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桐庐县荻浦村的调查与思考
依托乡土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荻浦样本”
--——浙江桐庐县荻浦村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4-2信息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从乡土建筑到乡土社会,从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到两者有机融合成为共同作品,古村镇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两种实践相统一的人类学缩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以不离本土的传承与更新方式,塑造了保护古村落文化本真性的传统特点,创造了市场主导、文化驱动型城镇化的现代样本。
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中游,距离桐庐县城15公里,距杭州50公里,是桐庐县“东大门”。位于“三江二湖一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的荻浦村,辖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8人,农户645户。因村大人多且居住集中,一直以来呈现出人多田少的状况,全村共有权证的土地4950亩(耕地1282亩,老山林地3301亩、平山地363亩),人均拥有耕地不到0.5亩。荻浦村的特点显而易见:尽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但终因人多田少、山林资源贫乏,荻浦人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荻浦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域历史悠久的荻浦村形成了以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脉,它们在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以“就地城镇化”的形态自觉地回归到村民们日常生活中,使传统文化基因在获得当代表达的同时,在探索“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实践
区域市场繁荣和文化消费能力提供了城镇化的基础。荻浦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产业经济的集聚、密集的本土人口和富集的旅游消费人群以及区域市场的繁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理位置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这一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的荻浦村,东与富阳市场口镇宋家溪村相连,南邻杭新景高速公路和杭黄高速铁路,北部320国道穿境,繁荣现代市场体系、活跃的民营市场经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和便捷的交通通达条件,为荻浦村成为区域市场集散中心和长三角农家乐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提供了基础。在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便捷的交通通达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与民俗展馆、民宿、手工艺展示群、茶馆和咖啡屋等个体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集散地,这一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并吸纳就业的方式,使荻浦村实现了以产业密集、人口集中和市场集散为特征的“产城融合”,破解了传统工业推动城镇化的旧有模式无法使城市持续更新并富有竞争力的瓶颈,破解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城市复兴、环境再造和文化重生难以协同发展的瓶颈,破解了产业集群单打独斗、破坏城市整体规划和宜居、宜业难以并行的障碍。
三次产业的协同和土地流转的模式决定了城镇化的产业层级。荻浦村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使其具备了发挥城乡节点的功能,而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小城镇往往是农村联结城市的基本纽带,建设特色小城镇也成为转移农民较为可行的选择。在荻浦村,有近300亩土地种植着九品香莲、波斯菊、百日草、向日葵、薰衣草等不同颜色的观赏植物,构成了“花海”旅游景观带,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景点,而这些土地均以每亩地年租金700元的价格来自于荻浦村民,在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结构,也不改变其依附农业性质的前提下,以乡村旅游和休闲服务为目标的土地流转,将土地功能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了土地附加值,而且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荻浦村的“传经堂”是一幢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约1690年)的古庵,解放后改为民居,坐北朝南,三间三进,二层楼房,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屋内8户住户迁出后便闲置下来。在2011年荻浦村作为“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而吸引大量游客后,传经堂被修缮成主打农家土菜的主题餐饮区,以农家生活植入,农耕文化体验与特色美食品鉴提高了服务业附加值。荻浦村产业转型的过程是文化引导下一二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的过程,产业的高度协同使荻浦村原有的农村集体用地在功能上更加丰富。荻浦村农用地权利主体转移(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农村集体用地所有权不改变前提下的用地商业化)、农用地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等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实践,打造并丰富了“就地城镇化”的产业链。
公共服务的健全和文化生态的优化提供了城镇化的保障。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增加城市功能的承载能力的“就地城镇化”,其重要路径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构建兼具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一方面,荻浦村不断改善稀缺的土地状况以获得更优的生活空间。例如用地270亩新建320国道、杭千高速等交通设施,用地200亩新建村办企业等基础设施,用地150亩兴建村民用房,用地80亩建水库、水渠、机耕路等设施,优化了城镇景观;近年来,荻浦村还拆迁了200多间房屋,100多个猪栏,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建成溪韵广场、孝义文化公园、梨花苑、荷花池等景观节点,恢复、重建了孝子牌坊、理公墓碑、古纸槽等文化古迹,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世代相传和复兴无形文化遗产来保持它的活力,在文化生态所诞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其活力。例如以孝义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之魂以及植木护松、开渠引水的不屈不挠却尊崇自然的价值观、引进纸业致富百姓的经济发展观等,在保存和利用、传承与创新、看护与生产、记录与传播之间保障人们的生活权益并寻找文化生态的永续平衡。
就地城镇化的主要经验
