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愿沉默的思考者——贺卫方凤凰卫视访谈录
不愿沉默的思考者——贺卫方凤凰卫视访谈录 闾丘露薇 贺卫方
【学科分类】法律教育 【出处】凤凰网
【写作年份】2005年
【正文】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6月24日,贺卫方在互联网上发表《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致北大法学院暨校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的公开信》。这是继去年年底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辞职”一事之后,学者个体向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发出的又一记重炮。
闾丘:刚刚开学,很想问你,对你来说这一次的开学可能跟以前有一点的不一样,你回去会是已经成为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这样一个人了。你这个开学回到学校第一天,感受是怎么样?
贺卫方:我们开学搞了一个开学典礼,法学院要求我们的教师都要参加这个开学典礼,我们也都坐在前面两排,然后主持人介绍了一下每一位老师,介绍到我的时候,好像来自学生的声音稍微多一点点。其实我的同事们都比较了解我,知道我这个人是属于比较愿意就一些个事物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只是这一次了,所以同事们也都觉得,我做什么事都不意外了。
闾丘:我相信有很多的老师,你的很多的同事或其他学校,他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触,但是大家就没有采取这个方法。您觉得是不得不要用这个方法,大家才会去重视这个问题呢?还是你觉得这是当时对你来说是唯一的一个选择了?贺卫方:那样的方法我在那之前已经,自己也付出也做了很多,去跟有关的部门说,很诚恳地去。就是那个不久之前,我们开过座谈会,我第一个发言,大家是来听取我们的意见,听取教师的意见有关的部门。最后的结果是,一点儿都没有改变,一点儿都没有变化,我说是连收效甚微都谈不上,没有任何变化。而且我在考虑的一个因素就说是,北大所发生的这样的问题,不是个别的,所以我想有必要,不仅仅要引起北京大学的有关的人的反思,而且要让整个社会都去反思这样的问题。所以你知道这也是为什么公开信一发出来以后会,我从来没有做一件事情会受到这么广泛的关注,所以也会受到《名人面对面》的关注,自己变成名人了、这说明,我想一个是教育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个社会都会关注的问题。
贺卫方从199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在“拒招”公开信中,他十分清晰的表述了对近年来高等教育大规模产业化的不满,认为“撒大网式”的考试将一些真正有专业倾向性、有才华的可塑之才拒之门外,而这种状况又丝毫得不到解决。“拒招”,即便是下策,也不得不为之。
闾丘:其实您也不是第一个了,就像之前陈丹青,他也这样,然后他也辞职了。您也知道,也有一些人可能会说,既然不满意,再采取一些更加就是绝对一些的做法?
贺卫方:陈丹青先生的那样的一种处理法,我也很钦佩的,其实他的事件发生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心里边咯噔的一下子,就觉得一个学者真的是,我非常理解。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自己也注意到网络您提到的那样的一种批评,我有几个方面的观念使得我觉得我不应该那么决绝地去选择这条道路。首先一个很直观的,一个画家跟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可能不一样,一个画家可以出去以后画画,一幅画,好,陈丹青名气很大,一幅画画几十万,或者是几百万;那我,我卖什么?当然这个是一个最低层次的,这是安全,生命的安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个,我自己并不是不满意北大的所有的制度。我整个教书的过程中间,我自己感觉到北大没有对我教学内容进行干预,相对来说这个学校还是比较自由的,这也是我觉得我很难一下子就割舍这个这样的一种情感,跟这个机构之间的关联。再接下来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做烈士不难,但是做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可能是比较难的。我自己观察中国这样的一个百年来,甚至上千年这个社会的变化,其实最难、最不容易的可能是一些个在体制内坚守,用自己的理念慢慢地去改变这种体制,改变它的运行轨迹,但是又不那么很声张地,他们是在选择一种非常不容易的道路。