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项城市王明口三中 田晓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学生评改作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创新自主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2、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它要求作文习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想力,良好的记忆力。
作文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串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恕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另外,作文还需要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的材料,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次,就是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语言语,以就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
写作的这些自身特点说明,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对事物的独有认识。因此,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3、学生评改作文适合学生自身发展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教育活动中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在传统
教育中,学生作文评改只能按老师的意想做出评改,而学生本人的意图和意愿则很少去考虑。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己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文评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说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当时著名的一个作家给他修改指点。这位作家看后没有修改,而是让他重写再寄来。这样修改了二十多次,作家终于说可以投稿了。这位青年投稿后果然被采用。
对学生的作文也是同样的,“改”文章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看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学生评改作文尊重语文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的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能力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能力。作文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写作,而作文评改就是写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理清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
二 让学生评改作文,要知道评改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作文,也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其内容,看其形式,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内容方面,主要看主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
第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是否符合文体要求
第三、在文章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
第四、语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
第五、在形式方面还有标点是否正确,书写、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规定。
以上这五点是就作文评改的整体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体的作文的评改,则要按照教材或教师的作文教学计划确定的重点,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一般要与作文训练的重点相一致。每次作文评改,内容要单
一、重点要突出,以便使学生的注意力的指向比较集中,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这话讲得十分透彻。前面讲作文评改的内容得前3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要修改“思想”,靠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学生自己。因为教师的影响是外因,而内因学生才是作文修改的根本。所以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成文篇之后,要放在那里,反复看几遍,有不妥之处就自己改,就是改正不妥当的意思和不正确的语句。”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作文可以不看不管,还是要“多启发,多指点”。但动笔改的,应当是学生自己。
学生评文、改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提出要求是必要的,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面。
第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在评改过程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中有数。
第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还不够,因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差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范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而从中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比较抽象的“要求”,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集体评改文章。对于范文的选择,一般说来,应选那种文字上毛病不十分突出,在体现作文要求上较差,在本次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供集体评改。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改。
作文的评改,对习作者而言,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信息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习作者可以对今后的作文进行有效的调控。这种作用首先反映在学生的情绪上,即通过作文评改,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心灵得以自由地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
在学生作文评改中,教师会遇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同时,这项工作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总之,作文教学应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武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力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和作文水平。
教学论文
应如何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项城市王明口三中
田晓敏
