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6: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农村“三大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创新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基层“管理民主”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我市探索以“合作”为核心的农村经营新机制,正逐步成为农民创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最近,我们对推进“三大合作”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的重要意义

发展“三大合作”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原有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体制机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调研中感到,大力发展“三大合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通过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按民主管理的模式和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能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民主管理。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农民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重要原因。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培育了市场竞争主体,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让农民获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石庄镇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南通光远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642户农民种植蔬菜1500亩,2006年实现销售额264万元,盈余返还社员7.6万元,户均118元。三是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实行农村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资金、劳动力等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有利于集体经济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二、我市农村“三大合作”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形式多种多样,成效较为明显。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妥推进。至2007年9月底,全市已建206个,其中达到“四有”标准有32家,拥有社熁帷≡保常37万人,带动农户14.95万人。2006年销售农产品21亿元,拥有注册商标19个,经营服务总收入4.46亿元,盈余3373万元。市草莓协会列入全国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之一,市高明蚕业协会被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四有”农民示范合作经济组织,市利农优质生猪产业合作社等15家被命名为南通市“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推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动,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至2007年9月底,全市已组建108家,涉及土地面积3.9万亩,新增获得各类土地流转收益的农户2.69万户。三是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突破。至2007年9月底,全市累计组建34家,量化集体经营性纯资产1.19亿元,持股农民总数达26501人。

三、推进我市农村“三大合作”的思考

农村“三大合作”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基层在推进农村“三大合作”中创造的好做法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1.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领导重视、统一认识。要切实加强对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规划、制定方案,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责任明确,有组织推进机构,有推进激励措施,有明显工作成效,有成功的典型经验,从而形成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组织领导保证。要采取强化领导、业务培训、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把农村“三大合作”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在确保“三大合作”快发展的同时,更要特别重视“三大合作”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2.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三大合作”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维护、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集中最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对改革中有一些重要问题和关键环节,要过细分析,慎重研究,精心准备。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要把“资产清理”和“人员界定”作为做好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的基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确保村民利益。选举的股东代表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真正体现代表性、群众性。

3.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因地制宜、高效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以创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提高农民合作化程度,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基础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村组,土地整合后综合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村组,群众基础好、干部威信高、有能人会经营的村组作为优先组建农村集体土地股份的对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应摆脱以收入评判是否改革的标准,着力对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进行改革。总的要求是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暂不够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创新举措,加快推进,确保在解决“自发成立少、行政推动多;规模相对小、带动能力弱;合作层次少、联结不紧密;经营资金少、发展缺后劲”等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4.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依法办事、规范操作。推进“三大合作”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要规范各类操作文本,制定“三大合作”的工作流程、股份合作社章程、股权证、土地流转协议样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程序等。要重点把握群众自愿、民主协商、清产核资、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制订章程、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按照改革的基本程序,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业务培训,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对各镇(区)实施方案认真把关,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指导具体业务操作。

5.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必须创优环境,提升服务。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委农工办要强化政策宣传、业务指导、规范运作;财

政、农林、农发、发改委、规划、国土、水务、农机、金融、税务等部门要从政策、科技、资金、税收减免上,帮助扶持农村“三大合作”发展;工商部门要为农村“三大合作”社登记提供便捷服务;法制办、信访、调处中心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化解改革过程中矛盾,提供保障服务。

第二篇: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省文登市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有力地加强了农

村文化建设。

一、构建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根本上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登市立足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大力构筑农村文化体系。

构建农村文化网络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全市的农村文化工作,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市直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辅导员,组织和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健全村级群众团体和各种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这样的努力,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建立农村文化责任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市、镇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奖惩兑现。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实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健全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为此,文登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载体

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匮乏,是农村文化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文登市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搭建载体。

市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一批龙头。近几年,文登市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起了市中文化广场、召文台公园、抱龙河公园等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市中文化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节日不闲场,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化广场”。2004年,市财政投资40余万元,建成山东省第一家县市级电子阅览室,购置48000册电子图书,并加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一级馆”。

镇级强化示范引导职能,重点建好“一个中心”。文登市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镇规划建设一处包括影剧院、图书馆、农民夜校和各类游艺室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现在,全市14个镇全部建起了镇文化中心,11个镇建起了文化广场,7个镇建起了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农民文化宫。高村镇自筹资金70万元,修建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青龙河公园。开园当天,20多个村自发组成文艺演出队前来助阵演出,像过节一样热闹。

