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

时间:2019-05-13 09:4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

第一篇: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

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

王得后

鲁迅是为人生的思想家,孔子也是为人生的思想家。因此,鲁迅与孔子,在为人生这一点,有一些共同的思考,鲁迅认同孔子的一些观点,是必然的。不过,鲁迅的为人生,是要改良这人生,疗救社会的病态,改善人性,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孔子的为人生,是想挽救王纲解纽的社会,培养君子,把社会拉回周王朝的鼎盛时期。因此,鲁迅与孔子分歧多于认同,而且分歧是重大的、根本的。

鲁迅和孔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鲁迅生活在“公民”的时代;孔子生活在“臣民”的时代。鲁迅的个人特质,是要求自己和与自己相同地位的大众挣脱奴隶的枷锁,做一个现代的“公民”,成为“人”。孔子的个人特质,是要求自己和与自己相同出身的少数人成为君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即“学而优则仕”,人人做生活在礼制制度之中的“臣民”。

鲁迅生活在世界历史已经发生巨变,中国在这世界巨变潮流的冲击下,被迫改朝换代的历史转变关头。鲁迅十八岁以前,接受了完整的传统教育,他说:“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写在〈坟〉后面》);“我几乎读过十三经”(《十四年的“读经”》)。但他十八岁进入新学堂,接受新的教育,读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识了“人”及“人”的进化历史。他二十二岁留学日本,通过日本接受了更广泛的世界新近知识与思潮,参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

孔子生活的时代,那是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的时代,也是遭逢历史巨大转变关头。王纲解纽,诸侯争霸,孔子在“有道”与“无道”中挣扎。

正是这种时代的遥远距离和个人的特质,使鲁迅在思想上存在众多分歧,而根本的分歧,有三。

第一,是对于人的认识和对于人的生命的价值观的根本分歧。

这一根本分歧有着丰富的内容,认识与价值观既有区别、不能混淆,又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认识又分层次,常识的层次和实际现实的状况是合二而一的。这种丰富性,表现在具有众多子目。

1.鲁迅敏锐而坚定地接受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知道了人的起源,认识到“故进化论之成,自破神造说始”(《人之历史》)。孔子的时代,自然科学很不发达,巫文化还很有势力。中国除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对于人的起源,在思想界几乎毫无势力。所以,孔子也是不能免俗,信奉“天命论”,认为人的生死富贵是天命决定的。这在认识人的起点上,就根本分歧了。

但鲁迅赞扬孔子的伟大,说“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确实是伟大的、超前的;谁说鲁迅“彻底地”、“全面地”反孔子呢?

2.鲁迅认识到人的起源、人的生命的生物性。他就把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放在生物性的基点上,承认无论男女、圣贤愚不肖、种族—民族、阶级阶层,“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义”,“一要生存”是人的天性和权利,而且每个人的生命在这第一层次即生物性的层次是等价的。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

孔子不同。孔子既然没有对人的生命的生物性的认识,他就“跳过了”这最根本的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基点,他直接要求人的生命价值的道德性、“道”性。“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姑无论孔子的“道”的具体性质和内涵,希望和要求生命有比生物性意义更高的意义,不能说不对;但无视人的生物性生命的意义,必然抹杀人的普遍的生存权利,必然歧视、蔑视不合乎自己认同的“道”的人的生命,必然心中暗藏着杀机,一有机会就会滥杀无辜,为了一己的私利。

孔子不顾生命的生物性存在,谆谆教导他的弟子提升生命的意义,这合乎孔子之道,却违背人性,违背人情。

3.鲁迅从人的生命的生物性这一基点出发,承认生物性的“食欲”是天性,承认保存生命的必不可缺的温饱。“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所以在“一要生存”之后,提出“二要温饱”,并且认为“食欲的根柢,实在比性欲还要深,在目下开口爱人,闭口情书,并不以为肉麻的时候,我们也大可以不必讳言要吃饭”(《听说梦》)。

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吃饭是要钱的,吃饭不要钱的时代远远没有到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到来。所以鲁迅因此醒悟,中国士大夫“口不言钱”、“蔑视”钱的清高传统是矫情,是不切实际的。钱,就是经济,因此鲁迅极其重视经济及经济权在保障人的独立上的必不可缺性。他特别强调妇女解放、妇女独立,妇女要取得和男子同等的地位与权利,必须取得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

