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时间:2019-05-13 12:0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第一篇: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

近20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万幢高楼拔地而起,10层以上的建筑物已逾1亿平方米;其中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已有约200座。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m,深圳地王大厦高325m,广州中天大厦高322m,它们跻身于当今世界20座超级巨厦之列,令人瞩目。同时,这些已建和在建的高楼超高大楼,其基坑深度已逐渐由6m、8m发展至10m、20m以上。伴随着这些工程大实施,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深基坑工程在国外称为“深开挖工程”(Deep Excavation),这比称之为“深基坑”更合适。因为为了设置建筑物的地下室需开挖深基坑,这只是深基坑开挖的一种类型。深开挖还包括为了埋设各种地下设施而必须进行的深层开挖。深基坑工程问题在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而出现,并且曾造成人们困惑的一个技术热点和难点。

城市中深基坑工程常处于密集的既有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地铁隧道或人防工程的近旁,虽属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复杂性却远甚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稍有不慎,不仅将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而且会殃及临近的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讲,深基坑工程设计需以开挖施工时的诸多技术参数为依据,但开挖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发生种种意外变化,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事先设定或事后处理。有鉴于此,人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针对深基坑工程,萌发了信息化设计和动态设计的新思想,结合施工监测、信息反馈、临界报警、应变(或应急)措施设计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安全等级、计算图式、计算方法等。百花齐放的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经过工程实践的筛选,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的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

水泥土搅拌桩和土钉墙是我国目前的5m以内,后者乃至10m以内首选的支护形式,土层条件好时,15m左右基坑亦经常使用。前者既能挡土又能挡水,后者较多地应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者地下水位能够被疏干降低的场区。水泥土搅拌桩有好几种布置型式:实体式、空腹式、格构式、拱型或拱型加钻孔灌注桩,既可以浆喷也可以粉喷。土钉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支护型式联合使用。

对于5-10m深软土基坑,常采用钻(冲、挖)孔桩、沉管灌注桩或钢筋砼预制桩等,并可作各种布置,如需防渗止水时,则辅之以水泥土搅拌桩、化学灌浆或高压注浆形成止水帷幕,有时亦用钢板桩或H型钢桩。

当基坑深度大于10m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或SMW工法连续墙,并根据需要设置支撑或锚杆。遇特殊结构物(如地铁盾构的工作井、排水泵站、取水构筑物等)则采用沉井或沉箱。在建筑物基坑中也有用沉箱的。

上述基坑支护体系选型完全是在近二十年中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与国外及港台地区常倾向于采用地下连续墙有所不同。诚然,地下连续墙的优越性早已为世界公认。在大深度基坑和复杂的工程环境下非它莫属。唯其造价较高,需综合考虑。

迄今为止,上海已在高层建筑和地铁车站等数十项工程中应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广州、北京、深圳、天津、福州、杭州等地都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地下连续墙有时兼作地下室外墙,甚至可作为主体结构的承重墙,同时承受竖向与水平向荷载。当今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地上88层,地下3层)以及天津的金皇大厦(地上47层,地下3层)等都是按地下连续墙兼作上部结构承重墙设计的。

SMW工法连续墙在近年应用以来,普遍认为其性能良好,造价适宜。但我国尚缺乏自制的能用于大深度的专用机械。武汉、上海已从日本引进SMW工法专用机械,正在推广使用。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减磨擦剂,能将加劲钢材拔出后重复利用,更可以降低造价。逆作法施工技术

最早的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于上海电信大楼(地下3层),其后如上海特种基础科研楼(地下2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变电站(基坑深23.8m,直径64m,为我国最大直径圆筒形地下连续墙)、上海延安东路隧道1号风塔、福州世界金龙大厦(地下3层)、上海恒积大厦(地下4层)、天津紫金花园商住楼(地下3层)、北京地铁大北窑车站、上海地铁黄陂路车站、陕西路车站、常熟路车站等,均以地下连续墙为挡土墙兼作地下

