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

时间:2019-05-13 07: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

第一篇: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

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

宋联可1杨浩

2摘要:在回顾和谐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有关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的文献进行述评。最后,根据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和谐企业文化和谐文化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和谐文化的战略地位之后,相关研究发展迅速。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和谐企业文化亦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从已有文献统计来看,最关心的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其次关心的是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可见,“为什么”已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是什么”和“怎么做”是当前国内文献最关注的命题。本文将评述此两大研究热点,即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1和谐企业文化内涵

和谐企业文化是在和谐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是和谐文化系统下的一类子文化,和谐企业文化的内涵必须与和谐文化的内涵保持基本一致。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卞敏,2007),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熊锡征,2007),主要包括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宗教、哲学等表现形式(韩美群,2007),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李亚彬,2006)。曹德本(2000)认为和谐文化是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三大和谐的凝结。和谐文化应具有四相结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方面的和谐。寇东亮(2007)认为和谐文化有三重意蕴: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文化;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基于各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体系。

和谐文化是全社会倡导的文化,以企业为创建单位,提倡的文化是和谐企业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企业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温小静,2007),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企业文化是符合企业所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的企业文化(吴钦春,2007),顺应了当代企业发展的规律。许多学者界定了和谐企业文化的概念:和谐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企业个性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和发展目标以及这些观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熊兵,2006);和谐企业文化是指以和谐思想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企业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适度调整、和谐统一,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企业内外部子系统进行有序协调,有效整合,形成和谐融洽的企业心理环境和气候,建立员工和企业的双赢结构,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傅晓明等,2006);和谐企业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现代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企业为载体,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引

导,以理解、教育、引导为切入点,以尊重、相信、激励为策略手段,以培养和塑造人为目的,激发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温小静,2007)。借鉴多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和谐企业文化是在和谐文化影响下,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以企业与外部和谐、企业内部和谐为目标,在适应外界环境和整合内部资源的过程中获取,经全体员工认同并实践所形成的企业文化。

2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在构建和谐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工作的一个新方向。一些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文化,一些学者从微观层面探索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分析的层面不同,但两者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前者指引后者发展,后者支持前者实现。

探讨构建和谐文化的文献,可根据关注的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文献关注文化自身的创建、传承与发展:袁望冬等(2007)认为建设和谐文化要实现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提倡“大科学”观和“通才教育”观、加大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可以实现这两种文化的融合。熊锡征(2007)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路径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和谐文化为主旋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注意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第二类文献关注相关的现实问题与具体措施:彭定安(2007)认为创建和谐文化需要坚决、切实地贯彻、执行、实施科学发展观,缩小收入差距,反对贪污腐败,关心弱势群体、扶助困难群体、关注高危群体,普遍的社会问责制的发展建设,普遍的和谐文化宣传教育与和谐文化倡导,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用资源。卞敏(2007)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筹发展,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坚持文化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方法。

