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共5则)

时间:2019-05-13 04:0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

第一篇: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读书报告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早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创办《新潮》杂志,宣扬“民主”,“科学”等西方新思想,新学理名震一时。1920年初启程赴英国,德国留学,初攻实验心理学,后治哲学,兼读历史,数学,物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比较考古学等科。1928年4月受命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所长一职,长达三十余年,直到去世为止。

真是文如其名,从题目中我们可看出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即是为将要成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订立一个工作的目标及宗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直接研究材料,保持亭林,百诗的遗训;二,扩张研究的材料;三扩张研究的工具。除此之外,傅先生对“国故”,疏通,普及都持鲜明的反对态度。

在本文的前半部分,作者重点分析了中国历史学和语言学落后的原因。但颇令人诧异的是,傅先生认为中国的历史学与语言学家开了一个好的端绪,不少古代史家,语言学家均具有不少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理念。可见傅先生对于古代儒者的治学成就怀有相当的敬意。实际上,这与傅先生的际遇有关。在早年时他受旧式教育,1916年升入北大本科国文门,复师事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对于朴学家的治学门径也颇下了一番功夫。故傅先生学术是上受过清代考据学的影响并从事过相关的训练,而他对于清儒的治学方法特别是考据学方法始终表示了相当的敬意。并且他甚至认为“用的都是科学方法”,这是客观的,归纳的,考证的,经验的,怀疑的,在整理旧学等方面,尤“非借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做不出来。”【1】而同时尤令人注意的是,傅先生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观点。一是对史学的独到认识,“近代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二是史学研究的新方法,“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自地质学以至目下新闻纸,而史学外的达尔文论,正是历史研究之大成。”(引自《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中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38页)。自傅先生在本文中首次正式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后,惹来诸多争议。围绕这一观念,各方学人议论纷纷,反对者与赞成者的态度尖锐对立。作为后来者,学生我不才无法评判谁是谁非,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史学只是史料学”中所蕴含的注重原始史料搜求与史实考辨的实证主义方法的思想必对历史研究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而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史语所的研究宗旨及宗旨的“负面”。这三点中的第一点基本脱胎于作者自己的“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而这最后一点则与傅斯年留学欧洲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傅斯年的留学经历可看出,傅斯年先生受到过西方学校自然科学专业的正规训练,故由此出发,傅斯年在史学理论的建设和治史实践中都力倡采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及态度。主张以此作为改造旧史学与振兴现代学术的根本途径。【2】故傅先生就会特别强调史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的工具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本质上即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专业知识为历史与语言学的研究服务。正如文中所言“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之工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宗旨的第二点:扩张研究材料。正是这点成为了傅先生大力支持考古的一大动因。在他任所长这段时间内,史语所主持了中国考古史上多次重大发掘,如安阳殷墟,城子崖等。而在他生前,该所是从事田野工作最多的单位。傅先生一生也就与中国考古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在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上有特殊贡献,更广延人才,培植新秀,为考古学的薪火相传呕心沥血。最后我们将目光转到文中傅先生所说的宗旨的“负面”上。作者反对“国故”,并提出了对“国故”新颖而深刻地见解:“国故”之下不仅仅是些言语,历史,民俗等等题目,更涉及到算学,天文等自然科学。傅先生此等说法并非对所谓“国学”的不敬,他此举是为了破除史语所的同仁们研究时所背负的“国学”的道义枷锁(这也是他用“历史语言”这样的中性词代替了“国学”的原因),而这无疑体现了傅先生的非凡胆识与作为具有世界眼光的学人的气度。至于反对“普及”则是傅先生不希望史语所担负起所谓的振兴国学,传扬国学的重任,使史语所不被政治操纵,保持其研究的纯粹与独立性。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建立对中国的学术界是件大事,使中国的史学研究在国际上获得了相当的地位。而傅先生在本文所言的旨趣这深深地根植于史语所的魂魄中。正如一位学人所说“傅斯年在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恐怕应是在于他创办并主持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3】

参考文献:

【1】【2】胡逢祥《胡适,傅斯年两家史学方法析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扬志玖语。转引自《傅斯年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文史知识》1999年第5)生命科学院 生物科学系 李伟 09352041

