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

时间:2019-05-13 03:1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

第一篇: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 1 问题提出

自爱伦•凯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后,世界各国都开始 重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儿童地位和权利的关注 为社会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奠定了基础,国际上开始重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和保育,并 通过 制定政策法规、改变对特殊教育的态度、改善幼儿教育与保育系统结构等方式来促进学龄前 残疾幼儿的教育普及工作。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文件《日内瓦 儿童权利宣言》,对此后颁布的各项保障儿童权利的宣言和公约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1959 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了儿童与成人同样享有社 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并明确提出“特殊儿童有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所有儿童,无一例 外,均同等享受这些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提出 要从小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使之制度化。199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 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4年6-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 和实践》以及《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两份重要文件。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声明:“每 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有 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

[]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儿 童中心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1。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学前 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直接体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也是一 个社会和谐的最好诠释,更是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制度、人与经济、人与文化和谐的最有说 服力的例证。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是学前教 育和学前特殊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学前特殊教育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 保障。

世界各国的特殊教育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但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特殊教育政策和立法是特 殊教育发展的强大助推剂。虽然各国目前尚无专门的针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法规,但从各 个国家对婴幼儿的相关立法中,也能管窥各国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早在1968年就颁布了《残疾儿童 早期教育法令》,一些州制定了《学前特殊教育章程》等,对学龄前特殊儿童早

[]期教育的 内容、方法、形式、经费来源等各个方面都有缜密的法律规定2。探讨其有关学 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不仅可以为我国发展学前特殊教育提供参*?黄永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E-mail:huangy x1333@yahoo.com.cn。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黄永秀 赵 斌考借鉴,也是发展特殊教育所需,更是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2.1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美国是世界上学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立法中,关于在公立学校中向残疾儿童提 供教育的有关规定由来已久。但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从无到有,经历了从忽略到关注 再到重视的一个演变过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美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联邦法规: 包括早期教育计划(1966年修正)、障碍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1968年)、障碍儿童早期教 育计划(1969年)等。

美国残疾儿童教育状况大为改观得益于两项重要的立法。一项立法是1973年通过的《康复法 案》(即PL93—112法,第504部分)。《康复法案》有助于唤起公众对数以百万计的残疾青 少年和成年人的注意。另一项立法是1975年11月颁布的《向所有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法案 》(即PL94—142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案”),这是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最重要的的一部 法案。该法案规定,必须向3岁到21岁残疾儿童提供恰当的、免费的教育及有关的特殊服务。该法案还规定,学校必须按照法律条例实施特殊教育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相[]关教育拨款3。教育法案所规定的向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是各州必须提供的最低限度的服务的法律依据,这使得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得到法律保障。美国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了残疾儿童的权利,并就 此制定了特殊教育基本原则。

2.2 美国学前残疾儿童享有的权利

《教育法案》被称为残疾人的人权法案,该法案的要点是保证所有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在以下 七个方面享有权利。

2.2.1 受教育权

《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必须为3~21岁的残疾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并规定了学生接受特殊教 育的标准、提供教育服务的种类、注意事项等。地方当局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这保障 了所有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保障学龄前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依据。

2.2.2 受免费教育权

《教育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有义务向所有儿童,不论是正常还是残疾的提供财政资助,以使 他们得到免费的教育。法案还特别规定,向残疾儿童提供的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免费的,不 管其费用多么巨大,都不应该向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免费的项目有:个别教学 费用、学费、交通费,为残疾儿童所进行的各种疗法(工疗、理疗、言语矫正等费用),膳 食费等,还包括儿童的教育或康复所必需的设备和器材费用。

2.2.3 受最恰当的教育的权利

《教育法案》认为,有了恰当的教育课程计划,所有儿童都能从教育中受益,所有儿童都是 可教的。残疾儿童所接受的教育不应是形式上的教育,必须是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是残疾儿 童所需又是其能接受的教育。法案规定,必须为每个残疾儿童制定一项“个别化的教育课程 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即IEP,这是法案的核心。IEP的目的有二: 第一,个别化的教育课程计划是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补偿的总体规划或蓝图,包括残疾儿童的 教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所必须提供的全部特殊教育服务。第二,个别化的教育课程计划 为残疾儿童做出恰当的教育环境设计和安排,有利于实现其教育目标。

2.2.4 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受教育的权利

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是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的重要概念。法案认为,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 境意味着向残疾儿童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伴随“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的提出,回归主流教 育(Mainstreaming)、普通教育主动性运动(The 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全 纳教育(Inclusion)等教育改革运动随之而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残疾儿童教育发展。2.2.5 家长充分参与的权利