探讨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文献,本文采用两种划分方式进行评述。

第一.按企业文化层次划分。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张德,1999),可以从这三个层次分析有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观点。在精神文化层面,文献最为丰富,可将各观点分为两类。一是和谐企业文化应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大多数文献都提到和谐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郭淑宁,2006;葛培波等,2006;吴钦春,2007;温小静,2007;隋月娟,2007;周婷,2007;马福伟等,2007;马保华,2007;余桂玲,2007;于志明,2007;王凤霞,2007;徐耀强,2007),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陈仁波,200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刘素杰,2006;温小静,2007;马福伟等,2007),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触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周婷,2007)。和谐企业文化还应具有公平正义(肖湘,2005;隋月娟,2007;马保华,2007;徐耀强,2007)、诚实守信(葛培波等,2006;马保华,2007;徐耀强,2007;王凤霞,2007;余桂玲,2007;席云玲,2007)、开拓创新(郭淑宁,2006;马福伟等,2007;吴钦春,2007;余桂玲,2007)、团结友爱(葛培波等,2006;隋月娟,2007)、共生双赢(隋月娟,2007;徐耀强,2007;余桂玲,2007)等特征。二是如何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理念?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借鉴传统文化(温小静,2007);不断博采众长(马福伟等,2007);与社会文化有机融合(郭淑宁,2006);从企业实际出发(温小静,2007);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葛培波等,2006),更新发.展观念(周婷,2007);集思广益形成全员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李大怀,2006);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葛培波等,2006),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徐成德,2007),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观(周婷,2007);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张娴,2007)。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陈永玲,2007),建立企业运作制度和行为规范系统(陈克难,2007)。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还可通过建立学习型企业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葛培波等,2006;张娴,2007),以生动的故事传播和谐企业文化(葛培波等,2006),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徐成德,2007),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徐成德,2007)。在物质文化层面,文献比较缺乏,陈克难(2007)提出通过建立企业形象系统构建企业形象文化(陈克难,2007),王伟(2007)讨论了和谐企业文化在语言表述上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按和谐目标划分。和谐文化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四个层次(冯之浚,2007;彭定安,2007),作者认为和谐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自身四个层次的和谐。在企业与自然和谐层面,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的关系(肖体梅,2007;来小乔,2007),着力营造人与环境和谐互动的良好局面(李大怀,2006)。在企业与社会层面,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肖体梅,2007;贺亮才,2007;王长斌,2007),处理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季成林,2005;来小乔,2007),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刘姬龙等,2006),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吴钦春,2007),追求社会和谐(朱克荣,2006;来小乔,2007)。在企业与企业层面,树立和谐竞争的新理念(王国彬,2005),用“合和”理念构建双赢环境(季成林,2005),形成和谐的企业竞争环境(温小静,2007)。在企业自身和谐层面,要处理好企业与股东(朱克荣,2006;来小乔,2007)、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朱克荣,2006;肖体梅,2007;贺亮才,2007;王长斌,2007;来小乔,2007);要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王长斌,2007),领导者应具有亲民意识(陈仁波,2007),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葛培波等,2006);企业应尊重员工、关爱员工(陈仁波,2007),用“人和”理念营造人文环境(季成林,2005),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企业和谐内部环境(刘姬龙等,2006)。

3研究展望

虽然和谐企业文化研究发展迅速,但已有的研究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补充和完善,这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根据文献回顾,本文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建议:

1.推进和谐企业文化研究。相对和谐文化,和谐企业文化研究较少。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持和基本保障,未来仍需大力开展相关研究。

2.加强和谐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当前研究机构、高校的研究文献少,企业、政府的探讨文献多,理论基础有待构建与完善。来源于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的文献少,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未来和谐企业文化研究需要增加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3、发展和谐企业文化定量研究。目前还没有一篇关于和谐企业文化的定量研究文献,然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都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未来的研究应引入定量研究,用量化的方法深入研究和谐企业文化相关问题。

4、完善和谐企业文化内涵。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分析较多,但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同。虽然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赞同和谐企业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但对“和谐”的定义、维度等重要概念均没有统一认识。未来的研究应完善和谐企业文化内涵,构建普遍认同的研究基础。

5、丰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研究。虽然在和谐企业文化相关文献中,探讨如何构建的文献最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精神文化层面没有广泛认同的结构维度、在制度文化层面缺乏系统的框架、物质文化层面缺乏研究。未来的研究应从提出零散的观点走向构建完整的系统,应从空洞的口号走向实际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卞敏.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4):5-8.[2] 曹德本.和谐文化模式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3):1-5.[3] 傅晓明,张磊.和谐企业文化体系与和谐企业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11):161-162.[4] 韩美群.论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5):600-605.[5] 宋联可,杨东涛,魏江茹.和谐文化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J].管理现代化,2006,(5):31-32.

第二篇: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

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

摘 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经济落后首先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管理的落后。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总的发展趋势已由战略管理转向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是管理思想和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反思和飞跃。回顾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会发现我们也创造了许多灿烂的企业文化,而这也成为进行企业文化构建的现实基础。本文首先分析我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构建面临的困境,最后对我国企业文化的构建提出了策略。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困境

引 言

21世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在激烈地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始于21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至今日企业文化己成为21世纪管理的热点。中国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如何构建恰当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营者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员工素质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这一概括包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它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它属精神文明范畴;企业文化又不等同于精神文明,而是企业一系列精神文明成果的抽象、升华和规范,它是企业群体共同价值的反映,要求每个企业职工接受、传播和遵从。从直接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企业理念等。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精神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精神为导向的管理方式,它属精神文明范畴。要在一定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与一定物质文明水平相适应,同时也对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强大的反作用。