室外墙,采用逆作法施工。也有因地制宜而采用“半逆作法”施工者,如天津劝业场新大厦等(先明挖一部分土方)。

此外,还有以钻孔桩作为挡墙而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程,例如:北京地铁永安里车站、抚顺宾馆(地下2层)、石家庄站前地下商场(2层)、哈尔滨奋斗路地下商业街(2层)等。

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大面积暴露的时间,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使其刚度大为增强,节省支撑或锚杆的费用,使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大为减少,从而使总造价降低,一举多得,是一种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一些新的支护结构经试用取得成功

例如:“闭合(或非闭合)挡土拱圈”、“拱形水泥土槽壁结构”、“连拱式支护结构”、“桩---拱围护体系”等。

“闭合挡土拱圈”用钢筋砼就地灌筑,适合于基坑周边场地允许挡墙在水平向起拱之处。拱圈矢高f>0.12L(基坑边长)。拱圈可由几条二次曲线组成(曲线不连续),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椭圆或蛋形拱圈(曲线连续)。作用在拱圈上的土压力大部分在拱圈内自身平衡。

“闭合挡土拱圈”不需要深入至基坑底面以下,也不需要从地面按基坑全深度配置。它可以在坑底以上至地面以下某一高度内配置,并可分若干道施工,每道高2m左右。当基坑周边局部因场地限制而不能采用闭合拱圈时,可采用“非闭合拱圈”,而局部采用排桩或其他支护结构,组成混合型支护体系。采用“闭合”或“非闭合”拱圈,需注意验算整体滑移和坑底隆起。

拱圈有时尚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化学灌浆等方法形成止水帷幕。但即使如此,其造价仍低于一般的桩墙支护结构。已在广州、珠海、深圳等地6~12m深基坑中应用,比一般桩墙结构降低造价约50%。支撑体系出现了多种型式

目前常用的支撑体系按其受力性能和形状大致可分为:单跨压杆式、多跨压杆式、双向多跨压杆式、水平桁架式、水平框架式、竖向斜撑、平面斜角撑、井字撑与斜角撑结合、大直径环梁与辐射状支撑相结合,或与周边桁架相结合等;同时可充分发挥圆形、椭圆形、抛物线形和拱杆的力学性能,从中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形状相结合的形式。支撑体系出现了多种型式,可根据不同的基坑形状、平面尺寸、开挖深度、施工方法等需要,灵活地进行设计。

上海虹桥万都大厦多边形基坑采用直径92.3m的环梁与周边框架相结合的支撑体系,是迄今国内最大的环形支撑体系。此类体系能将不均匀的径向土、水压力转化为环向压应力,使支护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况,在限制土体变形方面也能获得最佳效果。为避免整个体系向上拱起而失稳,将整个体系设计成锅底形,使环梁的标高低于坑周圈梁。同时,对支撑体系的温度应力不能忽视。锚杆技术

锚杆技术以其能为基坑开挖提供较广阔的空间优势,在我国从北到南相继获得应用。

自早年北京地铁西直门车站、北京京广大厦等及上海太平洋大饭店、上海展览中心北馆等分别在北京粉细中砂地层和上海饱和软粘土地层作了系统的测试研究后,各地对其施工工艺、材料选用,乃至拔除方法等又分别作了深入研究。上海、天津先后提出了二次注浆技术、干成孔注浆技术等,有利于在饱和软土中推广应用。近年施工有许多成功的实例。

目前锚杆施工工艺领先于其设计理论。但因施工不当,在东北等地曾发生了若干起严重事故,应予重视。6 土体的加固

对软土基坑,特别是深大而周围环境条件严峻的基坑,在基坑内外一定范围进行土体加固,可取得防止隆起、稳定坑壁、减少位移、保护环境的良好效果。

工程界已普遍认识到,基坑支护设计应是支挡结构、支撑锚拉体系及土体加固三项技术综合运用,方可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土体加固除利用常规的地基处理技术外还常利用降水技术,取得了好效果。例如,上海新世界商城在基坑内设置深井泵结合真空泵降水装置,进行变流量间断性抽吸地下水。降水后实测坑底土(原为流塑性粘性土夹

薄砂)现场不排水抗剪强度平均达到30.0kPa,比降水前提高36.4%,使土抗力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加固坑内被动区的效果比加固坑外主动区的效果更好。对地质勘察的新要求

