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 12.26关于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情况介绍(范文)
关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情况介绍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关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编制和一期工程前期工作的复函》,明确在连云港布局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一、关于石化产业基地规划思路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正在开展5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工作,力争2014年6月底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主要思路为:近期(2015 年),开展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1600 万吨炼油+120 万吨乙烯+100 万吨芳烃);中期(2016-2020年),建成炼化一体化一期工程,启动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2000 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120万吨芳烃)前期工作;远期(2021-2030年),炼化一体化二期工程建成投产,通过深度优化改造,基地最终形成炼油5000万吨/年、乙烯330万吨/年、芳烃3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建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二、关于项目建设的环境与条件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是国务院明确批复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主要实施载体,已达到“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主要的特点和优势有:
港口岸线:港区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116个大中型以上泊位。截止目前,已建成徐圩港区10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各一个,30万吨级深水航道及原
—1—
油码头2015年建成投用。
土地资源:新区拥有194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其中石化产业园84平方公里),属于工业用地,非常适宜布局和发展临港大工业。
综合交通:已建设配套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可实现海河、海铁联运。
配套设施:目前已经建成投用供水能力9万吨/天自来水厂、处理能力3万吨/天污水处理厂、2座220KV以上变电站以及一期装机容量为120MW的热电中心。
三、关于投资合作主要政策
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了徐圩新区财税、投资、土地、开放、金融等领域的优惠政策。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支持各类所有制主体参与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取消对于投资项目主体的所有制限制,促进民营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基础能源行业,同时,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申报程序将会简化,这是国内外石化企业投资的有利时机。
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类主体入驻基地,共创石化产业新优势。
—2—
第二篇:徐圩建设近况
沿海开发
规划对接:高起点定位发展目标,确定2009~2020年“三三五”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或高于全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中间集团。对接争取重大事项,赴省进京拜会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将连云港市沿海开发有关政策诉求上报并争得支持。推动申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报税港区,推进大型钢铁基地、炼化一体化、徐连客运专线、空港开放等一批重大事项纳入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徐圩港区防波堤、徐新公路、港前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省政府支持。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可研报告由省政府与中石化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组织沿海开发一周年系列活动,强化沿海开发宣传、推介和招商。跟踪落实21个沿海重大签约项目,国电年产600台(套)1.5兆瓦风电设备制造、东海晶海洋2000吨多晶硅等项目建成投产。新电公司超临界第一台机组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田湾核电二期3、4号机组扩建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投资额均超过百亿元的盛虹醇基多联产、珠江钢管、环球铜业、亚邦离子膜烧碱等一批重特大项目落户建设,大型石化、钢铁基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徐圩新区开发全面启动:搭建产业承载平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徐圩新区开发全面启动,编制完成新区战略规划及先期启动区控制性详规,完成道路保通66千米,重点设施房建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工程、云湖开挖以及应急抢险等四大工程,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年产380万吨的高性能钢管项目和年产41万吨镍合金新材料项目在内的9个临港产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总投资达814亿元。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水航道工程快速推进。主体港区15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航道先导试挖工程完成阶段性目标。连云港区航道20万吨级货船可乘潮进出港区;徐圩港区航道完成短期回淤观测。码头泊位建设成效明显。30万吨级矿石码头、庙岭三期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12个生产性泊位建成投产。旗台作业区防波堤抛填2010年净进尺3075米,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取得省政府支持加快推进;赣榆港区防波堤开工建设,灌河口航道整治有序展开,燕尾港3万吨级散货码头加快实施。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南疏港、东
疏港通道和内河港中云台作业区一期工程。连徐铁路电气化改造竣工,通榆河北延工程竣工,盐灌船闸竣工通航。连临高速江苏段建成通车,连盐铁路开工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连云港新建段、赣榆段路基基本贯通。东部城区金港湾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金海国际商务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完成主体工程,新增抛填陆域15平方千米,起步区胜利湖、海州湾商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完工;新海城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加快实施。
徐圩新区
概况: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是连云港市“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一心三级”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467平方千米,其中徐圩港区约74平方千米,临港产业区约175平方千米,东辛农场218平方千米;海岸线28千米。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徐圩新区总体战略定位为:立足深水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构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级。徐圩新区将重点发展石化、冶金、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港口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两轴八区”,“两轴” 为沿徐圩大道形成的城市发展轴线和沿226省道形成的产业发展轴线;“八区”分别为徐圩港区、云湖商务核心区、钢铁产业积聚区、石(煤)化产业积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综合物流服务区、研发和生活服务区以及生态农业示范区。行政区划调整:9月27日,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0]46号)和连云港市《市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连政发[2010]128号),灌云县管辖的东辛农场、海军某部队农副业基地调整划归徐圩新区管辖,管理权限不变。徐圩新区规划面积由267平方千米扩大至467平方千米。徐圩新区成立徐圩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局、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和国土分局,对管理区域实施管理和服务。
