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有关农业农村工作论述
十八大报告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摘录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
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
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
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
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篇:围绕赣鄱农产品安全行 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
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
瑞金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2012年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在赣州市人大农委的指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着一主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认真部署,突出重点,上下连动,力求实效,有力地促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了努力。
一、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心组织“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一是机构健全。今年按照上级要求,我市进一步调整健全了“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瑞金市组委会。二是召开了联系会议。2011年4月上旬,瑞金市组委会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行联系会议,讨论通过了2011年活动方案。三是召开了工作交流会议。2012年3月下旬召开了全市“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工作总结会,会上总结了经验,表彰2011瑞金市“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先进单位。
(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1、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狠抓农产品质量知识的学习与宣传。二是组织法制、司法、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开 1
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型宣传活动,作为普法的重点,在红都广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组委会在红灯现场悬挂了宣传横幅,在大型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活动介绍。人大。政府领导及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宣传活动,市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量监督局、经贸委在活动现场提供了展板展览、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农产品现场检测等服务。瑞金电视台、瑞金日报进行了及时报道宣传。三是结合科技下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安排科技人员深入武阳、谢坊、九堡、壬田、云石山等乡镇圩场宣讲农业实用技术,赠送科学书籍和手册等12000份,接受群众技术咨询达3200人次,张贴宣传标语22条,印发《选购农资产品应注意事项》、《给农民朋友一封信》等执法宣传资料1万多份。积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1、突出农产品市场安全,开展农资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按照赣州市赣鄱农产品安全行组委会的总体安排部署,我委积极与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沟通协作,密切配合,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农资专项打假”活动的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和毒鼠强为重点,对全市17个乡镇的农资市场、经营门店和市场摊点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全覆盖清理清查专项整顿,累计组织执法行动52次,出动执法人员216人次,执法车辆52台(次),张贴宣传标语18条,印发《假冒伪劣化肥、农药识别》、《农药管理条例》(部分)、《兽药管理条例》(部分)、《种子法》(部分)、《给农民朋友一封信》等宣传资料8千份。共清查各类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农资经营企业、规模农产品销售市场118家,现已依法立案调查9起,特别是对大型超市和规模农产品销售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资市场,起到了“打假护农、维权增收”的目的,确保了我市农业生产的健康、顺利进行,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2、突出效果,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1)抓好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建设,建成500㎡的实验大楼,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53台(套),项目建成后实现从产地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测,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养殖水面的水质等方面进行检验检测和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成立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负责对全市农产品样品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协助接待中央领导来瑞及各项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对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以及畜禽和水产品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通过“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论证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杜绝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活动成效。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网络体系建立。根据农产品质量监测的需要,整合现有的动物防疫实验站、水生物防疫试验站、土壤肥料化验室现有检测资源,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
站,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的检测、例行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土样抽样检测。同时在市天元食品公司、云集定点屠宰厂设立“瘦肉精”检测站,对每天屠宰的生猪进行检测。红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投巨资专门配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建立了烤鳗药物残留检测实验室。
2、农产品投入品监管力度逐步加大。突出源头治理,兼顾全程监管。在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全面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的基础上,注重生产环节规范农资使用。种植业重点监管生产过程中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养殖业重点监管畜禽饲养过程中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行为,以及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使用“孔雀石绿”、“绿霉素”等限用药品行为,特别是鳗鱼兽药使用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使用登记、残留检测制度。通过监管,从源头上有效的杜绝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铵”等五种高毒农药的使用,杜绝了“瘦肉精”、“ 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的使用。
3、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 化生产要求,全力推进生猪、鳗鱼、脐橙、蔬菜、西甜瓜、叶等主导优势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建成规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0多个,覆盖脐橙、鳗鱼、蔬菜、西甜瓜、生猪等产业。其中连片300亩以上脐橙基地6。个、鳗鱼养殖基地13个、烤鳗生产线三条、年出栏千头生猪养殖基地32个、连片300亩以上的烟叶基地18个、500亩以上西甜瓜基地15个,连片3000亩蔬菜基地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3000
余万元,按照国家有关无公害蔬菜标准技术要求,进行3000亩无公害标准化商品蔬菜生产,产值3200万元,产品全部销往香港。叶坪村大棚蔬菜基地运用沼肥综合利用生态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武夷源贡茶公司投资3200万元,开发2000余亩有机茶园,大面积生产有机茶叶;红都蛋鸡场投资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年产20万羽蛋鸡养殖场1个。全市初步形成了武阳、沙洲坝、黄柏、叶坪为主的脐橙无公害产区,以沙洲坝、壬田、叶坪、云石山、泽覃、黄柏为主的鳗鱼无公害产区,以壬田、黄柏、叶坪为主的弯头生猪标准化产区,以壬田、九堡、叶坪、日东为主的2.5万亩烟叶标准化产区,以叶坪、泽覃、象湖为主千亩商品蔬菜标准化产区,以黄柏、叶坪、泽覃为主的千亩大棚西瓜标准化产区。
