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
“两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波澜壮阔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而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因此“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域。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县一级,难点也在县一级,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使广大农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运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 的压力。
(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二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而且素质低下。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而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各部
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其本身就是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关键之年。对于县域经济,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全面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国家继续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等,将为县域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带来重大机遇。
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从国内看,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国内经济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回升后,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面临诸多艰难的选择:如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汇率调整政策等等,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如工业生产增幅回落较大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将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等因素制约了外经外贸较快增长;国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企业和项目融资难度明显增大、资本短缺的矛盾
突出、投资需求拉动作用有所减弱、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趋紧等等。县域经济在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差,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自主发展能力不够强、产业集群效益不明显、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粗放等等。
三、“两型社会”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不少县域经济依然是单一的以资源及资源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两型化道路,必须立足农村农业,以农业为重点,以工业为突破口,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
(一)发展循环型农业。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首先,要完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在我国各地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
业产业循环模式。在种—养—种的基础上,还派生出猪—沼—菜、猪—沼—果、猪—鱼—菜等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其次,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结合特色农业的基地化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庭院生态农业开发、退耕还林植被营造、旅游生态农业开发、农村能源综合开发等项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从农业科技园、园木花卉区等特色农业项目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对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高新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运动的持久性,拉长农业生态链,例如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禽畜粪便资源化率;通过秸秆制气、秸秆发电,提高秸秆利用率。最后,必须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以及地膜回收不力和用水浪费所造成的乡镇河道污染加重问题。
(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县域建设生态工业园,主要是将已有工业园区改造成为生态工业园,将分散的工业集中入园,相互利用副产品,通过这种合作,形成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物质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使资源使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
(三)发展服务业循环经济。县域经济往往有旅游资源,可以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一是要注重旅游业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二是要求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链接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和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一致;三是延长旅游业生态产业链,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四)发展社区循环经济。一是县城和小城镇要发展绿
色社区,利用太阳能、广泛使用节能建材,节约能源,垃圾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二是农村家庭可以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蔬菜、水果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林下种蘑菇、沼气利用多种形式的结合;三是发展静脉产业,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回收系统,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四是倡导绿色消费。
第二篇: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两型社会视角下洞庭湖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
——以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为例
摘要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背景,结合大通湖地区河坝镇三财垸村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并对社区建设模式、规划措施与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对洞庭湖区两型村庄社区的规划探讨。
关键词两型社会;新农村社区;规划
引言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应该将两型社会应用于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规划措施与技术在农村加以应用,建设以两型为目标的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村并加以普及。另外,狭义而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社区可以降低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契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两型社会设计理念应用于农村建设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体现。本文将从两型社会的含义入手,通过对其的解读和新农村社区的理解结合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两型社区示范点规划设计为例,提出笔者对洞庭湖地区的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农村社区的思考。
