核指标,先期涵盖主要污染物减排、城乡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推进环保重点工作等五个二级考核指标;增设城市集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单项奖,与目标责任制同考核、同奖惩。
建立健全城市间环境与发展协商制度。探索建立城市集群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推进城市集群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城市集群环保统筹会议制度、成立专题工作小组,以推动合作事项落实,保证合作的有效开展。制定出台城市集群环境保护合作实施办法及生态环保规划。在生态文明创建、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环境宣教等领域开展合作。
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环保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区域环境立法合作,协调有序推进城市集群地方性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立法进程。各地在进行地方性环境立法前,应充分互动,相互征询意见,做好立法标准对接,避免地方性法规相互冲突,以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追究、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适当扩大环境保护行政强制权。
建立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监督。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决权,体现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政府决策民主化。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使社会各界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促进者和建设者。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环境应急防控体系。从指挥协调、队伍建设、装备配置、信息平台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城市集群环境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跨区域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建立跨界环境污染事故通报协商处置机制,完善事故发生通报机制、应急监测结果互通机制、事故协调处置机制、调查情况互通机制和联合后督察机制。■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环保厅厅长、湖南省环保厅厅长、江西省环保厅厅长)
第三篇: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秦尊文,汤鹏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摘要:湘鄂赣皖四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测度两个角度考察长从交通、产业、市场和区域等不同角度,总结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所开展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实践方面,的实践。理论测度方面,选择中心职能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引力模型考察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情况,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城市中心职能度的“金字塔”结构;重点城市的沿长江、京广、京九重点轴线分布特征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外向服务部门具备优势;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圈层结构;经济联系强的区域集中在城市群西部和南部城市。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中心性;城市流;引力强度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1003-847710-0052-05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融合”而成。2013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要求加入,由此范围涉及到四省。研究所涉及城市间的经推济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测度,对于优化空间策略、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经济联系的实践分析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一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体化”
(一)交通一体化方面。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交通运输厅负2012年2月,责人达成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共识,并建立协调机制推进航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整体联动的大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2012年7月,四省建立了长江中游水运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定期分析四省水运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水运规划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四省率先进行交通联合,也率先取得成效。以九江大桥区域为例,过去,由于受江西九江大桥设计通行能力的硬限制,鄂赣皖省际高速公路的畅通受到严重制约,九江大桥区域成为中国南北第一“堵点”。鄂赣皖高速公路黄梅区域省际联动应急机制应运而生,2012年
实现了跨省多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实施省际联动后的春运、清明、五一等特殊时段,鄂赣皖省际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大面积的车辆滞留情况,呈现出“堵点不再堵、高峰不集中无滞留”的全新局面。见峰、(二)产业一体化方面。
2012年,湘鄂赣三省有关产业主管部门分别签署了一湘鄂赣三省科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或发展共识。3月3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厅在武汉签订4月12日,湘鄂赣三省经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4日,三省农业部门共同签署了《湘鄂赣三省农业合作协议》。2月10日,三省旅游局局长签署了旅游业合作协议。4月18日,中三角旅游发展会商会议在汉举行,达成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和一揽子工作方案。同日,中国中部“中三角”演艺联盟在武汉剧院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产业合作也从三省扩大到四省。2013年5月12日,“2013年中国酒类行业湘鄂赣皖地区品牌经销商年会”在汉举行,400多位酒商形成联手打造第二个“中国白酒金的共识。5月19日,四省会旅游部门在第三个全国旅三角”