支护结构设计的内容扩展到了必须考虑基坑变形影响所及的周边范围,而不仅是局限于支护基坑本身而已。为此,在设计前常先做好对基坑以外周边地区的地质勘察。

勘察范围一般至少扩大至开挖线以外相当于预计开挖深度1至2倍的范围;而对于软土地区,尚宜扩大。勘察点的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在软土地区宜达到开挖深度的2~3倍。对于深大基坑,尚应按预估基坑周围下卧层位移的需要而确定勘察深度。勘察点的间距一般取15~30m,对毗邻既有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的基坑周边,应特别仔细勘察。并应查明地表和地下水体分布、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位置、埋深、水位及其变幅;各地层的渗透系数和水压、流速、流向、补充来源和排泄方向。特别注意流砂和水土流失问题。为探明地下埋设物、洞穴及地层变化,采用了地震雷达仪进行扫描检测。对周边环境的监护

调查对象包括基坑周围相当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范围内地上的建筑物、高耸塔杆、输电线缆、古建文物、道路桥梁,以及地下管线(应区别其属压力的或非压力的)、人防、隧道、地铁等设施和障碍物。如发现既有建筑物等已有裂损倾斜等情况,同时收集其详细资料,并在必要处做出标记或摄像、绘图等。然后对调查对象承受地基变形的性能做出分析鉴定,确定应加监护方法。

监护方法有三类:一类是适当加强支护体系,对基坑毗邻监护对象的部位将挡墙加深或将桩加长以隔断之;第二类是对监护对象采用基础托换、结构补强、地基加固等方法直接加以保护,使其免受基坑施工影响;第三类是对基坑底部和周围土体局部加固,借以把基坑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这些方法分别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分析比较而后采用。数值法和反演分析

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土参数的正确取值。支护结构及基坑周围土体的位移进行实测研究和理论探讨。

已编制了能模拟实际开挖施工全过程的大型平面有限元程序,除考虑结构和土的受力与变形外,还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开挖深度、支护结构刚度、支撑设置位置、支撑刚度、坑底加固范围以及超载宽度等各种因素对基坑开挖性状的影响,并与工程实测作了对比,加深了对基坑工程性状的认识。设计方法的变革

对支护结构采用按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正逐渐代替传统的单纯验算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并正在完善中。变形分析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安全系数法、数值分析法,以及根据控制值反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变形控制标准按地区经验而有不同,并与基坑暴露时间有关。此外,还在一些工程中进行了离心加载模型试验、预测支护结构墙体和土体变形,例如上海人民广场地下车库、上海太阳广场大厦、上海地铁徐家汇车站、上海延安东路黄浦江隧道1号竖井等。对土方开挖施工工艺的组织与管理

研究发现,在软土深大基坑中精心安排开挖施工分层分区分块的部位和时间要求,以及相应的支撑设置的时间要求,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已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被扰动的时间与范围,将可以利用尚未被挖及的土体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身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使其协力控制挡墙位移和坑周土体位移的目的。换言之,在基坑开挖施工(包括支撑设置过程)同支护结构及坑周土体位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故科学地安排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和控制施工进度,将有助于控制挡墙和坑周土体的位移。

此项研究成果被称为“时空效应”,已在上海地铁车站和高层建筑的许多基坑中加以运用,获得良好的效益。它极具推广应用的前景。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并将信息及时反馈

这是为了掌握支护结构和基坑内外土体移动,随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或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施工监测的作用还在于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并有利于积累资料,为今后改进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对深大基坑的监测内容通常包括:

a.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弯矩);

b.支撑轴力变化;立柱的水平位移、沉降或隆起;

c.坑周土体位移及土压力变化;

d.坑底土体隆起;

e.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压力变化;

f.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工程等保护对象的沉降、水平位移与异常现象。

监测手段常采用水准仪、经纬仪、测斜仪、分层沉降仪、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仪、水位观测仪、钢筋应力计等。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以水准仪量测墙顶和地面位移以及以测斜仪量测墙体和土体深层位移较为可靠而且特别重要。其他监测手段常被用来进行综合分析。用钢筋应力计测支撑轴力时,尚应配以温度计埋设在支撑中,以便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实测表明,由于温度变化,支撑往往产生较大的附加轴力,对钢筋砼支撑,可达15~20%。这说明设计时不能忽视。钢支撑的温度变化应力更大。

