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

时间:2019-05-13 13: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

第一篇: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

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具体实践,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发展前景,“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定于2010年11月27日和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承办,《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和《当代外语研究》协办。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语界知名专家杨惠中教授、郑树棠教授、邹为诚教授、束定芳教授、金艳教授和王立非教授做主题发言。

此次会议具体事宜如下:

一、大会主题: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教师职业发展

二、大会主要议题:

1.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

2.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地位和作用;

3.大学英语教材开发与评估;

4.大学英语教学法;

5.大学英语测试体系;

6.二语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7.语料库与大学英语教学;

8.与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其他议题。

三、论文摘要提交:

1.论文摘要包括 ① 20字以内的论文标题 ② 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③ 作者联系方式(地址、电话和email)

2.论文摘要以Word或PDF格式发到TESOL2010@163.com。

3.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8日。

四、其他事宜:

1.2010年11月26日报到;

2.会议语言为英语或汉语;

3.会议将择优出版论文集;

4.会务费:教师600元,研究生300元,包含餐费和资料费;

5.分组发言人将有20分钟的论文宣读时间和10分钟的回答问题时间。

您可以发邮件至TESOL2010@163.com或登陆本次会议官方网站提问或咨询http://tesol.sjtu.edu.cn/。

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组委会

2010年1月20日

第二篇:2007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

“ 2007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简报(武汉会议)(转帖)

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

刘军平

为了推动我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的研究,推进翻译学专业学科的发展,促进翻译学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对翻译理论及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探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湖北省译协、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了“2007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英文系发起和策划。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在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相会在美丽的珞珈山下、东湖之畔,就多元文化下翻译理论的趋势和新动向、翻译理论和教学与跨学科的关系、.翻译学专业学科发展方向及课程设置探讨、语言与翻译、英汉典籍的翻译以及口译理论与教学等六个方面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工作人员、英语系师生和与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25日上午8点30分,大会开幕式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小乐教授,吕淑相先生命名的国家一级协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杨自俭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湖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杜青刚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天振教授,武汉大学外院英文系杰出校友、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罗建生教授,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罗选民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育部MTI(翻译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穆雷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孙德元博士,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吴小云先生,武汉大学外语出版部主任王春阁译审,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南峰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华先发教授,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七一教授在主席台就坐。“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平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小乐教授致开幕辞,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杜青刚教授致欢迎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天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校长罗建生教授,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吴小云先生以及武汉大学外语出版部主任王春阁译审代表各翻译协会或兄弟单位讲话。在开幕辞中,龙小乐书记代表武汉大学,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与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在简短地介绍了武汉大学的情况之后,他指出,“翻译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怎么强调了不为过。回首历史,如果没有严复的翻译,就没有近代中国现代的启蒙运动;如果没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就没有早期的革命活动的星星之火;如果没有翻译,今天的对外开放的成果。同理,我们设想,如果没有翻译,联合国的一切将陷于停顿。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翻译活动。”他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杜青钢院长在欢迎词介绍了武汉大学外院的师资力量以及对翻译学科的重视,接着他谈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他用幽默、轻松的语气谈到,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熟悉文化语境,做一名事事精通的全能选手。中南民族大学校长罗建生教授深情地谈到了自己(曾经一家有九人在武汉大学求学或工作过)与武汉大学的学术渊源,她代表兄弟院校热情地祝贺大会取得成功。