孔子不同,孔子谆谆教导他的弟子的,是强调:“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表扬的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也是合乎孔子的“道”,但是违背人性、违背人情的。

4.鲁迅从人的生命的生物性这一基点出发,承认生物性的“性欲”是天性,承认性欲是延续生命所必不可缺的。因此,对于“性欲”与“性交”、“爱情”、“婚姻”保持着平常心,指出“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反对禁欲,认为禁欲使人心理产生病态。

孔子对于性,大概是交了白卷的吧?一部《论语》,不见精通的人读出有关谈性的内容,除了“子见南子”。一句“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都把性注释与解读为“人性”。

5.鲁迅认识到人的起源,人的历史的进化论:

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鲁迅对于人性的思考,重点在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实际是对于中国汉民族民族性的思考。我觉得可以综合他的有关论述,概括为下列公式:

人性都带动物性,而非只有动物性;

人性都带性别性,而非只有性别性;

人性都带血缘性,而非只有血缘性;

人性都带地域性,而非只有地域性;

人性都带时代性,而非只有时代性。

孔子对于人性,直接讲到的,只有一句话,见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还有一句是他的弟子的感慨:“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说明人之性天秉相近,而后天的活动令各各拉大差距。这是对于人之性在人一生中的变化,先天与后天对人之性的关系,无关具体内涵。归纳起来,鲁迅与孔子的第一个根本分歧,是在对于人的认识,对于人的生命的价值观的分歧。鲁迅是以生物性为基点的,理想的人性的“人”;孔子是以“道”为规范的,家族制度与礼教的“人”。

第二,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念的根本分歧。

鲁迅青年时期,即吸纳近现代世界人道、人权、平等、自由、张扬个性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根柢在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假不如是,槁丧且不俟夫一世”(《文化偏至论》)。这是“人”的觉醒。因而振臂高呼“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

鲁迅呼唤破除两千多年来的各种专制把人当奴隶,而不把人当人的儒家正统的家族制度和礼教,建立合乎人性、富于人情、人格独立、人人平等的政治、经济、道德各个方面的新的社会关系。鲁迅思想及人格的根本特质,在自觉自己的奴隶地位,和奴隶站在一起,为争取“人”的资格而奋斗终身。

事实就是这样不幸。鲁迅纵观历史,横看世界,看出“人”是分裂的,分裂成各种群体,无论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思想与文化,各个方面都是这样的分裂,甚至达到你死我活的不共戴天的程度。

孔子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那大纲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根本特质就是“孝”和“忠”、“敬”和“无违”,即服从。孔子生在男性主宰的时代,当时的正统思想,在对待女性方面似乎已经更加严厉。孔子自许“吾从周”,可是他对于周武王的“予有乱臣十人”要强调“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他会见南子,在弟子中引起质疑,严重到孔子要赌咒发誓。这和他把女子归入“小人”一类的两性思想、社会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吧。他更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儿和侄女,嫁给他看重的人。我们不能苛求孔子要有两千年后才普及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孔子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的事实。

占人口一半的女性既然已经划入另类,那一半的男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孔子用“孝”、用“恩”建构“父父子子”的儿子服从父亲的关系。儿子在人身上依附父亲,在人生道路上遵循“父之道”,甚至“无改于父之臣”。这是根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是一条“凡是”的“纲”。虽然孔子智慧过人,看到并认识到“父”与“君”也是会有“错”,也有“非”,做出有“害”的事。身为“子”的、身为“臣”的怎么办呢?孔子的思想是可以劝劝而已,当为父为君的不听的时候,还是得服从,而且是心悦诚服、笑容满面。哪怕是历史上的错误,根本原则是不能动摇的,所以必须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历史必须遮蔽。历史之“咎”的责任不要追究,不能追究。

孔子是伟大的智者,他看到实际生活中人的差异:天赋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地位的差异,职业的差异,财富的差异,道德的差异,等等,但他采取“少数”主义。对上,他寄希望于“圣人”及其统治;对下,他采取培养“君子”路线。对大多数他要求服从。

第三,是鲁迅与孔子人生志向与人生道路的根本分歧。

1921年鲁迅在《〈域外小说集〉序》中回忆说:“在日本留学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1922年在《〈呐喊〉自序》中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新文化兴起以后,鲁迅投身其中,终身不渝为“立人”,为改变中国人,而进行“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鲁迅“立人”的基点在“下等人”—奴隶—被压迫者的解放,通过各种斗争,挣脱奴隶的锁链,废除人身依附的道德,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人”。

