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自主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双重互动
小学生自主发展与校园文化的双重互动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博士”评选
每年在附小5-6年级的学生中,每班可以推荐特定名额的“小博士”候选者通过写作科学论文,在报告厅演讲并接受提问,层层竞选,最后获得“小博士”的称号,通过答辩的小博士作品将参加全省的创新大赛。在“小博士”评选的过程中,孩子们在自主性方面、主动性方面、创造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养成性方面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独立思考、合作研讨、积累资料,而且要形成几种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操作等。他们完成论文的动机完全是“我要做”而不是老师、家长“要我做”,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孩子们在主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选择中形成个性,在主动选择中产生创新成果。正如金牛六(4)班(年)陈姝羽在谈参加“小博士”评选的感受时说,“我的小博士论文《家庭阳台种菜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全票通过,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在完成论文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采访、调查、种菜、反复修改论文,我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项目开始前的采访提高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亲手种植蔬菜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论文反复修改的过程,提高了我搜集整理资料和写作的能力;答辩提高了我临场应变的能力。
我相信,今天的“小博士”终有一天会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博士。“
二、“现代书香之家”评选(参考云南师大附小少先队开展“现代书香之家”活动纪实(上、下)谢静 彭晓红)
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思路,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让校园处处弥漫着书香气息,让生命充满了阅读的喜悦,构建了师生的精神家园,彰显了校园阅读文化的魅力,形成了具有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书香之家”被《辞源》解释为“古人以芸香草藏书辟蠢,故有书香之称。后用于读书风气的美誉或指读书的家风。”在“书香之家”前面冠以“现代”二字,体现了读书活动的时代气息。现代社会,信息传媒的功能日益强大,知识更新一日千里,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自主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需要。云南师大附小少先队开展的“现代书香之家”活动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现代书香之家”评选(参考云南师大附小少先队开展“现代书香之家”活动纪实(上、下)谢静 彭晓红)
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思路,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让校园处处弥漫着书香气息,让生命充满了阅读的喜悦,构建了师生的精神家园,彰显了校园阅读文化的魅力,形成了具有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例如(2004年)四(6)中队的“雏鹰假日小队”成立了“雏鹰书香会”。队员们开展了“洗书架”活动,提倡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摒弃盲目而
随意的读书行为,把“地摊文学”、“快餐文化”等从书架上撤掉。“洗书架”活动共分四个步聚:首先,开展“我心中的好书”活动,让队员们通过讨论,分辨出什么书适合自己读,什么书应该清理出书架;其次,列出必读书目;再次,组织宣传队,向家长进行宣传动员,再根据清单清理图书;最后,参观评比,评选最好的小书架。各中队的文化建设,也重在营造教室的书香氛围,阅读兴趣是发自队员内心的需求,队员们用喜闻乐见的读书方式,展示、交流读书成果,施展自己的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各中队每周还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和一次“十分钟读书会”,具体做法如下:
讲。讲故事是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的好方法。他们在讲故事中开动脑筋,奇思妙想,打开了丰富的想象之门。
演。表演是队员们最喜爱的一种形式。各中队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童话表演、相声、成语接龙、猜谜、找雷等活动,以演促读。队员们利用一些简单 的道具,重现书中的故事情节,过了一把导演瘾、演员瘾。
画。队员们都喜欢连环画。三(4)中队为了加深队员们对书的内容的理解,开展了“连环画,我会编”活动,鼓励队员们把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用连 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配上文字说明。画书、编书不仅增强了队员们阅读的兴趣,还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做。科技类图书中有许多小实验、小制作需要队员们亲手制作,掀起了读书热潮和爱科学的高潮。
赛。比赛能激发队员们的读书热情。“阅读之星知识竞赛”、“故事大王演讲会”等活动,总是那样的激动人心,引人人胜。队员们在展示和交流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胜利的骄傲。
“现代书香之家”评选把被动的、不情愿的,甚至应付差事的读书行为,变为主动的、自觉的、快乐的读书行为,促进了孩子的自主发展,也使他们真正分享到学习的乐趣。
三、经典诵读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师大附小为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了“经典文诵读”活动,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举办经典诵读评比、讲经典故事比赛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独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教学楼和教室墙壁上的中华传统格言传播着经典文化,时常吸引着家长、师生驻足诵读。在不需要家长的辅导不增加学生的任何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由小学一年级起,到三年级时,学生不仅背熟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本,还熟练地背诵了《大学》、《中庸》以及前半部《论语》和大量的古典诗词、成语、格言、对联等等。到小学毕业时,要背熟整本《论语》、《老子》和精选的《孟子》读本,为学生奠定一辈子的国学基础。这套方法,更为学生所喜爱,把背诵枯燥的古文当作有趣的乐趣。
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也是为了让融汇在古诗文经典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正如学生所言:“经典伴随着我们,经典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四、班级文化评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直以来,学校坚持“特色立班、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注重创设优雅的育人氛围,重视班级文化亮点的打造。在浓郁的班级文化熏陶下,在鲜明的班级特色感召下,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养成,班级有合力,人心得凝聚,特色文化正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丰富的班级文化展演都围绕着养成良好习惯益终生,学习中华美德好好做个人的主题。同学们用诗歌、童谣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决心。
而构建班级特色文化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上,树立、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各个班级的学生能等根据班级的特点选择主题来体现班级特色,比如有自己设计、制作班级誓词、班级口号、班歌,设置作品展示园地、班级特色活动等,在这种班级文化的影响下,“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会变成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生活习惯,孩子们的一些个人缺点,也能够在整体的班级精神中得到改正。
