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8:3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第一篇: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 10年减少一半

——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而今,中国农村仍然是中国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区域,如何加强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依然是当前,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农村却每天以消失63所学校的速度递减,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从表面上看,农村学校的消失与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深入追究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导致农村学校飞速消失的根本原因,还是目前推行的“撤点并校”这一做法,而我认为,导致出台“撤点并校”这一做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凸显。

在我看来,保证不让每一名学生失学,对于日益严峻的农村教育形势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人们的意识仅仅简单地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无助于解决农村小学消失的问题。目前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教育资金的多少和师资力量的强弱。相比农村学校,许多城市学校获得的政府投入资金更多,同时还能得到所谓“赞助费”、“择校费”等灰色收入。这些都使城市学校有资本和条件挖走农村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诚然,无论对于中小学还是大学来说,优秀教师、名师乃至大师,都是支撑学校生存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一所学校的没落定是迟早的事情。而目前的形式是城市学校不断地从农村学校挖名师,这显然直接影响了“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此以往,农村学校的生源严重削减,最后不得不并校,乃至彻底消失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总言之,无论从那一层面来看,我国都存在着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严重失衡现象。教育,依然是不发达地区儿童的“奢侈品”。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农村,学校不只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样承担着传播乡村文化的使命。可以说,只要还有学校,农村就有文脉,农村就有生机,农村就有希望。然而现状却是,随着大量学校的飞速消失,众多农村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消失的问题,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采取实际行动,对中国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让优秀的教育资源自愿流向农村学校,流向那些最需要优秀教师的偏远农村学校去。同时,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和再教育机会不足等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价值,能够抵御城市学校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如果有一天,沉寂的农村能够重新充满朗朗书声,中国的孩子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远农村,都能享受到一流的教育,那么,相信中国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第二篇:简阳市教育资源分布

发布日期:2008-8-27 15:42:10 来源:简阳市政府

序项目 号 单位名称 简阳市教育局 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简阳市教育局内容 内设机构 办公室、政工科、计财科、教育科、职教科、成教科„„(略)4 地址 简阳市简城镇新民街285号

简阳市教育局组织机构

(一)简阳市教育局设置6个职能科室

1、办公室

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负责各类文件的运转和管理,负责党委会、办公会及局级工作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文秘、信访、保密、保卫工作。牵头编写教育年鉴及教育志编写的协调工作。指导教育系统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局机关财务、房产、基建、物资、教育宣传、消防、卫生、绿化、社会治安及后勤服务的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及教育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的接待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印章管理、对口支援工作、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收集与报送、报刊订阅、会议登记。

2、政工科

负责局机关和教育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和机构编制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全市教育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及干部培训工作。指导学校内部人事、劳动管理体制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协调全市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知识分5 工作职责

子工作。负责组织全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协调指导学校离退人员管理工作。负责职工有关人事方面的统计工作,管理中小学教师职工档案。

3、计财基建科

制定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计划,负责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编制直属学校及局属事业单位投资计划,管理教育基建补助专款,指导学校教学用房的建设。负责教育基本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教育事业经费。制订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和教育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措施,负责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统计和学校及局属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决算及监督管理,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学校和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会同有关部门审计全市的教育经费,检查监测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监督检查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

4、基础教育科

指导全市普通中小学及幼儿教育行政、业务管理。参与普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负责中小学幼儿招生管理。指导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指导普通教育结构、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调查研究普通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负责和指导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归口管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教育教学与学生体育竞赛的文件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文艺、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有关教材,培训专业师资,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三防教育和学生的军训等工作。归口管理学校科技工作。

5、职教科

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拟定职业技术教育发规划,参与调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并指导实施。负责全市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和业务管理,组织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协助做好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中专、职业中学学生参加技术等级考核。参与职教师资和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指导职教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指导职教学会、中专学会工作。

6、成教科

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成人教育工作,拟定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划及指导性文件,归口管理继续教育工作和专业证书、成人中专、成人高中的考试;指导实施燎原计划、人口教育和组织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指导成人高等、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及教育系统的广播、电视、函授等教育教学工作;负责组织成人教育和农村扫盲及农民文化技术教育、职工文化教育及岗位培训教材;拟定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及提升规划、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普教系统语言文字工作.7、简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挂政策法规科牌子)

