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行业:优质企业或大行业发展黄金时期
医药行业:优质企业或大行业发展黄金时期
国务院近期也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其中医药工业属于改造提升的消费品工业范畴,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的目标高于《转型升级规划》提出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的目标,显示出医药行业的成长潜力。
“十二五”期间,伴随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将保持与“十一五”大致相当的水平,这意味着优质企业将更好更快成长,市场份额将加速集中。《规划》提出,医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分别为20%和16%,而“十一五”的增长情况分别为23%和15.4%。由于“十二五”工业总产值基数大于“十一五”同期,20%是一个常态化的增长率目标。同时,到2015 年,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比将达50%以上,销售收入超500 亿企业达5 个以上,超百亿企业达100 个以上。2010 年制药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0 家,50~100 亿元的有17 家。2010 年我国制药工业百强集中度为43.40%。由此可见,未来5 年不仅是制药工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阶段,更是优质企业领地扩张、加速成长、强者恒强的黄金时期。
第二篇:企业在改革发展时期
企业在改革发展时期
基层员工思想动态解析
王 侠
自去年以来,赤峰热电厂四期工程全部投运,新投运机组给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带来严重威胁。同时,新投机组的电量、电价尚未得到落实,企业经营压力十分沉重。企业安全形势严峻,企业实行“订单式”管理,对企业员工收入带来影响。企业发展形势不利,将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发展前景的瞻望。企业在困境中的发展摸索,也正是员工思想观念发生转型的过程。作为在企业中负责员工思想动态的分析者和把握者,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和引导员工的思想行为,推动员工实现自我嬗变,让员工有意识地与企业同担当、共命运,本文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分析基层员工思想行为方式,藉以寻找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一、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基层员工思想行为分析
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在摸索中前行,会遇到很多困境。而基层员工思想动态波动是最为敏感的核心问题,它足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或阻碍力。下面将结合基层实际情况,从观念、压力、动力、凝聚力、执行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思想行为特征。
观念分析: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电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员工由于受其学历和素质技能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员工很难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在发展,而员工素质没有提高,势必会有优胜劣汰之险。员工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更多关注。所以部分员工会继续提高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机遇来临之时,拓宽自身发展的空间。部分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比较长,在原计划经济模式下其自身价值观、生活观、工作理念等形成定式,适应企业改革的能力比较脆弱,因此对改革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员工思想懈怠,工作热情较低,工作效率下降,有拣日撞日之想,不愿为适应企业的改革发展而改变自身。压力分析: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境,企业四期B厂#2机组没有核准,企业经营压力日渐增大。企业压力大,势必会把压力传递到基层员工,会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基层员工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经过改革,人员压缩严重,但生产任务繁重,工作强度较大;二是实行“订单式”管理模式,绩效考核到人,直接影响其业绩和收入;三是企业发展对员工素质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其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显得不足;四是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调整,对小企业发展不利,员工对企业信心不足。因此在经受以上重重压力的状况下,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的挑战。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惶恐心理严重,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所降低。
动力分析:一个人没有动力,很难把工作做好,一个企业没有动力,将不会有前进的可能。所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动力和支持。但是基层员工由于受到待遇、压力和认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部分员工工作动力有所降低。根据基层思想动态反映出现的状况显示,影响基层员工动力的因素为:工作认同度、福利待遇、晋升空间、政策原因、学习机会、工作氛围等。以上因素,员工对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的影响最大,当然这受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影
响,但也受到员工自身主观认识的影响。综合来看,员工的工作动力与企业的改革发展要求不太相符。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工作热情不够,工作效率较低。
