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进中的唐家中学
奋进中的唐家中学
唐家中学地处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长虹村,位于涪江之滨,与城南高速毗邻,距离市城区约15分钟车程。学校源于民国时期,始称“民国学校”、“唐家小学”,1975年承办了两届高中,1978年开始增设初中,1983年初中和小学分设,学校正式更名为“唐家中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淀了极其厚重的教育文化底蕴,融合了传统精华与现代教育理念,素以校风淳朴,师资精良,办学业绩突出而著称于世,是众多学子学习知识的殿堂,成人成才的摇篮。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30余亩,建有一栋教学楼(含标准教室12间)和一栋师生住宿综合楼(含学生和教师寝室各16套),投入使用的运动场地约1500平方米,建有农村高规格化的厕所一座,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本科14人,大专16人,学历达标率96.8%。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12人,中学二级教师14人,师资力量雄厚,队伍年轻,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严谨务实,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竞争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学校被评为“市级校风示范校”;2006年,学校荣获船山区中学教育质量二等奖;2007年,学校分别荣获船山区中学教育质量一等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支持高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学校还荣获了“先进党支部”、“先进职工之家”、“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业绩评估三等奖”、“党章知识竞赛二等奖”等近二十项殊荣。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聂和平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唐中人紧盯教育改革前沿,和谐、务实、团结、奋进,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阔步前进。
第二篇: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与历史分期
一、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到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历代、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1年。766年左右,先后逝去的著名诗人有王维(761)、李白(762)、高适(765)、杜甫(770)、岑参(770)等,盛唐诗坛由此冷寂。但此后新的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至贞元、元和、长庆时期出现了文苑再盛的局面,直到836年前后,柳宗元(819)、韩愈(824)、元稹(831)、刘禹锡(842)、白居易(846)等文坛大家相继离世,中唐文学亦到了它的尾声。
二、中唐诗风的转变
1、时代精神的转变:
由盛唐的自由浪漫转为冷静思考,由干时用世转为忧时拯世。
2、审美趣尚的转变
由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端翔、意境浑融转为大历十才子的清新淡远、韩孟的险怪、元白的平易通俗。
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三、中唐诗歌的分期
前期:自大历到贞元年间,主要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人。
后期:自贞元到长庆年间,主要有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李贺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等。‘
子
第一节 中唐前期诗人
概览
1.以长安、洛阳为中心
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
2.以江南吴越为中心
韦应物、刘长卿、李嘉祐、戴叔伦流连山水,描写风月
一、刘长卿(约726-约790)
有《刘随州集》
反应当时士人的孤独冷漠的心态。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如:
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山水隐逸的闲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灵澈上人》(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自许“五言长城”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长于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大抵十首以上,语意稍同。
清〃贺贻孙《诗筏》:“能以苍秀接盛唐,亦未免以新隽开中晚之风。”
二、韦应物(约737-约791)
苏轼:“乐天长短三千首,却避韦郎五字诗。”
其诗高雅闲淡,人比之陶渊明。
丑
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的早期诗歌,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尚存刚健明朗的盛唐余韵。如: 《秋夜寄丘员外》、《寄全椒山中道士》
其后期作品的主导倾向,转为向往隐逸的宁静。如:《滁州西涧》
三、大历十才子
据姚合《极玄集》卷上、《新唐书·卢纶传》: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对大历十才子具体诗人,后人亦有其他不同说法。可参蒋寅《大历诗派研究》,中华书局出版。
大历十才子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的诗,或寄情趣于山水景物,或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皎然《诗式》:“大历中词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之丧,正在于此。” 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多写得精致工整,以钱起、卢纶成就较高。
钱 起
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首,《省试湘灵鼓瑟》、《暮春归故山草堂》为其名作,前为试帖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尤为传诵。
卢 纶
《塞下曲》其三
四、边塞诗人李益
李益(748~829)比大历十子略晚,身跨大历、元和。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李益的边塞诗。
尤其是七绝,虽带有盛唐诗的一些特色,但其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为其代表作。
寅
宫怨、闺怨诗《江南词》、《边思》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似将海水填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顾况
俗奇并举:俗起元白,奇开韩孟。-第二节中唐后期诗人
