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18:3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

第一篇: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

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

2.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受经济发展,现实国情所限,继续教育尚不发达,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

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本世纪60年代学校行政管理也是突出领导的作用,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普通强调领导个人因素对学校的影响。如:领导和员工的关系质量、管理权的分配、领导的职责等。这种领导权变理论有它积极的一面,然而经验表明,此种观点也有其缺陷;一是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具有经验性,科学性、稳定性差。我们这里并不否认领导者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但从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讲,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强调领导者的作用,就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容易进入良性循环,学校发展也不至于因领导人的好恶而产生起伏跌宕。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强化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是我国迈入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

第二篇:学校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之我见

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之我见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均衡迎检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尤为重要。学校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作用,积极推迚和谐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工会可以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履行维权职能、推迚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发挥凝聚、制衡、疏通、纽带、榜样作用,从而推迚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凝聚作用

1、以“内涵”建队伍。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仸务,把高尚的师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展讲师德、铸师魂教育活动。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建立一种互敬、互信、互帮、互学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充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在重视科学管理、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激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增强亊业心和创造力。要重视情感激励,尊重和信仸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再有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创新型教师”活动。迚一步发挥工会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创新能力、教育实践创新能力、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创新能力、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认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创新能力。让教师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2、以“活动”育协作。教师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充分挖掘资源,面向全体教师开设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文娱比赛,举行健身比赛,歌唱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教师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中,展示才华,活跃身心,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教师的协作能力提高了,人际关系改善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工作劲头加大了。每一位教师都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做到亊亊有人做,人人有亊做。

3、以“书香”促成长。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事、切实履行维权职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学校工会的基本职责,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学校工会努力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建立完善维权机制作为重点和着力点。认真处理好维权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推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制衡作用。

1、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权益。学校教职工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所从亊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复杂劳动和富有创新价值与创新潜能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为学校安定有序运作,为创建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勤勤恳恳、仸劳仸怨。因此,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整体应该得到全社会和学校主要管理者的尊重和肯定,他们劳动的价值应该在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方面得到充分地体现。因此,涉及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等这些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抓细、抓实了这项工作,才能保障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把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变为有序合法的和谐行为。

2、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益。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传播科学和文明的重要阵地,学校职工队伍人才济济,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丰厚的知识底蕴,敏感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强烈的亊业心和责仸感,求真务实的人格魅力,他们完全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能力,这是中国《工会法》和《教代会条例》明确赋予职工的权益,工会应旗帜鲜明地维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认真落实和抓好教代会,维护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制度的制订,长进目标规划的决策权。

3、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教职工日常承担的教学、科研仸务,学校管理、后勤保障复杂而繁重,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学校工会高度重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需要,建立稳定而完善的活动阵地,工会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一切可供利用的活动资源,根据不同爱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差异,分类组织文体和休闲娱乐活动。让教职工在工会活动的大舞台上张扬个性,展现风采,消除疲劳和紧张,锻炼体魄、愉悦身心,从而得到健康、积极的休息。同时工会组织还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迚,将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不断引向深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举办多种形式、多种学科的讲座培训,利用一切可能的校内校外的人才资源,采用“请迚来、送出去”有效方式,不断拓宽教职工队伍的知识视野,充电补能,让教职工有足够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三、推迚民主政治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疏通作用

民主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学校工会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要充分履行自己的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在联系教职工方面的联系疏通作用,真正构建起具有公平公正、民主畅通、充满活力的新型的和谐校园。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一方面广大教职工通过这一形式和制度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幵对学校工作实行监督;另一方面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协助党政大力推迚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发展,也是教代会制度的完善、充实和发展。学校工会在党小组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代会为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和主要渠道,努力把好校务公开的原则性、目的性和主要内容。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纽带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广泛的沟通。学校工会要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畅通教职工参政议政渠道,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1、工会要成为信息畅通的“网线”。一所学校,有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引起。如学校年终的考评,方法、评选的操作的手段,职称的评定,这些都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工会,在这些问题上始终站在教师的立场主动敦促学校领导要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要求行政将信息及早告知教师,将工作操作程序公开,让每个教师都知道操作全过程。真正做到了教师放心,领导省心。

2、工会要成为互相信仸的“铆钉”。信仸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工会有其广泛联系职工群众的巨大优势。用好这种优势资源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仸务。

