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人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努力的方向。
一、中职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成因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提问题的很少。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厌学。由于他们以往在校多是中等以下学生,不太受教师关注,以致长期对学习缺乏兴趣,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自信心不足。由于自身并不优秀,对产生的疑惑不敢公开提出,担心被同学、老师笑话,所以干脆不问;三是填鸭式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知识权威的敬畏,学生问题意识淡化,批判精神缺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敢向老师、书本提出疑问。
二、问题意识的缺失对中职生的影响
1、能否具有创新能力
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思维的起点、创造发明的先导是问题。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美国教育家肯尼恩·H·胡佛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当中职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但如果要想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在政治思想课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必要的基础。
2、能否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旧知识不断更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在走向社会后,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挖掘,采用各种有效的问题教学法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形成稳定而又科学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能否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问题意识需要在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培养才能形成。而良好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他们由此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中,能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对象,形成个体的差异性,增强对新知识的敏感性和善于转化知识的能力,形成不畏权威,开拓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而这些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形成对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
三、培养与激发中职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
教学中学生不提问并不等于学生真的没问题,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不敢问”。这种心理障碍源自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典型的“去问题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在课教学中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老师本身要增强民主教学意识,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容忍和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挑战,正视学生对教师指正的错误与不足。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一些不成熟或不合情理的意见,也要宽容对待。
由于中职生基础和能力有限,他们有时提的问题很浮浅,有时提现的问题不着边际,甚至有的问题是错误的,离题的,但教师同样要重视,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要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其次,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摆脱“知识权威”观念的束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也存在一些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学生可以对教材提出疑问;教师是常人而并非“圣人”,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学生可以对教师质疑;所谓的“标准答案”,实质是“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它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更不是唯一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多种观点。尤其是有创意的观点。中职政治课教学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的天地,因为她早已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
长期的“去问题”教育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中职生的思维惰性表现更为突出。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使学生想问、乐问。教师可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教学实践中一般有情景式问题情境、竞争合作式问题情境、活动式问题情境等多种情境设置。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时,组织了一次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分别代表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开展活动。学生兴趣很高,事先通过翻阅报刊、上网查找等方式,准备了在面试时要交流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学生有模有样地将自己准备的问题与对方进行交谈。有些同学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临场发挥提出新问题。虽然有的学生在面试时提的问题质量不是很高,或者回答得不是很好,但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3、引导学生生成问题,使学生“会问”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许多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往往感到困难。中职生的问题意
识更加淡薄,很多学生不知问题从何而来,几乎没有问题可问。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既要学会“于疑处生疑”,也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和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些问题提出类似的问题。虽然是模仿,但它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其次,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问题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作进一步思考、质疑,延伸、演绎新的问题。再者,引导学生结合某个教学内容,带着问题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从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不时地发现、挖掘问题。最后,以学生所学科学理论与所发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为切入口,触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一般来说,学生遇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思想上就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虑,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
4、采用问题教学法强化问题意识,使学生“常问”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善于和敢于发问,既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我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经常使用“还有呢?”“想想看?”“你的看法呢?”“你有什么疑问?”等启示语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尽量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帮助并鼓励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的速度,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放慢讲课的速度,尽可能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掌握的时间来质疑、探讨。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学习各环节始终围绕问题开展。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和对知识的向往,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加强。他们就学会了自己提问并自己回答问题,外部控制就转化成了自我行为。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早日走出低效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濮存德,时敦友.运用问题教学,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6.3.13-15
[3]车玲仙,费国平.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京),2006.7.11-12
第二篇: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精辟的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挑战的科学怀疑精神却需要后天来培养。
