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寻找最佳切入点
阅读教学寻找突破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感悟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上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很关键。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把握教材及学生特点,寻找最佳切入点,以有效的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课文为例,切入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玩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课如能配合课文内容,从玩入手,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情绪,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按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学生表演每个动物当大王时的情景,在轻松的玩乐中把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形,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体会强迫别人做事给人带来的不便,懂得要尊重他人。学生通过动作和语言的表演,理解了内容,懂得了道理。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可以多设计这样让学生做动作,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从课题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奇妙的解题,通常可以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整堂课带来积极情绪。如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计划这样题目:①这课主要围绕标题的哪一个字写的?②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③它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样围绕一个“借”字,层层深入追问,用意奇妙,恰到好处。
再如《我为你骄傲》一课,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什么是骄傲?谁感到骄傲?为什么骄傲?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
3.从奇入手寻找到最佳切入点。稀罕的事物容易激起学生的求和欲望,孕育浓厚的探求兴趣。从教学内容出发,提出让人感到奇特的问题,可以使课堂教
学增加情趣。如讲《蓝树叶》一课,出示课题后问学生:①树叶本来是绿色的,怎么会有蓝树叶呢?②这些树叶是怎么成为蓝色的呢?这时学生好奇心理促使他们迫切地想知道造成蓝树叶的原由,从而引发了阅读的欲望。
4.从趣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趣”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致,这无疑会唤起学习的积极情绪。如讲《小猫种鱼》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了这个标题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说:“菜是可以种出来,鱼怎么可以种呢?”有的说:“庄稼是种得长起来,鱼怎么种得起来?我觉得很滑稽。”教师顺势引导:“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好好读读《小猫种鱼》这篇课文吧?”教师短短的几句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疑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念书须有疑,有疑才会有探求真知的意愿。如讲《三个儿子》一文中,老爷爷说了这样一句话:“三个儿子?我只看到一个儿子。”课文明明讲到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用实际行动关心妈妈,是真正孝顺妈妈的好儿子。这样从使人感到疑惑的地方入手,不仅能激发兴趣,而且有助于理解。
6.从中心入手寻找最佳切入点。提出能够揭示文章中心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理解感悟。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向学生提问: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感悟到美丽的小村庄带给人们幸福的生活,人们的乱砍乱伐造成了小村庄的毁灭,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的家园,从而理解人们破坏环境造成了小村庄的毁灭。
寻找最佳切入点,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人文精神和情感熏陶,注重能力培养,寻找突破口,把握最佳契机,突破重点难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进行顺利,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从解题入手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内容摘要:选择切入点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课文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由解题入手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本文在教学实践和案例研读的基础上通过解题来选取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解题 阅读教学 切入点
阅读教学切入点选得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还会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顺畅。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抓取题目所透露的丰富信息进行切入。
一.从文题中关键词切入
有些叙事类文章的题目是主谓短语,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烛之武退秦师》等文题均有此特点。这类题目中往往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关键动词,连接“施动者”和“受动者”。抓取这类题目中的关键动词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为何”、“如何”等角度深入探究,往往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全文围绕着“说”字展开,教学时可从“说”字切入,引导学生探究“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重点研读“说”的经过,鉴赏触龙高超的劝谏艺术。又如《孙权劝学》可抓取“劝”字切人,引导学生从“为何劝”、“如何劝”、“劝如何”三方面感知内容;再如《伤仲永》重心在“伤”字,“伤”既奠定故事情感基调,又蕴含悬念意味。扣住“伤”字来切入,从“伤”何事、如何“伤”两方面进行探究,便于理顺“一事一理”的脉络。
有些文章的题目是偏正短语,由中心词和在它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如《我的空中楼阁》《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星期一早晨的奇迹》《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家的男子汉》《奇妙的克隆》《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这类文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抓住修饰限制词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直入文本,一气呵成,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肖家芸老师首先请学生读题悟题,在学生有了“中心内容是写秋景,‘故都’是限定词,暗示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这一初步认识之后,顺势切人,“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直入重点段落,为学生尽快打开自读局面导引最佳航向。又如,李百艳老师在教学《了不起的粉刷工》时,紧紧抓住课题中修饰语“了不起”切入,抛出“汤姆究竟了不起在哪里”这一基础性问题,既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小说情节,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两个课例都抓住了文题中修饰限定词进行切入。当然。因为课型、内容、目标的不同,前者主要是通过“调焦”圈定自读重点,后者更像“路标”指引学生朝特定的方向去思考。