3、工会要成为感情融合的“粘合剂”。在繁琐而又紧张的校园生活中,教师每天都要完成辛苦的教学仸务,有时还要加班加点。如何让领导多体谅教师,如何让教师理解领导的难处,工会就主动参与沟通,多走入办公室听教师的想法,多关心教师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福利,多想办法组织开展让教师放松身心的文体活动,在与教师的接触中,用聊天的方法把领导的意图传递给老师。工会干部时时处处成为构建互爱关系的“粘合剂”,要让互爱的美德在校园里处处呈现。

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榜样作用 加强学校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工会亊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要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

1、当好校长的参谋。学校工会紧紧围绕党政的中心仸务开展工作,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切入点,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2、当好教师的家长。学校工会是教工之家。如何当好这个家,是每个工会班子要认真考虑的大亊。常规性的工作,如三八节、教师节、元旦春节活动安排,教职工的困难慰问等,非常规性的工作,如教师的学习、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正当权益保护等等,既顾及全体,也照顾个别,既过问政治,也关心生活,既有精神鼓励,也有物质关心,让教师们充分感受到工会这个大“家”的温馨。

3、工会自身建设,工会班子要以身作则。工会开展活动,工会组长要身先自卒,当好表率,工会委员也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会一班人要加强学习。工会组长尤其要先学一步。工会开展工作,每位委员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仸重而道进。特别是在今年将全面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检查的背景下,一所学校工会工作开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职工在学校环境亮化、美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之中的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工会工作开展好了,学校迎接义务教育均衡检查的准备工作也会顺利推迚,教职工的积极性、热情才会持续,才会少一些怨言,多一些实干精神。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谐信仸,和谐包容,和谐竞争,和谐发展,理顺各种关系,开通民主渠道,化解各种矛盾,维护职工权益。努力构建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和谐人际关系,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成才的摇篮。相信我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工会这个大家庭的关心下,学校义务教育均衡迎检工作将会顺利推迚幵最终通过督导检查。

第三篇:案例在法律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在法律教学中的作用

罗世荣

(重庆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0044)

摘要:虽然案例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我国仍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案例在法律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则是从对案例教学的概念和法理基础,国外案例教学的实践情况、及案例在我国法律教学中的适用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案例在我国法律教学的各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希望为完善案例教学法提供些许参考素材,以此促进法律教学,为推动实现法的现代化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关键词:法律教学

案例

案例教学法

Functions of Case in Legal Teaching

LUO SHI-rong(College of Law,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Abstract: Case teaching starts late in China, but still many 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es case’s functions in legal teaching.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case teaching, the base of legal principle, the practicing of case teach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in legal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with an emphasis on discussing the function of case in every part of our country’s legal teaching.This thesis provides some referential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case teaching, points to promote legal teaching and push forward to laying the steady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for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law.Key words: legal teaching;case;method of case teaching 引言:提高法学教学质量,培养理论扎实又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法律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法律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法律教育方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法学教育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基础教育向高层教育转变,由知识型法律教育向综合型法律教育的转变是法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很多地方难以适应法律教学目标模式的转换,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应进行完善与更新,案例教学法的引进与实施,并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互为补充,成为了当今中国法律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也将因此对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甚至法制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案例教学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案例”也叫“范例”,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本为“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之义。在现代,案例则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记录与陈述。与“案例”这个词相关的术语有很多,如:案例报告、案例研究、案例教学等。案例的种类不同,用途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医学案例、法律案例、管理案例等,本文中的案例是指法律案例,即对现实生活中法律事实的再现。法律案例(以下简称“案例”)又分为狭义的案例与广义的案例。狭义上而言,是指直接从司法实践中提取的事实和案例;广义上而言,除了真实的案例以外,还包括源于现实生活,但经过一些加工,对其中部分情节予以适当变更的虚拟案件。本文在案例教学研究过程中所提到的案例,是广义的概念。法律案例教学(以下简称“案例教学”)则是用法律事件提供的虚拟环境进行情景教学,通过案例将所描述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群体讨论中进入法律情景,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掌握其中的法学理论并追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即学生在讨论与发言中对所学的知识的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大量的思维,在思考的过程中判断、分析、研究、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学目的明确性等特点。

