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1:1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

第一篇: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

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

院系:信息学院专业:电子商务姓名:王杰学号:0894052XXX 摘要:“世界城市”是指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提出一项重大决策---建设世界城市,其实,世界城市自上世纪以来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建设世界城市的初级阶段,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北京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关键字:北京;世界城市;思考;发展;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影响力增强,开始由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巨大潜力以及之于全球发展的引擎作用。中国实现复兴,迈向世界中心,已呈不可挡之势,与此相应,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的首都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已是势所必然。从北京自身来讲,自筹办奥运会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国际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城市美誉度等都大大增强和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注目的东方大都会,北京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自信。可以说,北京加快世界城市进程,主客观两方面条件都已具备。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有着诸多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以及毋庸置疑的现实需要,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与挑战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思考一:城市扩张与限制的矛盾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延续现有超常扩张的发展模式?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首先要思考并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建成区面积从4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近1200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的三倍;人口从近800万增加到2000多万,是原来两倍多,其中一半以上人口聚集在主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每平方公里有22546人;机动车则从60多万辆增加到410多万辆,是原来的6倍多。北京

城市屡超规划的扩张给城市资源、环境、交通、治安、日常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问题是迄今为止,北京还没有找到控制城市继续快速扩张、功能继续增强的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城市规模扩张式建设格局依然在延伸,流入人口以每年60万速度在增加,机动车每年增加50多万辆,每两年就增加100万辆,而且北京机动车使用频率要比其它世界城市高出几倍。显然,如果再按目前这样扩张下去而不加以控制的话,仅过十年以后,静态估计北京的人口就将会接近3000万,机动车900万辆,建成区扩充到1800平方公里。而再过三十年,等到2050年,北京将会膨胀成什么样?那样的巨无霸在未来将如何生存?的确是个问题。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恐怕不能延续简单的扩张式发展路径,而需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不能听任扩张冲动的主宰,而要规之以发展理性;要在疏解城市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新路子。

因此,如何把北京当前正在进行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新城建设、南部地区发展和新机场建设等增量发展纳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规划中,进行科学谋划;如何审慎地、理性地、前瞻地规划控制现有中心城区已有的功能和诸多中心,而不是一味地强化;如何适时处理好控制外来人口与实现居住和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平权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有新的视野。不管怎样,走向世界城市,我们谨记城市学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警示:切不能把特大城市本身作为目的。思考二:单城突进与区域协进的矛盾

世界城市,通常都以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都市圈形式出现,北京也不应例外。世界城市目标的凸现,客观上可能会助推北京城市进一步扩张,功能更加强化,加速北京对各种优质发展资源的吸附和聚集,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周边地区的差距。

长期以来,北京的发展呈“孤城突进”之势,北京与周边地区发展存在很大落差,环京周边100公里的区域内,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这些地区多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山贫土瘠、沙化严重、盐碱遍地,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地区,像这样在首都周边存在贫困带的现象在世界上是极为少见的。环京八市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与北京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八市经济总量再加上天津,略超北京。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大都市圈的发展同质化程度很高,大都市圈内的发展水平都很接近,为他们成为世界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内具有成为世界城市可能性的上海,其所在的都市圈同质化程度、区域成熟程度也要高于北京都市圈。实际上,作为具有800年建都

史的古都,不管是封建时代的京城也好,还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北京城的繁荣从来不局限于京畿圈的供养,而是仰仗于威权治理下的首都经济模式,聚集全国的优质资源,调用各方的要素。如果单凭北京周边地区的资源,是不足以支撑大北京的。但是,这样的超市场、调用资源型、孤岛式的超大发展模式,在未来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理念以及承载条件下,要不要持续?能否长期持续?以及如何持续?值得深思和考虑。环视世界,大城市的都市圈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世界城市的建成无不仰赖于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没有都市圈支撑的世界城市是难以持续的。

思考三:模仿与创新的矛盾

迄今为止的世界城市,都产生于21世纪之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全球化的推进,而成为引领城市发展,乃至引领世界发展的众城之城。