制定我市教育督导制度、规划和实施办法,组织全市实施教育督导工作。对全市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监督、检查、评估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负责对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负责督学、督导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调查研究全市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和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负责教育体制、办学体制等综合改革的研究、试点工作和全市教育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负责审批管理及评估验收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邓继红 党委书记、局长 黄成江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陈德甫 党委委员、副局长 姓名职务 刁荣 党委委员、副局长

陈方 党委委员、副局长 骆登宇 副局长

冷桂慧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7 值班电话 0832-7215514 8 传真 9 投诉 0832-7223863 局纪委 0832-7215804 局信访办 0832-7215514 10 内容描述 简阳市教育局机构设置情况 11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12 公开范围 全社会 13 公开程序 经局内审核后公开 14 责任部门 简阳市教育局办公室 15 索取号 TB030-01002-2007-00002 简阳市现有完小以上学校150所(其中单设小学31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75所,单设初中24所,普通高中10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村小381所,幼儿园136所(其中教育部门办7所、社会力量办129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所(简阳中学、市高级职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平泉职中);资阳市级示范性高中6所(阳安中学、石桥中学、贾家中学、三岔中学、三星中学、市成人中专校)、资阳市级示范性初中2所(禾丰初中、三岔初中),省级校风示范学校9所、资阳市级校风示范校12所。全市学校占地277.6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02.3万平方米。全市现有中小学生有中小学生190000人(其中小学生103000人、初中生56000人、普通高中学生22600人、职业学校学生11200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00余人,在幼儿园34000余人。

全市现有教职工9713人,其中专任教师8847人。小学教职工4518人(含村小1747人)、初中教职工3386人、高中教职工1735人、直属事业单位74人。另有离退休教职工3800余人。现有特级教师16人、高级教师249人、中级教师2922人、初级教师5660人。

一、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长足发展。全市教育基础发展较好。幼儿入园率达86%;入学率小学100%、初中97.2%,辍学率小学0.1%、初中2.2%,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9.8%,完成率15周岁99.8%、17周岁91%,三残儿童入学率91.5%,“四率”均达到和超过省“普九”标准。2006年,小学招生16744人,初中招生16185人,普通高中招生8600人,职业学校招生7896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两类高中的比例为70.4%,比2005年(59.5%)提高了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率(55.8%)14.6个百分点。我市于1997年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检查验收,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基”工作已连续五年通过了省、市复查验收。基本形成了以国重学校为龙头,省、市重点学校为骨干,布局结构基本合理的发展格局。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市有职业学校8所,(国办5所,民办3所),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省重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所。主要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10余个省、资阳市骨干专业。在校学生11217人,2006年共毕业学生3350人,成规模输出到北京、广东、浙江、深圳、上海、成都等地的大中型企业就业3300余人。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3.成人教育健康发展。1997年实现高标准扫盲,“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农民74.1万人次、培训农民干部1250人、推广实用技术13项;对外劳动培训和输出10万余人;“三后生”职业技术培训面达100%,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66%。高等自学考试、电大工作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先后被国家考试中心、四川省自考委表彰为“应用型自考办学先进单位”。

4.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及校点132所,在校学生总数10890人,其中学前教育机构129个,在园幼儿8630人;普通中学1所,在校生780余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3560余人;全市民办教职工740人,资产总值达3600余万元。