五、大课间民族韵律操
在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期间,附小将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六个民族的舞蹈与广播体操有机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由附小自己创意,音乐、韵结合的六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这套操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们听着民族音乐,唱着民族歌,跳起民族舞,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让孩子们感受体验家乡的民族文化,表现舞蹈之美,阳刚之气。每一名学生,入学前都要接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的培训。
六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既体现了该民族舞蹈的主要特点,又展现了现代少儿风采,深受学生喜爱。当学生身穿现代民族服装,听着极具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载歌载舞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树立起了正确的民族观,养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生每天积极主动的参与,六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篇:秦皇岛市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互动途径研究
秦皇岛市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互动途径研究
摘 要: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品牌化建设的重要过程,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的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息息相关,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关系在理论界已达成了一致。本文则以秦皇岛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秦皇岛市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互动发展的现状,提出更全面、更广阔的互动途径,以促进秦皇岛市城市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 互动发展途径
Interactive way research of Qinhuangdao City Colleg Campus Cultrue and city culture development
Yu kun(Qinghuangdao College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Developing urb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that can drive modernization and bran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imultaneousl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ain bases that spread knowledge, train talents and encourage scientific innovation.The campus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rban culture.Even they are interacted and mutually confined with each other, which has been reached agreement in the theoretical world.In this pape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of qinhuangdao have been regarded as research objects to present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expansive interactive wa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benig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ir inherent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ve situation.Key words:
city culture;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eractive development way.一、城市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是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城市现代化、品牌化建设的重要过程。在一个城市中,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都是城市的构成元素,城市文化则表现在城市元素所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所以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城市亚文化成分相互融合的综合体,城市亚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丰富着城市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作为城市的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建筑、硬件设施、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又包括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文化。
大学作为城市的构成元素,从建立之初,就和城市水乳交融,有着血肉与共的密切联系。高校的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也必然是息息相关,两者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的关系。
校园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始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是造就文化大师的摇篮,通过传授人类文明,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引领城市文化 的发展。校园文化传承城市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是不断对城市文化进行吸收、整合和内化的结果,是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积淀。校园文化传播城市文化,高校作为育人机构,桃李满天下,高校人才的流动,通过知识、行为、思想对城市文化进行着传播。同样,高校的发展需要城市各个方面的配套和支撑,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大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品位。特色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石,大学只有高举地方城市文化的旗帜,融入了城市的历史遗风、人文风貌,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秦皇岛城市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互动现状
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秦皇岛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秦皇岛应建设有特色、高品位和生态型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及“旅游立市”的发展目标。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提出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作为民魂来塑造、作为精神来培育的发展理念。自《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实施以来,秦皇岛城市文化的发展日益丰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秦皇岛与其它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不仅在经济上还有差距,在城市文化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秦皇岛文化产业的现状反映了其在科技人才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秦皇岛还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的魅力。