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北京也难避免,主导这场城市化速成运动的关键词有两个:复制和模仿。大量似曾相识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互相抄袭的街区和景观隔城并立。先是复制国外城市,然后国内城市互相抄袭。当然,要追赶便不能没有学习和仿造。但是,简单、机械的模仿也很可能把问题和病毒一起拷贝下来。当前北京人口蜂聚、交通拥堵、空气浊化、贫富差距拉大、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手段的两面性,不过分使用技术,尽可能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思考四:文化包容与冲突的矛盾

世界城市,必然也是文化之都。没有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城市,不成其为世界城市;不能以先进文化引领世界城市,无疑是个名不副实的世界城市。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然要寻求文化上的影响力,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一统,近代以来虽因国衰而示弱于西式文化,但体系依然、活力依旧。北京固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文化建设多有可称道之处,但要具备世界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尚需努力。鉴于东西方在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方面的差异,北京弘扬中国文化,无疑要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冲决西方文化模式,因此难免会彼此发生剧烈碰撞,需要较长时期的磨合,其实这种碰撞和磨合一直都在进行。文化争夺,核心是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城市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这种文化权能通过制度文明、科技创新、观念先进、引领时尚藉以展开和实现。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城市硬件和经济上面临的挑战相对比较直接,而文化上面临的争夺和竞争将更为深刻和持久。未来,北京能否以包容的心态学习吸收人类一切好的文化;能否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世界化;能否在城市运营和治理、环境保护、市民生活方面提供二十一世纪的城市生活样式;能否在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时尚观念、繁荣文化艺术方面体现二十一世纪的潮流;能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最具挑战性的是,北京能否克服莫斯科当初以意识形态和文化绝对对立的姿态立于世界城市之列,而以更具有亲和力、包容性、吸引力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中心,并以制度文明示世。这些都需要北京,其实是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度和文化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思考五:现代城市与古都风貌的矛盾

北京旧城的构建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人文传统、美学观念和营造技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伟大创造,堪称人类古代城市设计的东方典范。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之

一。然而,近年来,反映老北京风貌的旧城传统建筑,以年均减少一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亡。在北京约62.5平方公里的旧城里,有关数据显示,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以及传统和现代混合区的面积,不到总量的40%;完全现代化风貌的区域已占40%多;道路、现代广场的面积大约占20%。原有的3000多条胡同,保存至今剩下不足500条。从大约120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范围来看,北京的旧建筑业已成为零星的散落,整个城市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大量的新奇建筑出现在北京,许多新建筑找不到中国文化的亲切感,从而使北京城市特征、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模糊化。也许新奇建筑的评价尚有待于历史检验,但是不能承载自身文化的建筑很难说是好建筑,没有历史年轮的城市亦难以成为令世人认同的世界城市。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如何能以保护和发展兼具的眼光对传统建筑和旧城风貌,实现发展性保护。如何避免资本暴力下的开发商主导、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如何控制超密度中心区、低俗商业设施的建设、避免随意改变城市肌理的滥权;如何加强旧城改造的统一领导,克服各自为政,肢解政策的局面;如何适当控制新奇建筑试验数量,加强新奇建筑设计的论证、审核和把关,使北京成为面向未来,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外合璧的高品位、高境界的世界之城,还需努力。近十年来,北京城市呈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成就巨大,有目共睹。今天,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应在情理之中。但是,建设世界城市,既不是北京一城之事,亦非北京一市之功,而是中国实现复兴,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要求。没有国家的崛起,北京难以有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亦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可以预料,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实现伟大复兴之日,就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之时。需直面的是,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即使我们寻求在世界既有秩序之内的发展,中国的复兴之途仍然充满阻遏,面对诸多考量,北京世界城市的愿景美好,前途光明,但也是一条充满艰苦和挑战之路。

【附注:本文所引用的部分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等相关机构】

2010年10月8日

第二篇:北京打造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北京的抉择(权威论坛)(图)2010-05-13 03:34: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北京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向着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迈进。

北京提出了分三阶段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决策。这是北京顺应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后的选择,建设世界城市,是首都在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因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站位高、时机准、意义深远,凸显了首善之区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及积极主动求发展的姿态。

世界城市内涵丰富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影响力。

世界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什么是世界城市?我们可以从形态上、作用上、特征上三个方面去理解。

