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会新理念 改变旧现状
领会新理念
改变旧现状
——新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南丹县第三小学
罗玉梅
2014年1月4日在南丹高中听取了许世国教授讲座《追求本真 回归自然》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和新课程理论,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的思想理念,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次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本人认为,教师必须首先实现下列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革命,才能正确顺利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新课共同成长和发展。
一、教学观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教学不再是忠实而有效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提出、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交流、合作学习、收集和处理新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和“全人”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二、教师观
新课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尊者”、知识和能力的“权威者”、课堂和学习的“主宰者”,而成为贯彻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目标,以教育的理想去实现理想的教育的载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学习效果的反馈者,学生人生的领路人。他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提高即“被教”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构成平等、互助、互动、互惠、共同学习和提高发展的伙伴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知己朋友、保护者和监护者
三、互动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互动,它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双边过程”。这种交往互动,就是师生互教互学、人人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平行精神交流和传授知识、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实现自我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作为贯彻新课程思想理念,实现新课程培养人的终身发展的目标,以教育的理想去实现理想的教育的载体,坚持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转变旧观念 倡导新理念
转变旧观念 倡导新理念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高中教师在新课改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质量观教育目标观等。这是适应新课改的先决条件。课程改革成功关键看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是新课改的关键。新课改究竟要改什么?最为关键的是改革旧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理念。更新观念,明确新课程新理念是课改的前提,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质都与更新观念息息相关。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观念上力求实现几个转变:教学目标上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转变;在教学关系上,由教师的主体地位向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在学生智力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同时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方向转变。
2、改革课堂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由单一的注重知识传授、结论和学会向多向的注重过程、会学转变。因此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引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会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因此,在教师新课程培训中,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着眼于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着眼于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这些教学范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自主、合作、探究” 1的学习方式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
3、发挥学生主体性,激活课堂活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动手操作、平等做人的权利以及自由发展的空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相互交流、分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实践,让学生主动体验,主动感受探索和解决问题历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4、强化自身素养,完成几个转变
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完成以下几个转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活动。
(1)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教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用教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心灵快乐和学科素养发展的情况。不仅要心中有书,而且要目中有人,根据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因此,教师要考虑每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所以有人说,有经验的教师眼睛盯着学生,没有经验的教师,眼睛只盯着教材。
(2)转变教材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逐步适应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的转变,能够把教科书放入所有教学资源中来对待。教学过程不能把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被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过程,教材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体,能力培养的媒介。
2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它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把生活作为最鲜活的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3)教师要转换角色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进行讲解。相反,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对话中,通过积极地相互探讨和不断修正,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唯一或正确答案)的化身。一句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不是一个纯粹的讲课人,5、突出“过程和方法”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由于教材所设计追求的是侵润式的学习“过程”,又重在方法上的引导,学习训练的落脚点在“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常见的那种偏重课堂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带着浓厚的的兴趣和创造性来学习,在能力得到稳步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得到提升。
因此,要避免“告诉式”教学,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揭示现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体验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三篇:领会新理念 走进新课程修改后
领会新理念 走进新课程
——浅谈在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姓名:徐留隆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学校
领会新理念 走进新课程
——浅谈在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内容摘要: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型的。为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知识水平和学习进度突出个性化教育,以促使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优发展。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主要是讲授灌输,这是与学生的客体性、被动性的面相联系的,其后果势必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削弱乃至丧失。《数学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了在学习观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数学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更新观念——突出个性化教育。
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型的。在传统教育中,我总是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千人一面’的“两脚书橱”。显然,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程上,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讲台让些给学生,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讨论的权利还给学生,应运而生的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境界。只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适合展示的氛围和舞台,那么,学生就会有精彩的发言,就会有思维的火花,就会有创造的冲动。
