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

时间:2019-05-13 11: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

第一篇: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

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区空间不断扩张,城乡结合部成为大中城市扩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区,也是变化较快、问题较多的地区。因此,把城乡结合部建设好,改善这一地区的发展条件,发挥这一地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为城市运转提供特殊空间。城市赖以运转和发展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特殊场所必须远离人员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如给排水系统中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废弃物处理场所,传染病院,火葬场,大型转运和仓储设施等。其次,为城市空间扩展提供土地资源。当城市集中建设某个功能区时,城乡结合部由于具有建设用地充足、土地征用费用低、外界联系便捷等区位优势,成为适宜的选址地点。第三,帮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乡结合部区域内有农田、林地、绿带、湿地和河湖水体等,既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第四,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过渡纽带。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又为其他产业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整体环境差。城市工业中占地多、污染大的工厂主要集中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工厂以及当地的乡镇企业、家庭小作坊等产生大量的“三废”。二是社会管理难度大。现阶段,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转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城乡结合部低廉的房租和生活成本为流动人口提供了生产、生活空间,聚集了大量流动人口,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三是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城乡结合部区域内各种性质的用地交叉混杂,开发建设的前景不明晰,投资主体不明确,有的地处多个行政辖区的交界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严重滞后。四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随意性、盲目性较大,导致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解决以上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处理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利用好城乡结合部这一重要资源,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乡结合部承担的职能、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人口及其他因素,确定近、远期发展规划,编制专门的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综合效益。二是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局下,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的经济布局。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是经济市场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具体表现,所以要优化土地利用、改善区域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的经济结构和布局,引导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三是注重生态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城市。城乡结合部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就是为城市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屏障。应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避免“摊大饼”式地无限蔓延。在开发城乡结合部土地时,必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生态评价标准,协调好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四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和完善城乡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户籍制度等管理制度,解决好土地征用农转居后的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第二篇: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于3月19日至25日赴安洲街道直屋行政村蹲点调研。直屋行政村位于县城西郊,东与三桥和下郭为邻,南临下新屋村和下垟陈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在近一周的调研过程中,群众对如何改善村容不洁问题反映强烈。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一个通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直屋村的环境卫生现状

(一)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及不良影响

直屋村位于县城西郊,紧靠全村共304实施清扫保洁。由于长期积累,房前屋后垃圾成堆(调研期间,环卫处帮助清理清运垃圾60余吨),垃圾逐渐向塘水面垃圾漂浮,池塘为污水塘,水沟为臭水沟,是远近闻名的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一是损坏了仙居对外形象。紧靠进出县城的道路,的对外整体形象。

二是降低了广大村民生活质量。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内涵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既讲究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也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洁的村容,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是影响了精神风貌。村容状况代表了一个村的整体风貌,环境卫生虽然是却可反映出村民的(二)造成环卫不洁的主要原因

1、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结合部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农村气息较为浓厚,虽然村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乱搭乱建、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房租,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对环境卫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人口200多人,的二次污染。人(其中党员35外来人员进出我县,对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精神风貌35省道和高速公路出口处,分35人),外来人口都会经过这样的村,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改变村容不洁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尤其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淡薄,而且这些区域还聚集了大量的外来民工,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大量回收的废物堆放在村前屋后,5个自然村,200多人。村内没有环卫设施,没有“垃圾村(城中村)不洁的村容村貌会损坏我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大量的垃圾,如垃圾回收业。8个村民小组,“小事”,但但由于农村长乱堆乱放、在城乡结合外来人口直屋村有外来造成了环境户,1119省道边上堆放,村内露天粪坑林立,没有一座卫生公厕,村内沟”。以上这些问题是

像直屋村的大部分城乡结合部村与县城紧密相连,影响了他们的健康;”。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目前,他们大多从事垃圾回收行业,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在城乡结合部尤为明显。城乡结合部是县城扩张后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上还是农村,由于村集体经济的不足(直屋村的村集体年收入仅为8万元),“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或者比较落后。由于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垃圾无序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

3、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相对中心城区而言不仅位置偏僻而且先天不足,因此,不少干部就会认为现在要求城乡结合部村做到长效管理是不切实际的,还为时过早;或认为这都是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或认为搞城乡结合部村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化力气改善环境质量。