第二篇:历史读书报告

历史读书报告——《1898年中国故事》

本书的内容正如其标题一般,描述了发生在1898年的中国的那件大事——百日维新。在历史上,这是一次失败的维新,在守旧的清廷压力之下,这场堪称思想启蒙运动的维新变法运动,纵使得到了当朝皇帝光绪的支持,也最终流产。主导这次维新的青年俊才们惨被迫害,朝廷中开明有为的大臣遭贬,一股新兴的改革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这也是一场成功的运动,他带动了中国原本老态龙钟的思想,让革命的潮水涌向了这篇干涸的土地,最终他间接造成了那之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的理念。

本书着重描写了当年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维新活动的人们在这短短的百余日里的经历。维新的主要领导人康有为,康有为开展这次维新的最初的中间人——翁同龢,亦新亦旧的张之洞,已经当时的戊戌六君子。他们在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中,活跃在京城皇宫,创办各种学会,挥洒这自己的才华力图给中国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这些风云人物带给我们的震撼是如今正繁荣向上的中国不能忘却的。

在书中,详细描写了康有为上京之初的事情。那是的康有为仍是一个无名小卒,却因为清廷软弱守旧的态势几次上书朝廷力图改革。甚至在未入京前便开始为了中华存亡开始了看似荒谬实则饱藏着爱国之心的巴西移民计划。“欲开巴西以存吾种”虽然是现在看来及其可笑的移民计划的理由,但是这种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远虑至此的精神却是当朝许多大官绝对无法拥有的胸襟。考虑到时代变迁以及当时的时局和思想的不同,康有为在初入京城时的言论虽有许多过于激进甚至空想的成分在内,但是有许多观点在现在仍值得我们深思。《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分析的关于中国面临的危机时他提到:德国占领胶州湾势必给了诸位列强开了一个头,引起了瓜分的风潮。即使是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却也免不了面临着周边国家带来的领土威胁,在当时一个软弱的政府顽固守旧听人列强开先河瓜分国土,如今倘若有一个国家成功的在中国的领土纠纷中占得上风,中国无疑也会面临更多的领土纠纷。国土的完整,的确需要强盛的国力,然而即使当今世界舞台上强盛的中国,也不能避免领土的纠纷。那么对当时并不昌盛的中国,政府的强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政策在历经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充分的暴露了它的不足,康有为在此时提出的变法维新无疑的完全正确的选择。

但是,康有为的确为中国提出了极为明智的变法之路,却也避免不了一些观点上的不合理。如他同样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提到的策略:中央政府拱手无为,听任疆臣各自变法。虽然在康有为自己看来也是使国家完整的下策,但是从如今看这实则也是不可行的理论。中国幅员辽阔,这也使得统一成为了每个当权者的同等大事。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多少混乱的时代都是因为群王自治,称霸一方而导致,如果听任疆臣自治只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使得原本混乱的中国更加衰弱。更不用提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如果盲目自治只会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国力分散,更加容易被列强殖民统治,这样所谓的:大清王朝不至于尽亡“就成为了空谈。可见康有为尽管有着当时一般文人没有的觉悟和胆量,但是终究是一人之力微薄,亦或是救国之心急切,难免有激进而不切实际的言论发表。但这瑕疵掩盖不了康有为为国家做出的努力以及他的爱国精神。

再说张之洞的《劝学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朝廷忙着跟洋人签条约,京城却因为来了一群维新派人士而兴起了学会风潮。各大学会打着传播新思想的旗号张扬的开始在京城传经布教。这时候,因为由康有为发起的保国会的高调已经光绪皇帝对维新派人士的保护,张之洞写出了《劝学篇》。这个曾经在洋务运动上大放光彩的朝廷要员并不赞成康有为等人的活动,但是他却有着一个和维新派有着极大相似处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写《劝学篇》,无疑是因为康有为的势力在京城一般读书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位重臣虽然思想开明,却对目前这个看似稳定的封建主义社会的安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他对康有为等人的不满大概便来自于他们激进的思想对中国现有的政治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是的社会开始浮动,不再像从前那样麻木的安定着。无疑,希望社会安稳国泰民安的确是一位臣子应该想的,张之洞稳中求变的思想不得不说是极其正确的。中国在那个年代已经接近了战火的洗刷,政局再不像从前那般稳定。此时维新变法,对本就不平静的中国造成的影响一定会更加的巨大。然而这位朝廷的臣子在《劝学篇》中表现的,更多的是他封建主义的思想。尽管他西学为用的思想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事实证明,张之洞只能是守旧派里的先进人士,而不是维新派中得守旧党。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过了洋务运动这样的大面积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却在紧接着到来的战争中,继续了颓势。事实证明,仅仅西学为用是不够的,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彻底的改变这个已经逐渐衰弱的国家。而张之洞在改革大潮中宣讲中国经典文化,看似是在为中国的文化存根留底,为保留国家的底蕴而“劝学”,不过实则是守旧派的思想罢了。如今看来在那个时代中,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和平的维新没有成功,于是武力斗争的改革时代紧随而来。

