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共康中学新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草稿)
上海市共康中学新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草稿)
李彬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
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内容、方式和制度的变革产
生重大影响,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
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教育跨越
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挑战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教
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的有效途径。
为了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明确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依据学校新三年总体发展规划中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针
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特制定新三年上海市共康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建校以来,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党政
领导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工作一直名列区的前列,无论是学校信息化环境,还是信息化的应用都领先同等学校。收到来访的各级领导称赞,在西藏、西藏家
长、内地西藏班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教师在信息化的应用和整合方面也达到前
所未有的高潮。学校网站形成了学校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师生工作、学习交流的载体,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库平台。学校网站建立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和多种功能的网络管理平台。学校信息化工作面貌有了改观,整体有了提升,局
部有了突破,个别出现了亮点。建成百兆校园网,网络通到了每一办公室和每一
个教室,实现了办公室和教室、实现室室通、班班通,设置电视转播系统,为每间教室配置了可以实物演示的展示平台和54英寸背投彩电,为每位教师和每一
个管理岗位配备了台式液晶电脑、手提电脑设备。学校历年来,荣获市影视教育
特色学校,信息工作区先进。学校多次获得全国级、区级的有关信息化工作奖项,30多人次的教师信息作品获得全国、区级的奖项,9位教师参加全国的整合案例
课展示,29名学生信息作品获得全国、市级、区级的奖项。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系统规划不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空白,没有一个系统
化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科信息化建设薄弱。具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校网日臻完善:
校网百兆带宽,160多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全部实现办
公室与办公室,办公室与教室“室室通”。
以“飞鸽”和“飞秋”软件 为载体,实现了学校办公信息化、无纸化的突破,建立了各部门、各办公室互相交流的信息平台;
建立了视频、电子图片、电子课件、试卷、常用软件等各种各样的校
内网上共享资源库(近200G);
初步实现了把学校网站打造成学校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师生工作、学习交流的载体,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库平台;
利用网管服务器实现师生网上“U盘”服务;
开设了网上电子阅览室;
2、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迅速发展
学校为每一管理岗位和学科教师配备了台式和手提电脑;
学校现在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电视演播室,多功能的多媒体编辑设备;
学校拥有多个可以进行课件式、网络伙伴合作式、网络交互式教育教
学的电脑机房(三个电子教室、一个电子阅览室),机生比达到1:5;
学校不仅理化实验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实现了信息化,学校的每个
教室也配备了可以实物展示、课件播放、收看数字电视的信息多媒体设
备。
学校报告厅、会议室、礼堂、校史陈列室、广播作息系统等所有的功
能室配备现代化的信息设备。
3、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的水平明显提高:
全校63位90%以上教师(原来100%,因新教师还未完成培训)完成市
级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培训,取得中级合格证书;25%的教师取得高级合格
证书。
根据学科特点、老师需求,安排了校本化的信息技术培训。比如,数学
组安排了几何公式和数学编辑器的应用培训。请了按脉公司技术人员对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质量分析的应用培训。
每一教学周都有百余人次的教师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课件上课。
使用课件率每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每年有几十人次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的比赛获得等第奖,最
高的获得上海赛区全国优秀奖。
学校获得区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获得各类比赛的优秀组织奖。
我们 “走出去 引进来” 我们和七宝中学、回民中学进行了座谈交流,参加了晋元中学的全国展示会。加强横向交流,开拓视野,吸收引进先进学校的经验和做法。
4、学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制度化和流程化,努力做到工作有制度可查,有章可循。
制定了《上海市共康中学关于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若干试行意见》、《关于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管理的几条意见》;提出了《关于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办公电脑(包括手提电脑)管理和加强校园网站管理的几条规定》。发布了《上海市共康中学信息发布流程》。《个人职责量化内容》《常规考核与评价试行办法》;修正了《计算机房管理条例》《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等十余件制度,最后汇总制定《上海市共康中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作条例》成为规范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寻,有制度可查。
(二)存在问题
1、信息化认识不够。一些领导、教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前瞻性的思维和认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有的领导用起来急得要,不用的时候想不到。学校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长期信息化发展规划。这是学校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障碍。
2、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需要。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有责任性的技术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有效的与其他岗位类似的奖励、激励机制。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团队。这是影响学校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的瓶颈。
3、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平衡。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相对少。特别对“资源开发,网站维护和建设,办公软件开发”的投入少。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4、部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脱节;使用人员对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意识、维护意识缺乏。这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外因。
5、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还未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这是学校信息化再上台阶必须突破的课题。
6、还未形成一个与学校管理模式一致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突出应用,讲求实效”为原则,按照学校新三年规划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始终扣紧 “数字化校园”这一工作目标,以学校教育信息化,促学校现代化,为学校新三年规划目标的实施作出努力。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以资源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为基本目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注重实效,大力提高全校师生的应用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育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加强现有硬件设施的管理,提高实效性;把重心和精力着重放在教育信息化的软设施建设上,以课程整合为切入点,抓住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这两条主线,(二)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进行实施。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重点突出“建网、建队、建库、建制”的同时,分步实施,具体落实。