法案保障了残疾儿童家长充分参与其子女的诊断、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课程计划及评估过程的 权利。法案规定:学校为残疾学生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家长有权事先得到书面通知,并有权 要求学校解释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家长有权对学校的决定提出异议;家长有权查阅对儿童 的评估测试记录,对评估测试结果做出评价,并有权要求学校解释这些结果;家长有权对学 校为其子女制定的教育课程计划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当家长与学校意见不一致时,家长有权 要求一名不偏袒的官员来主持意见听证会对家长与学校进行仲裁;假如意见听证会仍然不能 使家长和学校之间达成一致意见的话,则由法院做出裁决。所有的交流都必须以家长的母语 进行,如果家长不会讲英语的话,必须向家长提供翻译。法律保障家长充分参与的权利,使 家长理直气壮。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和家长的参与,学校不能单方面改变残疾儿童的教育安 置,也不能开除他们。只有在家长签字之后,学校对残疾儿童所做的教育决定才能生效。

2.2.6 残疾儿童隐私受保护的权利

法案明确规定,对残疾儿童的记录,包括评估结果、教育安置意见和日常的教育、康复活动 记录等都属于儿童及其家长的隐私,没有家长或儿童的法定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任何无关的 人不能阅读这些材料。

2.2.7 在评估过程中不受歧视的权利

法案明确规定对非白人儿童,不能因为其不同的文化、种族、语言或交流方式而在评估过程 中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测试除了必须由训练有素的、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来实施以外,主 试必须讲被试的母语,或者配备一名翻译。

2.3 美国政策法规制定的特殊教育原则

1997年美国对1975年的特殊教育法重新做了修订,新的教育法称为《能力缺陷者教育法》,根据残疾儿童所享有的权利,提出了美国特殊教育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2.3.1 无排斥原则

学校首先应保障所有障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班级接受 教育,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1999-2000学年,美国已有95.9%的障碍学生在普[]通教育 情境中接受教育4。2000-2001学年,0-2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干预的人数约为2

3[]万人,3-5岁学前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人数约为60万人5。

2.3.2 无歧视原则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必须排除一切偏见和歧视,保证评估工具、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正 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2.3.3 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要求学校为每个特殊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个别化教育,为所有3-21岁的障碍个 体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和为出生到2岁的个体制定个别家庭服务计划。

2.3.4 最少限制环境原则最少限制环境原则指学校为安置特殊儿童提供的环境尽可能有正常学生,尽可能安置在正常 学校或班级。只有当障碍学生有特殊需要且原来教学环境或资源教室不能满足其需要时才采 取一定程度的隔离教育,并要将这种隔离降低到最小程度[6]。

2.3.5 合法诉讼程序原则

家长有权了解学校为残疾儿童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措施,如果出现分歧,家长有权 与学校交 涉,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听证会协调,直到最终通过法 庭仲裁解决问题。

2.3.6 家长和学生参与原则

残疾儿童的评估、鉴定、安置、课程计划等内容都要求学校与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协

[]调合 作,共同设计和实施特殊教育计划7。

《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总第91期)2.4 美国其他与学前特殊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

美国法律中还有1958年《国防教育法》,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1994年《2000年目 标:美国教育法》,1996年国家学前教育研究协会颁布的《发展的适当的学前教育方案》,1999年5月18号的《1999年儿童问题》等,或多或少都涉及到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规定,但没 有专门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目前,美国的政策走向中,能够明显感受到美国对于 5岁以下心理、生理不利的幼儿与家庭,优先提供服务的教育理念。另外,在美国的学前教 育机构——幼儿园中,还有专门的发展幼儿园,面向那些至少接受过1年以上特殊教育训练 的5—6岁儿童的教育,这些都是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及其政策法规的现状

2001年,我国对天津市等12个市县进行了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约有0~ 6岁残疾儿童19.9万。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为43.92%,其中城市为61.48%,农村 为26.41%,远低于普通幼儿园入园率(70.55%)。原因有二:一是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 的特殊教育机构严重匮乏,二是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 8。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表明,一方面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 面,无论是与普通儿童相比还是残疾儿童内部,都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与普通儿童 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9 ]。究其原因,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缺少法律依 据和保障。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亟待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1988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 -1992),随后相继制定了“八五”、“九五”、“十五”规划,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们 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4年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特殊教育的进程。但是现有法律条款主要在于法律意义上的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存在明显不足:一 是相关条款分散,法的级别不高,尤其缺乏核心的《特殊教育法》,权威性不强;二是宣誓 性的语言过多,部分条款用词空泛,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存在明显的程序瑕疵,加之问责不 严,[]缺乏应有的强制性10。因此,特殊教育成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学前 特殊教育更是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软肋。发展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议