孔子的志向在做官,依靠诸侯的政治权力,实行他的“德政”,赐予民人以“仁爱”,再造一个“东周”。孔子的希望在圣人、仁人,而基点在“君子”。孔子终身“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地开门教学,开辟私学,造就人才,也是为了“学而优则仕”,从政做官,实行他的政治理想。

鲁迅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从事文艺创作,业余的与专业的,关心着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投身政治。辛亥革命后,他在教育部做了十五年佥事——科长,虽被诟骂为“小官僚”,其实是“公务员”而已矣。期间还在大学一中学教书,最后摆脱这一切,专业从事创作,被赞扬为“自由作家”。其实,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鲁迅对于政治家的认识。他专门论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说:“政治家想不准大家思想,而那野蛮时代早已过去了。政治家既永远怪文艺家破坏他们的统一,偏见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肯和政治家去说。”“我从来不肯和政治家去说”,这是鲁迅的原则。考察鲁迅的一生,他的参与政治、支持革命,即使和当时革命政党中的人物有个人交往,他像政治家去“参政”、“议政”的事,还没有。有的,是对政治家的政策,国民党的和共产党的,公开提出批评。

孔子和鲁迅根本不同,孔子志在做官,想利用官的权势推行他的政治理想。为了做官,孔子周游列国。孔子青年时期,做过一次官,是《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做官时间最长,长达五六年,最大,达到代理总理,政绩最显著的,是在鲁国定公时期。孔子做官行政的时间,总计也不短,特别是做到大司寇,摄行相事的高位。官场的表现和经验,可以说是丰富的。

(摘自《鲁迅与孔子》

王得后,著名作家,谱名德厚。1934年生,退休老人,汉族公民。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大学本科,不名学士。生逢其时,幸得以研究鲁迅为职业,历三十有年。缺知少识,忝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研究室,从事专业研究。研究馆员。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第二篇:高二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运用)联系生活、学习当中的事例,进一步明确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 能力方面:

鉴别能力:明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区分二者的不同。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并且认识到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抽象思维能力:这一框题中,知识的支撑点很多都是抽象的名人名言,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提升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难点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事例更具有说服力、信服力 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请看一位小学生的演讲)(多媒体展示)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一班的尚文宇,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大家都知道,目前,让人们“谈虎色变”的非典型肺炎正在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流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待“非典”这一“新生事物”,大家的态度各不相同。它就像一面哈哈镜,让胖子更胖,让瘦子更瘦。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某个地方的居民,用燃放烟花鞭炮来驱逐“非典”,还听说有在门上贴“神狗”,拦住“非典”进门的„„如此种种,可笑之极,愚昧之至。

„„

封建迷信在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的,我们生活的社会当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它不仅阻碍我们对科学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会使我们自身沉沦。

请看:(多媒体展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心外无物”──王守仁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宗教、封建迷信、邪教(学生讨论,总结)

结论:荀子、范缜、王夫之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王守仁、贝克莱、宗教、封建迷信、邪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看课本第38页漫画。)它们分别是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板书)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原因: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不同。例如:“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坛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多媒体展示)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我们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那么,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就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不同的(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板书)

通过人类长时期的实践与总结,都证明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阶段,经历了有缺陷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唯物主义发展的阶段:(多媒体展示,见图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气、火、水、土等物质具体形态。它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仅停留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上。缺陷:用某种具体的物质现象代替世界本原;具有猜测性;不系统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坚持了唯物主义;在社会发展上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缺陷:把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缺少辩证思想(机械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具体形态),是一个从不科学到科学的世界观的发展和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板书)

(1)产生条件:①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已经具备。②马克思、恩格斯主观努力、辛勤劳动。

(2)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如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问:同学们回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精彩片段)(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难点)当今人类的需求与资源的矛盾;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问:方法论的含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精彩片段)(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我国绿色GDP的提出及实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具体要求(板书)(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图片展示)

宗教是对现实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灵,更没有上帝创世说等。它是伪科学的。封建迷信思想在我国老百姓中还存在,它用欺骗等手段谋财害命,也影响着我们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请看教材P41“议一议”(学生讨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例如:我国的国情:人口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也较大,资源紧缺等等。我们只有立足我国的国情,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我们的目的。