10月 25日上午10点至12点,大会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主旨发言,有四位学者先后做了精彩的报告,大会发言由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张南峰教授及四川外语学院廖七一教授共同主持。中国英汉语研究会名誉会长杨自俭教授做了《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报告。他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久性的问题。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研究能力二者是什么关系?还有三个需要说清楚的关键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讲翻译理论?为什么从事实践的学生学了理论就没有用呢?不受理论训练,其创新思想如何产生?没有创新思想怎么样创造性地工作?本科期间都应无例外地接受严格的基础理论训练。这既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个问题是要讲多少理论?和翻译实践应该是什么样的比例?理论部分应该占20—30%,实践部分占80—70%。翻译理论应讲哪些内容?主要应讲翻译的概念、性质、标准、过程、方法、类型、评估;译者条件、训练规程;中外语言文化和文体学的主要异同;翻译学的学科概念和建设现状;中外翻译简史等。其中比较困难的是对这些内容详略程度的把握和先后顺序的安排。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翻译理论要点要恰当分布于教材各章节,不宜集中于少数章节。②理论要点的讲解一定要配有恰当而充分的例证,要点要落实在例证中,要特别强调二者必须相互印证。③学生每次翻译练习都要配有1—3个与其相关的理论要点,要求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认真体悟与思考,并能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④讲评要选好代表性例证,要特别强调用学所学的理论分析例证,使学生在正误评论中领悟理论的本质与功能。⑤应该反对两种做法,一种是打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旗号,只讲示例和练习,即席讲点感想,根本不讲理论,更没有系统的理论训练。另一种是讲理论时示例很少,不能把理论要点都落实在示例中,讲评示例和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就事论事,不联系理论。这两种做法结果基本一样,学生学到了一些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但没受到有效而系统的理论训练,所以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打好,学生的发展会受到制约,因为人的创造能力主要靠系统的理论训练奠定基础。杨自俭教授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教学科研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师学生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所所长、博导谢天振教授做了《翻译本体与翻译研究本体》的报告。随着国际译学界实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尤其是随着代表当代国外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些译学论著陆续译介到国内,国内译学界对之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反应。有学者认为,国外文化学派的研究偏离了翻译的本体,还有学者针对国外文化学派的研究提出我们国内的翻译研究应该回归翻译本体。谢教授提出,应该认识到翻译本体与翻译研究本体之间的差别,不要把翻译本体与翻译研究本体相混淆,更不要把翻译本体取代了翻译研究的本体,而要仔细辨清两者的关系。如果说翻译的本体是指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本身,那么翻译研究的本体绝对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转换过程的本身,它必然要

包括语言文字转换过程以及译者、接受者等翻译主体和翻译受体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语境,还包括对两种语言文字转换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文本以外的因素。正是翻译研究本体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翻译学不可能是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性的独立学科。他认为,只有认清了翻译研究本体的这种内涵和性质特征,才可能保证我国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他的这一提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的确,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翻译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导罗选民教授是2006-2007年Fulbright Research Scholar,他发言的题目是Translation,Violence and Canon: On Lu Xun's Idea of “Yi Jie”.他指出,鲁迅的译介不仅仅是亦步亦趋的直译,他的译介方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暴力,鲁迅的翻译方法改变了现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风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导穆雷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的设立情况。她的发言题目是《翻译本科教学体系探索》。她认为,翻译本科教学在中国内地迅速发展,各种培养模式并存,除了教育部批准的翻译本科教学试点外,有的大学设置了4+1双学位与4+0双学位/双专业,一些翻译系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培养翻译方向的本科生,还有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的翻译课教学(教学翻译)。她探讨如何从翻译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协调上述各层面的教学,使之成为相互照应有各自目标明确的教学体系。她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对翻译专业硕士这一新型学科的设立以及培养模式的极大兴趣。10月26日上午8:00至10:00点是研讨会的另外四位主旨发言。大会发言由郭著章教授和穆雷教授共同主持。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他指出,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如何理解“规范”,如何翻译规范是翻译理论工作者在新时期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把“norm”看成一个狭隘的含义则混淆了翻译研究这个学科的对象层次(即翻译现象)和纯理层次(即关于翻译现象的学术论述。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平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哲学翻译学的基本理论构想和范畴》。他提出,翻译与哲学有着水乳交融,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翻译理论问题,翻译理论也包含中哲学思辨和哲学方法论的运用。一方面,翻译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可以为哲学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哲学中包含翻译理论研究所需要的“精华”、“精髓”和“灵魂”,给翻译研究以指导。作为学科建设,翻译学也应该有意识地从哲学中吸取营养,使之理论化和系统化。近年来,翻译研究的“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使二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从语言哲学、文化哲学上给翻译以形而上的思考,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翻译活动涉及到二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就需要以哲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伦理学等跨学科为切入点,来规范其研究范式与概念范畴。就翻译的本质而言,翻译是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思维活动、它以另一种语言的再现形式呈现。从哲学角度看,语言及思维的共性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四川外语学

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导廖七一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翻译研究:学科结构与研究模式》,他指出,翻译研究作为独立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学术体制中得到认可。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并没有消解翻译的学科结构,而是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扩展了研究领域。翻译研究的范式变迁不仅反映了研究视角的转换,同时也引发了翻译模式与翻译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其中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有利于在翻译研究中减少盲目性。主要有:

一、前学科、跨学科到去(泛)学科;

二、翻译研究的学科结构;

三、研究范式的变迁;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华先发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化误读与伦理制衡——对文学翻译的反思》。他指出,任何翻译均不可回避文化误读,文学翻译更不例外。就本质而言,文学翻译不应仅视为是一种跨越时空、跨越异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还应视为是一种世界观的转换。这种转换在译文文本所展现的文化场的过滤作用下出现文化误读是显而易见的。撇开其正面作用和副面作用不谈,文化误读和伦理一样,均是有历史性和共存性,它并非独立存在于译文文本所展现的文化场,而是始终与伦理道德并存,并经常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文学翻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不断较量的结果。

所有的大会主旨发言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探讨了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教学以及文学翻译的各种关系,给与会代表带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动向引起了国内翻译界和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大会发言后,许多代表纷纷找各位主旨发言人在场外做深入细致的讨论或交换不同的观点。

10月25日下午和10月26日上午10点至12点是分会场的发言和讨论。第一分会场设在外语学院三楼会议室,讨论的主题内容是: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马萧教授探讨了翻译顺应性变异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李红玉从译者的性别意识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中南政法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李宏顺的发言题目是“翻译策略与译者主体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张晔对后现代英语女性文学的译介描述性研究做了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黄德先认为,翻译研究也应关注当下;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江帆从《红楼梦》英文评介的学术转向对作品形象的塑造做了讨论;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外语系教授张智中认为,视象美是诗歌翻译中不可忽略之美;上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赵卫东则提出了中国翻译学对策论的核心思想——代尝;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吴华玲讨论了林语堂的半半哲学在其翻译中的审美再现;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谭晓丽对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解构思想做了新探;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娟提出翻译研究需要对形而上学重新审视。

第一分会场的讨论除了从翻译本体本身来探讨翻译之外,许多学者从比较文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沈建青教授从比较文学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柏油娃》的教学;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熊伟从社会学、跨文化的角度提出,“误读”与跨文化和翻译理论密切相关,必须引起重视;武汉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韩征顺讨论了模糊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关联;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斌讨论了和谐翻译与再创造的渊源;江苏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戎林海教授再次对翻译单位问题的提出新思考;江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王飞探讨了翻译与现代白话文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一分会场的主要争论的焦点有:解释悖论与翻译变异,译者性别意识与翻译实践的关联,来自翻译实践者对翻译质量的质询,原创性理论的缺失,翻译理论如何引导实践,作为本本的世界与世界作为文本的区别,经典的解读与误读,诗歌翻译的美学因素,翻译作为思维单位是否恰当等方面的内容。整个第一分会场讨论充分,唇枪舌剑,争论激烈,各种不同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此外,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许多代表反应,这种热烈场面在其他的研讨会上尚不多见。

第二分会场设在外语学院英文系办公室,讨论的主题内容是:翻译教学、语言与翻译。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周保国教授探讨了语言类型差别对翻译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银泉教授提出,翻译教材与翻译教学应该强调实用为主;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汪涛副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武汉大学英文系翻译教学与翻译学科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余承法副教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外来词翻译作了探微;上海大学外语学院温年芳讲师从目的论出发,对《茶馆》中的对白文化因素的语用翻译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刘华文副教授探讨了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再生词汇之过程;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陈浪博士探讨了翻译教学:培养模式与定位;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李映讲师分析了《围城》中语码转换的翻译;上海建桥学院文传系冯修文副教授探讨了新闻报道的修辞翻译;浙江工业大学外语系讲师张建青讨论了教材《西方哲学史》译学辨析并且指出了该译本的不足之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吕黎探讨了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关系;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陈秋劲讲师阐述了文本类型在翻译教学中的缺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伍斐教授提出了翻译的认知概念——英语介词的相似形实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李莹莹副教授从多元视角探讨了翻译评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王云生讲师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本科翻译课堂教学的观点;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曾素英对翻译课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第二分会场争论的主要问题还有:类型学对翻译的指导意义,语言形式在翻译中的传译问题,实用型翻译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翻译培养模式中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冲突;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高校翻译课程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等。