我非常清楚地在我的公开信里边表达,我认为大学的主人其实是大学的教师,大学并不是那样意义上的一个,有老板,有领导、校长、党委书记都是我们的领导,教育部是我们的领导。不,大学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大学是一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那么大学的教授们本身就是构成了大学的一个,他们是主人。辞职是等于是我不要这个产业了,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主人翁意识,使得我们有一种很大的责任感,要改变这个教育体制,而不是说一言不合就走人。
贺卫方: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往往看文章显得很激烈,但是一交往就觉得,哦,这人,这人不错啊,这不像是他写的啊。好像文章有时候偏于激烈一些,偏于犀利一些,我觉得还是更重要的是理性一些,应该是理性一些。
贺卫方是西南政法学院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批法律专业的学生。然而学习法律并不是他的初衷,对法律一无所知,对所学课程也毫无兴趣,他开始研读西方思想启蒙时期的哲学专著。年少清高的贺卫方宁可将生涩冷僻的中世纪欧洲法律制度作为研究方向,也不肯对无奈的现实施舍一点点关注。
贺卫方:所以这个我们家人和朋友最感到失望的就是,原来以为你学法律能当官。你不做官,那行啊,问你一点儿法律方面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我不了解当代的法律制度,当然我想16年前,我自己觉得我应该发生一个变化。
闾丘:是什么事情触动你要发生变化?
贺卫方:1989年,1990年,1989年开始,自己开始比较多地去看中国的东西了,我在思考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就说这国家的制度如何去,如何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具有一种对话性的制度。托克维尔分析美国的制度的时候,曾经说,在美国所有的政治问题都会或早或迟转化为法律问题,转化为一个司法的问题,法院判决总统竞选方面的一些争议,你想许多国家,总统竞选的争议都是靠军队来解决问题的,哪会说是到法院去打官司。中国是不是也能够逐渐地用司法的方式减少社会的成本,减少民族的灾难,多好的一件事情。最后法院,法官法锤一敲,解决问题了。所以,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触,就说是,要最好是能够转向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进入而立之年,贺卫方仿佛从一个清高书生一下变得满身毛刺。1998年贺卫方的《复员军人进法院》一文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公开向军队这个强势集团提出批评性观点。贺卫方也因此跃入了公共视野关注的范围。此后,在教育、言论自由、建立独立而公正的司法体系等诸多公众关注的现实领域中,贺卫方不停的传播着法治和宪政的理念与思想。
贺卫方:我们这代人就是文革成长起来的一批人,我自己说我是典型的文革少年,1966年上小学,1977年高中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1977年文革结束,文革恰好形成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很大的背景。我自己感觉到现在想什么问题都离不开文革,就是说,一定要使得这个民族不再去重演那样的一种全民都疯狂的悲剧,一定不能再出现个人崇拜。文革让这代人完全意识到坚定地相信,权力和真理不总是能够联姻的,有权的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说,我们怎么能够认可一种学说,总是上边说这个人就有一种思想,然后大学的教授也写文章去论证这种思想为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这是绝对我们不可以接受的,所以也使得我们有一种,可能有点儿叛逆精神吧,有点儿桀骜不驯。这种东西我觉得在我个人的那种血液里边是比较明显的。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用学生们的话来说,贺卫方是人气巨高的教授。系内系外,甚至是校内校外,都有慕名而来的学生参加贺教授旁征博引、风趣精彩的公开讲座。尽管贺卫方自己并不爱看超级女声,也百思不得其解周星驰式的无厘头,但他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学生们的感受。
闾丘:那你的学生呢,有没有想过,就是或者听到过一些学生怎么评价你?