秦皇岛现已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3所大学,目前在校学生(包括博士、硕士生)约13.45万人,约占秦皇岛城市人口的六分之一,这一比例位于全国前列。目前,秦皇岛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参加政府主导下的活动为主,互动的途径有限,还没有真正形成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间的互动体系,校园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秦皇岛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途径探析
1、政府与高校的行政互动。秦皇岛市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其创造条件。首先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高校的配合下构建“大学城”是互动的前提,秦皇岛的十三所高校中有九所高校集中建于主城区主干道两侧,在城市中心构成了学府街,在围墙之内各大学各具特色,但却相对独立,各校园周边的商业、建筑、居民区和休闲娱乐没有形式规范和整体的规划,没有形成大学城和学府路的氛围。所以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作用,建立以大学为主,发展一种集教育、科研、服务、商业、生产、居住、休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大学城,才能在城市中形成大学的浓厚的文化气场,为城市文化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高校也要积极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艺术雕塑等去传承和创新城市文化,增强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
2、人才、科研、技术的互动。城市文化与高校文化的互动要紧紧抓住人才、科研和技 术的互动。人是文化的主体,只有有了文化的人,才有城市的文化和文化的城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服务于城市文化,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开设和地方本土文化相同的地域文化学科,秦皇岛的历史文化厚重,旅游文化、长城文化、地质文化等都可以为高校的学科建设的方向。高校应该使更多的科研攻关成果在城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样高校的人才培养才具有针对性,科研与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3、创建资源共享平台。高等学校有着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活动场地、体育设施、师资、图书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都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 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潜力。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物质资源优势, 也是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潜在资源。
4、搭建活动平台。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城市文化建设,举办大型活动、打造品牌活动,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活动也是互动的有效平台,2011年秦皇岛创办了元宵节民俗庙会、“城乡文艺互动互访”彩色周末、港城大讲堂、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要使高校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就积极组织高校人才建设城市文化、宣传城市文化、服务城市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扶老助残、环境保护、义务献血、导游词大赛等活动,把昌黎地秧歌、民歌和抚宁剪纸核雕、抚宁吹歌四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民间文化引入校园,以发挥校园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功能。
5、亚文化间的互助共赢。社区文化是城市建设的新生事物,社区中各类设施和场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社区活动以老年群体为主,企业文化发展中则缺少人才、缺少活力,校园文化则处在理论层面,缺少实践。如果能形成校园、企业、社区等亚文化的互助互补,例如校园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法律宣传、公民文明道德宣讲,企业为校园提供实训、实践和就业指导,服务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生社团与社会团体融为一体,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校中的专家学者、学生走入社会与企业,让企业中的精英走入校园,将会达到互助共赢,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应建华.杭州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2]秦克铸.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 [3]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
第三篇: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对杜朗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感悟与思考
近段时间,全国各学校都在提倡学习《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同时这阵改革的春风也毫不例外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在我们学校校园里也掀起了一阵学习“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的热潮。在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杜朗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和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大胆改革与创新,现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新做法:
1、教室结构布局的创新
传统的教室布局前面是讲台,后面是纵横排列的课桌。而杜郎口中学的任何一口教室里都是没有讲台的,前面摆放的是一张多媒体操作台,里面放有一台电脑和视频展示台;学生课桌排成六个小方阵,每个方阵由6至8张单人课桌面对面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生不是面向前方而是互相对坐。教室的四周,三面是黑板,唯有向阳的南面留有窗户。走廊里,贴近教室的墙面,也是黑板,另一面墙上,挂着学生所写出的对学习、课堂教学及人生感悟的标语。
2、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杜朗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与其它学校(传统模式)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有这样一节初三的物理课,是三大模块中的展示课。内容是《机械与功》。展示课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对预习课中的知识点进行简要的回顾(大约3分钟时间);第二阶段,对上一节课后发下去的学案进行点评。首先,由学生上黑板写出学案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题目的题号,接着,教师根据题目数量分配至六个学习小组(这节课共11个题),然后,分学习小组讨论、解答,板演到黑板上(教室三面黑板分成六块,每组一块。时间大约20分钟),其间学生争论、合作、探究,直至得出结论,教师则巡视各个小组予以点拨、指导;第三阶段,先由第一小组演算的同学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有疑问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主讲同学能够解答的予以解答,解答不了的同小组可以帮助解答,同小组的解答不了,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解答,最后,由教师点评、拓展、提升,依次第二题,第三题,„„。其间,班内全部同学围拢到讲解学生周围,或坐或站,或听或记,怎样有利于学习就怎么做(时间大约20分钟);第四阶段,学生讲解完毕,教师对这节课进行简要总结,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和课后反思(内容要写在学案上)。一节课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35分钟以上。