1、两型社会相关解读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研究区概况
三财垸村位于河坝镇镇区西部,与镇区相邻。距镇区中心2公里。规划区地势平坦,属于典型洞庭湖区自然风貌的平原湖区。省道S202为其过境公路,远期有高速公路通过,出入口位于三财垸村附近,由此三财垸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河坝镇的西大门必会迎来发展契机。
近年来,满村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机械化农业,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柱。
2015年全村总人口1300人,总户数315户。全村分为三个村民小组,一组335人,二组448人,三组517人。劳动力人口689人,其中农业人口680,商业人口6人,运输业人口3人,外出打工人口120人。村内村民住宅多为近年来新修缮住宅风貌统一,环境良好。
全村耕地3154亩,林地218亩。全村2012年征收了300亩耕地作为工业用地。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全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吊瓜子,藕等,养殖物主要有鱼,还有养殖大户养殖的鹅,年收入达16万。村内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为远期二三产业的开发提供支柱。
3、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社区规划原则
3.1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各种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充分节约和高效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类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消耗。规划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应倡导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环境优雅、文化内涵丰富、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居住空间。3.2生态原则
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原则,重视村域、镇域、县域乃至区域的生态平衡,避免大拆大建造成环境破坏,尽量实现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规划要贯穿生态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在住宅、厂房建筑和设施规划中应用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3 整体性原则
必须将新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系统,强调其建设发展的整体性。整体发展模式是实现新农村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以整体生态观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广大乡村地域是城市的净化载体,而当前农村资源浪费及农村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以生态为指导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既可以维护自然生态,又使人类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确定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从根本上理解是将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社区的各项措施与技术应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上。4.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根据城乡导向的差异性可把新型农村社区分为:纳入城区型社区、镇区融合型社区、农业服务型社区、旅游服务型社区。
综合对三财垸村的各项分析,将三财垸村划分为镇区融合型社区。
镇区融合型社区指在规划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边缘和内部的新型农村社区。此类社区既要兼顾小城镇建设,又要服务农村。此类社区主要吸纳镇区周边村庄的人口,这部分人口以镇区或县城非农就业为主,也有部分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其生活方式大多处于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渡阶段。
两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纳入镇区的总体规划,与镇区实现设施共享。在空间布局上不能照搬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模式,,具体主要有以下四点内容:
(1)交通组织,社区与外围联系至少有一条道路,过境公路不进入社区。将镇区公交线路引入社区,在社区人口集散处设置公交站点,方便社区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资源节约。在社区道路横断面上采用非机动车道,鼓励居民采用慢行交通
(2)构建“单元—组团—镇区”不同层次的弹性生长模块。根据社区集聚人口的规模和发展时序进行“单元—组团”式的模块式弹性开发,在“单元—组团—镇区”三个不同层次满足不同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应尊重自然本底条件并加以利用。
(3)为农耕习惯和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充分空间。考虑镇区居民耕作意愿和城镇居民田园生活体验需求,在社区外围分片安排少量家庭菜园,作为社区公共资源,可采用租赁的方式,满足有耕作意愿的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可为向往田园生活的城镇居民提供休闲耕作之用。在居住外围安排生产效益好的高效农业区,种植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在社区中安排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易市场,为农机站、防疫站和生产资料销售站等农业生产服务机构预留空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4)安排功能丰富、设施先进的公共服务中心带。安排村名活动中心、游园、养老中心、幼儿园、商业步行街;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相关服务和镇区生活配套职能,特别是为农村金融服务、农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预留空间。
(5)社区外围采用规模经营型的农业带,鼓励区内企业和农民合作,逐渐形成规模经营型农业,采用机械化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镇区融合型社区空间模式示意
公共中心带功能布局示意
4.2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的措施
规划设计层面措施
有时序的开发土地,降低开发成本,保护基本农田,注重城乡统筹以及村民意愿,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建设两型新农村社区有效途径是对建筑选址、分区、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冬夏季风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规划布局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建筑设计层面措施
建筑设计要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运用建筑节能技术,如采用空心砖作为墙体材料,并且充分考虑建筑的日照、采光、通风及能耗问题。建筑设计采用住宅坡屋顶,并使用坡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对于水进行收集利用。社区路灯使用光控技术控制开关和风电太阳能技术。医疗养老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达到防风节能效果,建筑周围的入户路采用软硬结合的透水式铺装,利于微环境水循环。
生态技术层面措施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根据目前新乡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要求,对社区污水,雨水的处理统一由市政管线排往镇区集中处理,部分农田,景观地段采用地埋式净化槽处理后回收利用。对于社区环卫处理采用固定垃圾收集点模式,垃圾收集点可采用生态垃圾池,即可储存垃圾也可处理一些轻质垃圾。为实现资源共享,防止资源的浪费,达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的目的,环卫车辆、垃圾处理场所应与市区、乡镇环卫设施相衔接,由环卫部门统一管理。
绿地生态、雨水和沼气工程技术。在新农村社区实施绿地生态工程技术、雨水收集技术。采用地下储雨池或地上储雨罐的方式收集小区屋面、庭院和地面的雨水,所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或消防用水等,可大大节约自来水用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
