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造模式
改造城中村先立新 “ 规矩 ”
■从2007年10月20日施行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标志着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为西安城中村改造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
■西安106个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
■城中村改造增加的就业岗位应优先安排原村民
■城中村房屋拆迁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补偿安置方式
城中村改造建设安置,住宅免缴基础设施配套费
为推进城中村改造,提高改造主体的积极性,《办法》规定,“ 城中村改办城造所有建设项目免缴工程定额测定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安置村民的住 宅建设项目还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其他生产经营性项目减半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城中村改造登记,二层以上房屋面积按残值补偿
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比较混乱,私搭乱建比较突出,大多数房屋缺乏完整的建设手续,使得城中村改造拆迁中补偿安置矛盾较多。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为了规范城中村房屋建设,2006年6月西安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施行前,试已建成的房屋要进行产权登记,在城市建设或城中村改造拆迁时按照房屋产权登记确定的面积补偿,二层(不含二层)以上部分的面积在城市建设或城 中村改造拆迁时按残值给予补偿,没有进行产权登记的房屋不予补偿。因此,为了与 《西安市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相衔接,保持政策连续性,《办法》规定,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以房屋产权登记载明的面积和性质作为补偿安置依据。《西安市城 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施行前(2006年6月),城中村已建成房屋二层(不含二层)以上部分的面积按残值(即重置成新价)给予补偿。” 也就是说,您在(2006年6月)《西安市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施行前已建成的多层房屋并进行了产权登记的,在拆迁中二层以上(不含二层)部分面积将按残值给予补偿。城中村改造现状,106个村列入改造计划
备受关注的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经过2002年到2005年的起步阶段、2005年到2007年探索阶段,随着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的正式组建,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进入了新一轮的启动和全面发展阶段。截至目前,西安市列入改造计划的共有106 个村,其中40个村的 改造工作方案已通过审查予 以批复,32个村相继进入了改造建设的实施阶段。西安市 累计完成了旧村拆除共220万平方米,完成新建2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6亿元。到2008年2月份,我们西家村5栋32层高的安置楼就地拔地而起了。” 目前,西安市碑林区西何家村村委会主任赵建平自豪地对记者说。据了解,西安市城区共有行政村
624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的城中村286个,总人数 口37万: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二环路以内有72个。目前,像西何家村一样的9个城中村已完成了旧村整体拆迁工作。完成了62个村2.3万户、6万余人的农转居工作。并展开了63个村集体资产清缠、核资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其中,30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5个村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城中村改造资金,设拆迁安置专用基金
“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关系到旧村能否安置到位。” 目前,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保证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安全,防止出现资金不到位,或被挪用的情况,借鉴其他城市拆迁中的做法——设拆迁安置基金专用帐户。《办法》规定:“城中村改造实施主
体、在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之前,应当在指定银行设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用账户,足额存人拆迁安置资金,并与开设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专用账户的银行和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签订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使用监管协议。该监管资金未经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同意,银行不得拨付。补偿安置资金应当全部用于房屋拆迁安置,不得挪作他用。”
城中村改造原则,禁止其他非农人员迁入城中村
《办法》 规定,二环以内的城中村全部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二环以外的城中村,由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批准后,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对存在社会公共安全隐患的城中村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限期改造。从城中村迁出的入学、入伍、服刑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迁回原城中村,禁止其他非农人员迁入城中村。城中村改造保障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原村民城中村改制是城中村改造的基础和前提,制度能否顺利转变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城中村改制,应当坚持户籍制度、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性质同步转变的原则。”改制后原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范围。因城中村改造增加的就业岗位,应当优先用于安排原村民。”城中村改制后,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原村民,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城中村改造用地,部分土地用于安置村民
