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法的应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法的应用
语文论文 2008-01-11 15:25:48 阅读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法的应用
[摘 要] 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发生重要作用。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特别要处理好在应用提问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那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提问法 应用
一、什么是提问法
提问法,也称问答法或谈话法。“它是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提问法同讲述法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教育家的教育著作中,特别是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提问法的成功运用。我国传统的提问法在几千年的教学发展的长河中闪烁着光辉。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将停止了。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发生重要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二、教学中提问法应用的误区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一)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
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二)提出的问题过于难,把学生给懵住了。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启不发,试想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怎么能回答上来呢
(三)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见学生没反映,老师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 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
炼思维能力了。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从生源的结构已明确了学生的特点:底子薄,好动。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到有价值的语文”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堂上堂下要鼓励学生,不能简单将学生当成是知识的接收站,储存器。教师更不能越俎代庖地在课上光唱独角戏。因此,“提问”对这些普通班学生学习语文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
三,教学中提问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知道“问什么”,学会“怎么问 ”,才有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所以,提问应注意的以下几种情况:
(一)原则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产生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其次还应遵循几个原则。
1,概括性原则.提问是引语,不是讲授主体.因此语言不能繁琐冗长,要精练,概括,尽快进入新课轨道,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时间掌握上要恰如其分。
2,趣味性原则.提问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语言简洁精练,生动形象.要引起学生注意,就必须设计得巧妙有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同时,要注意经常交换提问形式,不能堂堂一个样。
3,启发性原则.提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索;“可接受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切勿高不可攀或不言自明。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能力基础以及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等来设计。4,思想性原则.语文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相关,为此,提问还应注意思想性,避免低级趣味。再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不能为设计而设计。
(二)环节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提问环节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与巧妙运用提问,必须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不能为了强调提问环节而忽略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联系教学实际来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技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三)时机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要么讲话,要么睡觉,要么呆头呆脑反应缓慢。这种学习状态反映出上课内容是枯燥乏味还是讲得过于平淡或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法及策略,否则这堂课就以失败告终。
四,提问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方法。
由于课堂教学结构上有一定的编排,需要提问来串联相关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此外,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合谐的教学气氛中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课堂提问.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在上课的起始阶段,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良好的教学提问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以下介
绍几种提问方法。(一)“跟随式”提问法
每篇课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可将其比喻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课文分析是主杆,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是枝叶,每每学一篇新课文,笔者先将“枝叶”理顺然后再解决“主杆”问题.可在作者介绍中让学生跟随着边问边答。譬如在讲解《泌园春·长沙》这首词,介绍作者毛译东时。笔者是这样介绍的: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 学生:(许多同学一起):“1949年10月1日” 教师:“你知道是谁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胜利 ”
学生:“毛泽东”(有的答毛主席)教师:“你们有谁知道;毛泽东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之外,还是什么„家‟吗”
学生:(调皮的回答):“老人家”;有的说“不知道” 教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转入作者介绍)”
这种“跟随式”提问,一方面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活跃了堂上学习气氛,对教学活动的知识和内容上的衔接有促进作用。正如美国莫里斯·L·比格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这种民主气氛的创造,可以通过问答等形式达到.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诱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动力。
(二)设疑提问法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的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对陌生的事物,有许多同学不感兴趣或是你提问他,他也答不出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教师要采用设疑提问法提问,就象猜谜语给出提示,脑子灵活的就敢回答你的提问。譬如在文言文学习中有一篇《劝学》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学习是不应该停止的.而原文句子是“学不可以已”。这跟翻译出来的句子相差太远了,学生怎样来理解呢笔者就运用设疑让学生猜字: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已“是什么意思 ” 学生:“(大胆一点的说)表示过去,结束了的意思。” 教师:“按你这么说,你怎么理解„争论不已‟这个„已‟呢”
学生:哦,原来是停止的意思啊.教师:“对,这个„已‟就是停止的意思,结合整句„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应该停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设疑提问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想弄清楚其中奥妙但又一时无法搞清楚的“新”,“奇”,“难”问题,甚至是诡辩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问题聚精会神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觉参与教学.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
(三)“开启式”提问法
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或趣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起饱满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譬如,笔者在讲解《古代的服装及其他》这篇说明文时,讲到在封建社会里,穿什么样的衣裳,用什么样的质料,颜色和花饰都有极大的讲究.许多学生显示出不耐烦的状态。于是采用了“开启式”
来提问:
教师:“谁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学生:“(七嘴八舌)看过一下”。
教师:“里面的人物林冲是京都八十万禁军教头,穿什么衣服 ”
学生:“当然是绫罗绸缎啦”
教师:“后被高裘逼上了梁山,你知道他穿什么 ”
学生:“(表情茫然地交头接耳)粗布 ”
教师:“对,此时的林冲已不是统治阶级的官方人物了,已沦为(阶下囚)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是不能穿丝绸质料的服装的。从林冲这个人物就能看到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的程度了。”
“启发”一词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启发性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提问是很有讲究的: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此外,“敲钟”要从容地“敲”,它的声音才能悠扬悦耳;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问到关键处;提问贵在启发。
(四)“设悬念”提问法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譬如笔者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将故事梗概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翻,当讲到女主人公和丈夫用了整整十年才还清买项链的债务,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散步,结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七嘴八舌)“拾到一笔钱财”,“找回那挂项链”,“在公园安息了……”
教师:“她遇到了老同学佛来思节夫人。”
学生:“那又怎么样 ”
教师:“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十年才还清三万六千法郎的债务,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朗的假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
让人窒息的结尾使学生体会到深刻的讽刺意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
得笨。”
(五)设计情境提问法
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思维的矛盾运动是参与学习的真正内动力。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应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这些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笔者在讲古文《纳谏与止谤》中设计了两个情境:即齐王对邹忌的纳谏和周历王对召公的止谤,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课前排练好)。尽管表演生硬,但通过教师的评述,同学们能从中体会到文章的宗旨:善谏能利国;止谤会害国。再有,笔者在讲解《语言的演变》一文中,语汇的变化比语法及语音的变化要快得多时,就例举了文化大革命是“语录年代”,不论是进照相馆还是去买饭,一开口要讲一句(或一段)毛主席语录.瞧,在某职工
饭堂里来了一位打饭的(教师扮演双角色):
某职工:“„贪污是犯罪‟打五两饭。” 某厨师:“„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吃什么菜 ” 某职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来两盘青椒炒肉丝……”