无论是谁,都随着历史的车轮淹没在了过去。那场乱世中的维新虽然失败,却留在了我们心中。纵使思想有多么不成熟,纵使结局有多么惨烈,但是百日维新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维新派人士那爱国的心。他们没有高官厚禄,甚至与朝廷中的皇室成员,守旧派重臣为敌。但是他们依旧一封封的起草着文书,顶着压力上奏,为了中国的富强策划全新的政府,以前热血的成立学会传授新思想。那个人人只求自保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一切的为了心中的祖国梦奋斗。我们古老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浸染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每个人心中的旧文化旧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倘若我们活在那个年代,帝制大概就如家常便饭一样让人习惯。然而就是这样的思想浸染中,青年才俊们为了国家的未来,大胆的去打破这几千年的叹息之墙,与在中国堪称绝对权利的皇室斗争,只为改革国家,与列强作战,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精神,我们应当学习,不能忘却。本书的最后,用“那原本充满希望的1898年中国故事终于在极度失望中落下帷幕”作结,实在让人感伤。当戊戌六君子献身维新运动,当百日维新终成梦,我们也只能感叹命运弄人,让中国只能走上充满血泪的武装革命之路。但是维新成功与否,在看完了这本书后,我已觉得并不重要。看着这群拥有先进思想的文人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奔走劳累,宣讲自己的思想感化大众,书写一封封奏折企图唤醒朝堂上的人们的热情,一次次慷慨激昂的面见尽管激进,却让人感受大这群:狂妄“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挥洒热血的热情。在随后到来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后来彻底推翻了帝制的辛亥革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次百日维新的影响,这些运动或许不都是正确的,但是都有一个目的——保家卫国。正式从百日维新开始,为了维新奔波的人们唤醒了中国人民心底的求生渴望,让新文化开始萌芽,推动了中国近代的革命事业。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混杂的时代,充满着侵略,反侵略,改革,守旧,战争…….但正所谓乱世出人才,在这激昂的年代,无数的才俊出现,留下了他们的墨迹,他们的辉煌,也间接造就了我们如今的和平幸福的生活。出现在百日维新中得人们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小部分,但已经用他们燃烧的心感染了我们。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个时代,不因为它的屈辱亦或是荣耀,而是因为那个时代孕育出的人们。历史不能忘记这些带给中国无数精神财富的人们,我们不仅梗不应该忘记,还应学习他们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有目标有理想,有热情的新一代人,让自己成为能让时代记住的人!

第三篇:历史读书报告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历史学读书报告

作者:

尹艺钧(竹居)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唐研究》主编、《敦煌吐鲁番研究》编委、《中国学术》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荣新江教授。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古中国与一些外来文明之间的一些关系,其应属于荣教授的学术大成之作。

荣新江教授主要是通过栗特人这一线索来阐明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的。而荣教授本身就是研究栗特人与沃教的学术专家,在此书中他引用了很多学术资料与观点。

本书一开始便引入了丝绸之路的话题,点明了中外之间联系的条件,并把它当做是“对话之路”。中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中国。

