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培训思考
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 营造学习竞赛氛围
来源: 日期:2011-12-
31乐清市国税局从2010年三季度起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以日常测试、定期考试和考核激励措施,推动日常学习活动开展和教育培训内容落实。
该局根据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每个季度确定学习考试的主题和内容,建立学习考试题库,并不断充实题库数量,利用内部网上教育平台,供干部职工进行日常学习测试。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封闭式考试,对干部职工日常学习情况进行检验,综合每个单位和干部职工的日常测试、季度考试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和考核加分。
与此同时,该局发挥机关党(政)校的平台作用,推行机关学习会制度,结合每季学习主题和内容,每月至少举办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以科室主讲、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促进科室间业务交流和政策知识更新学习。积极发动青年干部开展学习,由局团委联合乐清日报社团委创立“乐青年”读书会,推荐优秀书目、文章、电影等,倡议和组织青年干部开展读书研讨和思想交流,活跃系统内的学习氛围。
据该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实施的学习制度和教育培训活动,往往对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检验评估手段;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兼顾教育培训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题库建设、加强考学管理、落实考核措施,推动了学习考试活动的常态化,确立了国税教育培训工作新模式。日常学习考试办法实施以来,该局已组织“两权”监督、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发票管理办法等多个专题学习考试活动,从实施效果看,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对于促进日常学习活动开展,营造学习竞赛氛围产生了积极作用,保障了日常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丰富了教育培训的载体和形式,达到了以考促学的预期目的。(载自《乐清日报》)
第二篇: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思考
作者:任亚娟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8期
【关键词】检察教育;培训工作
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检察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事关检察事业的兴衰。现阶段,检察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诸方面还存在问题。新形势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争取检察工作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本地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实际谈点意见,供商榷。
一、现行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培训效果不明显。学员们对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教育的授课内容、水平、收效等方面都不很满意,达不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和要求。其次是缺乏针对性。干警们从办案一线抽出时间来学习,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法学理论知识的更新补充,更需要的是掌握办案的技能、技巧,现行的教育培训没有一套针对检察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的可操作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导致了教育培训与干警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检察干部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培训具有随意性,缺乏计划性和强制性。注重对领导的培训,忽略培训的受训面。四是教材及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类检察教材涵盖公诉、反贪、渎侦等各业务部门的业务,但大多重叠、反复、大同小异。在教育培训中,有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有的缺乏理论水平,不能适应教育培训工作需要。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课程体系建立起一套以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专项业务能力的培训与训练和业务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培训,重点课程的设置应各有侧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训练及提高。按照内容可以设置基础课程、基本技能课程、专项技能课程和技能理论课程,使我们的课程体系发挥出“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效能。
(二)全员投入,整体推进
检察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具有层次性,包括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全员性的培训。当前本地区检察教育培训的范围显得较窄,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干警的需求。应当逐渐创造条件,使全体检察官在工作期间都能得到定期的培训和提高。可按照学历教育、续职培训、功读专业和司法资格等目标要求,有的放矢地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以处室为单位建立起《干警学习档
案》,每半年督查一次目标完成情况。也可结合干警的年龄、岗位、职级等条件,提出掌握驾驶技术、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达到英语四级水平等不同要求。
(三)发展教学新手段,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当前检察官教育培训的授课人与听课人缺乏互动,实践中鲜活的东西在课堂上成为空洞的说教,不利于培养检察官的实践技能。应改单一的集中授课为研讨、交流、答疑、观摩、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现阶段,提高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也极重要,在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我们应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使用上做文章。以网络、视频、计算机等现代传媒手段为教学载体,使学员浏览、阐释、讨论随心所欲,适时补充全新的知识,捕捉鲜活的信息均易如反掌。同时,开发教学新手段,检察视频会议传输系统可发挥极大作用,将其会议传输功能发展为会议、培训培训并举,让全国各地干警享受高水平的培训讲座,让检察教育资源共享。这点对本地区稀缺的检察培训资源而言,无疑更为重要。另外就是要以多种形式促学、确保实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业务比武、岗位技能培训、庭审观摩、点评法律文书、论辩赛、微机操作竞赛、优秀公诉人和办案能手评比等活动,激发全员学习的积极性。上级院各业务处室可制定基层院对口科室学习计划,明确政治业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要求,同时以考促学,深化效果。