2、集合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职工价值观的集合。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骨干分子在企业文化形成上可能会起重要的甚至主导作用,但不能仅由企业领导班子或少数人来决定。

3、微观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它要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宏观文化的影响,但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不能用整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宏观文化来代替企业文化。除此之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应有文化差异,不能千篇一律。

4、社会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反映,要受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国家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要求和宏观文化的影响去搞“世外桃源”。

5、可塑性

企业文化不完全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和概括,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也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它的产生和塑造,都要受一定客观基础和条件限制,不能也不可能一时一变或任意塑造。

二、我国企业文化构建面临的困境

应该看到,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成为企业界甚至全社会瞩目和关心的“新潮流”,但是,与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企业组织和整个社会对崭新文化的期待和要求相比,我国在企业文化上的自觉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影响

一位文化研究者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也许正是这个“包袱”能够使我们正确解释: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日本、“亚洲四小龙”在战后得以经济腾飞,而我们却几经波折、步履艰辛、速度缓慢。

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这种表现为:一是老人主义,论资排辈。过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企业,多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生产和传艺方式,为了掌握技术,学得一技之长,青年工人进厂首先学习的并不是技术,而是首先学习如何做徒弟。徒弟的出师,既要取决于他刻苦学习技艺的程度,还要取决于师傅对徒弟的接受、认可程度,常常使多

数徒弟为求得师傅的认可而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师徒如父子”的等级观念,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即使到了今天,企业中论资排辈的现象仍很严重:长工资、分住房、提干部、定职称等一切与利益分配有关的事项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同工龄联系在一起,甚至在老干部退居二线,青年干部挑大梁时,青年干部都可能时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无形的手在左右自己,而不敢放手大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等级观念的影响使企业很难培育出真正代表各方人员利益和要求的充实而丰富的企业文化。二是官职终身制。在等级观念的制约下,一方面出现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状况:股长、科长、处长、局长慢慢熬年头成了正常现象,而如果一个工人越过中间的层层台阶一下成为主任、厂长,都会成为人们私下议论的话题。另一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官职终身制,一些名不副实,甚至极不容易把位置让位于后来者,冲淡了企业文化中平等竞争的合理内容。三是特权主义和家长制作风。由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特权主义在我国企业中依然严重存在:领导批条子就可以廉价出售产品;本来早已人满为患的行政部门,就可能因为某位领导人的指示又增加职数和人员,厂规厂法只对工人有效,而无法制约企业领导等等。而且在更多的时候,领导的特权往往不用自己开口,便有“抬轿子”的人送上门。有了权力、便有名誉、地位,“房子”“票子”“孩子”问题也很容易解决。有的企业领导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听不得不同意见,从而影响了祥和的企业的形成。四是人情大于法规。受传统宗法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企业中,人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却十分强大的社会力量,不仅职工的“红白喜事”有人张罗讲人情、凑份子,而且在个别胆子或违反了厂规;或出了事故;或给企业造成各种损失时,也会有一些人为之求情,为之游说、解脱,结果往往使从严治厂变为一句空话。例如,某新厂长决心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要调二、三线的多余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可一露风声,厂长的办公室和家中便“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各种各样的游说、暗示、甚至含而不露的威胁等纷至沓来,为了维护人情和各种关系,也为了以后的工作,新厂长宏伟的精简计划只好告吹。在这样的气氛下,人情关系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法规”反倒成了躲在人们身后的羞羞答答的小媳妇,不仅使企业里那些成本成册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对付上级和自我安慰的装饰品,而且助长了“走后门”和“裙带风”的盛行,影响了优秀企业文化的健康成长。[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我国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企业文化,于是热衷于办剧团、成立运动会等等;也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企业文化必然遇到的问题。传统文化过于重视人伦关系,也造就了我国企业文化严重轻视法制的缺陷,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个人说了算的非制度化现象相当普遍。

(三)福利至上观念的消极影响

福利至上的思想和行为在中国的各类企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基础实质上是企业的福利文化。这种企业福利文化的严重存在和泛滥,是企业短期行为得以产生并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我国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建设我国企业文化,尽管面临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长期创造的经验和己形成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我国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

(一)、吸收传统企业文化精华

1、扬弃地继承“义”与“利”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主要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这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核心的价值观。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在目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扬弃的面对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至关重要。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只有以营利为目标,才能自求生存与发展;但同时企业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利益的要求。所以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应是义利并重,守义取利,即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