贺卫方:我自己带的学生们,他们都还觉得比较支持老师这么做吧,但是他们也会说,老师,是不是我们也有点不大合格啊,让你失望,所以你不招了,当然这是笑话了。来自学生,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比较认可和理解的,当然可能是不是跟学生们本身多多少少都有点叛逆精神有关系。学生们确实是比较喜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包括立场,保持一种独立的立场,他们喜欢这种类型的学者。如果是一个老师没有批判精神的话,教科书就变成真理的,他就读教科书,这样的老师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闾丘:这次,因为你不再招收那个硕士研究生了,有没有一些学生,其实他可能在本科的时候,或者外面的学生,一早就跟你说,我要读你的研究生,现在这个门就给堵上了,他们有没有来跟你说。
贺卫方:有,南京大学有一个,有一个小男孩,明年毕业。我曾经到南大的时候,他给我,给过我一篇文章,研究法国民法,非常专业的文章。他自己写得很好,我也觉得真的是一个特别可造之才啊。但是这次我宣布停招以后,他给我来了一封信,觉得真是很伤心。
闾丘:那这好像有一个两难的这样一个局面。我知道您写这封信,您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希望大家正视目前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您的这个决定,可能就让他们以后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时候,没有这个机会。
贺卫方:我想就是上一次我们招生的最后的那个结果,让我有一点绝望感,我们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做教师最大的、最美好的一种感觉。但是如果你没有办法得到,宁愿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也是一种制造压力的方法。
大学,是无数心怀梦想的学子起飞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精神乐园。自从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二十六年来,高等教育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力。与世界上任何一种体制下的大学一样,今日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经历着自己的转型期。寻求社会的帮助,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抑或是从衙门加企业褪回一片知识的净土,中国的大学正面临巨大的困惑。
贺卫方:其实我们应该跟30年代,40年代中国的大学比。中国30、40年的大学,真正在东亚是最好的大学,你比方说上海的东吴,美国人说那是全世界除了在美国以外,唯一的真正的法学院是东吴法学院,我们看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战犯的时候,中国所有的派出的参与的人员中,90%以上的,做检察官,做法官和做一些个顾问,90%左右的都是东吴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他们能够在那样的一个国际法庭上如鱼得水,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今天看清华大学当时是怎么考试的,他们出的考题,比方说雷海宗先生出什么样的考题,陈寅恪先生出什么样的考题,然后本科生读的是什么书,读的是爱德华·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要读英文,一个学历史系的人必须直接读英文。到美国去留学,到了美国去以后,人家觉得,哎哟,中国的教育可真是不得了。我看了以后,我直觉得惭愧,你知道我真的是很惭愧,我觉得我们今天,我们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们这个学校哪有30年代那样的一种学风。现在别的方面的因素,我不说了,到周末的时候,高级轿车停满了学校的这种情况不说。最大的失落就是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变成了越来越,没有一种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自己的一种价值观念方面的一种确定的一种东西,越来越丧失掉了,这是我觉得非常感慨的一件事情吧。
“拒招”无疑为北京大学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但贺教授并没有感觉到来自校方管理层的过多压力,反而是社会上,引发了种种针对他个人的猜疑和指责。学术界批评他治学不精,外界猜测他为自己炒作。贺卫方却坚持认为,学者,除去青灯黄卷,还有另一种使命。