(3)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认真精神

周围的人和事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些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能否达到目的的重要因素,坚持认真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4)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点,同时也有优点,但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这些缺点和优点,如果对自身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挫折;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以及根本分歧是什么。在哲学发展的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会指导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唯物论部分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第一课所讲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以及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第三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年学生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设计此类问题是因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复习一知识为上好本框题和复习全课打下基础。)导入新课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阂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5)“气者,理之依也。”、(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唯物主义观点,解释(4)。)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l)“心外无物”;(2)“存在即被感知”;(3)“物是观念的集合”。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同上的方法出示唯心主义观点。)“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欧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请同学们举例。)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思考恩格斯语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l)产生条件:①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已经具备。②马克思、思格斯主观努力、辛勤劳动。

(2)理论来源: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如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请同学说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第一节有关内容。)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语录,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夫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然要求,即我们应该做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已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立足现实,着重体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板书)

古人创造了观念上虚假的神灵,又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去信仰,有很复杂的原因。它的消灭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我们在一切学习和工作中应坚持的正确观点。应该自觉同有神论划清界限。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议一议”,某学生很努力,但在考试之前仍去测字算卦,以求考试过关,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它麻痹人的思想,阻碍人的行动,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而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当地实际举例。)例如: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方便等,这些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应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同人交往,周围发生的事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态度,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

认真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事情办成,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的唯物主义态度。把从实际出发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板书)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评价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到这节课为止。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唯物论。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课的内容。(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

问答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八、板书设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一、基本观点和根本分歧

二、两种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马克思现代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第四篇:孔子与现代教育

孔子与现代教育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等。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有弟子三千,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在今天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世界掀起了一股“孔子热”。

一、教学对象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首先必须是教育的对象,孔子的私学也是如此。在面对招生问题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他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所以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高富帅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一直遵循着这一主张,无论是对待富人或穷人,他都一视同仁。《吕氏春秋·劝学》说:“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这也是“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在我们的现代教育中,我们仍然沿习着孔子的这一理念,提倡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我们的国家不仅仅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并且从2008年开始实行了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这些举措都完整真实地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孔家学堂”。

二、学习态度

对于成功的教育来说,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才是促进教育成功的标志。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认为,学习首先是“为己之学”。“为己之学”是儒学的核心目标,强调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水平,成就自己的德行。孔子曾说过,要将“学”看成是修身之本,这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因此,“好学”也成为孔门对人的最高评价。“为己之学”也是对待学习的第一个态度,也是必须有的态度,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不再是倾向于期末的考核或者未来的利益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美好。其次,学习是一种“快乐之学”,这是对待学习的第二个态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把学习当成是快乐之事,把兴趣当成最好的老师,我们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泛舟,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再之,学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践道之学”。学习是灯塔,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时常会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通过我们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种在对于人是一种无形状态的提升,只有在面对真正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解决方法才是我们真正提升的体现。

三、教育目的

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目的,你把你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决定你这个教育者成功与否的标准。对于孔子来说,他的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人和君子。所谓的“道”是士人阶层赖以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他们主体精神、超越意思的体现,实质是就是士人阶层权力与利益的话语表征,与君权系统保持权力结构的张力平衡的理论依据。孔子教育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学生曾参也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可见,孔门是把教育的目的摆在了传道受业上。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说,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却无法做到真正的所谓素质教育,而是一味地关注成绩。老师们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父母以成绩来衡量他们的孩子,招聘单位也以成绩等条件来衡量人才。成绩这个数字似乎从我们识字读书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越高越好。也许在大中国,甚至世界来说,这也是衡量人才的唯一办法,也是千千万万人奋斗的目标。刚刚结束的高考又是一轮新的选拔赛了,所有的人又在新的一轮等待中期待着美好的未来。孔子还有另一个主张就是“学而优则仕”。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学习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绩,而是我们现在所提的综合素质,这与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目的。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以一个成绩、一个分数来选拔确定人才,当然也不排除走后门的。就比如每年几百万人参加竞争的公务员考试来说,名额非常有限,成绩突出的也不排除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在这些选拔出来的人中还要经历面试,而在这面试阶段就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走后门现象,这完全体现不出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和“举贤才”。