2、信奉“诚信为本”、“薄利多销”的企业信念

贱买贵卖,获取利润是商人的基本目标或经营手法、方针。中国古代商人中不乏有奸商,但是廉贾也不少。司马迁说:“贪贾三之,廉贾五之”。廉商们是通过什么信条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方针的呢?他们的经营方针正是“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即通过树立“诚信无欺”的经营信誉来赢得顾客,以“薄利多销”来增加利润。诚信为本的企业信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道德的核心。

(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都必然要受到世界性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当然,对于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而要从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弊病而产生的陈旧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理论,以更好的构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1、挑战“奴化”意识,树立自尊、自信、自主的主体意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它贵在要有个性,这就需要企业、职工具有很强的自尊、自信、自主的主体意识。一个企业和企业的职工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没有高度的独立和自主性,一切听从别人支配,干事随大流,很难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西方传统强调个性独立,讲求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社会文化心理突出自我中心、个人本位的个体意识。这种突出个体意识,忽视群体意识的文化传统,往往诱发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很难形成一种社会的人格,具有很大的弊病。但是,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强调启发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尊重人、相信人,努力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2、挑战惰性心理,树立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不满足现状,不甘心落后,崇尚在奋发中争夺,在前进中竞争。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缺乏这种积极进取的竞争观念。长期以来,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知足常乐、安贫乐道、不求进取,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理。这种心态的差别,是由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这种不尚力争、反对竞争、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将会窒息企业的活力,有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培育一种催人奋进的新观念。

3、挑战封闭意识,树立开放意识

现代化的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广泛地进行信息交流,特别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更是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造就了人们的开放意识。同西方民族的开放意识相比,中国人的心理特点是较强的封闭性。建国以后,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使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闭关自守政策,这就更加助长了封闭性的传统习惯。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己经有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但是封闭性仍然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来。在有些企业的活动中,职工极少流动,长期固定某一职业,思路不够开阔;企业接受外界信息缓慢,经营的灵敏度差;企业自身也不善于向外界发送信息,不善于通过广告宣传等媒介以及其他各种方式树立企业形象,等等。封闭性必然导致企业的落后。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开放意识,克封闭观念,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融合网”

所谓“融合网”,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等级森严,讲究级别、界限和分工,限制了信息的沟通、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融合网”把领导者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强调要让员工方便接近领导,参与企业决策。领导者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提供对话窗口并不断参与对话,通过不断扩大对别人的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位置。而员工在平衡和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更有动力的去投身工作,共同担负起完成重大任务的职责、共享所得到的回报。“融合网”不是要取消企业内的等级,而是提倡各等

级间公开交流式的运作方式,淡化指挥与执行的界限,鼓励员工层层下达命令,员工的工作就是为了执行这些命令。员工在工作中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在建立企业文化,建造“融合网”的过程中,领导者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重新界定一线员工的角色,才能发挥其最佳才能。

(四)加大宣传力度

企业精神确立后,要想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标语式,即把企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制作成鲜艳的大幅标语,或体现企业精神的张贴画悬挂或张贴在厂大门口或办公大楼、生产车间等引人注目的地方,使员工随处可见,在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如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倡导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个公司的标志就是一张微笑的脸,微笑的厂标在厂内举目皆是;日本索尼公司倡导“豚鼠精神”,经理室就长年悬挂着一幅企业精神象征的豚鼠画像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2、活动式,即经常开展各种为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自始至终体现企业精神,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节和运动会,在艺术节上通过厂歌比赛等形式,艺术地向员工灌输企业精神;在运动会上,通过激烈的竞争,体现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企业精神。

3、广告式,即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在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时,巧妙地把企业精神融汇其中,使员工和大众一样在接触媒体宣传时接受企业精神的教化,将企业精神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个异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必定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显示出新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具有全新的物质基础,还在于它创造性的对待我们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果失去传统文化这一基础,它就会失去强大生命力。因此,传统文化不仅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只有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因此,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创建的企业文化才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符合我们民族特色。参考文献

[1]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2]郭纪金:《企业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陆云:《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4]张铭远:《企业文化导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5]高效琨、李雨村:《中国的企业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陆嘉玉、姚秉彦:《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年版。

[7]史秋秋:《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载《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第11期。

[8]公茂虹:《建立远景企业的十二个步骤》,载《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第12期。[9]卢东斌:《企业文化研究的新视角》,载《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第1期。

[10]张要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启示》,载《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第10期。[11]李锦望:《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载《中外文化》,2003年第l期。

[12]胡晓清:《中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载《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3]李琪:《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载《改革》,1999年第2期。[论文网]

第三篇:试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试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论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

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50.

