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1:1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

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镇江市大力实施以城市环境建设为先导、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战略,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建设为核心、经营为手段、管理为重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理念,面对周边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镇江市城市建设水平还不高,建设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实现城市建设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作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成效及特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艰苦拼搏,镇江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主要体现在: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78.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94.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003年的100.51万人增加到102.81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由56.01%提高到59.60%。

城市功能逐步增强。道路里程从2003年的637公里增加到983公里,城市路网更加优化。城市绿化覆盖率增长到41.05%,市区建成了一批供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休闲广场,国家园林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区域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4.27%,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9%;水源地保护措施得到落实,覆盖市区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抓紧建设,垃圾处理符合规范,垃圾发电厂建设正在筹备之中,国家生态城市、节水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07年以来,镇江市大力推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共建廉租房约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约15万平方米。2009年 “两房”建成面积将超65万平方米。于此同时,大规模实施旧城改造和老小区整治工程,改善群众居住环境,2005年以来,共整治老小区30多个,总面积达220万平方米,2009年老小区整治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拆迁改造面积将达260万平方米。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主城区环境,使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出行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形象明显提升。近年来,我们结合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倾力打造“南城北水”,做优做特城市形象,以南徐路、长江路、滨江旅游专线为代表的高标准城市道路彰显了城市的山水特色,以西津渡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与保护工程,丰富了镇江的文化内涵。以润扬大桥、“两铁”等为重点的对外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镇江的区位优势。

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思路、机制和实践创新,初步探索了一条有自身特点的建设新路。具体表现为:

一是建设工程体现惠民性。近年来,城市建设始终把涉及民生的工程放在首位,使有限的城市建设资源首先满足群众的需求。无论是新城区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还是旧城区的拆迁改造;无论是老小区整治,还是新小区的开发;无论是城市道路建设,还是街

巷改造,工程是否惠民?是否群众急需?是考量工程是否实施、或尽早实施的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了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出现,由此,城市建设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二是融资手段探索多元化。资金是城市建设的保证,往往又是城市建设的瓶颈。几年前,镇江市城市建设资金主要还是土地变现和银行授信,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有限。城市建设项目迫切与建设资金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城投公司抓住机遇,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10亿元,迈出了多元化融资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通过中期票据信托等形式融资20亿元,此外在今年部分城建项目中试行了BT建设模式,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建主体的资金压力,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推动了城建项目顺利展开。

三是城市建设突出个性化。镇江城区依山滨江,自然地理禀赋独特;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为了最大限度彰显城市特色,迅速提升城市品位,近几年,镇江市城市建设确立了以打造南徐新城区和北部滨水区为内容的“南城北水”重点工程,大手笔、高起点入手,一改过去小而散、慢而乱的局面,城市建设发展找准了突破口。同时,古城风貌区的建设与保护以西津渡为重点全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名城保护找到了正确路径,建设与保护相得益彰。随着上述重点建设与保护工程的逐步推进,镇江城市的个性魅力将逐步显现出来。

二、问题及原因

镇江市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与周边城市相比,城市的美誉度不很高、承载力还不大、集聚和辐射的功能还不强、内涵式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基本建设投资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相对落后。2002年至2007年,受宏观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镇江市城市设施建设投资累计338.95亿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3.6 %,低于周边城市的投资水平,甚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投资的严重不足,导致镇江市城市建设一直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旧城面貌改观不大,出行难、环境差仍然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新城建设进展缓慢,体育会展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尚处于期待之中;主城与城市组团之间尚未形成过渡自然、交通便捷的有机整体,象官塘桥镇、蒋桥镇、谏壁镇这样的城市主要节点20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滨江城市空间景观尚未形成,城市主商贸区仅有单一的大市口商贸区,至今还没有一条城市主干道建成楼宇错落有致、环境整洁有序、充满时代和商业气息的精品道路。