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突出应用,本着够用、实用、用好的思想原则,实现总规的总体目标或具体目标。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校园信息化是以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网络服务为核心支撑平台,将学校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实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
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即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推进 “办公、管理、教学、服务”的现代化,从而达到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我校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
1、统一认识,科学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施任何系统工程必需的步骤。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步完善,以点带面,逐渐突破,逐步全面铺开,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是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建立各个二级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考核力度,将信息化建设变成一个人人支持的大环境。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投入到信息化校园建设环境中来,才能不断开发出网络上的应用系统。
因此,全面分析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紧扣学校新三年的发展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规划设计校园信息化的蓝图。
2、优化信息技术教育中心,配备一支数量足够、业务精良、奉献精神强的专业人员队伍,建立有效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较完善的信息化标准和管理体系。
3、继续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我校信息化环境的水平;建成一个基础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一流校园网络环境。一方面做好现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新需求,及时补充、添置新设备。提高各种专用教室的使用率,保证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
学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的硬件环境的前提下,将重点放在资源建设上,逐步完善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后勤服务所需的软件管理平台和共享资源库。引进成熟的教育教学素材库、数字库,逐步建立学校的专题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专题学习网站、课件资源库。引进公司开发的成熟素材库、数字库,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使学科的各种资源优化整合,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以网络为核心,以学校网站建设为载体,整合各类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3、建设学校网站,强化学校网站的形象窗口功能,师生工作、学习交流的载体功能,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库平台功能。
建立一个与学校管理模式一致的校内系统化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和优化。实现学校各部门的网上办公,推进办公现代化。整合现有的所有学校条块信息平台,并融合未来开发的任何信息平台。
采用动态技术,在界面感观、栏目设置、网站选型等方面统筹规划和设计,在内容采编、发布、建站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上认真进行思考,通过网站对外发布校园公告、校园动态、招生信息;展示学校风貌、校情、特色和优势等、增进公众交流。公众和校友可以通过网站向学校(部门、领导、教师)留言参与学校调查,相关信息自动纳入信息公文收发系统。采用分权限设置,实现学校内部管
理的现代化。建立信息电子公文收发系统、实现内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信息和电子公文的一对一单发、一对多群发、发文跟踪和实时传递功能,使教职工通过任何一台办公电脑都可以收发信息和传递电子公文。
4、加强信息化培训,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普及与提高,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会”,即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及上网浏览,会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熟练使用学校相关信息设备进行教育教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机制,探索学科组的信息培训形式,根据学科特点,安排校本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各部门熟练掌握本部门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培训要坚持骨干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方面,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使每一位学生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熟练地操作电脑,学会上网,学会甑别信息,学会人机交互学习。按教育部课程标准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成立一个学生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举行一次班级及学生个人网页制作比赛、组织一次网络使用的单项技能比赛、举行一次网络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比赛。在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网上广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学生以多媒体手段演示研究成果。
5、围绕学校有效课堂的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步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6、加强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课题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内涵式发展,围绕学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构建的研究》的市级课题进行《学科信息化建设的多元性研究》《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的架构和功能研究》《校园网络平台的载体功能研究》《信息技术进课堂的整合策略研究》。从较注重课堂教学应用向教育综合管理应用和课内外教育活动全面应用拓展,从注重技术应用向运用教科研手段要质量出效益探索,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师和学生都能自如自主的利用信息化环境条件进行学习和工作。调整软件建设、应用创新与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步协调。挖掘校园网络平台的载体功能,使学校信息化建设科学、高效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教科室、办公室主任和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主任为成员的“上海市共康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制定上海市共康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和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研组,建立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配备数量足够、业务能力精强的信息技术教育专职管理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学科专兼职教师,做到管理思路清晰、工作方向明确,条块管理结合,分工责任落实。
(二)、落实资金投入,推进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学校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每年确保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信息技术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别每年要安排
(三)、规范管理机制
在推进教育信息建设过程中,应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基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关工作条例,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做到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强化防范措施,建立常规备份制度,网络防毒制度。要制定应急措施,防范突发的灾难性破坏,要建立日常的安全检查制度。
五 阶段安排
2008年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调研,制定上海市共康中学新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立部门和学科信息化指标。
以网站建设,强化网站的窗口形象功能、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库平台,为学校各部门信息公开,信息发布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为学校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发布服务。
2009年
争取“学校信息化的网络化的管理基础平台”立项;建立一个与学校管理
模式一致的校内系统化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和优化。实现学校各部门的网上办公,推进办公现代化。整合现有的所有学校条块信息平台,并融合未来开发的任何信息平台。
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中心,配备数量足够、业务能力精强的信息技术教
育专职管理技术人员和信息技术学科专兼职教师。
以管理基础平台的建设,推进部门信息化。
以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学科特点的教学平台的开发,争取学科信息化建设
有突破;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争取教室多媒体设备更新项目立项,促进教室信息化环境的升级。2010