第二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也明确规定: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要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写作中,应让小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紧紧围绕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使他们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他们的思想情况,可以命题为《××,我想对您说》。又如根据他们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自己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在游戏中,让他们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大家一起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他们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就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优美的词句,学习好的写作方法,这有利于他们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1、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模仿绝不是呆板复制,模仿应是从此物到彼物间的“支撑点”。模仿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模仿到变通模仿,最后发展成创造性模仿,沿着仿造——改造——创造的轨迹,推陈出新。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就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因而,必须加强小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求他们正确朗读好词好句,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还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三、激活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
上的一切,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1、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
小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这就很难写出新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提高他们认识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想使文章有新意,还要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从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入手,学会同中求“异”,通过已知求得未知,从旧知导出新知,从而发现新意,增强创新意识。如他们在写作文《课间十分钟》时,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样,他们的作文,就不再是单一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而出现了各种富有新意的主题,如,“助人为乐好风尚”、“课间打闹不应当”、“关心集体的好品质”等。
2、改中来“佳”,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不具体、不生动,这除了选材不当外,主要是他们只会概括叙述,不会具体描写,而要想将人物和景物写得生动,就必须学会认真观察和具体描写。如有一篇关于写升旗仪式的作文,教师在指导同学们互评时,要求同学们找出作文中至少一处优点和一处毛病,然后具体提出好在哪里,毛病应如何改。这样,在改作文中,努力引导同学们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闪光点,在修改中求“佳”,从而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又如大家熟悉的《泊船瓜洲》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文中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曾经过了多次修改。最初用“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这样一改再改,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小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有效的利用他们周边的广阔资源,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读、多悟、多想、多练,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三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我们语文老师感到困惑和无奈。
我有幸认识了著名文学评论员仵埂先生和著名作家喊雷先生,当他们谈到自己如何进入文学界的坎坷、怎样启发出自己创作的潜能和入选教科书作品的灵感从何而来的。不仅激起了我对文学创作的梦想,而且引发了我对写作的一些沉思,为以后怎样讲好一节作文课总结如下:
一、把语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作家陈忠实受到柳青的《创业史》影响和启蒙,创作了《白鹿原》并因此得名。而我们老师的写作水平不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和启蒙,但我们在语文阅读和语文教学中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并运用课文引导学生练笔,如仿写、简写、改写、扩写、评论等方法。这样练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写作就靠平时积累,接触的文章多了,可用的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读到一定程度时,更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就可以作到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圆满,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把握好课文和写作的最佳契合点,把积累素材和训练技巧渗透到语文课中。
二、教导学生写真实文章,体现真实感受(1):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心中有积蓄,自然要行文。这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时期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很多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不留意,不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便搜肠刮肚,作文难免失去真实性。生活带给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感受各异,所以写作是表现自我,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因此,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才能令读者感动,由此可见,真实是一篇文章的灵魂(2)。
三、作文指导的重点是细节描写: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细节、关注细节、描写细节,要求学生采取“看、听、感、想、做”等感官去进行写作的实践。细节描写有很多方面,如:动作的细节描写、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的细节描写等。