4.1 完善现行特殊教育政策法规

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世界文明的进步等都必须关注残疾儿童教育和[11][]其教 育公平问题。制定并颁布特殊教育法是促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的基石12。《特殊教育 法》中必须坚持“平等”、“适宜性”、“参与性”、“包容性”原则。“平等” 强调残 疾儿童包括学前残疾儿童享有跟普通儿童同等受教育并且受相同的教育的权利;“适宜性” 指残疾儿童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参与性” 强调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共同 参与残疾儿童的评估、计划和训练过程,更强调家长和残疾儿童的参与,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包容性”强调法律要具体规定残疾儿童从早期发现和干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 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等的各个层次的目标、保障、部门职责等,体现终身学习理念。而且,残 疾儿童《特殊教育法》各条文的表述必须清晰,对各方权利和责任界定清楚,具有可行性,避免[]产生歧义13。

4.2 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条款,明确责权关系,加大执法力度

如果完善现行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是解决“有法可依”问题,那么更进一步就是解决“有法必 依”和“执法必严”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首先必须细化相关法律中对特殊教育的规定,突 出法律条款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避免部门执行时以“不知道该怎么具体操作” “没有可以 借鉴的模式”等为借口,相互推诿。另一措施是明确法律法规中对未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 义务的机构与个人逐层问责的条款,使特殊教育法律条款真正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

4.3 建立评估验收“一票否决”预警机制

建立特殊教育评估预警机制是保证特殊教育政策条款落实的有效措施。义务教育达标评估把 特殊教育纳入其评估体系,作为义务教育评估的一票否决预警制,有效促进了普教和特教的 融合、兼顾特殊教育和教育协调发展。同理,可以把学前特殊教育,包括普通幼儿园接纳残 疾儿童入园情况纳入学前教育体系,纳入评估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双重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6.6 陈东珍.学前特殊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8 5 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实施策略及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6,(8):1-8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wenty-fourth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im plementation of 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Washington,DC: 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2.A-5,Ⅱ-11, Ⅱ-13,Ⅲ-44, Ⅱ-45

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Washington:U.S.Department of Edu cation,1997

佟冬月.当代美国特殊教育的新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0,(4):25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等.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中国特殊教育,2007,(2):1-8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等.残疾儿童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五论残疾儿童教育 公平.中国特殊教育,2007,(3):1-3 汪海萍.论加强特殊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特殊教育,2007,(7):2-6

孟万金.全社会都要关注残疾儿童教育——一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中国特殊教育,2006,(9):3-5

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公平—— 六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中国特殊教育,2007,(4):3-5 邓猛,周洪宇.关于制定《特殊教育法》的倡议.中国特殊教育,2005,(7):3-6

第二篇: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期末复习

特殊教育政策复习要点

一、选择判断

1.绪论: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六大支柱

家长参与、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个性化教育计划、最少限制的环境、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我国残疾人种类:7+1(视力障碍、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其他)

3.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4.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有特殊教育津贴。

5.残疾儿童、青少年特教班应进行文化、身心补偿、思想教育、劳动技能、个别教学、分类教学。必要时听取父母意见。6.残疾人专家委员会构成:县级人民政府

7.残疾人通过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的方式接受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8.残疾人家长依法保证残疾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9.特教的总体结构(P109):以《宪法》为根本性的指导性依据,以《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为核心,以《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为总体性专门安排的总政策体系。10.特殊教育政策的四重价值:稳定、效率、公平、质量。(自由)11.国家在教育中的义务:尊重、保护、实现的义务。

12.国家在教育中的最低核心义务:四点。1.国家应禁止在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任何歧视。(2)国家应确保教育符合国际公约确定的教育目的。(3)国家应为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4)国家应确保公民享有不受国家或第三方干预的选择教育的自由。

13.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30万人口以上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4.到2020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队伍(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

15.改革开放后,第一部专门的特殊教育政策:《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

16.对于特教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一学时的全员培训 17.普通中等、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符合标准残疾学生的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18.我国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19.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能力,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应根据残疾类别、程度,补偿程度以及学校办学条件来判断。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督导负责残疾人教育情况,应将残疾人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21.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22.残疾教育应当挺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的方式。

2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来主管残疾人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24.残障社会模式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奠基石。25.残疾社会模式的创新和贡献,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部分民族、等级,职业,性别,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义务。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受教育者在升学,入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学校和有关部门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等方面同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教育法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教育实施的教育行为的规范的总称。2.残疾人法律界定

