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克强45个月六次提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编者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投资与出口后劲不足等问题,而内需不足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振。投资、消费结构已经接近“临界点”的判断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寻找新的驱动,调整投资结构已经迫在眉睫。李克强总理在过去45个月六次强调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2013年1月15日,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
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2012年年11月,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研究探索城镇化问题,应放在人类发展的大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转变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引发和带来的,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城镇化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保障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城镇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能源资源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
——2012年9月7日在中组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2012年4月,《求是》杂志
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稳步推进城镇化,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进行。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不同规模和类型城镇的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把在城镇已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滞后。总的看,我国城镇化依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12月15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顺应产业聚集、重点地带开发等区域发展的趋势,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
——2009年6月16日在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的报告
第二篇: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思路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2013年02月04日 01:44第一财经日报
中央对城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新一届政府对城镇化高度的新定位还是被广大学者赋予“扩大内需的战略性作用”的意义,并被认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对新型城镇化的阐述更引发了学界的城镇化研究热潮。昨日,一名接近中央决策层的经济学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李克强副总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城镇化。
记者梳理发现,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有两次,十八大报告中则多达七次。李克强近一年内更在多个场合以多种形式阐述“城镇化”相关观点达十几次之多。上述专家认为,李克强副总理的城镇化思路从时间和空间上都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城镇化在各种重要场合和文件中的密集“亮相”也显示了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随着各种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城镇化的频繁“亮相”被不少经济学者解读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经济主打牌。
事实上,中央对城镇化研究由来已久,并已经过了局部试点。李克强早在2009年第15期《求是》杂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时至如今,城镇化已经被看作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并被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
多名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城镇化之所以被提高到新的高度,首先还在于其在拉动内需方面的巨大作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称,中国经济低成本扩张时代的终结、人口红利的递减等多方面趋势不可逆转,长期以投资驱动的增长也不可持续。
迟福林认为,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中国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在过去一年多里,李克强数次提及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较为重要的两次均以全文刊发的形式发表在核心刊物上。
去年2月,《求是》杂志发表李克强的重要文章:《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文章提到,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
持久的拉动作用。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不仅可扩大投资,而且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尤其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效释放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随后,李克强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明确指出,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正式将城镇化定义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外部环境“倒逼”的选择
开篇所述经济学者对本报表示,李克强对城镇化的定位还和高层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关。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对我国发展环境和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
十八大报告提到,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城镇化也是一定形式下的‘倒逼’转变。”上述专家表示。
《行政管理改革》杂志2012年第11期发表的一篇李克强论述城镇化建设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文章称,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对外部局势的判断和对内部形势的评估是高层选择将城镇化作为重要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学者认为,从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来,国家有意淡化GDP 理念,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转向依赖国内消费。而中国城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规模和潜力,无论在长期性、战略性、时代性上都具有巨大转折意义。
在李克强的思路里,城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关乎世界的问题。去年11月,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微博]行长金墉时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
“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李克强说道。
推动发展的“润滑剂”
李克强所倡导的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各方面改革和进步的“润滑剂”。
2012年4月,李克强发表在《求是》杂志上的文章指出,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目前,我国在土地、户籍、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二元结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上述学者认为,城镇化与人口、财政、区域经济、农村建设等都有密切关系,在城镇化这一主题的串联下,有利于推动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和进步。其中,最受关注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必然走在前端。
他同时认为,李克强思路里城镇化的“润滑”作用绝不止于此,还在于对中国经济更大层面的调动和推进,城镇化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之一。对此,李克强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曾提到,要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必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城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够一举托两头,有利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
在李克强的“新型城镇化”字典里,“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上述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了人本和可持续,1月15日,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第三篇:城镇化是人城市化,不是城市城镇化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中国改革议程: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分论坛上发表观点:城镇化是不是城市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市化。
樊纲说,他认为政府要发觉城镇化不是城市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市化,要使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居留下来,而不是城市工作几年之后回到农村的家乡。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方面、硬件方面的建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政策开始出现更多的关注人的城镇化,包括各种社会政策,不仅是户口,还有商业发展。因此,樊纲觉得这样会使得中国的社会更加稳定,同时也使得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认为,城镇化是发展的进程,使得农村的农民能够转移到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想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就需要改变城乡之间的差距。根据现在的数据,中国有50%以上的人在城市中居住,只有35%的人拥有城市地区的户口,也就是说大约17%左右的人,也就是2亿人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却享受不到城市的福利。所以中国需要改善自己增长的质量,同时使得自己的增长能够做到使所有人受益,他认为这可以帮助中国实现消费和其他的目标。
第四篇:李克强总理城镇化思路解析
李克强总理城镇化思路解析
人民论坛 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
近来,中央和地方对“新型城镇化”的诠释和理解出现偏差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中央部委官员一再强调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盖楼修路,而是人口城镇化;但从地方政府的实施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工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展开游说以获得项目融资。城镇化曾被社会各界寄望于拉动未来几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但“走偏了”的城镇化则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并且有可能将中国经济引入深渊。那么,新一届中国政府将会如何把握好新型城镇化的“航向”,以使其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正能量?