二、感悟和思考:
1、归还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教室里没有讲台,学生桌凳也不再按传统的纵横排列,学生以学习小组对面而坐,教室三面是黑板,上课时主要是学生讲,学生听,学生问,学生答,或站或坐,或静或动,这一切不是“做作”,不是“作秀”,而是为了适应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这些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取而代之的,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人,由小组合作研讨、探究到演算、讲解、答疑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儿的课堂没有课前的“预设”,相反,更多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动态生成,正如杜郎口中学校园标语所写:“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则充当导演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起到指导、引领、提升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三者在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相信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崔其升校长在《杜郎口动态》(第二期)的卷首语中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一核心理念,那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无论是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的巩固反馈,还是学校管理中环境卫生、就餐就寝的习惯养成教育,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些教育思想。特别是学校推出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时间。
今天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没有了教改前 “不爱学、学不懂” 的厌学情绪,相反,个个积极参与,人人主动学习。最能反映问题的是中考成绩。通过对杜朗口中学当日的值班校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1997年以前,杜朗口中学在全县23所初中中连续10年排名在后3名,考上高中的人数一直为个位数,而且主要靠复读生。而从1998年,崔其升校长开始实施改革以来,学校中考成绩一路攀升,近三年来,学校的中考成绩保持在全县前3名,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中考成绩,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才会得到领导的支持,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可见,这一切是对“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最好诠释。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互帮互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体会到了理解、宽容和谦让的意义,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是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对问题的分析、论证、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培养了思维能力,还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这是科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朗诵,可以吟唱,可以舞蹈,也是培养情感,陶冶情操,这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上课不再受约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信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在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现实。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发展自我,这是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最成功的经验。
3、成就教师,让课改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学校拥有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虽然在改革之初,有一批教师对学校的教改持怀疑态度,但在学校刚性制度的强力推动下,这些教师及时更新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现在,在杜郎口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观念极其一致,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杜郎口动态》第二期第三页),不惜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无怨无悔,做好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过关课、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人人参与,每天自我反思,真正是闻过则喜,组内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到目前为止,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能面向全国各地教师执教公开课,熟练讲解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有一批教师成为课改专家,经常飞赴全国各地执教示范课、讲学、作报告等等。可以说,课改成为杜郎口中学教师发展的平台,成就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师!
4、成功校长,应将发展学校当作自己的天职
教育专家朱永新在《我的理想教育》一书中说:我心中的理想校长,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是一个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敢于落实的校长。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就是这样的一位校长。
改革之初,崔校长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一学期听课近千节。通过听课,与教师交流、沟通思想,崔校长发现教学质量低下的症结所在: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一统天下,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罐装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激不起学习兴趣;有一半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厌学,进而辍学。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崔校长带领一班人马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首先,让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由于师生及学生家长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导致教学改革进展缓慢,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为了让改革顺利进行,崔校长带领班子成员与教师交流、沟通,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营造氛围,给师生“洗脑子”。如一进校门就能看到这样的标语:“教学过程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见解。教学方法要变生硬灌输为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教学形式变共性教育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室里“我的课堂我作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精彩” 的标语赫然醒目;走廊里悬挂着几百幅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感言,“教改后的课堂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勇敢是成功的关键”(初二2班 安晓)“我的心情随课堂的生动而快乐,我的收获随课堂的细节而硕大,我的视野随教改的存在而开阔”(初三8班 冯海霞)等等,正是这些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得杜郎口中学的师生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为学校顺利进行教学改革作了良好的铺垫。