(同学们大笑)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三十多年前的语汇现在的年轻人已非常陌生了。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这种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
冲突,引导了他们思维的参与.(六)多媒体提问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
体进行教学。
笔者在讲解《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时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首先,将文中提到的有关厅,堂,楼,阁,亭,轩,榭的代表建筑一一介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领略祖国古代建筑的伟大奇迹。让学生有感官印象后才讲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古建筑的“功用”与“制式”这两大特征进行介绍的。在分析当中不断提问这些建筑的特点,学生都能讲出个道道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譬如,笔者在讲解《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就出现过占用了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思索动笔的时间。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广州的学生对荔枝非常熟悉。所以应以文章结构为主干进行分析。那为什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痴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其他所能替代的。
(七)引出兴趣提问法 许多学生听课老走神,人在曹营心在汉.对这些同学提问可采取引出兴趣提问法,譬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由于作者是在一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许多同学不会理解而注意力分散,笔者就采用这种方式:
教师:“为什么朱自清会内心烦闷对社会现实不满 ”
学生:“不知道”
教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可在文中找出来。”
学生:“1927年7月”
教师:“对,我们在介绍历史背景的时候曾说过,1927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大批的革命群众,这一年是中国革命走入最低潮的时候,整个社会被白色恐怖笼罩着,作为一位爱国民主人士,心理能不郁闷,对社会现实能
不满吗 ”
学生:“那为什么他要写荷塘而不写其他 ” 教师:“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充满情趣的导入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默契的交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课文是否有兴趣,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关键性一环。无论对旧知识的巩固,加深,还是对新知识的讲解,分析,教师都要作精心周密的思考和安排,使教学内容如磁铁般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眼看,耳听,心想,手写,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及热情。
总之,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提问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要多留心,勤思考,一定就会成功的。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恰当地运用提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和.语文教学提问二十年 2002年08月24日
〔2〕杨雪峰.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2004年12月
〔3〕汪钰明 要讲究课堂提问 2004年12月
〔4〕陈凤春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5〕肖玉珍.引起兴趣,启发思维,诱发思考[J].《广州技工教育》
2002第一期
第二篇: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提问法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法大纲
一、语文教学课堂的理论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二)、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三)、亚里士多德“逻辑提问”法
(四)、“提问教学”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
(一)、提问形式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二)、提问只为了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三)、从自己兴趣出发提问,随心所欲,远离文本。
(四)、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三、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思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四、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删繁就简原则
(二)、适时追问原则
(三)、循序渐进原则
(四)、充满趣味原则
(五)、启发性原则
(六)、鼓励性原则
(七)、适时性原则
(八)、适量性原则
(九)、适度性原则
(十)、科学性原则
(十一)、创造性原则
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①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②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③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二)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
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
(一)于文本独特之处提问
(二)文本单元的提问分类:
一)与同单元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二)与同类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三)于文本矛盾之处提问
1.与文本内部矛盾处提问 2.与文本外部矛盾处提问
四)有效提问要关注学生学情
1、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提问
2、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提问
(三)根据课堂提问的水平分类
一)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二)理解水平的提问
三)应用水平的提问
四)分析水平的提问
五)综合水平的提问
六)评价水平的提问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
一)总分式提问
二)台阶式提问
(五)根据课堂提问的具体方式分类
一)直问和曲问
二)正问和逆问
三)单问和复问
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及作用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
(四)、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而学生只管一个字——答。但事实并非如此,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学生可以问课本,问同学,问老师„„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法的讨论分以下六个模块进行论述
一、语文教学课堂的理论
中外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有许多说法,以下是一些举例: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提问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提问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人们普遍都认为他对学生的教育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填鸭式的,这也每每作为后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孔子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曾与他的四名得意弟子畅谈理想,这应该是孔子实施提问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
首先,它是一次平等的思想交流。孔子与学生们谈理想抱负,谈治国安邦的道理。上课时,席地而坐,不分尊卑,完全平等。性格开朗的子路率先谈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孔子只是微笑,不作任何点评。最后轮到曾皙发言时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时,孔子引导说:“何伤乎?亦各言志也!”于是曾皙放开心怀,谈了自己的理想是营造一个和平大同社会的思想。孔子便马上说“吾与点也。”孔子随和的开场白以及他与学生一样表达出自己的理想,说明他上课时与学生进行了心灵上的彻底沟通,真正融入到了学生当中。这次教学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平等的主张,是师生间一次平等的交流。
第二,它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的。孔子师徒围坐着,不分前后左右;从开场白看,孔子只是一位召集者的角色而已。因为从他的语气神态看,他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提出问题时,没有一点雕饰之痕,却是那么自然贴切启发善诱,浑然天成,最能启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课堂气氛就轻松活跃起来。一开始,子路就抢先发言,论治国安邦的方略。接着是冉有、公西华发言,各有论国之策。场面活跃,气氛热烈。中间是主持人孔子给每位发言者提示一句:“求,尔何如?”或“赤,尔何如?”或“点,尔何如?”而根本没有给他们出什么具体题目。真可谓是一场“自由谈”。
第三,它的课堂教学是寓教于乐。文中轮到曾皙谈志向时,这样写道:“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可见,曾皙一直在弹琴!孔子师生谈论理想、抱负时,第二章课堂提问的历史现状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孔子寓教于乐的思想。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最高境界,可以调节情绪,活跃气氛,是其它艺术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只有孔子这位精通音乐的教育家,才会在“漫不经心”中,取得寓教于乐、和谐真知的效果。
第四,它可以作为一次寓教于游的“彩排”。文中没有只言片语记述这次教育讨论活动是在郊外的游历中进行的。但从孔子认同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于沂,风于雩,泳而归”的理想来看,孔子又可谓是寓教于游的创始者。他带着几位学生游说于列国就是最好的印证。总之,全文记载了孔子组织的一次各抒理想、抱负的活动,参与者各自发挥特长,展示各自性格气质,达到了言志谈抱负的目的。这次提问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经典之作。
(二)、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西方的提问教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创立了一种提问式教育方法,他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产婆术”对后世的教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端。自它问世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学校广泛采用。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简洁明了,非常干脆。只能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己提出其他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互轮换提问,但须经过双方一致的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思想。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一是讥讽,就是不断地提问,令对方感觉自己的观点自相矛盾,从而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二是助产,就是在对方能够承认自己的观点错误的前提下,帮他找出正确的答案。换句话说,就是让真理产生;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把它的共性找出来,通过对某些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求出一般美德;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而准确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事物中去。“产婆术”这种方法,实质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自觉地获得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都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只适于人们对已知东西的认识,而不适于未知事物的认知。
(三)、亚里士多德“逻辑提问”法
“逻辑提问”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常用于读书的的方法。他认为,采用逻辑的方法提出问题,常常可以使自己有深入一步的思想。例如:复习概念和定义时,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又是从哪些实际的问题中延伸出来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用于表达概念的定义改变没有等等。然后,你接着再对书中的判断和推理也进行一些同样的提问,通过搞清各个逻辑部分的组成,就能获得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理解,也就不容易忘记了。因为,任何一本书,要用于阐明一种具体系统的理论,都应有相对完整的几个基本要素——概念、判断、推理三个方面。