但目前基坑工程的综合监测水平尚不够理想。尽管有了计算机和遥控等先进设备,而测试元件的质量及其标定、埋设、保护和施工配合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监测报警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做好了,可化险为夷,避免损失;否则,留下隐患,酿成事故。有的工程虽作了报警,而有关当事人并不警觉,结果酿成“大祸”,实践中不乏经验和教训。反之,如沈阳故宫附近某工程处于回填土和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地层,基坑开挖过程中意外地测得了锚杆拉力(它反映土压力)随基坑暴露时间而明显增长。由于及时报警,避免了一起事故。全国性规范的编制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已编制完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基坑支护的全国性专业规程。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武汉等地及冶金部建研总院等已分别编制了地方或部门的有关深基坑支护的指南、规范或规程或征求意见稿。回顾对照1989年的《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与基坑支护有关的条文仅十余条(约数百字),足见我国基坑支护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篇:浅谈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

浅谈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

姓名:陈晨学号:2009442531班级:09会计本科5班

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原因如下:1.由于外贸顺差和储蓄的较快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偏快,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可能性。为了应对每年4000亿—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必须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由于储蓄率过高,导致投资高位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3.从目前来看,08年物价上涨主要还是属于一种外部输入的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但如果货币增长速度过快,就可能导致总需求膨胀。为了防止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也必须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控制货币的增长速率,都会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4.次贷危机使美国及全球经济面临一定的衰退压力,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又发生了雨雪冰冻等灾情。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也就是要防止在外汇储备大规模增长的背景下货币增长速度过快。

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演变一场罕见的经济危机开始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由于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以及由于高利率和国际压力等造成人民币大幅升值,使得出口规模的大幅减少; CPI在六月见顶后出现了逐渐回落的走势,通胀形势趋于好转,加上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连创新低,GDP也开始下滑,保经济增长再次被提上中央日程,所以央行为了贯彻中央保持经济增长政策,一改前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并逐步转变为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如下:1.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2.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6.促进对外贸易: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总体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中国人

民银行十分重视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经过努力,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从抑制通胀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由侧重于“宽松”转向“适度”。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2)信贷政策应更加注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3)面对复杂形势,更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4)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加大外汇市场的波动幅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用,使人民币汇率能够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外汇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偏向紧缩型),防止流动性过热。原因主要为通胀压力持续,稳定物价依旧为重点;实际货币投放量过大引起物价上涨;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发达经济体多宽松的政策引发人民币大量增值和热钱流入。因而2011年一是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力度。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消费、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改进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加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信贷政策指导。面对外部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和国内情况的现状,我国的货币政策要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进一步稳固发展的基础,自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为保证信贷投放适度增长,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强化结构性调整,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一是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用市场工具动态微调贷款结构。二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信贷投放要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倾斜,加大对节能减排、“三农”、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坚决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贷款;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使信贷投放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倾斜,防止贷新还旧累积不良贷款的风险。

第三篇:近年来我国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摘要: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逐步完善。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不断增多。并且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太窄

由于养老保险的这种单一保障模式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格局不相适应,所以,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的是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同市城乡之间、不同听有制之间的差别也相当大,基金来源不一致,各地区、各行业、各所有制退休的职工所享受的待遇也不尽相同。

(二)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较低

我们现行的养老体制虽说是一种“社会保障”,但绝大多数仍是以企业为载体,缺乏整个社会共济的保障机制。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改变了以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组织方式,提高了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不同国有企业之间负担不均衡的问题。但由于到现在为止,尽管养老保险已实行了社会统筹,但许多地方仍然停留在市、县级层次,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导致了大量工作仍然由企业承担,拖欠养老金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的包袱十分沉重。

(三)历史欠债严重,“空账”运行规模大。

我国当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形成了一种在资金流程上与现收现付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空账”运行机制。1997年《决定》指出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继续按照过去的标准,这意味着企业要同时承担退休职工养老之需和为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的双重任务,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缴费困难、逃费、欠费现象严重。