二、教育改革情况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2004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我市率先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管理运行新机制,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通过改革调整,全市农村中小学由170所调整为122所,减少48所;村小由404所调整为381所,减少23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三是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2005年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200万元,率先在资阳市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升了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水平;2005-2006年投入资金2130万元,改危项目学校达82所,改造危房面积56087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2.教育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我市率先在资阳市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撤销了乡镇教育组(办),建立了片区(直属镇)教育指导办公室。此次改革,撤销了55个乡镇教育组(办),209所学校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10948名教职工参与了竞聘,清退临代教师531人。改革后,精减人员818人,减少机构41个。2006年实施行第二轮教职工全员聘任,全市9842名教职工参加竞聘,落聘35人,辞职辞退104人,进一步健全了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我市被省教厅表彰为四川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3.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盘活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一是抓了平泉职业中学的改制。2005年成都壹品文化公司出资300万元整体收购平泉高级职业中学,改制后的学校运行良好,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购置教学设备设施,根据市场需求新增了印刷技术、航空服务等新专业,学校招生也有了较大的增长,2006年招生710人,2007年仅春季就招生500余人。二是抓了高级职业中学的改制。2006年,市高级职业中学成功实施与四川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股份制合作办学,并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标准在河东新城修建新校区。改制后的学校运行良好,教育教学秩序正常,河东新校区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2年开始,我市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实施合格课工程和教师新教材全员培训,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是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位居资阳市各县(市、区)前列,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义务教育普及率、合格率和优生率每年均达到或超过省上标准。二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级和数量一直高居资阳市前茅。三是高中教育成绩喜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市高考硬上线共1437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4人。2006年,本科硬上线2719 人,本科上线率42.87%,高于资阳市平均上线率(41.20%)1.67个百分点,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全市共有7080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本科硬上线2833人、加上艺体双上线(本科与文考)288人、飞行员上线3人,总计本科上线人数为3124人,本科上线人数与上线率创我市高考之最。其中本科硬上线比2006年增加114人,上线率40.01%,高于资阳市平均上线率0.7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8.46个百分点;其中上重点本科线662人,比2006年增加64人,占上线考生的24.02%,高于资阳市平均上重点线率2.43个百分点,居资阳市各县(市、区)第一名;上一般本科线2171人,上线总数、上线率均位居资阳市各县(市、区)前茅。上线总数高居资阳市各县(市、区)第一名。四是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在省、市享有“科研大户”的美誉,现有省级以上(含国家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8项,市级34项,县级51项。在历届省政府教学成果评奖中,有14项成果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三、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2004年,我市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根据国务院及四川省《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1.建立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乡镇级财政预算内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上收市财政,由市财政集中统一管理,实行教育资金封闭运行。在市财政局开设教育经费专户、中央特设专户,实行专人专户、专帐管理与核算。有效避免了教育经费被拖欠、挤占、挪用。

2.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为保证教育经费的规范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简阳市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简阳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学杂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简财发[2006]24号),《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暂行办法》(简财发[2006]25号),《简阳市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全市各中小学的经费实行上收管理,在教育局计财科开户建帐,各乡镇设立专门会计,确保了教育经费专户专用,同时认真规范学校教育经费开支行为,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统筹解决“三险一金”,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实行教职工工资银行上卡直发制度,确保了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从2004年元月起,全市教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5年元月又将住房公积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内拨款解决。4.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春季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1708万元,免费为19885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金额91.8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10532名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120元/每生每期,金额126.4万元。2007年秋季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1700余万元;免费为19885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金额105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制学生 10532名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金额126.4万元。

5.统筹安排危房改造资金。2006年投入资金1085万元,改危面积32208平方米,改危学校39所;2007年规划改扩建项目学校52所,面积3000平方米,拟投入资金850万元。

通过以上措施,有力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2006年,全市公办学校教育经费总量为28366万元(不含工改增资),比2005年26026万元增加2340万元,增幅8.99%。其中义务教育20407万元,比2005年18376万元增加2031万元,增幅11.05%;高中、职中(成人中专)6810万元,比2005年6549万元减少261万元,减幅3.99%。个人部分19224万元,比2005年18806万元增加418万元,增幅2.22%;公用部分9142万元,比2005年7220万元增加1922万元,增幅26.62%。在公用部分中用于设备购置和修缮3519万元,比2005年3559减少40万元。用于学校维持费(公业务费)5623万元,比2005年3661万元,增加1962万元。校舍修缮经费2606万元,比2005年2177万元,增加429万元,增幅19.71%。

第三篇:简阳市教育资源分布

发布日期:2008-8-27 15:42:10 来源:简阳市政府 序项目号单位名称 简阳市教育局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简阳市教育局内容内设机构 办公室、政工科、计财科、教育科、职教科、成教科„„(略)地址 简阳市简城镇新民街285号

简阳市教育局组织机构

(一)简阳市教育局设置6个职能科室

1、办公室

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负责各类文件的运转和管理,负责党委会、办公会及局级工作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文秘、信访、保密、保卫工作。牵头编写教育年鉴及教育志编写的协调工作。指导教育系统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局机关财务、房产、基建、物资、教育宣传、消防、卫生、绿化、社会治安及后勤服务的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及教育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的接待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印章管理、对口支援工作、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收集与报送、报刊订阅、会议登记。