第三分会场设在外语学院同声传译室,讨论的主题内容是口译、典籍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蔡小红教授探讨了口译教学模式改革与绩效的关系;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胡刚副教授探讨了译学词典研编方面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高彬讨论了会议口译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课程设置;湖北大学外语学院江晓梅副教授分析了口译学习者认知学习策略;湖北大学外语学院黄敏副教授讨论了口译教学中语言技能训练的地位及其方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法语系张同喜探讨了背景意识在口译训练中的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博士生周平讨论了本科口译教学中的礼貌套语训练方法;沈满满对现代化工具应用于教学做了初步探索。口译会场的主要关注的是,口译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口译的技巧和策略,训练评估,口译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武汉大学口译队领队兼教练吴钟明副教授还向与会代表现场展示了口译队的翻译过程,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在典籍翻译方面,典籍翻译专家前武汉大学教授,现任湖南理工学院教授郭著章先生对《文言英译教程》的翻译方法和过程做了阐释;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勤副教授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了《夜宴》英文字幕翻译策略;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戴丹妮探讨了《牡丹亭》英译本所折射的文化现象;武汉工程大学汪桂芬副教授讨论了《卧虎藏龙》字幕中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此外,襄樊学院外语系肖家燕副教授对概念隐语视角下的隐语翻译进行了研究;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大英部李芳副教授提出了中国经济学家为何难与国际接轨的问题?经过近两天的大会和分会场的紧张发言和讨论,10月26日下午在“专家面对面一席谈”中,与会嘉宾谢天振、杨自俭、郭著章、穆雷、张南峰、廖七一等翻译界的知名学者回答了各位学者所提出的问题,青年学者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并大胆地提出各种问题。大会闭幕式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马萧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杨自俭教授做总结发言,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主任陈毅平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会议筹备经过,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武汉大学相聚,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李庆生副院长代表外院对代表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衷心地祝愿各位代表一路顺风。

2007年10月26日下午大会胜利闭幕,代表们接着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并游览了武汉江滩。与会代表们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成功地组织这次研讨会表示感谢,它为国内翻译界提供一个华山论剑的机会,推动了新时期中国译学学科建设!同时, 他们对组委会周到、高效的组织工作表示满意。

这次研讨会还引起了湖北及武汉地区的媒体的高度

第三篇:关于“201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征文的通知

关于“201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征文的通知

各部委、省市、自治区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

为了推动科技情报机构创新发展,研究讨论涉及科技情报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交流各单位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定于2 01 1年9月下旬在乌鲁木齐召开“2 01 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科技情报工作创新发展

二、主要议题

1.各单位管理创新与业务发展交流,包括管理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新思路、新进展以及新做法等;

2.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科技情报机构合作,包括合作内容、模式与机制等问题探讨;

3.情报研究理论与实践,包括情报研究方法、情报分析工具和情报研究服务最佳实践等问题探讨;

4.中国科技情报网建设与发展,包括中国科技情报网建设工作总结表彰与下一工作安排以及中国科技情报网服务模式与机制等问题探讨;

5.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包括行业和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参与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模式、机制等问题探讨;

6.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服务,包括面向产业服务的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检索查新报告数据库建设以及如何促进各单位间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方式拓展等问题探讨;

7.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机制,包括中国科技人才项目数据库、中国科技项目数据库等建设及其事实型数据库合作建设机制等问题探讨。

希望各单位围绕上述主题等内容,认真总结并准备本单位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进展、新思路、新做法以及对科技情报行业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内容的交流材料,并将交流材料于2011年6月30日前通过Email(word文件)传至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议将编辑出版((2 01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文集》。联系人:赵珍谊(手机:***)刘志辉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

邮编:100038

电话:5 8 8 8 2 5 4 0

传真:(010)58882550

Email:liuzhihui@is tic.ac.cn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2011年4月28日