4、垃圾成份复杂,不可降解垃圾增多。以前的农村,垃圾多用于田间地头作肥料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份越来越复杂,产生了大量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且大量高效的农业肥料代替了“垃圾肥料”,垃圾在农村已无“用武之地”。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被城市包围或紧接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村,这些地方属于县城规划范围,在生活方式上日益接近城市,但还没有纳入整个城市管理范围,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我县,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并不是个例,我县的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普遍存在垃圾乱堆乱倒乱处置现象,已经成为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仙居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农村新环境,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村容整洁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一个村的村容村貌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它不仅反映了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反映了这个村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必然明显改善,也才能与所相连接的城市相适应、相协调,才能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卫建设管理工作应当首当其冲,率先垂范。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让广大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村民共享我县文明建设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迫切任务。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涉及面广,要求高,环卫建设管理状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属于县城规划区范围,部分也在创建之列。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卫状况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长期重视不够,环卫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的问题很多,可以讲,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既是创卫的重点,也是创卫的难点。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就是要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垃圾出路问题,破解城区创建进程中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目前,我县的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实现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工作规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城管工作向城郊延伸的务实之举。

城中有村、城郊相连,这是发展中城市的基本特征。城中村、近郊村、城郊结合部均与城区紧密相连,这些地区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城中村、近郊村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基础。城管部门作为环境卫生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将城市管理工作向城郊延伸,这是新形势下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城管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不断创新城管走进社区、城管延伸城郊的工作理念,把加强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作为城管工作走进社区、向城郊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城管工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不断探索适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城乡统筹城市管理模式。

三、创新方法,立足长效,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

从我县的县城实际出发,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不可能全面铺开,一步到位,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循序渐进。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村民新观念。从根本上说,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把对村民的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抓好文明素质教育。村两委要与每户家庭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提出一些硬指标,促使家庭这个细胞做好保洁工作。另外,村两委要充分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自我约束作用,通过全体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卫生保洁义务,以此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村民潜移默化地增强卫生意识,自觉养成文明的卫生行为习惯。在整治和创建过程中,可组建村巡逻队,劝阻不文明行为,督促村民、外来经商人员、打工者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

(二)科学统筹村庄规划,培育设施建设新起点。要做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环卫设施建设是基础。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做好村庄规划时,将环卫基础设施纳入整个村庄体系,统筹规划,统筹建设。在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分级负责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即:县里主要负责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各街道要按照城镇环卫设施设置要求,在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居住区、道路、河道等处放置垃圾桶,合理设置垃圾房,建造垃圾收集转运点,配置相应的垃圾清运车辆和设备。城管部门将根据城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要求,协调、指导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同时,在规划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设备的作用,做到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运输等环卫设备设施城郊(乡)共享共用。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培育投融资新方式。要做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工作,资金是主要因素。要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引入市场机制。从长远看,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根本,对土地及其他闲置资产进行招商引资,增<

第三篇:城乡结合部1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城市与乡村互相结合的 特殊经济地理单元。该经济地理单元既不同于单纯的城市区 域,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 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

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地区,而是按照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大城市或中心 区域,然后再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按 佩鲁的这一观点.经济增长可分为两个显著不丽阶段:聚集阶 段和扩散阶段。前者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大城市或中心区域不 断集中的阶段。正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的超常规的发展,使其成为一国经 济的增长极。后者是多种生产要素由大城市或中心区域向周 边区域不断扩散的阶段。其原因是大城市或中心区域由于各 种生产要素的大量聚集而使其显得过于局促.空间的狭小已 严重地制肘着大城市和中心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大城市 或中 fi-区域的生产要素开始向其周边移动.以寻找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

(二)城乡结合部的类型

一般说来,城乡结合部有三种类型:一是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属城市政府管辖,却又地处乡村包围的城市郊区:二是属城市政府管辖的县,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城区接壤的或“插花”的地带;三是受地域影响,处在城区外围,相对连接城乡的其他交接地带。(而此次调查的。。属于。。)

(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1)城乡结合部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