将粪便、厨房垃圾等有机物投入池中发酵后产生可燃气体,出料即为肥料。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池、畜禽舍、三格式化粪池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积肥产气同步,养殖种植并举,物流、能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非常适合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应用。在三财垸村社区规划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村民的要求,集中择地规划修建沼气池,主要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结合养殖、种植共同组建沼气池系统。
太阳能技术。基于技术经济成本方面的因素,邓岗新农村建设宜使用两种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栽培棚室。另外,在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方面也可考虑太阳能的利用。
通过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建设措施与技术的应用可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洞庭湖区的乡村社区有初步整体的解读,对其方案的导出有了理论的依据。
5、居住组团与公共中心带平面布局
组团与公共服务带规划示意
总体布局上采用镇区融合型社区空间发展模式。该社区是在各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措施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的新型乡村社区。在整体布局上,将村民聚居区选址在距离原村民聚落附近,有利于社区的公共服务的辐射。采用集中布局的方式设置组团,组团内部根据村民从事的生产活动布置多种住宅形式。组团中心为村民活动中心,景观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在社区中心地段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带,包括多种乡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构建“一带,两组团”的空间结构。在建筑和环境风貌上采用乡村特色的传统风貌。
6、结论
根据对洞庭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河坝镇三财垸村的规划研究,总结得到:
1、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不仅仅是对用地控制和建设规模的管理,也应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南。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程序的审核及社会整体效益的评价。
2、现代化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根据村庄发展和经济社会等情况确定村庄在城乡导向的差异性,从而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建设模式。
4、总结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的措施和技术,并根据村庄建设的具体情况加以应用。参考文献
[1]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卢瑶.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2007 [3]陈振华,侯建辉,刘津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规划师》,2014年第 3 期 第 30 卷
第三篇:关于湖南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精选)
关于湖南两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向志良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以往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造成了局部的生态环境灾难。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存危机的巨大矛盾,我们必须做出清醒的抉择,寻求一种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两型”社会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缓解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最好途径。县域经济,作为联系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全省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两型“县域经济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从全国来看,县域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并不算大。但从湖南省来看,县域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全省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县域GDP占全省GDP的2/3,县域人口平均规模62万人,财政收入平均规模12亿元。农业、矿产资源等均以县域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全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逐步走出传统农业阶段,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据2006年数据统计,年全省纳入县域经济范围的97个县市区完成GDP4966.45亿元,占全省GDP的66.3%,其中GDP过百亿的县市区有6个。县域财政收入267.57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30.3%,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有2个,过3亿元的县市区有24个。2006年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48亿元,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全省县域国企、集企改制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县域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2006年引资额7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80亿元。到2006年末,全省县域共兴办各类工业、农业、科技和物流园区110多个,园区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超过三成以上。全省县域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已达50多个,涉及企业4000多家,年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菜、竹木林纸和烟草等农业五大产业链建设也已形成规模。2006年,全省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5元。纵观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其县域经济的主要类型有如下三种:
1、农业主导型。以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湖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大多数县域都属于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县域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部分县域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对农业经济进行深度开发,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兴办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使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由于湖南省各县域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各有不同,遂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主导发展模式,比如江永县香柚产业发展模式、石门县柑桔产业发展模式、绥宁县林业发展模式、汉寿县中华鳖养殖发展模式等。
2、工业主导型。以县域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乡镇工业要占据县域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长沙县依托长沙城区,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印刷包装和轻纺工业,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浏阳市发展花炮、机械、服装等工业部门,产业外向程度不断提高;宁乡县发展服装、机械、建材等部门,加速建设金洲工业园。