市场外向程度和思想解放度决定了城镇化的“速度”。市场开放、思想解放、创新发展的体制推动了文化改革的步伐,产业联动、区域联动、城乡联动的机制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行,两者从不同层面上构筑了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并决定着城镇化的速度。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市场体制较为完善,荻浦村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圈,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跨越了粗放原始发展阶段,经营规模、技术手段、管理方式逐步提高,乡镇与城市的物资信息交流交往频繁,交流交往的空间半径日益扩大,内容层次也日益提升,为区域城镇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而荻浦村历来有外出经商做贸易的传统,尤其是以稻、麦草生产“坑边纸”,自发或组织外出贸易等,一度成为家家户户的作业。清代嘉庆年间,荻浦村全村便有上百只纸槽,利用荻溪石滩为主要晒纸厂,生产规模很大,造纸一度成为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此外,荻浦村田少人多的基本状
况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方式。一直以来,村人从事泥水匠、木匠、篾匠和油漆匠的技术工人便很多,他们以自己的手艺发展家庭经济,且父携子、师带徒,代代传承。在大办乡镇企业的年代,诸如厨师、开豆品店、制汤粉皮和木莲粉、做爆米糖等的手工商人一度云集。本土市场的发展,本地消费的繁荣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使荻浦村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依靠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实现了城镇化。
文化自觉和文脉传承决定了城镇化的“深度”。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意识,本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新型城镇化过程是将文化自觉融入城市并改变城乡生活方式的过程,地脉与文脉的有效融合和相互作用,标榜着一种基于传承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标榜着市民与城市在历史文化个性与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过程中的共性、和谐与梦想,是城镇化走向“深水区”的重要条件。以地脉与文脉作为关照的就地城镇化的本质,正是寻求城乡文化认同,实现理想身份,消弭心灵距离的“人的城镇化”。荻浦村依山傍水,水源丰富,丘陵连绵,因地缘环境优越,自古以来,荻浦村人引水泽民,耕读传家,和睦族居,终成渔浦芦荻之地,熙攘丰沛之村。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荻浦村出了一个大孝子申屠开基,因孝子事迹感天动地,有乾隆帝御批赐孝子牌坊。而今孝子牌坊已复建于松垅里,孝子精神则成为荻浦特色孝义文化的发轫并被当地的村民世代传承。以孝义文化为非正式约束因素的文脉传承,体现了“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的文化延续,构成了基于文化自觉的“就地城镇化”的核心价值。可见,城镇化是为创造优化合理的生存空间、消费结构做出的发展布局,而文化是民族的粘合剂, 也是族群认同的根基,城镇化不应该泯灭文化特色、淡化文化传统、消解文化基因,而应在基于文化认同前提下,以文化自觉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以文化创造活力激发人们探索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的城镇化之路。
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统性”与“整体性”决定了城镇化的“温度”。文化遗产是由经济与政治、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结合而成的复合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村镇记忆的有力物证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作为千年古村,荻浦村以古松垅、范家井和申屠氏始祖墓址等古迹记载着多氏族演变的古村落历史,以40幢保存完好、建筑别致的古屋诠释了淳朴古典的建筑文化,以工艺极为考究且对百姓经济贡献极大的古造纸文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古戏曲文化等构成了记录“活态性”、体现“传统性”、具有“整体性”的文化遗产群落。尤其是古造纸文化,不但留下了完整而生动的遗址,而且记录了“拌草——腌草——踏草、洗草——捞纸——扦纸——晒纸——理纸——刨纸”等极为复杂的工艺流程。据《申屠氏宗谱》记载,清代道光年间,荻浦村民已“农隙则造纸者十居八九,夜以日继,灯火莹上,无间寒暑”,足见旧时,造纸是荻浦村百姓经济的主导产业。荻浦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探索表明,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依托,盘活传统资源存量,创造文化产业增量,可以更加有效地寻找到就地城镇化的文化肌理。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供移植或替换的模块,更不是铁铸石凿、僵硬凝固的古董,而是一个充满不竭的创造能力,具有吸收和代谢功能的活态文化,一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必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尽管荻浦村在依托乡土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从其自身演进过程上看,由于其最初是从“田少人多”的现实境况中选择出路的“被动”城镇化,受制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使荻浦农民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因而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镇化仍落后于产业的和市场经济的城镇化,荻浦村距离以新型社区为管理和组织方式形成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的社会组织尚有较大差距;从产业发展看,以文化旅游为驱动、基于文化产业链条的分工与合作大多数以“家庭作坊式”的亲缘合作形式呈现,市场主导下的产业协同尚未形成,城镇化方式线性和粗放也限制了荻浦村产业升级;从乡土文化传承角度看,文化的流失与城镇化的速度相伴。荻浦村昔日产业繁荣、规模宏大的古造纸文化遗留下来的仅仅是夹杂在荻浦村民居和农贸市场之间、不足百米长的古纸槽,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的申屠始祖理公墓同样夹杂在现代化民居中。诸如荻浦村一样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并面临同样发展困境的中国乡村还有许多,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探索一种由产业结构非农化引发生产要素流动和集中,使原来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演进,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成长方式。荻浦村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表明,依托乡土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不仅应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非物质遗产,还应以实现整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顶层设计”与“产业路线图”结合,以实现城镇文化空间的综合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相互协调,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对于诸如荻浦村这样具有充分的“就地城镇化”的文化条件和文化禀赋的地区,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公共设施和文化服务设施的植入、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呈现,农民社区就业的整体解决,向文化旅游综合社区发展的城镇化方式,具有典型的文化价值并具备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价值。而如何实现以文化遗产盘活为依托,以农旅产业链打造为核心,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功能,则需要在科学并富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镇产业结构,通过合理的产业与就业系统规划、紧凑型土地优化利用系统规划、公共福祉和社会保障系统规划、历史记忆保护系统规划、生态循环发展系统规划和人的现代化行动纲领规划等,实现“顶层设计”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协同创新。
