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一种思路,即将教学计划视为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本书鼓励学生去审察其他基本原理,并就有效课程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己的看法。
一、从多维度寻找课程资源,确定教育目标 首先,教学活动要有先验的预设性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教学总是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总体的规划,具有一定的预设性。教学目标是在总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是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这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最终方向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意志,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它并不能任凭教师、学生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开展。一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从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来看,教学目标是我们赖以评价的基础。其次我们应多方面多维度寻找课程资源,确定预设性目标。泰勒认为进步主义者、精粹主义者及社会学家和关心当代社会问题的人士等所关注的教育目标的来源都不足以提供学校的教育目标,他指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会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目标提供基础” 他认为要从获取各种资讯的过程中来确定教育目标,且现在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都认为,从设置课程目标的客观依据而言,要从单纯“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主张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
二、课程与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实际
在论述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时,他要求从广泛的来源中索取教育目标,其中之一包括从研究学习者本身当中去寻找教育目标,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对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方法作了详细叙述。在论述如何选择学习经验时,他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所能反应的环境之外在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师可透过环境的安排,及情境的构造,而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引发所期望的反应型式”,把经验当作学生与环境之问的交互作用意味着学生是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他提出了学习经验选择的其中两个原则是“学生必须获得经验,以便有机会去演练该目标所含示的行为”,“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含的行为而获得满足感”。另外他在论述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时,他也提出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而不断地改进课程,不断地发展课程。
三、不断调整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课程设计乃是一种继续的历程,而当教学资料和程序既发展之后,便应加以试用,继而评估其果,从而发展缺点,最后则指出改进的意见。总之,课程设计包含了重新计划、重新发展和重新评价。可见,在泰勒眼里,课程编制的各个环节根据实际状况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并且利用评价来改进教育目标,从而改进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我们承认泰勒原理是一种现代性的产物,它虽然也受到很多的批评和质疑,但我们认为原理在课程与教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它是现代课程的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情境的转化,它可能无法充分描述、解释和预测当下的许多课程实践,但其存在的合理性仍值得我们冷静地分析。
贾焕忠
嘉善柳洲中学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
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一章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 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对信息进行综合和甄别筛选,选取最有价值的最具普遍适用性的信息,来制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在从“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中获得教育目标的阐释中,泰勒注意到,通常情况下,学科专家会以青年学生在进入某个研究领域时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依据制定教育目标,但会忽视那些不会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学习者的感受,因此泰勒要求学科专家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要能对那些外行和普通公民学习者做出合理的解释,解释他们即使不会进入该研究领域,也仍能从该课程中获益。这也就要求学科专家在制定教育目标时不能“自私”于本学科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四:利用哲学选择目标
在阐释“利用哲学选择目标”时,泰勒提出学校要采纳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少而精”的原则,另外,在各教育目标间必须保持一致性,不能互相冲突。通常,在学校的哲学中,会隐含着对“物质的价值和成功”的蔑视和排除,那些导向精神价值的目标会被提升到更高的地位。教育哲学在选择目标时需要处理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也是哲学在对教育目标进行筛选时的两道重要筛子。其一是 “学校应该培养年轻人去适应现实存在的社会,还是应该负担起改革的使命培养致力于改造社会的年轻人? ”在这个问题上,学校的取舍的倾向性,将会影响对教育目标的选择,也就表明了学校哲学的性质会影响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另一个筛子是“应该给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的教育吗?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就是对“给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的教育是否合理”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对于教育哲学不同的学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取教育目标时,哲学会成为教育目标选择的第一道筛子,经过学校哲学的筛选,由第一个层次确立的教育目标,符合学校哲学的将被保留,不符合学校哲学的将被剔除。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五: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在阐释“利用哲学选择目标”之后,泰勒又对“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进行了相关阐释。已经提出的教育目标经过了“哲学”这道筛子后,还得经过第二道筛子,即“学习心理学”,因为在“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中,仍然隐含着有关教育目标选择的标准。在使用“学习心理学”进行目标的筛选后,在课程的实施时,教育目标将能够更加高效地达成,因为这可以使目标和目标之间,学习者和目标之间都达到更好的和谐状态,更加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计划的实施。
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
泰勒也向我们介绍了一种陈述目标的方法,即“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在得到明确的教育目标后,对教育目标进行明确且具有指导意义的陈述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二维表的方式陈述教育目标,不仅能清晰表明教育目标,还有利于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并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章 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确定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要决定提供哪些特定的教育经验。因为只有通过这些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必然作出反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坐在同一个班上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经验。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是一个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构建获得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
能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数量众多,特征不一,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些主要特征上,即学习经验是否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等。我们可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这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泰勒首先对“学习经验”这个术语做出了解释,“学习经验”有别于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内容和教师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它是指学习者与使其他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习经验”这个术语中,强调了参与的双方是“学习者”和“使其他反应的环境”,而“学习经验”指的是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