游日首发优惠联票,每个城市联票涵盖当地的两大代表性景区。江西省与湖北省在九江市签署《关2013年6月19日,于共同支持九江与黄冈小池滨江新区跨江合作的框架协
作者简介:秦尊文(1961—),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汤鹏飞(1982—),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52· 议》。按照协议,赣鄂两省将共同支持推进湖北黄冈小池作为一个新区纳入九江西江的发展规划,在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一体化,共同打造赣鄂合作新典范。两省将以黄冈小池为载体,积极推动两地建立产业转移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对接和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协调规划建设小池滨江新区九江江北工业园。
(三)市场一体化方面。
三省商务部门积极行动,在汉召开2012年2月24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商务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发布了《武汉宣言》。依据三省商务厅协同规划,湘鄂赣三省将在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承接产业转移、口岸通关、商务信息共享等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合作。为实现上述商贸交流与合作,中国中三角商务网也以10种语言版本正式上线。4月11日,中三角经济圈小商品产业发展峰会在湖南岳阳举行,会议就中三角小商品市场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交流。2012年9月20日,《湘鄂赣三省工商行政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汉签署。
安徽省虽然在2013年才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但其宿望江县、东至县早在2006年就参加了赣鄂湘皖毗邻区松县、域多边合作,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领域包括加强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强势区域旅游品牌,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安徽省副省长花建慧表示:区域等。在2013年博鳌论坛上,一体化大趋势、市场一体化大格局,正在成就核心城市群的辉煌;长江中游城市群凝聚四省精华,辐射广阔市场,必将谱写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
二、经济联系节点的中心性测度与分析
(一)城市中心职能模型的构建及测算。城市的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为它以外地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表现为替其他地区提供中心商品与服务的能力,是衡量城市功能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学者越来越注城际重多指标的综合度量方法,在零售业和服务业零售额、间实际交互作用等指标的基础上,依据人口、科技职能和工业指数等指标,然后取其平均值求得。
本研究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39个城市的6个指标: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Vi)、市区人口数(Pi)、二三产业增加值)、专业技术人员(Zi)、固定资产投资额(Mi)和社会消费(Si 品零售总额(Ni)。其中市区人口数量、二三产业总产值和国专业技术人内生产总值代表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水平。
员数反映了城市的接受和消化外来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体现了分别计算以上6类城市发展经济的基本能力。以如下公式,职能指标:
KE=KVi+KPi+KSi+KZi+KMi+KNi 其中:KVi= 1Vi ①
参考公式⑨-⑩的测算结果,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9个城市分为四个等级,具体结果见表1: 等级KE>21<KE≤2 表
1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中心职能等级划分 城市
武汉5.76、长沙4.26、合肥2.99、南昌2.13宜昌1.45、芜湖1.16、岳阳1.1、衡阳1.07、常德1.05株洲0.94、六安0.87、九江0.85、荆州0.85、孝黄冈0.710.71、益阳0.68、上饶0.66、黄石0.66、荆门0.62、抚州0.61、吉安0.59、滁州0.57、咸宁0.54、宣城0.52、萍乡0.51、娄底0.50、鄂州0.44、景德镇19KE≤0.7新余0.52、铜陵0.37、池州0.32、鹰潭0.30、仙桃0.30、潜0.42、江0.25、天门0.24 合计45 安庆0.80、宜春0.71、马鞍山0.71、湘潭100.7<KE≤1感0.80、长江中游城市群必将以“
多中心”的格局推动经济联系和发展。通过选择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接受能力和城市发展基本能力三个方面的6项指标的测算,我们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职能等级呈现“金字塔”结构,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为核心的多中心区域经济联系格局。但是空间分布仍然表现出不均衡的特征:一是职能等级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城市群西部地区;二是江西次级中心城市发展明显不足。
(三)重点城市的沿长江、京广、京九重点轴线分布。城市职能等级高、外向型发展的城市主要沿长江、京九和京广三条重点轴线分布(见图1)。其中,沿江地区城镇分布最为密集,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一级主轴。图1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职能等级分布图
二、基于城市流的城市功能联系分析
(一)城市流模型。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双向或多向的流动流等空间流在城市群区域内发生的频繁、现象。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群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对流、传导、辐射与集聚)所产生的相互影响量。计算公式为: F=N×E ③ ΣVi i=1 n ②
KPi、KSi、KZi、KMi、KNi的职能指数K值也按照公式⑩计算。
(二)城市中心职能度呈“金字塔”结构。·53·
式③中F代表城市流强度;N代表城市功能效益,即各个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代表城市外向功能量,即城市外向功能的大小。