其第一篇介绍的是胡人的迁徙与聚落,但主要介绍的是栗特人(即昭武九姓)。栗特人是一个来自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在商业为主要诱惑条件下,大批栗特人迁往中国内陆,并在迁徙沿线形成了一系列的栗特人聚落,开始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胡化中国)。其第二篇介绍的是胡人与中古政治,不过侧重点依然还是在栗特人身上。其中包括高昌与中西交通的记述,突出了高昌在西域诸国中的地位。另外在此篇中还特别详述了安禄山的种族与宗教信仰问题(如果我们根据陈寅恪先生“种族之分,多系于其人所受之文化,而不在其所承之血统”的观点来看安禄山的话,他无疑是个地地道道的粟特人)﹑在唐朝的波斯景教家庭和敦煌归义军的问题(其曹氏政权,荣教授认为是栗特起源)。

其第三篇介绍的是“三夷教”在中国的流行。三夷教即指沃教、摩尼教和景教。在这里,荣教授详细探讨了“三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以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

其第四篇介绍的是荣新江教授对一些汉唐中西关系史论著的评价。集大家之言,聚名家之论,成一家之学。

中古时期的西域,不只民族众多,而且语系复杂。但最关键的是它又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这中西方四大文明和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这东西方五大宗教的中心。荣新江教授研究西域史,用的是实证史学的方式,而实证史学讲究“穷尽材料”,在这方面无疑荣教授是非常杰出的。

写出这本书,是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的,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资料的繁琐复杂会让人难以承受,这也正是实证史学的难度所在。虽然荣新江教授在引述资料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些纰漏(比如说,吐鲁番文书所记“垔吴”即史籍所见“伊吾”,是王素于1983年最早提出的,而并非如论集所说是姜伯勤先生),但这丝毫也降低不了荣教授在此书上所下的心血。

本书紧紧扣住栗特人这个中心,把中国内陆与西域(包括中亚和伊朗地区)很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不得不说,这是此书成功的一大因素。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个栗特中心论也是此书的一个致命缺陷。要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之间的关系,如果单纯从栗特这个民族出发的话,往往会遗失很多方面。的确栗特在整个西域民族中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但这并不能代表中西交流的全部。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的关系,我认为荣教授应该增加一点篇幅用来介绍吐火罗人、大月氏人、塞种人与中古中国的关系,并且也可以详细地研究论述一下栗特人与吐火罗人、大月氏人、塞种人以及突厥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更好的延伸一下中国内陆与西域的关系,甚至可以更好的向南延伸到印度,更好的向东延伸到波斯与叙利亚,向北可能会延伸到古罗斯人。这样的话,《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厚度将大大增加,内容的拓展性也将更为完善。

关于《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本书,的确有很多东西让我不能认同。

其第一点,书名问题。刚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里面指的“外来文明”肯定有西域文明(今新疆地区)、北部草原文明、中亚文明、西亚文明、北非文明、阿拉伯文明、西欧文明„甚至是美洲文明。但当翻开目录之后,吾大呼上当。里面只着重介绍了西域文明(新疆和中亚地区),捎带脚的提了一下西亚的波斯与北部草原的突厥。开玩笑的说,这就是典型的欺骗消费者(如果不是这本书好看的话,我早就打电话给“消协”了)。最后给荣教授提个建议,下次这本书再版的时候,希望能把书名改成《中古中国与西域文明》,这样会更好一点。

其第二点,安禄山的种族问题。安禄山出生于突厥,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且阿史德氏在突厥国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可汗家族阿史那氏的族姓。由此可以推断,安禄山的生父应为突厥的一大显门望族,荣新江教授在此忽略了安禄山的生父问题(只是简单了附和了一下安生父是栗特人的观点),而转向了安禄山的养父。安禄山母亲的地位高贵,再嫁之人也应是富贵身。安禄山的养父是胡将军安波注兄安延宴,是一个依附于突厥的胡人部族。关于这个安姓部族,很多史学前辈(也包括荣教授)都认为它是属于栗特种族的。这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当时在突厥的栗特人又很多,很多史料与考古发现都证实了这一点。但意大利富安敦教授在所著《质子安世离及其后裔》一书中,因新、旧《唐书》记安重璋在请求改安姓为李姓时,说他所自出的武威安氏与安禄山“同姓”或“同宗”,从而怀疑安禄山是武威安氏的亲属,而富安敦教授认为武威安氏是东汉人质的安息王子安世高的后裔,这样一来,安禄山就成为波斯人而不是栗特人了。