二.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入
阅读是一个拾级而上的思维过程。阅读者一般先要通过对词句篇章的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接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对词句篇章咀嚼鉴赏、品味推敲,明确文章是“怎么写的”;然后,深入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揣摩作者构思的意图;最后就文章的内容、表现形式做出评价。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紧扣文本、学情,又要符合阅读的认知规律。
有些课文,内容一望便知,语言却别具风格。“赏析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如果这种独特性在题目中也凸显出来,设计教学时,可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入,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语言风格。
例如,《表哥驾到》是颇受中学生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风趣幽默是其显著特点,这在文题中也体现出来。教学时,李百艳老师从文题的语言风格切人。她首先请学生感知内容,自拟题目,然后与原题比较,通过对“驾到”的赏析初步感受“大词小用”的幽默效果;接着用“这个题目在交代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巧妙过渡,再顺势切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能体现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或语句”,进而重点品读“作者怎样用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教师要善于取舍,切入点的选取事关教学内容的取舍。对于内容较浅但语言独特的《表哥驾到》,李老师没有在感知文本内容上兜圈子,而是把重心放在语言学习上。另外,切入点的选取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设置,又要和后续的教学内容发生关联,以形成一条切入路径。正因为形成了“拟题――比照――调焦――品读”的切入路径,《表哥驾到》的教学流程才会自然流畅,奔向目标。
三.从文题的写法标志切入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散文。题目一般会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等。作者要比拟或象征的某种精神、品格、人物、感情都寄托在该“物品”之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抓取此特有标志物切入,深入挖掘象征物和被象征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题目中“爱”蕴含着作者对莲的感情,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莲”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教学时可抓住“爱莲”切入,设置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作者爱莲,爱的程度深吗”,“作者如此爱莲,到底爱莲的什么”,“作者如此爱莲,爱的仅仅是莲吗?爱的还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作者爱莲,赞君子,是为了表达什么”这样小切口、深挖掘,既揭示了象征的寓意,又理解了作者含蓄表达出的志向和抱负,充分领略了“托物言志”写法的妙趣。
这样切入的好处就在于它顺应作者的构思,形成了一条切入路径:先分析象征物的特点,然后用“作者写的仅仅是(象征物)吗?作者写的还是什么?”巧妙过渡,转入对寓意、内涵的挖掘,最后用“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顺势再切,转入对构思、手法的领悟。整个教学流程衔接紧密,水到渠成。
小说和叙事散文也常以“物品”为题,情节或事件都围绕着它来展开,起到线索作用,亦具有标志性特点。切入这类文章,可紧扣“物线”,或直接设问“请概括围绕(物品)写了哪些事”,或提取词语,梳理情节。例如,尤立增老师在《币链》的教学时,首先请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以“项链”为中心词,提取几个动词,形成几个动宾短语。采用这种切入的思路,巧妙达成了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又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目的。
无论是暗含象征意义,还是一线贯穿全文,这类文题都具有写作手法方面标志性特征,在切入时,我们要抓取这种独特性,“批大?,导大寂,因其固然”。
四.从文题的矛盾之处切入
有些文章,由于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只能采用委婉曲折的笔法来写作,命题也是别有讲究,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深沉有力。这样的文章,可以从揭示文题的矛盾之处切入,深入挖掘文章的弦外之音。
例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于1933年写就的著名杂文,可如是切入:“写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为了不忘却,而这里的‘纪念’却是‘为了忘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感受作者悲愤交织的心曲。又如《陋室铭》文字简约而意味隽永,是“气出来的名篇”。题为“陋室”,文却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切入时,可抓住“陋”与“不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文章反向立意、托物言志的手法。
有些科普小品文,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文章富有“趣味”,题目巧设悬念。切入这一类文章,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是极好的示范。他首先请同学们猜题:“今天一起阅读一篇说明文,它的标题很能引起阅读的兴趣,请猜是哪一篇并说说你这样猜的理由”;然后请同学回忆课文内容从而解答“死海不死”的悬念;短暂讨论“哪些可以不教”之后,便用“哪些地方引起你的兴趣?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这两个问题再次切入,把教学重点落在赏析小品文的“趣味性”上。整个教学设计既敢于取舍又善于切入,为教学科普小品文提供了借鉴。
总之,题目是窥察文章的“窗口”,它们或概括文章内容,或点明行文线索,或揭示文章主旨,或亮出作者观点,或蕴含象征意义。切入时要因题制宜,结合文本,针对题目的不同特点、作用,选取最准的点、最佳的路径切入文本。
第三篇:浅析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浅析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语文阅读课文的字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切入点不同于导课,导课好比是做个引子,切入点事实上就是你整堂课的脉络走向。
切入点就是文章的突破口,它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而在于每个老师在充分挖掘课文之后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所选取的充满个性化的设计。语文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同时这个最佳切入点也能为教学设计的提问环节做好铺垫。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牵课文这头“牛”,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呢?