城市流主要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五种,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指标的选取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城市各个产业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指标,城市外向功能量主要取决于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即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计算公式为:的区位商Lqij,Lqij=P/Pj(i=1,2,…n;j=1,2,…m)④
1⑥()Eij=Pij-P=P(iPj/Pij1-qij 即i城市的功能效率用人均从业人员GDP表示,Ni=GDPi/Pj ⑦
i城市的城市流强度为(GDPi/P)(Ei/P)Fi=Ni×Ei=⑧j×Ei=GDPi×j=GDPi×Ki式⑥中的称为城市流倾向度,即城市外向功能占总功能的比例,反应城市总功能的外向程度。
城市流强度结构关系是指构成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之由公式⑥的推导可以看出城市流强间的相对数量比例关系。
度的影响因素概括为城市经济总量(GDP)i与城市流倾向度(K)计算i两个因素。对这两个因素指标进行极大值标准化,公式如下: GDPi'=GDPi/maxGDPK'=Ki/maxK ⑩ ⑨
式②中Pij表示i城市j部门的从业人员数;Pi表示i城市的从业人员数;Pj表示全国j部门从业人员数,表示全国从业人员数。若Lqij<1,则说明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若Lqij>1则说明i城市j部门具有外向功能,表明i城市j部门在全国属于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外区域提供服务。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计算公式为Ei=ΣEij i=1n
(二)城市外向型服务部门区位商分析。
由于仙桃、潜江和天门三个县级市无相关统计数据,因此我们只进行地级以上城市(共36个)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的测算,具体见表2: ⑤
式③中的表示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公式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9100.4861.1320.4610.7700.4890.6810.3690.5560.8730.4420.6400.5340.7020.5070.4230.5841.6360.5410.5220.4170.3711.0350.6810.4160.4630.4361.2471.6860.4940.4090.6871.2840.7890.3820.4590.92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793 0.5490.5300.3870.9270.5010.7960.6030.3851.0360.6580.4410.4830.7661.0150.8600.5810.2560.4860.6450.7850.2621.0360.4510.8390.9230.8750.8340.4460.5230.4950.9841.1380.1861.1610.7770.676 批发和住宿、零售业餐饮1.4111.3690.6540.5031.6841.3841.0381.1191.7330.6801.2771.9670.5310.2470.7670.5960.7210.7391.2481.8960.4550.6790.6360.6130.3820.7100.5490.5110.5670.4470.4500.5890.3390.3331.0670.9761.2880.8000.5410.4580.2780.1560.4180.4680.7310.3630.7330.2810.8670.2440.9060.2390.2300.2541.1620.8750.5230.5960.6040.0830.5020.3500.7280.4010.6270.2543.9224.8700.5041.1216.29910.4001.2841.425 表2201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
城市武汉黄石宜昌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吉安宜春抚州上饶萍乡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六安池州宣城合计 建筑业2.0171.2531.0861.3610.7781.8171.1531.4591.0431.3421.4662.0181.6631.2661.6751.1571.1282.2060.7801.5190.4080.8000.6650.5901.5410.5300.4062.0081.2110.8311.1050.8740.5720.4751.1690.2591.376 金融业0.8520.6230.4140.4220.6330.4770.9310.8680.7131.2160.8581.1601.0591.0130.8071.6060.7360.7170.7880.8280.9800.8971.1860.8820.9091.0191.1340.9370.8671.2990.8481.1981.2780.4372.2720.3330.855 房地产业0.8940.4611.4380.8581.0931.7530.5880.6610.7001.9311.4640.7220.7200.4370.5180.6630.3320.8360.5540.9840.0550.3850.5120.4620.3290.3790.4201.3560.5620.2350.4160.6150.3290.3900.6970.4350.893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0.6010.2351.0110.5741.0700.5230.3450.1630.3800.9351.2670.3430.3850.4061.5852.0370.3270.9430.3860.8420.0970.2910.4510.1750.0210.3020.4680.5830.2100.9310.2850.3180.2111.2390.4300.4800.669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482 0.5170.9100.3300.4500.4130.5740.5930.9931.6040.3910.4290.5920.3650.3920.4650.3690.9060.8510.7090.5661.4630.7240.2830.5040.3250.4401.5080.9780.7290.5550.7810.7430.4680.8370.0930.832 教育0.7940.8070.5310.6390.7770.7681.3051.8151.4710.8520.8080.9541.2521.0091.3171.4101.2390.7350.8111.1351.1080.9841.7471.3161.6731.9901.2020.8951.0851.0340.6242.0181.8650.6341.4500.3890.994 文化、体育及娱乐1.1520.6001.2070.5010.8450.7110.9820.8090.5572.0790.4940.5920.8580.4110.8880.6420.5510.8431.0420.9920.5171.6551.4920.6820.7070.7460.5601.1450.3840.6060.6951.3150.3371.4673.5381.8421.041 ·54·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看法:一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外向服务部门具备优势,服务功能有待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外向服务部门达到4个,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而在信部门,具体包括:建筑业、息、金融、科技等新兴服务业的优势尚显不足。