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3.融合教育 指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4.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在普通学校设置的,装备有特殊教育,有康复训练设施设备的专用教室。5.狭义的受教育权

指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为了人格的自我完善而具有的一项要求国家提供教育机会与设施,并不得侵犯受教育自由的基本权利。6.通用设计

尽最大可能让所有人可以使用,无需做出调整或特别设计的产品、环境、方案和服务设计,通用设计不排除在必要时为某些残疾儿童提供辅助用具。

三、简答题

1.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六大支柱

家长参与、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个性化教育计划、最少限制的环境、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2.我国残疾人的类别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残疾人的类别:7+1)

3.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职责

1)指导、评价区域内的随班就读工作; 2)为区域内承担随班就读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提供培训; 3)派出教师和相关专业服务人员支持随班就读,为接受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辅导和支持; 4)为残疾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咨询; 5)其他特殊教育相关工作。

4.残疾人教育条例:加强残疾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42,43,46条)

1)明确任职特殊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后,还应当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从事听力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手语等级标准,从事视力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盲文等级标准。(第42条)

2)合理配置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为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承担教学、康复等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指定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置特殊教育教师等专职岗位。(尤其是实施融合教育第43条)3)提高待遇。特殊教育教师和其他从事特殊教育的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及其他待遇,普通学校的教师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管理工作的,应当将其承担的残疾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其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核定工资待遇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第46条)

5.简述社会层次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1)是指受教育权所具有的可以请求国家作为某种行为,从而享受一定利益的功能。它针对的是国家的给付义务,也就是国家提供受教育权实现所需的物质、程序或者服务。2)教育机会请求权 3)教育条件请求权 4)免费教育请求权 5)教育资助请求权

6.自由层次的受教育权(广义)

1)是指教育权所具有的要求国家不予侵犯的功能,所针对的国家义务是消极性的。

2)受教育自由。选择是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自由。

3)父母选择教育的自由。有确保其子女所受的宗教和道德教育与其自身的信仰一致的自由;选择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的自由;选择在家教育的自由。4)建立和管理教育机构的自由。5)教师的教育自由。7.联合国权利公约的四项原则 1)不歧视(第2条)2)儿童的最大利益(第3条)3)生命权、生存与发展(第6条)4)尊重儿童的意见(第12条)8.传统个体残障观的内容和特点

1)聚焦于损伤和个体,强调个体缺损。

2)把残障当做一个问题、一种反常和一出个人悲剧(把那个有待修复或治疗的个体视为问题)。

3)从个体、生物医学进行解释。强调临床和医学诊断。需要得到治疗、康复、修复、教育、改变和训练,期待尽可能变得“正常”。

4)解决办法/(教育)安置形式:医学、心理学和康复服务的解决之道。住宿机构、护理之家等。9.现代残障观的内容和特点

1)聚焦于环境和社会情境,强调社会障碍。2)把歧视、排斥和偏见视为问题。3)强调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4)解决办法/(教育)安置形式:终止歧视、隔离以及移除障碍。5)残障社会模式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奠基石。6)社会模式残障观有助于阐明关系到残障者的传统平等理论的局限。

10.国家的四个教育义务(4A)

1)可获得性(Availability)——指国家必须提供足够数量的教育机构和教育项目,以使每个公民都可获得受教育机会。

2)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指国家应保证每个公民不受歧视地进入教育机构和项目。

3)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指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对学生,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父母具有可接受性。4)可适应性(Adaptability)——指教育必须是弹性的,能适应社会和社区变革的需要,并能在多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学生的多种需求作出回应。11.国家最低核心义务

1)国家应禁止在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任何歧视。2)国家应确保教育符合国际公约确定的教育目的。3)国家应为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4)国家应确保公民享有不受国家或第三方干预的选择教育的自由。

12.国家尊重、保护、实现义务

1)第一层次的义务——尊重的义务。禁止国家违反公认的权利和自由,不得干涉或限制这些权利和自由的行使。(国家自身不侵犯)

2)第二层次的义务——保护的义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通过立法或其他途径,阻止并禁止第三人对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侵犯。(国家阻止第三人侵犯)

3)第三层次的义务——实现的义务。具有计划性特征并更多地暗示一种实现的长期性。(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13.特殊教育管理体制的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建国后——80年代中期。“高度集权——直接管理”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政策。

2)第二阶段:1986-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政策。

3)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综合治理”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政策。

14.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四个坚持)