(四)、“提问教学”的基本特征
纵观中外提问教学的相关历史,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1.教学都以老师指导作为特征,通过提问学生、激励学生与引导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思考、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相关疑问和见解,从而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完善了人格。
2.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创设谈话情境,追求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使老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在这种谈话情境中,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经验与所要探究以及要解决的新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
3.教学中都讲究提问的技巧方式,运用智慧,充满了高超水平,讲究辩证的提问艺术。
中外提问教学存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东西方人文精神以及语言不同所造成的。通过以上提问教学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循循善诱,精妙点拨,而且善于把握时机,给了学生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苏格拉底提问指向明确,提问时环环相扣,善于突破关键,充分挖掘对方思维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与严密性。亚里士多德注重从逻辑上提出问题,常常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深入一步。
二、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
尽管有许多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被否定后,问答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法便应运而生。然而,伴随着新的教法,一些问题也相继产生。比如问答式教法,课堂上,有的教师该问的在问,不该问的也在问;需要学生作答的在问,不需要学生作答的也在问;学生能回答的在问,不能回答的也在问;有价值的在问,没有价值的也在问。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们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但是台下的学生都是没精打采,目光呆滞地望着老师,一言不发,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问,任何印象,根本毫无所得。教师们繁琐的“满堂问”,让学生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课堂的热爱。乏味的提问体现出课堂上浪费时间,大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形式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追求表面化的形式,一问一答,虽热热闹闹,却华而不实。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过多地问,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3无价值,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语文的阅读教学都充满“问答”。尤其上公开课时,许多教师总是在幻灯片中准备了一大堆问题,总以为有这些问题牵引着学生,课堂气氛就会活跃,不至于冷场。
(二)、提问只为了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
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有些教师认为,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案中所写的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学生就是掌握知识的。
(三)、从自己兴趣出发提问,随心所欲,远离文本。
受传统影响,总以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者,抓住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来提问,然后展开讨论,阐发、拓展,于是文本远远地被抛在后面。
(四)、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习惯性提问。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其次,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最后,提问没有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此以往,让学生生厌。这三种做法,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还有细节方面的问题也大量存在着,如: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惩罚性提问。教师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堂课下来,学生要么不知所问,没有任何印象,根本毫无所得;要么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只能保持缄默,课堂冷冷清清,既然学习积极性都已没有,那就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而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不良现状也正是由于教师存在以上的误区造成的。
三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提问成功的前提。在提问之前,教师不仅仅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应该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益,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课堂提问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激发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的提问或者说思性很差的提问,如:“白杨树平凡不平凡?”“不平凡!”“双喜和阿发他们白天去看过戏没有“看过。”“车夫真是自讨苦吃吗?”“不是。”这类提问就没有什么启发性,同学们机械地回答“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气氛活泼、热火朝天,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取到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都存在许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责任就是要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并培养他们独自发现矛盾、揭示问题的能力如《故乡》中有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明白如话,似乎一看就懂。正因为如此学生也就往往满此而不去注意挖掘语句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但却可以在这个地方设了一个提问:“闰土的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听茫然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赶紧阅读课文有交代,只有五岁。教师又追问:“连五岁的孩子也被参加劳动,却又总是吃不够,是什么造成的?”通过思考和议论,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一幅旧中国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悲惨画面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更加认清了中外反动派残酷剥削压迫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对全文作理性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那样写,而不这样写?那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在提问设计时要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孔乙己》一课:作者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的?从小说对孔乙己衣着和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乙己的什么性格特征?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用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有的属于分辩性的提问,有的属于概括性的提问,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设计有关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驿路梨花》:本文对驿路梨花作了多次生动的描写,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美的语言欣赏)本文的情节常常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安排情节的?(艺术构思欣赏)本文的标题为“驿路梨花”,结尾又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虽是老师的预设,但学生的回答还是有预期方向的,因此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教学双边是相互的,毕竟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与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其受益者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删繁就简原则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的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的,就我们目前的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要删繁就简。这里的简指的是简约,而不是简单、随意、无为、无效。简约而不简单的问题设计源于文本细读,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比如,一位老师在上《狼》一课时这样设计教学问题:关于作者蒲松龄你都知道哪些信息?-一文章演义了怎样一个狼的故事?-一说说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一你知道哪些《聊斋志异》的相关文学常识?-一说说文中的屠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介入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一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又比如《社戏》这篇课文,在充分地文本细读后,笔者这样设计教学:幻灯出示课 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问:
1、文中哪些段落写看戏?戏真的好看吗?
2、请大家把目光投向看戏前、看戏后,找一找小伙伴对“我”的好还体现在哪里?
3、其实除了小伙伴对“我”好外,还有哪些人对“我”好?
4、这篇文章题为《社戏》,结尾又说“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么作者仅仅是在怀念“社戏”吗?除了“社戏”外,还有什么特别值得怀念?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怀念社戏,其实是怀念----
5、这个时候的鲁迅为什么如此怀念故乡?
(二)、适时追问原则
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案例分析:《陋室铭》教学片段
(在朗读课文和简单疏通课文字词句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教师:陋室到底陋还是不陋?为什么? 生1:文章题目是((陋室铭》,所以陋室是陋的。
生2:文章最后说:孔子云:何陋之有?说明陋室是不陋的。
生3:课文里有一个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说明陋室是陋的。
教师:同学们能从课文里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依据,这很好。
生4:我也认为是陋的,因为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这句当然也能看出陋室的陋,当学生4的回答出来后,老师犹豫了一下,后面坐着听课老师,万一改变原有的预设,收不拢怎么办?因此没有追问。学生继续在原来找出的几个句子上争来争去,打外围战,无法找到老师希望学生找的关键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时老师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教师:老师觉得陋室是陋的。这有资料为证。我们来看《刘禹锡三次搬家的故事》。个故事的哪个地方表明陋室是陋的呢?同学们找一找。
过了一会儿,一男生小声地说:“斗室”的“斗”,表明这是一间陋室。
教师:“斗室”是什么意思?
学生无语。
教师:斗室就是很小的居室的意思。这是从面积方面说陋室的陋。刚才找出来的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陋室是陋的呢?
学生沉默。
虽然老师在做字词的疏通的时候,有意点了一下苔痕的生长环境,但是遗憾的是没能在学生心里留下痕迹,这个时候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因此老师只能自己说。
教师:陋室的陋主要体现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上,苔痕长在什么
地方?这里的草是盆景吗?
就这样,教师带领学生一问一答艰难地得出结论:陋室的环境是陋的,陋室的主人是清高的。
教师:陋室的环境是陋的,但因为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陋室又是不陋的,那些地方
表明陋室不陋?
