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8: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本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领域己从传统的金融业务扩展到金融文化领域,竞争的手段己从单一的经营业务向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和群体经营意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己成为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壮大的决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领域己从传统的金融业务扩展到金融文化领域,竞争的手段己从单一的经营业务向全方位多层面渗透。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和群体经营意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己成为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壮大的决定因素。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客观需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的,并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企业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精髓。随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需要导入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

(一)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凸现,而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它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行为支持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成功企业的背后一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本文化的支撑。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的管理,是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硬性管理模式,正效应是明显的,但也诱发了一切向钱看的偏差,使部分职工奉献意识丧失。而企业文化则能从精神与觉悟的高度,通过培育行为规范,使员工个人行为向有益于农村商业银行总目标的方面趋同。企业文化包含着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两大范畴。管理企业主要取决两大因素:权力和文化。权力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力量,靠的是硬性制度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力。而文化则是一种非硬性的规范引导,它往往是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对培养企业员工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潜在作用,这种约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存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相对竞争优势而己,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金融作为服务性行业本身并不创造商品价值,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金融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竞争中出奇制胜?需要所有的信合人冷静思考,审时度势。“人为企业之本,德是兴业之魂”。用一种先进的人本文化来打造、锤炼员工队伍,农村商业银行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发展后劲。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既不是简单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也不是单纯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而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人是金融企业的主体。人才是金融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本。在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技术支援、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日渐缩小,客户的选择更注重对人本文化及其衍生的企业形象的认同。只要农村商业银行真正拥有人才,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拥有服务,拥有市场,拥有客户,拥有效益,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分析

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金融企业文化最耀眼的闪光点。掌握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的人,是金融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信心不足。由于机构庞杂,冗员过多,需要大刀阔斧地减人增效,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均创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减人和增人矛盾突出,加大了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度。

2、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员工年龄老化,高学历人才少,观念更新不强,缺乏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清收人才、科技人才、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与创新人才。组织培训受训面不广,培训的内容缺乏前瞻性和文化性。

3、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分配机制不够活,员工之间收入档次没有真正拉开。费用分配不尽合理,盈利社与亏损社费用分配差距较小。指标考核不尽合理,有些脱离实际。总之,对单位、个人的绩效考评标准不够科学、全面的细化(量化)。考核侧重于结果而忽视过程,侧重于静态而忽视动态,侧重于目标而忽视态度。人财物的资源配置和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收入未能充分体现“效益优先,业务量优先,贡献优先”的原则,导致社际差别不大、个人收入差别不大。

第二篇:对组建农商行的若干思考

对组建农商行的若干思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以来,国内金融领域全面放开,各大商业银行在县市区设立分支机构,邮政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应运而生,农村信用社原有的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型升级为农商行势在必行。

从联社到农商行也许有人会觉得不过是做做改革材料,走走过场,其实不然,从联社到农商行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翻牌,尽管它曾是多少农信人梦寐以求的向往,但是天下从来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

从联社到农商行不是简单的翻牌,应该是经营理念、经营思路、金融产品、网点流程诸多方面的重组再造,在变革中求活力,在创新中求机遇,在改革中求发展,在经历阵痛烈火燃烧凤凰涅磐之后华丽转身中的升华,即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渐进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农信社长期积累的沉重历史包袱逐步得到化解,各项业务做大做强,监管指标明显改善,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支农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组建农商行的时机日臻成熟。农信社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略看法。

一、农信社组建农商行的必要性

组建农商行既是农信社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它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改变,更是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因此说完成股份制改革目标,对农信社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组建农商行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哺经济。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改制不改姓,服务方向和服务宗旨不变,其扎根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草根金融”优势将会更加明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将更加突出。