从形态上讲,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这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世界城市是一种社会形态,即社会的发展模式,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第二,世界城市必须首先是国际城市。城市成为资源集聚、辐射、流通和增长的载体,也成为资源配置的网络节点。中国有大大小小建制城市660多个,全世界的城市有3000多个。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根据城市等级的高低、能量的大小、联系的紧密程度,城市被分成不同层次,其中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或全球资源配置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城市,就是国际城市。国际城市也就是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主要节点。第三,世界城市是城市的高端形态,高端形态是指全球性的国际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目前在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只有这三个;中端形态是指区域性国际城市,它在跨国界的区域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如巴黎、新加坡、香港等;低端形态是指国家性国际城市,即如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也就是说,目前的北京还处于国家性国际城市形态的阶段。

从作用上讲,世界城市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影响力。

影响力是一个城市拥有主导和改变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的能力及权利。在内涵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认度,世界城市不是自封的,而是公认的,是需要有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公认度的。提升国际公认度的前提是要有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等。二是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力就是话语权。话语权是平等参与全球化事务的一种资格。影响话语权的要素有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等权利。三是软实力,软实力是影响力的本质。也有人把软实力翻译成软权力。软实力至少包括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和对外政策、人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明程度和大众传媒等。国际语言环境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这并不仅在于多少人会讲外语,关键是跨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外化,语言环境实际上是文化环境。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从特征上讲,世界城市至少应当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程度高;后工业化经济结构明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达;总部经济贡献率大。二是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的交易和流量:国际高端资源就是国际高端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世界城市不仅看总量,更重要的是看流量,流量就是控制力,交易量就是影响力。三是发达的、现代化的、立体化的交通体系。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重在体系建设,这个体系包括战略、规划、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也包括外部区域体系和城市内部体系。四是安全、稳定、宜居的社会环境。真正的宜居环境,是一个城市需要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五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个形象包括政治形象和社会形象。比如诚信环境、公众素质、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等,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是一个城市的品质。比如,城市文明就是一个标志,实际上,厕所文明、垃圾文明及无障碍文明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抓住机遇必然选择

世界政经格局发生变化,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

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孤立的,纽约、伦敦、东京都有一个区域腹地的支撑。这两个基本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世界政经格局发生变化,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和实力加速上升,并占有更大的发展先机和空间。崛起中的中国城市有条件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北京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

第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要求,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一般认为,中国有条件建设世界城市的是香港、上海和北京,从而带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的加速崛起。北京和天津同城化,形成京津大都会,将成为带动环渤海的核心。

第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高端的、低碳的、集约的和多元的。从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的演变过程中看,世界城市面临着社会分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先分化后治理”、“先恶化后治理”的老路子北京不能重复。

兼容并蓄至关重要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要尊重规律、兴利除弊;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建立共赢机制,凸显特色。

世界城市都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西方市场化和国际化力量互动的必然结果。中国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但应该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借鉴国际经验。

我们要尊重规律,建设世界城市有利有弊。如何兴利除弊,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顺势而为,有所作为,不能等,但也不能急。

我们要发挥优势,也就是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发挥社会主义体制的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利用好首都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优势。

我们要承认差距,北京与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比,还有不少差距。例如,重总量轻流量、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重管理轻服务、重竞争轻合作等。建设世界城市,需要京津合作,需要环渤海腹地的繁荣,需要建立共赢机制。归根结底,我们要凸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特色,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本文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世界城市”北京:与垃圾的战争

“世界城市”北京:与垃圾的战争

当北京对世界城市孜孜以求,上海为世博会欢欣鼓舞的时候,城市与垃圾之间的战争,已近在咫尺。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近日发布了一项2010年的生态城市排名,专门以用水、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及空气污染等范畴评分。北京和上海的排名均大幅靠后,上海排名第152位,而北京的排名在第181位,得分比仰光和哈瓦那都低。这让致力于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和上海颜面无光,当北京对世界城市孜孜以求,上海为世博会欢欣鼓舞的时候,城市与垃圾之间的战争,已近在咫尺。