教师希望学生能抓住找出的三句描写环境的句子来谈,但是学生好象很笨,就是不能抓住那三句话,一直游离在那三句话之外。
(三)、循序渐进原则
问题设计要形成由易到难的梯度,犹如爬坡一样,用点力才能上得去,又如摘桃一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比如一个原本较难的问题,可以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通过对问题剥笋式的讨论与分析,最终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因此,这样就会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就会为教师教学营造出更加积极的教学情境。
案例分析:《猫》教学片断
(这堂课总共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在第二个问题结束后,老师这样小结。)师:第二只猫好象是大家的一个亲爱的同伴,好象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它是我们一家人生活中的焦点,集我们一家人的宠爱于一身。在我看来我们对于第二只猫是没有亏欠的,再说它的丢失也是因为别人:第一只猫的死是意外,三妹为了挽救它也尽力了;第三只猫我们是有欠于它的,我们平时对它不好,还冤枉了它,我觉得自己应该对它的死负责,为此我深深地自责。师:请大家找出写我因第三只猫的死而难过的段落。生找到第30段
师:大家觉得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缓慢低沉。
师:那大家试着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语调读一下。学生七嘴八舌读课文
追问:第三只猫的死亡跟作者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猫是被“我”打死的。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纷纷表示赞同。
追问:“我”打得轻还是重? 生:重 师:何以见得? 生l:“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悲楚”表明“我”打得较重。师:“我”只是打了一下而己,作者也没写打得是轻还是重呀,至于把它打死吗? 生2:“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这句话表明“我”对猫很生气。生3:“一时怒气冲天”也表明“我”对猫很生气。
师:第三只猫死于什么时候?为什么死了? 生:“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师:猫死在被我打了之后的两个月后,而且死因不明。因此,猫的死跟我没有直接关系。师:那只是一只流浪猫而己,我们家收留了它,让它吃得胖胖的,应该是有恩于它的,何况,猫的死跟我关系不大。你觉得“我”有必要如此难过、如此自责吗? 生异口同声说有。师:为什么? 生:猫的死跟我有关系,如果“我”没打它,它就不会逃走。不会逃走,也就不会死。师:难道这两个月猫一直在外面流浪? 生:是的。
师:看来作者深深打动了大家,大家都是作者精神的继承者呀。猫的死从理性地角度讲跟“我”是没有多大关系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自责? 师:我对自己的自责不仅仅是因为冤苦了猫,我觉得自己还冤苦了谁? 生默然。
师:文中还有谁像猫一样受到冤枉? 一生恍然大悟似地说:我知道了,张婶。
师:“我”真的永无补过的机会了吗?对于张婶我还有补过的机会吗? 生l:有,向她道歉,以后对她好点。生2:还可以给她加点工资。
师::如果我向张婶道歉,张婶会原谅他吗? 生:会的。
师:那么是谁不能原谅他? 生:默然。
师:不能原谅“我”的不是别人,是“我”自己。那么作者借此想表达的是什么? 生:默然。
师:当强势群体伤害了弱势群体时,这种心灵的伤害是永远无法补过的,就像钉子钉在木板上,即使钉子拔掉了,疤痕是抹不掉的。作者的作品中流淌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每一个人怀着深深地爱。综观古今中外,伟大的作家都有仁者爱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环:在金色的烛光中走向天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心爱的人的幸福宁愿牺牲自己的海的女儿;在瓦蓝的天空下眼巴巴地看着风筝的小弟弟都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愿同学们能做古今中外伟大作家的精神继承者,做情情,情不情之人!
(四)、充满趣味原则
精彩的提问,使课堂教学魅力四射,能吸引每一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快快乐乐地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提问的高明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问要有吸引力,要充满趣味,使学生感到有情趣而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案例分析:《猫》教学片断 师:猫有自己的语言吗? 生:有,“咪呜”。
师:猫会怎么说呢?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它。生1:为什么打我? 师:有疑问,有怒气。生2:很哀苦地痛诉。
师:有没有选择反抗?这是一种怎样的逃避? 生3:反抗,只能证明鸟是它吃的,主人会打得更凶,这样反而给主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如果反抗,会死去。
师:为什么是无力地反抗? 生:默然。
师:这是弱者与强者的对比。《家庭的故事》不是纪实,有虚构。写猫的同时,也是为了写人。有没有像猫一样,不能辩诉的人? 生:有,张婶。
师:张婶在怎样的情况下默默无言? 生:被指责没有看好鸟的时候。师:张婶是专门看鸟的吗? 生:不是。
师:张婶是什么身份? 生:仆人。
师:张婶并不完全是看鸟的,那么她有没有为自己辩护? 生:没有。
师:请大家为张婶辩护。生1:我不是专门看鸟的
生2:我还有许多别的事情要做。师:这些理由张婶能想到吗? 生:能。
师:张婶为什么不辩护? 生:张婶与猫都很善良。师:猫在家中是什么身份? 生:宠物。
师:张婶是什么身份? 生:仆人。
师:我和妻子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主人与仆人、宠物。
师:我和妻子是强者,猫和张婶是弱者。弱者面对强者的指责,只能选择沉默。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问题:“培根和我们谈论了有关读书的哪些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没趣味性的问题,而且学生如果没有参考书,很难一下子回答出来。第二个大问题:“下面浏览课文,根据这三方面给课文划分一下层次。”又是一个很直接、没有技巧、没有经过精心思考的问题。从课堂实录也可以看出来,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喜欢。案例二中的问题“猫有自己的语言吗?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它”,专家认为这个问题是一词品读尽得风流,把人类的情感体验带了出来。这个问题确实很妙、很有趣,本来这堂课前面部分较沉闷,但是因为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上来了,课堂逐渐形成高潮。案例二中的另一问题“请大家为张婶辩护”也很有趣。这两个问题都比较感性,具有情境性,活动性,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觉得累。
(五)、启发性原则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所以,老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只注重结果。启发性还表现在老师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和规律,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六)、鼓励性原则
鼓励性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一个平等、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思维表现出空前活跃,学习自信心十足,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和思考的积极性显得非常高涨。求知欲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有了创造的意图和愿望,创造性的去学习,去掌握知识。
(七)、适时性原则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知识渴求的状态,老师适时提问和及时点拨,能使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老师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当学生自己解答出问题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八)、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要有疏有密地设置问题,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老师在一节课上不停地提问,学生就不能有效地静下心去思考问题,反而会破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这样考虑的问题就会全面周到一些。
(九)、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提问要精准,要有启发性。太过容易或难度过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或厌烦的心理。《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怎样的提问才是适度呢?正如有位教育家说得那样:“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准确而又生动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不动脑筋就能回答出问题。适度的提问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去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满意的结果。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喜悦和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的前提是把教材吃透,了解学生。老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充分了解,即科学地估计他们的认知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此外,对教材内容要掌握熟练,深刻理解其内涵。老师提问时语言要简明扼要,规范性强,有针对性。如果提问科学得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提问不当,就会造成“启而不发”的局面,最后老师只能自问自答。
(十一)、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是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关注学生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反应,提出的问题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求异思想的核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性的,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提出的问题要带有假设性,能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提出自己比较独特的看法,同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求得思维的共鸣,实现思维的优化。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了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1]有效的提问,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求知欲得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信息交流效益提高,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设置疑点、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桥梁,是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使信息得到输出与反馈,并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的课堂时机和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就是提问时机。所谓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需要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时候;二是学生不明确研究目标、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时候。而有些老师在提问后,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常常缺乏耐心等待,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地做出回答,老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或提出别的问题,根本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答案,做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在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更详细地给出答案;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回答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就会增加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他们会做出有预见性的回答,会有更多的依据为基础,也会明显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而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会有好的课堂反应。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唐宋八大家是谁?理解型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应用型问题——总结本篇课文的主题?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邂逅霍金》的内容,谈谈你对当前名人该采取什么态度?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所以,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提问的方式。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五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做到有效提问的类型如下: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分类: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①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②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让他们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中,成为“好知者”,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③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自由地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