为了使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有效利用、合理开发,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将城中村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政府规定的人均用地指标划为改造综合用地,用于城中村改造,如容积率适当,使用40%左右的城中村改造综合用地就可以完成对村民的安置。二环路以内储备的土地在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市级以上(含市级)重大公益建设项目外,全部用于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安置两种补偿安置办法供村民选择结合目前西安市居民平均住房标准,《办法》 提出,实施城中村改造,应当按照旧村整体拆除,优先建设安置住宅的原则进行,确保被拆迁人,及早人住。旧村拆除应当在所在区域中村改造办公室的组织、监督下实施。旧村未拆的,其他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城中村房屋拆迁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补偿安置方式。被拆迁人可以自主选择安置补偿方式。实行货币补偿的,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使用性质、产权建筑面积、房屋结构等因素,以房屋市场评估价确定补偿数额。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以转户前,城中村在册户籍人口为依据,人均建筑安置面积原则上不少于65平方米,并结合原房屋产权建筑面积进行安置。
被拆迁人员在外过渡不得超过30个月
《办法》 规定,城中村改造主体安排被拆迁人在外自行过渡的过渡期限不得超过30个月。超过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规定的过渡期限的,从逾期之月起由城中村改造实施主体按不低于原过渡补助费标准的2倍向被拆迁人支付过渡补助。费,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每月不低于原过渡补助费标准的3倍支付过渡补助费。
城中村改造方案,改造方案要满足城市功能
改造方案是实施改造的 “蓝图”,关系到如何安置村民、保护集体经济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问题,改造方案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满足区域城市功能要求,还要考虑安置村民、发展经济、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等因素,同时为了使制定的改造方案能够完整规范,既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能切实体现村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在相关机构指导下以村委会为主进行。因此,《办法》 规定,“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制定,应当根据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和区域城市功能的要求,以及城中村改造综合用地专项规划指标,统筹考虑村民安置、环境风
貌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在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的组织下由村委会编制;属于行政村合并改造的,由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组织合并改造村的村委会编制。”
改造方案须村民认可
记者了解到,城中村改造方案的确定要体现民意,还需要经过村民会议确认,得到村民的认可与支持后,最终由西安市政府确认其有效性。因此,《办法》 规定,“城中村改造方案须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所在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初审,经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审核后,报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篇:城中村改造模式
城中村问题是各地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城中村改造不仅是一个拆迁和建设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 前我国关于城中村改造方面的法律政策还不够系统,各地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做法也各具特色。 深圳模式: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主体开发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定 基本政策,出台扶持和优惠措施。改造的主体为房地产商(政府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由房地产商筹资开发)、村集体(城 中村股份合作企业自行组织改造),以及村集体与房地产商联合。城中村改造资金来源为房地产商、城中村集体和村民,政府 在财政上进行支持。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与综合整治相结合。拆迁补偿为以货币补偿为主、产权置换为辅,具体标准“一村 一策”。
珠海模式: 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房地产商改造开发城中村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决策引导、制定改造规划、出台改造优惠政策的作用。房地产商为改造的主体,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由房地产开发商筹集资金完成改造工作。改造方式为拆掉旧村彻底重建,建设商品房和商品房化的安置房。拆迁补偿方式为实物补偿为主、货币补偿为辅,补 偿比例为 1:1(补偿标准以内)和 1:1.2(未达规定面积)。
广州模式:广州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村民自行开发改造、不允许房地产商进入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制定基本 政策、出台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的作用。村集体和村民为改造的主体,政府提倡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由城 中村自行改造开发,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出资为主,区财政拿出一部分配套资金,不允许房地产商介入。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 与综合整治相结合。拆迁补偿方式由各城中村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杭州模式:杭州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统筹改造城中村的一种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主导和具体实施作用,市政府负责 城中村改造政策和规划制定,区政府统一运作、统筹平衡本区城中村改造。区政府为改造主体,区政府享受市政府在土地运作 方面的部分权限,统一运作、统筹平衡撤村建居村的全部集体土地,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后,由政府招标建筑公司建设安置村民 的农转居多层公寓,部分地块用于出让以解决建设资金平衡需要,土地出让金的 35%上交市政府,65%返还区政府用于全区城 中村改造。拆迁补偿方式为城中村居民原房屋评估定价,按建安价折抵购买新建多层公寓。城中村改造资金来源统一在区级城 中村改造资金专户中安排,由各区政府“区内调控、自求平衡、包干使用”;各区城中村改造资金包干使用后有结余的,用于 其他撤村建居村的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和本区内撤村建居范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篇:“5+1+1”教育改造模式