4、农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质量认证。到目前为止,我市农产品已获江西省名牌产品1个,名牌农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1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
5、落实了保障经费,确保活动正常有效开展。我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每年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将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活动开展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大多数生产者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很多消费者仍然停留在量的消费水平上,生产者素质参差不齐,掌握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不全面。
2、我市农产品准入制度还未建立,部分地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滥用有毒农业投入品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农产品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3、检测设施落后,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检测设施,都市各个实验室组合起来的设备,设备陈旧,检测速度慢,检测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市的“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将继续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在赣州市人大农委的指导下,通过上下连动,组委会团结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好“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成员单位联系会议,总结“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经验。
2、根据赣州市“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2012年瑞金市“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方案。
3、配合赣州市“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和其他一系列工作。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农业农村农民政策论述及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政策论述及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农业的论述总共是八句话,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含义。
1、【报告原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深刻表明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描绘了“三农”发展的新前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阿克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08元增加到2011年的68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持续增长,坚持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确保农民持续大幅增收,体现了党和国家、自治区、地区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重视,证明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报告原文】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解读】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今后几年,国家将制定更多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增强后劲。近年来,随着阿克苏地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今后的重点工作就是统筹资金投入、统筹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文明。
3、【报告原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解读】今后,国家将把更多城市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发展。
4、【报告原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解读】现代农业定义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简明的意思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大规模的进行生产用于出售农产品的农业。
农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相对阿克苏地区而言就是要着力打造优质果、棉、粮、畜“四大基地”,培育新型农民,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5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构建“以农兴牧、以牧养林、以林护农”新格局。
着力抓好以红枣、核桃为主导的450万亩林果管理,加快特色果品“东进西出”营销步伐,把阿克苏“红枣、核桃、苹果”打造成为全国驰名品牌,真正使林果业成为生态建设的“防护林”、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程度,力争2015年超亿元龙头企业达到30家,80%以上农户参与并受益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十二五”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目标。
5、【报告原文】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解读】对阿克苏地区而言,就是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随着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增加,2015年达到20%左右,2020年稳定在25%以上的水平,压缩和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每年的平均递增不低于3%;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保证 50 %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优先保证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居住、社会保障,投入比例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收入的90%。
6、【报告原文】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解读】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全面落实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发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自愿选择、自主兴办、自我受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全面落实中央集体林权制度和改革政策,从实际出发,先行做好试点工作,维护林果承包者享有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7、【报告原文】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解读】报告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其核心是将合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以土地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做到先保后征,规范土地征用管理,不断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险预警预测制度,实行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住房、生活保障和养老问题。
8、【报告原文】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解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我们要突出抓好对农村饮水、电力、道路、交通、通信、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逐步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接轨,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012年12月23日关于2013年农村工作会精神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以及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等“三农”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部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3日就会议精神进行了解读。
要让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韩长赋说,这次会议再次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因为,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今后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1791亿斤,已连续9年实现增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但是,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口品种逐年增多。