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文章标题入手
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之后定的,是文章内容、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承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学习课文,能够正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树立一种标题意识。
有的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提挈,有的标题揭示文章的中心,有的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谁在套谁?”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讨论的深入,学生的结论会越来越深刻:沙皇专制套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套身边的人;别里科夫套自己。
例如鲁迅的《药》是一篇老课文了,怎么切入?有的老师从文章的标题切入,问:这药是指什么?病人是谁?药效如何?何人开的药方?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来进行对比教学,既简洁明了又深刻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一文,根据标题的暗示,分析先生的“说”与“做”来达到教学目的。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插图入手
课文的插图有着不可低估的教学价值,无论是形象的写实画还是抽象的写意画,都不会是教材中的装饰物而已。插图一般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绝不能小视插图的作用,在吃透文本的同时,可以大胆地利用插图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相对现代文较抽象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单凭想象很难达到真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一幅插图,就可以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二者交相辉映。诗歌的教学往往是由景入情、由情至理。如诗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大可以通过叫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找出诗中的十个意象来进行本诗的教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直接形象的观察中,以画解诗,更好地理解“思”意。又如在《童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鹤唳云端”景象的插图进行教学。
三、车到山前必有路――从关键语句入手
以课文杨绛的《老王》的教学为例:
(一)在快速阅读课文之后,请大家来找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句子。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眼找到文章的着眼点。也就是文末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二)进一步提问:这个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呢?
这样一问,学生很容易找到本篇文章的主角:“我”,老王。
(三)回味一下文章的基本情节,之后,用一个字来评价老王。
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出老王的“苦”和“善”,到这步,文章的很多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都自然而然的会被学生所注意到,那么重点的赏析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衰弱不幸的老王,在送完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就去世了,而,幸运的我,所谓幸运的人,真的是那么幸运吗?从而引出对于作者的介绍,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文作者杨绛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又如张晓风的《行道树》文章的首尾都出现了“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快乐而忧愁的树”。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为我们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围绕这句话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看出行道树为什么既快乐又忧愁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反复品读,行道树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形象就会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从文章留白入手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欣赏着拥有独立而富有个性的想象的空间。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等景象来渲染表达含蓄内敛的意境。文学,亦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留白。
如《项链》一文中结尾的叙述在马迪尔德得知真相之后戛然而止,给师生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借“留白”发挥,给《项链》构思一个后续。又如一老师在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之后,赢者的颛顼会对共工说什么?通过填补这个空白,学生就能进一步理解颛顼的自大和共工的愤怒,对后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行为就有了个全面的解读。
留白是作者的一种智慧,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利用课文中的留白,是一种境界。通过学生有依据的想象,不仅可以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的感知有没有偏离文章的中心,而且经过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和渗透教学目的也变得更加容易,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语文教学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灵感教学,语文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特点和教师个人的喜好,多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切入点。教无定法,让我们在自由的语文课堂中,尽情徜徉。