二是坚守文化底线,盘活存量资源。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整合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空间资源开始呈现出高度的稀缺性,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和拓展空间均受到将“土地财富”转化为“快速增长的内需”的商业化挤压而变得更加局促。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大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历史村镇遗产和周围环境为代价,也不能承包或变相出让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资源而获得经济增长。历史文化名村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并获得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保护经验和探索“社会化保护”新路的方式,即坚持“以古为本”、“以民为本”的保护理念而非“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的开发模式,实施“新旧分开、有机更新”保护模式,还可以广泛探索历史村镇“社会化保护”新路,即地方政府在逐年加大财政保护资金投入的同时,可采取政府补助、社会赞助、个人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保护管理资金,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的置换或租赁等方式,吸纳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等资本参与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即以多元投入的方式创新城镇化管理和发展路径。
三是多元资本投入,实现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要求健全市场制度体系,由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驱动”和大量投资形成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仅仅通过市场选择难以实现最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创造适宜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加快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便提上日程。从宏观管理上看,必须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水平与财政支出增速、经济发展速度等挂钩的增长机制;从城镇治理层面看,必须直面“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体制缺陷,解决长期以来农民在被征地过程中缺乏话语权的问题;从现实境况看,必须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在区域间、城乡间、传统型与新型城镇化之间、产业间的配置,进而解决城镇化催生的“新市民”转移就业后面临产业资本链断裂导致经济紧张的普遍问题。多元资本投入的驱动模式,也将在城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齐骥
第二篇:合浦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合浦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合浦工业园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企业要发展,用工是关键。近日,我们对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了解到当前园区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难的问题,工人不足,生产难开展,尤其是技术工,熟练工更难招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一、园区工业发展概况
目前,合浦工业园区已进入企业68家,其中平头岭已开工投产的企业有20多家。现园区企业职工总人数约为2500人,随着一些大项目建成投产,到2009年底园区企业拟用工人数将达到5000多人,企业劳动力需求将同比增长50 %,其中企业对财务管理、销售业务、食品加工、机械电气、物流仓储、工业建筑、模具制图、药品化工、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长。这将为下岗工人再就业创造更大的机遇,也将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园区就业。
二、园区企业 用工难分析
经分析,目前园区企业 用工难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1 因:
1、全社会劳动力需求量迅速增长。由于各地工业发展迅速,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向内地迅速转移,从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导致了合浦工业园区用工市场紧张,用工单位招工面临困难。
2、部分农民工对就业的思想认识上有差距,认为只有广东发达地区打工才能取得高收入,才能学到本事,不愿在本县就业,尤其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熟练工,更是向往大中城市就业。
3、已经在园区企业就业的工人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并认为工作辛苦,做不了多久就辞工,造成队伍不稳,学艺不专,时进时出,流动性大。
4、工业园区生活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少,没有精神文化消费的娱乐场所,年轻人耐不住厂区生活的枯燥,纷纷流向县城中心等地区就业。
5、工业园区的公共交通网络尚未完善,企业员工办事难、出行难,县城的闲置人员考虑到其住宿、就医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宁可选择城区低酬的工作,不愿意到园区来。
6、随着取消农村税费和发放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及农产品销售价格的高涨,使农业生产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吸引了部分农民工返乡务农。
三、解决园区企业用工的办法与建议
1、加强领导。把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为企业解难题,渡难关。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本县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和引导,动员说服他们在园区企业就业;二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在外打工人员和技术人才,熟练工人回家乡参加建设,为家乡繁荣昌盛出力。
2、健全机构。园区要建立专门招工机构,统一负责对工业园区企业的招工工作,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用工动态,用工计划和用工信息,加强与各乡镇和各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招工情况需求,建立县、乡、村招工服务网络,在外地设立招工窗口,组织用工企业去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招工。
3、强化技能培训。劳动管理部门要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好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的就业意向进行培训,加强培训的实效和针对性,以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普通工种的需求。
积极倡导职业学校与园区企业的挂钩联系,有针对性地直接面向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以订单的方式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的需求,使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及时上岗工作,减轻社会家庭的就业负担。