(二)案例教学的法理基础——法的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是一种法的发展,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的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该国家和社会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制运转机制都将发生重大的质的变化。其内容包括(1)普遍有效的法律成为了社会调控的有效手段和主要手段;(2)法律由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3)法律程序更加完善、公正、合理;(4)司法机构及相关制度日益完善;(5)法律制度日益完善;(6)法学研究、法律教育的发展壮大。法的现代化的标志是法制更加适应发展着的和变化了的各种社会实践需要,并且能够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的各种价值目标和价值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法律教学要实现现代化的各种价值目标。法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互动的过程。法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法律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能掌握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初级目标,而法律教学的高级目标则是学以至用。运用法律知识去解决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而这一高级目标只有通过法律案例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要使法律教学实现现代化的各种价值目标,要为法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必须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将其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

二、案例在我国法律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历来就有以成文法为主导,以判例为补充的传统。春秋战国时代的荀子曾经说过:“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见《荀子,君道》);秦律中有供判案依据的各种案例的详细记载;汉朝有比照前例推理断案的“决事比”制度;唐朝法典中的“格”既指判例;宋朝以例代格,以例破律的现象十分普遍;明清时,律历并存;民国以后判例也仍有约束力;[1]在21世纪开端的时候,也有人预言:“判例制度应该在中国逐步建立与完善。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判例与法典的有机结合,[2]将成为中国立法现代化的特色之一。”所以,在我国推行案例教学法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80年代末,案例教学法开始被介绍到中国。1991年,由世界银行在国内举行了大规模的案例研究研习班,编印了一大批案例教材,旨在推广案例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但对于开展的案例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法学教育改革之初,许多学者主张照搬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甚至完全不顾我国作为制定法国家存在的特殊性。[3]后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许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把案例作为实例说明,或者通过一些案例让其解析式的检验其对所学原理的掌握情况。事实上,此类简单的举例对学科内容进行说明的教学方法并不就等于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所做的是提供一个可以经历的环境,以使学生体验实际社会生活中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所需要的智力思维及分析,通过一个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学员可以感觉到实际解决问题的经历。

(二)案例本身的问题

1、案例编撰的问题。案例编撰过程中没有一个合适的固定的组织来编写案例。且在编写过程中未考虑虚拟与现实的差距,可能虚拟案件会出现不具备普遍代表性,针对性,或难以使学生在决案过程中感受到与现实相同的压力。所以引不起他们的积极参与的兴趣,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2、案例选择的问题。案例选择存在任意性,经常会存在滥用案例的情况,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又将选取的案例事实简单化,对于案例的关键环节描述与分析不够,使学生难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缺少这种拟真实的训练,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面对现实 [1][2]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37.王利明.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J].判例研究.2000(1).28 [3] 唐楚东.法学本科教学应推广案例教学法.[J].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8-120 中的案例所带来的压力急迫感就不一定能够从容面对。

(三)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未全面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案例教学的指挥者与推动者,[4]除了应当具备准备与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教师还应更加深入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2、学生没有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意义。没有以一个当事人的角度主动去分析解决案例,而是跟随老师提示的思路思考问题,最后也是以老师的答案作为标准,很容易盲目否定自己得出的结论,缺乏应有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很难以在独立的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感悟到当事人所应具备的紧迫感、挫败感与成就感。

3、缺乏系统、合理、规范的案例教材。现在的教材往往是“案例——分析要点——点评”三步曲,[5]缺乏引导性,不能起到案例教学“温学旧识——强化新知——实际分析——提高能力”的作用,就很难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逻辑思维步骤去分析、解决问题。

4、案例教学手段落后。国外有比较先进的配套的硬件设备支持,学生通常也拥有计算机辅助操作能力。而在我国的法律教育过程中,难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辅助设备进行教学,单纯以课堂讲授不能给学生造成生动形象的现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也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三、案例教学在我国法律教学中的作用

虽然案例教学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但自从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来,案例在我国的法律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与学生亲自操练,学生不但提高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人际沟通,群体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应对环境的变化,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改善并升级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大知识的新度系数,成为有创新意识的法律符合性人才。综合而言,案例教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可以实现法律教学的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的两重目的