村级突出经济实用原则,重点管好“两网、一院、一室”。“两网”是指有线电视网和远程教育网。文登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有线电视网,全市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6%,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光缆远距离传输、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县级市。市电视台还专门开办了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节目。另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全市872个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院”是指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文化大院的活动。一到农闲季节,人们就自发地聚集到大院中来,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戏迷们都说:“过去一听到麻将响,手就痒痒;现在一听胡琴响,嗓子就痒痒。”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个村建起了较高档次的文化大院。龙山路街道办事处西楼居委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可容纳1400多人的大剧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旨在倡导全民读书活动,设立家庭图书角,培养知识型农民,鼓励群众“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如今,全市农村藏书超过5000册的图书室40个,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426个,总藏书量达220万册。泽库镇地处沿海,渔民长期出海打鱼,生活乏味。针对这种实际,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建立“海上图书室”,渔船出海前送上一个流动图书箱,一箱50册书,一个航次一更换。捕捞之余,摇惯

第三篇: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

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作为劳动就业总体中的特殊部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向多样化发展,促进就业手段从单纯依靠政策向法律、行政、经济、道义、教育等手段多元化发展,就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经过多年的改革,残疾人就业形成了集中就业(主要是福利企业

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及个体就业并存的就业形式。

一、我市残疾人就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我市现有残疾人3万余人,经市残联鉴定登记持证残疾人111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3%,其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持证残疾人7575人,占68%,已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有4782人,占63.13%,其中43家福利企业安置1935人,1012家企事业单位分散安置2847人。办厂、开店、从事家庭加工业的有867人,占11.45%,其余残疾人有的在家务农,从事种养殖业,还有的迫于生计不规范经营或成为无业人员,这些残疾人除了依靠家庭、亲戚供养外,大多数依靠政府、社会各界的救助。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

二、目前我市残疾人就业存在困境

1、社会就业形势竞争处于劣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市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残疾人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健全人尚未解决吃饭问题,更何况残疾人呢?致使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缴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3、就业要求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就成了遗忘群体。

4、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也是残疾人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家庭、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年龄较大的残疾人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有的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影响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三、推进残疾人就业若干对策和方向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改变残疾人就业难的现状首先得先转变认识,要通过广泛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做好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残联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现代信息网络,闹市区的固定电子宣传屏幕、宣传横幅,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专门编制了残疾人工作《政策汇编》读本,通过残疾人“十佳自强模范”巡回演讲、“残疾人在我心中”征文、残疾人事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法律咨询、“爱心·助残·和谐”专场文艺等多种形式,宣传残疾人事业,让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推进的必要性。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部门单位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和用人单位的理解,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氛围,并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按比例就业工作规定了各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自1995年浙江省政府颁布《关于推行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的通知》(浙政发〔1995〕175号)以来,我市全面推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深入,我们始终坚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向那些未达比例单位积极推荐残疾人就业。对一些单位录用残疾人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要求单位予以补办;对有些单位长期让残疾职工待岗居休或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及时指出给予纠正,切实维护残疾职工合法权益。近5年来,我市新安置分散就业954名,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7%以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已成为我市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我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平湖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更扎实的政策依据,为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铺平了道路。

3、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竟争力。第一,开展教育培训。教育是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因此,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

第四篇: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省文登市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重视维护农民的文化权益,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致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有力地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

一、构建文化体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从根本上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登市立足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大力构筑农村文化体系。[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构建农村文化网络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协调指导全市的农村文化工作,发挥宣传、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市直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实行上下联动,齐抓共促;镇级成立文体站,建立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辅导员,组织和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健全村级群众团体和各种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这样的努力,全市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建立农村文化责任体系。文登市将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市、镇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奖惩兑现。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实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健全农村文化投入机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为此,文登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载体

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阵地匮乏,是农村文化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文登市坚持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搭建载体。[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市级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一批龙头。近几年,文登市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起了市中文化广场、召文台公园、抱龙河公园等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的市中文化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节日不闲场,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化广场”。2004年,市财政投资40余万元,建成山东省第一家县市级电子阅览室,购置48000册电子图书,并加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一级馆”。

镇级强化示范引导职能,重点建好“一个中心”。文登市结合小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镇规划建设一处包括影剧院、图书馆、农民夜校和各类游艺室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现在,全市14个镇全部建起了镇文化中心,11个镇建起了文化广场,7个镇建起了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农民文化宫。高村镇自筹资金70万元,修建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青龙河公园。开园当天,20多个村自发组成文艺演出队前来助阵演出,像过节一样热闹。