二)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
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保持的主导者,老师应该努力做到:
①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老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老师在提问时既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提出问题的出发点,使所提问题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当学生的回答欠佳时,老师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疑惑。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这些想法或疑惑一经产生,便急欲一吐为快,否则即会形成一个个思维干扰。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老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的答问积极性,老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学生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老师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可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老师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推动积极的思维。
②所提问题具有适应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学习成绩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无论哪个班级,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所谓面向全体学生,即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不应该只针对少数尖子生,而要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使提问具有普遍性。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老师的提问要以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老师可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将某些问题分出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分别向优、差生提出。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时要提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对中等生提问时则以一般性问题为主,以帮助他们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对后进生提问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如简单判断性的、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③问题要有启迪性问题要有启迪性,即所提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能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言行有潜在的影响。老师不要讲完什么后都问“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这样的提问效果平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
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老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
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使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考。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老师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一)于文本独特之处提问
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惹人厌的,同样千文一面没能彰显文本“个性”的课堂提问也是惹学生厌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曾有过风靡一时的新问题模式:“你最欣赏(喜欢)的语句是„„”,“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是„„”,“文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等等。此种问题模式因其开放性、自由性而一度被誉为“万能问”,引得众人纷纷效仿。然而如果每篇文章都这样问,不仅学生倒胃口,老师自己肯定也倒胃口。因此,通过单元内文章的比较以及同主题文章的比较,同中求异,读出文本的独特之处,并在这些地方设置问题,才是有效的。
(二)文本单元的提问分类:
一)与同单元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的,人教版教材在七、八年级都是根据主题组织单元的。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成长”是这个单元文章的共同点,但是这个单元的任何一篇文章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价值,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应该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整体意识,把同单元的文章进行比较,比出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并在文本的独特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比如说教《猫》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明白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五篇文章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变迁,以及由于中外传统文化心理的不同,动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形象的差异。反映“人与动物的关系”是这个单元文章的共同点。那么郑振铎的((猫》与别的文章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什么内容是必须在篇文章中落实的呢?细读文本,笔者发现《猫》这篇文章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两次与第三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既有猫的地位的对比,也有“我”的态度的对比。前两次养猫经历都是为写第三次蓄势,为第三次做情感的铺垫。最后一次养猫的经历,者花了近全文一半的篇幅来写,写“我”的情感经历的变化:不在乎、可厌、发现错误、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深深自责,写出了作者对猫的独有情感。还有文中的一些表示法律的术语如“罪状”、“畏罪潜逃”等词语,大词小用,把“我”写得很可笑,这些是作者用语的独特之处。笔者认为本文情感的曲折动人以及用语的幽默诙谐,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是读懂作者的关键之处,也是单元其他文章所不能承载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地方设计问题。
二)与同类文章比较,比出独特之处
除了与同单元文章比较,与单元外的同类文章比较也是读出文本的独特之处的重要办法。如老课文《荔枝蜜》,就可以拿来与秦良玉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比。同是写蜜蜂,两个文本表达的对蜜蜂的情感是不一样,前者表达的仅仅是赞美,后者除了赞美外,还有一种惋惜。这种不一样就是个性,就是时代烙印,就是艺术品的生命,就是文本的独特之处。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一篇写母爱的文章,与其他写母爱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在哪呢?首先表现在作者用荷叶比喻母亲。根据我们的阅读积累,我们知道,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习惯于用荷来比喻君子的高风亮节,其中的经典之作是周敦颐的 《爱莲说》。用荷叶比喻母亲,是其他作家不曾写过的,是冰心的一个创举。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荷叶比喻母亲?荷叶与母亲的相似点在哪里?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这个比喻揭示母爱就像荷一样美好,像荷一样圣洁无私。作者借荷叶护红莲这么一个不经意、不必然的行为来写母爱的表达也是不经意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句脱口而出的话,传达的都是不尽的母爱。作者用荷叶护红莲比喻母亲唤我来赞美母爱的美好,自然界与人世间崇高、感人的美感,在这里得到和谐统一。同时,荷叶保护红莲,使它免受风雨的摧残;母亲唤我,使我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母爱何其伟大!荷叶比喻母亲,这真的是一个绝妙的比喻,这既是意象的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创新。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激活自己的阅读积累,把与自己的阅读积累不同的地方紧紧抓住不放,并深究下去,文本的独特性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课堂提问就应该在这里设置。
三)于文本矛盾之处提问
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都借助了这一创造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从文本内部来看,作者往往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矛盾对立,来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从文本外部来看,作家往往通过表达一种与常人或其他作家矛盾的情感,来达到彰显自己的 独特思考的目的。所以抓住文本的矛盾,就是抓住了文本的核心,找到了读懂文本的捷径。所以教师要在文本的矛盾之处提问。
1.与文本内部矛盾处提问
许多课文有很多看似自相矛盾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会被我们老师忽视,如果我们加以重视,并且进行质疑,好好探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凡看似矛盾的语句或看似不合常义的词语都应该引起注意,都可能是阅读理解的最佳切入口,由此可能直达文本的内核,在这些地方提问,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比如在课文《陋室铭》中,题目是《陋室铭》,文章的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有一个显豁的矛盾:陋室到底是陋的还是不陋的呢?课文中有现成的答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从客观角度讲陋室是陋的,但陋室又因作者的品德高尚而不陋。作者承认陋室是陋的,但从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绿”、“青”来看,陋室环境是清幽、美好的。如果这句话写出了环境的清幽、美好,那么陋室的陋体现在哪里呢?这是文本细节处潜藏着的一个矛盾:“苔痕”就是苔鲜,苔醉往往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根据生活经验老房子才长苔鲜。同时,我们都知道刘禹锡三次搬家的故事,他最后搬进去的是“斗室”,连家人都住不下,从这里再次印证陋室是陋的。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话里面我们读出了刘禹锡处境的凄凉,也读出了刘禹锡的境界:身居陋室不以为陋,当苔痕慢慢地爬上台阶,绿色也慢慢地充满刘禹锡的心间。刘禹锡是用自己的痛苦给别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所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是解读文本的牛鼻子,“绿”、“青”从词典语义看是写环境的清幽、美好,但从文本语义看是写刘禹锡处境的凄凉,这一点与平常的词典语义不合。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词典语义与文本语义的矛盾,但其实是高度和谐统一的。我想教学《陋室铭》时,抓住了这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地方,设置一个主问题:陋室到底是陋的还是不陋的呢?就能带领学生读懂刘禹锡了。
2.与文本外部矛盾处提问
唤醒读者的生活体验是实现文本智慧阅读的一条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总是有意无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使自己迅速进入文本。但是我们发现,有时我们的体验与作家的情感差别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家在创作时,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宇宙人生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是作家所独有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时,唤醒自己的生活积累,找出自己与作家情感体验的不同之处、矛盾之处,并深入挖掘,可能会真正走入作家的内心,实现有效对话。比如王鼎钧的《那树》,我曾听到有人说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砍掉一棵树真的不算什么,这是一般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说法,是一般人对于那树的情感。那么作者对于那树的被砍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作者情感丰富吗?紧紧抓住这个矛盾,我们就会发现“那树”只是一种象征,作者想借“那树”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和忧虑,随着“那树”的轰然倒下,人们失去了诗意的环境,失去了诗性的情怀,也失去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经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就理解了作者对那树的独特情感,在我们一般读者看来有点不可思议、有点夸张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抓住作者对那树表现出来的独特情感处提问。