(一)、动作细节的描写: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却只写了三拳。第一拳从味觉方面设喻:“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从视觉方面设喻:“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从听觉方面设喻:“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个比喻贴切、生动,鲁达的力大勇猛和嫉恶如仇淋漓写出。又如《骆驼祥子》中写暴雨下的样子:“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仿佛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逆风拉车中的样子健壮勇猛,却又悲苦艰辛,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贴切道出(3)。
(二)、语言细节的描写:
白话创始人鲁迅在《看书琐记》中说:“《红楼梦》能使读者由说话中看出人物形象”,如:王熙凤的出场,在众人“皆敛声屏气”的静寂中,王熙凤的出场颇有气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句“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便将“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泼辣货“疯辣子”活画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这是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有无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因为文学尤其是小说的特性就是要通过创造人物的个性,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和启迪。
(三)、心理细节的描写:
如全国第十七届青年征文大赛作品《三叶草》中描写段落:英子从货架上拿下一样东西,伊健总会站在英子背后用手往上推推那250度的近视镜,透过镜片眯着眼偷偷看物品上的价格标签,琢磨着自己兜里的钱够不够,而嘴上只是催着英子快点,到了收银台,伊健会很有眼色但很无奈的拿出钱包递给英子,而自己就像仆人跟着主人哪样,大包、小包提上一大堆,跟在英子后边,文中用心理描写出了一个小男人的形象,字句简单明了,耐人寻味(4)。最后是从表现手法,写作方法方面加以指导。写作文时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进行具体恰当地选取,要想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只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结合现实生活,借助范文激发写作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共勉和共享。
第四篇: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组织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地讲通过从上到下的层层沟通进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的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流程,增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反之,无效的部门沟通,只能使部门之间徒生交流障碍,沟通不畅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结果必然造成组织的任务无法得到及时完成。无论是组织与组织、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领导与下属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的主客体一般都是人,在今天公司大谈沟通问题、让沟通流畅起来时,姑且不论公司是否存在沟通问题,我们是否考虑到我们的沟通方式是否妥当、我们的沟通是否有效呢?那么,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求受话者“复述”即让倾听者对沟通行为产生反馈。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可能常常遇到这种现象,管理者对下属布置工作时往往说得口沫喷飞、滔滔不绝,而结果呢?下属在执行工作中往往有些变形,或者工作的做法和上级期望的不一致。这说明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问题,上级没有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下级也对上级的理解不太到位。事实上,这种沟通问题通过有效的方法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管理者在与下属沟通问题时,在沟通结束后,特意加上一句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要求下级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进行复述,在下属复述的过程中,上级要及时指出下级理解错误的地方以及真正意思,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可以加强下级对上级的意思的正确理解,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当然,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也适用此法,沟通者要善于观察倾听者的身体动作及眼睛动态,试探性测试其的理解程度。
其次沟通要有多变性。组织中的员工由于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专业,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人员之间便存在对同一句话、一份文件或其他的东西理解上的千差万别,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同阅历的人他的想问题的角度、出发点及他所站的立场因人而异。就像人们所说的“行话”,置身其外的人根本不理解其意思,更别说融入其群体之中。所以说,沟通要变得有效,需讲求语言的方式,“到什么山上唱什么山歌”、“入乡随俗”或许让人感到有些难以适从,但是,你必须学会调整状态,适宜改变交流方式,多样性的语言有助于使沟通者和不同的人对上话,进行深入交流,达到沟通目的。所以说,要想使沟通更有效性,在运用语言上要讲求艺术性,词汇搭配要适当,惟由此才能使你的语言更容易使别人理解,起到有效的沟通。
三要学会积极倾听,做忠实的听众。沟通是双向行为,沟通双方一个要善于表达,一个要善于倾听,通过双方沟通、倾听、反馈再沟通、倾听、反馈的循环交流过程,明确了沟通的主题和问题解决办法。沟通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沟通的双方只有积极配合,才能使沟通的目的得到实现。当沟通者兴致勃勃、绘声绘色向对方讲一个故事或传达一个好消息时,而倾听的一方的反应却是抓耳挠腮、顾左右而言他,我想你的演讲兴趣会大大折扣,因为对方的动作让你觉得他不感兴趣你的话题,你的“话匣子”因此而合住,沟通便变得不顺畅起来、出现人为的阻碍。为了使信息及时、有效在双方之间传递,你必须学会倾听,在对方有意与你进行沟通时,你要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积极配合对方的言论,比如对方与你交流时,你要用积极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在他讲述的过程中适时点点头,适当的面部表情,不要看表,翻阅文件,更不要拿着笔乱画乱写,并且对他言语中你不明白的地方向他提问,这样会让他认为你在关注他的话,你在重视的言论,会增强的他的诉说欲,他会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你在此沟通过程中也准确、完整地得到他想传播的信息。
四是要建立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沟通内容要明确。缺乏沟通前的准备工作,势必造成沟通过程中“东扯葫芦西扯瓢”的局面,既浪费了沟通双方的工作时间、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有效的沟通要有清晰的沟通主线,明确的沟通主题,事先安排好沟通提纲,先讲啥,后说啥,做到心中有数,切勿给对方留下管理者沟通走过场、瞎聊的印象。同时,要讲求沟通的艺术性,比如说管理者与下属沟通工作中,要首先考虑到人的心理的承受能力,先肯定其成绩和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足及改进方向。沟通中要多体现人文关怀,才能利于沟通目的达到。
最后是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沟通的层级,因为信息传递者参与的越多,信息失真性越大,因此,沟通双方最好是直接面谈,这样才能使信息及时、有效地在双方传递,达到沟通的目的。