(二)组建农商行是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在经营原则、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等方面,农商行与农信社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能够提高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集约化管理程度,有效增强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对提高经营管理、合理布局营业网点、提升服务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组建农商行是自身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组建农商行有利于解决农信社改革、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名正言顺地通过政府行为争取财政性资金、涉农资金等政策性、涉农类资金,使经营机制更加灵活,激励与监督机制更加有效,竞争力得以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组建农商行是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根本要求。农信社“蝶变”为农商行后,可以借助银行名称的品牌效应,业务经营范围不再受地域和对象的限制,可以更好地为“三农”、中小企业服务,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金融行业名副其实的“正规军”,从而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信社组建农商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信社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项监管指标也持续向好,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经营管理水平的局限性。在信用社管理模式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改制的企业基本沿用工厂制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庞大,运转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界限不够清晰,职责不到位,效率低下。农村信用联社常常满足于省联社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而对如何挖掘本辖区业务发展潜力,实现业务经营规模适度化和利润最大化考虑不多,使得业务经营长期呈现平稳有余、开拓不够的局面。

二是服务“三农”手段的创滞后性。首先,农村信用社的基层网点普遍存在硬件环境不优,服务大厅狭小,功能不全、设施简陋。虽然近几年各家联社对营业网点都逐渐进行了装修改造,统一标识,但因过去场地的限制和集中改造财力的制约,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尤其是乡镇网点仍未摆脱服务大厅简陋狭小的格局,大部分乡镇营业厅连基本的客户等候区也因条件限制而未能配备座椅,使客户经

常排队到门外,等候时间过长而未休息区;或者有休息区,但因没有叫号机不敢离队休息等待,只好排很长的队等待,抱怨颇多,也使信用社流失了很多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其次,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主要限于结算业务、保险代理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虽然这两年信用社也逐步推出了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但因为农村信用社面向农村,客户文化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业务也由于起步晚、品种少等诸多因素,在业务创新方面明显滞后,而且没有推出贷记卡,不能适应不同阶层客户的需要;同时银行卡在宣传、营销和服务上不能相互衔接,造成营销脱节,使用银行卡办理金融业务的比较少,部分信用社为完成联社的发卡任务,造成睡眠卡数量较高。

在当今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加快转型升级为农村商业银行,已是必然趋势,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组织模式,农村商业银行在从农村信用社向银行类金融机构转轨过程中,如何加快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服务方式等模式的创新转型,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这就成为正在筹备或已经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加快农商行组建步伐的几点建议

对照农商行的组建标准和准入条件,农信社在股金结构、资产质量、内部机制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因此,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必须按照市场原则、股份制方向,找准差距,权衡利弊,整合资源,对症下药,不断加快农商行的组建步伐。就我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而言,信用社转为农商行后,同样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宗旨是不变的。

(一)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扶持。农信社能否顺利组建农商行,关键在于政府、银监等有关部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因此,农信社要在加快自身经营发展的基础上,要与政府、银监等相关部门多沟通、多联系,努力争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尽快达到农商行的组建标准;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组建农商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引导协调作用,在税收减免、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房屋权证等方面制定出与之配套的制度办法,给予农信社足够的政策支持;

银监部门要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信社之间差异较大等地域因素,在政策条件和组建标准上加以区别对待,分批次、分梯队地进行股份制改造。特别是对暂不符合组建标准的农信社和五B级以下的高风险社,要突破现有政策界限,给予足够的帮助引导,允许辖内效益好、盈利多、拨备高的社抵补其亏损挂账、呆账准备金缺口,逐步缩小社与社之间的差距,提高监管等级,改制为股份制银行。

(二)调整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要按照“积极、稳妥、合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放宽入股条件,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各类投资资本,加快股本结构的重组调整步伐,尽快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不断壮大资金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同时,要让广大投资股社员充分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权利,并拥有一定的业务经营管理权、重大项目决策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农信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服务高效、效益一流”的市场主体。

(三)清收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切实做到审贷分离,不断加强新增贷款质量的考核,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贷款的产生;要紧紧抓住清收国家公职人员到逾期贷款的有利时机,充分借助公、检、法及组织、人事、新闻媒体等力量,主动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持续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真正实现占比、余额“双下降”。