4、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监督管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监督 3 机制,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工人的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劳动保护各项待遇,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促进企业以人为本,善待职工,重视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从而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使企业不仅招得到人,更能留得住人。
5、增强园区公共服务功能。工业园区按照“政府主导、园区实施、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生活综合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员工公寓、医院、学校、食堂、超市和娱乐场所等必备的生活配套设施,鼓励金融、通讯、邮政等部门在工业园区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完善工业园区公共交通网络,切实解决工业园区交通不便的问题,确保企业员工生活方便、工作安心。
合浦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8-4-7 4
第三篇:0618关于浙江市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浙江市场问题的考察与思考
中共淮安市委常委、秘书长
陈洪玉
5月中旬,我随淮安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杭州、宁波、台州、温州、丽水、金华等市进行学习考察。其间,参观考察了部分较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对其发展轨迹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启发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市场建设上作出了一系列可贵而极富创造性的探索,成为浙江经济和商业文化最具活力的“亮点”。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透视和把握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轨迹和脉搏,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
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并不占优,但他们勇于开拓,在建市场上作出了一系列成功探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浙江虽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但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并不优越,全省陆地面积只有10.18万平方公里,仅为全国陆地面积的1.05%,是我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境内“七山一水 二分田”,自然资源缺乏,人均耕地只有0.55亩。但是浙江人突破了地域局限,率先发挥了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敏锐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过人的胆略,善于从一针一线极小的商品中,挖掘全国乃至世界无限的商机,不以利厚而趋之,不以利薄而弃之,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明显、规模较大、辐射面较广的商品专业市场。至2003年底,浙江省共有商品市场403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63个,超十亿元的市场93个,超百亿元的市场9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年成交额55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9%,连续13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初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大中小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综合经营与专业特色相协调的市场网络,对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通过考察,我们明显感觉到浙江市场具有这样四个特色:
一是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联动发展。在浙江,各种各样的专业市场与成千上万的个体工商户、家庭企业相互依存、互动发展,形成了“产业+市场”的特色区域经济。如乐清低压电器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2003 年成交额分别达到248.7亿元和246亿元,分列全国同类市场之首,成为全国日用小商品、纺织品生产基地;温州继“中国鞋都”之后,又发展形成“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等19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区域品牌进一步打响,充分展示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无穷魅力。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产业的经营规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市场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村、工业村等产业群体和企业群落,构建了富有特色的集群式、板块式发展格局。在这种“簇群经济”中,市场群的交易规模与辐射半径决定着企业群落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反过来,企业群落的发展又决定着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的扩张程度。一些早先崛起的集散型专业市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大多向集散型与生产型相结合的工贸一体化方向转变。而那些先期崛起的企业群落为了扩大市场营销范围,又纷纷举办专业市场、商品交易会或贸博览会。两种发展趋势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共生的发展格局,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如将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是义乌创办市场、发展市场的基石。为了充分利用小商品市场的影响力,义乌市委、市政府相应地提出了“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发 展思路,围绕市场大力发展本地工业,形成了服装、针织、文具、饰品、彩印、拉链、工艺品、玩具等优势工业产业,并形成了浙中最具活力的“一园五区七小区”的工业产业结构,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生产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现在,市场内汇集的28大类、10万余种商品,其中40%是义乌本地生产的。