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校数量达到252所,要高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而在教育和科研等产业上并不具备外向功能,反应出其科教资源的优势尚未发挥,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交通和仓储服务业的区位商为0.927,与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明显不符,相关服务业武汉市的服务发展滞后。二是长沙外向服务部门发展良好,业优势呈下降趋势。从城市的横向比较来看,长沙市的服务略高业优势已明显高于武汉,2011年长沙Lqij均值为1.365,于武汉的1.207,具备优势的部门达到8个,武汉为6个,甚至不及宜昌优势服务部门(7个)。武汉在金融、信息等高端武汉服务业的发展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时间纵向来看,曾是长江流域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全部大于1的4个城市之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但近年的服务业优势呈下降趋势,1997年Lqij平均值为1.307,2003年为1.824,2011年
城市武汉市长沙市合肥市南昌市宣城市常德市衡阳市六安市黄冈市安庆市湘潭市宜昌市孝感市上饶市株洲市芜湖市抚州市滁州市九江市益阳市吉安市岳阳市荆州市池州市宜春市咸宁市荆门市娄底市黄石市萍乡市鄂州市马鞍山市新余市景德镇市铜陵市鹰潭市 从业人员数(万人)189.77121.9197.7491.4351.6036.8855.3672.0036.5726.5130.3365.6465.3831.1640.6632.9923.9118.8039.4127.9721.9548.8634.428.0634.0720.8637.5128.7531.6814.1118.9919.1610.2219.2512.1510.21(亿元)GDP 6762.205619.333636.602688.87671.401811.191734.30821.021045.111215.741124.142140.69958.161110.581564.271658.24742.51850.491256.41883.60879.061899.491043.11372.491077.98652.01942.59847.26925.96520.4490.891144.18779.21564.71579.41427.60 功能效率(N)i 35.6346.0937.2129.4113.0149.1131.3311.4028.5845.8637.0632.6114.6635.6438.4750.2631.0545.2431.8831.5940.0538.8830.3146.2131.6431.2625.1329.4729.2336.8825.8559.7276.2429.3447.6941.88 为1.207。武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特别是在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中,对此应当特别警醒。
(三)城市流强度分析。
参考公式⑤-⑩可以进一步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总的外向功能量(E)城市的功能效率(N)城市流强度(F)i、i、i和城市流倾向度(K)i。计算结果见表3。通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级市城市流的测算,四个省会城市具备较强的城市外向功能,武汉的城市流强度达到外向功能远远高出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其次是长沙1346.35,(669.78)、合肥(573.08)和南昌(469.98)。而常德、宣城和衡阳也表现出较强的外向功能。
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结果,我们将36个地潜江、天门)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4)。武汉级市(不含仙桃、城市流强度达到1346.35亿元,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长沙、南昌和合肥的城市流强度从空间分分别达到660.27亿元、469.98亿元和573.08亿元,布来看,城市流强为100-400亿元的城市主要沿长江干流和省际边界区域分布。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处于具有较大发展潜四类城市的数量较多,占到总样本的48%,总的外向功能量(E)i 37.7814.3215.4015.9823.004.716.0416.275.283.223.874.389.373.402.832.103.312.233.042.962.091.631.781.151.181.181.471.190.960.6490.900.270.120.280.150.16 城市流强度(F)i 1346.35660.27573.08469.98299.27231.41189.31185.48150.87147.62143.53142.94137.27121.11108.85105.38102.91100.8096.8493.5283.5063.4254.0253.1637.2937.0036.9135.1728.0824.023.2816.249.208.227.296.76 城市流倾向度(K)i 0.200.120.160.170.450.130.110.230.140.120.130.070.140.110.070.060.140.120.080.110.090.030.050.140.030.060.040.040.030.0460.050.010.010.010.010.02 表3长江中游城市群各成员城市流强度与城市流倾向度 ·55· 力。
表4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分类 城市流强度(亿元)(一类)1000以上(二类)400-1000 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宣城、常德、衡阳、六安、黄冈、安庆、(三类)100-400 湘潭、宜昌、孝感、上饶、株洲、芜湖、14 抚州、滁州
九江、益阳、吉安、岳阳、荆州、池州、(四类)100以下
宜春、咸宁、荆门、娄底、黄石、萍乡、鄂州、马鞍山、新余、景德镇、铜陵、鹰 潭
18合计13 德、益阳、湘潭、衡阳、株洲、宜春、新余、抚州、景德镇、安庆、六安、池州、铜陵、马鞍山、芜湖。
长沙辐射范围涵盖长江中游城市群数量为36%,辐射范“3+5”城市群。其中紧密联系区为株洲、湘围主要是本省内的
潭、益阳,次级联系区为常德、娄底、衡阳、岳阳,外围联系区荆州、咸宁、黄石、宜春、新余。为宜昌、南昌辐射范围涵盖长江中游城市群数量为31%,除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外,与鄂东和湘东的城市存在一定联系。其中紧密联系区为九江、抚州、新余,次级联系区为宜春,外围联系区为黄石、鄂州、岳阳、湘潭、株洲、吉安。
合肥辐射范围涵盖长江中游城市群数量为23%,辐射范围主要是皖江城市带城市,仅与江西九江存在一定联系。可以看出,四个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存在明显的差距,范围按大小依次为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城市的辐射范围与城市的外向功能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