四、教学内容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孔子教学的内容也是非常全面的。孔子在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诗、书、礼、易、乐、射、御等,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教育。最出名的一个典故就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一典故说明了孔子热爱音乐,觉得音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教学内容中就有乐这一部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说明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这可以体现出孔子的教学也是以这些方面为重的。相对于古代的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如今的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绘画、体育等等学科也都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五、教学方法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也总结过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方法中的精华。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体现出孔子能够看到学生本身学习能力也接受能力的不同,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总授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能力学习和领会知识。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也沿习了这一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分为不同的年级,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学习。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还没有完整的规定可以让处于低年级但是学习接受能力已经超过高年级的学生的孩子跳级或者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孔子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要使一个人成才,就必须通过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多思考“为什么”,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这对于我们的学习也是非常适用的。

孔子的教育理论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我国现代的教育改革具体现实意义。我们的教育事业要结合世界教育的趋势,结合孔子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现代教育制度更加完善,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引用的《论语》原文: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实无不可。(《吕氏春秋·劝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第五篇:孔子与礼[推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试谈孔子与礼

原生型态的礼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礼仪(形式)与礼义(内涵)的合一,也和整个社会生活结成为一体。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于古礼之中,对其所表意义是深刻领悟而娴于运用的。因此,行其礼而其义不待说而明,“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集解》)周公制礼作乐虽有其原创性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依据于民间采风,是对当时“下民”日常生活之样态(古礼)的体现和反映,也是对古礼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到孔子的时代,古礼发生了礼仪与礼义的分离,面临着被淡忘、扭曲、修改和僭越的命运,到了濒于灭绝的境地。与当时的其他学者和执政者反礼、批礼、毁礼的态度不同,孔子对古礼赞扬备至而进行抢救、继承。他担当起了拯救古礼的历史重任,尽自己一生,抢救散失濒绝的古礼,尽量完备地搜集资料,使濒临崩坏的礼文化得以传衍久远,承续有端。同时,与当时老百姓对古礼日用而不知的态度不同,孔子是保持着清醒的自觉的,这就使他不仅保存了古礼,而且将所学的古礼融入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彰显了古礼的本质精神,赋予古礼以生命内涵。建立在原生型态的礼和周礼基础之上、经孔子聚合而重铸的古礼已不是原初意义的古礼,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孔子礼学”。本文从文化的制度层面入手,把“礼”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 及其文化意义作一系统分析,从而看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一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史记•孔子世家》)又孟厘子说:“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史记•孔子世家》)从史料记载可见孔子的家世是相当显赫的,但其祖先逃亡到鲁国之后就衰落下来,到他的父亲叔梁纥因为武功才做到陬邑宰的小官并在孔子幼年去世,因此孔子童年、少年时期是在贫苦艰难中渡过的。但是,显赫的家世显然曾激励过孔子: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这件事发生在孔子少年时期,他梦想借此机会恢复贵族身份、挤身士列却没有成功,这次挫折对一个少年的打击是相当严重的,孔子由此更加发奋努力。也许显赫的家世深刻影响到孔子的思想倾向,对家世的留恋使他对其他已往的事物也充满感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做这些游戏虽并不表示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对礼有特别的理解、爱好和什么不可思议的倾向,但对成人行为日浸月润的模仿、练习会对幼年的孔子产生影响则是显见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曾自言“十有五而志于学”(《四书章句集注》)(后引此书,仅注篇名),这说明他很早就有了明确的志向。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当时还没有职业的教师,所以他所志的学只能是自学,而他所学习的内容应该就是古礼。《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又《左传》定公四年:“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史记•鲁周公世家》:“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平王东迁以后,周礼及礼器丧失了许多,周王室礼、器之详备反不如鲁国。从历史文献记载看来,鲁国对周礼的保存是比较完整的,而孔子生在鲁国,因此学习周礼有着十分便利的条件。

周礼虽然散失而濒绝,人们乱用误用,但对礼的尊敬态度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礼是道德评价的标准,有没有“德”一定程度上也与是否知礼、守礼联系起来。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对那些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礼仪的人极其憎恶。《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因喜爱次子悼子而想立其为“适子”,但是按照礼制规定季武子应立长子公弥而非次子悼子。臧纥以“大夫之礼”待悼子从而助季武子达到了“废长立幼”的非礼目的,但这一“不相善”的行为本身也使时人“恶臧纥”、轻季武子。因此,孔子专门从事于周礼的学习,很早就为他博得了声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大夫孟厘子将死时告诫其子懿子说:“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既没,若必师之。”