应对举措
2010年底,国家发改委即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4个部门启动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在大量前期研究、实地调研和专题研讨基础上,起草形成了规划文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并抓紧修改完善中。
总理主张 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2013年1月15日,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李克强总理城镇化思路解析
2012年9月7日,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李克强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能够使我国巨大的回旋余地得以充分施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国情,以非常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线路图。讲话发表后国内外高度关注,反响强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特别是新一届政府组建后,李克强有关城镇化发展的观点不断深化,但基本问题、基本判断都来源于这篇讲话。现围绕李克强这篇讲话及其后对城镇化问题的一些论述,择要加以解析。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战略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他把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等背景中加以说明。
第一,城镇化是一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研究探索城镇化问题,应放在人类发展的大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引发和带来的,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中后期阶段,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顺应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定不移,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城镇化发展要给现代化以支撑。实现现代化的约束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低。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的国家。我国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等因素,决定城镇化发展要克服一系列困难。
第二,依靠城镇化营造一个国际合作发展的空间。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城镇化战略,能够使我国巨大的回旋余地得以充分施展。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包含着对我国用好战略机遇期的设计。城镇化启动了我国内需发展,内需发展又会很好地平衡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城镇化必将成为我们获得新的战略机遇期的根本立足点。
第三,城镇化发展要处理好四化协调的关系。基于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基于中国发展城镇化的约束条件,李克强指出,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会面对粮食安全、能源资源支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和挑战,但这条路是绕不过去的,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沿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走下去。我们理解,李克强这段讲话强调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其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就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人的城镇化,增加人的发展机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形成竞争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其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就是在城镇化发展中,要平等对待农村和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不是剥夺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的过程,而是富裕农民的过程。农业发展要注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要通过农业现代化解决大量农民进城后的农产品安全保障问题。
其三,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在信息化上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化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信息技术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给智慧城市、低碳建筑、智能交通、生态环境等发展带来应用,给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动力。
我们注意到,李克强对城镇化研究和实践已历经多年。他的硕士论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就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关的研究。在论文中他分析到,农村居民的现代化,在于因势利导,使农村人口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交通运输等设施的建设,逐步发展为中小城市。1998年到河南工作后,李克强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农业大省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城镇化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提出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进的发展战略,提出“中原崛起”的构想并付诸实践。2004年底,李克强调任辽宁工作,与河南不同,因为是老工业基地,有着相对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李克强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县域城市化水平,重点建设县城和一批中心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李克强在地方实践中大胆“试”出来的经验,城镇化才有了全国层面的大力推动。
释放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这一判断贯穿于整个讲话之中,是讲话的重点之一。有关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李克强讲话的核心观点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国城镇化拉动内需的规模和潜力是巨大的。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实际的城镇化率还很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李克强指出,差距就是潜力。考虑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真正的城镇化率应当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最后基本公共服务也应该是公平均等的。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巨大潜力,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靠什么样的力量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讲话的理解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努力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为我们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的巨大空间。