(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

在《新乡市街道居民购买力等级分类》调查中,官员的综合主观评价排名 为22名,房租排名2,综合排,10,购买力等级c 中等购买力

当前我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推进具有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从区域统筹发展方向方面可分为:市区城中村改造型;市郊城市化拓展型;县城中心镇提升型;山区分散村落整合型;农村村庄现状改造型等。从土地利用方面可分为:旧村原址改造型和新建村舍搬迁型两种类型。从建房方式上可分为统规自建和统规统建两种类型。

从资金筹措来源上可分为:集体致富改造型:如新乡县刘庄、龙泉社区;政策资金帮扶型:如辉县市回龙社区;企业(家)出资支持型:辉县城关镇南里庄社区,张村乡裴寨社区;开发商投资联建型:如新乡县高庄社区;群众自费建设型:如古固寨镇祥和社区等。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住宅建筑组合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查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的立面风格统一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亮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墙颜色以红色为主白色灰色为辅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并且基本上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华北石油局居住小区本着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利用“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意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格要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弱势群体需求也被考虑在内了。居民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小区道路设有盲道倾斜路面也使用了防滑建筑材料居所有标识明确的路线或标志物。小区中设有老年公寓、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其中的住宅以正面朝南为主起居室、卧室及厨房均有 自然采光房内空气南北对流起居室以居南为多自然通风较好。但由于部分小区沿街位置建有门面房影响了附近的住宅采光通风效果并且部分门面房建成后经营饭店造成油烟、噪音污染降低了小区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调查建议

1.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配置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更加注重植物的开花与观赏时际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公共空间中的道路规划应稍作修改使得道路不仅只有交通的功能同时也能对小区进行区域划分同时也为造景增加围合感。3.公共空间中的绿化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绿化率让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富有生机。4.小区的社区管理服务区应增大面积。

历史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是依靠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条腿走路,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因此,在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要以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作为依据,坚持规划先行和科学规划,鼓励和推动制度创新,以引导农民分层次、梯度性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为着力点,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增长方式”,夯实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平台,注重协调、优化各类利益关系,保持政府与民众在利益共享、公平增长方面的互动沟通,最终实现“三农”的公平、和谐、科学发展。

第四篇:城乡结合部调研

城乡结合部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明显,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位于市区和城市影响带之间,可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内边缘区又称城市边缘,特征为已开始城市建设;外边缘区又称乡村边缘,特征为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占支配地位,但已可见许多为城市服务的设施,如机场、污水处理厂和特殊用地等。

特点:

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

(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

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DD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

现在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DD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

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

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乡镇以下的村委会又是自治组织,因而在都市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纳入城市管理的情况下,村民和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较少考虑限制某些影响环境卫生和容貌的产业的发展,如虹四村,外来人员在些经营了27家废品收购站,1996年的财政收入中,仅从包括乱搭建在内的各类房租收入即达210万元,占全村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第五,体制不顺,管理薄弱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变化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如果说前述三个方面带有客观规律因素的话,那么体制和管理则是一个主观性因素。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两府”和“一地多主”的现象。“一地两府”指一片土地内由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乡村政府兼管,如虹桥镇虹四村的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早在10多年前,位处铁路以北的3 个居民小组的土地即已被古北开发区所预征,从而形成较长时期的“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长宁区、闵行区和古北集团,由此而产生管理上的一系列矛盾。所谓“一地多主”是指一片土地上有多个主人。如浦东新区的钦洋镇,已规划为大型居住区,随着土地不断开发,辖区范围越来越小,并被“多主”所分割。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开发区和众多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地多主”的管理局面,在工商业行政、税务、卫等方面存在着交叉管理或管理空白。收费、罚款等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争着办,而对治安工作、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的管理等要承担责任和尽义务的事情则相互扯皮、推诿、拖延不决。

第六,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也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一个制度因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许多与一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特殊性,应有特殊的法规,特殊的执法机构采用特殊的手段实行管理。目前大多数采用与市区相同的行政手段整治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只能起到暂时的治表作用,无法实现现长产管理。在城乡结合部规划中,如若按照传统的农村管理或城市管理的思路都不全面,要从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两者之间的角度全盘定位,统筹思考,找出新的发展思路。只有采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运用科学的界定方法,调整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实现空间布局的均衡,才能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记者:根据部署到2011年全市所有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都实现社区化管理,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石楠:推行农村服务社区化,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的有益探索。农村社会化管理主要的着眼点是怎样更好的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在农村社区化管理探索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治安防范常态化、矛盾调处及时化、房屋出租规范化、村民管理自治化等有效手段的探索实施,村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改善、治安秩序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大幅提高了。