其次,科学制定措施,强力推行。杜郎口中学在更新师生观念的同时,制定了若干措施和规定,如学校明确提出“10+35”的课堂模式,即45分钟的一堂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标准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一看课堂气氛,二看课堂形式,三看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次等等。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才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经过几年的探索,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逐渐明晰。这期间,崔校长历经了多少困苦和挫折,但他凭着对家乡孩子的满腔热爱和对教育改革的执着追求,顶住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衣带渐宽终不悔”,将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当作自己的天职,最后,终于赢来了杜郎口中学教改成功的辉煌今天。
第四篇: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研究
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研究 马勇/陈静
【专题名称】旅游管理
【专 题 号】F9
【复印期号】2004年04期
【作者简介】马勇(1958-),男,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口 570228
陈静(1980-),女,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口 570228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10年来,会展业作为在我国新兴的朝阳产业,以年均20-30%的速度超常增长。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力。而其与酒店业的互动发展更值得人们关注和研究。
一、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关系
(一)会展与酒店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首先,客源方面。会展具有人流量大的特征,这为当地酒店业提供丰富的客源基础。随着会展业水平的不断向前和提升,参加会议和展览的人数正不断增加。从而为酒店提供了丰富的客源。例如国内著名的广州交易会就曾云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10多万人。这为酒店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收益方面。据专家预算,展览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带动系数为1比5,间接带动系数达到1比9。会展期间参展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举办地的住宿、餐饮、娱乐等都为酒店带来收益。例如1999《财富论坛》在上海召开期间,就使当地酒店增收至百万美元。同时,酒店在为会展人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会展产生间接效应提供支撑;最后,质量方面,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会展对酒店业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酒店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硬性及软性环境建设以满足会展需求;另一方面酒店业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质量适应会展的新形势。两者在相互协调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二)会展与酒店间的规模效应关系
首先是会展商务圈规模构建。会展商务圈是从事会展和展览业的城市经济区域带。宏观上讲,它是N个城市进行会展活动的联盟;微观上讲,它是某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适宜会展发展的特定活动区域。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酒店为会展发展提供驱动力;其次是服务规模体系的形成。在会展的驱动下,目的地酒店业竞争日趋激烈,新的统一行业标准建立,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优质的服务规模体系逐步形成。
(三)会展与酒店间的资源交流关系
首先,是信息的交流。会展中大量信息流的集聚为酒店业带去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国际化信息的引入促使酒店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并与世界先进水平与标准接轨;其次,是文化的交流。酒店是一地与外界进行信息文化交流的场所,在展会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刺激了当地文化与外界的碰撞。从而对会展发展理念有新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四)会展与酒店间的环境互造关系
酒店为会展营造较佳的外部环境。酒店良好的环境为会展相关人员提供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系列行为。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更好地服务
于会展,为会展顺利进行提供人员保障。此外,区域内各酒店为取得市场份额,必定形成你追我赶的局势,这种市场竞争机制更有利于提高酒店业水平,从而提升当地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会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会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酒店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为酒店发展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和协作环境。
二、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支撑体系
(一)市场支撑体系
市场是任何经济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作为第三产业的会展和酒店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要想实施相关经济行为更是离不开市场支撑体系。因此,会展与酒店业在互动发展中要获得双赢必须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首先酒店特色旅游产品的推出应以会展市场需求为中心。会展客人具有停留时间短、消费高、地域性强等特点,他们对酒店服务水平、硬件设施等具有较高求,因此在发掘会展新产品时应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并不断提高酒店服务水平;其次,会展旅游产品定价注重消费者需求。会展客人一般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强的消费能力,其更注重酒店自身的服务水平,因此定价应根据市场需求更注重服务等软性因素方面;再次,分销渠道的确定。分销渠道的确定是酒店扩大产品销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与专业的展览公司直接联系还是与相关行业协会联系,必须因时因地而宜,合理确定;最后,促销方式的选择。为更好沟通会展客人与酒店,完成经济目标的实现,应合理选择促销方式。适当的促销方式能缩减酒店开支,缩短会展与酒店间距离、并减少双方时间成本,为双方带来益处。
(二)组织支撑体系