(四)退休年龄偏低,且男女性别在退休年龄上差距太大。

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而退休年龄越低,则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越长,即用于支付养老金的基金需求就会越多。我国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到2060年养老抚养比为 60.3%。另一方面,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明显高于男性,在我国,女性要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不仅导致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加重,而且也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保障。

(五)基金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规定养老金在留足2个月的支付以外,应该全部用于购买国债、银行储蓄、企业债券、投资股市,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但是目前我国养老金仍主要用来购买国债和银行储蓄,基金收益甚小,根本无法满足老龄社会对养老金的需求,没有真正建立起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

二、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基于种种的问题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渐渐展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印年代中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原来养老金由企业负担的“企业保险”的格局,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从20世纪8o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首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迈出了三大步。(一)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从1984年起,全国各地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所谓社会统筹,一是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一筹集资金,二是统一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个办法最先在国有企业实行,并逐步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养老保险费用实行社会统筹,对于均衡企业负担,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199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

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实行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原则;明确规定,保障水平要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并提出了扩大服务范围、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基金管理、强化社会服务等任务要求。(三)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通过改革实践.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要在1998年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统一后的制度中,社会统筹体现了社会互济,个人账户体现了自我保障。统一后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个人账户的记人比例和养老金的发放办法得到了统一的规范。

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应如何得到完善

1.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

2.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即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强化个人自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发展和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打好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促进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创造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3.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1)建立账户分立制,建立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

(2)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营运,以确保其保值增值。

4.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一项社保计划应该和能否覆盖哪些人群,是由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所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应逐步全面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而农民工正是这一过程中非常庞大而且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该立即建立有关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框架之内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因为一旦农民工为社保网络所覆盖,他们才会有“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父母辈老人的福利水平问题。篇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改进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改进 作者:李婷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养老保险是我国五大社会保险之一,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种种的缺陷和不足。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使更多适龄的中老年人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安享晚年,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于国家,于社会,于个人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进程是艰难的,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同时借鉴西方更先进的养老保险模式,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中老年人受益。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大国 保险模式 基金

一、我国养老保险现状及其缺陷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1)养老保险的定义

养老保险也成企业年金制度,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专门面向劳动者并通过向企业、个人征收养老保险费形成养老基金,用以解决劳动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养老保险必须贯彻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原则,其养老金必须随着社会物价水品的改变做适当的调整,确保老年人能够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物质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当时政务院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小范围内实施养老保险制度。1953年,政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扩大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并作了详细的相关规定。195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首次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条件和待遇作了相关规定。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制定了因公、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的退休办法。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破坏。,社会保险制度一度停止运行。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国务院以国发[1978]104号文件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随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从省级统筹到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成熟。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通过省级统筹来实现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构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当月工资的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国家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与养老保险资金补助。参加工作且缴费满十五年者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相关,所以各地退休老人所领取的退休金数额存在很大的差异。退休年龄一般为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者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相对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我国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制约着我国养老制度的发展。

(1)省级统筹是跨地区工作的职工享受不了合理公平的退休待遇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模式到目前为止,仍停留在省级统筹状态,甚至有的地区还停留在更低一级的统筹水平,养老保险基金的跨省调配比较困难,如此一来使得一些跨省工作的参保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无法得到合理公平的退休待遇,尤其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调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参保者。他们退休后所领取的退休金是根据他们之前所工作地区的消费水平所计算得到的,而他们退休后所生活的地区都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如此就会造成他们在生活地区的消费水平受到影响甚至消费不起,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况,造成相对的分配不公现象。

(2)农村人口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地区的覆盖相对农村而言比较全面和完善,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相对顺利。城镇人口的养老保险费用大部分可由他们所工作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承担,个人只需缴纳当月工资总额的8%左右即可,对他们个人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农村人口,基本不存在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雇佣关系,他们参保每年所需要交纳的费用大部分由他们个人承担,又因为他们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单一,收入相对较少,一旦参保对他们的生活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甚至保障不了自己的基本生活,所以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宁愿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个人储蓄或者家庭养老,再者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规范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一部分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用于他们工作的流动性大,危险性也较大,并且他们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他们参与养老保险的困难。成为了生活在城镇地区却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之外的人群。目前,城市中的农民工的身份的界定以及他们的养老问题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参保者退休后所领取到的退休金金额过少