虽然我们在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把现阶段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与过去村民自治的一些基本原则相结合,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二是增强整体概念,把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规划建设中多考虑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三是人口本身的城镇化要比户籍的城镇化慢,要把加强素质教育考虑在内,在城市化空间转变的同时追求质量提升。(一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关系到首都科学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繁重艰巨。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问题、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首都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期盼。要从首都工作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坚决完成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这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实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是首都发展到新阶段,为了市民生活更美好、城市发展更持续、首都环境更宜居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一项为群众谋福祉、造福群众的惠民工程。办好这件大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工作要求,坚持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取向,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结合部建设所带来的实惠。各相关区县和相关部门都要主动承担起组织者职责,创新各项制度,服务农民主体,汇聚社会力量。要充分组织发动群众,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乡结合部建设中来,实现自身根本的、长远的、合法的利益。

三是要把城乡结合部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工程加以实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面临的种种难题,其实质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一项改革创新工程。一年来,规划、国土、住建、发改、金融等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有力地推进了重点村建设。这些体制创新、工作创新是扎实推进重点村建设的基础,是重点村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要及时总结归纳这些成果,形成系统的政策文件,为今后城乡结合部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淇要求,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确保两年基本完成重点村建设任务。要认真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抓紧用好现有政策、资源,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要下力量抓好建设工作,统筹解决好回迁安置、产业发展、就业社保和集体资产处置管理等问题,抓好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在城市化中的权益,落实农民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就业的目标,落实农民的主体作用。50个重点村建设工作是有特定范围的,不能随意扩大范围。全市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管理。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无序流动的问题是50个重点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区县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基层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积极调整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承载或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符合宜居城市建设的产业。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真正把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惠及到农民,服务好流动人口,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好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要坚决遏制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违法建设。防控违法建设是规范城乡结合部建设发展秩序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决不能拆掉一批城中村,又出现了新的城中村。要完善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巩固拆违成果,坚决防止反弹。不仅是50个重点村,也不仅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其他各区县都要加大对违法占地、私搭乱建的查处力度。要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出租和使用管理,依法保护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规范土地出租、流转和使用行为。要积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违法建设的措施,引导农民依法有序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四是要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创新。要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村庄社区化管理,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积极探索农民在城市化以后可用于出租的富余房屋委托集体统一出租管理,统一经营,规范管理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租赁房,把“以房管人”的措施落到实处,使农民的出租房得到有序管理。要创新工作方法,帮助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管好钱,理好财,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不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

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运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制定出科学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建设新型城镇,推进城乡一体,首先必须搞清楚其科学内涵,深入研究其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这是确保新型城镇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把新型城镇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和特点。

(一)关于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

概括为四句话,即“三次产业复合、三化协调推进、三大功能共生、城乡发展一体”。具体说,就是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复合发展;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宜居功能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推进;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可见,新型城镇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性和复合型区域。新型城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复合”,主要是体现在产业复合和功能的复合;一个是“综合”,它涵盖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部要求,体现了经

济与社会、发展与生态、城市与乡村、新区内与新区外、开放和内需等五个方面的统筹。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的新型城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更不是一个新的行政区划,它在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但规划面积不等于城市建设区面积,既不是大面积圈地,更不是大规模造城。同时,新型城镇也不同于专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体现了单一性,产业集聚区体现了产业的集群性和链接性,新型城镇体现了综合性和复合型;但三者又存在一个梯次发展的递进关系,专业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具备了产业集聚构成要素,可以上升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达到了新型城镇的基本条件,可以上升为新型城镇。

(二)关于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新区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制定发展战略、谋划新型城镇空间布局、编制新型城镇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导向,在新区的发展中起着龙头性和战略性作用。我们对新型城镇的定位,从总体上讲可以称为“五区一中心”,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当然,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每个新区的功能定位也可以因地制宜、有一定的差别,发展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三)关于建设新型城镇的目的。总的来讲是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具体讲主要是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解决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问题,探索如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解决经济结构优化问题,探索如何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怎样优化,质量效益怎样提高等;三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探索如何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怎样加快推进等;四是解决以人为本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怎样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五是解决增长极问题,探索如何把新区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型城镇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新型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目的,确保新型城镇始终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应有的功用。