二是老城区建设改造任重道远。在上一轮大规模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镇江市周边城市,如常州、扬州等地,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旧城的改造。而镇江市由于城市框架迟迟未能拉开,旧城改造难度异常之大,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刚拉开序幕,主城西区宝盖路沿线、润州山和太古山片区还存有大面积的危旧房,即使通过今年一年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后,需要拆迁改造的危旧房片区面积大约还有150万平方米,需要整治的老小区面积还有180万平方米,与这些地区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还相当薄弱。现状建成区内,开发建设遗留了大量的危旧房“死角”和“城中村”,据统计,仅京口、润州两区,就留有“城中村”44个,总面积约7505.1亩,涉及人口近1.45万人。这些“死角”和“城中

村”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要做优做美城市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是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还很弱。资源总是向着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区域流动并集聚。由于镇江市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旅游产品尚未形成真正的精品,专业市场尚未发育健全,各种产业尚未协调壮大,大产业、大项目较少,经济相对薄弱,因此,还不能大批地吸引外地人到镇江购房居住、吸引各地游客到镇江观光购物、吸引各地客商到镇江设市贸易、吸引大批劳动力到镇江就业,现阶段,镇江城市集聚人气和物流的效应还很弱。必须要我们在城市魅力、产业优势、市场特色、旅游精品方面做足文章,才有可能逐步放大镇江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造成镇江城市建设水平滞后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无非三点: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在过去一轮各地城市建设大发展时期,我们没有能及时抓住机遇,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尤其是当城市建设遇到宏观不利形势时,我们缺少创新克难胆识和勇气,从而导致城市建设发展缓慢,欠帐过多,赶超压力变大。二是城市总体定位不够明确,城市建设工作缺少明确的、长远的目标,往往根据政府的某个会议或者纪要来安排城市建设的工作和任务,而不是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有序推进。三是局部的建设缺少控制性详规的约束和指导,建了拆、拆了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思考及对策

今年以来,城市建设迎来了不可多得“黄金机遇期”。我们强调机遇是为了抓住机遇,承认差距是为了缩小差距。对照市委、市政府推进镇江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我们必须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破除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唯条件论,树立有多少事去争取多少钱的自强奋进意识;破除患得患失、左顾右盼的落后观念,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求实创新意识,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城市建设跨越发展,把镇江建设成为令外地人羡慕、镇江人自豪的“城市山林,江河明珠”。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在城市建设理念上实现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的跨越源于理念的跨越,思想的优势造就发展的强势。对城市建设者来说,首先必须在解放思想中理清思路、找准问题、定好措施、狠抓重点,催生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为城市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是树立产业兴城的理念,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范畴。做到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业兴则镇江兴”、“产业兴则城市兴”。要大胆放宽和优化城市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促进非农产业向城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产业经济,借助经济发展积聚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直接动力。

二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破解城市建设中的瓶颈制约。城市建设大投入,钱从哪里来?实践证明“大投入源于活经营”。镇江市财力有限,必须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建设投入不足的难题。

三是树立彰显个性的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城市。个性和特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要坚持走建设特色城市之路,根据镇江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定位,精心打造具有生态、人文、宜居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路子,把不断创造满足市民需要的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出发点。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城市功能上实现新跨越

城市现代化进程要求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的优化强调形成合理的等级规模、明确的区域功能分工,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联合体。未来几年,镇江市应以沪宁城际轨道、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以及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南城北水”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放大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镇江在沪宁城市带中的职能分工,使镇江成为沪宁城市带中以旅游、休闲和居住为主要职能的城市。

1.优化空间形态。不拘泥于原有城市格局,发挥和张扬南山北水的优势,重新构划城市形态,形成北依长江,南连谷阳,南山居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一城两翼”、“南城北水”的双橄榄城市形态。充分发挥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群的区位优势,利用长江运河这一“黄金十字水道”和沪宁高速与镇溧高速公路形成新的“十字通道”,确定中心城市以沿江发展为主,主城依托城东和城西发展轴向南推进,形成“T”型发展的强力扩张态势。