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一是各培训机构之间可以开展交叉培训,扩大局部优势,推广先进经验,共享教育培训资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二是可以开展跨行业跨专业培训。现在,犯罪活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检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检察工作人员在检察业务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便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应当选送检察干警定期、短期到一些犯罪高发的行业、部门,一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一方面了解该行业或部门内的犯罪情况,这不仅学习和更新了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了该行业或部门内犯罪的手段及特点,同时也开展了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研究工作,一举多得,促进了检察工作的纵深发展。
(五)认真选配培训师资
要根据各项培训的特点特别是培训的具体目标及课程设置,选派、聘请教师。既要选派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专家、教授,也要聘请政法系统的优秀人才,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检察系统现有人才资源,选派优秀人才、业务骨干授课。院领导和业务部门领导要带头授课;要坚持、完善专职教师与检察官轮岗制度,定期选派教师到地方检察院锻炼、参与办案,选派优秀检察官到培训机构从事中短期教学。任课教师要提前选定,并要求其对所讲课程认真备课,讲课前提交讲授大纲或讲义。要结合实际,实行“互帮、互教、互学、轮讲”教学模式,切实发挥一线业务骨干的“传、帮、带、教”作用,使业务培训成为检察人员学习知识,钻研业务、切磋技能、共同提高的过程。
第三篇: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2014年12月10日 10:14 来源: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宿迁市宿豫区按照不断增强党性意识,着力提高党员素质的总体要求,注重夯实基础、创新方式、丰富内容,探索党员教育的新方法,全面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综合协调,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区委专门成立党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也相应建立领导机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委员专门抓。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用区、乡联动的方式,制定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明确规定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培训每年至少进行1次,累计参与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乡镇(园区)党(工)委全年组织村居党组织书记培训不低于15天。区委组织部负责抓好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村(居)主职干部的培训,其他村(居)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由乡镇党委、园区党工委组织实施。
(二)注重分类培训,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加强村居党组织书记发展培训。开展“百村提标争位”活动,采取季度观摩的形式,组织村居党组织书记轮流观摩村居发展现场,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选派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到张家港、苏州、华西村等地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有计划实施“村官大学生”计划,先后选派2期56人参加大专函授学习。二是加强新入党党员宗旨培训。每年“七一”前,各党(工)委都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通过老党员上党课、集体宣誓等形式定期在新党员中进行党的历史、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新党员的党性观念。三是加强“大学生村官”党员专题培训。围绕宿豫区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现代高效农业等11个专题开展培训,着力增强他们服务农村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党员创业培训。依托农村党员冬训,结合实际需要,邀请专家授课,开展“点菜”式培训。同时,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提高致富本领。五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训。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两新”党组织建立“提前一刻钟”学习制度,专门编印简明知识读本,组织党员干部在班前、会前集中学习。
(三)立足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形式。一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等到宿豫区授课,培训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利用南北挂钩帮扶的有利契机,在张家港等地建立市外培训基地。二是“上挂”和“下派”相结合。把创业青年党员放到村居关键岗位上锻炼,让他们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才干。目前,全区已有100多名群众公认、业绩突出的优秀创业青年后备干部被充实到村居班子。同时,组织党员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8000多个,全力为群众做好服务。三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结合宿豫实际,开展“学习恩来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祭扫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大讨论等主题教育5次,对照先进先辈反躬自省,查不足、找差距,通过交流学习体会让党员干部弄清楚根在哪里、本在哪里,真正触及思想灵魂。组织编写教育实践活动快板书,通过区广播电台和乡镇调频广播等滚动播出,达到随处可学习、随时受教育的效果。
(四)强化载体建设,拓展培训领域。一是夯实村居活动阵地基础。2011年底,采用区直单位挂钩帮建的形式,对全区61个难以满足服务需要的村居活动阵地进行新建或者改扩建目前全区166个村居活动阵地都达到了“九室两超一广场”的标准,依托村居活动阵地,进一步规范农村党员教育形式,提升党员教育质效。二是发挥区、乡两级党校作用。区委党校每年举办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班不低于5期,同时灵活发挥乡镇党校作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三是提升网络媒体功能。利用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宿豫党建网三个网络培训党员干部、农民、企业管理人员、返乡创业青年等45000余人次。依托宿豫党建网、宿豫群众路线网等平台,开设网上课堂,将各类学习资料、红色经典影片等资源上传,供各单位共享学习。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个别领导重视不够,重经济发展轻党员教育的现象在乡镇一级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是党员学习意识不浓,由于目前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参加教育培训认识不到位,学习主动性不强。