例:我在教学三角形时,并没有对教材再度加工,而是将知识组织成一个序列,然后引导学生分层感知理解、掌握。先让学生交流对三角形的认识,在生活中搜集三角形的物体,学生根据把搜集交流的信息进行组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如利用三角形的特性,设计物体,把三角形的物品进行分类,得出分类标准,测量三角形物体的高,算出三角形的高。
练习的安排也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学习数据整理之后,我让学生收集本小组平时花费零用钱的情况,学生自行设计,把全班、全校一个月、二年的零用钱攒起来,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如支付失学儿童的学费;每天节约一分钱,可以在本地区盖幢图书馆。
四、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例如:学习《可怕的白色污染》时,我让学生畅所欲言,介绍自己对白色污染的认识,把学生引到白
第四篇:浅谈如何改变农村小学生写字现状
浅谈如何改变农村小学生写字现状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张晋
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写字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县教育局教研室更是将写字考核列为学校素质教育考核的重要方面。然而,从时下农村小学生写字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所以我认为,改变小学生写字的现状势在必行。
一、目前农村小学生写字的现状
1.握笔不规范。
古人说得好:“执笔无定法,要使虚更宽”,“指实掌更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就是要做到五个手指弯曲,并且用手指的前端执笔,这样才能做到指实掌虚。如果不用手指前端握笔,而是用手指中断握笔,那么手腕就不灵活。现在的学生执笔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搂着笔写,手腕内弯或外弯,大拇指勾住笔杆,这种现象尤其普遍。有的学生写字时握的太短,笔尖只露出那么一点,甚至只能看到铅儿。
2.坐姿不规范。
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小学生平时不注意,教师也不常常纠正,导致很多学生是趴在桌上,有的身体倾斜,有的头向左歪,离桌面太近,眼睛几乎就快挨着本子,右肩斜着向上,左手肘放在桌子外,右臂整个儿放在桌子上,腰也跟着一起扭曲;我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放学后许多的孩子常常是趴在学校门口的地上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这些现象,既损害了视力,又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3.书写不规范。
当前学生的书写普遍很差,有的字迹缭乱难识,有的学生在对照生字书写时直接无从下手,导致写出的字“缺胳膊少腿”,有的点画僵硬毫无规范,书写的不规范主要是学生书写的笔画不规范、笔顺不规范、间架结构不规范所造成的。汉字中很多字的字形相近。如“今”和“令”,“真”和“直”等字,学生易造成笔画上的混乱;汉字中许多字看似连笔,但是是分开的,如“走”、“辶”等。还有就是汉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结构组合方式复杂,偏旁易位或改变结构比例,必然会写成错别字。
二、造成小学生写字现状的原因
1、教师指导上的缺失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要写好字必须多练。所以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一味的注重写字的量,认为写得越多字就会越好。生字教完后,要求学生把每个字写一行或两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分心、走神。另外,小学生刚处在写字技能形式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于笔画、笔顺、部
首、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简单的摹仿之上。如果写字的时间过长,小学生的注意力就减弱或分散了,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而不免乱涂一阵,敷衍了事。多数的小学生对大量的书写作业感到厌烦,不能持之以恒地完成作业。所以,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时间不宜过长,形式不能单一,练字不应该注重数量,而应注重质量。
2、教师对写字的认识偏差
有很多教师都存在这样一个心理:写字是语文教师的事情,是上书法教师的事情,与我毫不相干。故而在上一些所谓的“副科”的时候,根本不注重自己的书写,敷衍了事,其实,在教师们很不轻易的举动中已经造成学生的下意识认知:老师都这样,我也这样。所以,无论是何专业教师都应该一致认识到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写规范字的重要性。
3、教师自身素质小学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无论是老师的衣着、言行谈吐、还是老师上课时书写的黑板字,在他们看来,是优秀,是值得效仿的。但是一些教师自身写字基本功较差,更缺少写字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再去指导学生写字,也就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故学生模仿教师写字的同时随即也就造成写字水平下降。
4、学生对写字的态度不够端正,家长认识不够深刻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只要考得好、分数高就行,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多数的学生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而把书写置之脑后。当然,家长对待写字教学的态度也很重要,本人从事语文教学的几年里,深刻地体会到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写字态度的影响。然而现在的农村家庭多数的父母是在外打工,不能直接的给孩子相应的帮扶,其次是多数的家长根本不识字,哪怕是在孩子们身边,也无济于事。就这样一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三、改变农村小学生写字现状的对策
1、纠正学生、家长对写字的认知态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加强其思想认识的同时,也应该有针对性地与一些家长进行交流,改变他们以往的想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双管齐下,一起指导学生写好每一个字。
2、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待学生,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一是可以给学生讲述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献身书法的故事。如书圣王羲之练字—入木三分的故事,书法大家之一的颜真卿拜师的故事等;二是在活动中激趣。举办展览让学校、班级变成学生展示自己写字才华的舞台。班级有书法展示专栏,定期展出学生的书法作品、优秀试卷、优秀作业,搞书法比赛,在学校走道等醒目的地方,设设展示窗,定期展出学生的书法精品。三是以榜样激趣。无论哪个班,都会有几个书写较好的学生。根据儿童好仿效的特点,教师大力发现、扶植书写好苗子,使他们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起到“抓典型、带一片”的效果,在班集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3、教学的方法要得当。学生的写字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练字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写字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有三方面,一是课内练与课外练结合。要让学生写好字,只靠每周一节课的写字课显然是不够的。课内教师选择精当的字例,讲要点、难点,引导学生悟规律,让学生懂得运笔方法和写字规律,课后要鼓励学生天天练,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字不宜过多。二是专门练习与平时作业结合。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提笔就是练字时”。专门练习时,老师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写作业时要同样严格要求。初学写字,学生作业很难做到字迹端正匀称,整齐美观,老师应用最容易做到的“端正、整洁”来要求学生。三是学和用结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字逐渐写得端正美观后,教师就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班级的黑板报、墙报、班队活动标题的书写等等,都应放手地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学以致用。
4、提升教师队伍的写字水平。教师中有很多字写得非常优秀的,算得上是书法大家,但也有一些教师的字根本无法提上讲台。教师和学生所接触的时间较多,故而教师写怎样的字,对学生是存在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的。我认为,要提升教师队伍写字的整体水平,每学期应进行一次系统的“三笔”字考核,以考核的方法来督促教师去练字,练好字,从而提升教师的写字水平。
写字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写字是学好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标志;写字能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写字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当然,要写好汉字,除了要明确写字的意义以外,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兴趣,要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提高学生写字的整体水平。中华民族的书写文化才得以发扬光大。总之,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写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更能表现一个人的“书品”和“人品”。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一言难尽”!我们相信,这些丰富的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和提升,对于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把中华书法艺术发扬光大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五篇:改变基层初中现状之我见(模版)
改变基层初中现状之我见
基层初中目前大多存在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教师思想不够解放,对于新课改的一些先进做法虽然也在做,也在改,但力度不够大,效果不明显,效率还不高。目前的做法基本还停留在“拧学生抓落实、拧教师抓常规”方面,教师干的苦,学生学的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工作效率低下,教师也有怨言。鉴于基层存在的普遍现象,我仅提出个人的一管之见,不对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见谅。
一、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因材施教,使学者乐学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教师培训模式创新
2、教师网络远程培训
3、教师校本研修
4、创建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