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初中生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研究目的和意义:学业情绪是Pekrun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概念[1]。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2]。学业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能通过促进认知活动的开展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关于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不多,关于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归因的相关研究很少,余国良等人只是提出了学业情绪与归因问题[2],但没有对学业情绪与归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严鹏展等人的研究只针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做了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业情绪以积极为主,排在前3位的学业情绪是希望、高兴、平静,且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和成绩差异[3],但没有对初中生学
[4]业情绪与归因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初中生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有什么区别。余国良等人研究表明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学习不良初中生与一般初中生、学习优秀初中生之间的归因方式是否也存在显著差异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说明。所以了解初中生在学业情绪上的学习归因方式,掌握学习不良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的学习归因方式对教育工作者看待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开展学习计划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学习归因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来了解初中生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的差异,以及学习不良初中生与一般初中生、学习优秀初中生之间在学业情绪上归因方式的差异。
参考文献:
【1】、Pekrun R, Thomas Gortz, WolframTitz, et al.Academice
第二篇: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浅析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柯小霞
1辛晖1
江西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本文在阐述学习动机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最后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提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归因理论;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
我省民办高校学生的招生批次靠后,生源质量总体上不甚理想。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学习动机不强,如:不少学生旷课、上课睡觉、课堂玩手机、考试作弊等怠慢的学习行为,这些问题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基于归因理论来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对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哪些呢?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呢?我们通过本文来探讨一下。
1.概念界定
1.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求、外在的诱因、学习者的认知以及意志和情感等因素。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直接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1.2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2.归因理论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等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和归因进行分析。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资料,如:层次、性别、年级、专业、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完整与否七方面信息;第二部分为学习动机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两小方面,如:学习动机内容调查(学习动机量表)和学习动机问题调查(学习动机自我诊断测试)。归因调查问卷包括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
调查结果表明,把学习成绩好差归为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内部原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动机更强;把把学习成绩好差归为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外部原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动机不强。
3.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提出激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根据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针对性的提出激发策略,强化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具体策略如下。
3.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客观标准。一般来说,学生都想通过学习来达到一种心理期待,并希望这种心理期待能如愿以偿,实现预期目标。学习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远期的总的目标,如希望通过学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公司里有好的发展,并且薪水比较高等; 另一种是近期的特定的目标,如希望通过学习期末考试能够考到好的成绩,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等。
一般来说,学习目标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相反,目标明确的学生,就会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3.2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通常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主要有任务难度、外部奖罚及机遇运气等。如学生将成败归因于任务难易程度、机遇运气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一般有效地消除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消极归因,引导其正确归因,正确认识自己。
如有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机遇运气好、老师的帮助而不是主观的能力、努力、态度等,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教育他内外因的辨证关系,让他明白,自己的态度、努力等内因才是决定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3.3增加学生的归因训练