第四篇:2005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5级研究生 吕立松 阅读 996 次

由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中国翻译》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12月3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山大学外语学院、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和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协办。大会的主题是:跨学科视野中的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博士生及硕士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东风教授主持,对各位代表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中国译协秘书处处长、《中国翻译》杂志副主编杨平女士,广州市外事办副主任刘保春先生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兼翻译学院院长王宾教授对会议议程作了简要说明并对此类学术会议的召开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钱冠连教授的发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macro-wisdom和micro-wisdom(宏观智慧和微观智慧)的层面对翻译进行探讨,设想语言学家与翻译家之间有一场对话;翻译不仅是文化的转换,而且还要把一个世界活生生地转换过来,这是两种世界的转换;在他看来,理想的译者或译文评论员是那些对哲学感兴趣的人,尽管他们对哲学可能不是很精通。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作了“翻译研究的多元时代??对当代译学研究的思考”的发言,他从对2005年2月张柏然教授在《外语与翻译》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两个偏向问题的思考入手,对翻译的两大学派即翻译的语言学派和翻译的文学学派的主要代表及各自的理论偏向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看法:第一,不主张用“偏向”,而建议用“取向”,因为偏向一词带有贬义色彩;第二,翻译的“本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翻译是否有本体内涵而无外延,本体究竟为何物,“本体论”该如何借用;第三从语言学派到今天的文化学派,这反映了当前译学研究的中心;第四,文化转向的完成意味着翻译研究多元时代的到来,由语言学过渡到文化学再到1998年的文化转向,这并不标志着翻译文化学派的终结,或者说文化学派已经取代其他学派,它反映出研究者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翻译研究的多视角。香港岭南大学孙艺风博士以“翻译的异质与他者”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在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理解的缺失,即使采用异化的手段,仍存在文本无法阐释的问题。如果原文本本身具有阐释性,那么就有可能削弱阐释的意义。他还提到了transference, transmission,以及海德格尔的阐释是明晰化的理解的概念。他讨论了他者的四个方面:第一,对他者性引发的焦虑;第二,无处不在的他者;第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第四,自我于他者的对话。自我与他者是对应的两级,要用相对的眼光来看待他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穆雷教授以“论翻译学专业教学”为题对翻译教学的认识以及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穆雷教授认为进行翻译学专业教学仅仅有英语教学大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翻译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辅助。在区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的同时,应该明确翻译在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本科阶段应以学生的双语能力培养及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双语理解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为重点,而在研究生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对比与双语的转换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翻译研究方法与能力,突出翻译基本技能的培养。随着近年来翻译学位点和翻译院系的不断增多,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明确培养教学的目标、对象、任务、条件及方法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师资队伍,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满足市场需要。香港理工大学朱志瑜教授对描写与规范问题作了主题发言,他首先谈到了翻译的道德与伦理问题,道德在中国翻译界的讨论不多,但非常有必要。接着他对描写与规范作了区分,规范关注的是什么是翻译,而描写关注的是翻译是什么,把翻译当作描写不可避免会把人的意志加入其中,而规范是一套标准,一套原则。两个概念,一个说明翻译是什么,一个说明翻译应该是什么。他还认为,现代翻译研究与传统翻译研究的区别就在于现代翻译研究是描写性的。翻译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各个学派的产生,如翻译的研究学派、语言学派等等,都是各自用自己的手段去达到目的。译文的功能实现就是翻译目的的达到,翻译应该有伦理存在于其中。钱冠连教授提出我们如何知道那就是翻译,如何从哲学角度去研究翻译的问题。他还提到翻译学科不被人承认的问题,虽然翻译学科还不被人承认,而事实上,翻译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所得的理论别的学科也无法抢走,他认为翻译学是能够建立起来的。他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代表们的热烈掌声。中山大学翻译学院王东风教授以“有标记连贯与小说中的翻译连贯”为题发言。连贯是哲学上一个普遍联系的原理,语篇内外的种种关系,多维线性非线性的关系只要是连贯的就可以称之为连贯。翻译是一个连贯重构的过程,本雅明在《论翻译的任务》中就指出,翻译不是仿照原文意义,而是必须把原文的意指方式周到而细致地整合起来。连贯可以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种类型。真正挑战译者能力的是有标记连贯的识别和解码,他还以尤利西斯的一段译文为例分析了其中的连贯链。他认为认知与叙事模式(自言自语)连贯模式的翻译有三种翻译策略:增加衔接纽带,理顺逻辑关系,挑明隐含意义。他认为改译是保持整体上的连贯模式,在翻译过程当中应以有标记对有标记,以无标记对无标记,不要盲目保持通顺。

会议代表分别就语言学,翻译教学与文学三方面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讨论。在翻译教学组,代表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讨论:傅惠生教授提出了在本校对外汉语教学开办翻译专业的问题;刘和平教授和蔡小红教授两位口译专家认为实践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口译能力进行测试评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笔译教学围绕如何用课件的方式进行笔译教学、如何达到课件使用的教学效果展开,姚红富教授根据自己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到如何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翻译教学,介绍了她在翻译教学中的一些办法。穆雷教授将她在这一领域所了解到的最新信息反馈给讨论会,对问题的解决给予了积极的帮助;课程设置讨论主要围绕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应如何进行课程设置,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展开,陈芳同学在她的论文中分析了多种教学模式,提出对翻译能力与译者能力进行区分以更好地促进翻译教学活动的开展。