(三)城市经济联系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主要在省际边界地区,表现为西部和南部强,而北部和东部相对较弱(见图2)。
从外向功能的空间分布来看,初步显现出圈层结构。以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构成的核心圈层外向功能最强,而外常德、衡阳、株洲、抚州、上饶、宣城、芜湖、滁州等围的宜昌、城市的外向功能也相对较强。而内部的咸宁、岳阳、荆州、九江及黄石等城市的外向功能相对较弱。
四、基于引力模型的经济联系测度
城市相互作用引力模型是测算城市经济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反应城市间相互吸引、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强度。i与j城市联系强度Rij的计算公式为: 姨jj Rij=姨ii×ij 式11中Pi和Vi分别表示i和j城市的人口;Pj和Vj分别表示i和j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Dij为i和j城市的距离。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成正比,与城市间的距离成反比。该模型不仅能反应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能反应周围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接受程度。
(一)四个核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不同。根据公式,计算出四个省会城市之间的引力强度: 表
5四核心城市间的引力强度武汉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13.647.997.98 长沙13.64———4.151.28 南昌7.994.15———2.36 合肥7.981.282.36——— 根据表5 可知,武汉与长沙之间的引力强度最大,经济联系最强。武汉与南昌和合肥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联长沙和南昌之间的引力强度也较强。但是,合肥与南昌和系。长沙间的引力强度较弱。
(二)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联系范围存在差异。根据引力模型的测算结果,对四个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区分为紧密联系区(引力强度>30)、次级联系区(30≥引力强度>4)和外围联系区(4≥引力强度>1),发现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联系范围存在明显差异。
武汉辐射范围涵盖长江中游城市群73%以上的城市,辐射范围涵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大部分重点城市。其中紧密孝感、黄石,次级联系区为咸宁、黄冈、岳阳、联系区为鄂州、仙桃、荆州、九江、宜昌、荆门、潜江、天门,外围联系区为常 图2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间和次级城市间经济联系图
南部地区的宜昌、荆州和荆门与湖南交界地区的常德、岳阳和益阳地区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尤其是荆州与常德和岳阳的联系等级分别达到了第2第3等级。南部的湘潭、株洲宜春和新余具备较强的经济联系,尤其与江西交界的萍乡、是萍乡与株洲和湘潭两地的经济联系达到等级3。而湖北、江西和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仅九江与黄石、鄂州等地存在一定的经济联系。
第四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
考
新闻作者:张 林新闻来源:政策 日期:2013-09-17浏览次数: 100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将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要求。这既为湖北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机遇,也赋予我们重要的历史责任。加快研究和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已成为当前湖北和武汉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总体构架
2011年8月,新港管委会牵头并会同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有关方面专家,组织编制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战略纲要》,研究提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基本功能要素及内涵。2012年4月,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纲要》。
(一)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以武汉为核心,以航运产业为纽带,航运要素高度集聚,对腹地经济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的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城市群。其战略定位:中部地区主要的集装箱运输基地、船舶制造基地、航运综合服务基地、物流及贸易基地、航运科技与教育基地、信息服务基地等6大基地;我国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物资集散枢纽、港口经济枢纽等3大枢纽;以及中转型和腹地型相结合,航线遍及沿江沿海和近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规模化内河航运中心。
(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功能区划。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范围以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所涵盖的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规划范围为主,涉及航道航线和公路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部分,延伸至湖北省及中西部相关地区。以此为基础,按照长江中游不同的地域特征及相关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以武汉为中心将核心建设区范围区分为一个核心功能片区和两个上下游功能片区。核心功能片区依托武汉中心城区优势和基础,重点建设长江航运服务集聚区,设立航运交易所、航运综合服务基地、信息服务基地和其他配套设施,使之成为武汉航运中心的行政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集聚的总部基地。下游功能片区围绕建设阳逻、花山-北湖、黄州、三江、武穴等5个临港新城及10个产业园区,突出发展集装箱运输基地、物流及贸易基地、船舶制造基地;临港产业重点发展钢铁、桥梁钢构、重型装备制造、石化等。上游功能片区围绕金口、纱帽、咸嘉等3个临港新城及5个产业园区,重点布局建设物流及贸易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临港产业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轨道车辆、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等。