凝聚力分析:员工的凝聚力受企业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等因素影响较大。应该说,以前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企业文体活动较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机会也较多,工作氛围较好,员工的凝聚力也较高。但是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员工面对日益繁重的生产任务,企业文化活动随之减少,员工之间沟通机会和时间减少,工作氛围变得紧张,同时企业改革也对员工带来了种种冲击,比如绩效考核的推行,对员工的关系和对企业的凝聚力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目前两种用工形式并行,正式员工感觉待遇在下滑,劳务用工认为企业无法给予公平的对待,这对员工的凝聚力也形成了冲击。而且企业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忙于应对竞争和发展,对员工的关心也显得十分不足。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员工凝聚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或者说员工目前的凝聚力远远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执行力分析:执行力不足,企业的制度落实和经营效果就大打折扣。目前,基层员工的执行力状况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上为员工的认识问题,即对工作是否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客观上受到管理方式和员工素质技能的影响,即管理是否合理、流程是否顺畅,员工素质技能是否能够满足工作执行能力的要求。整体来说,基层员工的执行力不够高,这主要还是受其主观认识和观念的影响,即使管理再科学,素质再高,员工主观认识不够,不愿自觉努力执行,其执行力也将无法提高。因此,企业也认识到员工的执行力问题是企业经营好坏核心问题。
二、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基层员工思想动态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基层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素质、工作热情等方面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面对这种差距,才能更好地解决员工思想问题,保障企业具备良好的思想支持和动力支持。
1、实施教育策略,推动基层员工思想观念转变
要想让员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必须采取以教育为先的方式,推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一是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形势教育,让员工认识到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增强员工的紧迫感。今年,厂党委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安排了主题形势任务教育。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员工为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助动企业安全生产而肩负起本职岗位重责。二是强化对基层员工的危机教育,目前企业生产任务完成形势异常严峻,新投产机组因各种原因出现非停现象,安全生产受到威胁。新机电量、电价尚未落实,新机投产就面临亏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是为生存而战的严峻时期。三是树立员工信心,要让员工明白企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大家增强信心,携手共度难关。通过以上教育活动,让基层员工切实认识到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虽然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但是企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开阔,从而让员工在深刻认识环境的基础上,坚定信心,实现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重视沟通,强化思想观念转变的有效性
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不断教育和强化的过程。因此,在实施教育策略的基础上,要重视沟通的作用,变员工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通过多向沟通,强化思想教育的效果。企业通过召开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厂长联络员会议、厂务公开等多种渠道,倾听员工的声音,解析员工的疑惑,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在生活、工作上关心员工。其次,通过厂内网络新闻、企业简报、电视新闻等多种宣传形式,及时传递国家、集团、企业的政策方向和信息等,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同时,基层管理人员要多向员工灌输思想观念转变的意义和方向,多了解员工的想法,及时消除员工疑虑,引导大家和企业发展的思维保持一致。激发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的激情,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最后通过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加基层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大家通过交流和探讨,相互影响,相互提高。
3、强化激励效果,将基层员工的思想压力化为动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有压力并不是坏事,但是压力必须有一个度。压力适中,有利于员工有紧迫感,会使员工自主地把工作做好、做快;但是压力过大,对员工的要求过多时,会使员工有抵触情绪,从而使工作绩效降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员工的压力问题,企业要强化激励形式,将员工的过高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考核体系,丰富激励手段,如通过工作轮换、岗位竞争、增加学习机会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全面提高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动力。对于企业能为员工解决的问题,企业必须尽快为员工解决,对于员工主观认识造成的必须引导员工通过学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增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坦然接受企业现状的事实。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员工应变改革的能力
在推动基层员工观念转变的基础上,还必须增强员工应变改革的能力,包括员工本身的素质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一是加大观念意识培训,引导员工主动了解国家政策信息和集团发展方向,建立大局观,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认识企业发展面临形势,扩大自身视野,以主人翁的精神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认识问题。二是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增强员工适应企业内部竞争形势的需要。三是要加强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培训,通过研讨、团队活动等,增加员工内外部交流机会,促使员工突破原有惯性思维局限,树立信心。