一、低位铺垫,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是产生的一中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双基训练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缺少相应的知识,问题意识必然匮乏。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就想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比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可见,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发现问题,越容易提出与上课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必须加强基本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这里主要提一些低极型问题,即由他人呈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已知的,应让大多数学生可以脱口而“答”。这些问题就是思想政治课本上用黑体字所表述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和结论。其次必须注重基本的实践能力。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教学内容指导下的实践引起,也可以由教学内容知道下的实践引起。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活动课。例如,学了“能够承受挫折”这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上了一节“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活动课。通过漫谈挫折、如何面对挫折、小品表演———在挫折中成长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挫折定义、造成挫折原因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反应等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会发现许多原来没有或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的问题,头脑里经常出现“为什么”。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往往又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学习:“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知识点之前,我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学思问”表格作业,其中的“问”就是提出相关问题。上课时,从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开始,如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凭啥交给国家?做生意亏了,还要不要交税?我们是消费者,纳税与我们无关?中国公民在外国工作,是否要向中国交税?然后,通过学生争论,自圆其说、教师点拨等途径来解决问题。这样必然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
二、氛围烘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后,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中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感到好奇、新鲜,总想问一个“为什么”,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所以,教学活动必须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要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双边交流的现代型“师生场”,让学生显露灵性,展示个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假设学生置身于一个过于严肃、紧张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就不会多想,也不愿多想,有了想法后也不敢提出。因为害怕提出问题后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害怕同学们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因此,作为课堂气氛的调控者,教师不仅要自己“教”的轻松自如,还要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个有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氛围,不仅要教诲学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且告诉学生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问题,而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活动,然后提出各种问题和设想。例如,学习“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内容后,我要求以四人一组展开比赛,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与本课相关)数量多,质量高。结果,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犯罪坐牢的儿女是否有人身自由权利”“没有出生证的人是否是我国的公民”“我国为什么不承认双重国籍”,等等。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得出结论。这样教学,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艺术的使用课堂评价机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复杂、简单,还是重要,次要,抑或是可笑,只要是学生思考提出的,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多给与学生成功的体验。要激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这样,一堂课就成了问题的发现课,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所在。
三、引人入胜,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其发展,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课堂提问时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一种“常规武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提问水平,为学生提问做榜样,使学生从教师提问中学到质疑的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汇总要科学的创设问题情境。一般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培养打破常规、克服保守、勇于进取的精神,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学习“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惧情绪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知识点时,可用游戏法辅助教学,即让两个学生同事蒙着眼睛在黑板上画一个简易的脸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同学们刚才都在笑,这是什么情绪?黑板上的画表现的是什么情绪?这样的情境,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探究表象后面的实质,不难得出结论:“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可用课堂辩论法,由教师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学生的思想实际或当前的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当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进行反驳;可用反证法,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进入死胡同,再反思其谬误所在;可用生疑法,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有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才能让学生在解题中自求自得,探索领悟。
其次,要把握提问的“度”,不能过多,过杂,过乱。例如,对一些过于浅显的问题,不要纠缠不休,否则妨碍教学重点的突破与解决,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对于过于深奥的问题,容易导致提问后的“冷场”,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解答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对于那些偏于艰深的问题,必须把握渐进性。教师应设置一些铺垫性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例如,教材中论述到:“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还落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该怎样认识?”由于这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必须围绕它再提出一系列铺垫性问题:“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我国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历史背景怎样?”“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怎样?”这样教学,充分使每位学生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兴趣,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再次,要注意提问的技巧,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例如,在复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这一内容时,可“个别”问:“无限(人)吃有限(资源)”“土地荒漠化”这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哪些问题?“共同”问:我国面临怎样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整体”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零星”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什么?“直接”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吗?请举例说明。“曲折”问: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保护环境是成年人的事,将来的事。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也为学生树立了提问的榜样。
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教师只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科学艺术的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挖掘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教材,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儿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喻加燕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长期以来学生都被动学习,不善于提问,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教会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促进学生把问题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相联系,形成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应用意识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课堂氛围
观察
思考
鼓励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是思维的体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发现凡是善于提问的学生,数学就会学得很好。可是,多数学生都不爱提问,也不会提问,而是长期以来都习惯于等老师提出问题再思考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就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学习效率。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学生还是乐于提问的,老师就要呵护好学生的这一积极性,不要怕学生不会提问。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抛掉顾虑,大胆提问。当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问题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的。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直观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呈现出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讲比较大小时呈现出主题图,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这时,有孩子脱口而出“蜻蜓4只,蜜蜂3只”,我鼓励了一句:“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其他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高涨,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了问题。有孩子说:“蜻蜓多1只。”我引导孩子们:“有问题想问他吗?”有孩子就问:“你怎么知道多1只呢?”孩子抓抓脑袋说:“我看出来的,一个对一个还多了一只。”接着,我用学具来代表蜻蜓和蜜蜂随意的摆放,孩子发现说:“这样摆不好,一个对一个更好看蜻蜓多一只。”于是我让孩子一一对应摆,感受这样摆的好处,进一步使孩子直观感受到数的大小,并初步建立了对应思想。