2、政工科

负责局机关和教育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和机构编制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全市教育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及干部培训工作。指导学校内部人事、劳动管理体制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协调全市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知识分5 工作职责 子工作。负责组织全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协调指导学校离退人员管理工作。负责职工有关人事方面的统计工作,管理中小学教师职工档案。

3、计财基建科

制定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计划,负责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编制直属学校及局属事业单位投资计划,管理教育基建补助专款,指导学校教学用房的建设。负责教育基本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教育事业经费。制订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资和教育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措施,负责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统计和学校及局属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决算及监督管理,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学校和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会同有关部门审计全市的教育经费,检查监测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监督检查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

4、基础教育科

指导全市普通中小学及幼儿教育行政、业务管理。参与普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负责中小学幼儿招生管理。指导推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指导普通教育结构、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调查研究普通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负责和指导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归口管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教育教学与学生体育竞赛的文件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开展各级各类学校文艺、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有关教材,培训专业师资,指

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三防教育和学生的军训等工作。归口管理学校科技工作。

5、职教科

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拟定职业技术教育发规划,参与调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

革并指导实施。负责全市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和业务管理,组织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协助做好

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中专、职业中学学生参加技术等级考核。参与职教师资

和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指导职教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指导职教学会、中专学会工作。

6、成教科

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市成人教育工作,拟定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划及指导性文件,归口管理继续教育工作和专

业证书、成人中专、成人高中的考试;指导实施燎原计划、人口教育和组织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指导成人高等、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及教育系统的广播、电视、函授等教育教学工作;负责组织成人教育

和农村扫盲及农民文化技术教育、职工文化教育及岗位培训教材;拟定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及提升规划、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普教系统语言文字工作.7、简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挂政策法规科牌子)

制定我市教育督导制度、规划和实施办法,组织全市实施教育督导工作。对全市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

和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监督、检查、评估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负责对学校及其它

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负责督学、督导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调查研究全市教育发展和

改革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和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负责教育体制、办学体制等综合改革的研究、试

点工作和全市教育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负责审批管理及评估验收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邓继红 党委书记、局长

黄成江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陈德甫 党委委员、副局长姓名职务 刁荣 党委委员、副局长

陈方 党委委员、副局长

骆登宇 副局长

冷桂慧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值班电话 0832-7215514传真投诉 0832-7223863 局纪委 0832-7215804

局信访办 0832-7215514内容描述 简阳市教育局机构设置情况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公开范围 全社会公开程序 经局内审核后公开责任部门 简阳市教育局办公室索取号TB030-01002-2007-00002

简阳市现有完小以上学校150所(其中单设小学31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75所,单设初中24所,普通高中10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村小381所,幼儿园136所(其中教育部门办7所、社会力量办129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所(简阳中学、市高级职中);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平泉职中);资阳市级示范性高中6所(阳安中学、石桥中学、贾家中学、三岔中学、三星中学、市成人中专校)、资阳市级示范性初中2所(禾丰初中、三岔初中),省级校风示范学校9所、资阳市级校风示范校12所。全市学校占地277.6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02.3万平方米。

全市现有中小学生有中小学生190000人(其中小学生103000人、初中生56000人、普通高中学生22600人、职业学校学生11200人),另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00余人,在幼儿园34000余人。

全市现有教职工9713人,其中专任教师8847人。小学教职工4518人(含村小1747人)、初中教职工3386人、高中教职工1735人、直属事业单位74人。另有离退休教职工3800余人。现有特级教师16人、高级教师249人、中级教师2922人、初级教师5660人。

一、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长足发展。全市教育基础发展较好。幼儿入园率达86%;入学率小学100%、初中97.2%,辍学率小学0.1%、初中2.2%,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9.8%,完成率15周岁99.8%、17周岁91%,三残儿童入学率91.5%,“四率”均达到和超过省“普九”标准。2006年,小学招生16744人,初中招生16185人,普通高中招生8600人,职业学校招生7896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两类高中的比例为70.4%,比2005年(59.5%)提高了1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率(55.8%)14.6个百分点。我市于1997年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检查验收,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基”工作已连续五年通过了省、市复查验收。基本形成了以国重学校为龙头,省、市重点学校为骨干,布局结构基本合理的发展格局。