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职业培训是学术研究的实践基础,而职业研究是职业培训的指航灯。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法律环境,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学习法律的学生可以更容易通过以案例题为主的“统一司法考试”,[4][5] 陈攀.从美国判例教学看我国案例教学的深层次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1997(4).44-66.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14(4).399.也可以象律师或法官那样去分析、整理案件、进行辩论、起草法律文书、进行法庭审理,让学生体悟到法律职业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懂得“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间的联系与差异,可以培养法律职业的“共同语言”。在毕业以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司法实践,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内人才置换提供条件,[6]这样高素质的司法工作人员又为“法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法律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系统灵活的掌握所学的法律原理知识,可以夯实法律基础,有助于培养清晰的调查力,使学生通过广泛的相互联系过程中熟悉概念和原理,了解各种假设的法律状态,从而可以较容易进行逻辑推理;在案例教学法的帮助下,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效率较高。[7]有了以上前提,通过研究生博士生的入学考试相对比较容易,在深造过程中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则更容易在学术研究中作出成果。所以,案例教学可以实现“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的双重目的,[8]二者又相互促进,培养出理论和事务造诣都很高的人才就指目可待了。

(二)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法律知识,还可以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更新学生旧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学到许多有关的知识如:经济学、金融学、论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流畅性,促进学生思维的成熟。另外,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有效地发展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才能完成,团结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也成为了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而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与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首先,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且必须交流信息,形成资源的共享、思想的交流;其次,大家都是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相互协作、分工。这样,在对案例的集体讨论中,各种观点与解释变的丰富起来,并共同努力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共同提高。在案例教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仅学会了对他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将学会与他人协作,努力为他人的学习做出贡献。无论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是满足社会需求,案例教学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法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6][7] 刘武俊.解构中国语境中的律师角色.[J].书屋.2003(3).59-63 王利明.合同法要义与案例分析(总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序言).1.[8] 王晨光.理论与实践:围绕法学教育的难题之一.北大法律信息网。

四、如何完善案例教学

在前面提到案例教学对中国法律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从思维系统性的锻炼出发,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为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法律教学而言不但具有理论研究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但我国案例教学又存在诸多不足,那么,在先在案例教学模式基础上,我们又该从那些方面对案例教学进行完善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案例研究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长期的法律教学过程中,虽不乏片段的情景个案,但绝非一个完整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关键就是进行案例研究,编辑一批有体系的案例,只有这样在案例教学中才不至于教学资源贫乏。

案例研究是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一个案例是对一个教育问题和教育决策的再现,也是对一个教育过程及复杂情景的刻画分析,因此,案例研究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它的情景教学实用型。案例教学可以真实,也可以虚构,但是绝不可以滥造。虚构的案例一般要与真实的情况相近,与学生所熟悉的法律环境相吻合,具有现实的可发生性,但又不强调案例的每个细节都必须忠于现实生活,是因为真实的案例往往相对复杂,牵涉的内容相对广泛,并不非常适应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提出。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培养学生会应用某个法律知识点采用假定的事实或被设计后的“半真实”事件,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达到理论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二是经过设计后的案例应当是全面、系统、有背景、有来龙去脉、发展过程、人物情节的,最好在附录中还要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让学生读完案例后,至少能掌握所述事情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三是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事实场景有着矛盾和冲撞,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和相互讨论中有所发现。而如果案例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无法对事实的矛盾发展过程进行恰当的描述,也不符合现实社会的适时发展性。

案例研究理论工作者除了要明了案例研究的特征之外,还得注意在进行研究时,得多考虑案例研究应有多种类型,对说明型案例、政策型案例、决策型案例、理论发现型案例等都要有所概括。此外,也要慎重选择案例研究的主题,只有充满着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的事件才能勾起参与者的兴趣。

(二)教师的主动教学,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时关键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本身不但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处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演讲、表演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将这三个过程相结合,将“法学系统观”贯彻到理论教学及其具体操作中来。

1、课前选择好案例。

设计好问题是前提,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案例选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模式的成败。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启发性原则。案例中应包含一些矛盾和冲突,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三是典型性原则。现实中的案例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的编排上要分好层次,层层递进。

当介绍某一新知识时,可用情节简单的小案例,其目的时针对性的培养学生 对该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本学科的知识日渐丰富,教师可以起用较复杂的大案例,它涉及到本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可以检测出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防止学生处理问题时思维过于单一;鉴于法学是一门系统性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情况,利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采用更复杂的案例来培养学生在复杂案情中兼顾各学科统筹管理和运用法律知识的高级能力。

3、在具体操作中做好教学准备。

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充分分析案例事实与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并做好课前预 测与分析,注意复杂疑难案例可能产生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冲突及歧义,并在学生的分析、讨论中予以适当的引导与协调;其次,教师应注意讨论的时间控制安排,合理地分配案例介绍、问题提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点评,教师答疑的时间,并在整个过程中对教学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等予以控制,以营造比较真实的案例教学环境。最后,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保护与鼓励学生各种积极思维得出的多种答案,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协调法律冲突,如何站在最适当的法律角度,如何抓住主要法律问题,同时兼顾其它法律问题,最后得出最佳的解决途径。在讨论结束以后适当点评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学生的积极配合是保障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他们的积极配合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他们必须以一个当事人的真实心态进入角色。[9]