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讲了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妈妈只有一个桃,要分给两只小猴,孩子们听到此,个个都说:“一人一半。”我随手分了一个大半和一个小半,孩子就不同意了说:“老师,你没分平!”我就让他说说该怎样分,从而孩子提出了“为什么要平均分”这一问题,初步理解了分数度意义。分好后我让孩子们用数来表示,孩子就犯愁了“用什么数呀?”,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表示,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孩子们在这样的提问和讨论中认识了分数。
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后,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不明白的向同学提出来。这样,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交流的素材,交流时就有话可说,有问可问,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留足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留给观察思考的时间。当出示了问题情境时,不要马上让学生提问,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后再表达。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出示信息东东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宜宾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多媒体出示路线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已行路程100千米,剩下路程200千米。我让孩子观察思考,能从中发现哪些问题。这时,孩子们都有了一些发现,我让他们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探讨。有了时间思考,孩子们交流规律时,都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总路程、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会提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提问,而应该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能结合提问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才是让学生提问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数学中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中发现问题。数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或学生已有经验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在认知新知时,教师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开始思考,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通过计算20×30就想到:是不是只要两个末尾有0的因数相乘,都先不看末尾的0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几个0。当学生这样思考时,对这一计算规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第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问题。当学习了新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如,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引导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前面学习的长方形周长有什么不同?计算面积也和长方形的长宽会有关系吗?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找到探究新知的方向,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第三,从自己不明白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学生尝试学习时,要求学生把不懂的和不清楚的内容作上记号,并提出来。这对于多数学生是很容易办到的,当学生知道自己哪儿不懂时,他会思考也会认真倾听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表扬,那么,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简单,教师都首先要肯定其进行了思考,再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处理。如果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行解答或请别的孩子帮助解答;如果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解答。总之,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活动,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丰富的联系,在“做中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由数学模型到进一步应用的学生学习“数学化”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和主编:《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堂好课,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问题是启发思考的源泉,问题是组织教学的纽带与归宿,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质疑能力,做一个“有问题”的人,有思想的人。
例如在讲到《论语》六则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后,我启发道: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创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身体力行,取得了硕果,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属于教育类专篇。它通过别开生面的“师生恳谈会”反映了当时私人学园的风貌,可以当作孔门弟子各言其志,孔老夫子精要点评的一段轶事。请你结合本篇课文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问题提出后,有些学生低头沉思,有些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几分钟之后,班内个别学生举手回答。同学甲:“孔子向他的弟子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他们发扬光大。”同学乙:“孔子教育弟子时不直说,而是通过表情来传达。”同学丙:“孔子喜欢比较谦虚的学生”。学生的回答与问题相差甚远。当他们的回答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教室里一片沉寂。针对眼前出现的沉闷现象,我很快将这一问题作了调整后问道:“你和老师、同学在一起聊过理想、志向的话题吗?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抬起头,一脸的兴奋,纷纷回答说:“有”。我接着问:“你们认为这类话题应在什么样的氛围中进行最好呢?为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甲:“我认为应像朋友聊天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同学乙:“如果老师就象我们的知心姐姐一样和我们交流,给我们以指导,那样我们说话就会没有压力,很轻松。”同学丙立刻站起来反对:“不行,如果是毫无压力,无所顾忌的随口说说而已,那么你的理想和志向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你在心理上不重视它。”话音刚落,同学丁又站起来说:“错了,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理想同样可能实现不了。”课堂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很流利。这时,我又不失时机的问道:“那么有谁能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学生踊跃发言,同学甲:“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所谈的志向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并根据他对弟子的了解一一作出了评价。可见他能够因材施教。”同学乙:“孔子与他的弟子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的志向,互相学习。”同学丙:“孔子用温和谦虚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说明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同学丁:“孔子刚开始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很尊重他们。”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总结说:“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说明大家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很透彻。非常好,我们就要有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问题解决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轻松,很愉悦。
一个问题的设置不同,竟然使一堂课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老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会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可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形式中激发出来。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纠正对学生问题意识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不少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思维效率极低,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提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在鼓励学生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励学生关注教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第二、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清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信念和意志的品质,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幸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就成为了学习、创新、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宁夏灵武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案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而教育又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闯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即便是问,也只是问某一道现成的题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质量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