5、实现文化引导,持续提升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对战略的制订和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一是要推进创新文化。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要积极倡导企业员工尽职尽力,努力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要推进执行文化。执行文化关系到企业发展进程的速度。对此,企业要让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明确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将其落实到人,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不断提高执行意识,将个人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执行文化之中。三是要文化渗透。今年东北分公司提出了安全文化和廉洁文化。企业通过制定实现“安全年”的战略目标,增强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全国“安全月”活动的开展,加强员工安全形势教育,明确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在企业网络主页开辟新闻专栏,出版“安全月”专刊,在厂区重点位置重新设立安全宣传版画,制作安全温馨提示板,制作安全标语等,多渠道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开展贯穿全年的廉洁自律警句、温馨提示征集活动。把员工自己创作和推荐优选的廉洁自律警句格言,在网上开辟温馨提示栏目。与各党支部、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工。坚持每月组织高危管理岗位人员总结和填写高危岗位廉洁自律情况自查表等,时刻营造出良好的廉洁自律氛围。
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状况,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热情,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第三篇: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这是一个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光荣群体:他们大多伴随共和国诞生,凝聚着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
这是一个被称为“经济顶梁柱”的中坚团队:他们数量不过百余家,却是各领域各行业的排头兵,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中央企业。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收均实现翻番,企业的活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5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一系列大事难事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披阅风雨,卓然而立。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央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出一曲瑰丽的时代壮歌。
骨干中坚促发展——抓机遇、迎挑战,中央企业的实力和效益持续增强,有力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刺苍穹,将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
在发射成功的那一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却并没有松一口气:“我们的工作还在继续,后面还有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还有一系列航天任务。”
航天科技是高科技产业,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央企,我们的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马兴瑞说。
马兴瑞的话,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独特地位和作用。
中央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也是国有企业的骨干。
国企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上世纪90年代,以国企改革脱困为标志,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相继启动;从2003年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调整,众多国有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中型劣势企业逐步退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央企业层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赵欣说。
这是一组最新数据:
——到2010年底,全部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8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621.5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一;
——中央企业目前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以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
——中央企业承担着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约占全国8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0%……
国之大企,国之根基。
“中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为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百姓生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发挥关键作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直接导致一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粮价又大幅下跌。然而,与国际粮价“惊涛骇浪”相比,中国粮价始终保持平稳。中储粮总公司坚决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跨省移库等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市场波动。
“作为中央企业,就要想政府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说。
不论在哪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每天清晨的“必修课”是三张报表,一张记录了最新的全球石油价格、美元指数,一张是全球天然气价格以及我国进口天然气情况,最后一张则是公司、全国和全球的大事要览。
石油与百姓生活、与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执掌全球第五大石油公司这艘“航母”,蒋洁敏每天都要从这三个角度审视中石油。
“每天赚多少钱并不是我最关心的,但哪个地方少了油、缺了气,则万万不可!”他说,“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是中石油首要职责。”
国之大企,国之命脉。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2008年5月20日到12月5日,国际贸易先行指标波罗的海指数从11793点的历史高位跌至663点,跌幅高达94%。企业订单剧减,一批企业面临倒闭,失业加剧……中国经济遭遇严重冲击!