四)有效提问要关注学生学情
事实证明,不管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高明,如果你的解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你的提问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效的。学生是老师的上帝,有效的提问要关注学情,在学生读不懂的和读不好的地方设置问题。
1、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提问
对于一篇文章,学生能读懂什么,能读懂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读不懂的,是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教师应该心中有“数”,而这个“数”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在学生读不懂的地方设置问题。比如有位老师这样教《伟大的悲剧》:首先用美国在南极点建立的站点的名称导入;着要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最后要学生谈谈其中哪个人最让你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感动的理由。结果学生说的都是归途中的悲壮覆没。归途中的悲壮覆没以及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伟大精神是重点,但不是难点,稍加点拨学生是容易理解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盲点在于体会失败之悲和作证之悲。关于斯科特一行明知失败是否要继续奔赴极点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不再继续,也可能会说继续。但说继续的学生说的未必是真话,或者说他还没能真正体斯科特一行对探险事业的热爱程度,没能体会斯科特一行这一刻精神支柱的轰然倒塌。他们能继续是为一般人所不能为,这是他们的悲之所在,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关于作证之悲,学生的理解也是不深刻的,斯科特一行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呀,这个时候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就像被摔在地上一样,让人踩得咯蹦作响。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情况下,忠实地为他人作证,也是常人所不能的。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心灵的无比高尚,他们是心灵的贵族。很显然上面这位老师的问题设计并没有指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盲点。也就是说这个文本中失败之悲和作证之悲是连许多老师都读不懂或读不好的,是连老师也需要反反复复地读才能读懂、读好的,所以,学生肯定读不懂或读不好。所以,我们就该预见到这点,并在学生谈了归途中的悲壮覆没以及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之后设计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他们解读文本的盲点。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一点,笔者再举一个例子。《端午的鸭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形散神不散。这篇文章的结构看似随意,从端午的习俗写到家乡的鸭蛋,再写到端午的鸭蛋,有人认为这正体现了汪曾棋散文闲适自由的文风,这没错,其实在看似随意的结构背后是大有深意的:开头作者一口气罗列了七种家乡端午的习俗,按照参考书上讲,是创造一种端午的氛围,细读却不止如此,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充满着一种自豪感,充满着对高邮人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赞美,正是因为大人们对待端午是如此的慎重、重甚至隆重,小孩子耳濡目染,对鸭蛋才会如此的珍惜,原来对生活的热爱是可以这样代代相传的呀。接着,作者写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写家乡人爱鸭蛋,写异乡人爱鸭蛋;写大人爱鸭蛋,写小孩爱鸭蛋,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种童年味、家乡味、生活味。鸭蛋不仅是家乡的特产、美食,更是传承文化的纽带。细读课文2至6段,我们还会发现那是作者在写自己对鸭蛋的感情是从小到大与日俱增的。小时候看书觉得鸭蛋比练囊好,成年后读书对他人夸家乡鸭蛋倍感亲切,作者对鸭蛋、对家乡的强烈感情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所以这篇文章看似闲散的结构是教学的核心所在,通过它既可以解读作者的情感,又可以通过它指向学生解读文本的困惑。所以我认为从文本体式和这篇文章的特点来看,本文的结构是教学的切入点。这篇文章的结构真的会成为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吗?我在上这篇课文之前,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说:“老师,这篇课文前面写了那么多端午习俗,像说明文,写得很平淡。”这个学生的言下之意就是他觉得这个地方写不好。另一个学困生这样说:“老师,这篇课文鸭蛋来鸭蛋去,写了那么多鸭蛋,很没意思。”班长说:“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借鸭蛋写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班长的回答无疑是令人惊喜的,但是整个班级中能够理解到班长这个程度的不多,再说即使是班长,也很难理解作者对端午鸭蛋的那份独特情感,所以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是理解不透的,对文章的结构是读不懂的。又有一个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学生很认真地看书,但是没有人举手。因此这篇课文语言的平淡有味也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以语言为抓手,最终指向文章的结构和情感。那么,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阅读这篇文章,能够读懂的是什么呢?端午的习俗、家乡鸭蛋的名声大、家乡鸭蛋的优点多、家乡鸭蛋的吃法多、端午鸭蛋趣味多,这些表层的东西相信绝大部分学生是能读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伊始,可以让学生谈谈这些他们读得懂的,然后步步铺垫,解决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文本的结构和情感。总之,老师在上课时,大讲特讲学生能懂的东西,而且讲得没比学生高明,那么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无力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值得怀疑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应该是问在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在这些地方重锤敲击,讲深讲透。
2、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提问
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为此而进行的设问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视角,从多个角度发散,在广阔的空间搜寻,从而有新的发现。当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思维禁锢不能拓展出去,不能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使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适时的提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使原本读得不好的读好。比如读《木兰诗》这篇文章,学生对木兰形象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勤快孝顺”、“谨慎机智”、“勇敢坚毅”、“淡泊名利”、“爱国爱家”,而对木兰刚柔相济、打破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缺乏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设问,帮助学生读好课文。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木兰诗》时,问:你眼中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很快就明确了木兰是一个:勤快孝顺、慎机智、勇敢坚毅、淡泊名利、爱国爱家的女子。然而如果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似乎学生对木兰形象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于是,这个老师又问:这样的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比较有什么不同?于是学生开始思考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①柔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受欺负;②没有自由,一切都得听别人的;③古代的妇女要做到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根本没有自我;④古代的妇女身体也很不好,不动就生病,好像林黛玉;⑤没有社会地位,好像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有些还要被丈夫休掉。这个老师的机智之处就在于她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设置了问题,使得学生对木兰的形象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解读。
(三)根据课堂提问的水平分类
教育家特内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创设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这种提问模式中,“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六个水平”
一)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
又称为事实性问题。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确定学生是否已记住先前所学的内容,这是最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学生对这类提问的回答,通常用确或错误来进行判断,其内容不超出先前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例如:
1.作者抓住了春草什么特征来描写的?朱自清《春》
2.百草园的趣事有哪些?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小弗朗士为何在最后一课上感到学不够?都德《最后一课》 这类问题只要学生熟记课文就能回答,由于这类问题基本靠死记,因而它是最易回答的问题,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二)理解水平的提问
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它们的含义。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知识,能比较和对照知识或事件的异同,还要求学生能把一些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要使学生能够回答这一水平的提问,就必须事先把提问所涉到的必要的知识提供给学生。例如:
1.从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和行为描写中可以看出她的哪些性格特征?冰心《小橘灯》 2.老大臣、官员对皇帝的称赞分别表现他们怎样的心理状态?《皇帝的新装》 3.花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品格?《花木兰》
回答这类问题必须经过思维活动,其主要智力过程是综合与分析,即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找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学生回答第一题时,常用的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回答第二题同样要知道什么是心理描写等。
三)应用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把学的某些规则或理论应用于某些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确定正确的答案,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
四)分析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分析知识的结构、因素、弄清事物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资料,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
五)综合水平的提问
又称为创造性问题。这类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
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
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创造性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课文
六)评价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它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价值观、问题的解决办法或伦理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 1.蔡桓公讳疾忌医有无道理?《扁鹊见蔡桓公》 2.你最喜欢朱自清的哪一篇课文?朱自清《春》
3.你认为在《春》中哪一篇图画最美?是春草图、春风图还是春雨图或其它?