1)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要加大支持特殊教育的力度。根据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加强省一级对特殊教育的统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15.教师的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教育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评定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获取工资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16.教师的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7.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18.特教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四、论述题

1.分析我国残疾教育条例的创新及局限(一)创新:

1)确立平等受教育权

2)强化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政府保障责任 3)首次在法规中提到推进融合教育 4)教育安置形式更加更具可选择性 5)建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 6)“个别化教育计划”入法 7)规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新用途(二)局限:

1)用语未能直接反映残障者社会模式或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2)残疾人教育仅限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

3)残疾儿童父母在特殊教育中的角色与权利没有足够重视

4)没有对特殊教育相关服务和合理便利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5)残疾学生的惩戒规定缺失

6)缺乏法律正当程序保护(评估、IEP、安置、干预等)7)立法层次偏低:行政法规

8)“软法”特色明显,缺乏操作细则和方案

2.《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措施(一)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1)以区县为单位,逐一核实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2)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3)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4)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二)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1)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

2)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举办特教班等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

3)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随班就读、举办特教班等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

4)支持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等面向残疾学生开展继续教育,支持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三)健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1)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补助标准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学校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的比例,适当增加预算。2)加大残疾学生资助力度。

3)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特殊教育学校,支持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向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四)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1)区县建立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

2)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3)各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五)(六)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3.学生受教育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简答题

1.简述设立中心的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安置形态的优点。

答:1)能够使特殊儿童在正常的大教育环境中生活,接触丰富的信息,获得更多的与同龄正常儿童一起活动的机会;2)可以得到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特殊教育。2.简述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区别。

答:游戏治疗主要是面对有问题的儿童,通过治疗帮助儿童解决精神困扰,促进他们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为儿童在现实世界之外,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儿童通过游戏将内心压抑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玩”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或缓解。①游戏治疗是经过精心设计的;②游戏治疗中包含着充分的教育因素;③游戏治疗是充分体现儿童自主性的;④游戏治疗是安全、愉快的。3.简述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

答:1.游戏治疗室一种儿童自由游戏的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矫治的过程。2.良好的环境和充分尊重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成长潜力自然发展。3.相信儿童由自我导向、自我治疗的能力。4.治疗者不再是医生、专家,而是以教师、朋友等普通人的身份出现。4.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①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指在智力落后教育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使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机能获得协调地发展。

②个别化教学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为每个儿童设计他们能达到或掌握的基本的学习量,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教授之,以促其发展。

③直观化教学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采取各种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形象、表象,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心智技能。

④充分练习原则:也叫过度学习,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必由之路。5.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

答:①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其认知发展也与正常儿童无大的差异;②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这些儿童会因治疗所花的时间或体力不支而耽误学习;③由于体弱多病,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的问题;④疾病的问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情绪。疾病对儿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儿童的个性发展。6.儿童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

答:①语言缺乏;②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③语言发育迟缓;④语言发展中断。7.运用消退法减少儿童特定的不良行为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行为要明确具体,不要计划一次改进所有的不良行为;②不能指望消退会使行为一次发生重大改进;③在有消退过程期间,行为在开始变好以前可能表现得更坏,有时还会产生情感抵触性行为和攻击行为;④确定要消退行为的强化物,最好的能人为控制的,以便必要时可以撤去;⑤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8.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教学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普通学前教育课程;②认知加强课程;③特殊治疗课程;④生存技能课程。9.何为“代币制”行为矫正法?

答:代币制是综合应用、强化对儿童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它需要建立一套奖励代币的办法和兑换逆强化物的机制。原来不具有强化作用的一种刺激,一旦与其他强化物适当的配合,就能获得强化力量,这种刺激物叫做条件强化物。凡是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别的强化物的条件刺激物就叫代币。10.什么是游戏治疗?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关系是什么?

答: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普遍应用于对学前儿童的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的治疗,作为一种保健和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游戏治疗主要是面对有问题的儿童,通过治疗帮助儿童解决精神困扰,促进他们向着正常的方向发展。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媒介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为儿童在现实世界之外,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儿童通过游戏将内心压抑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玩”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或缓解。①游戏治疗是经过精心设计的;②游戏治疗中包含着充分的教育因素;③游戏治疗是充分体现儿童自主性的;④游戏治疗是安全、愉快的。

11.结合实际分析游戏治疗中各个治疗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准备期――进入游戏治疗室前的准备工作。A、发现并鉴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B、游戏治疗中的家长工作。C、游戏治疗中与教师的沟通。D、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E、游戏治疗室的结构。F、游戏治疗者的角色。治疗期――游戏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A、设计适合该儿童需要的治疗方案及目标,包括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阶段目标是把治疗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终极目标是指游戏治疗完成后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判断是否终止治疗的信息和标准。因此,目标和方案是进行治疗的重要环节。B、实施治疗方案。首先带儿童进游戏治疗室,给儿童有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然后观察记录儿童在游戏治疗室中的表现,及时反馈儿童的言行;及时与家长,教师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在游戏治疗中根据儿童的情况设置必要的限制,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追踪期――游戏治疗的效果评估:由于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家长及治疗者进行综合评价;再通过量表评估;为保证效果的有效性,应该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12.何为正强化?在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中如何应用正强化?