村级突出经济实用原则,重点管好“两网、一院、一室”。“两网”是指有线电视网和远程教育网。文登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有线电视网,全市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6%,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光缆远距离传输、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县级市。市电视台还专门开办了农科频道,定期播放政策、农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节目。另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在全市872个村(居)全部建起远程教育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院”是指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文化大院的活动。一到农闲季节,人们就自发地聚集到大院中来,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戏迷们都说:“过去一听到麻将响,手就痒痒;现在一听胡琴响,嗓子就痒痒。”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个村建起了较高档次的文化大院。龙山路街道办事处西楼居委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可容纳1400多人的大剧场,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室”是指建立农村图书室,旨在倡导全民读书活动,设立家庭图书角,培养知识型农民,鼓励群众“少抽一盒烟,少喝一瓶酒,多买一本书,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如今,全市农村藏书超过5000册的图书室40个,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426个,总藏书量达220万册。泽库镇地处沿海,渔民长期出海打鱼,生活乏味。针对这种实际,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建立“海上图书室”,渔船出海前送上一个流动图书箱,一箱50册书,一个航次一更换。捕捞之余,摇惯了橹、撒惯了网的渔家汉子捧起了书本,既排遣了寂寞,又增长了知识。

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为了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登市还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

以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为抓手。文登市定期

举办群众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农民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文化、妇联、体育等部门经常组织民间艺术展、家庭文化展、棋类比赛、“十佳文化大院”、“十佳图书馆”、“十佳藏书家”等系列创建活动。近几年,在我们组织的活动中,有500多个单位参与,2000多个节目上演,5000多名演员登台。

发动市直机关为农民送文化。文登市根据“三下乡”要求,常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组织演出等形式,为农民送去科学技术、卫生知识和文艺节目。近十年来,共向农民送书3万多册,送戏、送电影2000多场次,送普法材料10万余份,送药品、医疗器械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为农民患者诊治3万余人次。市艺术团被称为“庄户剧团”,平均每年为农民送戏180场次以上,并对农村文艺骨干进行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乡土艺术家”。文登市还组织2000多名机关干部与2000多个贫困户结成对子,在帮资金、帮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也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送到了家家户户。

鼓励农民自编自演。文登市注重让群众登台唱主角、当明星。全市活跃在农村的文艺队伍有365个,常年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群众达到8000多人,涌现出“夕阳红文艺队”、“春晓文艺队”等一批水平高、阵容强的业余演出团体,在当地产生了广泛影响。仅在高村镇,登记在册的农村文艺队伍就有36支,农民文艺骨干400多人。天福路街道办事处30多名农民还自发组成了京剧社,每周活动两次,并到市中广场搭起戏台,举办京剧演出周,连续七晚演出传统京剧折子戏和现代京剧选段,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文登市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积极发掘民间优秀文化艺术,形成了“文登学”和鲁绣工艺两大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

光大“文登学”,弘扬传统文化。文登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千百年来,文风浓郁,人才辈出,素有“文登学”的美誉。文登市把光大“文登学”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大力培养热爱乡土的文化氛围,出版了《文登学人》,推出了大型人文专题栏目《话说文登》,并在秦始皇东巡的遗址上建起了召文台公园,使崇尚文化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传承鲁绣艺术,弘扬民间文化。文登是“鲁绣之乡”,刺绣技艺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遍及所有乡村。为把这一民间工艺保护好,文登市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培植,发挥云龙、艺达等五大纺织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动千家万户大搞刺绣加工,增收致富,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绣工已达10万多人,其中涌现出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太为代表的设计高手、工艺能手1000多人,先后开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新针法、新工艺1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连续两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产品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代表作品成为馈赠国际友人的艺术珍品。文登因此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工艺家纺名城”。

第五篇:苏州农村“三大合作”

苏州农村“三大合作”——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实质就是要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前提下,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苏州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民生富足,思想开放,作为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面对率先发展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实践,取得很大的成绩。其中,以“三大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民集体致富和整体迁移身份的载体,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对苏州的“三大合作”组织的剖析

1.“三大合作”——实践的产物和理论的印证。

所谓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就是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改革,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富民强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其改革成果主要包括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种基本类型。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市把深化农村“三大合作”改革作为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富民、强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作为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农村“三个集中”进程的关键举措,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得到全面推进,改革得到不断深化。截止2009年底,全市累计成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2821家(数据来自苏州市农办,下同)[1],入社农户104.77万户,其中,99.25万户拥有股份,分别占全市农户总数的95.6%和90.6%。农民投资入股或享有资产量化的股金总额接近160亿元。以农村“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逐步成为苏州农村继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之后第三股正在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