回答这类问题必须预先设立标准,其主要智力过程是选择与评判,所以是几类问题中最难回答的问题。与创造性问题一样,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有的需要先作限制。比如:回答三题时,就要有一定的标准。学生对几幅图画都有真实的感受,各人的喜好也不尽相同,那就要给予问题一定的标准,可以用色彩、意境等加以限制。评价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 按此标准可将教学提问分为以下几类:
一)总分式提问
又称牵引式提问。是指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这些小问题本身互不直接牵连,而分别与大问题相扣合。回答了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其特点是“以大领小,从小到大”。如教《祝福》一文时,首先总的提出:“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祥林嫂的?”在这一总问题下又提出“怎样写祥林嫂的眼睛?每个时期的衣着有什么变化?”“祥林嫂的脸色表情如何?发生过哪些变化?”等一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脑海里首先呈现关于祥林嫂的肖像,并由此进一步探索的内心世界,把握鲁迅笔下这一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中妇女典型的社会意义。这种提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部分的作用,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故常能收到条理清晰、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
二)台阶式提问
又称层次式或递进式提问。是指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提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就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升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鉴于小说主题的揭示难度较大,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便精心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在教学中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逐层提出:
1.别里科夫的特点是干什么都有套子,他有哪些套子? 2.别里科夫只不过是一个穿着雨鞋、带着雨伞的希腊文教员而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 3.他的婚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在柯瓦连科兄妹的一堆笑声中结束了生命,这又说明了什么?
4.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别里科夫死了,为什么“局面并没有因此好一点儿”呢? 6.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以上问题组成了层次分明的台阶,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爬上一层台阶,问题解决完了,思维便爬至顶点,预定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四)根据课堂提问的具体方式分类
按此标准可将教学提问分为以下四组八种:
一)直问和曲问
1、直问。即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对此类提问可以直接做出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
2、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从‘矛盾’处设问,绕道迂回,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取得答案”。如分析《荷花淀》中水生嫂时,可提出:在作者笔下她是一个勇敢有爱国心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在“参军”一节,却写她的哭,这是否有损于水生嫂的形象?作者的用笔是否自相矛盾?这种问题就是“曲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有效果。
二)正问和逆问
1、正问。即正面提问,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提出问题,让学生顺藤摸瓜,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逆问。即教师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比如:一般问题总是问: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提出假设: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这种问法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方法。如讲《左忠毅公逸事》时,这样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几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用这种方式提问,老师要特别注意点拔引导。
三)单问和复问
这两种提问是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来分的。
单问的对象是一个学生,要求让其站起来或到讲台上板书回答问题。这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是最普遍最常见的提问方式。
复问和单问不同,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提问几个学生。具体做法一般是教师一次提问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的去黑板上,有的在座位上进行口答,然后逐个总结评定。其优点是增多了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能使更多的学生经受锻炼,检查掌握知识质量的面较宽。但它的要求也相应要高些,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不易掌握,弄不好会搞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效果。
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及作用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语言文字上的交流,也有眼神动作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的作用最关键,老师在课堂上要多一分善良和真诚给学生,多一点关心和亲和力,仔细呵护学生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方能显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走入他们的心里,架起一座彼此间心灵的立交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课堂提问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学习气氛不好,学生不积极、不踊跃,是什么原因?上课时,学生们无动于衷地坐着,这种气氛是难以忍受的,老师不妨在课堂沉闷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提问,幽默、机智地调节一下,多些鼓励,课堂气氛轻松一些,学生得到放松,也就敢说了。我们早已习惯滔滔不绝地讲,声色俱厉地训,往往喜欢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不习惯倾听学生诉说,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许多学生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不肯轻易坦陈自己的心迹,那种游移不定的眼神,令你窒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倾诉的时候,能有人聆听。但许多时候,我们老师缺少的是一种真诚的耐心。提问教学中,老师要学会聆听学生讲话,这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最基本方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是一个老师,也应是一个朋友,做一个忠诚的倾听者,给学 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这不仅是一份理解,一种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一种期望。它或许可以点燃那即将熄灭的智慧之灯,或许可以唤醒那沉睡已久的心田。静静地聆听,真诚地注视,友善的微笑,听学生的言外之意,听学生的心灵呼唤,提一些“邀请”他们讲下去的问题。如“我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你认为怎么样”等,挖掘他们的心灵闪光点。多一些肯定性的微笑,多一些鼓励性的眼神,让自己与学生共享他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感到真正的关爱,真正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真诚理解热爱,在人格上彼此的平等尊重。爱的倾听可以产生一种动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问教学可以成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生之间民主气氛浓厚,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增广见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学起语文自然也就轻松。因此,在课堂上,有效地、重点地提问,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尽量做到不再是鸦雀无声的气氛,不再是独脚戏式的表演。课堂气氛宽容民主,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唯唯诺诺的学生少了,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多了。总之,我们的提问教学,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真诚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善待他们每一点思想火花,只有与他们进行真诚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展示老师的风采,张扬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春风化雨般地影响学生,滋润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感情。
(二)、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提问、思疑、解疑既能起到传授和巩固知识,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的作用,又能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和促进积极思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过程包括老师设疑,学生思考解疑,老师总结评价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反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做到有目的的启发提问,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心理。再结合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做到有目的的启发提问,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三)、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 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积极思维,是研究问题的内部动力,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是思维启发剂。课堂教学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没有提问,学生限于知识不足而不能提出问题,就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学习中遇见“疑难”也不认为是“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有几个,它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解答问题时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 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进行一番加工创造,灵活地运用,这也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获得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输入的结果,在通过信息输出返还回来,并对再输入信息产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过程叫反馈。通过教学提问活动,老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针对每个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总之,课堂提问所提供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是非常及时的、准确的、双向的、有效的,所以老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这一重要功能,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一步改善教学成效。课堂提问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不仅能通过提问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课堂教学提问是老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提问运用得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的质量。“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课中老师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恰到好处地进行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语言文字上的交流,也有眼神动作上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的作用最关键,老师在课堂上要多一分善良和真诚给学生,多一点关心和亲和力,仔细呵护学生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方能显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走入他们的心里,架起一座彼此间心灵的立交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总之,课堂提问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刘家街第二小学
王珏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再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 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 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床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等,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较为容易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教师设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使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易于把握。也对今后的自学提问起到示范作用。