以北京为例,2009年日产生活垃圾大概是1.83万吨,年产669万吨,北京有90%的垃圾进了填埋场,垃圾填埋一年要用掉500亩土地,北京现在约有17个垃圾处理场。今年,北京将有10座垃圾处理设施到期被陆续关闭,届时,北京每天大约有10770吨垃圾无处堆放。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北京的垃圾处理设施也不断地外扩,从最初的四环五环、外移到六环,甚至河北等地。一些达到年限的垃圾填埋场,有的被建设成为绿地,有的甚至被用于修建两限房和保障房。有的垃圾填埋场和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仅一墙之隔,丰台的填埋场半径700米内就是著名的总部基地和世界公园,周边有十多个住宅小区和十多个村庄,涉及人口七万多人。北京周边的填埋场多是上世纪90年代规划设计,选址、处理工艺和技术也是十多年前的标准,很多有害垃圾和建筑垃圾也一埋了之。在大兴区的垃圾转运站旁,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转运站周边全是菜地,垃圾污染了地下水;而大棚蔬菜需要浇水灌溉,水又是全部取自地下;奶牛在被污染的河中饮水,羊群在垃圾场上寻找食物;不仅仅是垃圾焚烧的二口恶英会危害健康,填埋造成的污染已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有焚烧、填埋和堆肥。发达国家以焚烧发电处理为主,而中国人的厨余垃圾多,水分含量大,焚烧发电困难,90%以上的垃圾靠填埋处理,其中包括巨量的建筑垃圾。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习惯了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产生了巨量的建筑垃圾。根据行业标准,拆除和建设都会产生不同数量的建筑垃圾。施工每一万平方米的房屋将产生500吨~600吨垃圾,如果拆除同样面积的旧建筑,垃圾产生量就将多了13倍,高达7000吨~1.2万吨。1995年的日本神户大地震产生建筑垃圾1850万吨,如果按照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计算,北京每年都像是发生过一场大地震。

建筑垃圾的处理情况也同样触目惊心。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理系博士高世扬花了一年时间,调查北京建筑垃圾的回收情况。他得出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在北京每年产生4000万吨建筑垃圾中,回收利用的还不到40%,其余都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据他调查,只有10%的建筑垃圾会被运往指定的消纳场所,其余的或被随意倾倒,或被运往非法运营的填埋地进行处理。按每万吨建筑垃圾占地2.5亩计算,未来20年,中国的建筑垃圾增长会进入高峰期,将直接加剧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冲突。

中国的垃圾分类和垃圾综合利用进展缓慢,政府相关部门不作为是根本原因。垃圾分类仅仅是垃圾处理的第一个环节,从分类到压缩、运输、堆肥、填埋要经历很多环节和复杂的工艺,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这些都属于不同的分管部门,垃圾分类归城管委管,有害垃圾的处理却归环保局管,可回收垃圾归供销社管,过期药品属于药监局管……政出多头的最后结果是遇着问题互踢皮球。自2000年开始,政府就在南京、广州等地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经历十余年的推广,我们的政府部门似乎仍然没有准备好。实际上,很多城市,除了在垃圾桶上标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外,其他环节几乎一片空白。

2009年以来,很多城市垃圾焚烧项目遭遇公众阻力。垃圾处理似乎走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填埋处理,不仅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同时大量占用土地;焚烧处理,由于争论激烈、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等原因,进展迟缓。填埋不可持续,焚烧又遇阻,其他方式尚未成熟——在这样的进退维谷中,政府和居民不断博弈,垃圾却日复一日不断堆积,如果处理不当,三千里锦绣河山恐成垃圾河山。

本文由中心整理发布

第四篇: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考

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考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问题导向看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雨季一来,城市看海”。我国99%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许多城市几十年前的地面径流系数是0.3,现在是0.7,也就是说现在一下雨70%的水要在地面流淌,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工程建设做地面硬化使得形成了“铁壳城市”,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裸露的土地成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水循环系统就被切断了,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产生“热岛效应”。

海绵城市强调的是吸纳力,河道就像血管,水来以后有很多大血管、小血管、毛细血管把水排掉。我们现在就是血管没有了,都靠人工支架,全身都是支架怎么能行? 另外,许多城市即使建绿地,也是更多考虑美观“塞上绿地”,没有参与到承担蓄雨的作用,好看不中用。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没有遵守自然规律的硬伤,导致城市没有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始终讲天人合一,中国人注重风水,其实就是注重空气和水。用不着满眼都是水泥、花岗岩,园林路上铺点碎石、木头,既美观又实用。用谦虚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而不是跟大自然对立。