二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共同发展。浙江人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令人折服。如今,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去开拓。目前,浙江省共有1000多万人在外跑市场,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务工,100多万人在海外创业发展,全国各地仅“浙江村”、“温州城”、“义乌路”“台州街”等就有100多个,全省产品50%销往省外市场,20%出口国际市场。在“小商品、大市场”的基础上,浙江逐渐建立起覆盖全国、贯通全球的销售网络。温州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40多万个销售网点,使原来“前店后厂”的生产方式变为巨大的“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义乌市场利用后发优势,从区域市场发展到“买全国、卖全国”,进而响亮提出“买世界、卖世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按照“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建设国际购物天堂”的构想,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目前,义乌小商品销往 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家境外商品采购机构和3500余名外商常驻义乌从事小商品出口业务,去年共有来自179个国家和地区的49513人到义乌采购小商品。在2003年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共吸引了1万余名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其中有沃尔玛、麦德龙、易初莲花等国际知名超市和大型跨国采购集团。此外,国外市场与义乌市场立体式的商品、商人、商场三位一体的延伸对接不断加强。目前,与义乌对接的国际小商品集散地有巴拿马的科隆、阿联酋迪拜、智利等地,与义乌对接的境外小商品市场有柬埔寨的“中国商城”、俄罗斯的“海宁楼”、巴西的“中华商城”、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南非的“中华门”等10多个。
三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同步发展。浙江省充分依托有形市场兴办网上无形市场拓展市场运作空间,同时利用无形市场的信息流,带动了市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以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网、全球纺织网、今日五金等为代表的网上专业市场,依托相关产业开创了赢利奇迹,又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网上专业市场的领头羊,带动了整个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浙江省已有70个大型批发商品交易市场建立了局域网,网上交易额达197亿元。市场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收集和发布产品品种和价格、市场行情、趋势分析等信息,探索开展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为市场经营者服务,有效地促进了有形市场与基于电子商务的无形市场的互动发展。余姚中国塑料城销售额中近六成是通过网络信息发布、查询、商务洽谈、网上看样订货、配送、支付这种方式实现的;“桥头钮扣”有近40%是通过网上销售、电话订货等方式完成的。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浙江部分市场在市场信息管理、交易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其辐射范围、成交额、国际竞争力明显上升和提高。余姚中国塑料城拓宽了市场辐射面,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众多大型石化企业和石化贸易商纷纷加入中国塑料信息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已占据了中国塑料城30%至40%的交易份额。
四是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互动发展。浙江是资源小省,对要素市场依赖很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在商品市场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作用下,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企业优化资源配臵,打破发展瓶颈提供了宽广的渠道。同时,要素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产业配套能力的不断增强,带动了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形成了一个以商促工,以工带商、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资本市场为例,浙江作为我国市场化趋向改革最早的省份之一,从1978年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3.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成立证券市场到新世纪伊始,浙江的上市公司数量仅列全国第12位。无论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规模看,都和浙江GDP在全国的排位相去甚远。近年来,随着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浙江众多民营企业带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欲望,开始搏击资本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前年和去年,浙江首发上市和通过发审的企业均占全国十分之一。目前,浙江已有78家公司的股票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A、B股上市公司家数跃居全国第6位。为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地方资本市场体系,浙江省提出了构建直接融资、省级产权交易、金融服务和投融资等“四大平台”的发展目标,力争在5年内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翻一番,上市公司数量与浙江省GDP在全国的位次相一致,上市公司运行质量居全国前列。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浙江省将建设成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构建起“直接间接融资畅通、产权股权规范流动、民资外资踊跃进入、异地资源广泛利用”的开放性地方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浙江的一批上市企业 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万向、雅戈尔、波导等上市公司,已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
浙江市场规模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且能做到长盛不衰、稳步推进,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探究。
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精心培育,是市场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综观浙江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浙江市场历经了由自发形成的“集”,到具有相当规模的“市”,再到现代化的“城”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浙江的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注重积极引导。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的不少地方就已经出现了诸如“敲糖换鸡毛”之类的物物交换;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在这些地方自发地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小商品市场。1982年,义乌县委、县政府从义乌人民历来“重商业、善经营”的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率先在全国办起了小商品专业市场,开了全国举办专业市场的先河,在“先行一步”中获得了“先发优势”。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浙江省各级政府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划行归市”的原则,对同类商品不同的经营者进行集聚,使零散分布的同 类经营户相对集中。