五、发散思考,灵活变通。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强调要有理有据。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 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良好作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寻求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提问也就成了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愿学与问伴随师生不断进步。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2系统性原则
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提的问题富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漫无中心,不能太琐碎。3.启发性原则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所提问题,不能太空泛,太深奥,应该具有适度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4.趣味性原则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5.民主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生动活泼的讨论,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要训斥,不要嘲笑讽刺,要循循善诱加以纠正。
三、课堂提问的要求
1.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层层地深入挖掘。
2.问在忽略处课文中有些词语往往不被学生注意,而教师应循着文路,把它提出来探究,以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课文。
3.问在矛盾处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问在重复处不少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
5.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6.问在空白处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此表达效果。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从而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学教学参考》19972赖夫中文)
7.抓住重、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课文的难点,要根据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要围绕课文的重点为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特别要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
8.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适当,主要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度,主要指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适量,主要指问题的多少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的问题,要防止浅、玄、碎、杂,避免过分简单、深奥、琐碎和杂乱。
9.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这样设计的问题有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的问题,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10.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要正确,要有层次坡度,要合情合理。
设计的问题,不能有科学性错误,要正确无误,合情合理,还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课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回答问题。
四、课堂提问的方法 1渐进型提问
在提问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级而上。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层层设问,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2.集散型提问
集中一点发问,回答发散,同中求异,点上长花。既能激发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又能使全体学生加入答问的行列,甚至形成热烈讨论的气氛。3.训练型提问
把课堂提问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特点。教学时不能把“写的是什么”作为讨论的基调,而应多涉及“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4.引申型的提问
从课文中的中心事件引申开去,借题发挥,创造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巧设疑障,启发思维。如教完《要下雨了》可提问:下雨前,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现象呢? 5.设悬型提问
教学中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6.曲折型提问
教师不直接问,正面问,而是拐弯问,迂回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这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的效果。7.引发型提问
这类问题多用于讲读课文的导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情感,引发学生钻研讨论问题的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8.疏导型提问
这类问题多用于初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字、词、句、读课文,可以了解记叙文要素,以便掌握梗概。提问模式是:通读课文,简略说一下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理解生字、词语是什么意思。9.深究型提问
这类提问多用于细读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深究重点段落的句子含义。一般要求学生回答出“为什么”、“说明了什么”、“表示了什么”。10.辨析型提问
这类提问多用于精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比较,鉴别、选择、运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辨析能力。11.整体型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将一篇文章生动地比喻为一个环拱着圆心的圆球。这一语道破了课文的整体性。因此,课堂提问就要根据这一特点,从整体出发,紧扣教材中心,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12.入境型提问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决不是枯燥的符号,它包蕴着活生生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入境”。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中的情境,把自己扮演成文中某一角色时,这种“参与感”一经产生,兴趣就会大增,受感染亦更深。13.矛盾型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路标。矛盾型提问旨在思维上设置对立面,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论争。当学生在头脑中存在矛盾时,学生最爱思考,思维最活跃。14.由浅入深,连贯追问
对于课文的关键处要抓住水放,提出一些互相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15.纵横展开,促进迁移
“为迁移而教”、“教是为了不教”。纵向深入固然可以达到深化的目的,但前后的问题情境各不相同,难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迁移,如果从横向展开,接连提出几个情境相似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用前一种思维模式去思考相类似的问题,从而达到迁移的目的,但内容的深化受到一定的影响;若纵横同时展开,则可弥补两者的不足,达到组合优化。16.一问多能,直入重点
课堂教学要力求透彻,讲究效率,用相当的问题取得最好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可适当加大问题的容量,力争做到一问多能。防止和杜绝零打碎敲的问题,避免课堂教学高投入,低效益。17.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要准备一些铺垫性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接轨。
第五篇:论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方式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就确立全面实施国民的素质教育,而语文知识正是国民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使这有限的校内学习,在以后一生的社会活动创造中产生更大的价值。
构建一种比较科学、完美的教学过程的框架,改革语文课教学的固定模式,探索新的思路,是我们一直研究和追求的目标。本文拟就课堂提问的功能、原则及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愿与同仁们商榷。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一)引导学生行为的功能。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控制,虽说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然而,在不值得表扬又不宜批评时,提问就成了最佳的调控手段。如刚上课时的复习性提问或导入性提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收拢思想,温故知新,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提问,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现并弥补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程度和遗漏。更重要的是,这种委婉提醒式的提问,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完成。
(二)启发学生思维的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问题的提出,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精心设计出或妙趣横生、或意境深远、或鲜活、或灵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状态。从而把它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如学习泰戈尔的《游思集》(其一),教师可以这样开始:“在一般诗人的笔下,春天是温暖的、柔美的。有人把春天比作优美多姿的春姑娘,轻悄悄地抚慰着大地;有人则说春天更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那么,泰戈尔热情洋溢地为春天唱出的颂歌又是什么样的呢?”在这样的诱导下,一般学生都会认真阅读,积极思维,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并清楚地表达出来。
(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功能。语文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更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用语言把所学知识表达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连贯性。通过丰富多变的提问,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目标明确的原则。提问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避免信口设问,不着边际。
(二)清楚精确的原则。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三)灵活多变的原则。提问应多方面全方位的设计,避免呆板、枯燥、千篇一律。活泼风趣,生动幽默的问题,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互相提问的原则。完美的课堂提问应包括学生的提问。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求学。因此,课堂上应提供机会,鼓励提问,以此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探究发现的兴趣和能力。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应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不失时机设置疑问,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思维兴趣。
三、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一)直问。就是正面提问。例如:文章发表的背景?如此结构的优势?文章的中心议题?等等。这种提问,虽然简单点,但如果能提问到关键处,也同样可以启发思维,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曲问。即变换角度,迂回提问。例如,分析鲁彦的《听潮》的结构,就可以这样提问:“作品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按照人的特点,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各具特点的图画,请找找看。”如此发问,比起直问,更具启发性,效果也大不一样。
(三)比较式提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例如,讲鲁迅的作品,就可以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等的作品、创作风格等进行比较提问。
(四)连环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例如,讲《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就可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有哪些?偶然因素有哪些?父子冲突的矛盾焦点是什么?挨打后众人的反应?宝黛的反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等等。当然这样的提问需要课前细心研究,认真准备。
(五)拓展式提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例如,分析小说《药》的主题思想,围绕华家为儿子买药治病的“明线”学生都能看懂。可设问:作家的写作意图仅在于此吗?作品中还有一条“暗线”反映了更深刻的思想内容?进而还可以提问:人物性格刻画的社会意义?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交流的手段。文化的积累,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英华,汇聚着人类智慧的精髓。成功的语文知识教育,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切不仅关系到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学素养,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语文教学,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