第一,我们必须选择有机会让学习者去实践的经验; 第二,第二,我们要让学习者在实践时获得满足感;
第三,这些经验想要引起的学习者的行为必须在学习者的能力范围之内; 第四,要选择许多特定的学习经验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 第五,同样的学习经验常常会产生多种结果。举例说明有助于实现各类目标的学习经验的特征
泰勒通过举例说明有助于实现各类目标的学习经验的特征,分别介绍了“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通过四类具体的具有广泛实用意义的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学习经验的特征,向我们做了介绍和说明。
第三章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任何单一的学习经验都不可能对学习者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思维方式、基本习惯、起主要作用的概念和态度以及持久的兴趣等方面的改变,都是缓慢形成的。在某些方面,教育经验是以一种滴水穿石的方式产生效用的。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因为,如何组织教育经验,将极大地影响教学的效率,影响主要的教育变化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程度。在编制一组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三项主要的准则。它们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例如:在社会学科中,如果认为培养学生阅读社会学科方面的材料的技能是个重要目标,那么在课程安排上,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反复地、连续地练习这些技能,从而掌握这些技能。顺序性则强调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而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以便于学生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这三个准则是构建一种组织学习经验的有效框架的基本指导准则。在为课程组织拟订方案时,需要确定用来作为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例如,在数学领域,组织的要素经常是概念和定理。各种要素犹如供编织用的线,而教学则是经过仔细编织的织物。把学习经验组织起来,以实现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不仅需要确定主要课程要素,而且还必须确定把这些线索编织在一起的组织原则。比如,学校课程中最常见的组织原则之一,是以年代顺序为线索。由于可行的组织原则很多,因此,在研制任何特定课程时,要考察各种可行的组织原则,并作出尝试性的决定,然后再根据实际尝试加以检验,以便了解这些原则在编制一种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课程时,究竟令人满意到怎样的程度。
“组织”是什么
有效组织的标准
组织的要素
组织的原则
组织的结构
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
第四章 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价过程总是包含着鉴别计划的长处和短处。这有助于检核已组织和已编制的教学计划的基本假设的效度;同时也检核了特定的手段——— 也就是教师和用于实施教学计划的其他条件———的有效性。评价的结果能够使人们注意到课程的哪些方面是有效的,哪些方面是有待改进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然而,由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所以,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在早期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作出几次评估,从而确定所发生的变化。由于评价涉及获得有关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可提供一种适当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是从教育目标入手的。评价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界说目标,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要确定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情境。只有在目标得到确定和清晰的界说,并把学生有机会表现所期望的行为的各种情境罗列出来之后,才有可能考察现行的评价手段,以便了解这些评价手段为预期的评价目标服务得怎样。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课程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当编制材料和程序时,要对它们进行试验,评价它们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措施。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重新设计、重新编制和重新评价的过程。在这一链条中,课程与教学就能一年年地得到改进。只有用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期望有一个逐渐变得更加有效的教育计划,而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凭借胡乱的判断来作为课程编制的基础。
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的基本概念
评价的程序
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程序的其它价值和用途 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介绍每一个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
(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第五章 学校或学院的教师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对目标评价模式的评价
目标评价模是一种较为可观有效的评价模式,其优点在于:提出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在于改进课程的开发, 这一观点揭示了评价的本质;这一模式结构紧凑、操作性强,也是它在课程评价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不过,该模式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预定目标的束缚,使得评价忽略了未预期的目标,更忽略了丰富的互动的课程教学历程。
第三篇: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感
我们都喜欢用情感来支配自己,所有的职业都闪着光,会激发虚荣心,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我们自认为是热情的东西.所以在最初选择职业时,会因为这份工作带来的体面光荣而被迷惑,又或者是追剧看小说对特定职业产生的兴趣和崇拜,但当一切热情退散,剩下的只有枯燥乏味,以及一遍遍追问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份职业,最终陷入窘迫之境,永远在兜着圈子,无法自拔
那当我们对待职业丧失理性的时候,谁能来拯救我们呢.父母和朋友,其实主要是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饱尝了现世辛酸,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应该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后再做出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大多数父母往往喜欢孩子有一份安稳平凡的工作,但始终记住,父母的意见真的只是辅助,真正做决定的还是我们自己.父母的意见是对我们的未来的担心和我们遭遇迷途时的警钟.当我们的内心有着对向往职业的真正的热爱和信念时,谁也阻挡不了那一团心火,让人感受到人生意味不禁流泪的火
我们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职业.我热爱这个职业,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下来我却发现非常地吃力,所以我感到自愧不如,我感到沮丧,我感到心里的火熄灭了.我们不能肯定说这是职业选择的错误,人生需要非常多的尝试,不试试又怎么知道驾驭不了,你如今所具有的能力,一定是在尝试中历练出来的.更何况我们又不是先知,能预知失败.所以我认为,一旦遭遇了职业上的不顺,应先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不该自怨自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自己以后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考量上.健康也是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超越体质的限制,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成为一个矛盾体,精神与肉体的不幸的斗争,经历着内部斗争的我们,又如何抵御来源于生活的猛烈冲击呢。所以只有在调节好自身矛盾,将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牢牢把握住,这才有力量去面对外部的矛盾。
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我们所应选择的应该是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自我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职业选择时也是,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个同时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职业,何乐而不为呢.做着自己喜欢且适合的工作,也被社会所喜爱接纳,应该更会增进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当你热爱的活动被身边的人所称赞,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你去完善自身.