目前,以农村“三大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经逐步成为苏州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基本组成来源,成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苏州农村发展以“三大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不是偶然的,是在特定的历史、人文、经济、地理环境条件下,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在苏州经济社会率先发展过程中,对现实问题的求解尝试,是对“小农”生产方式的扬弃。同时苏州“三大合作”的实践也正印证了恩格斯对小农经济的预言:“我们的小农同过了时的生产方式的任何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2];“当我们掌握了政权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无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3]。可以说,“三大合作”是在生产力发展之后,对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

2.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解决了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促进了农民身份和收入的多元化,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展。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是以原村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折股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形成的新型合作组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明晰了村级集体资产权属关系,完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分配形式,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这种合作社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参照现代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建立以理事会和监事会为核心的合作社治理结构,实现权责明确,利益与风险共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初级形式。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相比,苏州农村集体经济相对强盛,乡村都有一定数量的集体经营性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集体资产不能明晰到各个农户头上,势必会造成权力主体意识淡化,监督保障乏力的情况。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恰好能够正确处理权力主体与集体经营的矛盾,通过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使之逐步摆脱对农村和农业的依赖,为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创造了条件,为农民市民化,收入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从2001年8月吴中区金星村率先进行改革试点并组建全市首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以来,改革得到全面推进。至2009年底,苏州已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1130家,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0%;入社农户94.73万户,合作社股金总额102.65亿元。未启动这项改革的村,也将在2010年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制定章程、建立组织等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工作,为今后创造改革条件和实现股份分配奠定基础。

3.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为探索创新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由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适度集中进行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然后,根据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对内或对外公开招标等形式落实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或从事其他二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内在缺陷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为:小规模与集约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3]。促进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土地股份合作社顺应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明确农民土地股权的前提下,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民的专业化分工,大大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农民除获得土地分红收入外,还可以让大多数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专心从事农外就业或创业,大幅度提高非农收入,通过吸纳当地剩余劳力及中老年农民从事必要的农田管理,农民还可获得一定的打工收入。因此,土地股份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苏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看,农民承包土地入股以后,一般会享受每亩300—1000元的保底分配,经营效益好的合作组织,实施二次分红。土地入股的农户优先在合作社打工,获取每天不少于30元的劳务收入。从而使农户与合作社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有效地实现了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有机结合。至2009年底,苏州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577家,入社农户28.89万户,入股土地面积69.99万亩,其中,92%以上仍从事一产经营。

4.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农民专业与兼业的矛盾,沟通了农村三次产业的联系,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明晰农户私人产权、保持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农技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养能手、经纪人大户等牵头,联结在一个或几个农业生产领域、从事同一农产品的产、销农户在生产、流通、技术、资金等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组建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由从事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在产前、产中或产后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上开展合作,内部实行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进行销售等几个统一,不但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经营时的限制问题,完成了农户单一经营与进入专业市场的对接,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专业化与兼业化的矛盾,带领农民开展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优化了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品种,推动了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向二、三次产业的延伸,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了资源在城乡之间的统一配置,拓展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领域和新空间,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使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现实。

至2009年底,苏州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12家,累计入社农民12.67万人,还带动非成员农户15.2万户。2005年3 月12 日,吴中区金庭镇(原西山镇)衙甪里村的38名茶农,共同发起设立了他们自己的合作社——苏州市吴中区西山衙甪里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并获得了吴中工商局颁发的全国首张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在运行中,入社农户分工合作,种茶、采茶、炒茶、储存、运输、销售,这一系列的流程均有不同的人员负责。正因为茶农“抱团”,制茶、售茶的成本低了,茶叶的品质高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茶农们获得了真正的实惠。2008年3月22日,吴中区东山镇、金庭镇7000余茶农再次“抱团”,29个合作社合并成两大联社,工商部门为合作联社颁发了全国首批营业执照。这两个联社分别由17家、12家合作社组成,入股农户分别为3658户、3365户。合作联社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在镇一级范围内,从质量标准、证明商标、包装装潢、宣传策划、销售窗口、指导服务六个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既保持了单体合作社的自主活力,又促进了合作社之间资金、人才、技术、土地、品牌、销路等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茶叶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碧螺春茶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三大合作”对苏州城乡一体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大合作”改革给苏州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1.农村市场化

市场化程度是区分城乡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征是明晰产权,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的关键也就在于明晰产权。这些年来,“三大合作”通过明晰产权,优化配置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为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培育发展载体、转变增长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沟通城乡一间的经济联系,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2.农民组织化

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创新了农村经济发展形态,实现了农村基本经营方式经历了由“统”到“分”再到“合”的螺旋式上升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主体地位大幅度提高,开始走上“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的共同富裕之路,为农民向市民和农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创造了组织条件。