“2008年底,全球汽车行业一片悲观。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我们一家企业牵连着上下游钢铁、橡胶、玻璃、纺织等数十个行业、数千家企业。我们必须挺住。”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李绍烛说。
通过内部挖潜、外扩市场,东风公司最终实现逆势增长:2009年销售汽车190万辆,实现利润260亿元,成为全球盈利最多的汽车公司,也助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销售大国。
沧海横流显本色。作为“共和国长子”,中央企业逆境奋起,化危为机。一方面严控风险,积极采取“过紧日子”的措施,另一方面紧抓机遇谋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一定要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结合起来,这是中央企业的首要职责!”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说。水电、风电、光电、煤电一体化、铁路、港口、钾肥生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投密集上马一大批工程项目。
在最困难的2009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4%和17.1%,成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说:“完全有理由可以说,央企稳定了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又稳定了世界经济。”
国之大企,国之重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已成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2010年11月召开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内外100架C919大型客机订单。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揭开了一款旨在与波音和空客展开竞争的大型客机样机的面纱。
当前,一批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央企业,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上榜数量由2006年的10家攀升至30家。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代,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领制高点,成为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具有、也必须打造一批公司治理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企业,使之成为国家的脊梁!”胡鞍钢说。
勇于担当显本色——靠得住、打得赢,在大事好事难事中,中央企业勇担重任,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骨干和表率作用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一列装载500吨航空煤油的货车受损困于宝成铁路109号隧道中,阻断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一声令下,来自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的800名将士火速集结。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每前进一步都充满危险。抢险队员们义无反顾冲进隧道。
关键时刻,电气化局董事长王其增和总经理刘志远站在洞内摇摇欲坠的大石下和抢险队员并肩作战。刘志远动情地说:作为“国字号”队伍,必须拼了。如果塌方,我们大家在“那边”,还是一支队伍!
不只电气化局,中铁一局、中铁十二局等数家中央企业单位的抢险队也在现场奋战,成为抢险任务的“突击队”。经过12个昼夜艰苦卓绝、舍生忘死的奋战,受损隧道在中断了283个小时后胜利抢通……
“在紧要关头,作为„共和国长子‟的队伍,就要冲锋在前,无所畏惧!”王其增说。
“长子”二字,意味着担当和奉献。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八百勇士”是央企人在抢险救灾中的一个缩影。保电、保油、保气、保通讯、保运输……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电力电网、石油石化、航空运输、通信、建筑施工等众多中央企业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历史定格着难忘的一幕幕:
2008年1月26日,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肆虐,正在高空除冰的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国家电网抢险队员,不幸因电线铁塔折断坍塌,壮烈殉职;
2008年5月17日,在四川抗震救灾中奋不顾身抢修通信线路的中国移动职工刘建秋,不幸被山体滑坡飞石击中,献出了36岁的生命;
2010年4月21日,连续多日在玉树震区抢险供电的国家电网职工杜金玉,因高原反应牺牲在岗位上,用生命为震区换来了光明;
……
这是一串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闪光的名字!正是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这些央企人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
缅怀这5年来16名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员工,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感慨万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义无反顾!”
难事、急事,中央企业冲锋一线;大事、好事,中央企业大局为先。
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上,一个个车队整齐有序地经过天安门广场。从进线到出线,仅有200米,车子只需开72秒,但必须做到分秒不差!
早在阅兵前一年,航天科技集团就接到了阅兵特种车辆的研制任务:保质保量,万无一失!
“安装应急启动装置、改装转速表……我们昼夜研制调试,车辆转速表单位最终精确到了普通车辆的百分之一。”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特种车辆底盘研究室主任陈喜宝说。
在整个阅兵筹备中,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科、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中央企业以零缺陷、零故障为目标,高水平完成了武器装备生产和保障任务。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设施保障服务中,处处都有中央企业的身影: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电网加大投资并投入上万人力,使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33%,确保所有奥运场馆正常用电;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中航集团、南航集团、东航集团推出多项服务措施,全面完成世博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
……
如果说“紧要关头挑重担”是中央企业所肩负的光荣使命的话,那么“促进发展保民生”则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湖北食盐运送3000多公里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1斤成本价就超过2.5元,但售价只有1元多。
“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山高路远,往往要赔本,只能抽肥补瘦、抽近补远、抽中补边,保障边远地区的百姓吃上质优价廉的盐。”中盐总公司食盐专营部主管王军峰说。
“作为国民经济主导的中央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张宇说。