基础实施建设:2010年,徐圩新区克服石料资源短缺、国家金融政策调整的重大压力,全年累计实施重点工程70项,完成投资32.7亿元,完成道路保通66千米,重点加快以30万吨级航道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建设,226省道、徐圩大道、港前大道和中通道等对外路网全面拉开框架,云湖、复堆河等6大水利工程
建成投入使用,徐圩大道复堆河桥、纵五路复堆河桥等6座景观桥梁加快推进建设,32千米水电气管网敷设全部完成,水厂、污水处理厂等BT项目市场化运作启动建设。
房建工程:1月,徐圩新区计划投资3.61亿元用于打造十大房建工程。截至2010年底,徐圩社区、半岛会所、清洁技术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指挥塔、综合会馆和云湖商务服务区6栋会所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开工:根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任务要求,徐圩新区策划完成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清洁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一心、两基地”实施方案。其中,作为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的先导工程—清洁技术产业化基地于9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重点建设中试和标准化厂房、研发办公楼等。
产业项目招商:深化主导产业基础研究,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石化产业园区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炼化一体化、钢铁、装备制造、IGCC、现代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专项研究完成。2010年,徐圩新区设立北京、上海、南京3个代表处,设立上海招商展示中心,在北京成功举办沿海开发合作论坛。截至2010年底,成功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900多亿元,其中正式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814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包括总投资230亿元、年产120万吨烯烃和总投资52亿元的PTA(对苯二甲醛)项目。全年完成注册资本7.6亿元,实际内资到位2.45亿元。
银企合作:通过银行信贷、土地运作、项目运作、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广辟投融资渠道。面对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调控政策,变更注册徐圩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净资产总额32亿元,总资产48亿元。全年新摘牌土地293.38公顷,完成土地资源注入209.31公顷。编制完成徐圩新区主干道路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徐圩新区路网管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3个重点项目的包装工作。争取项目融资贷款14.6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10.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4.36亿元,获得银行授信354.9亿元。
第三篇:徐村圩水面承包合同
徐村圩水面承包合同
甲方:芜湖县湾沚镇宋兴村徐村圩
乙方:王以成、徐德军、徐德宝
为了发展水面养殖业生产,充分利用水面资源,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经充分协商后,达成以下合同条款:
一、甲方将所属徐村圩水面(150亩)交由乙方承包经营,在合同期内,乙方对承包水面只有使用、经营、受益权。
二、本合同期限为五年,自2013年1月20号至2018年1月20日。
三、本合同期内,乙方共计向甲方上交承包费人民币贰万贰仟元整。上述承包费自本合同生效后,乙方一次性支付给甲方。
四、在合同期内,乙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乙方在承包期内发生的债务均由乙方承担和处理,与乙方无关。
五、在合同期内,根据水面的自然状况,甲乙双方约定,不论发生何种自然灾害,乙方均不向甲方要求减免承包费或提出补偿,但甲方同意乙方在承包期满时,乙方可排干河水,清塘捕鱼,排水电源由甲方提供,但供电费以及人工费用等均由乙方承担。
六、在合同期内,甲方需排水时,应事先通知乙方,让
乙方做好鱼苗防逃准备工作,但乙方无权干涉甲方排水,如遇干旱年景甲乙双方可协商从外河饮引水抗旱。
七、甲方应维护乙方合法利益,如发现他人偷、毒鱼等行为,甲方应当大力支持并协助乙方看管水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害乙方合法利益,如遇侵犯或损害,甲方应积极协助乙方向有关部门要求予以解决。
八、在合同期内,如国家需要开发征用,则本合同无条件终止,并且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乙方相应赔偿。
九、本合同生效后,甲、乙双方均应守信,如有违约,由违约方支付总承包款的50%作为违约金给守约方。
十、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
十一、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宋兴村保存一份。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见证方(签名盖章):
2012 年月日
第四篇:兰州新区介绍
兰州新区介绍 兰州新区的设立正是在兰州自身谋求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兰州新区选址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外的秦王川,西距兰白经济区中的白银市正好70 公里,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72 公里。可以看出,兰州新区区位优势较兰州老城区更加明显,完全契合国家战略规划中对于兰州发展的要求。因为在构建兰白都市核心经济圈中,兰州新区与兰州市老城区以及白银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等边金三角,将兰州与白银无缝的链接在一起;而在构建“兰西经济带”中,兰州新区较老城区距离西宁更近,进而可以辐射到格尔木,使得“兰西经济带”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最后,兰州新区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57公里,在兰白实现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都市圈后,也可以辐射宁夏部分地区。没有理由否认,兰州将会成为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兰州新区又是兰州的特区,是全省集中发展的战略高地,因此,兰州新区的成立与发展是兰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选址秦王川,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的新区相比,兰州新区或许是距离老城区最远的新区。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郑州市区东部)、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谷滩,地处南昌赣江之北,与南昌南部的主要城区隔江相望)、贵阳金阳新区(离主城区仅5 公里)。这些新区有一个共同点的特点,那就是新区离老城区相对较近,是老城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要