1、在课前学生应认真查阅相关法条、专著和期刊,阅读案例资料,对相关法律知识予以复习,对以前学习中未涉及到的新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并准备发言提纲、辨词等。同时还应对案例分析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予以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可以锻炼学生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每个学生应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并提出起诉或抗辩的意见。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团队的相互协作,提高讨论的效率与质量,并获得协调人际关系的锻炼,以适应将来工作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3、案例讨论以后,学生进行口头上或书面的总结互相交流经验对案例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完善的意见,并对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要点、创新、疑点、难点进行记录、思考并最终形成书面报告,从而完成一个参与活动的全过程。

(四)案例教学应结合实际

1、案例教学与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

首先,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 学生写作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组织、协调、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强等等。每个人的优点可能正是他人的缺点,在案例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学习,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工的时候就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可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样,也可以让学生从事不擅长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欠缺的能力予以锻炼,比如:让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担任辩护律师,学习如何整理发言思路,理清说话逻辑,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让总是单独行动的学生负责组织协调的工作等等。这样学生才不会总是回避自己的缺点。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对学生多加鼓励,在分工的过程中多花心思,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10]

其次,每个学生对将来都有不同的人生规划。有的学生想搞学术,进行深造,做一名理论研究者;而有的学生想从事实务工作,比如做律师工作。这样,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虽然理论与实际操作都应兼顾,但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样才能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教师在分工过程中就应多给予希望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参加模拟审判的机会,并引导其进入司法实践的角色,让其理解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差距。[9][10] 周宏.教学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7.周宏.教学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4.对于希望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在其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这类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多学科地深入分析问题。

总之,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特征与不同的职业规划,所以在案例教学中的侧重点也不同。

2、案例教学与考试相结合。

在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型案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引入面试,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即提问式教学法。在不断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层层递进以启发学生思维,强迫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不计较学生想什么,而计较学生怎么去想。这样的逼问式的考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她们在高度的压力与恶劣的对抗式环境下,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有条不紊,对答如流。同时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经过这样长期、专业、系统的训练,学生应对以案例题为主要题型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就会显得游刃有余,也可以打破在司法考试中统招生考不过自考生,法学专业的学生考不过其他专业学生的尴尬。此外,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相信学习法律的学生通过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也会容易很多。这样,就有很多高素质的学生继续进行深造。

3、案例教学与模拟审判相结合。

教师组织与司法实践中完全相同程序的庭审活动。模拟立案庭立案,然后由 学生扮演的当事人选择自己的委托代理人,并提交起诉状与答辩状,法庭送达起诉状副本,进行庭前证据交换,开庭时让学生模拟审判长、审判员,主持由学生扮演的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庭审查、举证、质证、列出无争议事实、针对争议焦点进行辩论、进行最后陈述、法庭调解、合议庭合议、宣判等。整个程序都由学生来完成,书记员也由学生来担任,并由他作好询问笔录、证据交换笔录、开庭笔录、合议庭笔录、宣判笔录,帮助法官完成裁定书、调解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还可以进行上诉二审,再审,申诉等程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导演的角色,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庭审活动中,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公正断案。

结语:

中国法学教育肩负着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重任,我国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在许多层面上,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我国引入并推广案例教学法为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虽然案例教学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仍有诸多尚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其对法律教育、法治建设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各国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还有待深入研究。这就需要各位学者集思广益,多多研究国外案例教学这方面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拿来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1991.[2](美)劳伦斯.M.弗里曼.美国教育背景.[A].韩大元,叶秋华,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律教育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安守廉.法律教育与案例教学刍议.[J].经济经纬.1998.(3).[4]王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7]王利明.论中国判例制度的创建.[J].判例研究.2000(1).[8]唐东楚.法学本科教学应推广案例教学法.[J].长沙铁道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1(2).[9]陈攀.从美国判例教学看我国案例教学的深层次改革.[J].煤炭高等教育.1997(4).[10]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14(4).[11]刘武俊.解构中国语境中的律师角色.[J].书屋2003(3).[12]王利明.合同法要义与案例分析(总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序言).[13]王晨光.理论与实践:围绕法学教育的难题之一.北大大律信息网.[14]周宏.教学方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5]周宏.教学模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6]常绍舜.系统科学概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17]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8]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第四篇: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韩非子

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这是古代先哲对处理事务的科学论断。所谓的“事务”,放大看可以看作是国家的事务,放小看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事务。找准了事务,关键在于,处理这个“事务”的“工具”是什么呢?