对古礼的保存和解释我们不妨将其比作人类学家的工作,孔子这两方面的工作是非常系统的,他尽其所能,抓住一切机会力求对古礼进行完整的保存。《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孔子还曾专门适周学礼,《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并详细搜集了当时乐官流失的情况:“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拨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微子》)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他逐一找到这些人向其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也说明孔子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所要做的工作是何等浩繁,但他还是尽一切可能地学习。除了向此类礼学专家学习以外,孔子还很注意搜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保存的古礼:“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这种学习贯穿他的一生,他力求尽善尽美。

孔子学礼的事迹以乐礼方面为最丰富,不妨以此为例。

“大师挚适齐”,孔子曾专门到齐国向他学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处处留心,搜集古礼资料。《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据匡亚明《孔子年谱》所说,孔子此时六十九岁(《孔子评传》)。可以想 见,此时之“乐正”,无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游途中的民间采风。如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这些人,孔子之所以想与他们谈话,并不是想要向他们宣扬他的理论、说服他们,而是将有所闻也。在孔子看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孔子真正是做到了随时、随地、随人而学习,也正因此,孔子才能对周礼中的乐礼不仅搜集广备,而且深通其艺,学的也非常精深。《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而对曰:„师盖云《文王操》也。‟”所可惜的是孔子所作《乐经》没有流传下来。《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为诗三百篇所谱的曲虽然不是原曲,但各个方面一定是与古乐非常符合的。孔子所说的 “《雅》、《颂》各得其所”就是《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情况之一。可见,为《诗》谱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他所说的“《雅》、《颂》各得其所”也不是空话,当代的人类学家应该比较熟悉这种情况,费尔德的工作可说是其典范之一:“通过一种独特的美学探究,费尔德的民族志提供了有关卡卢利人情感生活的精致表述。费尔德不仅阐明卡卢利人对他们自己音乐的评论,而且还试图以卡卢利人的惯用法来创作歌曲。他把自己的作品演奏给卡卢利人听,使他们声泪俱下,他自己也因此体验到本土人情感的威力。”(《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乐经》没有流传下来,大概是当时没有记录乐谱的方法,乐曲只能靠人人相传,这样很容易变形和流失。孔子为《诗经》所谱的曲也没有流传下来,但《诗经》却流传了下来,这是由于《诗经》是固定的文字。

这是孔子在乐礼方面的情况,其他方面亦是如此。孔子就好像一个超级人类学家,他尽自己一生,主要以周礼为对象,进行材料搜集,并努力给予正确的理解和阐释。孔子所作的工作成果主要以两种方式保存了下来,一就是他晚年编辑的六经,一就是他传授的弟子,这些弟子又辗转传授或用文字记录有关材料如《论语》、《孟子》、《荀子》等。

孔子在挽救周礼的时候,不仅是要挽救周礼的形式即周礼的仪文节目,也是投入了全幅的情感和生命的。适周问礼是孔子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孔子适周对周礼固然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直接观感,但最主要的就是与老子(这里我们无意确定这个老子就是著《道德经》的那个老子。但是,我们相信,当时出现一个类似的哲学家也是可能的)的邂逅。老子当时已是一个成熟的哲学家,他经过对古礼的反思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并用自己的哲学教导(“告”)了孔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孔子世家》)二十多岁的孔子对老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孔子当时受到的思想震动之深。很早就为他博得了声名,并且也是他认为能够用来光复身世的古礼学,在老子这里却得到了尖锐的批评。老子认为孔子的方向是根本错误的:“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就促使孔子自我反省,而走上了为己之学的方向,仁学就是其结果。孔子说:“志于道。”(《述而》)“道”成了孔子为学的总方向。他不仅要学礼,而且使之有益于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说孔子的礼学以典籍和传授的方式保存下来,那其实只是其迹而非孔子礼学之本身。孔子以全幅生命将“礼崩乐坏”之周礼熔铸于一身,成为一部活的礼典,开发出一条顺承古礼的创进之道。孔子成型的人格,才是其礼学本身,因此沿其迹而求其本是我们理解孔子礼学的根本方法。二