同时,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农业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而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
韩长赋对此表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对重要农产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着力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迫切要求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他说。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做到“两个加快”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并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韩长赋说,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四化同步”,必须做到“两个加快”: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更多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联动、“四化”良性互动,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农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确保农民“收入倍增”要再拓宽渠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韩长赋说,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意味着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需实际增长7%左右。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重点是稳定家庭经营收入、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为此,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增加农业经营收益。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农业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动减免流通费用,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同时,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推进农民创业基地建设,扶持农民创办小微企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明年力争粮食再丰收农民收入增速不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
韩长赋说,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
他强调,明年中央支农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继续加大政策落实和创设力度,争取实现防灾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常态化,大幅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粮油大县补贴额度,积极探索突破农业信息化、新型农民培训、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额补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助、农村金融保险等政策。
第四篇:党的十八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论述
认真学习十八大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有两段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一是“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学习领会十八大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应该把握“四个要点”:
第一,把宗教关系作为促进“五大”基本政治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领域、重要方面。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5个方面,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作了深刻地阐述。十七大报告吸收了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强调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八大报告发展了这一重要理论创新,进一步强调统一战线是凝聚力量,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把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践道路、理论体系、社会制度和基本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在利益日益多元化、观念日益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统一战线在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十六大关于“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提法相比,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提法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从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扩大为全面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从理论上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来是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包括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两个方面的自由。尊重和保护这两个方面的自由,才是“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是,从实践上看,强调“宗教信仰自由”,容易在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产生“宗教信仰自由”是“只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而没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的误读和误解。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包括了“四句话”,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基本方针有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首次提出,是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当时只有著名的“三句话”:“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方针,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得到了党内外、包括宗教界的一致赞成和拥护。进入新世纪,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宗教界面临与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的复杂斗争形势,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受到严峻考验。因此,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增加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把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从“三句话”发展为“四句话”,后来又在“四句话”中把第三、第四句的顺序作了调整,体现了无论“依法管理”,还是“独立自办”,目的都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内在统一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从“三句话”发展为“四句话”,采取的是加法,加法的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而不是提出一个新东西,就把前面的东西给否定或取代了。但加法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容易把它最实质的东西凸显出来。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四句话”的核心和实质到底在哪里?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微观上的自由、民主和个人心情舒畅,与宏观上的纪律、集中和统一意志相结合。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核心和实质,就是个人层面上的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都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使宗教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个人的私事”,与社会层面上党和政府把握方向、维护大局的教育、管理、引导相结合。如果把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信仰自由与教育、引导、管理的关系抽象出来,我们对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核心和实质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更自觉。