贺卫方:我认为教师,知识分子的生存绝对不仅仅是吃饱饭,有相对来说比较高一点的收入就可以了。知识分子的生存一定包括他周边的这样一种制度,包括整个社会的制度,是一种更加合理的,他发现弊病,他是一定要去说的,这是我们的生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是猪,我们不是狗,我们可以说吃饱了我们就没事了,我们是人,我们人需要表达自己。我们明明看到这种东西不合理,我们忍气吞声,这种人生活着就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所以在呼吁的时候,其实我特别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的自制的问题。大学作为一个机构,它的决策到底更关注的是教师们的一种观念,大家的一种态度,还是关注的是学校之外的某些权力的一些态度。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我自己在提出研究生招生这个问题的时候,顺便提出来,但是这个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我认为是更重大的问题,关乎中国大学未来的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曾经问过贺教授关于作学术也有风险的问题,贺教授说,不管未来怎样,他至少不会放弃思考。而思考者往往是痛苦的,更何况贺卫方是个不愿沉默的思考者。
贺卫方:我可以说我现在看到的东西我都差不多能说,只不过是说的程度,我也需要有一种分寸的把握。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痛苦,但这种痛苦往往是跟编辑们分享的,或者分担的,编辑们帮我们分担了痛苦。因为你写出来的东西是在编辑那发表不出来,编辑们说,哎呀,最近贺老师这个死刑问题,你如果要是写怎么限制死刑是可以发表的,但是彻底废除是不能发表的。最近我在思考死刑问题,而且我主张,我们应该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种野蛮的刑罚,这样的主张,但是报纸是不能够发表这样的文章的。我们好像不能够很开放地让各种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所以这个也感觉到自己有许多的想法表达不出来,也会觉得有一点不舒服,但好在还有一个空间就是,你可以讲。
每年贺卫方都会有校内校外几十场的精彩讲座。今年新学期的第一场讲座,尽管被安排在周末的晚上,开讲前一小时,大教室中仍早已座无虚席。贺卫方说他喜欢站着讲课,因为站着有利于思考。而学生们也愿意站着听贺教授的演讲,即便是站在场外。尽管贺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无数听众思维的波澜,而现实改良的渺茫希望,又往往让这波澜平息得很快。
闾丘:但是有一点在中国可能经常会发生的一个现象是,当大家经过,大家的呼喊经过大家的努力,大家觉得有问题的这样一个制度,它改变,进行了修订,或有一个新的一个方法出来之后,它照样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然后这些进行呼喊的人发现,这不是原来我要的。
贺卫方:哦,我也理解,我也理解,所以通向地狱的道路铺满了鲜花。我想这个东西只要是建设在一个理性的和建设性的基础之上,那学者有这个使命我想去有责任把自己的主张加以表达,对自己看到的弊端,直率地进行表达、揭露。我们姑且不说刚才您提到的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导致一个坏的结果,但是如果不让大家说话的话,导致的是最坏的结果。大家都说话,有可能我们会获得一种制度的渐进的一种改良吧。
第二篇:沉默的思考
人活着,为什么非要沉默呢?
我很喜欢读一些有哲理的文章。有时候,看到一篇有哲理的文章,读上一遍似乎觉得还不过瘾,就再读一遍。读这类文章,我感到是一种享受。有时,它会使自己的心胸豁然开朗。“噢,说的太好了!”精辟的哲理能给人以启迪,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不然的话,它就不再精辟了,不再让人们有所感
悟了。
我深知自己学识浅薄,孤陋寡闻。但我至少想去努力学点有用的东西,读点好书,做点有益的事情。即使愚笨的我永远聪明不起来,我也不愿终生愚笨下去。《小语星光》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沉默是思,沉默是字,沉默是金,沉默是让,沉默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不该沉默的时候再沉默则是付出的开始。
对“沉默”的内涵,我曾深深地思考过。“思”也好,“字”也好。“金”也好,“让”也好,这样的沉默,是对能懂得沉默的人而言的。懂得沉默的人,正像“沉默”的内涵那样,他本身就具备了“思”,具有了“字”,含有了“金”,更具有了“让“的水平。沉默的人是宽宏大量的,沉默的人又是不能总沉默下去的。不然的话,那句”不该沉默的时候再沉默则是付出的开始“,就不会那么有分量了。
人为什么会变得沉默起来?沉默又为什么赋予了那么多的含义?沉默是一种修炼,沉默是在等待时机,沉默是在自己发光时更加光彩夺目。不然的话,沉默又有何意义?
使人变得沉默的环境,是复杂的环境,是一种压抑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得不使人沉思起来,沉默起来,这样的沉默不再是表面意义上的沉默。沉默是一种智慧力量的积蓄,是一种心底的抗争。一旦这样的沉默不再沉默的时候,就体现了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警世之语的真正内涵。
必要的沉默是金,不必要的沉默则是一种牺牲。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不该沉默的时候你去沉默,那会贻误了工作,压制了人才,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沉默,固然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但是,也能扼杀人们的良知。
人活着,为什么非要沉默呢?