学习的成败应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时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层含义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能力、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3.4 教师积极回馈,激发学生动机 研究发现,教学中教师给予的回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些回馈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教师的正负面回馈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将原因归结为懒散、不够努力,这种回馈其实蕴含着对能力的肯定,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帮助,久之,学生就会把“不努力”作为维护自我形象的惯习。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让学生感到愧疚则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因为愧疚是一种激励力量,它会推动学生积极完成任务。如果教师把学习失败归为能力差,并表示同情,即使同情是真诚的,但学生一旦意识到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取得成功的能力,这种同情就会产生危害,导致自卑,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你不比任何人差,只要你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让学生找回自信,结果就大不一样。
4.结论
因此,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努力、态度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尽量避免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老师教的不好等外部因素,设法将其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方法不对等内部因素,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1]成晓光.归因论及其教学应用的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1)[2]廖洪玲.研究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动机[J].教育探索:2003,(6):40 [3]李梅.成就归因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30~133 [4]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教改项目“基于归因理论的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研究——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编号:JY1404)
作者:柯小霞,女,1981.6.18,研究方向:管理学,硕士,电话***,邮寄地址: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瑶湖校区)邮编330098
第三篇: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探讨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探讨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在新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新的环境,同时也对大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媒体在分享交流、主动学习、丰富媒体形式等方面对学业情绪有积极作用;在网瘾、干扰课堂方面对学业情绪有负面影响。新媒介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应包含: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建立基于网络的师生评价机制、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拓展课堂边界。
关键词:学业情绪;新媒体;影响
学业情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包括获得知识时的愉悦感、学业成功时的成就感、考试前的紧张感。它涵盖了学生在学习和学习中所经历的不同情感,以及在教学和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业成绩是相互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业情绪与新媒体的研究溯源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使人们的思维、学习和人际交流方式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大学生普遍对新媒介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使得新媒体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
传统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受限,对所学内容的价值评价也较容易受教师等相对权威信息来源的影响,学习环境主要由课堂、班级构建起来。而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来源,知识内容更丰富,更易获取,同时,学业成就的反馈评价、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氛围、互动学习等从身边教师、同学的范畴拓展到整个网络。
二、新媒体对学业情绪的影响调查
(一)调查设计
调査主要采用问卷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各学年学生,男生157人,女生429 人,共586人。
(二)调查结果
1.样本基本情况
1)大学生手机上网频繁
大学生主要的上网途径如图1所示。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的次数和使用次数都比较多。超过6个小时的有44.41%,31.47%为4-6个小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学生占97.2%,大大超过了39.51%的笔记本电脑。
2)社交网络是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应用情况如图2所示。学生上网次数最多的有78.15%,其次是61.54%的微博,41.78%的视频网站,38.99%的网络游戏,25.7%的学生使用 MOOC。有40.21%的人觉得,上网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释放压力和快乐。
2.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学习的情况及态度
1)学生乐于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近年来,随着 MOOC和知乎等知识应用的出现,使得因特网上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网上信息的检索变得更加便捷,而且内容也更加多样化。99%以上的学生都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只有0.22%从未使用过网上。在网上,有17.61%的人认为是正确的,45.71%的人是正确的。40%以上的学生表示,他们宁愿在网上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请教。由此也体现出大学生乐于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学习并表现出较强的网上检索知识的能力。
2)学生乐于分享知识
在新媒体时代,以社会化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共享与沟通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习。68%的同学觉得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学习更加快乐。82.39%的学生曾经在网络上回答过网络问题,72.5%的同学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给网络朋友,60%以上的同学能体会到这种成就感。
3)学生对网络学习有较高的认可度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呈现形式丰富多彩,习惯了视频图像等信息展示方式的学生难免会觉得传统课堂形式枯燥单一。调查中,多数学生更喜欢上多媒体形式较多的课程,超过35%的学生表示看网上的视频比在课堂学习效果更好。
三、新媒体技术对学业情绪的影响分析
(一)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的总体情况
根据不同学习情感题的平均得分,得出相应的情感变量,并进行了相应的学习情感平均数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希望““羞愧“ “自 豪”“愉快” “焦虑”“放松” “气愤”“厌烦”。
厌烦 | 羞愧 | 气愤 | 焦虑 | 放松 | 自豪 | 希望 | 愉快 | |
排名 |
(二)新媒体对学业情绪的消极影响
1.网瘾程度与消极的学业情绪相关