2.打造“南城北水”。以南徐新城区作为镇江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发展办公、居住、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功能为主,集中体现现代城市文明和绿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色,倾力打造美丽的城市、宜人的城市、生态的城市。北部滨水区要建设成为重塑城区型与保护自然生态型复合型的城市滨水区,充分展现镇江城市个性与活力。

3.完善内部功能。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要继续以大手笔、大投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市区内部路网结构,拓宽改造市区次干道和支路,形成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2010年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要达到14平方米。加快排水和污水设施建设,完善市区污水处理系统,2010年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推进城市燃气建设,配合做好“川气东送”工作,2010年市区主城区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5%。同时,积极构建区域性基础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今年年内,区域供水要覆盖到镇村。

(三)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根本,在人居环境上实现新跨越

城市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不但关注我们的城建工作,最终还要检验我们的城建工作,因此,城市建设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建设更多的让人民群众满意、自豪的民心工程。

1、提升居住质量。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争取用3至5年左右时间,对所有“城中村”进行改造,撤村建居,实现农村向城市转变、村民向市民转变、镇村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变,提高内涵式城市化水平,推行农转居多层、高层公寓建设,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加大“棚户区”改造和老住宅小区整治力度,计划到2010年,对市区还有未改造的300多万

平方米老小区全部改造完毕。加强住房保障,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拆迁定建房和廉租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

2、方便市民出行。不断完善市区路网结构,加快停车场建设,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现象。继续实施积水区整治和背街小巷改造,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更新率和准时、准点率,建立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争取年内推出

第一条大运量公交线路。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年内开通出租车预约叫车系统。

3、完善生活配套。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在保护民居建筑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增加市政配套设施用地,加快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更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绿地游园、健身广场等公共场地,提高居民生活品质;配套建设文化、医疗、市场等设施,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四)以文化生态工程建设为突破,在塑造城市个性品牌上实现新跨越

特色是城市发展的优势和魅力所在。一座城市没有特色,就显得平庸,平庸就没有魅力,没有魅力就难以聚人气、商气,没有人气、商气的聚集则将失去发展的原动力。要充分挖掘镇江历史文化内涵,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突出打好“文化牌”、“生态牌”,赋予镇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

1、突出个性,体现山水城市的特色美。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镇江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按照“青山绿水”的要求,立足自身特点,打造自身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魅力。一方面,加强山体水系治理,注意保护和利用好山体、河流及其他天然地形地貌的生态文化价值,将城市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态景观有机结合起来,退房还绿,使南郊诸山以及散布于市内各处的大小山头充分显出来;大力开展“三河一江”水环境综合治理,还清水与市民,充分展现“山水天成、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另一方面,凸显历史文化内涵,重点做好以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为代表的旧城改造,深入挖掘西津渡古街这座“历史文化金矿”,进一步提升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品位,聚集镇江文化精华。

2、生态优先,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城市环境的宜人性和可适居性已成为人们的首选评价条件。以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为目标,着力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要把生态建设、环境建设放在战略位置,减少城乡建设中的资源、能源消耗,走集约型的空间利用之路,走节地节能型的建设之路,使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一是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继续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切实改善饮用水源水质,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铺设塔山桥以东沿古运河的污水截流管道,完善市区5大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实现老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就地简易处理技术,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有效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积极改善能源结构,着力发展车用天然气,有效提升环境质量。三是大力发展清洁生产,高度重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型建筑建设;加强城区节水工作,争取2009年创建成江苏省节水型城市,力争2010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和文明工地片区的创建工作,有效降低市区建设工地的噪音及粉尘污染。