(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要严格执行“三权”分离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理(董)事会经营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高级管理层和内设专业委员会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把经营班子深化为经营执行机构,把监事会深化为经营监督机构,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真正发挥作用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逐步解决按行政管理机制设置内部科室和按行政级别纵向设置管理机构问题,对现有内设机构和营业网点进行整合,构建全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员工招聘上,要逐步向法律、计算机、审计、规划等专业方向倾斜,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应对能力;

在干部选拔上,要严格按照省联社提出的“三个推荐”、“两个依靠”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挖掘广大员工的潜在能力,为组建农商行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作为一名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信用社的干部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必须虚心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努力掌握新的经济形势,学习新的知识;要了解经济金融新动态,学习金融、电脑、法律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融入经管管理中;要增强依法经营的意识,提高开拓创新发展的能力;要真正深入一线抓信息,沉下来想办法,不断提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六)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重塑形象,要打造“精品网点、亮点工程”。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文明言行。统一对全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招牌和网点装修形象,提高装修水准,营业部是农商行的窗口,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设施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全面跟进,不落后。要通过建立富有特色的形象系统工程,把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社会责任形象和员工素质形象贯穿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管理、服务和对外宣传的全过程,要全面展示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价值和经营风格。要在培养优势产品、开展特色服务上下功夫,最终创造出知名品牌,并使之深植于社会公众心中,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争取赢得广泛的支持。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在拓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

(七)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确保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三个代表”报告中指出:“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信合人必须把创新精神落实到工作实际中去:一是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报送信息,为上级联社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要紧紧围绕联社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时反映基层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三是要学会在繁杂的信用社工作中理清头绪,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四是要增强责任心,勤奋工作,保持高昂的斗志,拼搏进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信用的界定是双面的。多元化的,对于农信社而言,我们秉持信用的标准在于“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一切为了客户,为了客户一切”的宗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诚信是金”,同样良好的信用形象也能让我们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改制农商行之路才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坚持信用社的优良传承,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紧追时代发展潮流,为信用社改制农商行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三篇:加快农商行发展的思考

加快农商行发展的思考

转型升级中加快农商行发展的思考

泰州农村商业银行2012年取得了存贷款市场份额稳步扩大、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盈利能力稳步增强的好成绩,实现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持续发展。在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困难和挑战频频出现的情况下,为何能取得这样好的发展成果?认真分析后答案很清楚:这是因为全行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了转型升级工作,赢得了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的主动权。现在,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银行业特别是农村商业银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理想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进一步着力抓好转型升级。本人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以及银行自身发展实际,对泰州农商行转型升级提出初步思考。

一、推进战略定位转型,打造良好社区银行

主动顺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发展形势,围绕打造现代金融企业目标,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实现科学成功转型,为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多作贡献。

一是明确市场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做优、做精、做专”发展目标,明确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市场定位,在“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市场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和领先优势。由规模扩张期转入稳健发展期,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外部环境变化,加快推进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网点结构和收入结构全方位优化调整,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类型银行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是强化内生动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夯实管理基础,从管理机制上实现自我纠偏、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以内生动力支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立足现状、着眼长远,走内生驱动、创新发展的道路,切实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管理能力和金融创新活力,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推进业务发展转型,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全力做好传统业务。密切关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时调整定价和负债业务策略,做好对公与对私两类客户群体的传统存款业务服务,存款市场份额每年递增0.8个百分点;发挥网点、人员、服务优势,培育“三农”、小微企业低成本优质客户群体,实现贷款户存款结算账户日均存款额不低于贷款总额的80%的流动性负债的合理增长。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加大“三农”、小企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信贷投放,确保农户个人贷款占比不低于20%,“三农”、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70%,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达5%,奠定信贷结构转型基础;做好新资本管理办法对接工作,采取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和税后净利补充资本金等多元化的资本补充策略,提升资本管理水平,确保核心资本不低于8%;稳步拓宽资产负债业务渠道,资产、负债业务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存贷比始终保持72%左右,净息差、净利润继续稳步提高。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把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加大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加快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布点向乡镇及小微商户布放POS机具,方便持卡人之间的资金清算,为客户提供近距离、全天候的服务,重点发展24小时自助服务银行、离行自助转账汇款终端、ATM机具、存取款一体机的布放,努力提高在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小区、重点乡镇的自助终端投放数量,在行式自助服务机具营业网点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100%,有效地将低端客户小额存取、转账、缴费等日常需求引导至自助银行渠道,逐步构建较完整的电子银行产品体系和实用高效、适应不同地域、覆盖全部自助银行设备及经营管理模式的业务制度体系,切实提高电子渠道增收能力和推进网点业务经营转型。