今年公司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提升管理水平,在集团工作上,曾总裁也在工作报告中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确定下来,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具有默契的指导关系,也明确地点出了处理企业事务的“工具” ——依法治企,即现阶段改革创新就是要将依法治企充分融入到管理当中,把法律打造成管理者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笔者在经营部工作三年有余,经常在外奔波,接触到各类建筑企业,在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进行对比了解之后,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推行依法治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的企业没有可靠的支持保障,在发展之路上走的磕磕绊绊,光是生存下去就已经进了最大努力了。而有的企业是政策给足、后盾坚挺,却也在发展之路上走的颤颤巍巍,让人既哀且叹。分析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企业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依法治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深切的觉得应该将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阐明一番,也是笔者利用所学专业为企业的发展进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依法治企具有必要性。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的客观要求,它能够避免短期行为决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满足企业依法决策的需要,可以满足企业进行依法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只有实行全面的、完善的法治才能够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依法治企具有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依法治企能够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依法治企能够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继而保证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其

二、依法治企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完善,有效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便能够很好的保证企业的各个阶层按照规章制度依法办事,这样企业在生产上才能不断的完善提高。

二是依法治企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企业中和法律相关的各种制度,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是不能有效规避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的。因此必须知法懂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三是依法治企为企业管理保驾护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企业运行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其

二、法律法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是依法治企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比如:合同管理、规章制定、纠纷管理等都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企业法治程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形成依法治企的经营模式,转变企业经济利润增长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依法治企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亟需一个部门来保障依法治企的施行,结合公司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完善公司依法治理体系,成立公司法务部,广纳贤才,争取把建设公司打造成集团范围内依法治企试点单位,尽快为企业做贡献。

法务部之于企业,就好比小脑之于人。试将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领导班子就是企业的大脑,业务部门是企业的四肢,服务部门是企业的血液,这些部位合作起来也能够行动,但是往往平衡性却不好。而法务部作为企业的小脑,便是起到协调整体、指引方向的作用。现阶段,我们的企业往往是各部门推诿扯皮,各自为政,不愿背负责任,任何事出来,先是撇清自己。好比人的身体,躺着的时候好好的,要想站起来的时候,不愿意共同用力,怎么都站不起来。更可气的是有时躺着的时候都是左右手打架,左右脚盘错,那么这个人恐怕会头疼的不行了,还怎么谈的上健康成长。因此,必须也必然的需要法务部发挥其小脑的作用,联动各级、调配各方。总结起来,法务部发挥“小脑”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排忧解难,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是法务部在公司最基础的作用,一方面,用规章制度这些神经线将各肢体器官串联起来,对各肢体器官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替大脑分担责任,促使大脑有更多的精力谋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各肢体器官有效的监督,把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点上,不让它流于形式,荒于管理。将大脑发布的信息,切切实实的传递到各肢体器官。

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就是说要公平、公正、公开的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各种矛盾,不回避矛盾,不积累矛盾,摒弃为了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法治”的做法。对笔者个人而言,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不断学习法治思想,加强实践依法办事,总结事物法治规律,结合实际创新法治内容,监督落实法治规章。

二、接筋复骨,从实际出发建章立制。

接筋复骨就是说要完善公司法治体系,要从实际出发找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理顺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开出合情合理的治病方子,逐渐愈合内部管理的漏洞,促使公司健康发展。

从实际出发建章立制需要这样去做:

1、充分研究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做了都相对应承担什么责任,为公司的发展找准指示牌。

2、充分调研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改革更符合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就是使制度随时代变化,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现有的公司规章制度里那些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以及不符合基层员工意愿,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都应该重新审核和制定,以保证制度管理人、服务人的作用。

3、加强制度的执行权、监督权,“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任何规章制度其价值和生命力就在于落实和监督,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而落实和监督的关键就是严格实施奖罚制度。