海绵城市中的绿色设施

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就是海绵城市中的绿色设施。包括城市河道、城市公园、野草和草坪等。

城市的河道

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有一条河经过,如果没有也造一条人工河。河道是起到对一个城市“清新健肺功能”的明渠,既是景观:游船荡漾游览风光是许多城市必有旅游开发项目;又是主要的城市蓄水池,汇集和存蓄城市宝贵的水资源。关于城市河道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保护好,有河道就不要填上。前几年有的城市为了建道路,或避免臭河影响,把河道变暗渠,把“绿色设施”变成“灰色设施”。这不仅破坏了城市自然排水系统,还大量减少了人的亲水可能性。

二是现有的河道整治时,不要把河床变成硬铺装。河道的功能就是涵养地下水质,让它渗透下去。补水主要靠城市的水系来解决,不能不让渗透。

三是及时清理河床的淤泥。根据城市清洁程度,隔5-10年清淤一次,保证河道清洁。

四是建立城市的水污分设管道。为什么有的城市河道臭,被污染了呢?就是城市管道雨水污水不分,是一个管道。雨污水直接排到河道造成污染,所以城市一定要把雨水污水管道分离。雨水可以排到河道,污水要排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河道。五是不要把河道堵死,变成死水。城市要建立水系,把河道、公园中的水系和管网净化后的水串起来变成活水,流动起来。这样城市的“肺”有活力,呼吸顺畅。

六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100%全覆盖的污水处理体系。工厂废水及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能直接排到河里或海里污染环境,农村污水通过小型处理装置达到标准后排放。

七是建立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污水90%可以利用变成中水,用来冲厕所、绿地灌溉。中水利用要强化推广,不能让它白白流走,特别是缺水城市,节约宝贵的再生水资源。

城市公园

这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地方。这些公园不仅绿化了城市,也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公共空间,如大妈广场舞的健身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中的蓄水池。

建设城市公园,这里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公园的设计严格执行规划。有绿地、有湖、有休闲之地,多种树,俗话讲“大树底下好乘凉”。硬铺装尽量少,道路不要太宽,以人行合适尺度为主。绿地部分要低于道路部分,便于收集雨水。

二是公园中的建筑要严控。前几年为了平衡公园的费用,建了许多会所饭店、展馆,美其名曰为公共服务,实际上为少数人服务,进去要消费。现在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了,过去林区有退耕还林,公园就应该有“退房还林”,特别是在公园内造的房屋,凡是不是公园初期建的房屋,一律拆除,还老百姓一片绿地。

三是公园周围建的房屋高度与距离,规划布局要严控。要考虑人在公园中的“天际线”,一抬头就看到楼很不舒服,要向扬州瘦西湖那样很开阔。现在我们有的建筑物距离公园两三米,高层四周把公园围起来,把公园当成一景观作为卖点。现在出现问题了,公园是公共场所,早中晚都有锻炼身体、跳广场舞、吹拉弹唱的很热闹。住宅是静,公园是动,一动一静就容易产生矛盾,这就是规划留下的后遗症。

四是建设好郊野公园。城市中土地寸土寸金,除原有的公园,再造大公园不可能,“街心公园”“口袋公园”可以见缝插针,弥补公园的不足,在城市的郊区或新开发的区域,一定要考虑新建公园,特别是贴近大自然,有原生态的郊野公园,使城里人周末有一个去处。

野草与草坪

城市绿地主要是保证绿色,这些在不施肥等情况下自行生长出来的野草,抗逆性、生命力更强大,长出来后修剪就好了,没有必要拔掉。

人工草坪虽然有美观大方的景色,但不节能。一是耗水量大。以年降水量适中的北京为例,一平方米的草年需水量为一吨,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二是养护成本高。人工草坪需要施肥、打药。三是不延年。枯死及更新换代频繁,从维护到长成草坪大约需要3-4个月的时间,草坪寿命一般在8-10年,但维护不好3-5年就换一次,这也不利于生态。

采用野草少了浇水、施肥和打药,减少了人工成本。用野草并不是简单地让土地随意长草,而是从野草中挖掘、培育出抗逆性更强,适合城市用的草种,如“地爬虎”“野牛草”等地被植物。北京推16种野草替代人工草坪,利用野草使综合养护成本下降了2/3。