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市有职业学校8所,(国办5所,民办3所),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省重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2所。主要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10余个省、资阳市骨干专业。在校学生11217人,2006年共毕业学生3350人,成规模输出到北京、广东、浙江、深圳、上海、成都等地的大中型企业就业3300余人。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3.成人教育健康发展。1997年实现高标准扫盲,“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农民74.1万人次、培训农民干部1250人、推广实用技术13项;对外劳动培训和输出10万余人;“三后生”职业技术培训面达100%,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66%。高等自学考试、电大工作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先后被国家考试中心、四川省自考委表彰为“应用型自考办学先进单位”。

4.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及校点132所,在校学生总数10890人,其中学前教育机构129个,在园幼儿8630人;普通中学1所,在校生780余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3560余人;全市民办教职工740人,资产总值达3600余万元。

二、教育改革情况

1.农村教育综合改革。2004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我市率先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管理运行新机制,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通过改革调整,全市农村中小学由170所调整为122所,减少48所;村小由404所调整为381所,减少23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三是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2005年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200万元,率先在资阳市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升了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水平;2005-2006年投入资金2130万元,改危项目学校达82所,改造危房面积56087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2.教育人事制度改革。2002年,我市率先在资阳市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撤销了乡镇教育组(办),建立了片

区(直属镇)教育指导办公室。此次改革,撤销了55个乡镇教育组(办),209所学校中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10948名教职工参与了竞聘,清退临代教师531人。改革后,精减人员818人,减少机构41个。2006年实施行第二轮教职工全员聘任,全市9842名教职工参加竞聘,落聘35人,辞职辞退104人,进一步健全了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我市被省教厅表彰为四川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3.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盘活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一是抓了平泉职业中学的改制。2005年成都壹品文化公司出资300万元整体收购平泉高级职业中学,改制后的学校运行良好,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购置教学设备设施,根据市场需求新增了印刷技术、航空服务等新专业,学校招生也有了较大的增长,2006年招生710人,2007年仅春季就招生500余人。二是抓了高级职业中学的改制。2006年,市高级职业中学成功实施与四川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股份制合作办学,并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标准在河东新城修建新校区。改制后的学校运行良好,教育教学秩序正常,河东新校区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2年开始,我市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实施合格课工程和教师新教材全员培训,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是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位居资阳市各县(市、区)前列,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义务教育普及率、合格率和优生率每年均达到或超过省上标准。二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级和数量一直高居资阳市前茅。三是高中教育成绩喜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我市高考硬上线共1437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4人。2006年,本科硬上线2719 人,本科上线率42.87%,高于资阳市平均上线率(41.20%)1.67个百分点,2007年高考再创佳绩,全市共有7080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本科硬上线2833人、加上艺体双上线(本科与文考)288人、飞行员上线3人,总计本科上线人数为3124人,本科上线人数与上线率创我市高考之最。其中本科硬上线比2006年增加114人,上线率40.01%,高于资阳市平均上线率0.7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8.46个百分点;其中上重点本科线662人,比2006年增加64人,占上线考生的24.02%,高于资阳市平均上重点线率2.43个百分点,居资阳市各县(市、区)第一名;上一般本科线2171人,上线总数、上线率均位居资阳市各县(市、区)前茅。上线总数高居资阳市各县(市、区)第一名。四是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在省、市享有“科研大户”的美誉,现有省级以上(含国家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8项,市级34项,县级51项。在历届省政府教学成果评奖中,有14项成果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三、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2004年,我市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根据国务院及四川省《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1.建立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乡镇级财政预算内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上收市财政,由市财政集中统一管理,实行教育资金封闭运行。在市财政局开设教育经费专户、中央特设专户,实行专人专户、专帐管理与核算。有效避免了教育经费被拖欠、挤占、挪用。

2.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为保证教育经费的规范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简阳市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简阳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学杂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简财发[2006]24号),《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暂行办法》(简财发[2006]25号),《简阳市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全市各中小学的经费实行上收管理,在教育局计财科开户建帐,各乡镇设立专门会计,确保了教育经费专户专用,同时认真规范学校教育经费开支行为,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统筹解决“三险一金”,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实行教职工工资银行上卡直发制度,确保了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从2004年元月起,全市教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5年元月又将住房公积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内拨款解决。