第四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南阳

政 治 研 究 论 文

对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

南阳远达环保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远达公司关于收集、保存、使用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公司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公司有权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公司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公司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课题负责人:彭泽伟 成员:张小珂、胡玉瑞、彭艳、郑怀庆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3 引 言„„„„„„„„„„„„„„„„„„„„„„„„„„„„„4 1.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5 2.用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5 2.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5 2.2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6 2.3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7 2.4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8 3.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9 3.1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9 3.2构建企业文化两重性,体现和谐利益„„„„„„„„„„„„„ „10 3.3和谐的管理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2 4.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13 4.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13 4.2加强协作,凝聚和谐企业文化„„„„„„„„„„„„„„„„ „14 4.3公平环境,展示和谐企业文化„„„„„„„„„„„„„„„„ „15 4.4安全生产,促进和谐企业文化„„„„„„„„„„„„„„„„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对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研究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重要战场,而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因此,以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 和谐

引 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科学发展观、新的理念、企业的和谐发展”这几个层面入手。

1.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的内外问题和矛盾不少,迫切需要以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

1.1随着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有鲜明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必须提升企业的文化含量,必须掌握国际经济的秩序与行为规范。

1.2随着大批企业改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下岗、待业、拖欠工资、劳保、医保等诸多涉及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相当一部分企业改制后弱化了自我约束机制,片面追求企业利益和经营者利益,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良性的竞争规则,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及行为规范。

1.3企业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利益的分配者,担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其效率不高和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和谐稳定。因此,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成当务之急。2.用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2.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

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2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2.3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2.4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3.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必须紧扣理念文化、利益文化与管理文化这三个和谐关节。和谐文化的理性涵义是公平、正义,感性含义是合情合理,即

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和平衡。和谐文化不是惰性文化,不是自足文化,是一种在和谐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进取文化。

3.1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从哲学上讲,和谐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和谐文化既体现在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社会的精神道德思想观念中。通过和谐理念的培育,可以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和道德的支撑。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文化,这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位居优势的企业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者来说,应当努力把和谐理念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3.1.1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转化矛盾的持续过程。

3.1.2对员工的人文个性特点不仅要尊重和包容,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培养和张扬。强化包容意识,关键是要在企业中努力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包容促进相互融合,通过尊重促进多样共生,通过和谐机制保障和谐诉求,达到企业文化诸要素和谐共荣的目的。

3.1.3企业文化的和谐是动态发展中的和谐。

和谐环境文化的打造,不是以减少经济文化之间竞争去追求静止状态的和表面的和谐,而是要把共同利益作为竞争的前提,把不同经济文化共生共赢作为合作的支点,努力在竞争中追求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文化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劳动者个体文化之间质与量、过程与结果的差别,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第四,和谐是人的心理感受和主观判断,离开了人去谈和谐就像抛开太阳去区分昼夜一样荒唐。和谐企业文化始终围绕着人这个本原。人本文

化中的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思想方法,而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是培育和谐精神的总开关。

3.2构建企业文化两重性,体现和谐利益。企业文化具有两重性:第一层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它具有差异性与易变性。第二层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必须是稳定并有生命力的员工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稳定并有生命力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宗旨和战略规划是相统一的,企业费者看到或感觉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说可以是以产品形式、服务形式、广告形式、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来体现。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是向所有的人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人们能不能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看它有没有生命力。当人们能够认可与赞同时,就说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生命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是以它的经济性来支撑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要能给企业所接触的内外所有消费者带来经济性的满足。作为企业领导要把企业的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统一管理起来,这个统一是指在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持员工个人价值观的活力,使二者协调起来,而不是相互对立。当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存在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首位。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下,员工会有一种忠诚意识,与企业共度难关。企业高速发展时,员工能够保持应有谨慎,不会出现浮躁的行为。因此我们的企业在考虑兼并对象时不仅要仔细分析对方的产品、设备、人员与设计能力这些硬件,还要周密考虑企业文化这个软件。两个基本重点就是战略与制度。这两个基本点是企业文化的两个车轮,只有这两个车轮协调并不断地向前运动才能保持企业文化这驾马车不断前行。企业文化的这两个基本点要不断给企业文化补充新的组成部分,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3和谐的管理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成长期的某种精神能否转化为企业成熟期的完备的企业文化依赖于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企业各种制度与由制度所产生的约束力的总和。良好的管理制度具有适度超前性,它引导人们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管理制度有没有生命力就看它能不能得到落实并取得员工的一致认可。职工认可一种制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过长,说明我们的管理制度不具有可行性或者说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在推行新制度时,员工同新的管理制度可能会出现磨擦。为此,作为管理者要尽量寻求支持变革的动力,减少阻力,形成有效的合力。管理制度是有形的管理环境。无形的管理环境是员工基于对制度的理解所产生的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可以弥补硬性制度的不足与空缺。这种约束力是员工基于对企业负责所产生的一种行为。