(三)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建成后将形成港航企业、航运服务、临港产业三大产业板块,成为武汉航运中心港口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阶段,到2015年,初步形成武汉航运中心体系架构和基本功能,稳定武汉至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武汉至我国沿海和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大宗散货江海直达试行航线;第二阶段,到2020年,形成“六大基地、三大枢纽”发展格局,基本建成武汉航运中心,江海直达航线形成对我国沿海和东北亚、东南亚主要港口的基本覆盖,近海和近洋航线数量稳定增加;
第三阶段,到2030年,建成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绿色智能化内河航运中心,江海直达航线实现对我国沿海和东北亚、东南亚主要港口的全覆盖和优化配置,航线数量进一步增加,航行周期进一步缩短,满足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第一大港的江海直达与江海联运需要。
(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综合航运网络。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深水航道建设,争取国家支持,推进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6米航道、武汉至宜昌4.5米航道工程建设。构建高等级航道网络,建设以武汉为中心、干支直达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建成以国家水运主通道构成的高等级航道圈。发展以江海直达航线与内河航线相结合的航线枢纽,实现武汉枢纽与长江、汉江重要港口航线的连接,建立江海直达航线和近洋航线。
二是建设航运综合服务基地。建设航运政务中心,支持长江航务管理局等中央在汉直属机构的工作,全面提升武汉航运政务中心对航运业的服务功能和支持保障作用。打造智慧长江航运信息服务基地,构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海关电子口岸三位一体的航运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航运市场主体,规划建设航运中央商务区,拓展航运交易等航运服务业。加快航运企业总部集聚区建设,培育航运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高端航运服务机构入驻。建设航运金融服务示范区,发展航运结算、信贷转让等市场,加快实现航运业与金融业的融合。
三是建设物资集散枢纽。建设长江中游最大最优的集装箱港口运输基地,依托阳逻等核心港区,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集装箱港口集群。发展以水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水水、公水中转运输,空水一体化运作,建设高效、便捷、绿色、节能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申报建设武汉沌口-阳逻港
综合保税区,提升港口国际货物运输、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四是建设港口经济枢纽。建设我国内陆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发展专用船舶、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种航运设备。加快航运高科技园区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航运设计智力密集区。打造我国中部最大的船员培训及劳务外派基地,打造我国重要的航海、造船及港口物流业专门人才的摇篮。大力发展港口经济,重点推动以“一区、两港、八城、十六园”为主体的沿江产业带和城镇群建设。
二、当前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
(一)科学规划和加快实施航道建设工程,是支撑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航道建设和维护水平直接影响内河航运综合优势的发挥,决定着航运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力。国家经过多年对长江航道建设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长江中游整体通航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十二五”目标,武汉向下游方向可实现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型常年通航,目前运行的集装箱船以5000吨级为主,最大为8000吨级,散货船最大达到15000吨级水平,航道建设与维护有力支撑了长江中游船舶运力和货运量快速增长。
2011年,交通运输部会同沿江七省二市共同签署的《“十二五”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提出,要在2015年基本完成《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主要建设任务,将投入超过36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重要支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以及中西部公用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资金需求总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湖北省多次提出要争取在未来将武汉以下长江干线航道水深由4.5米提升至6米、武汉至宜昌航道水深提升至4.5米,按照这个标准可实现武汉常年通航8000-10000吨级船舶,对于提高航运综合运输效益,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意义重大。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争取在国家组织实施下,尽早实施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工程和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工程建设。当前,我们会同长江航务管理局开展长江干线6米深水航道上延至武汉前期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通过多式联运实现联合运输与合作多赢,是构建航运中心枢纽的重要途径。
武汉是中部地区内河最主要的港口和正在建设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也是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国家重要门户机场。要完善“门对门”、“点对点”的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将国家对武汉“铁、水、公、空”四个方面的战略定位充分结合起来,突出各自优势,明确各自服务领域和作用范