3、精心设计,展示城市环境艺术的整体美。城市环境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

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城市建设出精品首先体现在高起点的规划上,其次体现在城市建设的精心设计上,体现在建设的精雕细琢中,体现在事后管理上。在总体布局上,要注重面向未来、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在指导思想上,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在建设目标上,要注意完善功能、强化内涵、提高品位、形成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把好四关,一是论证关。大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小到每条街的街景、每条道路、广场风格等,都要请专家进行规划、设计、论证,集思广益,减少随意性。特别是投资巨大,对城市形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建设项目,都必须经过公开招投标,优选规划设计方案。二是决策关。重大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慎重决策,避免造成失误;三是建设关。把每个建设项目都作为艺术品来建设,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四是管理关。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交付,确保完工后的项目发挥更大效益。

(五)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手段,在聚集城市建设资金上实现新跨越

1、构建全新运营平台。以城投公司与中房公司、房投公司的合并重组为契机,组建控股集团公司,启动股份制改造,扩张资产规模,建立以城市公共资产为纽带,以法人治理为核心,以母子公司为框架,以控股经营为特色,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融资建设为目标的新型企业集团,成为既能承担城建项目投融资任务,又能承担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任务,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积极探索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新路子,推行特许经营,引导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市政公用行业,逐步整体盘活市政公用事业资产。

2、深化土地资产运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制定并实施城市土地经营的对策:一是科学规划,地尽其用。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把“科学规划,地尽其用”作为城市土地经营的基本策略。在土地资源和土地指标双重紧缺的情况下,按照“四先四后”的原则,加快土地前期开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二是争获先机,促升地价。城市规划一旦确定,就应抓住时机加快建设,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活居住、投资与经营环境,促进地价上升,较大幅度增加土地经营收入。三是先多收购,后多租售。城市建设中,在保证必要的建设用地供应的同时,应当注意收购闲置的和低价的土地,以备将来出售。消化闲置土地,既可以做到盘活存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又可解决一部分建设用地的需求,减轻对耕地占用的压力。

3、丰富城市经营手段。重点要建立完善三个机制,一是以盘活城建设施存量为重点的城建资金自我增值机制。围绕道路等市政项目对周边地区地价的升值效应,搞好项目综合开发,使“外部经济效益内部化”,提高项目本身的产出能力。二是以项目融资为基础的城建资金筹措机制。由政府授予投资主体一定的自主权,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制订统一灵活的招商政策,保障政府收益,解决投资回报问题,做好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组合和包装工作,吸引上市公司、大财团和战略投资者。三是以企业债券为重点的、多样化的城建融资机制。巩固和扩大现有合作银行的信贷规模,重点放在积极推进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方案。积极推进直接融资,快速推进中期票据、二期企业债券的包装申报工作。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锐意创新,镇江城建新跨越就一定能实现。

第二篇:加快发展 实现跨越

“加快发展 实现跨越”大讨论活动动员会上的讲

满村镇党委书记李继游(2010年3月20日)

同志们:

今天集合大家开会,主要是总结我镇2009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安排我镇2010年的工作,下面结合最近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就我镇“加快发展实现跨越”这项活动重点我谈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开展这次活动

今年春节后一上班,县委就开展了“良心、人品、官德、责任、奉献”主题教育,以此为载体,要求广大干部传承良心美德,树立高洁人品,强化责任意识和弘扬奉献精神,说到底,就是要对全县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一次全面的剖析洗礼,以革除不良习气和涣散作风,提振士气,鼓足干劲。我总结了一下,具体的讲,开展这次活动有四个必要:

(一)这是迅速转变干部作风的需要。近段以来,我们干部的作风不断下滑,纪律松驰、作风疲沓、工作浮飘、推拖等靠,各项工作进展缓慢。可以说,我们的作风已经滑坡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已经到了政令不畅的地步,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整治的地步。环境整治就是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环境整治是我们满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说是一项战略部

署,因为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和干群的综合素质,好的环境,不仅能使我们自己生活的舒心开心,而且也能促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