(二)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就宿豫而言,除了区委党校、清华大学远程教学站点外,缺乏其他专业培训机构。由于受师资力量限制,在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无法有大的拓展,不能很好满足参训人员需求。目前区委党校只有专职教师9人。
(三)培训方式不够灵活。目前,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大多还是以读报、读文件或观看一些电教片为主,政治理论学习没有与业务能力提高很好地有机结合,形式也比较枯躁单一,党员兴趣不大,难以收到实效。
(四)激励措施落实不够好。领导干部抓党员教育培训的责任机制尚未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现象,党员培训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形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
三、意见建议:
(一)凝聚党员教育工作合力,变“单打独斗”为“统筹协作”。打破在党员教育上由组织部门“单打独斗”的现状,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统筹协调制度,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按职责、分领域对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基层党组织负责具体落实,定期召开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党员教育中长期规划。
(二)建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变“专职队伍”为“专兼结合”。打破以往党员教育只能由党校教师授课的局限性,组建由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党校教师、科技骨干、致富能手、先进模范人物等组成的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方便基层择师选课,拓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渠道。
(三)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变“单一呆板”为“丰富多彩”。打破传统的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单一呆板的政治教育模式,结合新形势的需要,把党员教育培训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将现代手段与传统模式相融合、正面教育与互动教育相融合、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融合,借助现代化教育网络,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党员的吸引力。
(四)加强党员教育激励约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广泛采用物质、荣誉、典型和竞争等激励方式,建立学习档案,量化考核指标,强化刚性约束。同时,把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效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通过比学促进赶超,全面激发党员的学习意识和争先意识。(周斌)
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014年04月23日 14:44 来源:泗洪县委组织部
近日,中央组织部连续对外发布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干部教育培训当前出现的弊端和不正现象出发,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首次对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三个月以内的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初任培训等进行规范。随着相关文件的出台,其他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似乎也开始有所“降温”,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培训形式片面追求“高大上”。近些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名校、请名师、出国出境培训,确实创新的培训方式,可以开阔干部视野,但是似乎也成为部分地区干部培训的一种误区,片面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培训内容,但是未必就能取得真经,反而让部分干部认为参加培训是一种变相福利,外出培训只是为了旅游和参观,甚至有的还认为培训是显摆的筹码,吃喝拉感情、升迁“拼同学”,而忽视了学习培训的真实意义。
参训干部少了一些“安钻迷”。基于工学矛盾和干部个人思想认识等原因,有的参训干部不能够切实静下心来,潜心学习,踏踏实实钻研学问,过分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不能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甚至出现了替训、代训或缺训的现象。部分干部还存在敷衍应付、马虎了事等侥幸心理,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一听,不能主动配合老师进行深入思考,培训结束后也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使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培训内容过于“千篇一律”。干部培训关键是要课程设置合理,在现实培训工作中往往培训内容与学员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培训主办单位套用固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忽视了不同干部主体的培训需求。还有部分培训主办单位只求有没有,不管好不好,有些培训班不是办了就一定有实际效果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近期和长远培训规划,培训没有计划性和组织性,不能很好地根据班次的不同类别、层次和需要,分类分级设计教学内容,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
二、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思考与建议
一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延安时期“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学风精神。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和严明的培训纪律,让每位学员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束之以规”。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坚决杜绝学习中铺张浪费的现象发生,对照文件要求,严格处理违反规定的现象和行为。要从思想素质提升从发,能力培训为重,结合任职实际、工作所需,合理安排学习,并将理论知识融入解决问题、工作业务之中,力求工作上位求进。
二是要逐步实施“本土化”教学方式。强化本地区党校的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党校软件、硬件建设的投入,强化党校阵地和师资建设,定期举办各类主体和专题班次。构建本土“师资库”。针对党校专职教员,可以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工作重点,开展专题调研,并将研究课题作为公共课程,让参训学员对本地区的基本情况、特色文化、全局工作有了深入透彻的了解。同时充分挖掘本土师资,从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部门、县直部门的热点岗位中,选聘有一定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作为“兼职教师”,让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言传身教地传授工作方法,交流工作心得,帮助广大参训干部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全面提升工作水平。更多地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设大课尽可能组织更多的干部参加培训,扩大干部培训的覆盖面、受益面,优化培训资源,降低培训成本。