参考文献:
[1]燕桂荣,《选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史资料》2010年2月号中旬刊。
[2]邵红立,《在阅读中找到解读文本的支点》,《现代阅读》2010年2月第2期。
[3]侯艾华,《抓住切入点,挖掘知识链》教育》P34页。,《语文
第四篇:转化后进生的最佳切入点-后进生转化
转化后进生的最佳切入点
文/神龙跨三江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工作的内部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从关键处切入,一定会收到满意的工作效果。
一、着眼“转折点”,促进后进生转化。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或从初中进入高中,都有一种新鲜感,这往往成为学生确立新目标的转折点。后进生同其他先进学生一样,也会产生一种在新的起点上或在新环境中“一切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一心理特点,模清后进生的情况,及时予以正确引导,鼓励后进生在新的环境中“塑造新的自我形象”,促进他们努力地规范自已的行为,克服不良的习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采取“激励法”,助推后进生转化。
一般地,学生荣誉感强,一旦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教师的认可或表扬,便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后进生往往学习成绩、智力发展低于合格水平,但并非在任何学科、任何活动中均无长处可言。这就要求我们能对后进生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调查与了解,然后结合实际,选取他们的特长(如写字特长、体育特长、文娱活动等)着力激发其兴趣,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在成功的心理驱动下,使他们乐于接受正确意见,以积极的态度作出正确反应,进而达到转化的目的。如,李某入学时基础较薄弱,加之高一努力未见成效,所以高二上半期他自暴自弃,情绪低落,曾产生辍学的念头。后虽班主任的引导、说服,但仍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再次与他接触后,觉得他智商不高,苦于学业长进不快……但他在声乐上很有特长,对流行歌曲拟唱近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并表现出较强的组织、领导、指挥才能。2008年教师节晚会,他演唱了一首《祝你平安》引起全校轰动。从此,我们让他在学校兴趣小组活动中,组织声乐兴趣小组,通过他的努力和帮助,一大批参加兴趣小组的后进生顺利完成转化。可见,后进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我们要因势利导地加快后进生转化的步伐。
三、利用“情感效应”,强化后进生转化。
大部分后进生都具有逆反心理,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教育,甚至以为看破红尘,什么也不在乎,任何事都不感兴趣,且对老师有疑惧心理,同时还产生对立情绪。如果我们冷眼相对,或是经常挖苦讽刺他们,则只会加深师生间的隔阂,加深后进生的对立情绪,转化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后进生转化)为此,要求我们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换位思考”有助于帮助从暗、无助、空虚等境地中解脱出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减轻心理压力,不断战胜挫折。进一步帮助他们纠正目标,重新认识生活,使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主动关心后进生的冷暖,和他们沟通感情,先当益友,再当良师,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心悦诚服地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教育。
四、捕捉“闪光点”,深化后进生转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人都有自已的长处和不足,因此我们不能总盯住后进生的某一缺点,忽视他们的长处和优点,特别是当他们犯了错误,思想上感到痛苦、不安的时候,切不可凭主观印象去处理问题,而要全面考察,给以理解、宽容,寻找闪光点,用真情去触动他们的心灵。我们有不少老师以天然的师长自居,总喜欢将思维定势在后进生成绩差、纪律差、习惯差的“三差”上,很少考虑他们所受到的冷遇、歧视……我们要帮助他们嗅出某些教育手段的霉变气味,帮助他们打破“哀莫大于心死”的局面,帮助他们冲破自已僵化思想所设置的牢笼。这是我们要认真思索的问题,并且要高度重视。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高度关注,常抓不懈。同时,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发挥自已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寻找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 程予东
最近,听了不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面对同一文本,由于施教者解读角度不同,所以教学设计、风格呈现出相异的模式。不过,笔者觉得有的课听来让人如舟行碧波,轻松自如;有的听来则如负重登山,艰难苦涩。如何会产生如此洞天之别呢?经过比较发现,切入点的选择正是重要原因之一。
《邓稼先》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杨振宁用小标题的形式介绍了这位与他有着半个世纪友情的卓越科学家其崇高的精神。一教师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着重每个小标题各个层次的独立解析。例如在《“两弹”元勋》部分了解邓稼先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巨大贡献,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了解两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在《民族感情?友情?》部分分析邓稼先对民族和朋友的情感……思路零碎支离,学生跟着教师一个标题一个标题跟进,邓稼先的崇高精神难以凸显,学生心灵不易触动。而另一位教师则不然,他紧紧抓住了文本第一个小标题中的最后一段话:“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成为了立起课堂教学的骨架。该教师密切围着此句追问,邓稼先的非凡成就在哪里?对我们民族有巨大贡献的人为什么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下文诸多标题内容的探询,从而顺畅地感知邓稼先的高尚人格。
