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时间:2019-05-13 19: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篇: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马昆宁(贵州水矿集团技校)

我省教育家汪广仁说:“当今,树立现代学生观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技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笔者经常和许多技校教师谈起过技校生,大多数教师都持这样的观点:“素质太差,毫无办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其个性特征丰富多彩,因此,不能简单地以“素质太差”来概括一切技校生和技校生的一切。显而易见,有的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学生观的影响。传统学生观把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工程师”设计“产品”的过程。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育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所以,我们要尽快树立现代学生观,冲破传统学生观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发展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

二、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不能等同于“园丁”手下的“花朵”、“工程师”手下的“产品”,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坚持民主作风,启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自身独特个性魅力的时空,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主动寻找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有计划地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人都是借助自我意识的作用,才能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可见,主体意识在人才素质整体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教育家都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了主体意识上,相继提出了“开发智力”、“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塑造完美人格”等口号。因此,教师要永远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唤醒主体意识在技校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心理活动过程的反映,因此,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基础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学生恰恰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人对15至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包括26项心理素质指标的调查,不及格率达29.97%,其中得分最低的5项依次为竞争精神、自尊心、表达能力、自信心、自主能力。这种状况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恰好形成巨大反差。技校生绝大部分属于这一人群,笔者对2005年、2006年水矿技校在校班级中的19个班级进行过深入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学生心理品质的突出问题基本上表现在上述得分最低的5项指标上。这种情况使提高技校生素质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用“木桶原理”来解释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性,即决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那么当前技校生素质结构中最短的木板显然不是他们的知识技能,而是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势必会影响今后整个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事实证明,主体意识的唤醒在技工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而心理素质不好,有时可能被一票否决。

四、技校生主体意识的客观显现

1、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技校生的自尊心在初中阶段就已受到伤害,进入技校后,由于社会上存在着鄙薄职业技术的陈腐观念,技校内部少数职工也有自我菲薄的思想情绪,耳濡目染,导致技校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失落心理。他们感到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承认,自己不如人。不少技校生常说,高中是大学生的摇篮,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技校是简单劳动力的收容所,他们是三等公民。但是,他们渴望成才,渴望自己的职业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并没有死心,还想“曲线升学”,还想自学成才。由于较差的素质与过高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技校生大多存在着消沉、散漫、组织纪律性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等现象。

2、自主心理与模糊认识并存。技校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发展较为迅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他们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意向,家长和老师的作用明显下降。他们的理想、矛盾和困惑,只找同学、朋友诉说,找老师、家长的极少。他们不仅关心各种社会现象,而且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对学校管理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他们不喜欢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管头管脚、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保姆式的包办代替。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抗情绪,用某些“恶作剧”和“故意为难”来表示不满。三是他们希望老师给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表示异议,有的甚至明确地表示,希望老师不要再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看待。但是,由于技校生的认识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思考问题往往背离正确观点,吸收信息往往背离正确标准;他们拥护改革,憧憬美好前途,但缺乏刻苦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但抵制不了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想,但摆脱不了旧思想的束缚。

五、唤醒主体意识和提高主体能力的措施

1、激发积极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学生在求知、审美、自尊和受到尊重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同时,还要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新奇感、愉悦感、轻松感、被老师关注、关心和关爱的满足感等。这是使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同时要有较强的感染力。二是态度要主动热情、和蔼可亲,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三是教学方式、方法要丰富多彩,富于趣味。四是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

2、树立成功信心。要使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去从事某种活动,其决定性因素是必须使他感到他所作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当人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全是白费劲,根本没有任何成效时,他们肯定会因动机的彻底消失而最终放弃这一活动。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功体验,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些学生长期缺乏成功体验,经常扮演失败者的角色,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没有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动机的削弱消失,最后造成厌学和放弃。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定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二是教学评价应体现鼓励性原则,要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善于发现和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三是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差生,因为失去教师的关照,日积月累,就失去了很多表现的机会,也逐渐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态度。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3、培养主人精神。教学的效果如何,常常同心理气氛有密切关系。能否形成一种理想的心理气氛,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方式和师生关系的状况。应当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应该同学生一起做知识海洋的探索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要认为“真理永远在教师一边”,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允许存在不同观点。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行民主化管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二是师生共同协商制定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应尽可能争取学生的认同后再去执行。三是应以积极引导为主,消极限制为辅,对违犯纪律的行为和其他一些偶发事件要善于处理,应尽可能借助集体舆论、集体压力来解决,尽量避免当场激化矛盾,防止师生直接冲突。四是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处理好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关系。