“5+1+1”教育改造模式下的罪犯劳动改造工作新思考
时间:2011-12-28 06:45来源:未知 发布:佚名 点击:
749 次
笔者按:“5+1+1”教育改造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已经两年,全国监狱系统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主要方向比较集中的在罪犯的教育改造领域,而忽略了占据罪犯改造大多数时间和空间的罪犯劳动改造领域。因此,笔者结合监狱工作实际,通过对“5+1+1”教育改造模式内涵的分析,侧重研究该模式对罪犯劳动改造的意义和要求,突出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在“5+1+1”教育改造模式下的主动性调整措施,旨在充分发挥劳动改造手段固有的改造功能,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5+1+1”教育改造模式劳动改造
“5+1+1”教育改造模式,是司法部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改造罪犯的工作措施,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对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5+1+1”教育改造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已经两年,全国监狱系统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主要方向比较集中的在罪犯的教育改造领域,而忽略了占据罪犯改造大多数时间和空间的罪犯劳动改造领域。
罪犯劳动改造作为罪犯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是以生产劳动为形式的刑事强制性活动,是监狱执行刑罚中的基础性活动;担负着培养罪犯正确劳动观念、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的历史使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监狱生产经营与罪犯劳动教育不协调统一,罪犯劳动时间长、劳动量大、安全事故相对较多,使得部分监狱管理者模糊了对劳动改造的认识,片面的认为——罪犯劳动生产成了众矢之的,劳动改造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处境,成了制约罪犯改造质量提高的罪魁祸首!在全面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的今天,如何调整罪犯劳动改造地位,使之恢复其固有的改造功能,如何协调各个改造手段之间的关系,统一并进,已成为提升监狱管理水平,促进罪犯改造质量提高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5+1+1”教育改造模式的深刻内涵
2009年11月17日,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监狱应当坚持每周5天劳动教育、1天课堂教育、1天休息。罪犯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小时。”从而形成了旨在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5+1+1”教育改造模式,“5+1+1”模式破解了制约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瓶颈”,这一新模式不断的在监狱管理教育罪犯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论证和发展完善。该模式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1+1”教育改造模式体现了监狱改造罪犯工作的承接性。我们不能孤立的将该模式与原有的改造模式相剥离,监狱对罪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发展体现了监狱教育管理罪犯的理念的不断更新,是一个连续的、承接的、渐进的过程,该模式在原来的“6+1”模式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作为对原有罪犯教育改造模式的改革和深化,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和发展的延续性。
2、“5+1+1”教育改造模式体现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系统性,“5+1+1”教育改造模式中的“教育”是“大教育”的范畴,是三大改造手段的和谐统一。对于“5+1+1”教育改造模式,我们不能片面的只看重罪犯教育这一方面,不能仅仅认为该模式是教育改造领域的转变,而是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狱政管理三大改造手段的和谐统一,是监狱改造罪犯各项工作的整体变更。“5+1+1”教育改造模式的贯彻落实,需要监狱在生产经营理念、生产指标分配、劳动项目优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经费保障、民警素质提升、管理教育理念更新、罪犯劳动改造权和休息权保障、狱政管理水平提高等各方面加以更新提高,才能真正的发挥“5+1+1”教育改造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贯彻“首要标准”的要求。
3、“5+1+1”教育改造模式体现了监狱教育改造手段的整合性。我们不能将每周一天的教育日,简单的理解为课堂化教育,或者是一周的全部教育内容集中在这一天,不能简单的将罪犯5天劳动教育实践理解为单纯的生产活动而忽略了罪犯劳动教育内容。“5+1+1”教育改造模式除了在时间概念上的规定外,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在“首要标准”语境下,多种教育资源和手段的整合。比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制度;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利用社会帮教、狱务公开等活动方式增进罪犯社会化教育,促进罪犯社会化人格的形成;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罪犯回归生存技能;完善罪犯权益保护制度,提高罪犯社会归属感等等。
只有加强对“5+1+1”教育改造模式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从思想上解放出来,不至于厚此薄彼,从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促进监狱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5+1+1”教育改造模式对罪犯劳动改造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首要标准”的要求下,“5+1+1”教育改造模式在保障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同时,亦对罪犯劳动改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新时期的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5+1+1”教育改造模式有利于明确罪犯劳动改造工作的地位
