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商标品牌 设计尤为关键
牛社网专业为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服务http://
做好商标品牌 设计尤为关键
前段时间,iPad商标权案件闹得沸沸扬扬,不久之后又出现了迈克尔·乔丹控告中国乔丹体育商标侵权的案件。一时间,企业商标的维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自主创业人士认为,企业要有品牌创立的意识,首先就要做好企业商标的设计,因为每一个企业要使知名度与外在的形象得到大众的认可,除了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外,设计出一枚独特、体现自身特色的商标非常重要。创立品牌 商标不可或缺
大石一家服装企业的经理夏先生认为,商标是每一个企业的形象标志,而要使企业的知名度与外在的形象得到大众的认可,除了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外,企业的有形标志也不可或缺,这个标志就是商标。
夏先生告诉记者,商标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通过文字、字母、图画、符号等表达一个企业的理念,因此设计出一枚新颖、独特、体现自身特色而又能使人易于认识的商标首先就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对企业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另外还有一个,商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企业要意识到有必要建立和保护自身的品牌,从而更有利于取得社会的认可,并取得长远的发展。”夏先生补充道。
设计商标 避免侵权嫌疑
记者向我区的工商部门了解过,商标的侵权主要表现在商标模仿、商标冒用、商标盗用等,现在企业之间经常会因此惹来官司,iPad和乔丹体育两宗案件正是因为商标问题而引起。
从事平面设计的梁小姐说:“商标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应制定商标战略,建设商标管理机构,做好商标的开创和维护工作。”据梁小姐介绍,在对一枚商标设计采用设计符号时首先需要了解该企业的经营范围,如服装、鞋帽、五金等。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不能出现与其它商标有近似的情况,以免造成注册时被驳回的结果或者产生法律上的纠纷,最后,商标设计还需满足易于接受的条件,采用通俗易懂的符号为宜,再有就是选取色彩搭配要合理,它能给人以心里暗示,让人一看就喜欢,便于记忆。
梁小姐提醒,特别要注意的是商标设计中最忌讳的就是模仿,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需特别留意,设计出具有创新又恰到好处的商标对于一家企业的极其重要。注册商标 两个常规途径
记者从区工商局的商标科了解到,目前企业要注册商标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其一是找本地的商标注册代理公司,其二是企业负责人直接到北京的商标局注册大厅办理。
牛社网全国电话:400 0777 83
4牛社网专业为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服务http://
记者走访我区的一些注册公司了解过,一般申请商标的费用首先需向商标局缴1000元官费,而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还需向代理机构交600~800元左右的代理费。申请人需要准备商标图样、注册商标所要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身份证明文件。环市东路一家商标注册公司的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公司申请的需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另外个人申请的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及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来源番禺日报)
牛社网全国电话:400 0777 834
第二篇: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
光明日报:做好群众工作是关键
时间:2013-08-1
2来源:光明日报
正在全党广泛而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过程。这个活动,包含了党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深刻忧思,体现了党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这种忧思和认识,来源于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也必须接受群众工作实践的检验。做好群众工作,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不但是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更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关键。
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只有从党和政府如何对待他们的切身利益上来判断党和政府的工作,来决定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态度。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党和政府工作方向的唯一指引。如果说,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路径,为群众谋福利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目的,那么群众工作则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载体。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要看查摆问题是否深入、透彻、全面,要看整改落实是否及时、到位、有效,而关键则是要看群众工作的实效。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工作能力,都应置于群众工作具体实践的语境中,时刻经受考验。
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有历史使命感,更要有时代紧迫感。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标准。包括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乃至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交叉并发等新阶段、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无一不凸显人民群众的要求,包含人民群众的呼声,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无一不需要党和政府以更切实、更细致、更深
刻、更透彻的群众工作来一一解决。
当前,突发性、群体性公共事件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脱离了群众路线,感情上漠视了群众利益,在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上则未能胜任群众工作的要求。依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术不能解决问题,依靠“鸵鸟战术”闭目塞听则更使得群众的普遍焦虑持续发酵。群众工作必须注重不断创新,以群众利益为“宗”,以创新为“变”,勇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先期预测、先行化解,从源头上处理、从小事上落实,才能始终不惧时代的挑战,不
负人民群众的重托。
人民群众是最可爱、可敬、可亲的人,也是最有力量的人。国家和社会是扬帆大舟,党和政府是掌舵之手,人民群众则是载舟的大江大河,舵手只有时刻保持对水情的清楚了解,才能保证舟船的顺利航行。
第三篇:做好汇算清缴的关键_
做好汇算清缴的关键
第一步:做好基础准备。
汇算清缴前,纳税人应加强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梳理各项税收政策,注重企业所得税相关知识的学习;关注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关于汇算清缴的要求,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培训会与辅导会,了解汇算清缴的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规定;先期 做好财务决算准备工作,同时做好企业内部汇算清缴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汇算清缴整体管理质量和效率。
第二步:全面统筹汇缴。