4.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春季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1708万元,免费为19885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金额91.8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10532名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120元/每生每期,金额126.4万元。2007年秋季免除中小学生

学杂费1700余万元;免费为19885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国家规定的教科书,金额105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制学生 10532名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金额126.4万元。

5.统筹安排危房改造资金。2006年投入资金1085万元,改危面积32208平方米,改危学校39所;2007年规划改扩建项目学校52所,面积3000平方米,拟投入资金850万元。

通过以上措施,有力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2006年,全市公办学校教育经费总量为28366万元(不含工改增资),比2005年26026万元增加2340万元,增幅8.99%。其中义务教育20407万元,比2005年18376万元增加2031万元,增幅11.05%;高中、职中(成人中专)6810万元,比2005年6549万元减少261万元,减幅3.99%。个人部分19224万元,比2005年18806万元增加418万元,增幅2.22%;公用部分9142万元,比2005年7220万元增加1922万元,增幅26.62%。在公用部分中用于设备购置和修缮3519万元,比2005年3559减少40万元。用于学校维持费(公业务费)5623万元,比2005年3661万元,增加1962万元。校舍修缮经费2606万元,比2005年2177万元,增加429万元,增幅19.71%。

第四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状况调查1

关于乡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状况

调查

一、全乡教育资源基本情况

1、基本数据:我乡共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4所;在校学生1137人,其中初中生560人,小学生577人;在编在岗教师162人,其中男教师88人,女教师74人。教师平均年龄为 43.5岁,本科文凭 3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 5人,函授本科27人;专科文凭86人,其中全日制专科5人,函专81人;中函、中师文凭44人。取得中教高级职称4人,中教一级32人,中教二级18人,中教三级14人;小教高级78人,小教一级13人,小教二级3人。

2、在校小学生与教师的数量比:577:43。

全乡4所小学共有小学生406名,中学小学部5、6年级学生1971名,共有小学生577名;四所小学共有小学教师43人,中学中小学部教师混用。按照在校小学生与教师的数量比为577:43,约13.4:1,其中四所小学师生数量比为:406:43,约9.4:1。

3、不同小学之间的师生资源分布情况。

以乡四所小学为例对比分析如下:

中心小学:教师10人学生201人8个班;

三咀小学:教师7人学生 79人6个班;

一分局小学:教师 8人学生68人4个班;

双剅口小学:教师 8人学生 58人4个班。

全乡四所小学共有教师43人,小学生406名,共设有20个班,每个班教师平均2名、学生平均20人左右,师生比约为1:10,小学教师偏少,生源分布不均衡。

4、中小学之间的学校基础建设情况

中学:占地面积20265平方米,教室面积8084平方米;共有

14个班,560人,设5—9年级:五年级2个班91人,六年级2个班80人,小学部4个班171人;七年级3个班141人,八年级4个班173人,九年级4个班246人,初中部11个班560人。

中学文体活动场所实施较齐全:设有篮球场2个,乒乓球场、田径运动场、羽毛球场各一个;科技实验大楼占地820平方米,配备有价值40多万元各类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室占地200多平方米,藏书15000册。

中心小学:占地面积7920平方米,教室面积2266平方米;设

小学1—4年级,一年级2个班52人,二年级2个班53人,三年级2个班49人,四年级2个班47人;

三咀小学:占地面积4524平方米,教室面积833平方米;;设

小学1—4年级,一年级1个班11人,二年级1个班13人,三年级1个班17人,四年级1个班12人,五年级1个班13人,六年级1个班13人;

一分局小学:占地面积5329平方米,教室面积1101平方米;

设小学1—4年级,一年级1个班14人,二年级1个班13人,三年级1个班21人,四年级1个班20人;

双剅口小学: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教室面积1012平方米。

设小学1—4年级,一年级一个班14人,二年级1个班11人,三年级1个班16人,四年级1个班17人。

5、对个别辍学生进行原因分析。

经调查了解,我乡虽无辍学学生,但有转学的生源流失问题。目前,我乡在读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多,大部分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特别是单亲离异家庭的留守儿童厌学情绪严重。由于校外社会和家庭管理机制缺失,对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每学期开学教师都有劝学任务。