由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受到近几年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个月几百元的养老金对大多数的退休老人来说并不够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相关资料表明:一个国企的退休老职工平均所能拿到的退休金仅400元左右,勉强足够其维持基本生活,但老年人的体质较差,一般需要经常有吃药、住院等方面的开支,所以退休老人所拿到的退休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花销以及看病所需要的费用,所以说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达不到“确保退休老人可以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安享晚年”的水平,使得一些老职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还不得不坚持工作以维持生机,这样的现象又会带给社会更繁重的就业压力,使年轻人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4)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体制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人口阵容使得我们不得不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道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进步的最大问题就是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随着计划生育方针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作为疾患生育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接下来,我国所面临的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用较少的钱养活数量逐年加多的老年人口。当老年人口数量逐步增加而中、青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阶段,个人每年所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总数越来越少,而每年需要领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却越来越多,这样使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国家财政每年需要投入到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不断增加。同时,当代的年轻人除了养活自家的上一代和下一代,还要交纳部分薪金到个人账户中,这样做无疑也加重了年轻人的负担。所以,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年轻人还是整个养老保障体系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而言是一道坎,只要跨过了这道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西方先进的养老保险模式及其值得借鉴之处

(一)德国养老保险制度

德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自愿保险等多种形式组成。德国的养老保险较全面地规定了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资金来源、交费标准和筹集方法等。德国养老保险的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治原则。各行业和州、地方保险机构都独立存在,自主经营,在自制管理中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2、依法行事。保险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进行活动并有义务接受国家的监督。联邦政府设立保险监督局,检查和监督保险机构的行为规范。如果后者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企业或投保人有权依照法律程序提出诉讼。

(二)法国养老保险制度

法国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强制实施。养老金的支付属待遇限定型,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方式为现收现付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我国不太一样的地方有:

1、养老保险的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1)工商企业的工薪人员;

2)农业职工3)社会保险系统职工4)不具有长期工作合同的临时工。

2、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四个层次: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强制的普遍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3)非强制性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4)个人参加商业寿险。

(三)西方养老保险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保险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实行各州自治原则,这一点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使养老保险金更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并且成立了养老保险法,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避免了许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纷争和困扰,同时,依法行事可以充分发挥各监督机构的权力和职能,以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使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快速发展。

(2)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历史较长,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上文所提到的两点很值得我国去效仿和学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执行的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或个人不愿意交纳养老保险金,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养老保险的支出不断增多,而交纳者数目却没有太大的增加,有些地区甚至是减少的,这给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国家和地方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相对于老年人口的寿命而言,养老养老保险金的交纳期限较短,由国家和企业补贴的金额增多,如此一来不利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而法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的范围较广泛,群众自愿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进措施

(一)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开始起步,至今仍有许多的措施和想法仍处于试用和改进的阶段,然而相对而言,我国城镇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定型,要想改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举步维艰的现状只有两种改革措施,一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仿照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重新建立起新的养老保险体系。但这种做法不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并且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不一定能够适应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而言,走这条改革之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种改革措施相比之下更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且更易于操作。就是通过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大力度建设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和促进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制定出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行,来带动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并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比例的70%~80%左右,如果能够妥善处理我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其他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瓶颈也就不攻自破了,也就取得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伟大胜利。

(二)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去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取向很多,可以投资股票、房地产、国债、固定资产以及海外投资等等。其各项投资的比例直接影响了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水平,如果投资失利将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瘫痪,出现退休金的拖欠以及金额减少的情况。最理想的的投资模式是使养老保险基金保持长期稳定高利率的增值,可将大部分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险基金投入到建设周期相对较长、收益较为稳定的项目中,获取一部分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购买国债或者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国家银行,这样不但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能获得一些短期高收益的基金弥补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压力。值得重视的是,投资养老保险基金时要注意各项投资的比例,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并且在养老保险金进入资本市场运作之前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严格控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向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