3、服务业主导型。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以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彰显地方特色并发展比较优势。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县域,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进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县域可充分利用特有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努力谋取良好的经济收益。张家界市永定区利用武陵源风景大打旅游牌,2007年接待游客2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亿元之多;凤凰县以古城及南方长城吸引游人;韶山市则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湖南县域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县域来说,还存在着显著差距。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湖南仅有长沙、浏阳2个。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湖南进入的也只有长沙、浏阳、宁乡3个。
2、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湖南县域经济总体格局可概括为东强西弱,东西差距日益突出。2007年,长沙县GDP226.5亿元,古丈县仅5.51亿元;同年长沙县人均GDP24612元,永顺县仅3315元。
3、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就湖南县域经济来看,农业特色相对突出,传统经济所占比重偏大,县域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的多,大多数县域没有形成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缺少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比重偏小。
4、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差。湖南县域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不但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而且现有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创新资金长期匮乏,大部分县域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市场风险承受力也比较弱。
5、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矿产资源大县大多走的是原材料经济发展之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往往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采用资源耗竭型方式进行掠夺式开采,滥挖滥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一证多洞、采富弃贫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发达国家实行经济转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都是完成了工业化,经历了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2004年日本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时,其经济社会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高达34510美元,三次产业之比是1:31:68。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技术水平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2007年全国人均GDP才2004美元,三次产业之比是11.7:48.9:39。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两型”社会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在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二是发展“两型”县域经济面临着较大的扶贫压力;三是要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绿色技术的水平决定了资源节约和环境资源程度和效率。“两型”社会的构建提倡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需要实用性强的污染治理技术、资源回收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作为支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因此,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市场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资源环境市场尚未确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人才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资源和环境市场等,这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极为不利。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环境市场不完善造成的。自然资源定价不合理,环境市场没有建立,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无偿使用。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定价不合理,总体价格水平偏低,难以形成资源节约的成本约束机制,导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我国现阶段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费率为1.18%。而国外与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性质基本相似的权利金费率一般为2-8%。相比之下,我国石油、天然气、黄金等矿种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更低(油气为1%,黄金为2%),远远低于美1虱(12.5%)、澳大利亚(10%)等矿业大国。目前,我国矿产品成本中至少有三方面成本没有包括进去:一是没有包括矿业权取得成本。通过市场方式取得矿业权的矿山企业仅占全部矿山企业的13%。二是没有包括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本。同国外相比,我国在资源开采中,目前没有实行生态修复保证制度,没有强制提取生态修复保证金,矿山企业根本就不为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付费。三是没有包括基本的安全成本。这种情况导致挑肥弃瘦,甚至是破坏式的方式攫取资源。资源开采中浪费非常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更是无人问津。
我国的环境成本也没有全部进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的外部效应难以内部化。一是我国没有实行排污权有偿出让制度,而是通过事后被动征收排污费来体现环境使用成本。二是排污费标准过低,即使企业缴纳排污费,也没有体现真实环境成本。据环保部门综合测算,目前我国排污费的平均征收标准仅相当于治污成本的20%左右,如果算上漏缴、欠缴的排污费,全国征收的排污费远远低于污染治理的相应投人。三是没有实行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从而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最优配置。
因此,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最突出的障碍就是资源环境市场不完善;而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和环境是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最有效的途径。
3、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一整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来保障其实施。我国虽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制订了一些相关法规和制度,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系统性不强,缺少配套法规;二是细则制订不及时,可操作性不强;三是缺乏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四是缺乏环保目标责任制,没有建立环境问责制;五是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不足。