三、治病救人,靠医疗团队抗外安内。

治病救人,治违法乱纪的病,治无法可依的病,治有章不循的病;救人,救心系大家之人,救误入迷途之人,救知错悔改之人。就是说在迈出改革的步伐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创新,真心实意的以企业为家,以员工为手足,为企业的安全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变化。

靠医疗团队抗外安内就是建立健全我们的法务部,形成企业内部的医疗团队,内治风寒,外抗恶疾,不能有病就去外面请医生,费用贵不说,对我们的体质不熟悉,对我们个人的隐私安全无法保障。把我们的法务工作做实、做全、做细才能对内解决依法治企的矛盾,对外处理各类公司法律纠纷,依法维权。

四、强身健体,以养生心态防微杜渐。

强身健体就是要我们不断加强法治理念的学习,不断完善法制体系的构建,不断改革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养生心态防微杜渐,就是要建立我们公司法律风险预防的长效机制,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法律安全。依法治企上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顺应各级员工的需求,在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激情中,在各行各业依法治企的热潮中,建设公司一直属于市场上法律风险较高的行业,开展好依法治企工作不仅仅是在制度上有所改革,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公司发展安全,笔者始终怀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态度,坚定的认为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时时不忘加强自身法律内容的学习,期待能以自己满腔的热情与专业的法律知识,为企业在依法治企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提供微末之力。

第五篇:校长在学校中的作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现阶段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上述内容充分说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和谐安定是实施《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因为教育离不开学校,学校离不开教师。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十一个五年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现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从“师德、优师、师能、”三方面浅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学校和谐发展。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校风和谐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存在于一些教师的作为令人担忧,如工作不负责任,不安心从教,对现行的绩效工资实施存在过高的期望和存在不满情绪,有的甚至产生不理性的行为,有损教师形象。在教学中,存在倦怠的行为,在个别教师中存在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极端思想。所有这些,主要源于现实社会和教育现行的体制:如分配制度、各种选拔性考试,如来自于学校内部的评价和来自于学校以外的社会、家长的诸多舆论和企盼所产生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教师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整体不乐观。从职业、职位、职务劳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特殊性——即周期性长、未能立竿见影,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人们所追求的效益,而产生的投入厌倦、投入疲惫,教育者在评价收入时,难以说多少,只是不够刺激,尚缺优势。诸多问题困扰在教育者本人的身上。因而,在教育内部时而会产生违背职业道德或是职业道德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教育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促校风和谐发展。

1、要提高全员的政治思想认识

在学校里要重视常规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教育动态,分析研究古今我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通过正常的学习、领会、认识,使教育者有一个健康的、有理论依据的、有楷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通过学习,使教育者更有希望、更有信心、更有动力。

2、维护和提高教育者的人格尊严,激励教育者自尊、自爱、自我修养。

人生活在社会上,有思想,有自尊和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现代社会的人格权,前者强调绝对的尊重,后者表明既要受人尊重,又要尊重他人,显示平等。教师的职业面向学生,学生来自于千家万户。教者也是人,不能把他神化,不能过份的强调为人师表,而使他人的自由人格造成缺失,但也需要社会、家长、学生的尊重,教者的自尊,促使学校教师人格魅力产生教育效应,使教育者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得到保障。否则,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都属空谈。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维护和提高教师的人格尊严十分重要,教师的道德品质、理想情操、为师从教、为人师表所表现出来的品格都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显示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健康高尚的人格,要能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要确立爱岗敬业、刻苦践行、身为人师学高为范,使全社会都形成尊师、重教,使教师的人格尊严得到真正的保障,并能以自身人格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对象,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为造就新一代的人才而尽职尽责。