教学时,合宜的切入模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那么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该怎样寻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解读文章题目
写作时我们要求学生要善于出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其实不但写作要具有题目意识,课堂教学的切入也不妨多关注一下题目。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构思,情感的抒发等都会在题目中隐现出来。如果善于审读题目,那么为课堂教学的切入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把文章写作的对象分作两部分,其一是百草园,其二是三味书屋。回忆的重心在这里,叙写视角有空间和时间的转移。他的另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题目蕴含信息更是集中。阿长是鲁迅对儿时保姆的一种称呼,语含贬义。而《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的地理著作,又是我国第一部神话传说大汇编。一个“与”字将一个普通人和一部古典名著放在了并列的位置上了。这分明是一种赞扬之情啊。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她到底做了什么?作者竟然将她和一部古典名著等量齐观?题目非常匠心,我们一字不能忽焉。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可以说是简省高效。
其二、发现矛盾之处。
文本的矛盾处指的是文中那些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对立处。看起来对立,其实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是和整个文章的气息相贯通的,是辩证的统一。你需要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用看似矛盾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话,文章的构思,内容的丰富,情感的腾挪都会进入你的思考领地。抓住文章的矛盾处可以说是抓住了入文的关键。
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最后这样写: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夜的戏好看吗?通过阅读小说,我们知道那夜的戏充满了遗憾:首先是近台没有空,只得远远的看;接着就是双喜说的那个有名的铁头老生,白日里可以翻八十四个筋斗,夜里也没有看到;再是最愿意看的蛇精和套了黄衣跳老虎也是等了多时不见影子;后来实在有些困倦,托桂生去买豆浆也没有买到;最后是最怕的老旦坐下来哼唱不休。总而言之,那夜的戏确实不好看。可是如此让人失望的戏,为什么鲁迅在结尾处还要说再也看不到这样好的戏了呢?戏不精彩,精彩的是和看戏相关的人。阿发所说的偷自家的豆无不表现出了平桥村人纯朴无私的人情,还有六一公公对被人偷豆表现出的感激更是凸显了这种人情的纯朴。
教学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时候,文章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解读行道树形象的关键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忧愁和快乐在表意上是相对的。但是它可以引发我们对课文内容的探问,行道树为什么会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它原来的位置在哪里?它忧愁的感情因何而起?它的快乐又是因何而生?
文本中的矛盾处,看似有悖常理常情,但是细究下来就会发现它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它有时昭示着人物个性特征的丰富性,立体感,有时又隐着作者行文的主旨。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上如果我们善于抓住矛盾处,质疑、探究,对话的宽度和广度就会增强。
其三、抓住关节之点。
何谓关节点呢?我们说是那些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作者构思文章的时候往往立片言以居要。我们在教学文章时就要力求找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居要之言。这些居要之言能够集中揭示中心,关涉作者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文章的神经中杈或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
例如教学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笔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巨人之所以被誉为巨在于他首先他具有巨大影响,影响巨大是知道的人多,多至万千大众,是谁把他的消息传给众人?使众人了解到什么?朗读课文从中找到问题的核心答案。学生找到了这样的文字: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这些文字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客人来到贝多芬的住地是带着神圣的使命来的,客人表达了对贝多芬崇敬的情感,引出下文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充分展示好灵魂的丰富内涵。
学习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时,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应是学习本文的极好抓手。你自然会思考,不幸者的不幸在哪里?不幸者是怎样一个人?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吗?联系时代背景,答案是否定的。她不是多次帮助老王这个人吗?她的愧怍因何而生呢?一个句子牵引出了对整篇文章思路的关注主题的探究拷问。
笔者发现,关节点的句子大多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总结句上。找出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理想切入点,它可以使你的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教学紧密集中。
当然找到具有引领解读全文的句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非易事,它必须建立在施教者仔细阅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语文教师实在应该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感知的心灵来走进文本。细心找寻课文的矛盾处、关节处,并以此为突破口,让它卸去你细碎的满堂问造成的学生学习的疲惫,换你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在,还给学生真正的语文享受。
【
相关链接:
走在风外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ouzaifengw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