它是成功实现会展与酒店共同发展的人员和机构保障。包括三方面的涵义:首先是会展活动主体。它包括参展商、观展人员、相关管理者、工作人员、媒体及其他人员。而实际上在这类群体中能成为酒店的潜在客源的是参展商、观展人员。在入住酒店前,其决策依赖于外界信息基础。入住后,酒店服务水平等实际指标是他们继续选择该酒店的决定因素。因此会展客人对酒店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是实现会展与酒店互动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次是会展旅游中介组织。它包括会层展览公司、旅游商务网站及与会展相关的行业协会。它们是联系会展客人与酒店的中间枢纽。会展与酒店间要实现共同发展首先建立在两者相关联基础上,而这依赖于旅游中介组织的调节、沟通、组织、协调等;最后是酒店从业人员。酒店业作为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会展客人的评价和再次决策。高素质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将有利于提升会展客人的忠诚度,从而实现会展与酒店业长期互动发展。
(三)基础支撑体系
它是会展与酒店业实现双赢的基础支撑,包括硬性支撑体系及软性支撑体系。硬性支撑体系是指确保会展顺利进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及专业设施、酒店硬件服务设施等。软性支撑体系是指保障两者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会展相关法律法规状况、信息网络通畅程度、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硬软性支撑体系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这两大基础支撑体系处理不当必会影响会展与酒店业双方发展。事实证明,政府组织、监督行为不当不仅影响会展的顺利进行,而且阻碍酒店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加强基础支撑因素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媒介支撑体系
它是会展与酒店业实现互动发展的信息保障。具体包括4个层面:首先是广告传媒。它是会展与酒店双方了解的第一步。会展通过报刊、电视、杂志等新闻媒介发布展会信息,而酒店根据所获取信息适当组合旅游产品以满足会展的商务
需求,两者实现初步互动;其次是会展中介组织。目前在我国较多的是展览中介公司及其他相关中介组织,它们是组织、协调会展与酒店等其他行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机构;再次是会展行业协会。它们是保证会展与国际化水平接轨的重要组织,其提供的行业标准及行为准则为会展不断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酒店业的创新经营发展提供新的理念与要求。
三、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模式
(一)一体化发展模式
会展与酒店业的一体化互动发展主要通过活动主体、消费单元、协调机构表现出来。即会展活动主体在协调机构发挥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不同消费单元最终实现会展与酒店业一体化发展。它是结合我国会展旅游现阶段实际现状及酒店业自身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模式。详细模式见下图1:
图1 会展与酒店一体化发展模式图
上述模式图显示会展与酒店一体化发展过程。会展活动主体如参展商、观展人员、管理者、媒体相关人员等都可能成为酒店主要客源。他们因为会展这一目的而聚集在某地,并在酒店运用广告、新闻、互联网等媒介沟通的营销推广下成为酒店主要客源,进而在酒店完成住宿、餐饮、娱乐等消费单元,为酒店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在酒店协助下完成购物、游览等相关旅游行为,从而推动酒店与会展客人关系向前发展。而另一方面,酒店提供优质服务必然在客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回头客的增加。同时,众多酒店良好服务所形成的规模优势也会极大地提高会展承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会展的持续化进行。为当地营造更广阔的外部发展环境。实际上,一体化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支持,它们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必将推进会展与酒店的新型化进程。
(二)单体化发展模式
它是传统的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模式,两者间互动性并不强。即会展与酒店业基本上各自发展,关联性极弱。会展活动主体在参加展会过程中,自行决定和安排住宿、餐饮、娱乐等项目,缺乏会展行业协会、法律法规等中介的组织与协调,缺乏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介的沟通和参与。会展组织者在展会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及信息查询,行为带有一定盲目性,在展会中也没有及时与中介、媒介机构进行沟通,从而增加展会成本,在人力、财力、时间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另一方面,酒店也缺乏一定自我协调机制,不主动与会展组织者联系、不注重信息搜集、不开展一定程度的营销推广,这必定会错失巨大商机,与会展潜在客源之间的断层必会导致酒店经济效益的降低。此外,从长远眼光来看,这种单体化发展模式也不利于地区知名度的提升,极大地阻碍了该地会展业发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模式将逐渐被淘汰。
(三)国际化发展模式
加入WTO后,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会展业和酒店业更是如此。随着中国迈入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更多除会展及酒店业之外的其他第三产业将融入两者,实现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国际化发展模式呈现特点是首先主题选择的品牌化。会展业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主题会展品牌同时酒店业推出品牌化的营销主题,两者充分合作。另一方面,会展在与酒店互动发展中应充分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产业如通讯、邮电等协作,推进主题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其次是技术运用的现代化。主要表现
在信息沟通网络化的运用、酒店预订系统的完善、会展设施的国际化等;最后是组织运作的规模化,主要表现在中介组织沟通规模化、会展与酒店业沟通规模化。同样,规模化、集团化的酒店也更趋向于与大的会展组织者联系,从而形成组织运作的规模化局面。
四、我国实现会展与酒店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行业管理体制
目前,国内会展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这与完善的酒店行业管理体制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实现两者互动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会展行业管理体制以实现如下功能:首先是组织协调功能。充分利用行业自律机制组织协调会展在与酒店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充分发挥行业机构在此方面的作用,以保障两者共同发展;其次是内外联系功能。对内加强会展业各机构组织间合作与沟通,对外加强与酒店业等其他行业的联系,以及与国外相关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再次是法规示范功能。在会展与酒店等其他行业合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行业协会应提前预见,并制定相关的行业性法规,发挥示范作用,指导实际运作;最后是道路指示功能。在与外界进行交流过程中,行业协会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为会展自身及与其他行业发展指明新的国际化道路,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二)开发新型酒店会展旅游产品
市场营销原理中不同的顾客会有不同的需求。而旅游产品的开发围绕的核心则是如何最恰当地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酒店在开发创新型的会展旅游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首先,适应性原则。会展旅游具有专业性强、客户消费层次高、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等特点。因此酒店推出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在满足整体同质化需求的基准下,针对会展客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如会展VIP客人的高服务要求,据此酒店应派专业水平高的优秀员工来为其服务;其次,创新性原则。创新产品是保证酒店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会展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由于信息流、人流量庞大,因此对为之提供相应服务的酒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为形成自身特色,动力来源于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满足会展客人基本需求基础上推出外延性强、高层次的酒店产品,并在配套服务上以最优服务满足他们。