一、韩孟诗派
(一)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1、韩孟诗派的形成。
韩愈和孟郊是诗派的领袖,此外还有张籍、李贺、李翱、皇浦湜等。
2、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
①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不平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 “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②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既是韩愈、孟郊的诗歌理论主张,又是在创作中努力实践它。形成韩孟诗派“奇崛险怪”的风格。
3.韩孟诗派理论主张的意义
突破了过去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视诗歌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二)韩愈
卯
1、韩愈生平与思想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详见教材)
“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重答张籍书》)
“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愈全之于已坏之后。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
2、韩愈的诗歌创作
特点之一,以气势见长。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特点之二,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
特点之三,常常把散文、骈赋的章法、句法引进诗歌。
《山 石》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将此诗与秦观诗比较曰:“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韩愈的七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州路八千。)
韩愈的绝句
《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古人评点
《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昌黎文章气节,震铄有唐。即以此诗论,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仅有”。
赞之者如:
(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 “韩吏部诗歌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揭电,奔腾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
辰
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入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清·叶燮《原诗》内篇:“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贬之者如:
“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三)孟郊(751-814)
孟郊以苦吟著称,诗中以幽僻、清冷、苦涩意象最引人注目。 多五言古体。 有《孟东野诗集》。
“寒”语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蚏,竟日嚼空螯。……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不如且臵之,饮我玉色醪。(《读孟郊诗二首》之一) 元好问评价: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论诗绝句》)
(四)贾岛
苏轼:“元轻白俗,郊寒岛瘦。”《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
二、李贺
(一)生平(790-816)
字长吉。
有《李长吉歌诗》。李贺诗集:
清代王琦选辑历代评、注,编撰《李长吉歌诗汇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出版《李贺诗歌集注》。
(二)、李贺诗歌的内容
《雁门太守行》 清·杜诏、杜庭珠编的《中晚唐诗叩弹集》曰:“此诗言城危势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横秋,夕阳塞紫,满目悲凉,犹卷旆前征,有进无退。虽士气已竭,鼓声不扬,而一剑尚存,死不负国。皆极写忠诚慷慨。” 南园
南园十三首(其六)
巳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开愁歌》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赠陈商》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崇义里滞雨》
生命与理想两重主题交织在一起,通过写鬼怪、死亡、游仙、梦幻来抒发、表现自己的苦闷。充满伤感的意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
《秋来》
(三)、李贺诗歌的特色
1.想象神奇、怪异、虚荒。《李凭箜篌引》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2.奇峭的用字、冷艳凄迷的意象,构成幽凄冷艳的诗境
明·王思任《昌谷诗解序》云:“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苏小小墓》
3.构思的跳跃性极大
总的特点,李贺的诗较前人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而忽视客观事物的固有特征和理性逻辑,打乱了人们所习惯的思维程式。
(四)、对李贺的评价
唐·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赵翼《瓯北诗话》
午
三、元白诗派
(一.)新乐府运动
1.新乐府
指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主要特点:用新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2.代表言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新乐府序》)
(二)主要诗人
1.“张王乐府”
张籍
王建
2.元稹
代表作品:《连昌宫词》
“元轻(轻佻)白俗(俚俗)”
——苏轼语
“通江唱和”:与白居易寄诗酬唱
3.白居易
讽喻诗
(1)一事一题:“一吟悲一事”,例如《秦中吟》组诗十首
未
《买花》,从小处着眼,揭露出当时社会的弊端,触及到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本身。 《议婚》《重赋》《伤宅》《伤友》《不致仕》《立碑》《轻肥》 《五弦》 《歌舞》
(2)运用肖像、心理、细节等白描手法刻画人物
《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鲜明的对比
赏析:《轻肥》、《红线毯》
(4)语言通俗、直白
感伤诗
(1)《长恨歌》
ﻼ
分析其多重主题:爱情说、同情说、讽谕说、惋惜说、感慨说、自伤说、双重主题说、矛盾主题说
多重主题说:
讽谕、同情——表层意义
寄寓爱情理想,及对美好理想的执着和留恋——中层意义
• 寄寓中唐文人们对理想盛世的回忆和一去难返的怅恨——深层意义
(2)《琵琶行》
ﻼ
赏析其中描写音乐的佳句:
申
四、中唐后期政治诗人
(一)刘禹锡(772—842)