(二)这是促使干部奋发有为的需要。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可以反映他的工作态度,映射他的精神状态,更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出他的理想追求、人生观、价值观。从目前我们干部作风可以看出,大部分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追求,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精神萎靡,昏昏噩噩,得过且过。当干部不作为,就会阻碍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进步。如果把一个地方或单位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每个干部就是一个零件,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因为自己占着位臵却没有开拓精神,不想干事、不去干事,而他人有能力却又无法干事,你就等于影响了工作,就是最大的失职,就是历史的罪人。既然有幸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幸成为国家干部,我们一定要珍惜岗位,热爱工作,只有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了,才会产生热情,才会主动工作。

(三)这是更新观念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经济的快慢,思想观念是关键因素。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目前,我们的干部大部分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习惯于老办法,不懂经济工作,不善主动创新,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去年,我们搞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多人就不支持,看不出这是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从2004年到今年,中央连续7年的1号文件讲的都是“三农”工作,从减免农业税到发放种粮补贴,从增加农业投入到推动农业产业化,从尝试探索土地流转到发展现代农业,从建设新农村到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说,惠农的措施越来越多,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过去几十年不变的工作正在一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再到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如果我们的观念不转变,我们不去积极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不去开展这些工作,我们还有什么工作可干?我们就要随着工作的取消而下岗,我们就会被时代淘汰。

(四)这是推动全镇跨越发展的需要。到满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了解到我们满村有悠久的历史,有优越的区位,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更有纯朴善良的群众,感到我们满村大有可为。但让我忧虑的是,我们满村这些年的发展与我们拥有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不协调,我们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前几天,我和我以前在南蒲的老部下谈话交流,他作为一个旁观者拿南蒲和满村对比,有两句话让我很震撼,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大概意思是十年前的满村像现在的南蒲,十年前的南蒲像如今的满村。从这几句话里我看到

了差距,如果说南蒲这10年发展了,那我们就是停滞甚至倒退了,如果说我们发展了,那人家就是起飞了。满村到底进步没进步,发展没发展,大家心里最清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差?我想最大的原因就在干部。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了1515工程,全面拉开了县城“南展西扩东进北移”序幕,我们满村又顺利完成了撤乡建镇,可以说这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但是面对机遇,我们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加快发展,实现逆势赶超呢?可以说经过多次讨论研究,现在已经理出了科学清晰的发展思路,具体地讲:

(就是围绕“顺应市场经济,发挥区位优势,突出龙头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推动全镇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为招商引资打造平台;以盛和社区二期工程建设为示范,全面启动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实改善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动农民迈上新台阶。)

二、通过这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我用四句话概括,就是确立新目标,鼓起新干劲,树立新理念,锻造好作风。

首先要确立新目标。人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工作目标,生活就会无所适从,心灵就会惘然,所以必须确定一个明确 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战胜困难,去发掘自己的潜勇,这样的生活才有乐趣、有意义、有价值。我们看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什么他们能成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们有远大的追求、高远的志向。所以,我们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工作有所起色,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镇党委、政府,我想谈一下我们班子的想法,就是今后几年抓那些工作,概括地讲,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设作为统领全局的主要工作,力争8至10年完成,为什么要把新型农村社区放到这样的高度?因为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须方向和趋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建新村,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农民增收慢、农业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我们真正启动的只有一个盛和社区,但就这一个社区,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来了,各地市、各乡镇、包括新闻媒体,几个月我们接待了几十次,这些已经充分证明,新型农村社区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用地、资金、公共配套、公共服务、文化、卫生、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我们以前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以说增添了我们的底气,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满村社区的启动就能带动满村新区的建设,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安排部署,一切工作都要为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二是农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土地流转,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气搞土地流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土地流转是解决群众耕种不便、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不能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来群众入驻社区就会有顾虑,他们不可能跑几里、甚至十多里去耕种自己的土地,这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三是抓好标准厂房建设,上项目为招商引资打造平台。这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