企业应及早制定汇算清缴计划,特别是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应要求分支机构提前进行纳税申报,为总机构汇总申报预留时间。同 时,为了规范集团企业的汇算清缴工作,最好制定具体的操作手册。比如,为规范集团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某企业就制定了《集团公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手 册》,归纳了该企业所属行业适用的汇算清缴政策,制定了汇算清缴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值得大企业借鉴。
第三步:加强内部协调。
纳税申报需要报备、审批的资料和纳税申报表填报调整的事项,几乎涉及纳税人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协调内 部各有关部门提供与汇算清缴有关的数据信息及资料,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费用报销、劳资、工会、福利、投资和审计等诸多部门。
第四步:研究新旧政策。
由于涉及所得税的税收政策相对较多,每年还有一些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辅导时,不会面面俱到地梳理所有政策。企业 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结合以往税务机关讲解的要点,深入研究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税收政策以及主管税务机关具体执行的口径。
第五步:办理审批和备案事项。企业需要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审核或备案的事项,应按有关程序、时限和要求报送材料,在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前及时办理。这些事项包括各类税收优惠审批、备案事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等申报事项及其他税前扣除的审批、审核或备案事项。企业应严格按照税收政策区分是否享受税收优 惠或能否税前扣除,按照审批、备案事项的要件要求提供备案或附送资料,并注意申报数据和事项需要与企业在申报表及附表相一一对应。
第六步:审核相关票据。
纳税人应该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自查发票管理是否合规,注意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事项应及时补正。
第七步:集中解决政策难题。
在所有所得税政策中,最复杂、最特殊、最容易带来风险的税收政策包括并购重组、股权交易、特别纳税调整、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关联交易等事项,这些事项在汇算清缴时纳税人应格外注意。如果遇到税收政策难题,纳税人应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联络,关注主管税务机关对具体政策执行的 尺度;遇到政策规定不清或理解有歧义时,应与主管税务机关及时联系,对该政策适用的确定性进行确认,并可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请示,并关注请示结果。
第八步:开展汇算清缴鉴证。
目前,一些省市要求企业在汇算清缴工作中,提交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税务机关越来越重视利用《涉税鉴证报 告》加强税收管理的工作。在实务中,一些中介机构在鉴证时只按申报表填表项目罗列一些数据,没有具体审核过程,政策依据等实质内容,使税务机关无法相信鉴 证报告的真实性。基于此,纳税人应聘请真正有实力、负责人的中介机构开展此项工作。
第九步:填报纳税申报表。
税务机关在汇算清缴结束后,一般会组织人员对纳税申报逻辑性和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因此,企业在填报企业所 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除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要求,准确填报纳税申报表外,还应重点关注纳税申 报表的逻辑性,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别要关注以下项目。
1.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与企业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数字是否相符,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对应,计算是否正确。
2.纳税人是否按规定弥补以前亏损额和结转以后待弥补的亏损额。3.纳税人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税收优惠的确认和申请是否符合规定程序。4.纳税人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程序。
5.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分支机构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是否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证明。
6.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和其他各税种之间的数据是否相符、逻辑关系是否吻合。
第十步:报送纳税申报有关资料。
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除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外,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二)财务报表;
(三)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四)总机 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五)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 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六)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等。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第十一步:关注退税要求。
按照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结合企业所得税预缴情况及日常征管情况,对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后,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企业所得税补、退税或抵缴其下一应纳所得税款等事项
第四篇:化解矛盾纠纷案件,关键要做好哪些工作
(一)、强化协调整合的效果,把执法监督与机制保障相结合。当公共权力机关的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受到怀疑,司法权威自然进入群众的视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也就成为群众的期待。要防止矛盾纠纷向司法机关不断积聚,需要顺畅司法诉求管道和信访渠道。一是强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首问首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涉检矛盾化解领导小组,以实现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为目标,统一领导全院的涉检矛盾化解工作。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化解积案、加强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采取规定案件办理时限,明确质量标准和化解调处办法,与办案干警签订案件办理责任书等办法,在全院干警中形成加大办案力度与矛盾得到化解相统一的工作理念,使每一起案件都能首次办理成功,不留后遗症,切实把涉检的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和基层。对办案干警不负责任,案件办理质量不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查处不力,效果不好,因人为因素造成越级上访的,必须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完善涉检信访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和高检院制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涉检信访工作力度。在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大型企业,依托当地党委政府、信访、司法民调部门建立检察工作服务基层联络点,负责涉检信访信息报告、涉检信访案件的处置、反馈、回访及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能。