围,进而实现联合运输的“高效率”、“高效益”成为武汉航运中心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铁水联运方面,得到交通运输部认可并正在推动的“武汉-长江中上游地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通过水路运输主动对接铁路网络,形成中西部铁路网与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联运,有效解决三峡大坝通行能力不足对成渝等地水上货运的限制,建设低成本、大运量的运输通道。在水水中转方面,武汉至上海“江海直达”集装箱快线品牌已逐步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快捷、安全、稳定、有序的通江达海优质航线。成立武汉“江海直达”天天班联盟,建立公共班轮机制,“五定”式的班轮化运作模式及其确立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泸州-武汉”水上集装箱运输快巴航线,“泸州-武汉-台湾”近洋航线,以及“宜昌-荆州-武汉”城际集装箱中转航线等,将形成长江中游最具规模的水水中转运输节点。在公水联运方面,通过强化港区与城市道路系统及国家公路网间联络线建设,发展公水中转运输。在空水联运方面,依托阳逻-天河机场“双港公路”等连接工程,实现空水一体化运作。
(三)突出“港产城互动”,让水运成为推动和参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目的。
随着水运经济链条的延伸,水运在加速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步成为经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武汉航运中心。一是将港口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现代化港口已成为临港城市和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成为推动城镇群建设的重要辐射源和承载平台。为此,应明确将现代港口作为城市重要功能和经济发展载体进行一体化规划建设。二是走港口物流一体化发展之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改善物流条件和降低流通成本日益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市场细分让物流业规模快速扩大,具备规模经济效应的港口与物流一体化发展,可形成港口、物流业相互作用的“震荡放大”效应。三是将港口与规模化、大运量工业密切结合。现代水运技术发展使工业产业布局逐渐由“原料指向”转变为“市场指向”,国际性的生产地域分工使得利用港口进行工业原料运输、生产加工、产品配送更为便捷,港口与工业规划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四是将港口与现代服务业密切结合。贸易通关、结算、汇率等要素在港口经济中日益发挥关键性作用,现代港口服务业正由仓储、搬运等低附加值的传统服务向航运咨询、航运金融、信用评级等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转型。
三、加快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有力地带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繁荣,极大地推动了港口、交通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港口经济发展。中部地区
需要在国家加快沿海开放政策向内地延伸的同时,争取国家给予“先行先试”新的特殊政策,使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更广,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真正实现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支持武汉沌口-阳逻港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批,参照天津东疆、深圳前海新区的政策,给予特殊政策优惠,支持武汉沌口-阳逻港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融资租赁、原材料分拨交易、期货交割以及汽车整车进口业务,真正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先行先试。另一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扶持政策。近期,我们研究形成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对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统一领导、构建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高地、培育居武汉航运中心建设龙头地位的市场主体、完善武汉航运中心建设扶持政策等四大方面提出了十二条政策支持建议,提请省政府研究。■
(作者系武汉新港管委会主任)
第五篇:统筹水资源利用保护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统筹水资源利用保护 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彭智敏
2013年第10期 ——支点建设
从全国范围看,涉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河流众多,湖泊密布,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打好水资源牌,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不仅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一、长江中游水资源优势及其重要作用
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达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约36%,居全国第一位。长江中游由于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清江等河流的先后汇入,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4500亿立方米,占全流域总径流量的47.2%,超过长江上游。此外,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的水资源都需经过长江中游流向下游。丰富的本地水资源和客水,使长江中游成为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同时,长江中游还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全国最大城中湖武汉东湖等著名湖泊都坐落在长江中游地区。湖北享有“千湖之省”,武汉市享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洪湖被称为“中南之肾”。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和长江三峡水库也都位于长江中游。
长江中游丰富的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极其重要,长江中游地区人民一直都在兴利除弊,挖掘利用水资源优势。长江中游航运历史不仅可以上溯数千年,在近现代更是建设了一批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港口和较高标准的航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彻底改变了长江中游的防洪态势,为全国统一电网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具有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将“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