第四篇: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感
41305118 吴晓慧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类东西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太多太多,从小学开始就知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再大一点又加入了三个代表,可这些究竟是什么东西,讲的是什么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然后很莫名的就发现这些东西又和哲学有关。
最早接触哲学是在高一的政治课上,那个上课很有激情的老师自称对哲学很有研究,上课的时候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忽略我们坐在下面对哲学基本没有概念的小朋友们。于是很想当然的,认为哲学是一门带着大铁门的学问,进入大铁门的人可以感受到哲学的精髓,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而那些进不去的人,只能在门外傻傻的发呆,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做不了,然后就觉得这东西很是无趣,眼望铁门里的人开开心心的做学问,就总觉得里面的人很不正常,有点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还是能说出点东西的,比如“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与之相对的便是唯心主义,主张也正好相反,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还有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分两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老师说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然后我就投奔了理科的怀抱,所以,对哲学的认识,从高一到大一结束,都只有这么一点。
哲学,一直认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哲学家的思想都很让人很难理解,更是因为身边很多同学朋友,包括那些高中选文科的同学,谈到哲学都只是摇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上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点我是赞同的。马克思在认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再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今天,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从阶级属性方面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上看,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即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思想根源以及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同时也显示出了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这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他们开始采取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斗争,但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理论研究,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事物都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同自然界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
第四: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五: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必将逐步衰亡、为新的
社会所代替的过程。也告诉了我们如何认识、面对以及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人类最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全面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第五篇:读《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读《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如果问自己“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最欠缺的是哪方面?”我会说“是课题研究”;如果问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阻碍我前进的是什么?”,我会说“是理论功底的薄弱”。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觉得自己遇到瓶颈、缺乏创新、理念陈旧,那么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把它归结为“书读得太少,以至于没了向上攀登的底气和动力”。因此,我也试着去找了一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读完后确实能有一些启发和思考。今年暑假期间,我仔细拜读了吴铎教授编著的《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收获颇丰。这本书从“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说起,共十八章,我最感兴趣的也是给我思考最多的是第十三章《教具与现代教学技术》,以下我就针对这章内容谈谈我的体会。
谈到“教具”,每个老师都熟悉不过了,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具。每门学科因其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选的教具类别也不尽相同。使用教具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虽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其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可替代。吴铎老师在书中把教具归纳为“传统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两方面。其中,传统教具主要包括“图片图表、食物器皿和电化教学手段所使用的电教工具(包括幻灯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曾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具和在听课过程中看到其他教师使用的教具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过茶杯和小石头,有过落叶,有过抹布和脸盆,有过各种卡片和信件等,当然,电脑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更是成了一种上课的惯例。教具在现代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有其必然性。他所发挥的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恰当使用某些传统教具,可以用简单的方法说明复杂的人生道理。比如:曾经到某校听一节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在课上老师运用一些小石子、石块、杯子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游戏,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让同学们明白了“人生有一些重要的大事,也有很多琐碎的小事,如果你始终被琐碎的小事牵绊着,最终你可能一事无成。”这样的人生哲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领会它并不容易,但教师却用简单的教具轻而易举地向学生阐明了这些道理。
二、很多教具可以在“说理”的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使用“两块不同的抹布”让同学们来亲身实践,擦拭课桌上的污垢,同学们发现,虽然同样是抹布,但由于其科技含量不同,其擦拭效果大相径庭。通过教具的使用,同学们不但明白“劳动工具与生产力的关系”,其上课热情也被带动起来了。
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可以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的体验,而营造学生的体验环境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特长。煽情的图片、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一系列的图表和数据,甚至一些影视片断都能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强大冲击,直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激发他们思考。因此,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体验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两方面。也许传统教具并不是在每堂课都能用到,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坦率的说,在近五年内,我听的所有思想品德公开课一律都是用多媒体技术,而我本人在平时上课时,除了讲练习,其他也一律用多媒体,甚至有一次在上课时发现教室里的电脑坏了,我的课件用不了,我顿时慌了神,虽然最后这堂课勉强撑下来了,但上得很不是滋味,我才发现我是不是得了“多媒体依赖症”,离了多媒体,反而不知道怎么上课了。此时,我意识到“多媒体,他始终是配角,不是主角,不能让他反客为主”。读了吴铎老师“教学手段使用的几点原则”,我更加意识到,无论是传统教具,还是现代网络教学或多媒体技术,他们在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坚持“按需使用、注重科学、运用得当”几个原则。当然,如何才能做到“运用得当”,我想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教具成为课堂的“最佳配角”。
华理大附中
丁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