对每天上网时间、是否能控制上网时间及是 否会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习等网瘾程度相关题项与 各学业情绪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上网时长、对网 络及游戏的沉迷程度与厌烦和气愤情绪正相关,与放松、愉快、希望、自豪情绪负相关。即网瘾程度越低的学生体现出更好的学业情绪。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厌烦 学业情绪均值越高(F=6.235,显著性0.000)。
厌烦 | 气愤 | 焦虑 | 羞愧 | 放松 | 愉快 | 希望 | 自豪 | |
每天上网时长 | .164** | .085* | 0.039 | -0.022 | -.129** | -.137** | -.086* | -0.061 |
你觉得你能控制上网时间吗 | .254** | .107* | 0.069 | -.087* | -.287** | -.274** | -.190** | -.196** |
你是否会因玩游戏而耽误学习 | 223** | .101* | 0.029 | -0.072 | -.213** | -.190** | -.110** | -.148** |
2.网络沉迷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是非题项“你是否比真实生活更沉溺于网上”,采用单因子方差法对不同学习情绪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是”的学生在厌烦和愤怒方面有显著差异(显著性不超过0.001),而“否”的学生(F值为17.096,11.072)。
3.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手机对学习有没有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学 生对手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很好地自我控制,没有过度依赖或沉迷,更不容易产生焦虑的学业情绪。认为手机对学习干扰更多的学生,体现出更强烈 的气愤及厌烦的学业情绪。由此也可以体现出,手机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程度与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的学生,体现出不同的学业情绪。网瘾程度高、对新媒体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其消极的学业情绪 更显著。
(三)新媒体对学业情绪的积极影响
1.知识的交流分享情况与积极的学业情绪相关
朋友的交流分享知识与积极的学业情绪呈现自我控制能力有关。
2.网上自主学习的应用与积极的学业情绪相关
一方面,强大的信息检索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提高对自己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良好的评价,从而获得更探讨的学习成就感;运用网上的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主动学习特征。
放松 | 愉快 | 希望 | 自豪 | |
是否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 .183** | .260** | .269** | .159** |
我总能在网上找到问题的答案 | .328** | .306** | .390** | .371** |
我觉得网上的答案比老师讲的更专业 | .197** | .200** | .117** | 171** |
相比问老师,我更习惯在网上搜索问题的答案 | .184** | .132** | .182** | .224** |
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在交流分享、促进利用网络主动学习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论
减少消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新媒体和教室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同的。“现代新”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运用好新媒体,可以使教学的整体表现出一种鼓励学生进行共享和沟通的特点。
1.加强信息检索的指导,规范课堂手机 的使用
2.建立分享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竞争 与激励氛围
3.拓展课堂边界,将网课与线下课堂相结合随着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不断提高,对知识的信息和表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网络录像教学内容丰富、娱乐效果好、不受课堂约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然而,网络教育的内容却是分散的,难以适应网络教育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监控与督促,使得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可以提高问题的效果。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翻转课堂,增强课堂交流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参考文献
[1] 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2] 张荷花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3] 蔡太生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课堂学业情绪的影响
第四篇:锻炼对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
锻炼对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与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关,它能减缓抑郁和焦虑症状。”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似乎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常识。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一.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 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2.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识和记忆模糊、朦胧,出现错觉和幻觉等智力上的障碍。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
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4.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5.治疗心理疾病
由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另外,一些体育集体活动项目本身就对参与者提出了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要求,人们只有密切配合,互为默契,发扬团队精神,才能使比赛获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性格怪癖、郁郁寡欢 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只有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相反,如果所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心理耗竭和锻炼依赖性。心理耗竭是指锻炼者在锻炼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锻炼心理症状。该症状不仅会损害锻炼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直接导致其退出锻炼;锻炼依赖性是指锻炼者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依赖,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积极锻炼依赖性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在运动后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运动量组别对大学生的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等有显著性差异。有消极锻炼依赖的人在锻炼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应激、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体验。
第五篇: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
关于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一、课题的来源