我国的刑事法律体系明确规定了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在监狱行刑中的地位。《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监狱法》第4条明确规定:“监狱对罪犯应当依法监管,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第69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但在监狱长期发展中罪犯劳动改造的地位却被偏移、边缘化,“5+1+1”教育改造模式确定了5天的罪犯劳动教育时间从执法的高度上确立了罪犯劳动改造在监狱运行中的地位。
2、“5+1+1”教育改造模式有利于促进罪犯劳动改造功能的回归。
劳动改造具有着培养罪犯正确劳动观念、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的功能,但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由于监狱体制、机制和监狱经济发展的制约,为了在市场竞争生存和发展,监狱不得不集中相当多的精力解决生产经营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挤占教育改造时间、忽视劳动改造中原有的教育及矫治功能,出现了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现象,而把促进罪犯劳动改造,是罪犯在劳动中改过自新,成为守法公民当做次要目标来看待,使罪犯劳动改造偏离了原有的轨道。“5+1+1”教育改造模式明确了5天的劳动教育时间,不仅保障了劳动改造时间,更重要的是使劳动从生产经营、追求经济效益回归到教育矫治的主要目标上。“劳动教育”不仅涵盖了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学习等方面,更突出体现了劳动本身固有对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的矫治功能,并通过良好的罪犯改造秩序促进罪犯生产各环节的良性运转,从而实现监狱生产效益的次要目标。结合司法部下发的《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中的:“教育罪犯认识劳动重要意义,引导罪犯树立正确劳动意识,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统一,紧紧围绕在“首要标准”的要求之下。
3、“5+1+1”教育改造模式有利于规范罪犯劳动生产的组织设置、运行管理。随着“首要标准”理念、“5+1+1”模式的确立和深入开展,必将促进监狱生产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对罪犯生产经营工作加强调整和改进。在生产项目的准入上,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产品附加值、生产技能应用性、环保等因素的要求;在生产管理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上,加强岗位实用性、回归适应性,提高生产劳动的相后延伸性。
4、“5+1+1”教育改造模式有利于促进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监管改造三大手段形成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
罪犯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三大基本改造手段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劳动改造是基础,监管改造是前提,教育改造是方向。在“5+1+1”教育改造模式下三大基本手段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形成一种协同作战、密不可分的良好局面,而不能“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相互拆台,相互掣肘,相互摩擦,要做到劳中有教,教中有劳,劳教结合;劳中有管,管中有劳,管劳并进;教中有管,管中有教,教管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三大基本手段和谐有序,协调统一的良性局势,才能为罪犯劳动改造营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罪犯劳动改造工作在“5+1+1”模式下的主动性调整措施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监狱改造工作的要求,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真正发挥劳动改造的强大功能,监狱机关应更新观念,统筹兼顾,劳动改造管理部门应强化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发挥劳动改造作用,让劳动改造成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有力武器。
(一)加强理论研究深度和应用性,树立科学的劳动改造理念。
加强劳动改造领域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丰富劳动改造内涵。各级监狱学会应加强调研,对劳动改造工作的地位、功能、实际困难、发展方向、改革措施等方面加强研究,开展诸如完善劳动改造的法律依据、罪犯劳动改造权的保障、劳动改造的时代性内涵等课题研究,紧扣监狱工作发展方向,做到理论先行。同时,做到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化,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广大监狱民警的智慧,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切实提高民警对劳动改造的观念提升,从监狱管理层面到执行层面,树立科学的劳动改造观,以此指导罪犯劳动改造实践工作。
(二)丰富拓展劳动改造的内涵和范畴,体现劳动改造的时代性。
“5+1+1”教育改造模式适应了监狱事业大发展的时代需要,劳动改造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观念,深挖资源,不断拓宽劳动改造工作范畴。一是完善“三项保险”制度。根据《监狱法》、《社会保险法》,建立健全罪犯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及重大疾病保险、刑满释放后短期生活保险等三项保险。将罪犯保险制度纳入地方城镇居民基本保险体系,进一步依法保障罪犯基本权益,充分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维护监狱稳定。二是完善劳动报酬工作。《监狱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将罪犯劳动报酬与罪犯劳动岗位、生产业绩、改造表现挂钩,科学设立档次,充分调动罪犯生产劳动积极性。三是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劳动保护措施。全面推行生产项目准入制度,加强劳动环境整治,抓好生产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落实罪犯劳动保护措施,力保罪犯生产无事故。四是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实现向外延伸。以国家技能鉴定所为依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罪犯职业技术培训,结合劳动生产项目和社会就业需要,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实现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
(三)重视劳动改造评估工作,强化劳动的改造功能。