三是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推进业务结构转型,大力发展风险权重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综合回报较高的中间业务,每年创新2-3个中间业务产品,中间业务收入每年递增20%。做大传统中间业务规模,不断丰富新兴中间业务产品种类,使其与资产、负债业务共同成为银行发展的主要业务线。把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优质小企业客户群体作为目标客户,大力拓展传统业务市场下的个人零售业务市场,开发针对性的投资、理财业务以及个人综合贷款、个人创业贷款等信贷业务,达到“以资产业务发展带动负债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推进组织架构转型,搭建现代金融企业管理模式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职责明确、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搭建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对称的平台。加强董事会决策机制建设,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评价机制,引导专门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决策、执行、监督信息对接到位。加强决策执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授权管理体系,前移董事会对经营层执行决策的监督关口,保证经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加强行长室执行机制建设,根据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经营管理需要,对职能部门进行进一步合理规划、调整,对营销、风险和运营职能进行横向集成,成立风控中心、放贷中心、联合办公机制、会办机制,形成扁平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提高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效能。

二是加强经营管理标准化建设。围绕战略转型重点和流程管理规划,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以强化内部控制和执行力为保障,对外引进吸收相关行业的制度标准,对内提炼适合自身特点的体系标准。以信贷流程再造为突破口,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分析,将销售客户、服务客户的任务集中由客户经理和柜员承担,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和贷款审批、产品和行业研究支持等由后台集中处理。结合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未来发展前景、贷款需求等指标制定严格的标准,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信贷管理辅助系统、远程集中授权系统以及外包管理系统和审计稽核管理系统,建立涵盖运行、管理、营销、监督的全过程的管理标准化体系,突出客户服务、产品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营运管理等重点,形成“反应灵敏、目标明确、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业务前台;“防控靠前、监督有力、预警有效、反馈及时”的防控中台;“评价到位、整改全面、问责严格、执行有力”的管理后台。

三是推进风险管理架构转型。建立与发展规划、资本实力、经营目标相适应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从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从分散风险管理向集中风险管理转变。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建立大额贷款限额监测制度,单一行业授信集中度限额管理制度、集中度风险监测、考核以及提示制度,实行总量限额控制、实时监控、考核、风险提示和动态调整。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推进合规管理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增强全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并健全二级中心建设,建立并发挥账务监督中心、远程监控中心、清算中心、贷款审查中心等非现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财务、审计、信贷集中检查效应,开发自己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全面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四、推进经营方式转型,实现理性协调发展

一是从传统业务品种竞争向创新业务产品竞争转变。一方面有效整合现有产品和服务,创新信贷管理辅助系统,对所有信贷类业务资料进行计算机管理,实现无纸化审批,阳光信贷、授信管理,提高传统业务竞争力。另一方面从为目标客户特别是战略客户的生产、经营、资本扩张、资产运作甚至整个产业链提供全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理财业务管理系统,科学地进行客户关系分析,构建客户关系网,提示客户风险度,分析客户贡献度,识别优质黄金客户及潜在客户,实现客户理财资金的自动归集及到期本息的发放;对不同客户类型进行分类,实现差别化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及银行认知度。