虽然富安敦教授的观点有不少漏洞,但这种说法我们也值得研究一下。唐朝时,的确是存在过安世高一支的后裔,这一点应该可以肯定。

但也许有人会说,安禄山是营州人,与河西相差千里有余,怎么又可能说安禄山就是武威安氏呢?其实不难理解,突厥曾经控制过河西地区,安氏被胁迫进入突厥也是有可能的。

武威安氏,主要在河西地区,而栗特人在河西有一系列的据点,说武威安氏是栗特种裔,似乎也不为过。但栗特与波斯都在中原以西,河西走廊又是一块沃土。试想一下,东汉安世高一支经历过东汉末年与西晋末年的动荡以及十六国时期的战乱,他们还会本分的呆在两京地区吗?相对而言,西北地区或许更为安全,而且更靠近他们自己的家乡波斯。

对于武威安氏的种族问题,以后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前提是建立在我比较勤奋的基础上的)

或许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只不过还没有发现而已。说实话,我只花了一个下午去看这本书,所以也算不上是什么精读,因为我只在里面找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关于栗特与沃教的研究,史学界不乏大家。像我国的陈垣、陈寅恪、唐长孺、张广达、姜伯勤、陈国灿等先生,还有日本的桑原骘藏先生和藤田丰八先生,加拿大的蒲立本教授等等。荣新江教授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但却是很优秀的一个。

这本书里关于栗特与沃教的研究,应该是目前比较权威性的。在这里或许会有很多人不解,研究中古中国与西域外来文明的关系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栗特人的地位。

其实随着近年来对丝绸之路和中外关系研究的不断升温,史学界越来越开始关注栗特这个处在“十字路口上的民族”了。

栗特这个民族原先是在中亚地区,后来随着经商的需要逐步东迁。而在东迁的过程中,栗特人在中原不断的被汉化,同时栗特人也参与到了汉人胡化的过程。

所以说,栗特这个民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研究它,不管是对于中国史来说,还是对于世界史而言,都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神秘地带”。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这部由论文汇聚而成的著作,是目前研究中古时期中西文明关系的大成之作,无疑对后来的史学研究具有相当大的示范作用。

它的意义与价值或许早已经超过荣新江教授对其的预估了,但这都不重要。因为历史总会证明某些东西的价值的。

第四篇:读书报告之

本周结课,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特别是强调在写读书报告或论文时,应该找些这方面的范文,仔细阅读,从中体会一篇优秀的作品是如何组织和论证的。luo同学此前曾经发给我一篇读书报告,我也指出了一些问题。课后他又来信说,这次课堂上我提到的一些方法,“让我受益颇多”,但他“功力尚浅”,缺乏鉴别能力,希望我能推荐一些好的读书报告给他参考。我考虑到他此前读书报告的内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他先读读本博客上转载的陈弘毅先生的书评,并给他布置了三项任务:

1、仔细体会本文的结构。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

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

我设计这三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luo同学的读书报告,在结构上问题较大,而且阅读时过于纠缠细节,缺乏整体的把握。这点我在此前的通信中已经指出,我希望他能从陈先生的书评中,体会到如何有层次地展开写作的技艺。第二,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关注他人的优点,并能够反思自己的不足,最好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luo同学很快给了我一个回复,尽管这个回复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上理解还算准确,而且能够把握这篇书评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有针对性地反思,提出合理的写作计划,我以为非常不错,所以转载在下面,供其他同学参考。同时我也希望有志于学习的同学,也能够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即有意识地向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

以下是luo同学的回答。粗体字是我认为写得不错的部分,括号内是我的一些看法。

1、本文的论证结构。

首先在第一部分作者由一个大背景引出这本书,以及本书要讨论的主题。作者在主题方面做了简要的概括。其次,第二部分作者就本书的章节做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回顾,梳理了每一章的大意,每一章作者的论证所体现出来的“洞见”。第三部分作者开始综合评价此书,提出这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并加深论证予以补充(原著作者集中于讨论英美法系的法治,作者认为视野还应该更广阔,故补充了德国法治建设的过程)。最后再对比德国的情况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的把握不够准确,作者最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一些看法,但在此之前,作者对法治为何能够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理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对前文的一个概括和反思,并基于这一看法重新反思了法治的“中国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最后一个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升华之类的说法过于含糊,应该具体说明升华的“内容”)作者的讨论不再仅仅停留在欧美法治的层面上,提出了将中华文化与法治相结合的思路。(这句说明也不准确,可以重写。不准确是因为读得不深入,尚未把握作者的论证要旨,而这一部分正是本文最精要的地方。)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