(三)改进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作为关乎民生的保险项目之一,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也能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普通家庭日常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非常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农村地区,这样的问题更加严重,医疗知识的普及不全面以及经济收入单一,导致了许多的农民生病时选择自己拿药吃或者置之不理。如果我们能够改善我国的医疗现状,使国民在看病方面的支出减少,那么他们就能过拿出更过的钱来投入到其他的活动中。同时,对老年人来说占支出比例较大的医疗开支减少了,他们每月所要花费的钱数就大大减少了。如此就降低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积少成多,可以节省下大笔的养老基金,国家在此方面的补贴签署可适当的下调,为国家节省不少资金。

(四)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法制建设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还未能出台,政府只是颁布了相关的条例或者办法帮助养老保障工作的实施和开展。但是,不完善的养老保障法律对养老保障法的规范作用较小,在处理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如果能出台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不仅使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有法可依,并且能够规范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让许多产生纷争的问题迎刃而解,为养老保障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能够让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信服力,让更多的人愿意将个人的收入投入到养老保险基金中,更带动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总之,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需要全民的参与和积极的配合,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前景是美好的。目前,我们仍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尖锐和严重,而我们只有积极面对这个艰难的挑战,不断地改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了人口老龄化这个大问题的同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吕学静著 2007年8月出版

2、《社会保障学》 曹信邦主编 2007年2月出版篇三:江苏省扬州市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小高考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分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客观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1元面值的纪念币。对于这套纪念币,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纪念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纪念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c.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纪念币不可直接用于购买商品

2.右图是某种商品的价格波动图。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b.价格政策的变化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d.商品质量的变化 3.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小王夫妇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价格适中的商品房陪读。小王夫妇的消费属于()①租赁消费 ②攀比心理消费 ③求实心理消费 ④钱货两清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5年国考参加人数创新低,但参考人数仍高达140.9万人,竞争比约为64∶1。不少人仍然希望能成为吃“皇粮”的公务员,对其它工作岗位则很少考虑。材料启示劳动者应树立()①自主择业观 ②职业平等观 ③竞争就业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2015年6月底至8月,中国股市连续暴跌,绝大多数投资股票的散户损失惨重。可见()a.购买股票收益小,风险大 b.股票投资收益只来源于股票价格波动 c.股票是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d.投资者作为债权人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6.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也引发“爆仓”、“暴力分拣”等一系列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这主要表明市场经济具有()a.强制性 b.自发性 c.盲目性 d.滞后性 7.右图为某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商品需求弹性系数比较大 b.b商品生产受价格变动影响大 c.a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消费品 d.a商品需求受价格变动影响小

8.从2015年10月起到2017年底,国务院决定依法减征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国家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因为它们是()a.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b.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c.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自2015年6月2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国家运用宏观调控中的()a.经济手段 b.财政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10.从2015年开始,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实行改革,决定破除养老保险 “双轨制”,逐步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决定体现了()a.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b.劳动报酬比重不断提高 c.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 d.商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

11.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投资量创2 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这表明“走出去”战略是我国()a.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b.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c.利用外资的重要途径 d.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2.2015年,北京“朝阳”群众再立功,举报了众多吸毒贩毒的明星和官员。这启示我们()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近年来,各级政府着力解决信访中的突出问题,干部下访、视频接访、网上信访应运而生。这说明我国政府坚持的工作作风是()a.为人民服务 b.求真务实

c.对人民负责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2015年12月17日,黑龙江鹤岗市向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爆炸事故启示政府要()a.对人民负责,全部停产找安全隐患 b.依法行政,落实权责统一原则 c.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狠抓安全生产 d.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信息公开 15.2015年5月,国家审计署印发文件,明确跟踪审计的对象,包括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材料体现了对政府监督的形式是()a.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b.司法机关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d.中国共产党监督 16.2015年我国华北、黄淮地区雾霾天气频发,严重侵扰了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在促进政府解决雾霾天气等问题上,你应该行使()a.立法权,按照群众的要求制定法律 b.决定权,制定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c.提案权,依法提出相关问题的议案 d.审议权,对国家重大事务作出决策 17.总书记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