2、课题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 养问题意识就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这种心理状态,并利用合理方法、创设情境,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依据(—)理论依据
l、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和学的过程为: 教师
(1)提问、试验等形式,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的任务;(2)组织学生深思熟虑所提出的问题:(3)建议学生证明所提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案的正确性;(4)如果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要求他从该假设中做出关于所获得的新知识的结论。学生(1)接受任务,并开始思考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2)说出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的方案:(3)证明其中一种方案的合理性;(4)概括做出的关于所回答的新知识的结论。
2、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
(1)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验证、证实或驳斥假设。
3、奥苏伯尔和鲁滨逊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解答之后的检验。
上述三方面的理论虽然都有偏颇,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为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基础。(二)实践依据
我校是一所村镇学校,学生家长多为农民和矿工,对学生的学习不够关注,一些关注学生的家长也只是关注成绩,而对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提出问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校地处偏远,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课堂教学不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既是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理论假说与研究目标 l、理论假说
每个学生都对精彩纷呈的语文学习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和疑问,如果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学生就会在精彩分呈的问题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2、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2)育人目标:
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 解,并有其深度。(3)工作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教师,逐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掇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实施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行动计划。收集研究的资料,监察行动的全过程。反思就是对行动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2)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
(3)个案法:对实验班的个别学生(优等生、潜能生),进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研究。辅助资料收集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座谈讨论法等。
四、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合作性原则: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3、开放性原则:本课题起始阶段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逐步开放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空间、开放学习方式(小组或个体)和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长或专业人士等),开放信息来源渠道(既可以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查阅获取资料,也可以到校外采用采访、调查等形式获取资料),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语文学科的学习中。
五、研究内容及措施(一)研究内容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完善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受到启发——提出问题——阅读求解——解决问题——剖新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细化模式,使之与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二)研究措施
(1)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语文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对学生自己发现而的提出问题进行鼓励。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砰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只有科学地设置河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点,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上要体现“五度”、“五要”:“五度”一是难度,问题的设置要有。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跳一跳、摘挑子”;二是跨度,问题的设置要有主次、轻重之分。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三是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四是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问,有一定的停顿时问,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五是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五要”一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二要讲求过程,不仅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要体现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四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问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3)采用延迟判断的方法给学生思维的时问和空间。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不过早做出评价,使学生意见得到充分发表,把判断与评价分开;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完成解答。在课堂上,我们老师的指导与讲解,力争较少叙述事实,较多提出探索性问题,较少给出现成答案,着力引发学生的独立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解题中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墨守成规,在教学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问,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勇于刨新的精神。
(4)通过及时得到鼓励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中,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对的、好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当学生不敢提问时要及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当学生敢于提问时要及时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时要及时鼓励他们选择关键问题;当学生选中关键问题时要及时鼓励他们从课文和课外去搜集材料解答问题;当学生取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时要由衷地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要严禁过早评价,要使问题教学得以充分展开。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5月)2006年1月,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成立学校课题组,申报课题。2006年3月,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2006年5月,修改实验方案,开题论证,召开学校课题开题会。(二)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3月)
1、培训实验教师,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和本课题的认识。通过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的实际案例,让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培训教师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如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如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细化管理流程,制定课题管理规定。每学期在学校制定研究计划的同时,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研究计划,并及时总结。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课题讲座或课题研讨。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题汇报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学校科研室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档案管理要科学、规范,填好课题管理卡。
3、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归类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教学案例,申请结题,参加验收答辩。
七、成果形式
教学案例、论文、研究报告。
八、保证措施
我校领导对此项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课题运行经费。主持人具有多年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科学,科研室有联网电脑,保证资料来源丰富,信息畅通。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