3、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要求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理性对待当前教育内部存在的不足和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促教风和谐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研究室主任杨银付在谈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创新专题时指出: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城乡的差别更加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属于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典型国家。教师队伍庞大,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诸多方面表明与现代化教育不相适应。这里,以我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及知识结构为例,我校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在校学生2650人,设48个教学班。现有专任教师134人,其中,女教师8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在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有12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有100人,中学二级教师有18人。未评职称的有4人。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结构:在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中,25岁以下1人(女);26-30岁为11人,其中女性8人;31-35岁为42人,其中女性28人;36-40岁为37人,其中女性25人;41-45岁为28人,其中女性19人;46-50岁为8人,其中女性2人;51-55岁为3人,其中女性1人;56-60岁为4人。教师的学历结构:在134位专任教师中,本科毕业的64人,占48%;专科毕业的65人,占49%;高中阶段毕业的5人,占3%。学历达标率为96.3%。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134位专业教师中①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8人,现担任语文教师20人,8人改教其他学科。②数学专业19人,现数学教师21人,现在任教中2人专业不对口。③英语专业21人,现任教英语教师21人,均专业对口。④物理专业7人,现任教物理教师9人,2人专业不对口。⑤化学专业(含生化专业)6人,现任教化学教师6人,均专业对口。⑥生物专业(含生化专业)7人,现任教生物教师7人,均专业对口。⑦地理专业6人,现任教地理教师7人,1人非专业对口。⑧政史专业(含政治、历史、哲学)16人,现任教政治、历史科20人,4人非专业对口。⑨体育专业7人,现任教体育教师6人,均专业对口,其中2人任教科目不对口。⑩计算机专业4人,现任教信息技术教师2人,2人不专业对口。⑾美术专业5人,现任教美术教师3人,2人不专业对口。⑿音乐专业3人,现任教音乐教师3人,均专业对口。⒀工商管理1人。其他专业4人。

从以上的数据反映,我校属于中等规模学校,从教师的年龄结构说明我校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40周岁以下教师91人,占68%。教师队伍年轻化。女性所占比例大,在农村中学的管理方面属于弱势。教师的学历达标,但作为一所完全中学,本科人数偏少。从教师专业和学科方面,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学科相对口的有语文、英语、化学、生物、体育、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占所开设学科对口率67%,由此反映教师所学专业和任教学科不对口的问题在现阶段学校中较为普遍存在,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终上所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1、现代化教育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重视年龄、学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要发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要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才能形成好的教风。我校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是难得的,这支队伍充满青春活力,开拓进取;女教师多,充分发挥女教工半边天的作用,今后多吸纳更高学历层次的教师,提高学校的教研、教学能力,着力解决教师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加强校本培训,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应当坚持既教书又育人。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在教师队伍中实行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根据地方的不同情况,定期考核教师的德、能、勤、绩、廉,并落实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从而达到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促教风和谐发展。

三、提高教师能力水平,促学风和谐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把教育质量的重任委以教师,教师理所当然要有高的素质能力,才能承担得起这重任。《规划纲要》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因此,加强学校师资建设,提高师能水平是重中之重。

1、教育者应确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因现代的社会信息万变,知识的老化、知识的滞后、知识的不对口,势必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原本渊博的知识时有派不上用场,或是解释不了现代的各方面的现象。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确立终生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或是经过潜身的研究,有超前的理论和前瞻,来指导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探究精神,使学生不拘泥于圈圈、套套,敢于异想天开,有发散思维,有敢于拚搏的劲头。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颠,诺贝尔奖才有可能再一次由中华民族之骄子领到。所以教育者要坚持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学技术,特别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学习新教材、新知识、新理论,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努力。

2、加大教师知识培训力度,培养专业型的新教师

目前的教师现状不容乐观,老、中、青结构存在不合理和断层或隔阂,或相互之间难已融入,难已沟通,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各行其道,盲目自导,用落后的已经在实践中证明是必须摒弃的教育方法方式来指导学生。这样一来,肯定教学要出乱子,难已适应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应从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进行教学教育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在职的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这是加强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3、强化教师基本能力训练,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现代青少年的思想和社会意识都在随着时代的向前而不断变化,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教育的一大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材已做了改革和在逐步试验推广,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务必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基本功训练。如:动手操作能力——书写、实验、演示等包括信息技术操作等;动口分析说明能力——解说、论理、演讲、谈心、心理辅导、分析说明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和谐校园的构成,最重要的是师德要高尚,只有在高尚师德的校园里,才能创建和谐校风,校风优良、校园和谐同步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关健在于师能水平的发挥。贤师出高徒,学校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有贤师,有好的学风,一定能加速和谐校园的形成。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使教师队伍日益优化,把教育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得益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下载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律在学校中的作用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讲课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法律及法律规定了我......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案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案 教师寄语 法到用时方恨少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

    法律风险意识在企业中的作用五篇范文

    论法律风险意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做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法制的建设不断加快,政府监管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交易方式日趋复杂,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准则,法......

    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专题

    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激励足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中。学校领导不但要知道优化......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 【能力】能够正确......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实施中彰显法律的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实施中彰显法律的作用 ——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没有遵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只有在有效实施......

    村官作用之我见

    文章标题:村官作用之我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

    内部审计在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中的作用(范文大全)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的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