当今时代,可能人们的消遣最多的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当然,听过看过之后,我们就会表现出开心或是难过。那到底音乐是否能够带给人们快乐或是伤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此次调查的内容,我们总结为“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音乐对人有许多的重要作用。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有人研究认为声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快速的和愉快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还有人发现,在音调完全和谐或音乐的强度猛然更换时以及一曲乐调将终结时,脉搏和呼吸速度变快。又有人研究认为忧伤的音乐使脉率变缓,欢快的音乐则使脉率变快。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在音乐欣赏课上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体验,无论是否有音乐基础,90%以上的学生都会有相似的反应: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和鼓舞,往往会有热情奔放,斗志昂扬之感;当听到雄浑悲壮的哀乐时,悲哀、怀念之情就会涌上心头;当听到旋律优美的乐曲时,则能感到情绪安静、轻松愉快。在课题研究期间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音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提高能力,还可以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很有帮助。当今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无论是在商场里、交车上,还是餐厅里,我们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而在这些场合播放的音乐又不尽相同。有的舒缓,有的节奏强烈。这就是商家和公共服务部门利用了音乐对人心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体是起了怎样的作用我们还不太了解。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音乐和人心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因此,研究这个课题是十分必要的。找到某些具体音乐类型——例如抒情摇滚,爵士等等——对人心情影响的不同方面,并研究在特定环境下——例如考试前,写作业时,聊天时等等——音乐如何影响人的心情与行为。使公共服务部门更好地服务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查阅法、社会调查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阶段 制作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开启网上投票整理,利用调查问卷初步确定研究的音乐类型与场合第三阶段 整理材料和数据
第四阶段 得出研究结果,制作结题报告
3、课题任务分工:
设计问卷、访问:
网上文献查询:
分发并收回问卷:
统计数据:
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内容摘要:
很多研究证明,音乐对人的身心状态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情绪情感体验、认知能力以及工作绩效等方面。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运用不同方法和途径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从音乐欣赏课的角度研究和探讨音乐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学习能力以及应对压力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关键词:
音乐 情绪 学习能力 压力 音乐疗法
研究结论:
音乐对人的情绪是有影响的,它通过音调来影响人的情绪。不同的音乐类型也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例如,国外有位心理学家曾对三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为主的成员中60%以上的人容易急噪,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一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了调查,发现在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而热衷于现代派音乐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
可见音乐的确是能够影响人的,但是不是音乐对人的影响程度都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人曾选用290种名曲,先后测试过两万人,都引起听者情绪的变化。情绪变化大小与被测试人的欣赏能力高低成正比,但是,音乐只能引起抽象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嫉妒等。
音乐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并且对人有着很强的陶冶作用,能使人心绪浮动,心志坚定,如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谁读懂了我的音乐,谁就可以打败命运。”在1~3年音乐学习中的孩子,更有审美眼光,性格开朗,爱动脑筋,想象力强。
既然音乐对人们的影响那么大,是否可以利用音乐来造福人类呢?
“音乐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音乐治疗”这一术语是在四十年代才正式出现的。五十年代在美国首次有“音乐治疗家”的文凭。现代的音乐治疗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活动疗法,即通过具体的音乐活动来求得治疗的效果。这不仅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音乐治疗是针对病理的治疗。它注重的是人的整理而不是某一部分。通过对人的整体乃至生活环境的调整,使其取得协调一制,从而消除心理的与身体的病态。
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患神经性胃痛的病人开了依仗奇怪的处方,就是让病人听德国巴哈的乐曲唱片,每天听三次,都是在饭后,病人果然恢复健康。罗马的一位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除了用麻醉药以外,还加上音乐的催眠,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通力,在妇产科中也运用音乐产生镇痛和催产的作用。当高血压病人烦躁不安时,每天听一些抒情,平静的音乐,血压就会下降。
音乐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庄严的旋律赋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悠扬的曲调能够让人愉快的休息,舒缓悦耳的曲子能够驱散疲劳。
当然音乐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有人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对精神抑郁、急噪易怒、头痛胸闷者;对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头晕、多思善感的,失眠健忘者使其听欢快明亮的乐曲病人欣赏之后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而紧张恐怖的乐曲,怪诞的音调,刺耳的和声,疯狂的节奏则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破坏心脏血管正常的运动规律,导致情绪不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头痛以及血压升高等等。其实现代西方乐曲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乱曲怪调,那不是值得欣赏的音乐,而是一种高分贝噪音,对人体有害。这些是要避免的。
总的来说,如果利用好音乐,则可以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部分 课题研究反思(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调查问卷的题目例举:
1.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A轻音乐 B流行音乐 C古典音乐 D摇滚乐E爵士乐G其他
2.你一般喜欢什么时候听?
A考试前B睡觉前C写作业时D路上E其他
3.当你高兴时听什么样的音乐?
A轻音乐 B流行音乐 C古典音乐 D摇滚乐E爵士乐F其他
4.当你紧张时听什么样的音乐?
A轻音乐 B流行音乐 C古典音乐 D摇滚乐E爵士乐F其他
5.听音乐对你的办事效率是否有影响?
A有,能提高办事效率B有,将提办事效率C一般没有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切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