“全面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中的“全面”,就是既要防止强调个人、微观层面的“信仰自由”,放松甚至放弃了社会、宏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引导”,同时也要防止在强调社会、宏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引导”时,忽视甚至不尊重个人、微观层面的“信仰自由”。强调“全面”的意义就在这里。衡量是否“全面”,要经过实践检验,重在实践效果。
第三,体现“以人为本”,做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工作。十八大报告强调“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与以往曾经有过的“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的提法相比,表述更准确、更科学。因为宗教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既能在一定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带来消极作用。要通过做好宗教工作,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约束、抑制其消极影响。统战工作、宗教工作有两个优势,或者说两个拳头,一是政策,一是人物。通过政策去凝聚人心,通过宗教界代表人士去做信教群众的工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政策,但还没有全面反映共产党人在宗教工作上更高的价值追求。因为宗教信仰自由是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宗教专制的斗争中取得的成果,我们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促进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连在一起加以强调。这“两个团结”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目的是要把信教的人与不信教的人、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都团结起来、和谐相处,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上来。这才是我们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共产党人在宗教工作上更高的价值追求和工作目标。
第四,着眼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十八大报告从社会作用角度衡量宗教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和思路。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是从宗教信仰入手,还是从社会作用入手,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和思路。在宗教工作中,如果直接从信仰问题入手,把信仰差异放在首要位臵,容易引起一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抵触和对立,认识难以统一、措施难以出手;如果从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入手,用政策加以引导,用法律加以规范,可以有效地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破坏,又避免了信仰层面的冲突。这是既讲政治、讲政策,又讲策略、讲实效的思路,也是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精髓所在。
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把它与大会的主题相联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宗教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臶下、道路上、实践中,努力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完善法规,完善制度。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领导宗教工作、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开拓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学习中共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论述体会
学习中共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论述体会
浏览量: 10922012-12-18 14:05:33九三学社邢台市
【字体
中共十八大上,胡总书记在报告中说“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新的反腐倡廉提法成为十八大召开以来媒体热议的焦点和人民群众深切关注的话题。
回顾过去十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态势,依法坚决查处了***、陈良宇、刘志军、杜世成、郑筱萸、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王益、康日新、黄瑶、许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各省各部门也相继查办了一批涉及腐败官员的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这些反腐成绩有目共睹。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内的腐败分子决不心慈手软。正如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所说,“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十八大报告中说,“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不力将亡党亡国这样的字眼,出现在胡总书记的报告中,并非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一方面是党中央对于腐败危害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次的认识高度在十七大提出的‘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基础上,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另一方面说明反腐斗争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反腐工作的意见仍然较大,也反映了执政党的反腐努力与老百姓的反腐期待仍有一些差距。
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并且把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与亡党亡国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根本性目标。建设廉洁政治拓宽了反腐倡廉的空间,以前的反腐工作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如官员不贪、政府清廉高效等,而廉洁政治的范围更大,包括廉洁的政治理念、制度、行为,廉洁的政治文化和秩序。随着执政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转变,对廉洁政治的要求更高了。廉洁政治的核心就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它不是梦幻,不是奢侈,更不是海市蜃楼,它是在研究了世界各国的反腐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做出的明确具体决定。它从从政者、政府和政治三个方面为执政党的廉政建设确立了新的目标,三者紧密相连,不可偏废。
要实现“廉洁政治”这个目标,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提法很重要,说明中国的政治改革处于关键时刻。过去中国反腐败的制度多停留在表层,如公车制度、党政问责等等,反腐倡廉的“顶层设计”相对滞后。
其次是社会民主监督,这是反腐倡廉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践行。以前多靠体制内监督,对体制外的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不够重视。但是从监督学理论上来说,光是靠体制内监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腐败问题严峻与社会监督滞后、边缘化有很大关系。社会监督的主体化是反腐倡廉的另一条路径,要提升社会民主监督在整个反腐倡廉制度中的地位。
第三是反腐倡廉制度的法制化。十八大报告中谈到推进依法治国,健全反腐败的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反腐败。反腐倡廉建设过去更多的是在党内进行,例如党内发文件、对违纪官员双规,都是党内的方式,没有最终上升到法律。十八大报告提出发挥法律的作用,实际上是要把反腐倡廉法制化,这是反腐败工作自信成熟的一种标志。党内规定不能代替法律,法律更加严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廉洁政治”这一目标的提出也是执政党对于民意期待的重大回应。调查显示,经济、民生和腐败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三大问题。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两会人们最关注什么”网络调查中,反腐败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第一关注需要第一重视,否则,群众就会心凉!一个政党,如果腐败不能得到有效惩治,任其蔓延,将离亡党亡国不远。共产党绝不能丧失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唯有不断反腐才是共产党不断永葆先进性的法宝。
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转型时期的一次新起点,党在认真研究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果断地将反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与亡党亡国联系起来的反腐倡廉目标写入十八大报告,显示了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它将为共产党下一步有效堵塞腐败漏洞、提升反腐防腐能力、强化反腐机制作出重要规划。
腐败不除,国无宁日,除腐务尽,国家有望。可以预见,十八大过后,一场反腐败的暴风骤雨必将来临!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所描述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美好局面即将到来。(九三学社邢台市委地质支社副主委 张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