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场的无序开发或重复建设,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以使市场的商品规格更多、款式更齐,顾客挑选的余地更大,更加有利于市场的繁荣兴旺、做大做强。二是不惜巨额投资。在市场建设上,浙江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硬件建设,舍得大投入。通过大投入来提升市场的档次和竞争力,促其不断发展壮大。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五易其址、九次扩建,共投资6亿多元,逐步实现了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大型现代化室内市场的递进转换。三是提高服务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的流动、配臵和组合不再限于行政区域的范围,也不应再受当地政府的控制。因此,浙江各级政府在发展市场过程中,把创新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等机关效能建设放在突出位臵,以高效统一原则设计管理机构,确定以服务为主的政府管理职能,为市场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一贯制的优质服务,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向改革开放初期无为而治的“宽松政府”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成长。永康市委、市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科技五金城的开发和建设,专门成立了五金城管理委员、五金实业开发总公司和中国科技五金城有限公司,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对五金城的开发和建设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工商、财税、金融、技监、邮电、供电、交通等部门都在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及时、方便、周到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地方强有力的产业依托,为市场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特有的区域性集群经济,为浙江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产业培育市场,通过市场壮大产业,市场与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使浙江成为全国的“市场大省”和“区域特色经济大省”。如永康是中国五金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永康乡镇五金工业异军突起,到2003年底,全市有五金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逐步形成了电动工具、金属压延冶炼、衡器、小家电、汽摩配、防盗门、滑板车等七大支柱产业,产品涉及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个品种,其中出口创汇产品100余种,许多五金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之最,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工业基地。正是由于永康庞大的五金产业,才催生了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中国五金城。贸工一旦有机结合,便成了推动经济发展前后呼应的强有力的“车轮”。一方面,市场的强大吞吐,有力地促进了永康五 金产业的结构调整,使之不断与需求相适应,大大加快了产业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速度。永康五金工业所走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聚规模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换的过程,就是依靠市场拉动、带动的一个最明显的见证。另一方面,市场有地方产业的依托和支撑,有源源不断、品种繁多的产品供给,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兴旺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永康强大的五金工业基地,是五金科技城这一市场生存发展以至做大做强的先决条件。永康正是因为成功地驾驭了工贸之间的双向推动、双向联动和双向互动,才保持了快速而强劲的发展势头。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市场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的许多产品质量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瞄准国际市场,拓展广阔的领域,这是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的又一策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浙江的出口开始涌向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国际市场。目前,浙江省共有28个市场的2万多户经营户开展外贸业务,2003年出口额的增幅相当于全省市场成交额增幅的一倍多。义乌的小商口出口面广量大,商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实现市场出口额17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达7亿元。永康五金产品去年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33个,实现自营出口总额4.69亿美元。
浙江发展专业市场的先进经验,对我们加快市场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加快市场建设,必须走产销互动,以产品兴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之路。浙江的经验告诉我们,建一处市场,可以带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兴一座城镇,富一方群众。因此,加快市场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市场与产业的联动发展,依托本地的产业来发展市场,同时通过市场来集聚生产要素,带动产业和块状经济发展。从淮安实际看,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优势,为市场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继续加快发展烟草、冶金、化工、纺织、机械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植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新型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工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产销规模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引导资金、人才等要素向 市场集聚,进一步壮大市场规模,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实现市场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围绕中心城市建设,扶持发展一批营业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年交易额超亿元的产地批发市场;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扶持一批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围绕中心城镇,扶持发展一批综合市场,通过市场建设,来带动一产、二产及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市场建设。