三是要采取“短平快”培训模式。培训时间立足于“短”。短期培训坚持“少而精”原则,紧扣培训主题,突出学习重点,通过缩短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批次,让更多的干部接受教育培训。培训成本着眼于“平”。坚持勤俭办学,大力探索低投入、高效率、高层次的“平价”培训工作新途径。在规范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的同时,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对各单位人、财、物、技术和信息进行合理分配,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节约培训成本。培训频率务求于“快”。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不断加大培训频率,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参学率。实现学习培训的常态化、制度化,逐步使干部培训由大规模的、小批次的“粗放型”模式,向菜单式、小班化、高频率的“精细化”培训模式转变。潜移默化地改造干部,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西宁市推行“菜单”选学打造党员教育升级版
2015-08-24 11:40
0 来源:青海新闻网 T|T字号:
打印
——首次在基层党员中开展自主选学
青海新闻网讯 8月18日,西宁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并投入使用,来自全市非公经济组织的40名党员通过自主选学的方式,开展为期3天的培训,标志着西宁市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今年以来,针对传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单
一、需求不对应、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优的问题,西宁市按照“打造精品出成果,形成特色可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探索实践“菜单式”党员选学,推动党员教育提档升级。
“基地办学”让党员“有的选”,提高党员教育的专业性。在全市各区县各单位积极申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核+组织论证的方式,深度挖掘各基地优势资源,最终分片确定了8家单位作为首批市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每个基地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实施专科教学。比如市县两级党校以社区党员、专业合作社党员、新入职党员为教育培训对象,形成“一基地一特色”的办学模式。首次实行自主选学主体对象为农村、社区、非公、机关等各领域基层党员,已确定培训项目7个,每个培训项目核定人数40人,共280人,从8月份开始,陆续对基层不同领域“一线”党员开展“菜单式”教育培训。有的党员说“分片设点,突出了特色,我们来了一定要好好学个!”
“按需点单”让党员“喜欢学”,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选学内容涉及社区党员干部服务能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双育”教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党员及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农村党员现代农业科技培训、新入职机关党员党性教育、城中村党员“双育”教育、乡村文化旅游党员人才培训等项目。市委组织部将各类培训项目下发至基层党组织,广泛宣传本次自主选学的培训项目,让基层党员清楚需要选学的项目内容。在了解项目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基层党员根据需要选学。通过市级示范带动,着力打造一支党性强、懂经营、愿服务、能创新的党员队伍,使一线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更好。
“灵活授课”让党员“留得住”,提高党员教育的服务性。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做到必学与选学相结合。以政治理论为根本,以实用技术为重点,着力抓好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一方面规定“固定课程”,把党性教育、红色主题教育作为每个班次的教育重点内容,提高党员的宗旨意识、法制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开发“一线讲堂”,进行流动式培训。结合不同的培训主体和对象,设计不同的实用技术培训,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或经营一线,提升直观感受,帮助学员掌握实用管用的技术技能,成为本单位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使参训党员的思想更坚定、思路更清晰、能力更突出、带动更广泛。形成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并重、增强素质与带头示范共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内容管用”让党员“学得好”,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为了让党员留得住,学得好,着力在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师资队伍乡土化。各基地结合培训内容,在邀请省内著名专家学者的基础上,把“土专家”、“土教授”也邀请到了讲台上。比如,既有省委党校的知名教授,讲授“如何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有西宁市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的负责人,讲授“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还有大通现代农业展示基地专家讲授“育苗技术应用和推广”。家乡人用家乡话讲成功经验,不仅贴近实际、更加贴近需求,提升了教学吸引力,强化了学习效果,“一基地一特色”党员教育培训品牌初步形成。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而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用先进正确的理论武装全党,使全体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法。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确立和实践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和理论。
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的生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实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员工作能力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成为了重要的课题,这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指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党员教育的目标
提到党员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党员教育成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能