城市的花卉也不要太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城市节日可以摆一些,马路旁还是以绿为主。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花卉是不多见的。

其他城市设施和建筑

建设透水广场、透水停车场、透水铺装等,让城市地面“透气”“透水”,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把学校的操场也变成绿化广场,不要用塑胶铺满广场,城市中要多种树,种大树,中国城市的马路旁的行道树必须坚持,不能一味让给停车场,这一点绝不能学国外,绿茵马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的绿化带要比马路低一些,让水自然流入绿化带,绿化带下面是蓄水池。

城市建筑物也要尽量避免影响雨水的渗透,欧盟对雨水渗透有规定,开发前后雨水渗透率变化要控制在1%以内,小区业主在自家内的空地做硬化要交雨水排放费,如果不绿化就收费了。

海绵城市中的“灰色设施”

相对于“绿色设施”,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则是“灰色设施”,每当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人们总习惯地追问下水道,因为人们耳熟能详——“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下水道的功能现在看是两个,一是雨水来了及时收集,减少地面的积水,二是千方百计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说通俗点就是,下大雨的时候吸水、蓄水,防止内涝;天气晴朗或干旱的时候又能将吸进去的水“吐”出来加以利用。

现在城市的排水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落伍,赶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城市的容积率一再提高,下水道没有改变,重地上轻地下,规划有但实施跟不上,城市硬化增多,下雨只能是千军万马奔腾到下水道,不负载重,下小雨中雨还可以,下大雨就“城市看海”了。

“灰色设施”如何解决,国家又提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施意见,在10个城市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大口径排水管,排水管两侧及上方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热力、燃气、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通道,将有助于消除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和蜘蛛网成架空线的情况,并提升管线水平和防灾救灾的能力。

建设综合管廊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但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先行,制定规划的现任领导要有“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勇气,虽然当时不出政绩但对子孙后代、城市的发展后劲功德无量,按照100年使用去设计规划,不落伍,世界发达城市都是这么做的,我们要洋为中用。

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

二是加强入廊管理。管廊的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现有管线应逐步有序迁移到地下综合管廊,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考量政府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必要时要立地方性法规,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很多人不知道,某地造好一个很宽、很大的共通沟,里面甚至可以开汽车,但遗憾的是造好后从来没用过,马路照样挖,照样一遍遍安置水电煤管,为什么,因为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共同沟谁来管?没有统一部门来管理,各自为政,于是现在就浪费在那儿,这就牵扯到管理体制、改革的层面上,不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没有出路。

三是综合管廊的资金筹措。这是目前遇到的很大问题,综合管廊投资大约要每公里1.2亿元左右。投资很大,要创新投融资模式,金融部门要放长贷款期限,一个管廊从立项到建成支付使用得3-5年时间,使用寿命应在百年,所以银行放贷应以中长期为主,现在的商业银行贷款期太短,工程建完就到还款期了,所以政府压力过大。可以通过发国债和政府债解决中长期低息贷款,通过部分财政资金和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解决资金问题,商业银行给予中长期贷款扶植,以长期收益的现金流来解决短期资金“强度投资”。再说还款这一块,综合管廊完成后,所有的地上地下的管线要全部纳进去,管线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向管廊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交付租金,这个租金时间要长一些,把租金“摊薄”使管线的租赁者承担得起,有“承租管廊”的积极性,这样的资金安排,排水每年政府财政要安排这一块,管线的租金支付一块,形成现金流,“业主的租金”就能偿还起银行的贷款,银行也会有积极性支持综合管廊的建设。四是要确保工程的质量。综合管廊毕竟是百年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定要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灰色设施”除了做好城市的下水道,另一点就是要建立城市星罗棋布的“微水库”方案。可参照日本东京的做法,日本东京有超过1000座高层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设施。两国科技馆8400平方米大屋顶能收集1000立方米雨水,也可以在地下水池,平时用于冲洗厕所,夏天可以用于其冷气设备,冬季降雨时还可以通过喷水把堆积在屋顶的雪融化掉,这些雨水收集设备就地减少下排水管的压力,也把水留住为我所用,这种拦储雨水作为资源,“流走是洪水,拦住是资源”的意识深入人心,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有人曾经问华人作家龙应台,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如何分辨出是否发达?龙应台说,一场雨足以。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个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一阵,发觉裤脚都不肮脏,交通虽慢都不堵塞,人行道虽滑都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城市,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漂到街心来,小孩下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的城市,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不该涝的也涝,这就是城市管理的缺失。