二是从存款规模的考核向资产收益率的考核转变。改变网点、部门考核方式,建立以合理存贷比和资产收益率为重点的科学考核体系。适时引入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观,以经济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对各个利润单元进行多维业绩评价。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结合客户的信用等级、客户贡献度,科学确定产品价格,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盈利分析等模块,实现运营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和纳税成本的计价以及网点经营目标考核,前台营运部门比照网点经营单位考核。

三是从与大银行抢资源向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转型。围绕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要求,纵深推进“快付通”,实现农村金融便民服务行政村“村村通”向自然村“村村通”的发展,促进实现农民金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试点要求,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等规模化融资领域,在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职业农民等专业融资领域,创新信贷金融产品,拓宽服务触角,延伸服务链条,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创新推出重点乡镇金融超市模式,提供银行通用产品、银行特色产品、小额贷款产品、担保产品、融资租赁产品等融资服务,在切实解决农户、农村青年创业、农村居民消费等贷款难问题上,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现金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作用。

五、推进服务方式转型,提升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推进网点规划转型,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坚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抢占先机,着眼长期”原则,把握“新建”和“调整”两条主线,加快网点重构布局和低效网点调整改造进度,优化调整网点形态结构,强化网点精细化服务管理。打造社区银行,专注社区内的金融服务,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社区优质中小企业和中高端客户提供高质、高效及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及专业网点建设,打造区域中小企业“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设计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决策流程,针对客户类型、业务品种和风险程度差异,实行评级、授信、用信同步办理,实现“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精品银行,开展理财工作室试点,前期先安排2-3家支行,每家支行安排1-2名理财经理,负责对高端客户的营销,在总结和提高的基础上,力争5年后设有理财工作室的支行达50%。

二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推进人员服务转型。实施人才兴行战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全方位、多岗位培养、引进专业、紧缺人才,打造一支服务经济转型,适应改革发展的创新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制定条线业务达标标准、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员工综合培养计划,明确各岗位准入条件、准入标准及岗位职责,促进全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建立职业发展路径,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使员工队伍的年龄、专业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加强条线人员培养储备,建立以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营销水平多维指标为主的员工考核培训,5年员工技能及服务水平达到泰州地区中上水平;加强以营销意识管理为主的大堂经理考核培训,通过大堂经理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提升离柜率及柜面服务效率,实现从服务型大堂经理向管家型大堂经理转变;加强以学历及职称教育为主的委派会计考核培养和储备,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坚持每年培养3-5名拥有国家或行业认可资格证书的理财规划师和金融分析师,提升资金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四篇:对农商行发展资金运营业务的思考[最终版]

对农商行发展资金运营业务的思考

农商行的资金运营就是通过交易员对巨额资金的正确运用和对市场波动的准确把握所进行的利润创造过程。如何在满足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做活资金业务,防范和规避所面临的资金运营风险,实现农商行赢利模式转型,值得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思考。

一、农商行发展资金运营业务的迫切性

从启东农商行从事资金运营提升盈利能力的实践来看,资金运营业务前景广泛。而随着金融业的日益发展,银行间传统业务竞争激烈,盈利转型需求的不断加大,资金运营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拓宽收入渠道的优势作用日益突出。

好处之一:资金运营业务收入前景广,增量能力相对较强。资金运营业务的核心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富余资金,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并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发展资金运营业务,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充分运用诸如债券投资、同业存放、票据转贴现等有效的资金运营手段,降低了资金来源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资金运营业务能充分运用好国债免税、同业业务免征营业税的政策利好,降低了税收支出成本,扩大了其增盈能力。

好处之二:资金运营业务综合风险小,风险防范相对可控。资金运营业务所面对的主要是金融同业客户,同业客户群受监管严格,其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高于其它客户。我国监管政策对“同业客户低风险”的事实认定认可度较高,在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三个月以内按20%计算,三个月以外按25%计算”。因此,发展资金运营业务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缓解资本压力,有助于推动农商行业务转型和战略转型,走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新路。