如上所述,周礼已经散失,孔子虽说“吾从周”(《八佾》),但他搜集的周礼无论如何总是散乱的,而经其聚合而重铸之礼也已非原初意义上的周礼而是孔子礼学了。孔子礼学的基调是“述而不作”(《述而》),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下,这种“述而不作”虽然不再是原初意义的对古礼一成不变的非理性的继承态度,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但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孔子之“述”是解释性的而不是构造性的。这种解释性的工作确保了充满隐喻的古礼不致于丧失其原初的多重甚至是无尽的含义,但它也不承诺对古礼的隐喻进行了恰当而充分的解读。正是如此,一方面确立了经典的至上性,经典一旦成为客观固定的文本便不可随意变更、修改;一方面也使不断重新开始的解释成为可能。

一般认为,孔子对周礼的重要发展就是“以仁释礼”,但“以仁释礼”只能在动态中去理解而不能视为一个机械的原则。在孔子礼学中的确存在一个仁与礼关系的问题,实际上仁和礼是互相解释的。孔子对礼的理解和体悟随着对仁的理解和体悟的加深而随之加深,反之亦然,他对礼理解得愈透彻,对仁就越体之深而居之安,这样一个进程是没有终点的。但是,这样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已不可能作出具体而确切的描述,现存的文献基本上是平面排列的材料,历史的动态过程只能是读《论语》时得到的印象式的感受。与周礼相比,孔子礼学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

1、礼自内作。原生状态的礼,礼义与礼仪是合而为一的,它源于非常具体的生活环境,里边储存着对生活环境精细理解的各种信息。这样的礼在传承中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它所储存的信息渐不可解,必然地发生了礼仪与礼义的分离。礼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这就使对它的反思成为可能。孔子在对周礼反思之后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礼是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的。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 于其父母乎?‟”用亲子之爱来给予三年之丧的古礼以解释,这是企图从心理上予“礼”以根源性的情感基础,以此恢复古礼的现实生命力。孔子用心理学来解释“礼”,因具体的环境和时代的不同基本上很难解释通。从孔子的时代来看,三年之丧无论如何都是过时的,用心理学解释来恢复它的现实生命是没有效果的。但是这也是一条正确的原则,运用恰当就会有一定的成果。例如,如果仅仅是理论的兴趣,运用心理学原则可能对三年之丧作出合理的历史性解释。实际上,当孔子把心理学原则运用于对古礼的改革时,是相当成功的。《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在这方面,孔子正确运用了人的理性而不是神的理性。

2、人的觉醒。由对礼的反思,引发了孔子对人的普遍反思,由此提出了礼的本质问题,礼的心理情感基础最终被归结为“仁”。“仁”是一个在现实中从内心被把握的原则,它既是作为一个人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人成为最标准的人所追求的目标。孔子谈到“仁”的时候更多的是依据现实而不是依据古礼,这就产生了一些难以折衷的矛盾。古礼是难以理解的,而“仁”却是现实可以被把握的。因此就可能出现违反古礼却符合“仁”的现象,并且,在许多地方似乎只有违反了古礼才能符合“仁”的原则。对“仁”的选择正标志着人的觉醒。仁礼合一的上古时代是不可能重现了,重要的是发挥古礼所体现的精神实质,至于礼仪则是必须被损益的。

刘文英:《孔子作为第一个完全觉醒的人,教导人们正确地运用思想和情感,正确地行动。这些教导毫无特异之处,它们是自然而朴实的但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充分而有恒,这些教导都可以用一个“仁”字来统摄:“孔子的贡献就在于,总结中华文明原生形态的成果,把„仁‟从众多道德子目之一而提升到最高的地位,……使众多道德子目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新的整合。”(儒家文明―传统与传统的超越)》符合仁的人是完全觉醒的人,他能够自觉其人生的使命并毫不退缩地去承担它。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这个使命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既不是他人的教诲也不是天神的命令,而完全是从内心感受到的一个人在国家、社会、自然乃至宇宙中的责任。孔子自己便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孔子说这句话固然是处在特殊的情形下,但若将其视为一时的愤激之语则是完全不恰当的。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而“畏于匡”时已是五十五岁。他说“文不在兹乎”并不是狂妄之言,而是自觉其对周礼之责任,因此他才能如此说。三

古礼经由三代而汇集至孔子,使孔子作为个人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线命脉,这实在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孔子自觉到其文化使命并担当和承接了这一使命,从历史上看他也的确完成了。孔子礼学是对古礼的顺承,这使它具有了足够宏大的规模,具备了作为文化主导的潜质足以担当起文化传承的重任。作为符号和意义系统,孔子礼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效应:

1、文化效应:古礼经过孔子的熔铸,形成了一个较为一贯的意义系统。在一代一代的学习中这些 经典被反复地解读和重构,虽然有多种阐释的可能但其涵义的基本解释一定存在。这些文本即使在经历了剧烈变化的现代思想背景下来解读,其基本意义仍然不可随意改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礼学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之力是不可估量的。

2、政治效应:政治人格作为人类代表,对人类负责的自我映象,几乎决定了孔子礼学必然要与政治发生关联。公元前213年,儒士叔孙通采“古礼与秦仪”设计的礼仪被汉高祖采纳为宫廷礼仪。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事件,它一改汉建国初期杂乱无章的政治局面,对稳定政权起到关键作用,使汉朝政府开始了井然有序的运转,同时也是儒家介入政治的开端。孔子礼学的制度层面经叔孙通损益终于又成为国家的礼仪,而其价值系统经董仲舒阐述又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儒学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主导。孔子礼学与政治的互动一方面使其原初形象不断流失,另一方面也培育出一种独特的儒家政治文化。

3、精神效应:概观各大文化传统,其中都有一个值得永远保任养护的精神传统,而这些精神传统又无不可以找到一个具体的个人作为象征。在中国文化中,惟有孔子足以担当真理人格的重任。仁道是孔子对古礼进行熔铸时所揭示的文化精神,而他自己又以全幅的生命去承担这种文化精神,使其在人格上得以彰显。仁道虽是孔子从礼学中创发,但之后它就常依于主体而有脱离古礼学的倾向,儒学终于由仁礼合一而转向心性之学。宋明诸大儒自觉担当起这个仁道,形成了中国哲学的繁荣时期。从周、张、程、朱、陆、王,到刘宗周、黄宗羲,乃至清代的李颙、孙奇峰等,无不以“得实理、造实境”而卓然自立,这也充分说明了孔子所创的仁道并非虚妄。

总之,孔子礼学的宏大规模来源于关系人类存在的意义系统的古礼,这使其中蕴涵着难以估量的文化基因。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使中华礼文化得以传衍久远、承绪有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若要保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存在、成长,就不可能不把孔子礼学作为其源头之一。因此,我们深信,在这个建设的时代,重新理解孔子乃是必要的。

(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孔子是否是“复周礼”也有不同看法,因看曲辰先生《孔子对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历史贡献》一文,故把以前一篇小文翻出,以备一说,仅供参考)

下载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与孔子的根本分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20峰会前看中美合作与分歧

    G20峰会前看中美合作与分歧 2016年09月01日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傅莹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中国作为主办方将同其他与......

    企业利润与员工收入的分歧

    企业利润与员工收入的分歧德鲁克说,“企业必须有充足的利润,才能经营——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自己、对员工的首要义务。”但谈到企业利润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鲁迅与比较文学(定稿)

    鲁迅与比较文学 徐晓云 摘要: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作家与比较文学结缘的,鲁迅是极为重要的一人。他不但从中外文化比较入手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思想,而且始终以比较的眼光看待各种文......

    鲁迅与“假洋鬼子”

    从清末到五四, 中国 文化思想经历了由“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的转折。在这种 历史 氛围下,一批西式的绅士淑女应运而生,在中国文化思想舞台上独领风骚:胡适、丁文江、蒋梦麟......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论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 电子商务1601陈荣辉 【摘要】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新文化运动中向人们展示了卓绝非凡的思想精神。本文从彻底的反封建、严肃的使命感、......

    鲁迅与托尔斯泰

    “鲁迅与托尔斯泰:跨时空对话”论坛综述 2016-01-11 15:36:28 来源:搜狐文化 作者:卓光平 原标题:“鲁迅与托尔斯泰:跨时空对话”论坛综述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 2014年为纪念中法......

    鲁迅与艺术

    《鲁迅与艺术》陈丹青谈论鲁迅和艺术的关系,我想大约说几点:其一,是鲁迅的偏爱和品位。其二,是在鲁迅的时代所能看到的艺术、所能发生的艺术中,鲁迅做出的选择。第三,鲁迅和民国时......

    鲁迅与《自嘲》

    《自嘲》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古诗赏析 【注释】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