四、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方位地参与,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公众是建设的中坚力量。但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公众,在正确认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个认识提高的问题。首先,有些地方政府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紧迫性认识不够,依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特别是不顾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搞发展速度的攀比,导致忽视甚至纵容严重污染项目开工建设。这种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使得政府缺乏对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的需求与动力,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搞末端治理,而不是投资开发对资源需求少对环境污染小的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政府的依赖,也抵消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其次,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态环境效益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外部效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不会主动考虑生态效益,依然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对于众多工业企业而言,清洁生产还是新兴概念,企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加大投入、改进工艺、更新设备的层面,把清洁生产的概念同过去的末端污染治理混同起来,认为清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归社会所得,企业自身难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对发展循环经济产生抵触。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少试点企业在采取清洁生产方案后,依旧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继续以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使得清洁生产成为形象工程。第三,公众环境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环境属于公共产品,我国长期以“政府主导型”的环保工作模式为主,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呈“政府依赖型”,将保护环境归结为政府的责任,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公众的观念障碍。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公众在生活消费中的配合,例如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选择服务周期长的产品、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等。因此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是我们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的前提。
四、“两型“社会是湖南省县域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兴,则天下兴。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稳,则天下稳。没有农村的社会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民富,则天下富。没有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安康富裕。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县域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增强县域的财力、物力,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建立“两型”县域经济,有利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业发展走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路子,资源、环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大多数农业部门都集中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将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县域工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建设“两型”县域经济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切入点,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走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
三是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客观需要。建设“两型“县域经济,是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新型城市化到道路的客观需要。建设“两型”县域经济,有利于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培育城市文化;有利于完善城乡规划,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县城的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县城的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县城地方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促使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
四是实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由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以及资源状况、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起来的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我国县域经济中,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型产业比重多,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型产业的比重少;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更少。建设“两型”县域经济,将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而县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会促使更多的外资、企业、人口进入,推动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它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社会就业;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淘汰严重消耗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生产方式由“高能耗、高排放、低利用”向“低能耗、低排放、高利用”的转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建设“两型”县域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五是减轻县域生态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呈现日益加重趋势。县域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县域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全国大部分县(市)遭受酸雨污染,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湖南永兴酸雨频率为94.4%,湖北监利、浙江武义酸雨频率达到100%。由于县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工业“三废”得不到有效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城镇绿地会明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将不断增加,对县域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由于一些县(市)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大量事实表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下降,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建设“两型"县域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减轻县域生态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巡视员、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第四篇: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电子商务视角下安顺城市经济发展路径思考