上级检察院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等制度,对工作开展不力、越级上访较多的地方派出督查组蹲点督办,狠抓责任查究制度的落实。对涉检信访积案,要逐案研究化解措施,逐案明确工作责任,区分不同情况制定疏通“出口”的政策,力争涉检信访积案在一两年内基本消化解决。三是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互动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强化信访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把风险评估作为办理案件的重要环节,加强办理重大复杂案件和作出不批捕、不起诉、不立案、不赔偿、不抗诉、撤案等决定时的风险评估预警,并针对个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很多时候,各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业务部门与控申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或完善良好的矛盾纠纷处理互动机制,相互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配合和协作,甚至出现检察机关此部门和彼部门之间就同一矛盾纠纷的解释处理相互不一致,这样容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误解和不信任,同时也可能由此引发矛盾纠纷的激化。应在每个业务部门确定一至两名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干警专职或兼职担任矛盾纠纷调处联络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交流沟通,对同一矛盾纠纷明确各自职责。四是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建立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对民事申诉等案件,坚持抗诉与息诉并重,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解工作,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对于轻微刑事案件,继续探索使用刑事和解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把附条件不起诉与刑事和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当事人对立情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一些疑难棘手的批捕、起诉案件实行答疑说理,把答疑说理制度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让当事人明白捕、诉或不捕、不诉理由,赢得理解和信任。对于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的矛盾纠纷,特别是该矛盾纠纷已经激化,上访人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的案件,可以由检察机关组织,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参加公开的听证和质询,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舆论做好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达到息访息诉的效果。五是推行被害人救助制度,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对那些拟作存疑、相对或绝对不起诉的案件,被害人未得到民事赔偿的案件以及经调解被害人对民事赔偿不满意的案件,对被害人提出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诉求,在说明理由后告知被害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或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对因被告人无力履行赔偿义务而导致的被害人得不到民事赔偿的案件,则尝试通过民政救济渠道予以适当解决,使被害人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缓冲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通过多方努力,使刑事案件受害人享受国家低保救济或得到相应的物质帮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六是建立健全维稳形势研判工作机制。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结合执法办案工作,由控申科指定专人定期对社会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排查,及时发现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外部力量配合,建立处理诉求协作机制。非管辖类司法诉求的大量涌入,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现实难题。解决群众的司法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仅靠某一个职能部门去解决,必须加强检察机关与政府、法院等外部机关的协作、配合。所以,要建立司法诉求情况通报机制,以便协作单位了解有关情况,有准备地应对群众诉求,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建立信访申诉工作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在纵向的检察系统内部和横向的市区级相关信访单位网上接受和分流信访申诉,实现信访申诉情况的纵横对接。建立信访申诉案件转办、分流处理机制和息诉息访联动机制,召开多方联席会议,联合调查、联合听证、共同答复,增强纠错能力,努力克服因信访申诉人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国家机关公信力降低,引导群众理性信访、合理诉求。
总之,作为基层检察院要认真总结一些地方的先进经验,创新检察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研究化解矛盾纠的有效方法,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方面力量,形成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大平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关键岗位和
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关键岗位和
重点环节等风险防范管理措施重新排查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黎明农场管委会,县属各有关单位:
2010年,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按照《关于印发勐海县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海政办发〔2010〕31号)、《勐海县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了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为重点环节,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等风险点的排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切实抓好落实,不断强化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的风险防控,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加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监督。根据省、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排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排查范围和内容
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在去年查找的基础上,继续以各部门各单位人、财、物的管理使用和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等权力运行为重点,查找新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以及中央、省、州、县各