在金融危机中,大部分中央企业在严峻的经营形势下,承诺并切实做到不裁员,还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2009年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
到2010年底,有47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通过向利益相关方发布报告,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给予高度评价。而国资委则要求,2012年前所有央企都要定期向社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自觉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和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动力,这正是中央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责任勇担当,努力无止境。
锐意改革增活力——求突破、练内功,中央企业不断开拓进取,深化改革,企业发展动力和活
在中央企业中,中国黄金集团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和关注,更鲜有人知道这家企业近年来发生了力不断增强 怎样的蜕变——
2007年以来,中国黄金集团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5倍、6倍和5.1倍,彻底摆脱了当初保行业地位、保央企“番号”的尴尬。
“得益于改革,我们已从一个单一的黄金生产企业转变为资本、产品、品牌综合经营的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孙兆学说。
国企难,改革更难——曾几何时,人们还把国企改革脱困挂在嘴边。1998年全国所有国有企业一年总利润只有213.7亿元;短短10多年过去,特别是经过最近5年的改革发展,如今中央企业月利润即可实现近千亿元。
改革,成了中央企业的共同行动。“央企是要踢世界杯的”“只要央企老板睡得着,我就睡不着”……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的名言广为人知。
改革的真正动力是市场竞争的压力。
2006年时,尽管中央企业的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布局和结构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行业分布面过宽,95个大类行业中涉足86个行业,企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缺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展缓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了国企改革重组的进程。
2010年2月8日,东航和上航联合重组的“新东航”全新亮相,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诸如“东上重组”,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改革重组的大潮此起彼伏。5年来,中央企业数量从169家整合到目前的122家,但资产总额却实现了翻番,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改革重组波澜壮阔的同时,中央企业自身也在“强身健体”。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铝业公司曾经是利润大户。然而,一场金融风暴让铝价“高台跳水”,中铝立时陷入了亏损泥淖。
24万职工要吃饭,近4000亿元资产要保值增值,怎么办?
中铝毅然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压缩近30%;实行新的战略管控型管理模式,下属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拓展业务链条,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先进企业对标学习……
改革让中铝重新焕发了生机。“从2008年到2010年10月,每吨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完全成本分别降低365元、724元。”中铝总经理熊维平说,“2010年,我们实现了整体盈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增强中央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以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中央企业用人机制更加灵活。
目前中央企业已从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00余名高管,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正职。“公开招聘打破了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和身份界限,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使央企„官味‟越来越淡。”赵欣说。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改制面超过70%,大部分中央企业的主业资产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的核心资产大多集中在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说,中央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独资企业,而是产权多元化的独立市场主体。
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有32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工作,外部董事占了半数以上,董事会在科学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赵欣说,“譬如宝钢引入外部董事后举行的首次董事会上,外部董事就对一项投资计划提出了异议,要求分析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
科学发展谱新篇——转方式、调结构,中央企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新年伊始,在天津汉沽的滩涂上,国投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自来水供给能力由试运行阶段的每天8000吨提高至3万吨,淡化海水大规模流入寻常百姓家。
但海水淡化只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发电、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再利用等“一举多得”。
“虽然目前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还没体现出来,但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为未来发展做技术储备,也要在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投资导向作用。”国投总经理冯世栋说。
中国华能燃煤发电年捕集二氧化碳3000吨示范工程、国投雅砻江水电开发项目、中国建材余热发电技术改造……一大批中央企业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路径,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新空间。
仅在2009年,中央企业就投入878.4亿元实施节能减排;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超过2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3%,中央企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自主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5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在高铁领域,中国人用5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创造了运营时速486.1公里的新纪录; 在航天领域,中国人用修2公里地铁的钱铺就了38万公里的漫漫奔月路,这是中国“嫦娥”缔造的惊人效率;