(三)扩展网络信息化保障体系
网络信息保障体系是联结会展活动主体与酒店的各种会展中介、酒店中介、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行业协会资料等各种信息资源群形成的体系。它是保障会展与酒店互动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首先,信息展示功能。会展、酒店可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媒介或加入会展、酒店相关行业协会来展示企业信息,使会展、酒店双方获得初步认知。其次,信息沟通功能。在双方初步了解获取一定信息后,为寻求合作,双方通过网上预订系统、电话、传真等现代通讯手段来进行信息交流。而随着会展、酒店业国际化趋势的到来,必须扩展网络信息化保障体系以增强主体合作机会。
(四)健全系统的服务保障体系
系统化服务保障体系是为保证会展与酒店共同发展的完整化、标准化服务及为服务提供支持的基础设施等构成体系。它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酒店产品售前服务。主要表现为营销的推广,将企业服务形象宣传到会展潜在客源地,并形成相应的形象定位,为会展与酒店互动发展提供基础;其次是售后服务体系。酒店与曾下榻过的会展客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联系,加强顾客关系管理,通过调查
不断改进现有酒店会展产品以更好满足顾客;最后是基础设施保障。会议召开对酒店在通信设备、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酒店根据不断变化的会展市场,完善和改进酒店基础设施,寻求商务会展旅游与酒店最佳结合点。
(五)充分整合区域内相关资源
资源组合表现在内部资源组合:即会展、酒店各内部在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中需要优势资源。外部资源组合指包括行业间资源组合,即会展、酒店业、通讯、电信、娱乐、交通等各行业间合作;地区资源组合,即展览、酒店与地区旅游景点等其他旅游相关资源整合起来;信息资源组合,即人才信息、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状况等资源组合起来。在对上述资源进行整合后将其与会展、酒店业发展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最终实现两者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勇.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1).[2] 马勇,王春雷主编.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杨亮.会展旅游业的状况及策略初探[J].山东经济,2002,9(5).[4] 邹统纤,吴正平.现代饭店经营管理思想与竞争战略
[M].广州:广东出版社,1998.[5] 戴学峰.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济信
息,2003,(1).[6] 肖华.会展业,区域经济的“助推器”[J].经济日
报,2000-11-01.[7] 匡林.会展旅游与世界接轨.中国距离还有多远[N].中国旅游报,2001-2-26(C1).[8] 王保伦.我国旅游酒店组织结构再造研究[J].旅游
学刊,2001,(6).^
第五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与对策
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现状与发展
一.[背景]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比上一年提高4个百分点。
如果说自主品牌汽车在崛起早期还是“低档低价”的代名词,那么现在不少自主品牌汽车已大步跨越了这道门槛,在一些领域具备了可与国际知名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长城汽车在2007年就开始建设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中首个碰撞实验室,可以做到全系车型在生产过程中、出厂前在这里进行实景安全模拟碰撞试验,并根据碰撞后产生的真实数据对各款车型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调校,保证出厂产品达到最好的安全状态,此举充分显示了国内自主品牌在汽车研发制造方面的进步与实力。而在去年12月,美国福特公司宣布向吉利公司出售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如果回到10年前,中国自主品牌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几乎不可想象,这也表明“中国制造”正在获得越来越强的信心。
与此同时,自主汽车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去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国产汽车产销继续较快增长。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2.10万辆和287.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和84%。、但巨大的市场蛋糕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汽车必然有切分的资格。在自信之外,自主汽车品牌必须自强,这意味着从技术实力到服务到创新,必须始终进步。实际上,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在核心发动机技术、整车工艺、汽车金融服务以及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投入的研发方面,仍与世界一流车企存在不小差距。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秦玉学指出,丰田此次危机也给中国汽车企业敲响警钟,有些国内汽车企业每年推出的新车型之多甚至超过很多国际大企业。因此,在自信之外,自主品牌汽车必须脚踏实地,立足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加大了在中国的投入。例如,福特汽车2009年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及工程中心,提出了福特汽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战略,而众多跨国零部件企业如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等正不断加大在华扩张步伐,这也意味着仍处在“青少年期”的自主品牌汽车将面临激烈竞争。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进口税率逐年下降,配额取消,开放金融市场
一度,汽车进口的高关税成为中国入世的一大阻力,屡受诟病。中国入世之前,由于整车进口关税高昂,进口车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贵3~4倍,国产车也紧跟着进口车定高价,从中狠狠赚了一把。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车的价格也随之降低。此外,国外的汽车巨头也带着大量的车型纷纷涌入中国。由于价格下降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汽车产业从“暴利”时代快速进入了“微利”时代。
进口关税的降低,是导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关税保护伞的逐渐消失,中国汽车工业积极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开发等能力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车型走下生产线。在产能的增长和竞争的驱动下,国内整车价格才走下高位。这期间,跨国汽车公司开始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增资扩产,全面布局,新车导入的速度明显加快。此外,以奇瑞、吉利和华晨为代表的一批自主汽车品牌也快速发展起来。
为了履行对WTO的承诺,中国全面开放了汽车金融市场。与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自主品牌的总量和比例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由5年前的不足5%提高到近30%,并开始由低端向中高端市场发展。奇瑞、吉利等民族品牌甚至转战海外,民族品牌出口渐成规模,成为汽车出口的一支生力军。
三、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
自主品牌轿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上地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正加大零部件本地采购以