级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以下六类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行政行为的监督:一是涉及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促增长政策中,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的岗位;二是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审批权力的岗位和环节;三是涉及食品药品质量、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以及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等使用和管理的岗位;四是涉及领导干部违法违纪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等岗位;五是行政审批过程中,群众极为关注、反映较为强烈及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六是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二)排查风险,落实责任。排查风险是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是在2010年已明确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工作流程,继续排查本单位、本部门行政权力运行中还存在风险点,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等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为重点环节,明确本加强监督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数量不限);二是全面准确地分析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的风险表现形式,从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科学有效地制定风险防范监督措施;三是明确风险防范责任人,即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所涉及部门的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并分别作出个人行政行为监督(廉政)承诺;四是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审定本拟确定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风险表现形式、监督防范措施以及风险防范责任人,填写《云南省行政
机关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登记表》,在门户网站、勐海县政务信息网和本单位内部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涉密除外)。
(三)循环监督,加强防范。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关于印发勐海县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海政办发〔2010〕31号)、《勐海县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在完成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风险排查后,坚持以为周期,抓住“排查”环节之后的“执行”、“评价”、“完善”环节,对行政行为实行循环监督管理,及时处置和有效防范行政权力运行中潜在的风险。在“执行”环节,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实施监督防范措施,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补救,有效规范行政行为;在“评价”环节,要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行政行为监督实施情况实行自查自纠,查找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在“完善”环节,要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化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不断健全完善科学严密的行政行为风险防范监督机制。
二、监督检查措施
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实效。
(一)严格自查自纠。自查中要做到“五看”:一看广大干部是否普遍受到了教育,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意识是否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否提高。二看是否找准了工作中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是否采取了“一岗双责”等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三看各类重要制度是否完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否到位。四看对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实现有
效监督。五看制度的权威性和落实制度的有效性是否得到提高,保证各项制度和内控机制执行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二)抓好整改落实。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对在重新排查、执行、落实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能够立即整改的要马上进行整改,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适时向社会通报整改落实情况。
(三)严肃责任追究。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坚持把贯彻执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监察分局要按照联系范围,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或重点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搞形式主义、不积极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要坚决纠正;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督促其采取措施,及时推进;对欺上瞒下、有令不行、超工作要求时限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问责直至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把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工作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把找准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到任务之中,把完善制度、规范行为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
(二)形成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去年查找关键
岗位和重点环节情况,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权力运行情况,查找新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制定相应的监督防范措施。要对去年关键岗位、重点环节中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所制定的监督防范措施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查缺补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防范措施,形成内部管理长效监督机制。并汇编成册书面(含电子版)报各联系监察分局。
(三)实行定期报告制度。请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变化,分析风险的表现新形式、新特点,及时调整和重新确定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以及风险防范责任人不断创新和修订监督防范措施。于每年6月20日和11月20日前,向联系的监察分局报告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行政行为风险防范监督工作情况(含自查自纠情况),各监察分局将监督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每年6月25日和11月25日前(含电子版)报县监察局。
附件:勐海县行政部门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登记表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一日