青年学术论坛有五位来自香港与内地的博士生作了主题发言。上海交大词典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胡开宝以西方文论与翻译为题,探讨了接受理论及接受力,他提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法,努力寻求空白与读者理解的结合点;读者的能动作用与译者的读者作用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机械地运用接受理论,应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译者不能够对未定性随意进行填补。孙艺风博士指出填补空白应建立在互文资源的基础之上,对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划分应更加严谨。王东风教授以 “I’m a strange in paradise.”这种口语化文本中出现的诗歌化语言为例进行分析,他认为,补白可以采取注解方式,至于在文内补白还是在文外补白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方开瑞从吴宓的翻译看小说中的文体变化,他通过对吴宓先生的译本对比探讨了小说中的文体变化。香港岭南大学的博士生李波从巴赫金翻译研究入手,论述了如何把巴赫金的理论思想与文本相结合,主要包括:语言杂合性与多语言文本的翻译。他还谈到了在中英互译的语境下,以巴赫金理论为指导,如何维持文本的连贯性,如何理解翻译的间性问题。王东风教授与孙艺风教授在肯定了把巴赫金理论引入到翻译中来的创新意识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中山大学博士生龙明慧指出,翻译中应该有文化的转向,译入译出会带来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译者可能强化自己的本体意识,这反映在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当中,把翻译的民族主义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相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不同的翻译方向已显示出了不平等,这在翻译的数量中也反映出来,许多人坚持异化以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她还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王东风教授认为文化间的对话是不平等的,文化输入时如果是民族的需要,那不能算作是文化入侵,而输出必须考虑到读者接受性问题,如许多当代中国小说的翻译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中山大学博士生李红满论述了鲁迅对汉语的后现代化作出的贡献,白话文的引入,鲁迅的逐字逐句的这种有意识的翻译策略推动了汉语的后现代化。孙艺风博士认为用当时的销量去判断鲁迅的翻译对汉语的后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有点片面,值得商榷。朱纯深博士认为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以成败论英雄。

在另一场大会主题发言中,香港城市大学的朱纯深教授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诗意的,艺术的,互为参照的平等关系,要以尊敬的心来欣赏理论。他还认为国内的翻译研究不是进入到多元时代而是回到了多元时代。诗意就是灵感,就是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追求。朱教授充满诗意的演讲让与会代表们获得了美的感受。四川外国语学院廖七一教授论马君武译《哀希腊歌》的“讹”,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译中的“讹”的现象。马译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哀希腊歌》文本,通过文本分析,廖教授认为由于拜伦的政治抱负与马君武政治抱负相吻合,诗歌中的讹并不是马君武对原文的理解不够造成的,而是他有意为之,他把译诗与民族救亡民族救国紧密联系起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马译的“讹”牺牲了翻译的外延对等,形式美学对等而最大限度地追求语用对等。他认为这不仅是基于马君武本人的政治诉求,而且还反映出了晚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功能。华中师范大学陈宏薇教授对道格拉斯•罗宾逊以人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思想进行了简要介绍,她从四个方面较详细地评价了以人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翻译教师和学员都是社会存在的教学理念、基于人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和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说明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教学思想及所揭示出的翻译教学的本质,探讨对我国翻译教学研究和教学翻译研究的意义。

主题发言过后,会议进入了总结阶段,中山大学张美芳教授对语言学理论讨论组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六位代表的发言中既有纯理论的研究,又有个案研究。翻译理论与多方面相关,如语义学、文体学、语篇分析、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对比语言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语言哲学等。无论以什么途径什么视角来对翻译进行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语言学研究翻译不但有助于客观描述翻译现象,而且还有助于较准确的预测翻译问题。佛山大学外语系主任王林教授就文学组翻译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讨论中有12位代表发言,内容涉及宗教、文化、伦理、翻译史、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角度、女性主义的双性同体视角以及地名的翻译等话题。他认为应该提倡翻译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翻译的健康发展,提高翻译的质量是关键,我们不仅要关注翻译的实践,更要关注理论的发展,对理论发展中不够细致的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华中师范大学陈宏薇教授对翻译教学讨论组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该组代表人数最多,发言十分踊跃,这说明代表们对翻译教学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十分关注,迫切希望能更好的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最后,王东风教授作了简短的总结陈词,这次大会加强了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代表宣读了论文,并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大家商讨,在会上的讨论及会后的交谈中,代表们直陈论文的得失,相互切磋探讨,进行了十分友好有益的交流。大会自始自终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第五篇:全国电力系统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材料(初稿)