求。因此,这些城市新区可以通过“老城带动新城”的模式加以发展,由于新区与老城空间距离较近,因此,新区的物流、人流等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新区人气、商气的聚集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兰州新区的选址却在北距兰州老城区70 公里的秦王川。事实上,选取秦王川作为兰州新区,本身就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选择的独特发展路径。首先,兰州市现有城区受到地形限制,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导致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无法集中落地;其次,与其他城市利用老城带动新区发展不同,正是由于兰州市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兰州市做出“跳出老城,建设新区”的战略决策,引用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的话说就是:“跳出兰州思考兰州,跳出兰州谋划兰州,跳出兰州发展兰州”,这一系列“跳”字反映出兰州新区的特殊性,即:它是要依托“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通过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来达到整个兰州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省内实现“中心带动”作用,在西北实现辐射青海、宁夏两省(自治区)的功能。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要发挥其“中心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其自身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从无到有的经济发展,其基础则是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个距老城区相对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域,兰州新区在初始建设阶段面临着交通体系构建的挑战,只有将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通道迅速打通,克服新区与老城之间空间距离较远产生的困难,新区的发展才有前提,新区的建设速度才会呈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依据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2011-2030)(以下简称为《规划》),兰州新区对外交通规划为
“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廊道。其中,“三纵”包括: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 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以及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是指白银至中川的高速公路;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以及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划》中数次提及兰州中川机场,实质上,兰州新区的选址就是在兰州中川机场所在的中川镇,新区的发展规划将中川机场区域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片区加以定位,是新区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先决优势。依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兰州中川机场定位为西北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并已于2010 年12 月实施了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飞行区标准至4E,扩建航站楼和站坪。结合《规划》中建设兰州中川机场免税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基地,其目的是为了将中川机场提升为立足西北、面向中西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国际机场。因此,兰州新区的选址虽然离老城区较远,但是其优势在于,一旦与外界的陆路交通体系建立,那么将会实现新区与老城的共同快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依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新区与老城之间的陆路交通构架将会在短时间内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得到完善。首先是于2010 年12 月与中川机场改扩建项目同时开工的“兰州—中川机场城际铁路”,届时,从拟建的兰州西客站引出,只需15 分钟即可到达中川机场,也即新区所在地;其次是兰州老城区到新区的三条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三条公路将会是
目前沟通兰州老城与新区的主干要道;最后,将于今年开工建设的兰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以及兰州西客站在未来3 年将会与在建的兰州—中川机场城际铁路一同将兰州市主城区与新区以及中川机场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新区对外交通的主架构。
第五篇: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介绍
项目名称: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
项目介绍: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常州产业基地”)是由常州高新区孟河镇人民政府联合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携手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特色零部件产业基地,旨在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产业基地。
常州产业基地总体提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前期启动2平方公里(3000亩),位于常泰高速,338省道与238省道交汇处,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它将重点引导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资源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业务领域广泛,人才资源丰富,品牌信誉良好等综合优势,不断调整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源布局,推进行业整合进程。
常州汽车零部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已拥有黄海汽车、东风汽车和日本电装、普利司通、高博能源、麦格纳、星宇车灯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孟河镇作为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汽摩配名镇、江苏省100家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已拥有各类汽摩配件生产企业60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齐全的配套和良好的产业集聚度。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绝佳的行业发展机遇和常州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作强、做大常州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带动零部件产业升级的需求下孕育而生的。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合作,组建了常州中汽零部件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运用专业化得团队,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打造一个“筑巢引凤”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基地,政府提供较为优惠的扶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利用行业地位、品牌优势,双方共同招商引资,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产业基地,确保后期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常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发展方向,即建设汽车灯具、中高端汽车电子件、汽车用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物流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研发检测中心。产业基地以“自我发展与招商发展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结合、配套市场与售后市场相结合、主导产业与相关工业相结合、整机厂带动与零部件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常州周边地区及关联行业的迅速发
展,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
预计2013年产业基地可初步建成,未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5年产业基地可实现工业产值1200亿元,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集团企业,形成几个国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拉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
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的成功建设意义巨大,不仅为当地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提升常州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地位,也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发展带来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