加快市场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市场的信息化水平,走信息化带动市场发展之路。加快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互动发展,发挥有形市场的信息、物流、客户、信用、形象、知名度、关系背景、组织和管理等优势,为无形市场开展网上交易提供条件;无形市场通过为有形市场拓展市场空间、节约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有形市场交易效率和效益。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市场内部局域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和加强市场经营管理,为经营者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便利条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引导和鼓励专业市场建立门户网站,建设网上虚拟市场,以产品目录查询、网上导购、价格比较、在线洽谈为基础,逐步开展网上支付和结算、网上配送和调度等商务活动,并即时提供商情分析、行业动态、经营战略设计等信息服 务。增强现代物流配送功能,进一步完善信息、交通网络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改造、整合、引进和培植等多种方式,建立与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改进和创新产业、市场商户和商品购买者所需的物流服务。同时,依托市场组建专业性物流企业,鼓励其从事仓储运输、配送、销售等多种经营。
加快市场建设,必须加大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服务力度,走扶持发展之路。认真做好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知名的专家进行规划和设计,提高规划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高水平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市场的功能要求、建设品位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性。加大对市场的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项市场管理制度,细化分类,做到有法可循,有章可依;严格管理,进一步促进市场硬件上档次,软件上水平,塑造市场的良好形象;强化管理者队伍和经营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的经营素质,促进市场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市场的宣传和招商力度。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把淮安市场的优势和特色宣传推介出去,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八方来客。强化对市场的扶持和服务。通过加强组织协调,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外地客商来本地采购。工 商、财税、金融、供电、供水、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千方百计为市场经营者解除后顾之忧,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大力整顿市场的经营秩序,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乱罚款的行为,为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篇:村脱贫攻坚的调查与思考
村脱贫攻坚的调查与思考
村脱贫攻坚的调查与思考
**村地处大**镇西北角,属省级一类贫困村。根据县政协主席**的安排,县政协机关组成调研组,于20**年9月27日深入到**村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以此引起更多的领导和更多的部门关心关注**村的发展,使之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基本现状
1、农业产业有所发展。村内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度左右。主要盛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烤烟、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
2、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坚持扶贫开发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水、电、讯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三建四改”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庭院美了起来,入户路得到了硬化,农民用上了沼气,让乡间的水更清、村更美。
3、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村农民外出务工的较多,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增收更快,年均增长超过XX%。
二、存在问题
1、自然环境较差。一是水源分布不均。**村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缺口较大,饮水源点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虽然近年来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然很欠缺,蓄水能力弱,水质条件差,稍有大旱,XX%以上的村民吃水困难。20**年县水务局已经规划了资金XXX万元人饮项目,主要用于解决马头山、小窝托、李子坪集中管网供水及部分单户供水,但还有马中岭、楠木湾、桐油寨、龙安坡、岩上、大田沟、检宝山、碗厂等8个村民组无法实现人畜饮水保障,更是缺少水源点,人畜饮水困难。二是土地贫脊。山体的土壤很薄,土质很差,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三是山体陡峭。海拔差大,坡度较大,一般都是25度以上的坡度,大多应该退耕还林。
2、产业支撑较弱。虽然常规农业较改革开放前有所发展,但主要是以烤烟、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为主,且规模不大,基本上是群众自发种植,没有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能支撑地方发展的产业。
3、贫困程度较深。大****村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地域面积27.4平方公里,辖XXX个村民小组,有XXX户3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占总人口的XX.X%。截止20**年9月底,已脱贫XXX户XXX人,仍然还有XXX户XXX人,其中就有两无人员XXX户XXX人,报名搬迁XXX户XXX人,目前已经搬迁XXX户XXX人。这一贫困现状已经引起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年9月21日,县委书记谭诤率县政协主席**、县政府副县长卢
川和相关部门到**村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致认为**村已经在脱贫攻坚中掉队,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发展都远远落后于新寨村、狮山村。
4、群众出行较难。由于山势较陡,公路拓宽改造的难度较大,虽然通村通组公路已经硬化,但路面狭窄,会车道也较少,一般的车辆会车困难,客运车辆和大型货运车辆无法会车,存在一定的交通隐患。一度开通的客运线路因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公交车开通后无法运行而中断,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
三、对策建议
抓好**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结合**村实际,切实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资源助推脱贫。以改革开路,做好**村村民小组的调整,以产业布局来重新调整村民小组的布局,进一步增强村支两委的力量,把各项人力物力向村子里倾斜,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各项项目落地。