4、塑造创造人格。创造力水平不仅同创造性思维有关,而且同创造人格特征有关。一个头脑灵活、想象力丰富的人,如果同时又是一个缺乏自信、唯唯诺诺的人,那他的创造能力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崇尚服从的观念影响极为深远,喜欢听话、顺从的孩子几乎是成年人普遍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最欠缺的就是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任务还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是培养他们的创造人格。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新的教育观念。二是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三是要具备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个性特征,如较强的好奇心、较强的自信心、广泛的兴趣爱好、朴实的民主作风、机智的鼓励表扬等。四是要形成一些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

特点和特色,比如:善于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作风民主,不以权威自居,提倡互教互学;善于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等等。五是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丰富的想象力是构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应打破任何束缚学生思维活动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对于学生的一些“奇特”的思想行为,教师不要轻率地下结论,也不要轻易地说“不”,更不能轻易地说“错”,应该在肯定其敢于创新、敢于思考的同时,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想法、说法和做法。只有让学生保持不尽的创造热情和永远的探索精神,才能使创新之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作者邮编:553022;地址: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电话:0858-8187027、***;信箱:xsg027@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9期,http://)

第二篇:素质教育教育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教育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就是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人,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成长与发展,所以学生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能不能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和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空间和时间。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立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与成人中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当把学生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也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的主体,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教师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都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成长。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信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第三篇:注重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注重心灵教育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我们天天谈、月月谈、年年谈。有谁知道怎么把它切切实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相信没有哪位教育家可以办到;原因,这是一个庞大的而又精细的工程。说他庞大,因为它涉及孩子的数量庞大,且影响孩子成长的综合因素繁多;说他精细,因为它关乎到每个孩子的每一小时的成长、每一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要想每个孩子每一秒钟都优越的发展谈何容易啊?退而求其次,仅仅依靠走马观花式的搞几个活动,以此引导、帮助学生发展可以吗?显然是否定的。该怎么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有思想、有创意、有着不同经历的孩子身上呢?在数学教学的每节课中,我每次都在问自己。看着这些和自己一样出生的孩子,每每与同事谈话时,也总是不由自主的谈及这个问题,直至今日,我的疑问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教育是一门科学。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教育家穷其一生也只不过留下一些供后人参考的收集的材料;侥幸有个别教育家获取一些惊人的发现,收获一些著名的科学论断,也逃脱不了后人的诟病。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三中心论”——教师、知识、课堂,就遭到了后来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的批判,杜威因此提出儿童、经验、活动——“新教育三中心论”,由此形成现代西方两种教育学派——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派(杜威)。1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1

面对这门富有生命的、永无止尽的科学,从执教的那天开始,注定就是要呕心沥血的工作,注定就是要成为一位默默无闻的不断实验、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传道者;并期望着有这样一天——发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它与众多的同仁分享,传播于社会,践行于实际的教学,最终得益于每位接受教育的孩子,造福于民族、国家和社会。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它呢?首先必须认识教育工作的本质,教师的教育工作表面上是写写教案,上上课,改改作业,有调皮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拉过来教育一番等等,这样繁琐、重复的工作其实质是教化学生的心灵。良好知识的学习、先进技能的形成、高尚人格的塑造等等,都是教育的抓手和目的。孩子的这些“本领”形成的同时也就是其心灵得到教化的过程,也只有通过心灵的教育孩子才能够实现对这些本领的更好地掌握与应用。而心灵,又是那样的不可琢磨、甚至是神秘的。这也是我们一致认可教育是项复杂繁重的工程原因所在。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解决对孩子心灵的认识的问题,适时准确的把握孩子的心灵动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抓手”,方可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如,许多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发展关键期在4、5岁以前,不同能力的关键期也不同:口语发展在2~5岁,书面语在4~5岁,数的概念在5~5.5岁,词汇能力在5~6岁。2出生于德国的埃里克森就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的论述,等等。3都在试图努力地探究人的心灵,以至于找到更

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学习的奥秘,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等。4找到了一些教育孩子们很好的方法,如,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特殊课堂座次设计模式,暂时性课堂座次设计模式等等。5这些宝贵的经验曾几何时是那样的有效,那样的被人推崇,甚至在一批杰出人才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的出现,及新的孩子面貌的出现,那些过去的“经验之谈”显得如此没有力量,或则说“有力量”但是培养出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却很难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及知识的大爆炸几何级数增加,使得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也在不断的累积、复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方可教育好这个课堂中的学生。在历史上就有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且在那个年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6。如今,我们面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不妨考虑著名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明确强调指出: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7注重从心灵上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尝试,基于心理学的认识教育学生(裴斯泰洛齐式8)。努力形成新的形势下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特色教育方法体系服务于时代呼唤的素质教育。