及本地研发的比例,通过提高国产化率来降低成本。虽然自主发展模式比合资企业更节省投资和开发成本,但从长远看,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自主品牌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寻找新的竞争优势。那么,自主品牌的优势何在?相关专家认为:与合资企业管理权分割、高管层各为其主、决策流程冗长,以及中外双方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内耗相比,自主品牌的真正优势在于对市场敏锐的反应、高效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主品牌的现状。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涌现出一大批汽车自主品牌,但称得上驰名品牌的并不多,大多是汽车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知名度也不高的经济型轿车,如吉利、奇瑞、哈飞等。可见,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正处在被“边缘化”的现境之中。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及关税的逐步降低,这些自主品牌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会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长期被外国品牌主宰,而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所以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产品牌效应,已有的少数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如“红旗”、“解放”和“东风”,与国际一流品牌也有相当的差距。
2.制约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导致消费者群体形成了对洋品牌的心理崇拜,购买轿车时,更多的倾向国外品牌,长期这样导致了消费者有一种畸形的品牌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在对待国内自主品牌的态度上,基本上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不抱有信心,甚至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在车身上看到中国字,这就造成了在市场上原本是自主品牌车也挂个外国名的原因之一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撑门面,追求高格调、上档次,限制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小排量经济车的政策法规等,这些现象严重的限制了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
我国汽车刚刚进入由产品竞争转入品牌竞争时代,多数的企业存在品牌意识的模糊,品牌定位的不清楚。比如一些人性化的要素并不是很清楚,这就慢慢陷入一个同质的误区,进而也就失去了所谓的品牌独特。更有一些企业,除了品牌商标之外,没有品牌的定位、消费者的划分、识别系统等,仅
仅只是一个商标。、另外,有一些汽车企业在如何塑造品牌的问题上也进入了误区,在他们看来品牌的重点是在产品的推广上,所以他们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媒体炒作和提高知名程度。
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使用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中国企业不二的选择,面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重障碍,中国企业应采取多种品牌策略进攻世界市场。
五、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对策分析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样,我国的汽车工业就有了一个发展的保障,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
1.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幼稚的中国汽车产业显然难以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导自主品牌消费,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2007年9月18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报告的举行代表了我国政府已从行动上开始关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品牌中国为首的参与企业高举自主品牌的大旗,唤醒了业界和国人“自主品牌”的意识,旨在推广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让更多的自主汽车厂商与消费者建立互动,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全面崛起。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提出明确的思路,引导社会各界努力参与到自主品牌的培育中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通过多个汽车自主品牌的集中实力展示,让大众领略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风采,并联合了百余家全国及地方主流媒体联合报道,从而扩大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影响,提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促进消费者了解和使用自主品牌。因此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为中国汽车工业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企业应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
巨大的杠杆,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我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发展必须要求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①企业要稳固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一些自主品牌,如红旗、东风、解放等,是中国汽车工业十年发展的结晶,也是企业核心资产的组成,对于这些品牌,我们应该是倍加的珍惜和爱护,并不断提高其品牌的内在价值,在战略上有意识地把它们培养成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品牌的不足,一定要在质量、性能及服务上不断地改进提高,不断提升其产品的品牌形象。加强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使品牌变的厚重。此外我们也要加强品牌的文化内涵,根据我国汽车的具体情况,汽车品牌要发展必须要“立足低端、瞄准中端、暂时放弃高端”。第一,先占领低端市场,以优质低价进入,创出自己的品牌,然后再进入高端市场,日本品牌战略研究所专家榛泽明治认为,中国汽车要想发展的好,必须要懂得创新和建立规范的制度,要认识到创造品牌的竞争力,不只是看其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制定好的计划,以“价值品牌”来取胜。第二,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就是通过在核心技术上的消化和吸收上多下工夫从而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创立或拥有自主的品牌。
②深化品牌的合作力度。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的外方品牌由于技术与管理的优势,牢牢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我们可以把跨国汽车集团全球知名品牌的优势和国内现有品牌的本土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双赢的局面。具体来说就是深化品牌合作的力度:第一,对于合资企业的产品来说,我们不仅要有国际知名汽车的品牌标识,也应有我们企业的标识;第二,让合资企业生产我国的民族汽车品牌。如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五菱之光”已是通用在中国的六大品牌之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③抓住发展机遇,加速品牌创新。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发展期和转型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容易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国民族汽车行业和合资汽车行业都应该抓住创新,加速品牌的创新。根据发展阶段决定创新战略,并需要内在激励机制和克服本身的制度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