A.先说整体的感觉。结构非常清楚,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什么,第二部分说什么,第三部分说什么都交代得非常明了,而且是层层递进的思路,读者读起来就很有一气呵成的畅快感觉。我觉得我那篇就读起来很喘气,读一会儿长篇大论一下,读一会儿又长篇大论一下,读到最后,作者写作的线条都串丢了。

B.第一部分:开头很好。背景介绍得很清楚。问题引出得也很直接。读这里的时候想起老师上次发给我的您的《法学方法论》短评。我觉得那个开头就特别好。您一开篇马上就提出了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个论证思路我觉得就十分典型,应该可以作为模板的一种。对比我之前写的,就发现我的开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缺乏对问题的背景介绍,缺乏对本书核心问题的引出;其次一读起来就是“就书读书”的感觉,开头非常生硬,没有那种“带着问题读书,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点我会再好好改进。

C.第二部分:作者对全书的介绍一气呵成,对作者论证结构的梳理简明扼要,而且都写到了点上,重点突出,安排也很合理。我记得老师的那篇短评也是这样的,最后梳理作者观点时都只是纯粹地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不会在这个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读起来我就一点梗的感觉都没有,很顺畅。对比我自己的读书报告,就发现我把对作者论证的总结和自己的观点全部杂糅在一起了,显得非常杂乱,没有章法。我在想,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里,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和概括应该算比较核心的一部分吧,即便读者本人读完此书,没有产生任何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把作者的论证思路阐述明白,这样的读书报告也能算是完整的了吧。我觉得我当时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总想着要提出所有值得讨论的问题,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可做挑选了…其实这样反而显得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执迷于细节,忽视了核心与方向。这点也是我该改正的地方。

D.第三部分:作者在这个部分主要论述自己的读后感。他用辩证的态度指出了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又不流于无力的批判,并写出了大概的作者认为可以作为弥补的部分。我觉得这点十分可贵。很多人写批判的文章,仅仅是批判,说别人哪里哪里不好,但是却不会进一步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的态度就很好。批判也批判得十分有底气。他认为作者的书没有讨论德国法治的部分比较遗憾,所以他就对这方面进行了补充,进而结合我国的法治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与倡议,即我国的法治国家构建应该与我国的法治文化和历史相结合,寻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法治思路来。(这部分要结合作者对法治的理解来谈,注意,作者对法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基于这一看法,他才能顺利过渡到后面的论证。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应该反思自己为何会漏掉了这一点。)

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

这个我在上一部分也粗略说了些,这里总结一下我的读书报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本书的主题缺乏一个有背景有力度的引论。开头十分干瘪。

其次,对本书所谈论的问题的核心缺乏一个比较深层次的把握。且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即便我懂了这本书讨论的核心是什么,但是我的阅读视野还十分狭隘,对作者所讨论的问题没法做到从横向和纵向上把握,谈论起来也显得十分无力,没有其他的观点的佐证,没有旁征博引,没有视野广阔点的讨论。(第一次的读书报告相对简略没有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带着问题扩展阅读,逐渐形成对该问题的系统看法,讨论起来就会有深度和广度,如果你的看法确实有价值的话,可以扩展为一篇针对该问题的专题论文)

再次,写作层次与结构十分混乱。一篇优秀的读书报告应该是一气呵成的。但我的过于执迷于细节,忽略了对整本书整体的体系化的把握。开头部分本来就没有开好,到第二部分的写作时又将作者的论述总结与自己的随意观点杂糅在一起,感觉完全没有重点,写作太随意,结构太松散,没有凝聚力。另外,即便是写自己观点的地方的论证也都十分弱。当然,我了解得不多本身也是个原因,还需要深入阅读,形成比较体系化的观点和概念体系。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还需要做以下修改:

其一,开头重新写。按照老师的短评的方法,或者陈的这篇读书报告的方法。思路是以背景提出问题。重点在于将问题提出来,然后用最简练的方法总结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其二,把第二部分中作者的论证与自己的观点剥离开。第二部分整体只介绍作者的论证思路与结构。把作者的观点提炼出来。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有重点,简练,有力,这部分十分考验自己对本书的理解以及自己对问题的概括能力。所以一定要好好写。

其三,可以集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但切记不可流于对某些问题的逐一评论。最好是能够按照作者写作本书的思路来串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写出串起来的感觉,要使这部分的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松散。也不要仅仅提出问题,切记不要用自己朴素的正义观来论述,这是外行人的做法。最好有理有据。

最后,最好做一个升华。可以结合大陆的实践谈一谈发展方向。毕竟法学之理论探讨到最后也是为法律之实践服务。若能结合一下,应该能使此读书报告的写作显得更有价值一些。(如何写好这部分,还要多思考和揣摩。读书报告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谈,但不必一定要落实到如何为实践服务。把理论问题谈清楚了也是一种重要贡献。)

另外想补充的是,看完老师的批改后,我觉得我的读书报告估计得全盘推翻…加上本身对法学方法论的东西了解得也不多,我在想,我是再将杨的《法学方法论》精读一遍再理出一份专门针对此书的读书报告呢(这样我觉得论证有些干瘪,因为老师提到的那些名字还有他们写的书我都没看过,比如什么阿列可西啦,拉伦茨的那本书我也没读过),还是先大致了解一下其他关于法学方法论的著作,结合这些了解再深入地重写读书报告?这样视野会不会就宽一点?写作也不至于流于无力的讨论?(此点我在信件中会有所建议,略)

突然想起我准备学术十星答辩的事儿。那时候文章已经写完了,但是答辩要求花5分钟左右介绍自己的论证结构与思路。当时我的方法就是画图。拿出一张白纸开始一点一点缕思路,理结构。从哪一步到哪一步之间的逻辑纽带是什么,论证的理由够不够充分,整篇文章的体系有没有偏离轨道,是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的…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后来我觉得这个方法对我的写作来说十分有用。每一次的反思都促进了我进一步完善论文,本来有一些没理清楚的地方因为自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发问也理清楚了。跟老师说这个,是想问老师,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写作中呢。或者说,或许也可以用在阅读中,读书的时候也边读边画图,在每一个画箭头的地方都写上,从论点A到论点B的逻辑思路。额,只是突然想到的。或许这个方法能融到整个阅读,思考,论证,写作的过程中去呢。(这是一个好方法,可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提炼和升华,转化成自觉的技能)感谢老师的批改和指导!祝开心。luo

第五篇:研究所党建工作成就报告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8月4日,是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顺应河南省文物保护工作的迫切需求应运而生的。当时的领导班子尚不健全,党政领导只有谭金升同志一人主持所里全面工作。三十一年来,我所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任务由简单的古建筑维修到目前的地上文物(包括木构建筑、碑碣、石刻艺术等)的保护、维修和科学研究,茁壮成长为全国发展较快的省级古代建筑保护科研单位。

一、成立三十年来的党建工作

古建所成立到现在的三十一年,是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乘势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是全所同志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在艰难中求稳定、谋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三十一年。

三十一来,古建所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统一思想、稳定队伍、鼓足干劲、弘扬焦裕禄的“五种精神”,带领广大职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顽强拼搏,抢抓历史机遇,开创了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十一年来,古建所党支部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方法、途径和规律,使古建所党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单位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成为单位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无论在困难时期还是在发展时期,所党支部始终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和能力建设。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利完成了“三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解放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树、促”等系列主题教育,提高了领导班子及成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坚持每年按要求召开1-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坚持每年对部室(中心)主任进行考核。坚持在职代会期间组织职工代表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充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发展、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造就了大批符合事业发展实际的管理人员。三十一年来,根据工作需要,古建所领导班子在文化厅党组和厅直属机关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数次调整;所党支部也适时对单位中层进行了多次调整。