二、在长江中游统筹水资源利用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迫在眉睫。在长江中游这样一个水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利用方式多样的地区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必将对长江流域、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有利于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试验示范。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也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三大城市群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交流,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合力,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是有利于打造长江“黄金水道”。长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但一直以来长江中游干流航道弯多、水浅,等级偏低,支流航道网络残缺不全,极大影响了整个“黄金水道”作用的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将有利于促进四省联合进行长江水道治理,加速沿江、环湖港口的连片开发和岸线资源的有机整合,提升长江中游水运通道的利用率。
三、统筹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的主要路径
一是进一步加强防洪体系建设,为“中三角”的崛起夯实基础。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98大洪水之后长江大堤的加高加固以及气象预报非工程措施的现代化,长江中游地区整体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但支流防洪标准不高、病险水库多等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完善防洪体系仍然是确保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和四省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该区域的防洪投入,通过综合措施,逐步提高长江中游地区的防洪能力: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和中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研究和软硬件建设,加快防洪调度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实现长江洪水的科学调度和洪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支流堤防建设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洞庭湖、鄱阳湖等湖区的综合治理,加快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二是以“一江两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都是水资源丰富省份,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中游,又共同面临长江防洪大堤加固、水资源综合利用、农村安全饮水、湖泊治理等问题,如城陵矶附近超量洪水分蓄及荆南四河的治理就涉及到湖北、湖南两省,华阳河流域治理涉及江西、湖北两省。三地可选择一些跨区域的项目,联合向国家申报,共同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资源开发利用。三省可联合行动,以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重点是加强长江防洪大堤加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湖泊治理等事项的合作。坚持“一湖一策”、“以奖促防”和绩效管理,推进洞庭湖、鄱阳湖、洪湖、梁子湖等沿江湖泊群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协作,联合向国家申报洞庭湖流域农田水利建设补偿资金。
三是加快长江中游河道综合治理,稳步提高通航能力,为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和建设一批临港新区创造条件。长江中游产业布局密集,工业门类齐全,武钢、东风汽车、岳阳长岭、九江石化等大型企业的沿江布局,充分利用了成本低廉的长江航运。但长期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航道等级较低、部分水道礁石碍航、滩糟周期性变化引起的航道条件不稳定、跨江桥梁碍航等问题突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游河道出现明显冲刷的新情况。为了充分发挥航运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积极作用,四省可联合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尽快实施长江中游干流河道的系统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和稳定现有河势,改善不利河势,实现该区域水深航道发展目标;要以湘江渠化、赣江渠化、江汉运河、汉江梯级为核心,加快高等级干支流航运网络的建设。
四是统筹规划,实现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需要,四省应联合争取国家制定长江中游地区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确保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统一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岸线资源使用门槛和成本,从而实现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三位一体的高效利用。
五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长江中游四省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针对国家粮食供需结构中水稻供应偏紧的状况,结合四省粮食生产实际,可联合提议国家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尽快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合作与联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的合作。
六是加强水污染防控,为城市群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联合开展跨界河湖流域治理和开发,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加强跨界水功能缓冲区和长江沿线排污口管理,共同开展省界河流水质监测监控和沿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构建城市群水污染联防联控物联网。探索开展区域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推动流域联合减排。■
(作者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