3.3.1和谐管理文化机制是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的必要手段。从企业范围来说,建设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企业与社会相协调融和的文化机体,树立推行和谐管理文化,发挥管理杠杆在微观经济领域里的作用,努力协调好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企业自身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谐管理文化引导人们平和、有序、良性地公开文化个性,防止对企业整体和他人产生破坏力。

3.3.2和谐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人本文化。

和谐管理文化准确把握人本管理的科学内涵,挖掘和释放人的智慧和潜能,让人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创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追求发展,在发展中奉献快乐。和谐管理文化氛围中企业目标文化与员工需求文化

互动,管理者综合运用沟通、协商、激励、引导、感化、魅力影响等手段对员工进行企业理念和文化的渗透,使矛盾双方达成一致的工作目标和意愿,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构建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使员工的工作更富创意和激情,达到企业各层面人员“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企业效益最大化,社会责任最强化。

3.3.3和谐管理文化一要解决企业文化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促进员工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

维系企业文化正常运作有三条命脉,即资金文化流、物资文化流、人力流。其中最根本的是人力流,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资金文化和物资文化,资金文化、物资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化都离不开人力流。以平等、公信、友爱、互助为主要标志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强化团队精神和全局意识;有利于激励斗志,激发工作热情,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确保资金流、物资流以及资金流与物资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永续、良性和高效。二要解决劳动关系文化的和谐。员工的价值观、利益与企业的价值观、利益,员工的价值观、利益与“老板”或资本的价值观、利益是对立双方的辩证统一。以和谐为指向的现代管理文化则从企业利益、资本利益、老板利益与劳动力利益互利互赢的基点出发,通过资本与劳动的相互渗和,老板与员工的相互沟通,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建立起资本拥有者与劳动拥有者人格上平等、利益上均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双向动力保障机制,将企业和资本的追求与员工即劳动者的追求统一到共同的目标上,达到企业利益员工化、员工价值企业化。

4.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重要战场,而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确立构建和谐的企业的宏伟蓝图,提出创建和谐企业的目标,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用来引导和约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思想外展,是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的文化表现,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内涵是以和谐作为企业的主旋律,它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使企业不断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创造和谐、共享永恒”。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综合素质,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具有本企业特色,更好地推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4.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这个载体不仅仅是设备和技术,更加是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企业既要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强各种业务培训,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建构企业文化,以保证和促进生产力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这种保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必须是先进文化,也是代表全体员工根本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不否认制度的严明,管理者的威严,管理手段的科学,而是更应强调在全部管理要素中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统帅。坚持企业的本质“为企业、员工和客户创造最大化利益”,只有以人为本,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心灵契约”,才是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在远达环保公司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用人性化管理调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员工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创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他们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引导,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上来;关心员工,就是在涉及员工的理想、事业、追求、家庭、健康等方面,多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二是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员工是企业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分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展、培训、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就是要着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对干部员工素质教育常抓不懈,建立干部素质提高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建立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员工要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应知应会培训,促进员工知识结构更新;建立技术练兵制度,定期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不断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为员工提供岗位成才的平台。

4.2加强协作,凝聚和谐企业文化

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我们就必须把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没有制度就没次序,没有精神就没有信念,没有物质就没有保障,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企业才能生生不息。建

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企业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力求客观性,着眼全面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开放性。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精神转换成物质,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开放的思想,吸收同行和其他企业先进的文化,学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相互交流,与时俱进。