咏史怀古诗,语言平易简洁,意象精当新颖,在古今相接的大跨度时空中,注入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悲情和沉思,使作品具有一种历史和人生的沧桑感和隽永感,在中唐诗坛胜境独标。《西塞山怀古 》 《金陵五题·乌衣巷》
民歌体诗,汲取民歌特色,仿照民歌进行创作,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堤上行》、《竹枝词》
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望洞庭》《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刘禹锡的诗歌特点:大多简洁明快,格调高昂,风情俊爽,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蕴涵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如名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诗歌特点:清幽孤寂、忧情哀怨
在朴实而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幽清而凝重的情思,寓情于景,寄慨遥深,诗风兼有简洁、幽深、温丽、含蓄之长。
苏轼:“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应物)上。退之(韩愈)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沈德潜:“柳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
酉
第三篇:第六章 中唐诗歌1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一节
大历诗风
从代宗大历至德宗贞元的几十年间,唐王朝处于大乱过后的衰落时期,此时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过渡状况,即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封建中央集权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p246 大历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多通过象征性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p250
一
韦应物、刘长卿
韦应物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田园诗自成一家,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并称为王、孟、韦、柳。
刘长卿曾两遭贬谪,后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诗歌以表达身遭贬谪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为主要内容,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刘长卿好为五言,以“五言长城”自许。
二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出现的一批诗人,“李端字正己,越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擅长近体诗,诗歌风格清空闲雅,韵律和谐流利。内容多为应酬唱和、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表现出一种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与隐逸风调。
三
顾况
李益
顾况的诗歌多古体,绝句次之,律诗最少。他善于学习民歌俚语,以俗为奇。诗歌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李益的边塞诗最有成就,真实地表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苦,往往萦绕着低沉感伤、凄怆悲凉的情调。
第二节 韩孟诗派
唐诗经过大历一段诗歌创作相对薄弱的时期,到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又出现兴盛局面。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新理论新作品层出不穷,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正是当时各具鲜明特色的两大诗人群体。
一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p256 理论主张:
提倡“不平则鸣”,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
提倡“笔补造化”。强调作诗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韩孟诗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
二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诗歌特点: 诗风狠重奇险、雄强纵横。2 意象峥嵘奇特、壮伟瑰怪。3 “ 以文为诗 ”。审美上以俗、丑为美。
三
孟郊
孟郊诗歌常表现出苦寒的特点,许多作品刻意营造幽僻清冷的诗境,将愁苦表现得苦涩幽僻甚至触目惊心。
四
李贺
李贺诗歌常关注死亡、衰老等。善于将阴寒幽冷的气氛和香艳彩丽的辞藻叠加在一起,想象奇异瑰丽,创造出一种光怪陆离、怨郁凄恻的艺术境界,形成奇幽冷艳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元白诗派 一
元白诗派
P276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表现为重写实,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诗歌通俗化的新思潮。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张、王、元、白等诗人积极向民歌学习,形成了通俗化审美的自觉追求。
二
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互为同窗挚友,以创作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张籍乐府诗最著名,乐府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有不少血泪的控诉。王建有《宫词百首》,影响深远,后世多有仿作。
三
元稹
元稹字微之,诗歌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有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闻名天下。元稹诗中最有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长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
四
白居易 1 生平
字乐天,贞元十六年进士及第,元和元年为翰林学士,拜左拾遗。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又相继出任忠州、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刑部尚书。世称“白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与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诗歌主张