全面推进部门信息化和学科信息化,促进学校信息化再上台阶。全面总结学校和师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加强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
学规律和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课题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内涵式发展。
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机制,保持学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大溪边乡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未来的三年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未来的三年内,主要将围绕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三大目标进行,把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程,把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把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校现代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电化教学设备、各种教学仪器装备均有所改进。学校已构建了校内电话通讯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电脑控制的校园音响系统。学校教育信息网也已建成现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学校建有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18个多媒体教室,模式一教室一个,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所有计算机均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有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我校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用于各学科教学,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能自制课件用于教学实践。近年来,学校始终重视抓好队伍建设。现在,教师们大多数均已通过区级计算机过关考核。
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三年发展目标
硬件建设目标:
在今后三年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积极地建设好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做好校园网的改建与扩建工作,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校本部与三点一园信息化配套设备,不断完善老师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的设施,为师生获取信息制作课件提供便利。
2、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多媒体教室适时地维护与改造,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3、继续管好用好模式
一、模式
二、模式三的资源。
4、每个教室和专用教室配备电视机、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逐步形成“班班通”的良好格局,真正体现信息化进入教室,深入课堂的目的。软件发展目标:
1、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学校网络小组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将逐步把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办好网站,办出特色,不仅及时的反映校园的新人新事,展示全校师生的风采,而且能充分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
2、资源建设目标: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要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各种经过审定的、优秀的音像电子教材。根据课题的进行和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设计、编制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并加以修改,编撰各种电子化、数字化资料。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是发展迅速的新兴技能,学校要继续强化基本功练习,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4、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目标:对已有的专业网络管理人员,继续加强培训,使其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3年之内,逐步形成一支有层次、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较稳定的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
5、开展课题实验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我校的指导方针是人人参与、重在实践,结合专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把前面几项任务都落实在教学改革上,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试验,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
益,并注意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入日常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五、实现信息化目标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制订依据规划,明确每学年的工作目标与要求。
2、加强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切实做好全体成员信息技术的考核和评估,以此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规范管理。
3、加快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添置设备,加快建设校园网,增加现代教育设施的添置,完善资料库建设等。
4、加强培训:学校组织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各种层次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思想上促使他们观念更新,在行为上促使他们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
5、加强研究:教务处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研究,加强对自制课件的指导,要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模式,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6、加强教育:在普及信息教育技术的同时,加强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规范师生上网行为,兴利除弊,克服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7、加强维护:时刻注重校园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夹竹园小学2017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装备改造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教师逐步配备电脑,无线AP接入100mb光纤上网,实现教学与办公的高速。
2、校园网建设:2018年完成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2)资源建设数字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管理系统自动化。依托移动教育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4)网站建设多元化。
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
4)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5)网络管理制度化。
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
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6)依托校讯通平台,做好家校联系,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逐步实现教学的有效延续。
(二)加强资源建设,提高应用质量
1、加快校本资源库建设。按照自建、共建、购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快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一是大力开展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课件的评选交流活动,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二是利用三原教育信息网共享机制,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三是加大投入,购置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充实丰富校本资源库。
2、加强资源整合应用研究
(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1)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本、课件)
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与途径。
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5)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
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文本与音像结合)2)开展师生实践活动。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4)根据教师、学生实际,编写计算机培训校本教材。(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