其次是鼓起新干劲。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怎样才能让目标变成现实。这就需要我们调动内在的热情,热情是人类天生拥有的心理点火系统,是人生的发动机,热情是一种心理刺激因素,无论你遇到何种艰辛,无论竞争多么激烈,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热情都会调动你的肉体、你的精神、你的意志,以保证你获得胜利。我们每个人都有热情,热情是无限的,关键是很多时候,很多人把热情压抑在心底。一个人付出热情和获得成功永远是成正比的。前一段,我看电视介绍一个先进人物,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但是,有一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他是一个工厂的修理工,只管卸螺丝,工作非常枯燥单调,后来,他想了一个主意,和工友

比赛,看谁卸的快、卸得多,感到时间过来很快,也很有意思。其实,他学会了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如果你现在无法改变你的工作,那么你就试着热爱它,从中找出乐趣,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步入另外一种境界,你的人生会因此发生改变。目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些人意志消沉,干工作疲疲沓沓,就是缺乏热情。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点燃大家心中的热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充满热情地工作,我们满村的工作就会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具体如何干?大家还要讲究工作方法,农村工作非常复杂,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技巧。比如同样是租地,为什么有的能说成,有的就说不成,这里有个人威信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的原因。现在我们干的工作很多是全新的工作,比较超前,群众理解不够,这样就更需方法和技巧,要妥善进行引导和疏导。

第三是树立新理念。要想树立新理念,必须加强学习,开阔视野,眼界宽了,知识广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就会改变,处理事务、开展工作的能力就会提高,干工作就会得心应手。这里面我想强调一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干部最缺少的是经济知识。到南方去参观,人家乡村干部谈经济、谈发展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而我们的干部差距很大,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第四是锻造好作风。在外人眼里,我们满村的干部作风是好的,这是多年来留下的财富。但是,近段以来,我们干部作风严重滑坡,如果再不及时扼制,我们优良的作风就是在我们这一班人手中毁掉。前天开会研究,这次活动就是以整顿作风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重点整治纪律松驰、作风浮飘、推托等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通过整治锻造一种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工作踏实的良好作风。

最后,我在强调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次活动,这次讨论活动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要与县委正在开展的“良心人品 官德 责任 奉献”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相联,前天开班子会,我们决心很大,要通过这次活动对每个人都触动、有启发、有成效,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会继续搞下去。为了保证活动效果,还专门制定组织处理办法,这次要实打实搞。希望每一名干部都要引起重视,做好宣传,为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第三篇:实现跨越发展 进长治久安

今天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我们向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和武警部队全体官兵,向所有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和朋友们,致以亲切问候和热烈祝贺!西藏幅员辽阔、美丽富饶,西藏勤劳、智慧、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为缔造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投身西藏的现代化建设,谱写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为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增添了新的光彩。四十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均实现了重大飞跃。西藏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11.54亿元;人均GDp由1965年的241元增长到2004年的7779元;建立起包括20多个门类、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现代商业、旅游、邮电、饮食服务、文化娱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放眼今日西藏,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生活和谐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沧海桑田,西藏巨变。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是西藏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四十年来西藏的历史性巨变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西藏正处于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实现西藏的繁荣进步,保持西藏的安定团结,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长治久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是西藏各族人民充分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证。西藏自治区四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和西藏地方的实际情况,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大生命力。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利益、巩固民族大团结、维护西藏稳定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艰苦奋斗相结合,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要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扩大开放。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在本世纪中叶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切实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努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上来。要旗帜鲜明地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努力发展西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同心同德,昂首阔步,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通过学习和传达贯彻杨总在11月4日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杨晓峰总经理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通过参加会后公司组织的大讨论活动。我认为:在今年大环境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集团和公司确实面临着煤焦企业整合兼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压力和挑战,也确实存在着生产流资紧缺、生产材料不能及时供应、产品质量问题不断、生产成本控制不到位、非生产性开支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员工队伍不太稳定、技术性人才短缺、内部管理粗放、转型跨越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已处于是“停止”还是继续“前进、继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十字路口。可谓形势逼人、形势压人、形势不等人。在此情况下,作为森特的一名员工,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战胜困难!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牢固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和“企业与我风雨同舟,我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尽职尽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创新管理,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来往严谨的组织纪律、高效的办事效率、人效的管理效能、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森特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面对严峻形势,企业怎样实现转型跨越中发展?我感到首先要从四方面做起:

第五篇:对临汾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对临汾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崔宇强

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书记绘就了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示和增强了山西省人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积极探求临汾经济转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是未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制高点。

一、必须充分认识转型跨越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从当前临汾经济面临的困境看,转型才有出路。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临汾市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长期“兴于煤焦铁败于煤焦铁,利于煤焦铁也困于煤焦铁”的现状没有改变,严重的畸重结构使全市经济仍摆脱不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同时,过度依赖能源原材料产业扩张的发展方式,使临汾经济弱不禁风,一旦外部市场对能源原材料需求萎缩,经济就直线下滑。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使临汾经济两次受到重创。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看,临汾只有将煤焦铁资源型经济转型才能破除困境,也只有转型才有出路。

从与周边省市发展情况比较看,转型迫在眉睫。物竞天择,不进则退。从山西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内蒙、天津、山东、河北等先进地区看,内蒙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用足、用好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了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几何级增长。天津抓住了国家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机遇,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经济发展实现了整体跨越。从临汾发展情况看,“十一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后移,2009年,临汾GDP居全省地市位次由“十五”时期的第2位滑落到第3位,财政总收入绝对额滑落到第4位。从人均水平看,临汾人均GDP、人均财政总收入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山西省第7位和第8位,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迫在眉睫。

从临汾自身产业基础看,转型任务艰巨。一是临汾经济总量中有52.8%集中在工业行业,而煤、焦、钢铁、化工、电力等资源型基础产业占到工业的80%左右,对临汾市财政收入的贡献在70%以上。二是近年来临汾市煤炭资源整合及炼焦行业淘汰落后的推进虽然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资源枯竭的

局面终将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三是从主导行业钢铁行业看,一方面受原材料铁矿石外购制约,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国家明确要求钢企个数将由800家压缩到200家,而临汾市钢企规模不大,面临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四是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少,规模也小,要发展壮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区域产业功能定位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考虑转什么,怎么转。转型发展包括产业转型、生产方式转型及组织结构转型、从外延到内涵的转型等,其实质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着力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临汾市煤炭行业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安全发展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应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转产转型工程,建立并制定鼓励、激励、监督机制,采取金融、行政、法律手段,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行业发展的同时,要将煤化工作为转型的重要出路,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主导产业来培植。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甲醇、醋酸、醋酸丁酯、二醋酸纤维等,据测算如果将5000万吨原煤转化为煤化工产品,即可最少增值4倍,相当于5000万吨煤换来两亿吨煤的效益。钢铁企业要加快兼并重组,横向联合大企业大集团,纵向联合上下游产业,在产品上加快向优质和特种钢方向发展,提高附加值。铸造业要以华翔、汤荣、恒泰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做大做强,形成中国新型铸造基地。同时,要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技术规则,使临汾真正成为新型能源工业基地。

二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2009年临汾市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是服务业的8倍多,加快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税收情况来看,同样数量的税收,若是第二产业税收,留给地方的不足四成,而服务业税收80%留归地方。近年来临汾市服务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占GDP比重上升到35.5%,但远低于全球服务业占GDP比重60%、发达国家70%、全国43.4%、全省39.2%的水平,并且还存在现代服务业占比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力发展服务业,就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最现实的就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临汾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应抢抓机遇,加强规划,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尽快将临汾市旅游业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做大做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文化增长极。同时要强化现代物流、金融、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建设,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服务业体系。