有效的沟通能够消除各种人际冲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为,使员工在情感上相互依靠,在价值观念高度统一,在事实问题上清晰明朗,达到信息畅通无阻,改变员工之间的信息阻隔现象,激励士气,减轻恐惧和忧虑,增强团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防患于未然,为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因此,提倡各种形式有效的沟通。
第五篇: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
——以重庆酉阳车田乡为例
为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由重庆市领导牵头,重庆市政府打响了旅游扶贫攻坚战,带动和帮助重庆市18个贫困乡镇提高收入。受重庆市旅游局的委托,浩丰规划设计集团本着对贫困乡村的深情厚意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酉阳县车田乡旅游扶贫的工作中,为车田乡免费编制《武陵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助推车田乡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基本乡情
车田乡位于重庆酉阳县东北部,乡域面积72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12户8414人,距县城75公里,是2001年撤区并乡时保留下来的全县面积最小的乡之一。车田乡道路等级较低,进出不够通畅,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通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以及深度调研分析,制约车田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条件恶劣。
2、贫困发生率高。2017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0户2472人,贫困发生率29.4%,居全县前列。
3、交通条件差,制约乡域经济发展。
4、用水困难突出。因喀斯特地貌限制,多地下暗河,取水难度极大,目前安全饮水保障率仅70%。
5、主导产业起步晚,未完全发挥带动作用。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正在打造的油茶、中药材等产业的建设长、见效慢,目前产量均未达到稳定生产期水平,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
但车田乡生态环境好,民风纯朴,民族民间建筑及文化保存较好,具有后发优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生态良好。境内以山地为主,以沟谷、河流、溶洞、梯田为补充,喀斯特地质分布较广,森林资源除油茶等经济林外,以乔木和灌木为最。拥有沿天龙山脉分布数量较多的砂岩峰丛,源于酉阳毛盖流经车田乡至湖北来凤县百福司镇注入酉水河的后河,以及近年发现的大体量的车田溶洞等自然资源。
二是海拔较高。车田乡属于酉阳的高盖地区,平均海拔750米,最高海拔为近1300米的天龙山主峰鹰嘴岩。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高山立体气候和局部气候明显。全乡平均气温与全县平均气温相比低2-3度,是酉阳的“凉都”。
三是民俗风情。车田乡以少数民族为主,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97%。这里有土家山寨,也有苗族寨落,还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村寨,发居建筑以木结构的“四合院”“撮箕口”“吊脚楼”等为主,原汁原味生产生活习俗、民族歌舞、民族文化独具魅力。
四是宗教遗存。《酉阳直隶州总志》载:“北山顶有僧寺,乾隆初建„„寺前多古柏杂树,红尘不倒,清风徐来,盛暑来游,可以却崩捐葛,真第一清凉世界也”。“僧寺”即为车田乡天龙山的天龙寺,每年农历6月19日,游客、香客络绎不绝。
二、需解决事项
一是科学编制脱贫规划。围绕车田乡优质资源,编制车田脱贫总体规划,并推进全面落地实施。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泔百公路升级为省级出境干路,建设牛路口跨河大桥,硬化乡级连接道,村级道路互联互通,全面改造农村电网、完善通讯网络、整治环境卫生、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完善集镇功能。
三是配套社会公共设施。加大社会事业软硬件投入与人才引进。建立公立中学和中心幼儿园,新建中心卫生院,引进优秀教育、医疗人才,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培育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产业,推进农产品变商品,解决产业发展中群众的后顾之忧。
五是推动车田旅游发展。按照市旅游局刘旗局长调研车田乡时提出的规划设想,以车田4个村上千户土家苗寨为依托,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统一经营管理,让农民在自已家当服务员吃上旅游饭。
三、车田乡旅游扶贫规划简介 从脱贫致富的实际需求出发,车田乡旅游扶贫方案依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土苗村落资源,对接市场乡居度假热点,以桃源村落开发为重点,以桃源美景打造为支撑,编制了《武陵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一个桃源小镇,服务八方宾客,四大桃源美景,展现最美车田,九大土家村落,体验桃源生活。
在充分摸清车田乡资源家底的前提下,本次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一镇、四区、九村”。通过对传统村落地改造,新增度假民宿,围绕村居民点打造桃源生活,同时利用周边田园及森林打造桃源意境。
本次规划提出最大程度的保留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土家村落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种返璞归真的“车田桃源”乡村度假生活方式,打造现代版的桃花源,让当地百姓能够依托自身的“绿水青山”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酉阳大桃花源的建设背景下,方案通过乡村建设、产业更新、景区景点的构建,将车田乡打造为以村寨度假为核心特色,以民族文化体验、自然生态观光、家庭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康体等功能为补充的现代版桃源生活目的地,使车田成为酉阳乃至重庆旅游扶贫攻坚和美丽村镇发展的典范!
附件:
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助推车田乡扶贫攻坚工作推进表: 1、2017年8月19日-20日,由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率队,浩丰规划设计集团产业与项目策划研究院副院长黎明明一行组成专家组深入车田乡,对车田乡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初步评估。专家组一行实地察看了车田乡油茶、五倍子等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了解了清明村、黄坝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并深入村组实地察看了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等。2、2017年8月23日-26日,浩丰车田扶贫专项工作组第二次深入车田乡,对3个重要资源点及9个重点村寨进行了深度调研,并于9月1日与市旅游局局长刘旗等领导进行研讨,确定了扶贫规划的编制思路。3、2017 年9月6日,浩丰车田扶贫专项工作组参加车田乡扶贫交流会,现场汇报了扶贫规划工作的进展,并与交委梳理车田乡交通现状,以及对接未来的交通发展思路。4、2017 年9月16日-17日,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副总裁曾玲再次率队赴车田乡实地踏勘,就天龙山市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并连夜修改方案,于9月18日向市旅游局局长刘旗做汇报。5、2017年9月19日,浩丰车田扶贫专项工作组,就车田乡扶贫规划之《武陵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向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谭家玲等领导做了专题汇报。6、2017年10月16日,浩丰车田扶贫专项工作组赴酉阳参加规委会,《武陵桃源·天龙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规委会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