罪犯劳动改造评估是指在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监狱机关根据罪犯的劳动及日常行为表现、劳动改造态度、劳动改造成果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测量和综合评定的过程和方法。罪犯劳动改造评估工作具有客观反映罪犯劳动改造效果,总结经验,预测信息,审查决策,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作用。目前各监狱在劳动改造评估工作普遍开展不足,比较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改造功能的发挥。省监狱管理局应成立罪犯劳动改造评估指导中心,监狱成立罪犯劳动改造评估委员会,监区成立罪犯劳动改造评估小组,采用各种有效评估方法,对罪犯个体以及群体的劳动改造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反馈的罪犯个体或者群体呈现出的各种倾向性结果,为指导罪犯改造方向,修正罪犯改造目标提供及时有效地信息,并为狱政管理、教育改造提供真实的依据。
(四)充分发挥劳动改造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对劳动改造执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
省监狱管理局劳动改造管理处负责对全省监狱系统罪犯劳动改造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各监狱劳动改造管理科负责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工作的执行和指导工作。各级劳动改造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监督职能,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措施;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民警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三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四要加强考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方式,强化过程考核,奖罚分明,带动劳动改造管理水平提升;五要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拓宽劳动改造工作面。
(五)优化罪犯生产劳动管理,紧密结合罪犯劳动教育,有效利用5天劳动教育时间。
“5+1+1”教育改造模式确定了5天的劳动教育时间,要求我们寓教育于生产、以生产促教育,互相融合,相铺相成。首先,监狱企业集团公司严格生产项目准入制度,倡导“5S”、“7S”等科学管理模式,形成劳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行,亦使罪犯形成科学管理、现代化生产意识;其次,监狱、监区因地制宜地创建各具特色的罪犯生产劳动文化,以多种多样的生产竞赛活动,建立和强化罪犯集体主义、互帮互组、争先创优等良好观念;再次,广泛开展以QC科研活动为主的生产创新活动,强化罪犯生产劳动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智慧,在促进生产效率的同时,使罪犯体验科技创新、品尝分享劳动成果的满足感,继而深化罪犯热爱劳动,矫正不良习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面落实“首要标准”要求,实施“5+1+1”教育改造模式的背景下,通过深刻领会“5+1+1”教育改造模式内涵,明确劳动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立足监狱工作实际,创新劳动改造管理,必将重新赋予罪犯劳动改造强大的生命力,使罪犯劳动改造真正成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有力武器。
(海南省监狱管理局劳动改造管理处肖靖)
第四篇:改造一种模式真难
改造一种模式真难
新学期开始,全县进行高效课堂改革,年前所有的校长及部分主抓教学领导到南京、杭州等先进学校参观、考察他们的高效课堂,教研室出台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组织了逐级培训,一场课堂改革大战,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我校被定为领头学校,当然不可轻视。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xx小学生本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开学初学校组织名师团队教师30人,去x乡小学听课学习。回来后,分别组织了语文、数学学科观<课件>摩活动,又邀请了市教研室数学专家来校听课、评课,高效课堂讲座,可以说力度是相当大的。但今天随意走进课堂,听了两节课,教师还是老版本,教师讲,学生听,一点生本课堂的模式都没有。哎,改造一种模式比形成一种模式难多了。
我不由的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鸭子羡慕老鹰能在高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就相约找老鹰学习飞翔。它们很好学,从早晨六点半就开始,学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学得很认真,终于每只鸭子都学会了飞翔。晚上六点半它们和老鹰告别:“谢谢您一天的教导,我们回去了。”于是它们就走着回去了。哎,学了一天的飞行,还是走着回去了。
第五篇:“城中村”改造的杭州模式
所谓“城中村”,从狭义上讲,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城中村”作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产物,从地域角度看,主要处于城乡结合部,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从社会性质看,仍保留了传统农业的因素;从产业业态看,主要以从事工商业为主;从与城市的关系看,是位于城市市区却带有农村性质的一种特殊社区。新世纪以来,杭州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期,但郊区化现象也随之悄然出现,形成了集聚城市化和郊区化二元并存的局面。杭州“城中村”的出现,就是这种城乡二元并存局面的典型产物。“城中村”的“村民”从居住区域、职业范畴角度看,都已完全城市化,但在土地规划、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尚存在诸多深层次的城乡差异,形成了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特征的“混合社区”,成为城市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之间的“灰色地带”。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有关部门和相关城区的紧密配合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抓住重点,因地制宜,完善措施,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形成了符合杭州实际的“城中村”改造体系,为其它城市解决“城中村”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杭州“城中村”问题的厘定与剖析
杭州“城中村”的定义及分类。杭州“城中村”是指在杭州市规划建设范围内,仍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杭州6个老城区23个乡镇、280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撤村建居村都未经整体改造,名义上具有城市的性质,实质上仍是乡村,也就是所谓的“城中村”,其余未撤村建居的村,也有相当一部分带有“城中村”性质。由于形成时间和构成因素的差异,杭州“城中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繁荣市区、已完全丧失农用地的村落,称之为“全融入型”,如西湖区的武林村、九莲村;二是处于市区周边、尚保留少量农用地和独立农居点的村落,称之为“半融入型”,如古荡的古荡湾村、三叉村、景芳村;三是处于远郊、仍保留大量农用地和集体土地的村落,称之为“未融入型”,如彭埠、笕桥和风景名胜区等镇的部分村。