肩负神圣使命,发挥重要作用,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作为企业和工会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中有着重要责任与义务。同时在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工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如何表达和维护职工权利,参与和谐,协调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因此,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是摆在企业与工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度认识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神圣职责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也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既是国有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和长足进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日益复杂,一些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更加

1显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日显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得好,企业就会加快发展;反之,就会出现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导致企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这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实现,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企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28个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组织是大有可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工人阶级是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同样也要担当起领导阶级的职责,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针对员工群众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要求,履行好法律赋予工会的各项职能,切实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和构建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二、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工会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工会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职责,找准切入点,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组织激励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料学发展观,确保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于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员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进一步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动员起来,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协调维护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关系协调的企业。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推动构建和谐企业的着力点。在宏观层面,要积极参与劳动关系政策的制定和执法检查工作;通过积极与企业行政协商,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和工会的主张体现到企业政策制定和总体工作部署中去;要继续推进协

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机制建设。在微观层面,要把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保证集体合同的覆盖面;继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充分认识加强员工素质建设的重要性,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作为工会工作的长期战略任务;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对困难员工大力帮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保持员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谐稳定,这样才能够形成心和团结紧、人和齐奋进的和谐发展环境。

3.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安全监督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具有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确保职工生命质量的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以进一步深化劳动安全互保活动为切入点,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载体,定期开展活动检查和总结评比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要认真履行工会主席作为群众劳动保护监督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中的作用,加大群众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促进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改善,参与对重大伤亡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问题的处理,切实保障和改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业环境、人身安全和健康,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4.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和谐企业应该是民主和管理有序,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深化厂务分开,强化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在企业的最广泛的实践,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推进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各级工会组织要调动和发挥员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始终坚持把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难点、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审查通过或否决、审议决定、评议领导干部等各项职权,依据法律和制度保证,不断充实和丰富职代会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和完善其它各种有效的公开形式和民主监督形式,进一步提高职代会的质量。

三、积极创新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广泛而深刻的转型期,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职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收入分配方式和内在需求的多元化,面对工会工作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面对构建和谐企业的新任务,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只会丧失良机,贻误事业的发展。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

各级工会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以推进固本强基、依法维权、困难职工帮扶、技术创新、素质提升五大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会理论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更好地把握新时期工会工作规律,增强工会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各单位党委要创新和完

善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支持工会组织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工会重点工作的宣传, 加强对先进员工、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单位党委、行政要为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各级工会要把提高工会工作者的素质作为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关键,深入开展对工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工会工作者牢固树立为员工群众和工会事业服务的思想观念,掌握做好工会工作所需要的理论、政策和法律知识,具备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工会工作人员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着眼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员工,加强工会的作风建设,克服机关化倾向,不断增进对员工群众的深厚感情,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务实效,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使工会工作者真正成为“职工之友”,从而从真正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工会工作也大有可为。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抓基层、打基础、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下载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征文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云端课堂,如何有滋有味有营养2020年开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成为教育的主要诉求。教师们以“互联网+”......

    全国征文通知

    中 国 陶 行 知 研 究 会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全国论文评比通知 各地陶行知研究会、各地中小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先......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教师学会[2010] 号 关于举办“中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观摩与互动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各中小学: 随着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中小学......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征文 七月,到处彩旗飘动,鲜花如海,笑语欢歌,弹指一挥间,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九十周年的华诞。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光荣而自豪的日子......

    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关于“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的通知 为了全面展示“十一五”期间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各教育单位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交流,由教育部中国智慧研究会教育研究......

    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 听课体会 洪志娟 11月22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现场会的主题是研讨小......

    2011绿色开采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

    2011年绿色开采理论与实际国际研讨会总结 2011年绿色开采理论与实际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矿业大学、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由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义煤集......

    追赶超越与汉中实践理论征文

    “追赶超越与汉中实践”主题征文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实现教育追赶超越 ——基础教育追赶超越对教师的几点思考 自“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城固县教体局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