3.农民收入多元化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苏州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希望所在。社区股份合作完善了集体收益的分配机制,确保了农民享有集体收益的分配权。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当年能够按章程进行股份分红的合作社总数逐年递增。统计显示,2009年全市社区股份合作社当年净收益用于分配的比例大致在30%至40%,基本股东年均股份分红在300元至1000多元不等。农民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已超过80%,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投资性收入、政策和转移性收入成为新的增长点,农民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其中,财产性与投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已由2005年的不足5%提高到目前的33.2%。

4.集体经济扩大化

富民离不开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和发展,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和发展集体经济找到了新路。苏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快股份固化改革,科学界定比例,规范收益分配,提高分红水平,使农民与集体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尤其是社区股份合作社,把集体存量资产量化给农民,非但没有削弱集体经济,反而通过股份量化使农民直接参与管理,规范二次分配,保障农民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2009年,全市村均收入389万元,其中,有98个村收入超千万元,13个村收入超3千万元。村级总收入中,资产、资源性收入占比明显提高,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5.农业经营方式规模化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率先碰到了土地经营规模零星分散,茬口布局难以统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快了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步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创造了条件。2009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7133 hm2,农业规模经营面积89867 hm2,分别占全市承包土地面积的60.4%和 55.9%。全市已建成14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64个千亩以上示范区,“四个百万亩”的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08800 hm2,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1333 hm2。

6.农村管理民主化

通过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建立起来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建立“三会”组织,健全“三会”制度,从制度上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管理。改变了过去农民无权参与管理、干部决定一切的状况。通过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三会”制度,并辅之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开辟了农村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把基层民主管理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新的境界,农村民主管理和农民权益保护发生了积极变化,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以上六个方面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了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与经营方式,缩小了城乡间发展差距,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

成员的合法权益,解决了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三大合作”是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之路

1.“三大合作”确实是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苏州的实践表明,在加快构建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大合作”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依靠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和与发展,苏州农村已初步形成了集体与农民持续共享资源增值收益的利益机制和持续增收长效机制,苏州农民已开始走上一条“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的新的共同富裕之路。2003年以来,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增幅超过了10%。其中,来自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是农民收入中增幅最大的项目,为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贡献了相当的份额。2009年苏州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87元,与全国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持平,是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3倍。收入构成中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达到33.2%,工资性收入达到35%,说明收入构成渐趋合理,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城乡人均收入比约为2:1,低于江苏的2.5:1,更低于全国3.3:1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苏州不断创新实践,在更多的层面上打破了“二元结构”制约,使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居民在先进和谐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中加速融合,实现全面的社会保障,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同等的就业体制,方便的公共交通,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在越来越多的均等化公共服务中,享受着同样的幸福和舒适。通过在广大农村推广“三大合作”确实是一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靠途径。

2.“三大合作”较好地贯彻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形成的各种新型合作组织既有家庭经营的延伸,更有集体经营的拓展,把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全力,相得益彰。这种新的经营机制充分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农民面临的“想的是致富,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愁的是销路”的困惑,是在新形势下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这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能够动员和组织绝大多数的农民赶上现代化的正途,能够始终维护农村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这是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及南美、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无法做到的。回顾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可以知道,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是以对农村和农民的简单挤压,和土地兼并实现的,其中不乏激烈的社会动荡。近几十年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样没有很好地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不论是东亚还是拉美,工业化的后遗症依然很多。譬如大城市的贫民窟现象就是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社会丑恶现象。可见,农村“三大合作”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解决了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提高了农民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和谐发展之路。

3.“三大合作”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的社会实验,其主体价值观是由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共同构成的。目前来看,集体理性与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都经历了比较痛苦的过程,城市贫民成为多数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副产品,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应该尽力避免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以“三大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有组织过度。这种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法人实体,培育了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合作共生意识,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了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积极稳妥的现代化。这种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与路径在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少见的。因此,“三大合作”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苏州科技学院 陈俊梁 陈瑜)

下载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推进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我市推进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2月,市交通运输局在南通市率先成立了如皋市乡镇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所,全面开始履行乡镇辖区内运输、公路、港口、航道、内河交通......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省委孟书记......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

    关于我市农村老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

    我市农村老龄工作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十多年来,历经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走过的是一条坎坷之路。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村老龄问题所作的沉重思考和焦虑。随着......

    宿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实践与思考

    宿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实践与思考 本站收录时间:2006-11-14 11:44:26 自2000年8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位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宿迁市......

    如皋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探索实践(5篇范文)

    如皋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探索实践 如皋党校课题组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高效、农民增收,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皋市政府积......

    农村文化礼堂实践与思考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本省年度十大......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