答:正强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奖励是同义的。正确使用下强化可以有效地增强好的行为,但使用不当会带来副作用。每个人所喜好的事物不同,在奖励时要注意强化物的强化价值,还要防止过多剥夺或饱厌现象。①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②正确选择强化物;③正确实施正强化;④逐渐脱离强化程序。

13.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有关理论。

答:①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狗进食前,给予铃声刺激,反复多次以后,即使不给狗喂食,只给铃声刺激,它也会分泌唾液。表明:通过依靠刺激可以塑造行为。如果我们要形成儿童的某些行为,就要给予强化。②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动物对环境刺激发生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被强化,就会增加这种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儿童的很多行为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认知行为矫正理论。代表人物贝克。这种理论试图通过矫正人的不良认知方式,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不良认知是指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认识,这往往是导致行为问题的根源。认知疗法的关键在于辨认和矫正儿童不良的认知。④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即儿童不必直接对刺激作出反应或直接体验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就能够产生新的行为或使自己原来的行为发生改变。14.试述游戏治疗中治疗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准备期――进入游戏治疗室前的准备工作。A、发现并鉴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B、游戏治疗中的家长工作。C、游戏治疗中与教师的沟通。D、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E、游戏治疗室的结构。F、游戏治疗者的角色。治疗期――游戏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A、设计适合该儿童需要的治疗方案及目标,包括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阶段目标是把治疗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终极目标是指游戏治疗完成后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判断是否终止治疗的信息和标准。因此,目标和方案是进行治疗的重要环节。B、实施治疗方案。首先带儿童进游戏治疗室,给儿童有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然后观察记录儿童在游戏治疗室中的表现,及时反馈儿童的言行;及时与家长,教师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在游戏治疗中根据儿童的情况设置必要的限制,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追踪期――游戏治疗的效果评估:由于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家长及治疗者进行综合评价;再通过量表评估;为保证效果的有效性,应该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15.试论游戏治疗中家长工作。

答:①家长的态度:经常观察孩子的言行;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②家长对治疗的理解。③家长对治疗的配合:多陪孩子玩耍;为孩子创设一个交往的环境;积极配合游戏治疗。

16.试论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的人员的不同作用。

答:教师——①发现和诊断班级内的特殊儿童;②交给儿童日常交往的技能;③制定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家长——①提供有关特殊儿童的发展情况;②参与个别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③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环境;④还要做好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工作。同伴——同伴关系在特殊教育中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替代的儿童人际关系。17.试论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的基本观点。

答:①用作与儿童建立分析性关系的一种方式;②观察的媒介和分析资料的来源;③导致顿悟的工具,即儿童透过分析者的解释,可以顿悟到自己的潜意识。儿童分析的游戏治疗,作为取代自由联想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相信儿童的游戏类似于成人的自由联想,它以象征性行为的方式表达了儿童的潜意识的思想和欲望。②重视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焦虑。③重视解释的作用。尽管不同的精神分析学者解释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安娜解释儿童的幻想和梦,克莱因解释儿童的移情,但共同的一点是,她们都依赖解释。④相信移情的作用。在儿童的分析中,尽管儿童对于分析者的移情不同于成人,但是这种移情关系也是推进治疗的关键因素。⑤儿童精神分析中的游戏治疗比较“注重各种不同类型的、个人的游戏,而且这些游戏只是个别儿童在某段时间内所玩的游戏”。

18.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的几个基础理论的游戏治疗观点。答:

第四篇:学前特殊教育 自考 论述题 12(含答案)

1-5章12道论述题

1——2

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答案] 【P9——P15】(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工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 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1——3

2、论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答案] 【P15——P24】

(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

(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2——1——4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 【P48——P50】

(1)综合多种感官法,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2)表象指导法,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和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4)试误法,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世界,不要担心孩子做错事;(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不要过多指责,压制孩子的积极性;(6)实践法,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应紧密地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2——2——