2、完善设施助推脱贫。百姓富不富,水电路是关键,百姓兴不兴,水电路是根本。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全面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建议补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两块短板。一是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马中岭、楠木湾、桐油寨、龙安坡、岩上、大田沟、检宝山、碗厂等8个村民组人畜饮水问题,从而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加强**村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农户水利等项目建设,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二是以省委秋季攻势为契机,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狠抓组组通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建设,向上争取项目改扩建在凉风街上至**村委会接通龙溪镇平场的通过公路约19公里,路面拓宽到6.5米;改扩建**小学至红渡小学旅游公路5公里,路面拓宽到6.5米。当前在没有争取到项目资金之前采取对通村公路增加公路会车道,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群众生产出行条件。
3、发展产业助推脱贫。在巩固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烤烟、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这些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鼓励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脱贫攻坚。一是苦丁茶。**村的土地除有一小部分适合种植白茶、绿茶外,大部分都适合种植苦丁茶,可因地制宜规划苦丁茶基地。二是养鸭。**剔骨鸭在**、贵阳名声很大,很受大家欢迎,兴民公司正在策划打造**剔骨鸭品牌,**村要抢抓这一机会,利用林地较多的优势,争取成为兴民公司生态鸭供应基地。三是温氏养猪。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殖规模全球第——是中国500强企业。农民养猪“只管饲养不管销路”,公司负责提供猪苗、饲料、药品、技术和保价回收。这是**村脱贫攻坚的一条好路子。把长冲温氏生猪养殖场作为积累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对戏来抓,规划2
个棚(资金已经到位XXX万元),年出栏2000头,不仅可以带动群众致富还可以积累村集体经济。
4、聚焦力量助推脱贫。一是借力发展。9月21日,县委书记谭诤率队调研时明确了兴民公司董事长李立任**村名誉村主任,建议尽快履行相关程序和手续,积极帮助**村出谋划策。二是部门联动。建议借鉴当年帮扶新寨、狮山村那样,成立调研组深入到**村调研,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帮助**村理清思路,寻找脱贫路子。三是政策支持。县委政府要像支持新寨、狮山村那样支持**村的发展,特别是在落实“1+10”精准扶贫配套文件时建议多向**村倾斜,项目的安排建议尽量多考虑**村。四是激发群众积极性。多开群众会,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带老百姓去其他地方参观学习,多渠道激发**村干部、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理清思路,抓住突破口,苦干实干加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群众早日脱贫。
第五篇:基层村干部离村情况调查与思考
基层村干部离村情况调查与思考
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担负着领导和团结农村广大党员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当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是否在岗在位,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繁荣稳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根据要求,组织全县各乡镇场办,对我县村干部离村现象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湘江中上游,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全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万,其中城镇人口××万。全县共有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村计生专干(妇女主任)等村主要干部××人。截止到××年底止,全县离村干部共有40人,其中:离村支书13人,离村主任2人,离村会计11人,离村计生专干(妇女主任)12人。
二、原因分析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协作,对现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工作环境都作了积极的努力,得到了全县在任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是见缝插针型。主要是指我县有极个别在任村干部,主要在本地周边从事泥瓦等技术性临时工,平时在村开展工作,遇到空闲时便在本村周边地区打些短工。有的上午从事这些工作补贴家用,下午回到村里开展本村工作,食宿也基本是在自己家里,百姓办事方便,群众反响不太大。另一类是全职外出务工型。主要是指极个别村干部,在任期内,就擅自离开本村,脱离工作岗位,去外地务工。村里的工作,是丈夫的请妻子代岗,是妻子的请丈夫代岗,或是干脆把本职工作推给本村其他村干部,一走了之。这少数村干部,因为长期不在岗,群众反响比较强烈。
3、协助型“离岗”村干部。主要是指我县极少数村干部,在任期间,有离开本村工作岗位去县城帮助亲戚从事副业的;有因为自己或儿女在县城或乡镇购买了房子定居,为帮助儿女照看孙一代,而脱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还有个别村干部擅自离岗跑到它地协助家人商店经营、从事幼教工作等。这部分村干部以村计生专干或妇女主任居多,因离家时间长,百姓办事困难,群众意见颇大。
4、其它原因“离岗”村干部。主要是指我县极个别村干部,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原因,长期在外就医,在村职务没有通过正常程序更换,造成离岗现象。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创业型、效益型、协助型、其它型”村干部离岗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要搞活本地农村经济,让家家户户都能在家致富,还需要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一些村干部看到在家里带领村民致富有困难,在村里想搞好自己的家庭又没有多大希望,“家”和“村”发展都不能“全”,还不如在本村之外寻求发展,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发家致富,一方面生意做大了还可以带领本村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抱着这样的心态,便有部分村干部当起了“走读”村干部,一边在外面创业,一边根据村里工作需要不时回到本村开展工作。
三、治理村干部离岗的措施建议
历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在管理使用村支两委干部时,都是倡导把“四有”能人选进村干部队伍,即帮助群众把有定力、有能力、有活力、有助力的人选为领头雁,带领本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在治理个别村干部离岗上,我们建议:
1、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一是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要严把入口关,将群众不拥护,经常不在家,不为群众办事,负面反映比较强烈的人不入选村干部队伍。从源头上阻止村干部离村现象产生。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党员。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把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硬指标和硬任务来抓。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
9名村干部通报批评,5名村干部停发工资,3名村干部依法停职免职。如对擅自离岗的××镇××村支书进行免职处理;对长期不在村工作的××镇××村会计停发当年工资;对长期在县城居住的××镇××村妇女主任等人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