二、全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学教学设施、师生数量比较好;小学教学设施不全,小学教师偏少。二是教师年龄偏大,平均43.5岁,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必须保持正常的师资力量

新老交替。三是师资学历水平不高。全乡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比重为19.7%,全日制本科学历比重仅3.1%;大专学历比重为36.4%,全日制大专比重仅3.1%;中函、中师教师学历比重为27%。三是生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小学之间平均班生源相差最多的达到1倍多。四是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相比,待遇偏低,积极性不高。

2、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办学水平与层次仍须提升。近年来,农村小学布局经过调整后基本形成“完全中学+完小+低年级办学点”的格局,但资源布局分散,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在乡中学或和平中心完小增加校舍、实行寄宿制,是提高农村小学办学质量的必然而紧迫的要求。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取消,学校难以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布局调整工作无法全部到位。

3、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加剧,生源分布不均衡、择校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中小学优质生源存在择校而学,流向县内一两所重点学校,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舍近求远”向市名校流失,这既给我乡学校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也使各学校的差距拉大,重点学校大量获得优质生源甚至“吃不了”,而农村学校不仅生源差而且“吃不饱”。

三、对策与建议

1.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经济发展、财源扩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软硬件投入,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针对择校难题,全县范围内重视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在学校间实行资金投入,教师以及生源的平均分配,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待遇,缩小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真正使学校成为大众公平享受的福址。保证财政对教育的现有投入,教育费附加、人教基金等按规定征足用好。教育本身产生的收入及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学校转制置换出的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重视教育债务,落实还债主体,逐年化解教育债务。地方政府积极为学校提供融资服务,协调债务担保,确保学校专心于教学。

2、不断提高师资素质。加强专任教师学历提高和薄弱学科教师的配备和培训,择优招录本、专科毕业生,解决紧缺学科师资和新老交替问题。注重师资培训的投入,对县内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加大奖励力度。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估、结构工资、合理淘汰等方面制度,推广实行“学校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的逐级聘任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加强乡中学及中心小学的建设,扩大乡中学及和平小学校的容量;撤销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特别是校舍不合格的小学。积极推进九年一贯制,实现小学与

初中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4、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加强社会化管理体系建设。

2010年5月2日

第五篇:学校,移动教育资源,工作总结

篇一:学校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总结 xx学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2013年,xx学校两所村小被达县教育局确定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由xxx副校长具体负责,要像抓“农远工程”工作一样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共同努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了我校xx、xx村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达县电教馆下达我校2个教学点的计划任务。

(二)进度安排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与精神,我校2013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主要分为五个工作阶段,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进度安排详见附件。

三、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技术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选择“基本方案”,为各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播放设备。按项目实施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合理选择项目安装位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使用布线安装图,安装好强弱电的布线,规范安全用电设施。

2.各教学点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数字资源接收室和教学应用专用教室。

3.配套解决防盗设施。学校自筹经费,为实施项目的教学点配套统一解决防盗设施等。4.组织培训。

(二)设备分发工作

由于xx两村小教学点地处位置分散,先期动员会议结束后,学校安排夏礼成副校长展开设备的发放工作,保质保量的将设备下发到各个教学点,做好项目设备分发转运工作,确保设备及时到位。

(三)安装调试工作及教师培训工作

设施设备到位后,由xx副校长监督安装调试和xx老师具体开展设备安装技术的教师培训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做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县电教馆及我校技术人员先后多次到各校点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先后多次抵达xx、xx校点展开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

(四)项目县级验收工作

11月26日,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我校,深入教学点对xx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验收组首先来到xx小学,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合理的布局、规范的施工、优美的环境、认真的实施、及时的应用等给予充分肯定。验收组查看了设备的财产登记、使用培训、应用记录等资料。验收组对xx小学完成验收后,又马不停蹄来到xx小学检查了项目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通过过对两个教学点检查组验收检查,验收组充分肯定xx两所村小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xx两所村小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工作,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准备。

(五)项目县级验收工作之后整改

1.学校认真听取县级检查组对我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2.结合11月26日县级检查组的工作实际,确定整改方案。3.对学校存在的不足要求整改。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充分准备。

四、加强培训和教学应用工作

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一再强调,该项目的实施,将给各教学点推送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要高度重视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有力推进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项目设备使用和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