(二)党员队伍得到发展壮大,成为单位发展的生力军

所党支部始终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目标化管理》制度当中,坚持月检查、季考核、年评比、年奖罚,使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坚持重点在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坚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培养。坚持认真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重视党员的日常管理,顺利完成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符合古建所实际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三十一年来共发展党员26人,其中40岁以下的有1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人,博士、研究生2人,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截至2009年5月底全所已有28名共产党员,党员人数占到职工总数的48.2%。三十一年来,多人次被评为文化厅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党员,多人次被评为河南省直属机关党委及以上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三)党小组健全,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古建所党支部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党的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各部室(中心)党小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开展正常有序、党组织生活正常。坚持按照《党章》的规定,创新党支部建设,全面开展了党内“创先争优”、党建工作标准化管理等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年评选先进党小组活动。三十一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古建所党建工作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程序化。三十一年来有多次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单位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古建所党支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干部和人才工作当作提高研究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任人唯贤,并结合单位实际总结出了单位各级各类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的方法和途径,使那些工作有实绩、群众评议好、有能力、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的人才有发挥能力的机会和舞台。三十一年来单位共选拔中层管理人员30多名。坚持人才兴业战略,重视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群工作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营造了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目前,古建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退休人员)近7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人,中级人员19人,初级人员30余人);在读博士后一人,在读博士学位一人,在读硕士学位三人。

(五)参与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成为党支部和董事会和谐与共的方法和途径

古建所党支部积极探索不断适应现代事业、企业制度的方法和途径,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把参与古建所以及所属中心(公司)重大问题决策作为党支部的重要职责。推行党政主要领导交叉任职,为党组织参与科学研究、生产经营、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奠定了组织基础。坚持支委成员能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情况,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参与决策掌握了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坚持推行重大问题决策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制度,提高了重大问题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六)实行民主决策,完善民主监督

一是,为规范所属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我所公司经济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要求,结合我所工作的实际特点,成立了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办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规范了“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设计研究中心”、“河南省龙源古建园林技术开发公司”和“河南东方文物建筑监理有限公司”等三个所办公司的业务工作,加强了对公司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以及对公司的业务活动、公司财务的监督。董事会、监事会的首度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所办公司工作朝着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的迈进。

二是,注重发挥所工会、职代会和妇代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所工会暨职代会制度。除年初结合工会、职代会换届,及时补充调整了工会、职代会成员外,还出台了《古建所职代会定期会议制度》和《古建所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旨在提高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今年我所共召开四次全体职工代表大会,及时向大家报告对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方案的制订等牵扯到全体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听取职工意见,保证职代会知情权、审议权、选择权、监督权等各项职权的正确行使。

三是,设置意见箱,坚持财务公开。投诉意见箱挂在二层所长办公室旁边,钥匙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开箱梳理汇总。财务公开坚持明白、直接、透明。每季度对财务公开一次,在办公室大厅设立公开栏。

二、今后党建工作的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古建所党建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把握好单位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我所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开创古建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

(二)党的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在党的建设工作中,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探索参与所属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四)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

(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七)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焕发单位工作的生机活力,进一步提高古建所核心竞争力。

下载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读书报告(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设计之读书报告

    读后感——《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和一目经济平稳发展的持久动力。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各国......

    读书报告之红楼梦

    读书报告 论《红楼梦》 之王熙凤论《红楼梦》之王熙凤 几十个立体深刻,富有风采的任务角色在一曲红楼大梦中各种演绎着独一无二的喜悲,使得红楼梦如久酿的酒一般耐人品味,滋味......

    读书报告之水浒传

    读书报告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图书简介: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水浒传》,类别为小说。 写作背景:据书中导读,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不过史书上的记载只......

    毛泽东选集之读书报告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之读书笔记 软件0906班张玲曼09301175中国人都知道,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著作家,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

    呐喊 之读书报告

    《呐喊》之读书笔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读书报告之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谁的孤独 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一本叫《世界名著导读》的书,里面对用《百年孤独》做了很简短的介绍 “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拉丁美洲魔幻现......

    读书报告之《围城》(合集)

    关于《围城》的读书报告 小说《围城》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它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写的唯一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故事以抗战初期为背景,以主人公......

    读书报告之《基督山伯爵》

    读书报告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还是依然深深地喜欢着它。于我来说,它是我心中一首永恒的歌。——前记 初次读《基督山恩仇记》时,我还在上小学。那时,它只是薄薄的一本,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