第三篇:读后感 疯狂中的沉默者
疯狂中的沉默者
——读《贝多芬传》有感 他沉默了,失聪的他陷入了无尽的孤独,没有一个浪漫快乐的童年,沉醉音乐的他又一次的陷入了绝望的挣扎,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声音绝对不能消失在他的耳旁,还有什么比一个音乐家听不到动听的声音更痛苦的呢?命运像是在捉弄他,他在命运的眼中只是用来玩弄的小虫罢了,但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是一个沉默者的自我安慰吗?不,这是一个疯狂的人向命运发出的挑战。
逆立的头发下是一双燃烧着的疯狂的眼睛,灰蓝的虹膜折射着忧郁、愤怒乃至蛮狠,从他那古怪得不对称的脸上其实也探出温柔与热情,单却留下了痛苦的印迹,那便是贝多芬。
被病痛所折磨着如同身处于烈火,这几乎窒息了生的希望,毁灭了理性。但绝不低头,不认输,于是便疯狂起来,坚强地站起来,面对着命运的阻扰却不曾后退。《命运交响曲》正是他下的挑战书,开始的四个音符,强劲而有力沉重,仿佛是命运正在敲门。“他绝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那是面对挫折永不放弃的精神,那是挑战命运、超越自我的勇气,那是对自己所沉醉热爱的事物的执着,那是身处于黑暗却望向光明的希望„„的确,这是命运所无法掌控的疯狂中的沉默者的品行。
“我的体力和智力突飞猛进„„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过才开始。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摆脱了这疾病,我将拥抱世界!„„一些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而可怜的我对于睡眠不得不花费比从前跟多的时间。但愿我能在疾病中解放一半出来:那时候!„„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贝多芬再疯狂中沉默,在沉默中疯狂,他不向病痛的折磨投降,他不向命运的悲剧低头,这正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境界。
如果害怕危险,就摸摸自己的心,感受它的悸动,告诉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绊脚石。不要怕受伤,就算跌倒了,没什么,只有再站起来,拍拍灰土,双眼正视前方,继续向前,向着希望的光走去就好了。
如果怕被危险囚禁,更不用担心忧郁,就闭上双眸,回想一路以来,你所努力的,所付出的,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在这里放弃,就算在牢笼中呐喊大叫,也不要低声闷气。抬起头来看看,还有什么会过不去的呢„„(213 陈沈赟)
第四篇:沉默不代表没有思考教育随笔
在“动手动脑,乐玩科学”的科技节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吉姆的工场”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师走进班级,带领孩子们亲历科学小实验,感知科学现象,发现科学的趣味。
当外请教师拿出科学实验材料后,孩子们都流露出好奇与兴奋的神情。实验开始前,教师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装满水的杯子倒过来后,水会不会倒出来?如果这时瓶口加上底板,水会不会倒出来?如果这时瓶口加上纱布,水会不会倒出来?
针对教师的问题,其他孩子都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成成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言,我很为他着急,便轻轻地来到他身边,提醒他要积极动脑、发言。但成成始终沉默着。由于是外请教师组织的活动,我只能作罢,继续在一旁观察他。只见他全神贯注地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并认真聆听教师讲解。最后,教师让大家自己尝试实验、探索。
很快,我发现成成的操作方法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于是,我走近他问道:“你在实验时有新发现吗?”成成略显兴奋地说道:“我有一个新发现,就是我不用底板,也可以不让水漏出来!”“哦?怎么做到的呢?”我问道。于是,他边讲解边演示:“我直接把水杯整个放进水槽里,让杯子里充满水,然后,杯口朝下直接拿上来,一定要把杯子拿平、拿稳,不能倾斜,就在杯子离开水面的那一瞬间,水是不会漏出来的。”“哦,原来要有技巧的!”