好处之三:资金运营业务拓展空间大,服务支撑作用明显。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交易市场的不断兴起,农商行面对的市场和客户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单纯依靠传统存、贷、汇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要求,迫切要求农商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集约化、综合化。资金运营业务是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综合性、边缘交叉性业务,跨市场的互动和交叉优势的碰撞有助于激发和衍生出新型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农商行通过与同业间的多样化合作,取长补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巩固和拓展新客户,为传统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从而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二、农商行进一步做好资金运营业务的思考

(一)做广做好同业,实现共赢成长

银行业在客户、产品、政策、队伍等方面竞争日趋同质化的同时,业务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强强联合的趋势亦愈加清晰。同业业务发展应重在“共赢”。

一是不断拓展交易对手。要不断加强与银行业、券商等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合作渠道。要将同业业务作为资金头寸的调节池,降低市场行情波动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尽可能拓宽客户覆盖面,巩固和培养长期合作的客户。要积极取得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授信,对重点客户和行业领先机构进行走访,建立并维护好合作关系。

二要拓展多种层次客户。要逐步发展与基金、保险、财务公司等机构的同业合作,在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同业业务水平和质量。通过合作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增强客户对农商行的忠诚度。

三要发展多种合作形式。要积极拓展除同业存放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如:理财产品、代付业务等。建立同业间的产品交流机制,发挥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代理其他银行产品,建立金融产品超市,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四要实现同业合作联盟。同业之间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最终达到优势互补、收益共享的目的。如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确立流动性保障同盟;通过同业交流会相互学习、互通有无;通过强强联合形成区域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做小做实票据,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农商行必须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做实票据,从市场分析入手,强化利率定价机制,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树立票据业务品牌,服务中小企业。从利率定价入手,确立竞争优势,不盲目扩大规模,针对本地企业做自己的“小市场”。将票据业务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一项实事措施。要积极开展调研,了解本地客户票源情况及需求,建立客户档案,密切关注其上下游客户的票据结算情况,实施跟进营销,以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和优质的服务树立票据业务品牌。

二要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跟踪管理。重点加强贴现过程前、中、后三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重视票面、交易背景及跟单资料的审查,坚持“无发票不贴现、无合同不受理”的原则,并确保贴现与合同、税票内容金额相匹配、日期相吻合;强化对贴现资金流向的跟踪管理,防范贴现资金回流套利等情况的发生。

三要严守准入门槛,保证业务质量。加强票据业务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对新接触票据业务的员工,及时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加强对贴现客户的审查,重点审查客户资质与贴现量的匹配情况,对资质不符合要求或贴现量明显不匹配的客户,审慎与其发生业务往来。

五要强化排查审计,加大整改力度。要定期梳理和整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通过自我排查、内部审计等各种手段进一步规范票据业务,分析问题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三)做大做强债券,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债券业务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效工具,因此,要把债券业务作为农商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环节做大做强。

一要逐步扩大债券配置,增加利息收入。要合理选择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品种,使结构更趋多元化、合理化。在控制投资品种总体久期的情况下根据市场短期变化及时抓住投资机会,追求较高收益。

二要积极拓展业务品种,与时俱进。债券业务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业务。要紧跟市场,尝试各种业务品种和交易模式,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创新产品,开发属于农商行自己的理财产品,提高市场活跃度,并进一步推动传统业务发展,打通增盈渠道。

三要扩大交易对手数量,增加交易渠道。交易对手数量是农商行债券业务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加强与银行业、券商等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渠道,利用渠道优势将债券业务做大做强。

四要努力培养专业人员,把握市场动向。要培养债券业务人员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从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及热点事件、敏感数据等方面加强对市场运行情况的分析,预测市场走向。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分析,把握市场脉搏,做好市场的研判和预测。通过队伍建设推动债券业务发展,使之成为资金运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江阴农商行 农村与发展++(xiexiebang推荐)