吕明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由于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相对低下,使黔中城市群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群,这要求周边城市必须从城市定位出发考虑自我发展问题。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物流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本市电子商务发展有了保障,根据对安顺城市资源的分析,本文提出借助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市经济路径设计
一、城市群建设困境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构建一直是热点议题,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城市间紧密联系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一体化,不断增大GDP贡献额,以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区域发展。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崛起引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十大城市群,其中包括了僻处内陆的川渝与关中城市群。2011年上半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GDP总和达到9014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比例从2008年的38.2%升至44%①,号称经济发展三大引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贵州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贵阳城市经济圈,继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黔中城市群,期望形成区域新增长极。
以城市群建设的既有经验看,其成长有赖于地理上的便利、产业链的高关联度、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及周边城市的功能定位、自我发展。与东部城市群相比,作为黔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贵阳并不具有强大的带动辐射作用,安风楼等(2011)对36个大中城市经济分析中,其位于落后城市之列②,这使黔中城市群的构建较东部城市群有更多困难,并因之突显安顺、遵义等周边城市基于合理定位之上的自我发展重要性。① 中国经济网:《2011年上半年各省GDP数据一览》,http:///xwzx/gnsz/gdxw/201107/28/t20110728_22569946.shtml
② 安凤楼等在《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力分析》中,选用地区生产总值、货运量、地方财政收入等八个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城市经济实力排名。
基于中心城市欠发达的考虑,黔中城市群的各周边城市理应从其现状出发,结合城市群构建进程需要,充分发掘潜在优势,设计一条有利于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并通过城市群内部产业整合,使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得以实现。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物流公司与电子商务公司大量涌现,与线下交易相比,电子商务交易在时空便利上优势非常明显,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发展有着特殊价值,因此,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对远处西部的安顺市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基于internet建构的信息网络,并利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大量网络企业迅速成长,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又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早期的电子商务只是线下交易向网络平台的转移,拓宽企业销售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供产销流程整合及供应链整合等均被包含于电子商务范畴。
由于信息流与资金流可通过互联网络达成,电子商务三流中,物流往往成为甁颈,便利的交通及发达的物流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传统商务相同,电子商务发展还取决于稳定的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与产品价格及差异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电子商务角度对潜在优势分析,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合理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路径设计的长期有效,其次须考虑对电子商务的有用性,同时,还需考虑资源的节约或合理利用,确保经济发展趋向于低碳化。
(一)以旅游城市为定位
1985年,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甲级旅游开放城市,07年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业的薄弱更使旅游经济长期主导安顺经济发展,因此,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是合理选择。近年来,地方政府更注重对市区内历史遗迹的修复和重建,并力求将市区内外旅游项目进行整合,这使旅游城市定位更为清晰。
(二)原生态地域文化资源
多民族聚居、历史遗留、及长期的对外封闭使安顺市拥有很多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如蜡染及蜡染文化,屯堡文化,竹王节文化、原生态音乐及舞蹈等。原生态文化资源既是对历史的传承,同时也可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并且,对这类资源的利用充分满足低碳发展要求。
(三)特色饮食资源
在城市生活中,安顺市小吃早已成为亮点,荞凉粉、油炸鸡蛋糕、松糕荸粉等独有小吃极大满足市民休闲需要。事实上,即使非独有的其他饮食资源,在与其他城市对比中也有很大优势,如安顺剪粉(陕西称作米皮)比遍及全国的陕西
米皮更薄软口味更好。
东西合壁是安顺市饮食另一不为太多人所知的特色。历史上的屯田制造就顿堡文化的同时也将传统江南饮食带入本地,并因本地口味需要被改造形成独到美食,如由南京卤旺蛋变化而来的安顺炒寡蛋。特色饮食对本地人而言,是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企业及地方经济而言,则可成为巨大商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上升至城市名片高度,如兰州拉面、德州扒鸡。
(四)商业文化传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安顺市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的称谓,并因之发展成为商贸集镇,“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商业文化氛围浓厚,其商业形态与温州历史商业形态类同。不同的是,在资金短缺、业内整合不够及东西部发展失衡背景下,本地商业发展已严重滞后,外来商业企业规模远超本地。尽管商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但市民商业文化传统并未衰落,在重构传统商业和创新流通业态进程中,商业文化传统仍将是潜力所在。
(五)互联网及物流资源
东西部发展失衡格局下,除自然资源外,西部地区全面落后于东部。相比于其他差异,互联网发展差异则相对较小,并呈现出差异缩小的趋势。互联网沙弥空间距离,实现区域间信息共享,有利于虚拟企业等新型企业组织在东西部间的形成,也使区域间频繁交易成为可能。
上世纪末以来,为加快经济发展,贵州省以十年时间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在省内各城市间大量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着力建设四主四辅对外铁路通道网,实现与川渝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的快速铁路通道。借力于省内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安顺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并强调加快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③。既有交通网络及“十二五”期间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将使本地物资对外输出更为便利,形成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设计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且由于地理位置及城市吸引力等因素,电子商务为二三线城市提供了更多商机,并有望成为东西部差距缩小的重要动力。以电子商务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可使黔中城市群形成发展中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足得到弥补。综合分析现有资源潜力,结合本地既有发展定位,可从电子商务角度设计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
第一,继续发展旅游经济