杭州“城中村”问题的凸显。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中村”与杭州城市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中村”问题日趋严重,如总体规划严重滞后、人口构成复杂多变、社会治安隐患突出、物业经济层次偏低及农民生活品质难以提高等,“城中村”与杭州“天堂城市”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成为推进城市化的“拦路虎”、脏乱差的“代名词”、大都市脸上的“烂疮疤”、违法犯罪活动的“滋生地”,以及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被历史遗忘了的古老陈迹”。研究表明,杭州“城中村”主要面临四大突出问题:一是量大面广。2001年撤市设区后,杭州市区面积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经三批试点已撤村建居村庄174个,2007~2011年计划改造村庄54个,再包括萧山、余杭区部分“区中村”在内,杭州“城中村”共计近300个。二是规划滞后。杭州“城中村”村民经济条件普遍优越,建房已从一代楼房升级为四代别墅,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相互交织,建筑布局凌乱,缺乏统一规划,“握手楼”、“接吻楼”、“一线天”随处可见。三是环境恶劣。大多数“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缺少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同时,外来人员集聚,社会秩序混乱,违法犯罪现象滋生,人居环境恶劣。四是历史痼疾。杭州“城中村”形成历时20多年,期间政府的征地拆迁补偿和人员安置政策经历较大变化,在政策兑现中也存在不及时和不到位情况,给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杭州“城中村”问题的剖析。与国内众多发达城市一样,杭州“城中村”问题是伴随城市化快速推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变更,以及由此引发的产权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重组,主要根源在于城市高速扩张与严重滞后的村落变迁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进而引发了城市化社会理性与农民个体非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与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规模快速扩展,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农村变城市和农民变居民工作跟不上等方面密切相关。“城中村”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城市化的推进,影响了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制约了城市品位和城市美学的提升,对城市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城中村”问题解决不了,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打造“平安杭州”、构建和谐社会都无从谈起,杭州今日的“城中村”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贫民窟”。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浩大、复杂、覆盖面广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改体制、翻牌子、分房子、建机制、盖房子”五位一体,科学破解“筹资难、征迁难、安置难、配套难、审批难、管理难、兑现难”等七大难题,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举措、最优的政策、最快的通道、最佳的效益,全力以赴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变农村为城市、变农民为市民”两个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科学改造“城中村”之路。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模式。杭州“城中村”改造,坚持与众多民生项目点、线、面相结合,大拆迁、大建设、大安置、大整治,以大项目带改造、带整治、带开发、带建设。一是以“面”带动“城中村”改造模式。钱江新城建设、东站枢纽项目、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从“面”上整片推动了“城中村”改造。如钱江新城建设带动了定海等10个村的“城中村”改造。二是以“线”带动“城中村”改造模式。“以路带更新”、“以河道带更新”、沿线带动“城中村”改造,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一大特色。如东部地区“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了江干、下城、下沙三区共49个村的“城中村”改造。三是以“点”带动“城中村”改造模式。如紫金港整治和文二路延伸段工程带动了西湖文新街道登云圩的整村拆建;浙江大学基础部项目带动了西湖三墩浦家桥村整村拆建。四是西湖西进“景中村”整治模式。如实施湖西农居整治和梅家坞茶文化村建设等工程,成功实现了对西湖景区梅家坞、茅家埠、龙井、金沙港、双峰村、灵隐六个村的“景中村”整治。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步伐。杭州“城中村”形成已有20余年,改造采取渐进方式。一是“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1998—2006)。杭州自1998年起实施撤村建居改革试点,2001年起推行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2003年起先后在下城、江干、拱墅、西湖等4区开展30个点、40个村“城中村”改造试点。2001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城中村”改造和农转居公寓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城中村”改造的正式启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城中村”改造五年计划(2007—2011)。2007年3月,市政府下发了《杭州市区“城中村”改造五年计划和2007年农转居公寓建设开竣工目标任务的通知》,确定在5年内实施并基本完成54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并同步推进其它撤村建居村的公寓建设,计划建成农转居公寓400万平方米以上。杭州“城中村”改造将以“五年计划”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实现“城中村”改造的新一轮发展。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难题破解。杭州“城中村”改造主要面临七大难题:一是“筹资难”。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规划要求,坚持“一调两宽两严”和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中村”改造规划,在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多投入,科学破解了“筹资难”问题。二是“征迁难”。