[1]李继秀,汪昌华,陈庆华主编.教育理论——2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3:第10,11页

[2]李继秀,汪昌华,陈庆华主编.教育理论——2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3:第303页

[3]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42~45页

[4]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158~165页

[5]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171,472,473页

[6]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293~298页

[7]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295页

[8]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310页

第四篇:浅谈如何树立创新教育的学生观

浅谈如何确立创新教育的学生观

庹红霞湖北省郧县城关镇一中442500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题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这是从我国教育现状和改革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生观

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首批“创新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确立“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识的人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育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人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需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的唤醒。然而,在教师头脑中流行着这样一些看法,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在教师督促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这些观点貌似有理,但从根本上看,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活力和灵性!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今日教育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

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的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应把生命的心血融入学校的每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

二、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具体的讲,就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并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但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我们痛心地发现,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严重分离了。这种封闭式的传统教学又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

更新的速度相脱节,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它启示我们:

1、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膊。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

2、学生的社会化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学生能参与更大范围的学习创新活动。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通过深讲、辩论、新闻聚焦——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题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这是从我国教育现状和改革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为现实。

2、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现代教育论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时期他们的明显特点是: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取各种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方式越科学,活动水平越高,活动内容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3、后进生的创新潜能不可低估

在创新面前,后进生和优秀生是平等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加拿大有个穷孩子琼尼,因为智商低,学校的功课总是跟不上,为此他自动退学。为了安慰他,学校请了一位心理学家和他谈了一次话。心理学家告诉他工程师可能不识乐谱,医生不一定会绘画,你被劝退学了,但不等于没出息。这番话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他常年给人家整建苗圃,修剪花草,20年后,他成为闻名全国、受人尊敬的风景园艺家。

四、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

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

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的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然而,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在教育评估上,人们还习惯于一种标准,习惯于一套答案,这实际上可以说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忽视其丰富个性的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的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的另一面,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既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标准件式的教学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就成为必然要求了。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总之,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把学习与创造、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沈国强《创新教育新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码186杨曼英《创新教育导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庹红霞女45岁中学一级教师湖北省郧县城关一中

邮政编码442500

电话***

电子邮箱1064823502@qq.com

第五篇: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树立信心是关键

标题: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树立信心是关键

关键词: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

导读:说起心态还有信心这样的东西,很多人都觉得很不靠谱,毕竟他们都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对于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强调,有学好的信心是很关键的。

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与一个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虽然说希望并不是一件能实际看到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有信心有希望,就算是对于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这样的问题,也不会有太多的担心,解决起来自然也就快了。

那么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在树立信心上要怎么做才好呢?首先要明确学习的需要,自己真的非常渴望学习英语。并且自己将会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就不要犹豫,抓紧开始学习。计划开始学习之后,要破除自己的不自信心心态。那么信心从何处来呢?一个是已经掌握了英语的人的激励,可以多了解成功掌握英语的故事,很多人文盲也可以很好的学会了英语,并且能够流畅的跟外国人交流,只不过他们只能听说,不能阅读和书写。但是比较起他们来,你是不是应该有了必然可以掌握英语的自信呢?信心的另一个来源就是不断的进步,要保证自己的学习能够让你不断感受到进步。

我们在寻找零基础如何学好英语的答案的时候,你必须要坚信自己是一定能够学好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学到一半就觉得很气馁。同时,毕竟大家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一开始千万不要贪多或者学习很难的材料,必须要循序渐进。更多学习资料请见美联英语学习网。

下载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苏汝坤)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苏汝坤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

    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五篇范例]

    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中国残联理事长王新宪 在为《自强之歌》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世界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着眼于我国残疾人状况的......

    培训小结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近年来,越来越觉得基础教育偏重于功利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求知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偏重功利性文化知识传授与求知能力的培养,就会忽略做人的教养,轻视或......

    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精选五篇)

    洛阳时代外国语学校的承诺和学生观以有教无类的精神教育学生, 以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 以终身受益的理念培养学生, 以严谨规范的方式管理学生, 人人都可成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演讲稿(精选五篇)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们知道,历来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好学生”和“学困生”两种,其实。好学......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育人观业绩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育人观业绩观 高二数学组叶明刚 如何认识学生,怎样看待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影响教......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是关键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

    树立“大语文”观的最好时期是小学

    树立“大语文”观的最好时期是小学 目前不少小学语文老师仍停留在“小语文”教学上,认为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就是嚼碎教科书上那二三十篇课文,把书本的课文教“透”,学生就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