江阴农商行 农村与发展

江阴农商行成立于2001年12月3日,系由江阴市辖内7家法人单位、807名原江 阴农联社职工、609名社会自然人共同发起,江阴农商行在承继原江阴农联社资 产、负债的基础上设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江阴农商行成立时的注册名称为“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 资本为10,018.1万元,其中,7家法人单位入股2,000万元,807名职工入股2,446万 元,609名社会自然人入股5,572.1万元。

江阴农商行成立时主要从事存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和票据贴现等银行业 务。至2005年5月11日中国银监会江苏监管局批准江阴农商行更名为“江苏江阴农 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大数据经济发展。

江阴农商行在2005年7月注册资本增加至24,631.845万元,2006年7月江阴农商 行注册资本增至52,021.3985万元;高达51%,2008年6月,江阴农商行注册资本增 至62,425.6782万元,高达11%,2009年6月江阴农商行的注册资本增至 68,668.2456 万元,高达9.7%,2010年5月江阴农商行的注册资本增至75,535.0534万元,高达7.03%,2010年12月江阴农商行注册资本增至113,302.546万元,高达22.33%,2013年6月江 阴农商行注册资本增至124,632.7495万元,9.23%,015年4月,江阴农商行注册资 本增至155,790.8847万元,突破15亿。截至2015年6月30日,江阴农商行的总资产、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829.64亿元、652.11亿元和485.96亿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江阴市支行的统计,截至 2015年6月30日,江阴农商行江阴地 区各项存款余额占江阴市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9.55%,位居第一;各 项贷款余额占江阴市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7.79%,位列第一。

截至2015 年6月30日,江阴农商行(母公司)涉农贷款371.97亿元(不含贴现),占江阴农 商行(母公司)贷款余额的99.46%(不含贴现);支持农村中小微企业贷款408.67 亿元,占江阴农商行(母 公司)总贷款的88.64%。江阴农商行已成为江阴地区 “三 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主力军,而且凭借在本土相当的规模、丰富的市场经 验和高效的营销网络在江阴本土拥有较高的品牌认同度。

截至2015年6月30日,江阴农商行在江阴地区共拥有1家营业部、26支行和47 家分理处、329台 ATM 自助服务终端,遍布江阴市10个镇、5个街道、2个开发区,另在江阴市之外设有外地支行7家;江阴农商行在职员工已达1283人。2008年3月,江阴农商行获准参股靖江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9年11月6日 该联社改组为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农商行于2008年8月获 准发起的首家村镇银行——四川宣汉诚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9月 25日登记成立; 2009年10月25日,江阴农商行首家跨地区分支机构——江苏盱眙 支行成功开业;

截至目前,江阴农商行共控股发起设立四川宣汉诚民、四川双流 诚民、江苏句容苏南、江苏兴化苏南、海南海口苏南5家村镇银行,设立江苏盱 眙支行、安徽当涂支行、安徽天长支行、安徽芜湖县支行、江苏睢宁支行、贵州 仁怀支行、江苏高港支行等7家外地支行。

下载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发展农商行企业文化方略途径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发展内涵与推进文明创建方略

    企业文化发展内涵与推进文明创建方略摘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必须带有这个时代的印记和特征。企业文化特征包涵人格、个性、竞争三......

    农商行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共5篇)

    农商行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题,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摘要]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借助文化进行管理,要紧紧围......

    对安徽农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共5篇)

    对安徽农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琚书存席志福邹晓宏安徽农网依靠政府推动,部门支持,立足“三农”,锐意进取;服务面不断扩大,点击率持续攀升,互动性日渐增强,影响力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农民......

    关于优化农商行员工培训的思考与建议[最终版]

    关于优化农商行员工培训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为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以及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对中小型的商业银行来说,其冲击也更为猛烈。......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对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晓峰 更新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烟草......

    对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推荐)

    对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背景链接:2008年2月29日上午,哈尔滨市总工会召开了“机关文化建设启动年动员大会”,市总工会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动员大会,......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学习和幼教改革的深化,幼儿教师越来越关注师幼互动在美术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有意识地建构积极、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