科学制定政策,维护“城中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赢”,同时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统一补偿标准和征迁程序,科学破解了“征迁难”问题。三是“安置难”。坚持就近安置和农转居公寓建设先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农转居公寓,积极探索货币安置等安置方式,科学破解了“安置难”问题。四是“配套难”。坚持分清职责、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撤村建居和“城中村”基础设施及时配套到位,科学破解了“配套难”。五是“审批难”。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手续照办”,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科学破解了“审批难”问题。六是“管理难”。按照建设新型城市社区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组织,规范物业管理,强化“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管理长效机制,遏制违法建筑,科学破解了“管理难”问题。七是“兑现难”。及时修订完善政策,大力宣传并用足用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实政策,科学破解了政策“兑现难”问题。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亮点。杭州“城中村”改造模式除整体拆建外,还探索了保留人文自然景观的整治模式,即“景中村”整治模式,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一大亮点。整治前的“景中村”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人文景观受损、茶园林地减少、泉池溪流枯竭、违法建筑抬头、基础设施滞后、动静态交通受阻、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问题。自2003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实现“景区美、百姓富、社会稳、班子强、素质高”目标,坚持“整治为人民、整治靠人民、整治成果由人民共享、整治成效由人民检验”,连续8年实施“景中村”综合整治工程,拆除违章建筑,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房屋立面,挖掘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如2003年完成梅家坞村一期、茅家埠村一期整治,2004年完成梅家坞村二期、茅家埠村二期、双峰村整治,2005年完成龙井村整治,2006年完成灵隐农居点整治,2007年完成满觉陇四眼井村整治,2008年完成九溪杨梅岭村、南山村、梅家坞村三期整治。通过综合整治,“景中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内外交通显著改善,个私创业空前高涨,集体经济得到发展,村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杭州“景中村”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世界级旅游景区“三个示范”,培养了一批与世界级风景旅游区相适应的新村民,实现了“景中村”村民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的历史性转变。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成效与意义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成效。目前,杭州主城区共有286个行政村,自1998年大规模开展撤村建居改革试点以来,已有205个村列入撤村建居改革试点。205个撤村建居村中,有10个村已全面完成整体改造,另有45个村列入整治提升计划,剩余150个村结合大项目实施、拆迁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截止2009年6月,拆迁安置房项目已累计开工2358万平方米,竣工136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050万平方米。实践证明,“城中村”改造加快了杭州城市化步伐,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使“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治,违法搭建有效遏制,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据调查,“城中村”改造工程在改变农转非居民居住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均获得了社会各界较高的满意度,被公认为一项城乡双赢、全民共享的“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意义。推进“城中村”改造,是杭州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杭州践行科学发展观、城市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一是“城中村”是推进城市化的主战场。“城中村”改造是推动杭州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更新城市形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城乡空间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抓手。“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改变城郊结合部面貌,改善居住方式和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促进村民向居民的观念接轨,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农村向城市、村民向居民两大转变,保障杭州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三是“城中村”改造是杭州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杭州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大型城市,“城中村”和农民工问题比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更早、表现更突出,“三农”问题已演变为“四农一村”问题。“城中村”改造是杭州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是有效避免杭州老城区新农村建设“灯下黑”的必由之路。四是“城中村”改造是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点。“城中村”是农村居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的主要聚集地。“城中村”改造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让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生活品质,大幅提高“城中村”居民和外来创业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的生活品质,从而真正体现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内涵与真谛。(作者单位:杭州市委办公厅)
《政策瞭望》杂志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