二、抓住关键,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建设新局面

新型城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有力地予以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千城一面、面子工程等局面,或是一届领导班子一个城市规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规划对战略、产业、空间的研究不系统,规划未能充分反映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构思。另外,资金不落实、产业不落实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规划不具备真正的实操性或者,所以,城市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城市发展战略规

划,是根据自然的秉赋、产业的优势、资源要素的整合、城市人口的聚集、区位的优势、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等,充分研究和确定战略定位,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并以金融进行引导,再体现在空间蓝图以及空间功能布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好的执行稳定性,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加快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就是统筹思想。新型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蓝图。有一套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是保证新型城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握好四个原则。具体讲:一要体现“三规合一”,确保新区规划与城市体系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精准对接,使新区建设始终置于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二要体现组团化发展,使各组团相互衔接、功能互补,跳出“摊大饼”、扩张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组团划分要为将来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留下空间;三要体现城市建设的复合型、紧凑型、节约集约、生态环保等先进理念;四要体现城市特色,包括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规划功能特色等,坚决避免规划的“流水线”生产,搞成千城一面。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具体讲:一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老区的关系,既要依托老区,又要优化老区,形成新区、老区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二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体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尽量多用废地,避免占用优质良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三要处理好新区规划和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提倡城市集

群发展、组团发展、向心发展,形成各个组团分工合作、相互依托的关系;四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重要产业布局的关系,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把新区建设和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五要处理好新区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关系,新区的各项发展、建设都要体现创新、体现率先;六要处理好新区规划与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的关系,城市发展要以交通条件为基础,交通要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规划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变更,确保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正是基于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慎重,涉及控制性、永久性、基础性的问题决不能出错。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城镇的功能越完善,其承载产业和吸纳人口的能力就越强,竞争力就越强。所以,规划确定之后,就要加快新型城镇各项设施建设,使其载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理念,率先完成新型城镇内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创造条件。特别要高度重视地下设施建设,做到考虑周全、一次到位,避免丢三落四,地面建好之后再反复挖沟。二是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以新型城镇内的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现代物流、金融担保、职业培训、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网络、环保监测、工业房地产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快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新型城镇内产业集聚区的外围,同步规划建设住房、学校、医院、商业网点、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新型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实现产城互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财政肯定不行,所以要加紧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近期,去重庆学习考察,他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组建了八大建设性投资集团,现已成为重庆市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重要投融资平台。

(三)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无论是新型城镇还是产业集聚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都是产业,区内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中心新型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没有产业作为支撑,其他功能就难以很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也就难以形成增长极。因此,要在加快新型城镇现有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建设的重头戏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高水平策划招商概念,把新型城镇这个载体规划好、打造好、包装好、宣传好、运用好,充分发挥其“筑巢引凤”的载体功能。二要围绕新型城镇确定的主导产业,尽快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促进配套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三要抓好那些能完善薄弱环节、提升实力、地位和形象的项目,比如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领域,大力引进其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藉此作为弥补不足或“走出去”的跳板。有条件的新区,要注重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经济效应。

下载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城镇化,不能遗忘城乡结合部(申论经典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析城镇化建设中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探析城镇化建设中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摘要】城镇化建设对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根源,分析了人们对基础教......

    不能遗忘的记忆

    1013班7号汪红华 不能遗忘的记忆 ——读《伤痕》有感 有些错一旦造成,就没有回转的余地。正如你给人一巴掌,事后虽然道歉了,但在心里还是会有一个疙瘩。而历史不能抹灭的是一个......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地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工党海淀区委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

    浅谈如何与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

    浅谈如何与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 家长的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配合,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而城乡结......

    加快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合集

    加快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新闻日期: 2011年09月20日 09:59:39人民网河南频道讯市六次党代会勾画了濮阳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段喜中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

    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渭南市局于5月21日至25日参加了全市“如何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对全市十二县市区的......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耀州区总面积154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6万人,下辖10个建制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城镇居住人口达到6.3万多人。创国家级小城镇示范镇2......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