3、4

4、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答案] 【P54——P62】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1)言语和语言发展: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力受损儿童语言障碍很明显。(2)认知与思维:有听觉障碍学生的思维迟滞,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3)社会化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退缩、自我封闭等。听障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

 对听觉障碍儿童最主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早期干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听觉障碍干预有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回归主流观念;二是整合教育观念。进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是要尽早发现听障问题,尽早佩戴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进行师资培训。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与人交流困难,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与掌握,语言能力评估。听障儿童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并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还要特别重视教学,教育难度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听障儿童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有所保证。3——2

5、试论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答案] 【P79——P85】

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

(1)感知觉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

(2)注意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3)记忆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识记速度慢,记忆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再认困难,不完整。

(4)言语的特点:发音困难,语法混乱,缺乏内在逻辑,语言表达贫乏,不准确。(5)思维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

(6)个性特征: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遍较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

3——4——1

6、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答案] 【P91】

首先,要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估,以此为基础。其次,要充分考利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再次,要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在认识、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

4——5

7、试论述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及类型。[答案] 【P117】

语言发展异常的形成原因:构音器官异常、脑损伤、智力缺陷、感官损伤;儿童情绪不良,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1)语言缺乏,指儿童到一定年龄阶段还没有获得语言;(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指儿童可以发音并且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在用词方法上与正常儿童有差别,不能有效的使用语言交流;(3)语言发展迟缓,指儿童在语言发展阶段语言发展速度明显晚于普通儿童;(4)语言发展中断,儿童语言原本正常发展,由于脑损伤或听力受损等原因,语言发展出现异常现象。

8、什么是构音异常?形成构音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P103——P105】

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晰度影响听者的理解程度,对语言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包括代替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整体性语音不清等。

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从感知运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探讨。感知运动因素包括舌头或者其他口腔构造异常,发音动作协调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是指儿童自身情绪及所处环境不良造成语言异常。5——1——4

9、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 [答案] 【P129——P131】

孤独症儿童也称自闭症儿童,他们发展的四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识及非语言性交流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

教育与干预对策:(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和挫折体验。(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首先要引发儿童的沟通意向,帮助儿童扩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其次要选择辅助的沟通方式。最后要教会儿童有关的社会性会话的知识和技巧。(3)感知觉统和训练,感尽量为儿童提近体表感受器的刺激,鼓励儿童反复触摸玩具等。(4)体验性认知学习,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对儿童正在体验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命名和学习。(5)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跟在儿童后面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6)保护儿童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其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本人。

10、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答案] 【P124——P125】

(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

(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5——2——4

11、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列举三种治疗方法。[答案] 【P138——P140】

多动症儿童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儿童。

教育与干预:(1)行为管理治疗,强调积极地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训练和强化。(2)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自己对自己说话,通过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语言引导,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目的。(3)心理治疗,教师、家长要对多动症儿童有正确的认识,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行为的信心。

1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答案] 【P148——P151】

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这种偏异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患疾的症状表现

常见的情绪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恐惧情绪,嫉妒行为,退缩行为,残忍行为。例如,退缩性行为儿童:在教育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模仿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并在日常活动中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开始是可以是集体性的,不十分强调个人的表现强的活动,以后逐步过渡到个人表现强的活动。让孩子在放松心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社交能力。就得勇敢起来。

第五篇:上海市特殊教育印象及启示

玉林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升 【关键词】特殊教育 上海市 广西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A-0004-02 不久前,笔者赴上海市参加特殊教育研修。期间,笔者走访了上海市的多个特殊教育机构,与上海市特殊教育领域的同行进行了交流,上海市的特殊教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9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4所、辅读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校4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特殊幼儿园1所、学前教育点28个、全日制高等教育点4个。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上海市管理特殊教育学校主要采取市、区双重管理的办法,区负责学校党务和人事工作,市教委教研室特教部负责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业务管理,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业务检查和考核。该市整合了原本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里的残疾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为特殊教育决策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共同建设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教育平台,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上海市特殊教育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市、区县均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加强合作,研究与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各部门协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2004年上海市启动了“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2006年命名了7所首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目前,上海市的特殊教育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一)从制度上保障特殊教育稳健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上海市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计划》《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发现、诊断与安置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班)办学条件的几点意见》《关于上海市盲、聋特殊教育机构与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合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特殊教育文件与法规。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后,上海又及时制订印发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从制度上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二)办学经费对特殊教育大幅度倾斜