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活动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教师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电子白板课例大奖赛活动。
5、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服务我校教育教学。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应用水平
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5)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通过以上方式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员培训,并持证上岗。
(四)推行管理信息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1、规范网上办公流程。指定专人负责办公自动化工作,做好公文接收、办理、上报、存档等工作。
2、全面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3、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对相应的数据通过光盘、移动硬盘做好备份,健全应急处理
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
(五)强化管理考核,服务教育教学
1、明确网络管理人员职责。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对发生硬件故障的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完善电教设备出借、使用和赔偿制度,多媒体教室、智能广播、闭路电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3、完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强校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县局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3、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篇: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上海玉华中学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 按照《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审视及规划学校一定时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
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以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索实验,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二)具体目标:
1、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利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教研互助研修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1.动态更新计算机。为了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需要,每年有计划分步骤更新,加强硬件平台建设。
/ 4
2.完成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重新建设现代化录播室,为教育教学研修提供更好服务。争取在2013年完成学校每一个教室引入互动式多媒体设备,为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平台。
3.2012年9月前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初期完成硬件(计算机等)设备投入,改善学生创新实践环境。
4.对网络进行优化。为确保学校网络畅通,及时的对学校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5.加入上海市“光纤城市”计划,2012年4月前将现有光纤4M出口带宽升级至10M,同时力争达到20M的出口带宽。
(二)完善校园网络资源
1.营造学校信息化的办学氛围,鼓励教师使用校园网络,实现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完善家校网上互动平台建设。
2.以学科组为团队,分层次有计划实施课件的设计,建立资源包,通过团队合作,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校园网的教研平台,提高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
3.引进先进的信息软件,构建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评价信息平台。4.发挥新校建设高起点的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校园网络,结合数字统一认证的应用,逐步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1.强化应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成立玉华中学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专职负责。
2.以青年教师为突破口,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教师的信息素养。
3.建立评估激励机制,以《普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评估体系》为依据,完善学校评价标准,重点奖励在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中作出贡献和取得成果的教师。
(四)探索信息化应用实验
1.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提炼和推广。重点开展借助网络课程、学科软件、自我研发课件等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鼓励教师整
/ 4
理课例资料,以备课组为单位成立校级资源库,老师上课可以借鉴使用,资源共享,并积极向区资源库推荐。
2.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定期的组织校级的各种比赛,鼓励和扶持教师积极踊跃参加每年举行的课件评选、信息技术环境下技能大赛。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和研究。打造精品课堂,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定期的召开课题阶段性总结会,鼓励教师加强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并推荐到普陀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期刊上。
3.积极探索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
(五)搭建学生个性化发展信息化平台
1.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结合网络课程的推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时空界限。
2.加强学生网络平台的应用。考虑每年暑假设立举行网络夏令营活动,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展示学生多层面的创新作品。
3.依托综合实践这个平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给学生创设发展的平台,让其特长得以发展。
4.组织好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展示我校学生实践创新成果。
四、保障措施
参照《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健全学校信息化应用和服务体系,保障校园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系。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认识和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明确教育信息化的任务、重点和关键,共同努力,统筹协调和管理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加大投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2011—2013年,更新计算机、创建科技创新实验室、更新教室多媒体、建设全自动录播教室、网络中心升级与维护等,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师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
/ 4
(四)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子。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同时注意引进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同时与兄弟学校合作交流学习,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五、附则:
1、本规划是我校现代信息化教育工作的三年发展规划,由于时间较长,而科学技术发展又很快,在实施过程中,应适应形势发展而作相应调整和进一步的完善。
2、规划中的实施步骤是一个工作安排的计划,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条件允许和需要提前完成的工作,可以提前实施。
3、本规划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每实施一步都要制订相应的阶段性实施方案。
上海玉华中学 二〇一五年二月
/ 4
第五篇:xx中学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乐昌中学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2015—2018)为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运行,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信息化。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
2、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教育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校园社区、虚拟实训环境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3、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4、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5.网络管理制度化。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制订师生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