1.11月4日至6日,第一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2.11月11日,第二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3.督促、检查、评估各教学点应用情况。

(二)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学校为了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探索在教学点与中心校开设同步课堂、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备课,切实提高各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项目教学点,要建立网络亲子热线,增加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交流机会。

五、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一)加强项目设备管理

项目设备属于国有资产,应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建立完善项目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具体实施,做到帐、物相符。决不允许项目设备截留和挪作它用,更不允许任何人将项目设备搬回家用。同时,学校各教学点要妥善保管项目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中心校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帮助项目教学点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二)加强督促检查接受评估验收

该项目的实施将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评估验收。省级验收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在省级检查之前,2014年3月,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xx,深入教学点对xx两所村小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

验收组充分肯定xx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布朗山九年制学校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篇二: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开县金峰镇中心小学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冬民同志为组长,王波主任(教导主任)、张海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王波负责资料的收集、蒋德强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具体工作由蒋德强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杨明川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为资源库建设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开县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10多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发布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发布,应完成一批发布一批。这样分期发布,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

6.以应用促发展篇三: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实效、有意义的工作。

一、完善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教育落到实处。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级人员分层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有效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最大效能的发挥。

2、制度落实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

1、硬件建设(1)、学校接入电信千兆光纤,校园网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解决教学需求和教师办公要求。(2)、我校拥有60个多媒体教室,4个微机教室,1个电子预览室,1个网络主控室,1个多功能录播教室。(3)、教师办公室配备人手一台的办公电脑。(4)、拥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覆盖全校,实现无人值守分区广播,音乐铃声上下课。

2、软件建设

目前,学校除建有对外公开的学校网站外,还建有学校内部的办公信息网,校内网站,为学校每个处室都设置了专门的板块,各处室年级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帐号和管理权限,学校的各项公告、通知、工作安排等都可以发布于校网上,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电脑上,登录学校校内网就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办公电脑上还安装有中庆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软件,老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通过本软件上传到信息中心的课件服务器中,在教室上课时方便调用。

及校内ftp但我校有效利用融安教育网平台,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的各种活动,第一时间进行了上传。现在,今年我校共上传信息60多条,大大充实了我校的各栏目,达到宣传交流,共享目的。另外,通过与移动公司联合开办校讯通,既能加强家校联系,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三、加强资源建设, 提升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水平。

1、教育专上资源共计上传1300余条视频及课件资源共约20g。

2、学校校内ftp及中庆教学平台中近万条数据,80余g资源。

3、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从14年12月25日至今已激活用户135人,资源下载近300条。

4、多功能录播教室共上课70余节,录制精品课近50节次。

5、学校与眉县图书馆合作为全校教师办理陕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览证。老师可以通过阅览证号码和用户密码登录陕西省图书馆网站,阅读相关的数字图书。

四、合理运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1、每周应用网络教育设备上课达标情况(一般不少于20节)。学科覆盖率达100%。

2、应用网络教育开展校研修工作。培训、校本研修有计划,有内容,有记载。

3、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整合和创新课堂教学。录制精彩课堂2节 录制主题班会3节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

5、省教育人人通平台大多数任课教师已开通。

下载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社会学:农村学校的消失凸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学校发展(xiexiebang推荐)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发展 ――浅谈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青田县腊口镇党委书记陈章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巩固农......

    凸显书法教育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凸显书法教育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小学书法教育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崭......

    学校共享社区教育资源协议书

    学校共享社区教育资源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充分体现“共驻共建、双向服务、资源共享”社区教育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驻区内单位文化、体育、教育场地等设施资源的社会效益,增......

    寄宿制学校是整合教育资源[范文模版]

    寄宿制学校前景无限 ——王合义 寄宿制学校是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一种科学选择。 我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第 七 讲 营造班级文化 ——让良风美德充满班级的时空主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老师......

    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

    撑起一片艺术美的天空 ——当今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做法 我校是一处农村定点学校,多年来,为实施并实践素质教育,我们依靠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把艺术教育工作提到一个......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之我见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之我见 摘 要:《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学校——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总结 南茂中心小学 这次培训共有67人参加,培训为期2天。授课教师由学校电教兼继续教育管理员——王华强负责。他用所学到的知识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