够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分子等等。为了坚定不移的实现这个目标并且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在党员的教育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施以合理的方法。
教育的标准没有细分。就像搞市场营销的先要细分市场,然后根据细分市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生产策略和销售策略。我们教育党员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的目标没有按支部或党员个人进行细分,我们对适用于全体党员的共性要求讲得多,而对适用于个人的个性要求讲得少。用适用于全体党员的共性要求对党员开展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会有空洞的感觉,所以出现针对性不强的局面。
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目标管理,建立一个全体组织成员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在目标的号召下和约束下去统一思想和行为。我们每个人、每个党员做事都应当制定目标。农民还要盘算自己这块地一年中各时节种些什么,怎么种,投入多少,收入多少。
我们党员自己要给自己定目标。这个目标一是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二是给自己建立一个约束机制,围绕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前进。党员给自己定目标,不必像工作报告样长篇大论,要有量化指标,以便自我考核;党员给自己定目标,就要用它来激励和约束自己,用目标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自己。党员给自己定目标,还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分开,让党内的同志们来监督自己,从外部进一步加强目标的约束力。
二、关于教育的内容
围绕在本职岗位创造佳绩开展教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为教育的目标服务的,既然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把党员教育成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能够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先进分子,就是要把党员教育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那我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就像革命战争时期,党员的教育要围绕提高战斗力,打赢战争来进行。现在的教育内容基本上是
各类文件和规章制度,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集中的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的党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时一般都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念一通文件,念的算完成任务,听的未必理解,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所有的文件都原文传达贯彻到基层,并且一定要强调结合单位实际、岗位实际。各级党的干部一定要先充分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
加强典型示范教育。董存瑞、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事迹感染了一代代青年。革命战争时期,有困难,党员上,不仅使党员成了群众的英雄,而且使党员自己有了很高的荣誉感。在新时期,用党员完成任务、攻克技术难题来感召大家,用困难面前党员挺身而出树立党员的形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最生动的教育。
加强党史教育。党史通过展现一个个历史事件,通过展现党的领导干部、党员自己的思考和言行,告诉我们:党的胜利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共产党人的智慧和不懈奋斗得来的;个人是渺小的,只有全体党员团结起来,分工负责、和衷共济、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通过党史教育,我们可以学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品格和作风。
四、开辟新的学习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不限于书籍,可以是影视剧,可以是网络资料;不限于办公室或家中,可以是各种教育基地;不限于个人埋头苦读,可以座谈、演讲、辩论;不限于内部讨论,可以外请教师作报告;不限于某一确定的组织形式,既可单兵作战,也可组成兴趣小组。总之,为着求得真知,提高素质,一切好的方式都可尝试。
总之,要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围绕目标细化、重点突出、方式多样,不断探索前进,通过党员教育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完成使命的责任。
第五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思考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干部队伍建设的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干部职工的执法水平、服务意识和政治思想理论水平普遍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尽管如此,与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要求相比,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仍然存在不尽如意的地方,有些方面已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干部年龄结构日趋老化,学习能力不强。**区分局现有在职干部___人中,年龄在__岁以下的__人,占__._%;__—__岁的___人,占__._%;__岁以上的__人,占__._%。“老同志”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些人也能独当一面。但不可否认,由于年龄偏大,家庭琐事多,学习的时间少、机会少,相当一部分人员容易满足现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进取精神不足,开拓意识不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对新问题、新情况认识不透,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自我“充电”能力差,综合素质提升难。
(二)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学历教育力度的加大,干部职工的文化层次普遍得到提高,学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成人教育普遍存在重“文凭”等问题,这种名义上的高学历并没有带来干部队伍事实上的高素质。**区分局现有在职干部___人中,第一学历为中专以上的__人,占__._%;中专以下的___人,占__._ %。由此可见,基层干部文化层次不高,而计算机、文秘、法律、外语等专业人才更是缺乏,造成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干部队伍建设的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我们通过公开招考,录用了__名公务员,降低了我们的年龄结构和提高了学历层次水平。在工作中,他们也确实起到了骨干作用,但对于基层工商部门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量小而不能引起质变。人力资源缺乏与相对日趋复杂的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