诗歌的功能: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序》:“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诗歌作品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
“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徳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
讽谕诗是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组诗《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可为代表,作品多取材于现实,反映民生疾苦,讽刺和批判现实政治中的各种弊政。
《长恨歌》和《琵琶行》被白居易归入“感伤”类,是白居易诗歌中传诵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首长篇叙事诗。
闲适诗和杂律诗。二类诗数量最多,或是抒写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或是写景抒情,或是赠答唱和之作。影响
五
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永贞元年(805)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迁连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为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谊最深,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诗歌唱和,并称“刘白”。
刘禹锡诗歌具有沉雄俊爽、豪迈昂扬的风格,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他的诗歌现存有800多首,其中成就较高的主要有三类:一是政治讽刺诗,二是咏史怀古诗,三是学习民歌的创作。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故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进士,后参与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诏回京,旋又贬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卒于任上,后世又称柳柳州。
在山水诗方面,“王、孟、韦、柳”并称,但风格不同。柳宗元的山水诗与其山水游记小品相似,渗透了迁谪意识。柳诗的主导风格,是他贬谪后独特的境遇与他的气质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即清幽孤寂、忧情哀怨。
第七章
晚唐诗歌
p336
从唐文宗大和、开成之后到唐亡的七八十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此时期唐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藩镇势力日益强大的局面下日益衰微,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浓厚的感伤色彩。
第一节
杜牧
杜牧字牧之,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大和二年进士及第,但仕途并不得意,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作幕僚多年。后出为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杜牧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他的诗歌明丽俊爽,尤以七言律绝见长。诗歌与李商
隐齐名,时号“小李杜”。
第二节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但后来被牛李党争牵连,一生困顿失意。李商隐与同时期的杜牧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亦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也以咏史诗著称,往往使用严整的七律,构思精巧,用事精当,对仗工整。
李商隐的诗歌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无题诗尤富特色,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辞来描写迷离微妙的心境情感意绪,往往运用神话、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着力刻划、烘托渲染爱情相思的内在心理。从而形成了诗歌含蓄朦胧、凄艳缠绵的风格,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对宋初西昆诗派以及婉约词影响甚深。
第三节
其他诗人 一
许浑
p340 二
苦吟诗人
p341 贾岛、姚合是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苦吟诗人 “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诗句于工整中见清新奇僻,成就了一种新的风尚,对后世诗歌产生的影响很大。
三
华艳诗风诗人
温庭筠,字飞卿。为人放荡不羁,故终身未中进士。他的诗在当时虽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但其实不及李商隐。主要成就在词。闺情诗风华美绮丽,婉媚香艳。四
反映时事诗人
p347 唐朝末年,社会**不安,百姓生活困顿穷苦,终于酿成黄巢农民大起义。诗人历经易代之际的种种劫难,对时代的丧乱有较多的反映。
阅读书目: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 王水照 《 唐宋散文精选 》
第八章
唐代散文的发展
隋唐五代文的文章创作分骈文和散文两个方面,其重点为骈体文向散体文的转变。p301 一
唐代散文的发展过程
1初唐骈文占据文坛的主导权,仅少数作家如陈子昂等提倡散文。
p302
2大概从玄宗天宝中期以后,相继出现一批祟儒复古、谋求革新的作家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从理论到实践都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提供了经验。中唐后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使散体文达到全盛阶段,从贞元到元和年间,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韩柳之后,在古文领域没有了领袖人物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
P317 5 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其中,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二
倡导古文的社会背景与理论主张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道盛行,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因此,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
p301 1 “文以明道” 2 “文道结合”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情力量。
三
韩柳散文艺术成就
唐代散体文的创作高峰在中唐,最高成就的代表者是韩愈和柳宗元。
p306 韩柳的散文创作在散体文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有新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散文美学规范。其二,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