在电力领域,中国人用5年研制出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建成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这是中国输电技术的巨大跨越;
在通信领域,中国人完成了“TD-SCDMA”3G国际标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商用,推动“TD-LTE-A”入选4G国际标准,实现了从3G的追赶到4G的领先;
……
“中国创造”的背后,离不开中央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从2006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科研投入年均增幅达37.3%,33家中央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创新企业,46.2%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在中央企业,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正在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2009年底,国电集团旗下风力发电领军企业——龙源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总市值进入世界风电企业三甲,这更坚定了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决心。“谋定长远,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提高水电开发规模和质量、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朱永芃说,凭借这些“绿色着力点”,到2020年,国电集团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40%。
许多中央企业抓住国际市场调整的机遇,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五矿、中国有色等不断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产业链;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水电等发挥技术和成本优势,争得了一大批大型海外工程项目……
作为行业的“排头兵”,一些中央企业在力争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引领带动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建材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成立3年,就重组近150家企业,改变了浙江等地水泥行业无序竞争格局,实现了各方共赢;中国移动一家企业就直接、间接带动产业链创造了700多万个工作岗位……
百尺竿头,尤须进步。
当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我国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和质量与我国经济地位还很不相称,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还很小。中石化年销售收入不到壳牌的三分之二,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仅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一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营业收入仅为波音三分之一,东风和一汽营业收入总和仅为丰田汽车的三分之一……
当前的竞争,是产业链高端的竞争。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中央企业中只有极少数靠卖标准,少数靠卖专利,部分靠卖技术,大多数仍然处于卖产品的阶段,还有一部分主要靠卖劳动力。
“应该加快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张宇说。
目前,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缺乏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中央企业母公司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相对落后,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转换经营机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央企业办社会等各种负担仍然比较重,一些历史遗留债务、人员安置等问题尚未完全化解。
“继续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的强劲动力,„十二五‟仍然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推进。”赵欣说。
回顾“十一五”,中央企业成就斐然;展望“十二五”,中央企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国内形势看,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压力将继续增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力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从国际形势看,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我们的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国资委已将“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目标定位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着力点始终放在做强做优、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核心竞争力上,通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和谐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中央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说。(记者张旭东、郑晓奕、何宗渝、陈玉明、安蓓)
第四篇:优质文化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优质文化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天元鸿鼎咨询集团 赵璐
笔者在咨询实践中,遇到不少企业的管理者都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大部分都觉得自己对企业文化了解的很多,而不愿意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中的理论问题和细节问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论上也不深刻。在事情没有开始的时候总是把事情想得很简单,很容易,一到具体的执行岗位上,种种问题和难题都暴露出来了,干了一段时间就愁眉苦脸。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达不到最初设想的效果,最后在虎头蛇尾中草草了事,最后销声匿迹。
要克服这些不良现象,首先必须洞悉文化的本质,其次才能把握好企业文化的本质。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为方式,从而在根源上决定了文化的创造本质。
企业制度只能告诉企业员工不做什么,而企业文化却能告诉企业员工该做什么。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文化,但制度往往给人刻板生硬的感觉,文化则柔软且具有延展性。很多企业都希望在通过制度约束员工的同时,追求文化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刚柔相济也是很多现代企业一向推崇的管理风格。将制度与文化相辅相成,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文化基础上的工作准则和纪律规范。
企业的文化管理需要注意:
1、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实际经营管理相结合如果一个企业,他什么都做得很好,什么都不用做了,那么他就没有目标了,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目标就没有灵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如果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就会像没有方向的汽车一样,在马路上乱跑乱闯,或者说有了目标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也不可能持久。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与企业经营的实际紧密相联的东西,准确地说应该是从企业经营的实际中提升形成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必须与企业一起共同成长,没有创新或者不能包容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消极的文化。
2、选择确定企业文化的基本类型,并对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进行设计和规划。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员工不认同企业领导的价值观念,管理层简单地通过指令进行管理,员工阳奉阴违,或者有官僚主义严重等因素存在,也是企业文化确定的基本规划存在着问题。搞清楚现阶段企业战略决策与日常经营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要建立共同的目标,并在团队管理中求同存异,提倡“宽容”的力量,要认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点、不同偏好的人能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就像唐僧师徒四人,单个看,性格缺陷都很大,但就是这样四个有着严重性格缺陷的人历尽千辛万苦取回了真经,是因为对取经的共同目标使他们取得了胜利。
3、文化管理与形象管理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内在根基,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企业形象是企业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企业形象有好与不好之分,当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具有良好形象时,消费者就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接受其提供的服务;反之,消费者将不会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也不会接受其提供的服务。因此企业应将文化管理和形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4、发挥企业领导群体的核心作用
文化是人们意识的产物,不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反映。在客观上出现对某种文化需要往往交织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之中,羁绊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之内,因而需要领导群体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全新的文化模式。领导群体对新文化的塑造可以起到很好的倡导和示范作用。
5、企业文化建设要产生实际效果,必须对员工产生切实作用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假如企业文化只顾唱高调、只顾单方面的宣传和贯彻,对员工的思想状况和精神状态漠不关心,并且随着竞争加剧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很多员工缺乏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导致心情烦躁、身心疲惫、精神压抑、自信心下降、意志力薄弱、缺乏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等现象。员工的这些不良情状又反作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之中,形成恶性循环。企业文化想要对员工产生良好的文化导向作用,必须从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执行有效性的统一性关系中加以引导。这些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构成了运作上的一体化关系。
6、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在各种细节上的不断完美。
通过细节表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年松下幸之助的故事最直接的体现了细节是一个企业文化的最好的外在表现形式。他曾经去考察
一个企业,洽谈合作意向。但他当时没有听汇报,只是在企业生产车间仔细地观察了一遍,与工厂的工人做了很长时间的交流,随后就离开了,合作的事也就此确定下来。公司的同事对此很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没有听汇报就做出了决定。他说: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是他的精神,其实很简单,我从工厂的面貌和工人的言谈举止就能了解和认识了他们的文化,这一切说明这个企业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所以企业文化的表现就是这么简单,它就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通过每一位员工的点点滴滴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全体员工共有的素养。
明基董事长李耀曾说过:对企业而言,只有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历史观的经营模式,才有条件长久生存下来。
第五篇:石材企业 如何把中秋国庆打造成销售的黄金时期
石材企业 如何把中秋国庆打造成销售的黄金时期
利用节假日促销活动来拉动产品销售是家电行业以及快速消费品行业惯用的重要手法之一。在一年中占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假日时间里创造了二分之一的营业额。据了解,商家在双休日的营业额一般是平时的1~3倍,而在春节、五
一、中秋、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生意更是红火,可以说节日期间是商家的蜜月期间。而在这热热闹闹的节日销售中,商家的促销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促销中消费者得到实惠,商家得到大笔利润,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笔者认为石材行业亦可以借鉴一二,让节假日成为石材 产品销售的黄金日。
一、整合资源
成功的促销活动也需要厂家和所在市场的支持。实现从策划到执行上的“三方合力”,尤其是作为“市场大型活动”的独家合作单位的名义出现,强化了此次促销的主体性;联同当地知名家装公司,家电超市或其他洁具、家具、家电品牌联动促销,借势而顺势达到共赢之目的。
二、赠品、小礼品
赠品也是重磅炸弹,不断加大赠品,就是加大天平的砝码,在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服务前提下,就只剩下比拼赠品了,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赠品是赠,赠品是用来衬托产品本身的,礼品赠品其实就是引诱顾客的调味品,同时顺应普遍消费者的心理和习惯。
三、现场气氛
喜庆热闹的现场氛围将起到临门一足的作用。海报,气球条幅,拱门,礼仪小姐一个都不能少。热情就像火焰,烧到哪里,都能燃起一片,这就是促销员的激情魅力,这种源于内心的激情,充满一种神奇的感染力,容易感染顾客,促成交易,对拉动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煽情就是顾客被你感染和说动的情况下,再加以肯定和煽动,就象火一样旺,让他动情,及时签单。以建立在以自己为标准的情况下引导顾客,再通过比较,关键时刻以折扣或丰厚赠品诱之以利,最后以专业进行指导,自然能让大部分顾客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