第二,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一是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才能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李克强关于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的观点,贯穿于他近几年的一系列讲话、报告之中。如2009年12月,正值全国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他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2010年6月,李克强在上海会见市委书记、市长“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时表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2011年12月,他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2013年3月,他在会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境外代表时指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前所未有,13亿人口向工业化、城镇化迈进,产生的内需是巨大的,其中最大的内需就是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内需,这是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就是说,城镇化发展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创新驱动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我们对讲话的理解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居民。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城市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政策。可以将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多年的业主、小企业家、稳定工作者一次性转为城市人口。这部分农村转移人口,虽然没有城市户籍,但实际上已占据一定的城市公共资源,对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户籍的,也要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有所体现。
二是分离户籍与公共福利制度。加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使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国家应加快放开地级市以下城镇户籍限制,使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三是各级政府要分担户籍改革的成本。目前农村转移人口有六成在地级以上城市,两成在县城,不到一成在小城镇。大城市的困难在于,人口越来越集中。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涉及到大量成本,国家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台相关政策,使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改革的成本。
第二,继续加快保障房建设。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住房问题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人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李克强在辽宁担任省委书记时,辽宁国企面临很多困难,大量工人下岗,很多人生活在棚户区里。李克强抓住时机启动棚户区改革工作,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棚改工程,城市最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李克强非常重视保障房建设问题,他强调是为了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至于受阻。一些老企业的职工、已在城镇就业的外来人口等,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解决住房问题,政府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解决。城市政府要把农村转移人口住房问题,列入保障房建设规划,与城镇低收入群体并轨。为农民工建房,面积可以小一点,但得有地方住。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农村转移人口,解决好他们的住房问题,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第三,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反映党执政兴国理念的升华。李克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重视,强调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支撑。我国百分之六十的国土空间不适宜人的生活,如果扣除这些不适宜城镇化开发的国土后,我们国家总的开发强度已很高,高于一些高收入的国家。考虑到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开发强度,留下必要的生态空间,给城市居民一个好的栖身之处。
过往的城镇化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但也要看到,城镇化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过去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等要素为重要抓手,靠的是投资和工业拉动,把规模扩张作为城镇化主导方向,对人的幸福关怀不够。李克强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与过去相比,城镇化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这可以理解为今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趋向。
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一个新表述。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城镇化。从李克强的一系列讲话中我们感觉到,从偏重物的城镇化,特别是土地的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将是城镇化政策改革的重点。新型城镇化是继人口数量红利之后的发展新红利。从新一届政府组建后释放的政策信号来看,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抓手。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导)
第五篇:李克强为何否决发改委城镇化草案
李克强为何否决发改委城镇化草案?
在中国快速走向城镇化的过程中,拆迁征地引发的冲突已成为一大社会矛盾。维权人士指出,这一问题近年来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8月底,福建漳浦县一名4岁女孩在家人与征地拆迁当局的纠纷中被推土机轧死,在中国网民中引起一片愤慨。这为不乏暴力色彩的拆迁历史又增加了血腥的一章。
据维权网站“民生观察”今年初发布的2012年“中国拆迁与征地观察”,去年一年里中国各地的征地拆迁过程中至少发生21起死亡案件。据该网站介绍,数字的来源是媒体,包括中国官方媒体对个案的报道以及人权组织、维权网站发布的经过核实的信息。
这些死亡案件中,有的是双方冲突中拆迁户被打死轧死。此外还有人以自焚、服毒、跳楼等自杀的方式抗议强拆。民生观察网站的负责人刘飞跃对德国之声介绍,他们每个月都发布“中国拆迁与征地观察”月报,汇总有关个案的报道:
“我做这个项目两年多,看到拆迁中的暴力现象是愈演愈烈。虽然不时有拆迁户进行抗争,但双方显然不是一个势均力敌的位置上。拆迁户往往处在弱势的地位。我们看到暴力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扭转,反而愈演愈烈。”
恶性暴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据《纽约时报》总结中文媒体报道和人权组织信息得出的数字,过去5年里,中国至少有39个农民采用自焚的方式,反抗强制征地拆迁。当然这只是暴力拆迁的冰山一角,报道称据中国官方估计,全国每年由拆迁引起的冲突有几万起。
刘飞跃表示,2013年发布的“拆迁观察”月报,每期都有记录死亡的案例。由于这些月报只是汇总见诸媒体报道的案例,并非真正的完全统计,“因此可见,拆迁征地中的暴力现象是非常严重而且广泛存在的。”民生观察的报告还指出,警察和公权力暴力介入拆迁,以断水断电、黑社会打砸式强拆的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2010年江西一位官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惊人之语,折射出执政当局法治意识的缺失。
今年5月,路透社援引接近政府圈内人士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否决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城镇化草案,原因是高层领导人担心,大规模支出可能会推高地方债务,吹大地产泡沫。除此之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引起社会矛盾激化也是担心之一。纽约时报援引北京政治分析人士称,可能将在11月出台的经济改革方案或许会提高对农村被征用土地的补偿。
刘飞跃认为,政府的确是想减少拆迁中的暴力侵权现象,但是这一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体制。"在这个社会里,法律得不到尊重,民众的人权得不到有效维护。不管是地方上的土皇帝还是中央的高层权贵,为了从拆迁里面攫取更大利益,完全可以把法律和人权放在一边。所以如果不从体制上着手,单靠出台一些修修补补的法规,或仅凭好的意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