4.3公平环境,展示和谐企业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员工的和谐共融;坚持发展为了社会,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道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一是用和谐企业文化激励和谐的“软环境”。远达环保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让每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一种归属感,激励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顺应人性、体现对人的尊重,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灵活的分配机制、公平的用人机制、终身教育的培训机制,使员工在公司内有较强的安全感;公司是学校,领导是教练,培养、指导下属,让下属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是领导的责任和义务;领导要合理地授权分权,为员工搭建施展无限才能的平台,让员工在企业内能充分找到自我,营造一片和谐、广阔的天空;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上下级、同级之间关系和谐融洽,以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心存感激愉快地工作。让每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归属感,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二是要充分认识公司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坚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环保治理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着企业“建设家园、奉献社会”的崇高诺言。

4.4安全生产,促进和谐企业文化。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为了让生命之树常青,为了让员工家庭幸福,为了让企业健康发展,要大力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父母的牵挂,妻子的企盼,儿女的期待,员工的渴望,是员工最大的幸福。要坚持不懈地向员工灌输、渗透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促使广大员工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转化为自觉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素养和安全意识,全面把握安全规律,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从小事上做实,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员工的行为养成上,促进家庭幸福,企业和谐发展。

结 论

和谐理念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和谐利益是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根本基础;和谐管理文化是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社会和谐以企业和谐为基础和前提,企业和谐又离不开社会和谐,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努力打造和谐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和谐促进社会文化和谐,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神圣历史使命。

致 谢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总部领导,给我这次参与政研和亲身体会远达文化的机会!

由于理论和时间有限,论文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妥之处甚至错误,恳请各位领导的指导,在此我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7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2009.4.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丁宁:从生态学看企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中外企业文化, 2005(2)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中心组学习体会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作为文化机关应该率先垂范。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结合发展实际,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制度保障、人文基础、思想根基、师生关系等方面为抓手,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扬民主、优化机制,落实构建和谐校园的制度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的保障。尚文中学进一步完善学校相关章程,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修改各类检查评比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卫生教育,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与预案。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体现了学校整体利益、根本利益。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师道尊、师纪严、师业精、师心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尚文中学新一轮的发展,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教师行为准则》,从“知法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廉洁从教、锐意改革”等六个方面规范教师行为。教师“德”为先,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师德考评条例》,成立师德考评小组,以引导教师品行。为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上海市尚文中学教学常规条例》,对于出现条例所列行为的,将按教学事故处理。成立常规工作考评小组,出台《关于调整尚文中学月度考核奖的意见》。

加大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力度。设立支部、校长信箱,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畅通沟通渠道。学校设立公示栏,对学校的决策、考评、职称评定、学生的推优入学都坚持公示制度。学校的考评小组以教师为主体,对全校的教师、职员及中层干部进行考评,公开考评结果做到择优聘任。建立学校“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学校与教职工之间发生人事争议等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在学校重大事项中的民主决策作用。在校长负责制和规范议事规则、工作程序的前提下,重视能级管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深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夯实构建和谐校园的人文基础。根据市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学校确立了《以校本培训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进一步完善学校全员学习和校本培训的体系,不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学校通过课改实践、专家引领、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教学评比、研讨会、教育科研等途径,不断深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发展计划,年年有收获,年年有进步。

学校开展了远学孟二冬、近学黄静华的师德专项学习,每位教职员工都自创了用于激励自己的师德格言;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

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温家宝总理与基层教师在中南海座谈的讲话;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学习英模,贯彻规范,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趋向和行为准则,提升师德建设的内涵。全体党员做出了在“认真学习,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公平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联系群众、团结协作”的公开承诺。

关注教师发展需求,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每两月组织一次专家讲坛。每学期坚持开展“尚文书香·浸润心灵·和谐校园”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充实教师精神世界、增进教师文化底蕴。“爱,让顽石开花”主题论坛,旨在围绕工作中困绕教师最多的“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开展专题读书交流,从“爱”出发,以“批评”、“宽容”、“信任”、“赞美”等不同角度谈论了对“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思教虑学系学子、言计献策谋发展”主题论坛,旨在从学生现状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有效性;“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主题论坛,旨在实现全员德育、全程德育,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读书论坛活动带给教师们更多的启迪与思考,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添动力。