根据旅游城市定位,应将旅游经济发展置于首位。在目前旅游经济已有一定③ 安顺市人民政府网:《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fgw.anshun.gov.cn/news/show.php?itemid=476
规模基础上,应建立专门网站做全面旅游宣传,随时更新旅游资讯,并利用论坛、留言板等与网民互动。同时,应注重旅游业的内部整合,如旅游形象的统一化、景区间旅游流程改造等。此外,必须着力培养旅游业从业者,提高其职业素质。
第二,资源整合下的口碑营销
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应将特色饮食、原生态地域文化等整合入旅游业,这里的整合并非简单化地将饮食摊点置入景区或并入景区企业,而应首先根据旅游资源的文化特点对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对饮食及原生态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关度做分析,按照相关度大小在各模块中分别融入特色饮食和原生态地域文化。通过整合,使旅游者对本地饮食与文化印象深刻,借助旅游者的口碑宣传增进本地饮食及原生态文化的了解,扩大潜在消费者规模。
第三,政府加大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力度
潜在消费者规模的增大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在此条件下,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中小企业增大电子商务运作的力度,同时可适当出资鼓励个人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从而拓宽本地产品的销售渠道,加速企业发展。
第四,借助物流网络开拓区域电子商务市场
快速铁路通道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为本市饮食的网络输出提供可能。借鉴速冻食品的成功经验,应可对本地特色饮食进行特殊冷冻处理,并通过省内与川渝城市群间快速铁路通道实现在西南区域的电子商务交易。
第五,城市群电子商务整合发展
电子商务的深层发展涉及到更多复杂的系统建设问题,单个中小城市电子商务发展将遇到资源不足、后发劣势等瓶颈,因此,在电子商务深化发展阶段,应融入城市群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中心城市的居中调配,形成合理的电子商务综合发展平台,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
从旅游经济发展到口碑营销,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外输出本地产品,最终融入城市群发展,是安顺城市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由于其符合安顺城市定位,且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因而确保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张成文,李恒杰.基于GIS的城市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5):77-79
[3]安风楼等.2009年我国36个城市经济实务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5):230,229.[4]谭蓓等.内陆开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7):133-134,149
第五篇:产业结构升级与镇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与镇域经济发展
http://.cn 2007年01月02日06: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支柱产业,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何勇当 摄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南部,是第二批广州市中心镇,也是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随着广州市市区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以及新白云机场、汽车城和市西二环高速公里等大型项目建成,为镇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得到市区二级政府政策与经济的扶持,发展优势更为凸现。汽车产业是花都区的支柱产业,汽车城二期、三期用地均在本镇;在镇内建设的国际纺织城已见雏形。形成了炭步镇超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基地,商贸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给炭步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契机。
1.整合资源,迎接产业升级
广州市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策略为南拓、北优、中调、东进、西联。“北优”是强调北部地区产业升级,利用北部土地及交通优势承接广州中心城区的部分传统产业或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同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炭步镇与广州中心城区有一定空间距离,具有交通与区位优势,北优战略为本镇承接广州中心城区传统产业搬迁转移,进而为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生机创造了条件。在镇域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
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新兴的工业资源、交通资源、信息资源、人文资源和政策资源,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和优化。
2.加强城镇经济规划,着眼未来发展
突出特色,形成和谐共进。建立现代工业,走工业强镇道路是诸多岭南名镇崛起的成功实践,历史赋予了我镇在新时期加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炭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是典型的岭南鱼米之乡,要从整体上把握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需求,形成工商农各产业的协调,并且在发展中体现炭步镇作为南粤鱼米之乡、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地方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我镇是山水城镇,鱼塘密布,河网纵横,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迹象。要改变粗放型、低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制定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中心镇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绿色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和产业
升级与环境保护并重,真正体现山水城镇风貌。
3.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
中心镇建设是广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广州市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措施,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需要,也是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山水城市的重要举措。上级政府对于中心城镇发展在政
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有力地促进了镇经济全面发展和产业转型。要重视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有计划地承接由中心大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工业生产能力进行配套,并注重提升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镇区硬环境,吸
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建设新型工业中心镇。
4.加速服务业发展
镇域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健康发展,经济转型不能忽略服务业在建设中心镇的主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类别与覆盖面与镇域经济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我镇经济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是发展商贸业,依托汽车城的经济效应与聚集效应,为汽车城提供配套的商业服务;加强镇内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商业街,繁荣商贸与餐饮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农业观光资源,积极开发工业旅游资源,整理修缮并保护好历史文物古迹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优化就业结构,加速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质,将我镇建设成为富足与和谐的新型中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