三是以发展新兴产业为切入点,着力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天津、山东、河北、内蒙4省所处的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3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具有港口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海洋经济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投资热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临汾地处内陆中部地区,临环渤海经济圈边缘,因此,应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和国家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机遇,积极寻求产业梯度转移机会,发展配套、互补产业,建立联合生产基地等,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并抓住山西各种开放机会,积极引进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以及以石膏、花岗岩、大理石、耐火粘土为原料的新材料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支持的非煤产业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力量迅速主打一至两个在国际、国内具有龙头品牌的大项目,使全市新兴产业上规模上台阶,尽快成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引擎。

三、集群发展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是引导企业向高标准园区聚集。内蒙、天津、河北、山东等先进地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集约发展、科学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临汾仅有10个工业园区,除曲沃钢铁工业园区和洪洞赵城焦化工业园区挂牌省级园区外,其余园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结合全市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发展实际,在将现有园区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尧都区、侯马、襄汾、翼城建立铸造工业园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打造铸造基地。在尧都区、洪洞、安泽建立精细化工工业园区,培育化工龙头企业,打造煤化工基地。在尧都区、襄汾、洪洞建立服务型城郊现代农业园区,开展“餐桌农业”、“观光农业”、“高端林果园”等,走出一条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郊农业的新路子。在尧都区、侯马、洪洞及东西两山建立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延伸加工,提高附加值,形成轻工园区。

二是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内蒙、天津、山东、河北4省市的传统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瞄准国际、国内一流,培养打造超千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09年,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山东有51家,其中千亿级企业2家;河北18家,山西仅有12家。内蒙拥有全球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生产聚烯烃项目,拥有世界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天津9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建设237个项目,一批世界一流的项目落户天津。从临汾目前情况看,与先进地区千亿元的企业相比相距甚远。酒钢集团翼钢公司、太钢集团临钢公司、中宇钢铁三大钢企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进一步做大有一定限制,而山焦、三维组成的赵城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一定的化产规模,在山西的位置举足轻重,因此,应举全力积极支持其做大做强。农业转型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特色区域规模化问题,二是土地流转问题,只有将土地适度集中,才能取得集约收益和高端增值,才能实现农业生

产的更大飞跃。

三是实施区域带动战略。山东、河北、天津等抢抓机遇,聚集了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功能齐全,区域经济增势强劲。目前,临汾和侯马两个开发区虽然近年取得一定发展,但区域特色地位不突出,产业定位不明显,区域产业聚集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下一步应按照开发区的政策定位,创新制度,积极支持其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把两个开发区打造培育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金融、物流、高新技术园区,并增强区域辐射功能,形成强大的新兴产业集群。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

(作者系国

下载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现镇江城市建设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思考(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三大支撑 实现跨越发展

    构建三大支撑实现跨越发展 演讲人:严国平2009年12月30日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晚上好! 今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润州建区历史上首次秘书班子演......

    创建优质初中 实现跨越发展

    创建优质初中 实现跨越发展 响水县大有中学一、学校概况响水县大有中学是于2003年根据响水县教育布局调整的统一要求,由响水县大有初级中学、黄海农场新荡中学、黄海农场......

    坚持双高标准 实现跨越发展

    xx“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xx全体师生对各级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同时也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

    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汇报发言

    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汇报发言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勇争先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

    建设“四大体系” 实现跨越发展

    建设“四大体系” 推进产业提速 努力实现洪湖林业跨越式发展 ――洪湖市林业情况汇报 一、全市林业现状 1、森林资源。全市现有林木覆盖面积31万亩,其中杨树20万亩,水杉2.2......

    创新审判管理 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审判管理 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中伟 发布时间: 2010-09-01 13:30:52 审判管理是强化审执服务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确保人民群......

    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心得体会(最终版)

    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作为一种思想的常态,它既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建设性思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我们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解放思想的主要......

    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心得体会5篇

    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心得体会 当前,XX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新跨越宏伟目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