学校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定了加强备课组建设的相关条例,细化备课组活动“三定”、“三备”、“三统一”、“三及时”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各项管理,以主备、副备、说课、评课、反思总结的研修形式,强化优化校本研修。加强了随堂听课,教案与作业批改的抽查。对每位教师都进行了业务能力的专科测试。加强了教研组校际交流研讨,化学组领衔课改试点学校开展了校际联动化学学科实施针对性教学的研究工作,数学组到格致初级中学开展听课交流活动,英语组请青云中学、海南中学的英语老师来校交流研讨,为学困生的教学打开思路。开展了“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益”的主题研究,由区、校级的骨干教师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育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追求内涵发展需要有精神力量,有统一的价值取向,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近年来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能树立和谐的理念、培育和谐的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课堂教学点拨人——以奥运为契机,以初中探究型课程为载体,以“走进奥运”为主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全民奥运为主线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召开了“彰显课程特点·提高育人实效”探究型课程推进“两纲”教育市级现场会,展示了五节公开课和每个班级学生的探究成果,获得好评。

主题教育激励人——以世博为契机,开展“争当世博小使者,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尚文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博学、善为,让世博更精彩”的主题教育,继续提升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水准;开展了向已故校友“轮椅上的白衣天使”陈海新学习的自强不息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汶川地震后,又开展了“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成长”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锻炼人——学生每年通过学雷锋日的义卖活动为学校“红领巾爱心基金”捐款,到豫园为红十字会劝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以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募捐活动;学校“忘年交”志愿者服务队去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服务活动坚持了十五年,获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通过“牵手特奥,感悟生命,传递快乐”的活动,科技社团、插花社团的学生走进阳光学校,与智障儿童开展了科技制作等活动;奥运前夕,组织学生参加了“迎奥运、迎世博,我为社区绘墙画”等活动。

校园文化熏陶人——尚文中学少年团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每年开展有主题的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举行“回眸三十年·共祝好时光”尚文中学师生共话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节、“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和谐校园”的科技节和“喜迎奥运盛世,追求和谐发展”的体育节;建立了“小故事,大感悟”的宣传栏。

四、推进温馨教室的建设,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师生关系。

学校注重通过体验、互动活动,推进温馨教室的建设,营造“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愉悦工作”的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师生关系融洽,形成和谐的团体。

举行“和谐课堂师生言行选择”大讨论,在党小组会和年级组会上进行了师德师风大讨论。先后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了“党员如何在校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讨论;组织各年级组教师查找教师群体有悖师德师风的行为和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讨论如何使课堂用语更规范化;组织学生讨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言行标准”等。

开展“夸夸我心目中可爱的尚文学子”活动,挖掘尚文学子的闪光点,通过师生间信件交流,让学生了解在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标准,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更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活动在学生家长中引起强烈凡响,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载体,教育电视台和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都做了相关的报道。

开展“你快乐、他快乐、共同创建我快乐!”的“快乐中队创建”活动。师生共同设计队标、制作标牌、设计快乐中队手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室桌椅整齐,环境整洁,设立了红领巾读书角,布置了学习园地、争章园地。开展“快乐十分钟队会”、“快乐争章”、“快乐雏鹰假日小队”等活动。快乐中队的建设是创建温馨教室活动的不断深化,它不仅让队员们搭建起了自己的舞台,更让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最耀眼的光彩!

结合创建温馨教室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利用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智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交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推出了温馨课堂日志,记录课堂师生情况的实际效果,记录每堂课受表扬的学生名单,创造更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和社区社工站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共同开设心理讲座,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灵之家),开设黄静华热线,多渠道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心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随着将和谐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学校将继续以“以文明修身,建和谐校园,铸精神家园”为目标,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建文明和谐校园,铸学校品牌,为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黄浦教育“精、特、优”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0216和谐企业文化内涵与构建研究述评3-江苏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经济落后首先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管理的落后。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总的发展趋势已由战略管理转向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热潮......

    企业文化构建与形象塑造研究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porate image building ofthe preliminary studyFirst, we found that China's economic backwardness is not backward in tech......

    关于构建和谐矿区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构建和谐矿区的探索与研究坚持党的十七大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探讨与研究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探讨与研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已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作......

    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大全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作者:孙长坪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影......

    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和谐......

    浅谈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涌现出一大批......

    合作学习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合作学习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