阅读书目:
程毅中
《唐代小说史话》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p321 一
唐传奇
唐人用文言文创作的小说作品,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二
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 1
初盛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王度《古镜记》
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 2
中唐时期
传奇的兴盛期。从唐代宗到唐宣宗的100多年间,唐传奇的名家名作迭出。陈玄祐《离魂记》;白行简《李娃传》 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 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 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 3
晚唐时期 衰退期。
李复言《续玄怪录》 裴铏《传奇·昆仑奴》、《传奇·聂隐娘》 袁郊:《甘泽谣·红线》 杜光庭《虬髯客传》
三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构思新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展示。语言精练,采用散文古体,也吸收民间口语及骈文的技巧,并插入大量诗词,辞采斐然。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一
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注释7-10)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敦煌学。1 俗讲
俗讲是佛教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解佛家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以宣扬佛教的教义为主,其中一些作品通过生动的譬喻、曲折的故事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将深奥的教义传播到社会民众当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2 变文
一般认为,用图画表现的佛教故事叫变相,用文字表现的佛教故事则叫变文。变文发现于敦煌,故又称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的文体特点是诗文相间,讲唱结合,或有配画、语言通俗、接近口语,题材多选自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讲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阅读书目: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
唐圭璋等选注《唐宋词选注》
第十章
晚唐五代词
一
词的兴起 1 词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词即歌词,唐代当时称为“曲子”或“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词也有“乐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称呼。2 词的特点
词是依谱填词的合乐的诗歌。
词的曲调丰富多样,曲调不同唱法也就不同。每调有一个名称,称词牌或词调。每调在句数、字数、用韵、平仄上都有严格规定,各不相同。大多为长短句式。3 词与音乐
配合词调的音乐是燕乐,燕乐是唐代俗乐的总称,也即是宴乐。4 词的发展
词起源于民间,初盛唐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艺术趋于成熟。
敦煌曲子词:现存唐代最早的民间词,20世纪初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二
中唐诗人之词
中唐前后,由于民间曲子的广泛流传,一些诗人开始了曲子词的写作,这就是唐代的文人词。
张志和《渔歌子》五首
韦应物《调笑令》 白居易《忆江南》《长相思》 刘禹锡《忆江南》
三
晚唐五代词 1 “温韦”
温庭筠,一作廷筠,又作庭云。本名歧,字飞卿。温庭筠从青年时代即以才思敏捷、才情绮丽着称,与当世诗人李商隐并称“温李”。温庭筠又精通音乐,是晚唐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被后来的花间词派奉为鼻祖。
韦庄,字端己。广明元年(880)韦庄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身陷乱军之中,两年后逃出,作长诗《秦妇吟》,人称“秦妇吟秀才”。天复元年(901),他入蜀投奔王建。天佑四年(907),王建称帝,建立前蜀政权,韦庄以功拜相。韦庄长于词,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韦”。
2《花间集》与花间词风 《花间集》
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定,共收晚唐五代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是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花间词派
因《花间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花间词的内容主要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歌舞宴乐之事。风格浓艳香软,辞藻华丽。
南唐词人
南唐词人主要是: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大臣冯延巳。他们政治地位高,文学修养深厚,生活条件优越,在审美方面的追求趣味高雅,境界开阔。
第四篇:奋进中的北安中学
奋进中的北安中学
即墨市06年中考总结会上,北安中学中考成绩突出,被评为“即墨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回顾04、05年中考,04年北安中学中考成绩列全市第35名,受到局党委黄牌警告;05年学校毕业生440人,考取重点高中学生48人,优秀率仅达10.9%,列全市第19名;06年学校毕业生337人,重点高中正取76人,优秀率达21.6%,列全市34处镇、处中学第五名,跨入全市初中教学先进单位行列。仅两年的时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的提升,究其原因:
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