建设海绵体城市,就是不能让雨水排走,水是宝贵资源、稀缺资源,北京去年一场暴雨,流走的水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济南年均降雨量大概600毫米,要是可以补充泉水地下水源,也不需要天天保泉。

建设海绵体城市工程到了刻不容缓的发展时期,把排水变为吸水,重视“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建设,城市中的雨水要好好利用,地表水达到A类标准,内涝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防洪体系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水面保持率100%,生态护坡达到50%,形成一套海绵城市的管控体系。

(作者为天津滨海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第五篇: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对可持

续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更高的境界,也是我们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指导思想。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生态型城市的提出、发展和实例

生态型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国际组织和城市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并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论述。其内涵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融合、综合效益的取得和人类创造力、生产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生态型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生态型城市思想萌芽最早产生于中国。我国古代形成、发展的风水理论与技术,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氛围,是古代人们融合对人与自然的崇拜,探寻安居乐业理想城市模式的重要方法,对当今生态型城市理论构建与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生态型城市思想的出现远远晚于中国,产生于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思想之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奥·延尼斯基)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城思想。此后,生态型城市的研究与示范建设逐步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丰富经验和显著效果。英国伦敦非常重视城市生态化建设,特别强调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价值。1984年,大伦敦议会要求地方政府认定并提供对具有自然保护价值场地的保护,在新的发展计划中考虑生态因素,特别是在缺乏野生动物的城市。该市规定大伦敦人均绿地20m2,400米之内应有一块绿地。目前,伦敦市拥有大面积的绿地,并形成了网络,其环城绿带宽度达8~30km。伦敦市还保存了许多自然生态系统,仅市级自然保护场所就有130多处,其中大型皇家公园9个。还有一些由废弃的铁路、水库、墓地和深坑等改建而成的半自然保留地。由于开展了较好的城市生态建设,在伦敦市中心的皇家公园有40~50种鸟类繁衍,而城市周边地区,平均只有12~15种。新加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他一些景观揉进“田园城市”的建设中,是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生态型城市。

在国外生态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探索。1995年以来,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村、生态住宅、生态农场、生态小区等不同层次建立了一批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对我国城市建设的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市围绕建设生态型城市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工作。比如专家们研究,按联合国有关组织关于现代化对经济、人文、生态三方面的标准要求,上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700美元(标准为4000美元),人文指标为0.87(标准为0.8~1)。这些年上海在生态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但由于高层建筑多(2400多栋高楼,近几年每年建400多栋高层建筑),间隙小,加上高架路等原因,造成热岛效应、峡谷效应,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拆除延安中路的一些老房子,用了26~27亿人民币建绿地,而按标准要求,上海还属“生态贫困”。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提出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与国际大都市接轨,将上海初步建成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型城市,到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要求达到6~8m2,城市绿地覆盖率为30%。江苏省扬州市把保护

下载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思考(2010年10月9日)[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城市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密云城市化进程,解决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一头重一头轻”,发展不平衡问题,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对城市管理工......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一些思考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一些思考 作者:费孝通 来源:北京西城区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网 来源日期:2005-4-2 本站发布时间:2005-4-2 1:53:33 阅读量:1342次新型社区在较短时期内大量兴......

    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理念的思考

    皖西学院学年论文 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理念的思考 专 业: 旅游管理 年 级: 10级 姓 名: 郭兰海 学 号: 2010014501 指导教......

    对城市钢厂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钢厂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钢厂建设面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节能减排与环保滞后、地方政府力推钢铁企业搬迁、城市居民更加关注环境等问题,重点分析城市钢厂建......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方发达国家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开始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并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机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快速化发展、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和社会危机和冲突的加剧,......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 2011-9-22 摘 要: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而且是主动实现城市跨越式和创新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

    关于城市广场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步伐给予执政官员、建筑师、规划师过多机会和权利去成就责任,事物往往历史性地成为行为人自身素质、水平、偏好的展现,难以某项法规标准考量。然而,中国的事......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