(三)基层干部参加高层次培训少,干部知识更新慢。近五年来,我局干部参加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仅有__人(次),参加市级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仅有__人(次),参加县级以下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高达____人(次)。其中有很多培训都是本单位组织的,这些数据是我们总结干部五年培训工作时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基层工商干部参加培训的层次较低,有些纯粹是为“培训”而“培训”。这类的培训在内容、师资、方法、手段上也相对落后,培训的时间上基本属“快速”式,难以达到培训的效果,造成基层干部知识更新慢。
(四)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奖惩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干部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差。由于我们有些机制还不十分健全,干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轮岗、交流、待岗等制度执行还不到位,对干部职工学习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还不能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部分干部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缺乏紧迫感和危机
感,没有追求的目标,没有精神寄托。有些人以“不迟到、不早退、不犯错误,纪律制度处分不了”消极对待工作学习,把教育培训看成是要我学,对想学习,想提高的人员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极大地挫伤了其他干部学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影响了整个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当前工作中,还存在市场监管是“硬任务,硬指标”,学习培训是“软任务、软指标”的现象。由于培训的奖惩机制不完善,一些人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工资福利待遇一样不少,因而缺少正确的学习动机,缺少学习热情,把学习培训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得过且过,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被动式的应付。有些人因为文化学历低,存在着想学没机会,努力学也学不会,普遍产生厌学,抵触情绪。
(五)培训师资不能满足需要,与培训的要求有差距。当前,由于受条件限制,我们的培训大多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培训的师资也由本单位组织,虽然他们是股室负责人、业务骨干,但的确存在水平有限等问题,再加上自身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研究授课的技巧、手段,提高授课水平。在培训的理论、方式、技巧上确实不能满足需要,只能采取照本宣科,发放资料的手段。广大干部职工不喜欢这种培训方式,特别反感内容陈旧,通读原文的讲授方式,很难激发起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使受训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培训师资的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培训水平的提高。
建议:
(一)不断完善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树立全新的培训理念。工作能否圆满完成,工作效率能否提升,归要到底取决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不仅需要个人在工作中钻研、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切实把教育培训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把完善竞争、奖惩等机制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考核。一是切实把绩效考评制度落实到工作,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提升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用人机制。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平台。二是严格培训纪律,根据培训的内容、目标,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及学习情况详细考核,将培训考试成绩与干部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考试成绩与公务员考核、个人经济待遇等挂钩,对成绩优异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达标的待岗自费培训,并扣发相关待遇。四是建立健全培训、考核、选拔任用相结合的干部管理制度,坚持“培训不合格不提拔,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原则,使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通过竞争机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完善好各项机制的同时,把教育培训作为向每名干部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个人的业务知识、技能得以更新和提高,从而形成工作、学习和知识需求有机结合。变过去的应急式培训为长期的、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培训。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体系,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补充新
知识,为工作提供新的动力,使每个人经过教育培训都可以在某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二)从提高素质和能力出发,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培训。在培训体系的规划中,我们要重点谋划好培训需求,及时了解干部缺什么、需要什么,通过培训能解决什么,使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相结合,用丰富实效的培训内容激发干部培训的积极性。首先,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按岗位强化培训,真正达到干一行专一行的目的。其次,按各层次人员的不同需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分层次培训。由于干部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工作能力千差万别,形成了掌握、运用、接受上的差异,因此,对基础薄弱的人员重点进行“应知应会”知识的培训,对基础较好的人员重点进行能力提高知识的培训,在知识与日常工作的运用上找准结合点。第三,解决特殊人才的匮乏和急需。通过公务员招考,注重吸收网络技术、信息写作、外语等关键岗位、技术岗位的人才,对有一定基础的现有人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第四,加大培训力度,对干部分层次做好培训工作。对中层干部及部分业务骨干,可借鉴其他部门经验,选送到省内外高校进行半年至一年不等的中期培训,通过重点培训,让他们在工作中能与其他人随时沟通交流,带动全员素质的有效提高,以发挥其带动效应,对基础较差的,可就近委托本地院校分批进行基础培训,逐步提高业务水平。第五,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专家授课、网络教学、网上互动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第六,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尽可能邀请水平高,手段多,经验足的名师专家授课,同时加强系统内的横向联系,积极组织工商系统业务能手、专家到基层现场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