05年暑假,局党委、教委办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组合,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班子成员坚持廉洁自律勤政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全体教师的意识,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同时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坚持早到校,晚离校,带头落实学校的各项规定,事事处处为师生做表率,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师生推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前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校长张迪忠勤奋敬业,善于采纳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处理公正,与人为善,极富个人魅力。年近50岁的副校长妆良率先垂范,起早贪黑抓学校管理;分管级部的教学任务,并兼任班主任工作,繁重的工作量没有压垮他们,分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他们甘挑重担的良好表现,感动了全校师生,也赢得了全校上下的广泛赞誉。领导班子敬业、实干的精神激发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完善的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学校重视以制度建设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同时,学校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1、改革完善奖惩制度,形成更加有力的导向。
一年来,学校修改、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十余项。根据市局对学校的量化考核制度,改革完善学校的奖惩制度:初三奖励政策上,实行级部“大捆绑”,学科组“小捆绑”,以协调组为主要考核单位,兼顾备课组整体和教师个人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科组在评先选优上,对该学科组的教师倾斜,清除了以往以个人成绩为考核单位的弊端,创造团结合作、协力攻关的良好风气和合作氛围,更好的发挥了群力群策。
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人管理。
学校提出子把学校建设成教师“创业的乐园”的目标,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所想、所需、所急等问题入手,努力改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经常性组织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师生联谊会、师生民主座谈会等活动,以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还关注老教师和生病教师的生活情况。在去年的教师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在校老教师,已退休的老领导、老教师欢聚一堂,共谋学校的发展;学校工会还多次探望生病教师、家庭有困难的教师,给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刁彩莲老师的丈夫是一名海员,一年中大多时间是她和三岁的女儿在家,去年初冬,学校得知刁老师因工作还没有买煤,学校立即组织几个年轻教师和刁老师一起把煤买回家。学校领导因此得到启发,对学校教师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发现还有4名老教师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每到初冬买煤成为他们的愁事。学校便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冬季,由学校组织教师帮助他们运回取暖煤。张永本教师长期担任初三班主任,并担任4个班的化学课,其家属是原纺机工人,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孩子又考上重点高中,家庭生活出现困难,学校了解情况后,与学校驻地的亨达皮鞋厂联系,帮她安排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解除了张老师的后顾之忧。类似事例还有很多。
学校所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融洽的校园关系以及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教师愿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工作氛围,保证教师能身心愉悦,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三、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是抓好学校管理的关键。
学校制定的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最终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如果说制度的制定是宏观上的概念管理,那么班主任的实施就是微观上的细节管理,细节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对学生的管理,唱的是班主任的戏。”为上张迪忠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此学校关键打造一支作风正派、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完善一系列激励政策,如评先选优向班主任倾斜:学期终结加大对优胜班班主任的奖励力度;对边疆三次考试倒数第一的班主任实行淘汰制,两年内不在选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做到“三靠”、“三访”、“三靠”即:早读靠班,午睡靠班,自习靠班。通过三个靠,强化了班级管理,“三访”即访家长,访学生,访教师。通过“三访”,及时的发现问题,弥改不足,杜绝管理上的盲区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漏洞。杨君峰老师担任初三班主任工作中,克服了孩子小、家务繁重的困难,每天早出晚归,上小学的孩子被她“狠心”送进了托管班,早晚常常以方便面充饥。有一次,杨老师到一个想辍学的学生家家访,苦口婆心地劝说终于说服了家长和学生,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发现女儿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一块还未吃完的方便面,卧睡在沙发上,身为人母的她瞬间泪流满面。她的付出终有收获,今年中考中,她所任班级考取重点高中学生达11人,班级41名学生均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率达100%。像这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班主任在北安中学还有很多,高连兴老师在中考前辅导学生竟然一同未回家,吃在学校,睡在学校。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支能打硬仗的班主任队伍,学校整体管理井然有序,学校成绩得以稳步提升,06年中考,北安中学成绩的提高,班主任功不可没。他们辛勤的汗水,敬业爱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四、先进的教科研意识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去,让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学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往流入形式,现在我们注重实效,外出学习的老师,两个必须,必须进行一堂示范课,必须主持一次经验推价交流会。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初三教师和基础年级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到二十八中,实验中学,皋玉中学,青岛56中等先进学校学习。06年春,我校还与青岛56中等先进学校学习。06年春,我校还与青岛56中建立手拉手学校,邀请56中的部分学科老师给我们送课传经。