第四篇: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的教育改革: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学生资助政策、高等教育改革。

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3年将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最强”改革与“史上最严”减负令叠加。“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逐步取代“一考定终身”制度。

8月,教育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意见稿内容包括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分重点和非重点班,严禁违规补课等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其中,“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将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今年教育部“1号文件”的内容就是改革,不少“严”字当头的教育新政也传递出教育改革大步前进的节奏:《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等规章制度中,“一票否决”内容透出严厉信号;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从技术层面彻底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使得各地学校违规办学问题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还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然而告别“一考定终身” 的教育制度改革,对于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制定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无论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还是就近入学,改革的配套实施意见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和真实。”都对综合评价能否客观、多元录取能否透明、就近入学派位能否公正带有疑问,特别是高考招生的公平性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二、学生资助政策改革

2012年10月10日,国家决定把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的范围扩大至所有农村学生;10月22日,中央财政又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让千千万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切感受到“教育公平”的字字千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把“促

进公平”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作为教育领域的10个重大教育项目之一,写入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2007年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受助学生累计达3.4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达到3526.17亿元。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体系,其覆盖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历史上前所未有,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此,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覆盖了全部教育阶段——

在学前教育阶段,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为主,顶岗实习、学校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校内奖学金、校内无息借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并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三、从“211”到“2011”

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引领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强盛长久持续的巨大推动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但在规模上实现重大突破,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更多的城乡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以“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为抓手,通过重点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快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步伐。

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11工程”、“985工程”到“2011计划”,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战略部署,开启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式立项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正式启动,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1998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这项计划,“985工程”正式实施。该工程是我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胡锦涛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强调协同创新的“2011计划”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从而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深入实施。

第五篇:我国物流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进展

我国物流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进展

来源:中国物流网

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是,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等。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我国物流标准工作的差距和空白,为了更好地对物流标准化进行总体研究,指导物流标准化工作有规划、有重点、协调性地发展,最终建立完善、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我国物流标准科学体系,2003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物流标委会),其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随着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委会的成立,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物流标委会成立一年来,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第一,国务院和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物流标准化工作。2003年12月,全国政协在向中办和国办报送的《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中特别提出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建议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报告引起了温家宝总理、黄菊和曾培炎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专门批示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研究。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发改委会同国务院16个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有关建议逐条落实。并在2004年4月给国务院领导的落实报告中,专门报告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个标委会牵头制定《物流标准体系表》的情况,提出要做好现代物流基础性工作,支持和协助国家标准委加强推动物流标准化工作。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建立物流标准科学体系的呼声也十分强烈。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和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2004年8月专门批示给市有关部门,希望上海在物流标准化工作中,与“国家的行动相呼应,争取先行先试”,加快上海的物流标准化建设。此外,广东、浙江等现代物流发展较快的地区也都提出了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问题。

第二,推进物流标准化已经作为一项重大措施列入国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2004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值得提出的是,在九部委文件中,重点列出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四项基础性工作,物流标准化列为这四项基础工作的首位。今后,坚定地贯彻执行九部委文件,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将是推进物流标准化的一项长期的工作。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2-2004 china-56.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载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年来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的新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丝绸文物保护工作的新进展

    浅谈我国丝绸文物保护工作的新进展 08级博物馆学于赟P080310534[摘要]:丝绸材料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极容易在氧气和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严重影响其保藏的时间限度和质量,许......

    近年来我国男性秘书职业现状初探

    近年来我国男性秘书职业现状初探 来源:多智网校 2009年10月23日 【多智网校:职业考试在线辅导第一门户】 视频课程 模拟考场 题记:秘书,在我国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设置......

    浅谈我国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近年来

    浅谈我国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国际化,中国酒店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成功的营销是酒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虽然目前市场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姓名:高玮 学号:1020100102 班级:公管1001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大中专毕业生拥向社......

    我国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国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城市盖了很多高楼大厦,但是在居民的住房上,还是有一部分人的居住情况不尽如人意。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

    近年来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共5篇)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危机在国际、国内反响越来越强烈。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更是多事之秋,“苏丹红”、“红心蛋”、“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