仅2009~2011年,上海市的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约4.5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1.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约2.87亿元,全市共迁建、扩建、改建特殊教育校舍约15万平方米,25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规定标准,35个学前特殊教育点改善了办学条件,99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建立了116个资源教室,17所学校配备了电梯,特殊教育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上海市能足额保障特殊教育医教结合、设施设备配备经费,并纳入特殊教育经费预算。2012年起,上海市调整了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7800元的标准拨付。上海市的免费特殊教育已覆盖学前到高中。

(三)率先实施“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早在1997年发文明确提出在上海市建立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文件规定自1997年7月起对特殊教育学校在职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经考核合格者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自1998年9月起,取得“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者方可在上海市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上海市为各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和引进国外专家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上海市教育、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及时修订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工作需要。当前,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标准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2.4,学生在200人以下的按200人核编。学前特教班每班配备3名专任教师。

(四)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的理念是“医教结合”,即做到教育队伍与医学队伍结合、教育教学与康复医学结合、医院康复与学校康复结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医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估机制,做到科学选择教育方式、科学制定教学与康复方案、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和生涯规划,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借助“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上海市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记录其接受随访、康复、教育等各种医教结合服务的过程。目前,上海市已构建了特殊教育机构、医教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医教结合专业服务体系和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系统,全市实现了医教结合服务全覆盖。

三、上海市特殊教育经验对发展广西特殊教育的启示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落地广西后,广西各地一批新(改)建的特殊教育学校陆续投入使用,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广西特殊教育总体状况与其他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的重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并落实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举措,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特殊教育学校也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绩,宣传和弘扬特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主动走出去,争取社会支持,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普通学校来说要大得多。虽然各地在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上已经采取了倾斜政策,但离满足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发展需要还有较大缺口。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制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3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高”。目前,广西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总体上还比较低,广西应及时逐步上调现行经费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财政教育经费预算,要实施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确保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创新特殊教育管理方式

近年来,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当前,各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在业务的管理和指导方面还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广西可以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党务和人事仍按照属地管理的办法,业务方面由自治区或者各市教研室负责,统一开展特殊教育业务活动。这样,既便于集中资源优势开展活动,也有利于各特殊教育学校间形成竞争机制,促进提高。各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残障程度、智力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要求与评价,要设置不同的技能课程,学习、训练不同的技能内容,切实使每一个学生学有进步、学有所长。广西还应整合资源,扶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或高级中学,扩大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探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有能力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各类残疾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正在规划或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要执行201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并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当前,广西各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压力很大,各地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成立指导中心,建立资源教室,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指导作用,扩大在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和增设随班就读点的规模,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广西还可以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建立广西特殊教育网络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部门分工合作,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学生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并且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为残疾儿童、学生提供自发现开始的医教结合跟踪服务。

(三)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广西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教师资队伍。当前,广西特教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数量方面,要争取编制、人社部门的支持,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配备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教职工,并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心理、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质量方面,要以教师的特殊教育、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发培训内容,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广西可以整合区内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作用,或者可以考虑在每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单列开班,凸显特殊教育专业特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打造优质特教师资队伍。

(四)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医教结合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特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上海市是我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施最早、最有成效的地区,广西可以借鉴其经验,因地制宜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8所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学校,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也在其中。广西要发挥南宁市培智学校的辐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地特教学校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学校康复服务水平,推进广西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带动广西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

下载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拿大美国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报告

    加拿大、美国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报告(摘要)2004年10月24日-11月1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团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了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考察团考察了加拿大、美国的环保管......

    96分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D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2.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

    美国幼儿教育见闻及启示

    美国幼儿教育见闻及启示 来源:早期教育 近期,笔者在美国参观了多所幼儿园,并和美国幼教工作者进行了多次交流,现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做一交流。 一、美国幼儿园类型多样 美国......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及启示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及启示 宫建平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 要:学校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研......

    1@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外比较及启示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外比较及启示 摘要:特殊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比较法和文献法,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若干方面,以期解决我国......

    2014年美国大学前100本科录取条件整理

    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摘要:2014年美国大学前100本科录取条件整理。2014年美国大学名校的录取条件一直以来都倍受广大学子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标准化成绩、高中成绩、文书以及申......

    美国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研究(写写帮推荐)

    摘 要 本篇论文是从美国的信息安全初期的产生过程和几任总统所做出的战略策划,从头来研究这些战略的成长过程,,从法规和组织机构及人才培养的方面进行讨论,还介绍了国家信息......

    14学前特殊教育儿童形成性考试2(精选合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道试题,共 22 分。) 1. 我们一般所说的“口吃”是指( )。 A. 构音异常 B. 流畅度异常 C. 发声异常 D. 停顿异常满分:2 分 2. 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