新课程改革,靠单打独拼只能意味着失败,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如何让老师们自觉得讲合作,讲团队精神,领导班子费了不少脑筋,最终我们确定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在对初三的奖励政策上实行级部“大捆绑”,学科组“小捆绑”,对升学成绩优秀的学科组,在评先选优上,对该学科组的任课教师倾斜。正确的政策导向,最具魅力,班主任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每次检测落后的班级,会议由分管主任主持。任课教师之间做到了集体备课、集体探讨教材重点、难点,统一检测试题,检测落后的学科,学科组都要召开一次学科组会,由学科教研组长主持,分管主任参与,会后要出示一堂课,课后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学校认真分析了历年的学科成绩,提出了“保优势学科,促弱势学科”的对策。语文是我校的弱势学科,学校多次组织语文教师教研会,分析成绩低的原因,提出了“一年见效果,两年创特色”的奋斗目标,首先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进行经验交流;增设书法课,强化书写;增设阅读课,扩大阅读面;定期进行作文竞赛,选取优秀作文利用中午通过“校园之声”进行宣读,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积极写作的热情;对语文课本中的名著导读所涉猎的名著,要求语文老师必须逐篇阅读,了解大概内容;平时教学中,做到集体备课,统一检测。一年来,语文学科成绩得以迅速提高,在即墨市举行的“大语文阅读竞赛”中,我校七年级获得全市第十名,八年级获全市第五名。在06年初月,市局组织的基础年级学科竞赛中,我校七年级语文获全市第七名,八年级语文获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06年中考,九年级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进入全市前列。抓好教研,是学校成绩得以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得力的措施使老师们凝聚在一起,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意识大大增强,成绩的取得显示了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讲团队精神,讲合作意识的强力威力。
五、敬业爱岗的教师群体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校的发展,最终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即必须要拥有一支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学校重视校本培训,根据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校本培训,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着力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一年来,学校涌现出许许多多值得称颂的爱岗敬业的典范事迹。年近五十的杨玉玲老师,去年秋,瘫在床上三年的母亲和患病多年的婆婆相继去世,自己又患有严惩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下,为顾全大局,她毅然接任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兼班主任工作。她经常忍着难以诉说的病苦,站立在讲台上,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医生多次劝她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在山东大学就读的女儿也多次来信劝说她及早治疗,但是她怕给学生误课影响升学,都婉言拒绝,直到06年暑假她才到山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她所教的两个班英语成绩获取全校第一。52岁的于大方老师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物理课兼班主任工作,一年来,他始终坚持做到学校班的班主任“三靠”、‘三访“的规定,去年冬,于老师到一学生家家访,因天黑路滑,不慎连车带人摔倒在路上,第二天,于老师一瘸一拐走上讲台,依旧绕有风趣的讲起了他那深受学生喜爱的物理课。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教师群体,推动着北安中学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成为北安中学崛起的不竭动力。
总之,一年来,北安中学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利于市教体局党委正确的领导,得利于北安办事处党委的大力支持,得利于北安中学全体教师的团结、奉献。北安中学的全体教师享受着这份成功的喜悦,但没有陶醉其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凝聚意志。锐意进取,重视执行,讲求落实,圆满实现把北安中学跻身于即墨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为即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奋进中的万隆中学
奋进中的万隆中学
万隆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设施日臻完善、师资渐强、校风严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960人,教职工65人。学校占地37629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食堂1个,多媒体教室2间,实验室2间,电脑56台,图书32500册。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目标管理及教学质量达标单位”、市、县两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万隆乡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教育以人为本,人以发展为本,发展以素质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精细化管理,狠抓学生安全、学习、卫生、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健体,教会学生审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建设者,造就优秀的人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长期以来,学校提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
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狠抓班风、学风、校风及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呈现出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
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有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万隆中学的明天定将更辉煌!(兰炳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