通过这一事件,我认识到,虽然成成一直沉默,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思考,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心思细腻的他希望通过更多的观察与聆听,加深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我们不能单凭有没有及时发表观点来判断孩子是否在思考,有否进入学习状态。关键是要看孩子能否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第五篇:像法律者那样思考
像法律者那样思考
-------读《法律思维导论》有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时候那种单纯的读书的心境难以追回,加上家庭、工作各种事务的踏至纷来,总是给自己找借口不去阅读。院里的“业务大学习大竞赛大提高”活动,对开展自我学习是个很好的促进。有了家庭之后没有大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于是每天趁宝宝睡下,拿出一本书翻上两页,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一本《法律思维导论》竟给我“啃”下来了。在这次的读书过程当中,规定自己不能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也不能把读书单纯的当成一种无所事事时候的消遣,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和古往今来的智者名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当成一种消除疲惫,洗去烦恼的精神升华的过程。
由郑永流翻译的这本恩吉斯的《法律思维导论》是该书唯一的中文翻译版本。该书严谨透彻的分析和深邃的法律思想,还真花了我不少耐心和认真的思考。该书是从探讨法律科学与语言、文学、艺术、音乐和宗教诸科学的区别开始。诚如该书的第一句话就阐述到,“谁打算使初学者或外行了解法学和法律思维,谁就会感到,相比其他科学,自己遭受到各式各样的阻力和疑惑。”人们会不加思索地将一本考古学的或文学史的书放在礼品桌上,但很少放一本法学书藉。揭示外行对法律和法学没有兴趣的原因,应非难事。然而,学界很少涉及它们。
几乎没有一个其他的文化领域比法律更近地关乎到人类。所以,存在着与诗歌,与艺术,与音乐没有活生生关系也能生存和生存着的人类。但是,不存在不处在法律下而生活,一直与法律无关,不受法律调控的人。恩吉斯在该书中提出了他的观念:法律之所以能让人觉得乏味、反感和怀疑,最根本的法律对于门外汉而言,它的思维方式显得有些陌生和神秘。
该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性质的总括提出法律者如何思维:思维及思维的类型;法学的学科性质,尤其是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关系;法律思维的内容(观察与参与、认识与理解、逻辑与经验、分析与综合),是为作者后面的论述奠定理论的基调和起点。第二章是讨论法律规范的意义和结构,它围绕法律规范的结构(事实构成与法律结果)、法律规范的实质及意义进行了透彻的阐发。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分别讨论从法律规范中获取具体的法律判断(特别是推论问题)和从法律规范中获取抽象的法律判断(法律规范的解释和理解)第五章则在前一章法律规范的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立法者还是制定法,包括法律的主观解释与客观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第六章和第七章转入讨论不确定的法律概念、规范性概念、裁量、一般条款,以及填补漏洞和修正有缺失的法。第八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节,主要内容是从制定法到法、从实用法学到法哲学,包括对利益法学的法律方法论之评价、“论点论”法律方法论之评价、在制定法与法、实
用法学与法哲学之间的法律方法论。
恩吉施通过《法律思维导论》深为关切的事情,一方面,是对基于民主合法性的法律,法律者有服从的义务,另一方面是法律者总是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何“正确地”适用制定法,如何可以有责任意识地去续造制定法。在《法律思维导论》中,首先,制定法规范的内容之确定和推论过程,合乎逻辑地占据了较大篇幅。在解释方法问题上,恩吉施遵循着受萨维尼影响的传统的方法准则,但他也同时正确评价了新的诠释学观点。此外,他意识到,既不是传统的解释学说,也不是方法学说方面的新观点,同样,不是某些推理程序(如类比推理),导致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而是每一种只是导致或多或少满意的合理的法律答案。当这用一个清楚和可以理解的方式被释清时,同时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哪些要素和关键点在解释法律规范时能够和应该予以考虑,“法律秩序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关键点,与恩吉施的著述紧紧相连。进入规范解释的基本问题,受对法律的根据和界限的法哲学思考所决定,只有如此,解释才是前后一致的。
读恩吉施的《法律思维导论》,不像翻阅法律散文,需正襟危坐,外加泡上一壶酽茶。要想真正的领悟到这其中的法律观点,还有待本人闻鸡起舞,知难而上,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